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工帝国-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上台以后只是说了句简单的开场白:”大家好,今天要讲的是交易和货币。“
然后,他便吃力的从小推车的底层抱出一个大布袋子,介绍道:”货币就是用来交易的一种凭证或者说契约,我手里抱的,就是最原始的货币,一袋粮食!“
他说的貌似跟书上写的有点不一样了,不过这会儿不懂汉语也没昨天那么迷茫了,因为他基本是都知道周围有谁懂汉语,听不懂可以问嘛,很快所有人都知道骆养性说的是什么了,一袋粮食是钱?所有人几乎都忍不住轻笑起来。
骆养性吃力的将袋子放到小车的顶层,无奈的道:”大家不要笑嘛,我查阅了很多古书,几千年前,也就是有史料记载的最初时期,交易用的标准货币就是粮食。“
下面渐渐安静下来,这会儿可没什么历史课,不是负责记录历史的史官也不会专门去研究历史,在座的还真没几个人知道几千年前的历史。
当然,他们就算想去研究几千年前的历史也没法研究,他们的国家貌似都没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史料记载的能追溯到一千年以前就不错了,他们还真不知道最初的标准货币就是粮食。
骆养性见下面的人不再傻笑,这才继续介绍道:”其实用粮食作为交易货币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那会儿人主要考虑的是吃饱肚子的问题,那个是时候也没有能力冶炼出金银,就算是能冶炼出来,金银也只是漂亮一点的石头而已,你拿石头去跟他们换东西,他们不拿石头砸你才怪。“
下面的人又开始轻笑起来,不过这次是理解的笑,这个时候骆养性又从小车里拿出一个金元宝和一个银元宝,举起来道:”那么后面金银为什么替代粮食成了标准货币呢?“
他开始款款而谈货币的演变历史,说了将近一个时辰,貌似都是与会谈无关的历史课,他这是在做无用功嘛?
当然不是,至少,他让下面的各国代表都明白了,货币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到中场休息结束的时候,重点来了,一队队锦衣卫推着一车车的钱进来了,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钱:大明的崇正通宝和龙币。
这些锦衣卫将崇正通宝和龙币一一分发到各国代表的桌面上之后,骆养性又出场了,开始大谈货币发展的趋势。
关于这个问题,几年前龙币刚发行的时候朱慈炅就和他谈过了,经过几年的实践,他现在说起来自然头头是道。
但是,拿纸当钱这点大部分欧陆各国的代表一时之间还真无法接受,看着藩属国的那些代表拿着龙币一副见钱眼开的表情,他们真的很不理解,这龙币真的和骆养性说的一样,在大明境内已经成为标准的通行货币了吗?
不相信,没关系,下午又没有课,骆养性专门给他们准备了上百辆马车,让他们拿着分发到的龙币,去街上试试!
对于龙币能当钱用这一点,施维拉自然是深信不疑,这会儿他又傍上了乌塞达公爵,给他当起免费导游来。
而我们的乌塞达公爵正抓着把龙币发呆呢,骆养性倒是慷慨,对于各国使节团的领队,每种龙币都发了十张,也就是说,乌塞达手里拽着的可是价值将近两千两银子的龙币!
两千两银子啊,那能买多少东西,就凭这一把纸?
他倒是更相信口袋里的三个崇正通宝,问题骆养性在这方面又小气了一把,金币、银币和铜币每人都只发了一个,用他的话来说,这东西带起来太麻烦了,完全没有必要!
施维拉现在和乌塞达的关系已经好得不得了了,这货见乌塞达站那里发呆,上前一把拽住他的胳膊,拉着他就往一辆马车走去。
乌塞达这会才回过神来,他好奇的问道:”你拽我干嘛,我们真拿这些纸去买东西?“
施维拉呵呵笑道:”在大明帝国,这就是钱,为什么不能买东西?走,我带你去好好逛逛。“
说罢,他直接把乌塞达拉上马车,对着车夫道:”去东长安街的四大总号。“
那车夫闻言,二话不说,一催缰绳,打马就走。
乌塞达大惊道:”喂喂,施维拉,我们没带侍卫!“
施维拉大笑道:”不用,没什么地方比大明帝国的京城更安全了,带着侍卫反而麻烦!“
乌塞达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施维拉神秘的笑道:”因为街上有很多锦衣卫密探,他们发现你带着侍卫招摇过市阻碍交通就会通知禁卫军来收拾你!“
乌塞达将信将疑道:”真的假的?“
施维拉拍着他的肩膀笑道:”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放心感受大明帝国京城的繁华吧。“
不带侍卫乌塞达总感觉心里有点虚虚的,不过,这大明帝国的京城还真是繁华啊,街两边到处都是人,街中间更是车轿多的吓人,各种店铺饭馆什么的,满大街都是,在欧陆根本就不可能看到这种繁华的场景。
当然,历史上的大明京城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那会儿大明已经摇摇欲坠,世界的中心正慢慢从东方转向西方,繁华只是昨日黄花而已。
不过,自从朱慈炅继位以来,大明国势蒸蒸日上,已然超越了历史上的任何朝代,不管经济、军事还是技术,大明都遥遥领先于现在的世界各国,现在世界的中心,还是大明!
第十五卷 第三十四章 疯狂的龙币
大明帝国的京城还真是大的吓人,从北城区的大明商业学院坐马车到东城区的四大总号竟然花了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这一路上还真是把乌塞达给吓到了,这么大的面积,到处都是人流,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少人口!
到了四大总号附近,人流就更加密集了,望着接踵摩肩的行人,刚下马车的乌塞达不由惊叹道:”这大明帝国的京城到底有多少人?“
他还真问对人了,施维拉可是个老京城,而且他在京城不知道有多少老朋友,这两天晚上他都不知道去看望了多少个了,言谈中自然会谈到京城的发展,这货不无自豪的道:”前两年大明帝国京城的人口就达到三百万了,去年京城扩建以后,估计最少也有四百多万了,这还只是常住京城的,如果加上来做生意和游玩的,最少有七八百万!“
乌塞达闻言,吓得差点栽了个大跟斗,西班牙已经算得上是欧陆有数的大国了,但是,如果不算殖民地的土著,西班牙本土人口全算上也就七八百万人,一个城市的人口和一个欧陆大国的人口一样多,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呆愣了半饷,乌塞达才回过神来,望着眼前的人流,他有点胆怯的道:”我们真的就这么走过去?“
没有侍卫,没有随从,就这么两个人在大街上走,乌塞达还真没试过,更何况这大街上的人也太多了,而且他们与大明的百姓连肤色都不一样,服饰也不一样,人家不会把他们当怪物围观吗?
施维拉搂着他的肩膀就往人群中走去,边走还边笑道:”放心吧,我的公爵大人,我以前经常一个人在大街上逛,从来就没出过事。“
乌塞达心虚的道:”你在你们葡萄牙的大街上逛当然不会出事,但这里是大明帝国啊!“
施维拉大笑道:”哈哈哈哈,我说的就是在大明帝国的京城逛啊。“
他的大笑声立刻引来了一众关注的眼神,不过这些貌似都不是看猩猩或者看怪物的眼神,而是看神经病的眼神。
施维拉见状,赶紧捂住嘴,拉着乌塞达逃离现场。
见此情景,乌塞达心情不由轻松不少,他边走边笑道:”这下丢人了吧,不过他们的表现也太平常了吧,难道他们经常看到像我们这样的?“
施维拉耸了耸肩,无所谓的道:”这有什么,反正又不认识,走过就忘了,像我们这样的在大明帝国多了去了,听说在这里居住的外国人都不下十万了,他们当然不会再好奇了。“
两人有说有笑,很快就走到了大明皇家兴隆商号总号的大门口,望着这巨大的建筑,乌塞达不由再次惊叹道:”哦,买糕的,这么大的房子,他们是怎么建起来的,里面最少能容纳数千人吧!“
施维拉淡淡的道:”这算什么,他们有水泥和钢筋,再大的房子都能建出来,龙币上的大桥你看了没,比这个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那还是在水上,他们不照样建出来了。“
走进这栋巨大的建筑,里面是一排排巨大的立柱,每个立柱下面都有一圈柜台,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数不清的顾客在各个柜台间游走,挑选着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场面真是壮观之极。
施维拉并没有马上带着乌塞达去柜台那边,反而转身向右边靠墙的角落走去,那里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很多小推车,而且每个小推车上都坐着一个小厮打扮的年轻人。
他走到一个看上去比较机灵的年轻人跟前,直接掏出一个银币丢过去,那小厮打扮得年轻人立马站起来伸手一把接住银币,然后拉着小车走到施维拉跟前,点头哈腰道:”客官,您大概想逛多久,我们一个时辰收费二十个铜币。“
说罢,他从怀中掏出个钱袋子,把银币放进去,又在里面掏出一把纸币和铜币,貌似准备给施维拉找钱来着。
施维拉大气的摇手道:”不用找了,多的赏你了。“
那小厮闻言,立马麻利的将钱塞回钱袋,激动的道:”多谢客官,你想买点什么,小的给您引路。“
施维拉立马转头问乌塞达道:”公爵大人,您想买点什么?“
乌塞达想了想,犹豫道:”那先买点写字用的东西把,我说的是写汉字。“
施维拉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小厮道:”先去卖文房四宝的柜台。“
那小厮道了声”好嘞“,便推着车,带着他们向里走去,几拐几拐就到了买文房四宝的柜台。
那柜台的老掌柜本来还在跟一个客户讨价还价呢,一见这两位,就知道是来大客户了,他立马抬手招过一个小生,接替他去跟人讨价还价,而他自己则飞快的跑到施维拉和乌塞达跟前,热情的道:”两位客官,你们想要点什么?“
施维拉立马大剌剌的道:”笔墨纸砚都要,你们这大概有些什么价位的啊?“
那掌柜的如数家珍的回道:”我们这几百文一套的,几两一套的,几十两一套的,几百两一套的都有,再贵的您就得去日兴银行那边了,他们那边卖的都是几千上万两一套的。“
施维拉和乌塞达商议了几句,立马对那老掌柜道:”先拿几套几十两的来看看。“
那掌柜的立马屁颠屁颠的跑到一边柜台里面,拎出几个精致的竹篓,摆在施维拉和乌塞达面前,介绍道:”这是三十两一套的,这是五十两一套的,这是五十五两一套的,这是六十两一套的,这是七十五两一套的。“
这些竹篓都差不多大小,里面都摆着两个精致的木盒子和厚厚的一沓白纸,那两个木盒子从上面的浮雕就能看出来,一个是装毛笔和笔架的,一个是装砚台和墨的。
乌塞达立马饶有兴致的挑选起来,这些东西制作的还真是精美啊,笔上、笔架上,砚台上,甚至是墨块都雕刻了精致的浮雕,有仕女,有风景,有各种动物,看的两人如醉如痴。
最后,乌塞达忍不住挑了两套,最贵的。
那掌柜的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搓着手道:”承蒙惠顾,一共是白银一百三十五两。“
施维拉正要掏钱,乌塞达却一把挡住他,问了一下价格,然后掏出一沓一百两的龙币,抽了两张,紧张的递给那掌柜。
他倒要看看,这掌柜见了纸币是什么表情,那掌柜的表情一点变化都没有,还是笑得嘴都合不拢来。
乌塞达还是有点不信,他直接对施维拉道:”让他找金币和银币。“
施维拉含笑的点了点头,对那掌柜道:”我这位朋友喜欢金币和银币。“
那掌柜立马点头道:”好,好,客官请稍等。“
说罢,他转身走到钱柜那里,抽开最上层的一个抽屉,取出六枚金币,然后又抽出第二层抽屉,捏出五叠银币,整齐的码放在一个小木盘上,端到施维拉面前,微笑道:”客官请点一下,总共六枚金币,五十枚银币,“
这个点倒是不用点了,问题乌塞达没带钱袋子啊,这么大一把,怎么拿!
那掌柜的仿佛看出了乌塞达的窘境,竟然转身拿来一个崭新的钱袋子,递给乌塞达道:”棉布的,不是很好,客官先凑合着用一下吧。“
乌塞达捏着手里的钱袋子,简直有点不敢置信,纸币竟然真的能买来东西,还找回来这么多金币和银币!
紧接着,他开始疯狂购物,什么丝绸、布匹、茶叶、干果等等,买了一大堆。
望着堆满小车的东西和手里鼓鼓的钱袋子,乌塞达脑袋里不由冒出一句:”疯了,真是疯了,几张纸币竟然能买来这么多东西,这龙币竟然真的可以当钱用!“
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战略
第三天上台讲课的是大明工部尚书毕懋康,他所讲的内容很多,而且一个个都是重磅炸弹级的决策!
虽然这些基本都在发下去的书本上有介绍,但是,由他亲口讲出来之后,在座的各国代表仍然听的浑身热血沸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所讲述的,大明帝国的每一项决策,都足以改变世界格局。
首先,大明帝国决定,在未来五年内,搭建出横跨欧亚的电报网络。
现在,大明帝国的电报网络已经通到了南亚西北部重镇坎大哈,接下来,大明帝国准备横穿波斯萨法维帝国将电报通到奥斯曼帝国,然后,一条支路往北,穿过奥斯曼帝国,联通到神圣罗马帝国,一条支路往南,穿过欧亚运河,穿过奥斯曼帝国的北非殖民地,穿过直布罗陀海峡,联通到西班牙和葡萄牙。
这个电报网络一旦建成,大明帝国就将与欧陆的四个盟国实现实时的通讯,想想看啊,原本要通过海路来回传递信息,就算是大明帝国的轮船,从大明到欧陆,一来一回也需要差不多一个月,如果用欧陆四国的帆船,两三个月甚至都得不到回信!
而电报网络接通以后,不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神圣罗马帝国,一封电报,远隔万里的大明帝国立刻就能做出回复,前后都不用一个时辰!
这种通讯速度,带来的好处是无法估量的,以后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经济领域五国同盟都要甩反哈布斯堡联盟几条街!
然后,大明帝国还决定,在未来十年,要修通欧亚铁路!
也就是说,大明帝国要将铁路从坎大哈修到地中海沿岸,修到神圣罗马帝国,甚至修到欧陆的北海沿岸!
这就更加不得了了,要知道火车的速度可比轮船快了一倍还不止。
而且,火车基本不受天气的影响,不像轮船那样,遇到风暴就得赶紧躲避,甚至一场海上风暴吞噬一个舰队在这个时代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以说,火车比轮船安全的多。
还有,火车的建造速度也要比轮船快的多,用造一艘轮船的时间,造出十列火车都不是问题。
一旦横跨欧亚的铁路建成,奥斯曼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飞跃,而西班牙和葡萄牙也会跟着从中得利,因为他们要横跨地中海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只要铁路修到地中海沿岸,他们同样用的上。
当然,火车也有一个缺陷,那就是运输成本要远远高于轮船,但是,这个时代的煤并没有后世那么值钱,五国同盟,占有世界将近一半的土地,煤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不过,不管是电报网络还是铁路都要穿过波斯萨法维帝国,而波斯萨法维帝国并没有加入五国同盟,而且,他们和英法还有荷兰都有经济上的联系和军事上的合作,可以说,他们是偏向于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国家,他们会同意大明帝国的电报线路和铁路过境吗?
这个问题朱慈炅自然考虑过,从波斯萨法维帝国的态度来看,他们并不想介入大明和反哈布斯堡联盟的冲突,而且,他们还有点惧怕大明帝国,因为大明帝国一旦和奥斯曼帝国联手夹击,他们根本就顶不住。
所以,对于波斯萨法维帝国的态度,朱慈炅一点都不担心,先派个使节团过去谈,看他们愿不愿意让大明的电报线路和铁路过境。
如果愿意,就顺带拉他们一把,给他们建几个火车站,拉几根电报支线,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不愿意,那就打,想灭掉同样有火药武器的波斯萨法维帝国或许有点难度,但是,如果光是抢占大明帝国南亚边境和奥斯曼帝国之间那一小块土地还是很简单的。
波斯萨法维帝国会怎么选择呢,很简单,不同意就要挨揍,他们会为了声援反哈布斯堡联盟而跟五国同盟拼命吗?
这种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他们最有可能的选择是保持中立,两边都不得罪,这样还能从中捞到一点好处。
讲述完电报网络和铁路的构想,毕懋康又丢出了一颗超重磅级炸弹:大明帝国将向欧陆盟国出售机床,帮他们建立军工体系,让他们能自己生产先进的火枪和火炮!
这点在书上可是没有记载的,毕懋康此话一出,欧陆各国的代表无不激动的面红耳赤,机床啊,先进的火枪和火炮啊,这些可是他们做梦都想要拥有的东西,大明帝国现在竟然说要全面向他们开放!
朱慈炅这是疯了吗?一旦让他们掌握了先进武器的制造技术,万一哪天他们跟大明翻脸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朱慈炅一点都没疯,因为他已经收到欧陆那边的密报,荷兰和英法已经联合起来攻克了蒸汽机的技术难关,也就是说,他们很快就要制造出机床了,有了机床,现阶段的先进武器他们同样能大批量生产!
这点其实朱慈炅也早有预料,因为就算他没有穿越,没有将蒸汽机提前造出来,再过二十多年,英法科学家也会将蒸汽机造出来,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已经具备这样的技术基础了,只是还需要二十多年的摸索而已,现在他直接给人提供了成功的模型,他们造出来那只是迟早的事情。
还好,大明现在精密机床的研制已经进入尾声了,只要将精密机床造出来,大明在技术上还是要比他们领先几十甚至上百年。
至于现在就将机床卖给欧陆四个盟国,那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如果不帮他们,让他们尽快掌握先进武器的生产技术,一旦反哈布斯堡联盟把机床研制出来,他们就要完蛋了,要知道英法可有恐怖的人口基数,荷兰又有恐怖的制造能力,这三个国家一旦爆发,西班牙、葡萄牙、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压根就顶不住。
一旦欧陆的四个盟国顶不住了,还是得大明出手,跑那么远去跟人家干仗,还不如把自己的盟友培养起来跟他们干,那样大明不但不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还能渔翁得利,何乐而不为呢?
驱虎吞狼,这就是大明现在的战略,至于什么一个国家独霸全世界,一个国家干翻全世界,那都是痴心妄想,蒙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当初是多么的强大,见谁灭谁,貌似就是想一个国家干翻全世界,最后还不是被明太祖朱元璋一把干翻了!
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
第四天扩大同盟的会谈终于开始了,不过,各国使节团的代表们心态已经与刚到大明时大不相同。
刚到大明时,他们几乎都认为自己的国家跟大明是对等的,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会谈的时候应该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尽量给自己的国家多争取权益。
但是,经过三天的学习之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大明帝国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技术上,甚至是文化上都远远领先于他们,大明帝国所提出的观念都极有前瞻性,大明帝国的几个决策都对他们大大有利,当然,前提是他们必须接受大明帝国的主导地位!
接不接受呢?这又不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而且这些观念和决策都对他们的国家发展有巨大的帮助,为什么不接受!
所以,此次会谈进行的极其顺利,各国代表队大明帝国提出的条款几乎毫无异议。
例如,把汉语作为五国同盟的共同语言,在各国推广汉语教学,以方便各国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军事、经济、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好,没问题,回去就大力推广,大明帝国可以在各盟国的主要城市建立汉语学校,学员都不用你们去招,全部官派!
例如,把龙币作为各国间贸易结算的标准货币,以利于各国间的经济交流。
好,只要大明保证不滥发龙币,可以考虑逐渐接纳龙币作为各国间交易的标准货币。
对此,大明立刻以附加条款的形式做出承诺,大明绝对不会滥发龙币,而是严格按大明金银的储量发行,也就是说,大明的国库里储存了多少金银就发行多少龙币,保证随时都可以按龙币的面值用等量的金银回收。
这个承诺貌似没有什么问题,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