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卢象升闻言,连忙抬头挺胸,带头行礼道:”微臣明白。“

    随后朱慈炅又交代了一下培训战车操作人员,确定军官学院教程,安排年轻将领来陆军军官学院来进修等事宜,便摆架回宫了。

    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操心了,他相信有卢象升、孙传庭、毕懋康、孙元化这些得力干将一起参与,不管是战车攻城战术还是大明陆军军官学校的教学,他们都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晚从前线回来的所有将领就搬进了大明陆军军官学院,这里本来就是轮训军官的地方,不管住宿条件还是伙食那都是一流的,可以说,前来培训的军官只要带几身衣服来就行了,方便的很。

    第二天一早,卢象升便迫不及待的带着一种将领,在禁卫军第一军团将士的指引下,打马赶往战车停放的地方,他实在想看看,皇上所说的装甲战车到底是什么样子。

第十七卷 第六十六章 装甲战车亮相

    京城西北的陆战训练基地这会儿是由定辽军负责驻防,测试用的装甲战车也正是他们在负责操控,知道卢象升今天要来,秦拱明早早就带着人在那里等着了。

    看到卢象升带着一大帮将领打马而来,秦拱明连忙迎上去行礼道:”末将参加卢大帅、曹副帅、孙副帅。“

    卢象升回了一礼,嘉许道:”拱明,你来的好早啊。“

    秦拱明闻言,有点不好意思的指着远处的棱堡道:”未将昨晚就睡在那棱堡里,跑过来也就几步路。“

    卢象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打眼一看,大约四里远处一座棱堡依山而建,两旁隐隐能看见各有一排房舍,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他又环顾了一下四周,秦拱明这边倒是准备充分,他身后足有一万人马整齐的排列在那里,各式火炮也已经就位,摆出一副攻击棱堡的架势,威风凛凛。

    但是,装甲战车呢?他今天可不是来检阅定辽军的!

    找了一圈,没有发现装甲战车的踪迹,卢象升不由奇道:”拱明,装甲战车还没到吗?“

    秦拱明闻言,连忙指着远处的房舍道:”装甲战车就在那里面,这装甲战车也跟火炮一样,放在外面时间长了容易生锈,另外加水加煤也不是很方便,所以末将干脆令人修建了两排房舍。“

    卢象升闻言,不由伸手从亲卫手中接过望远镜,往那两排房舍望去。

    他原本以为那里是军营呢,搞半天却压根不是这么回事,那两排房舍连门都没有,对着中间的这一侧直接就跟通道一样,只能看见两边的墙,中间什么都没有。

    此时,每个房舍外面都站了一个旗手,房舍里面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却是什么都看不到,他不由有点急切的问道:”装甲战车现在能开出来吗?要不我们过去看看?“

    秦拱明却是自信的回道:”大帅请稍等,他们正在里面烧水加热蒸汽呢,很快就能开出来了。“

    不一会儿,秦拱明后面一位举着望远镜的指挥官朗声道:”启禀将军,装甲战车全部准备就绪。“

    秦拱明闻言,立马下令道:”让他们把装甲战车全开过来,在炮阵前排成两排。“

    那指挥官道了声遵命,随后便开始向后面的旗手发出一系列指令,旗手立刻挥舞起了手中的令旗。

    很快,前面传来一阵隐隐的轰鸣声,卢象升忍不住举起望远镜往前一看,他再次震惊了。

    好大的家伙,左边开出来的装甲战车足有两丈见方,右边的能小点,只有差不多有一丈宽,但是他前面那两把巨大的鹤嘴锄却如同螃蟹的钳子一样,大的吓人!

    还有那大号装甲战车上伸出来的圆管是什么东西,难道是火炮?他忍不住指着左边的装甲战车问道:”那上面是火炮?“

    秦翼明闻言,连忙点头道:”回大帅,是的,那上面就是火炮,为了减轻重量,工部特别研制了一种高强度合金,炮管厚度还不到普通火炮的一半,强度却一点问题都没有,末将测试过很多次了,从来没出现过炸膛的情况。“

    此时,卢象升后面一排将领也在举着望远镜看呢,这场面简直太壮观了,左右各有十辆装甲战车正喷着白烟往这边开过来,那架势,就如同一群张牙舞爪的钢铁巨兽般,令人心颤。

    看了一会儿,卢象升发现一个问题,这装甲战车的速度未免也太慢了吧,普通人跑起来都比它快。

    他不由疑惑道:”拱明,这装甲战车还能开快点吗?“

    秦拱明闻言,尴尬的道:”回大帅,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卢象升闻言,想了想,有点可惜道:”用于野战的话,这速度未免有点太慢了,用来攻城倒是没有问题。“

    众人所在的位置离棱堡虽然才三四里,但以装甲战车那速度,没得两刻钟怕是开不过来,卢象升倒也不急,正好可以用这两刻钟时间仔细看看装甲战车的各项性能,要是它停在原地不动,有很多东西可没法看出来。

    正当众人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的时候,他们后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骑定辽军的侦骑飞驰而来,到了卢象升和秦拱明身侧不远处,那马上的斥候直接勒住战马,随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行礼道:”启禀卢元帅,秦将军,宋应星宋大人来了。“

    宋应星,他来干嘛,难道他也想看看装甲战车?

    卢象升和秦拱明不约而同的举起望远镜向身后看去,来人的确是宋应星,不过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左右还有十余个锦衣卫打马跟着呢,更为诡异的是,他是赶着辆平板马车来的,马车上貌似还有不少东西!

    这是几个意思?卢象升和秦拱明对望了一眼,均是一幅莫名其妙的表情。

    宋应星好像还有点急,正不停的抽打那拉车的战马呢,很快他便来到了军阵前。

    卢象升使了个眼色,秦拱明连忙迎上去拱手道:”宋大人,您这是?“

    宋应星见到地头了,这才勒住马车,跳下车来,拱手道:”哎呀,抱歉抱歉,卢元帅,秦将军,我来迟了。“

    什么叫来迟了,这不还早着吗?装甲战车才刚开出来呢!

    卢象升和秦拱明更不明白了,宋应星接下来的话更是令人莫名其妙,他竟然问秦拱明:”秦将军,这里可有电线?“

    秦拱明这下可被擂的不轻,他莫名其妙的问道:”电线?电报线还是电灯线?“

    宋应星想了想,比划道:”电灯线,还要带电的那种。“

    秦拱明闻言,颇有些为难的道:”这里没有,前面棱堡里倒是有,您现在就要用吗?“

    宋应星很干脆的点头道:”对,现在就要用。“

    秦拱明闻言,用眼神征询了一下卢象升的意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立马朗声下令道:”来人,去前面棱堡拉副电线过来,拉好后,通上电。“

    随着他一声令下,一个亲卫立刻打马往棱堡奔去,看那样子应该是去拉电线去了。

    宋应星到底想干嘛呢?一众将领无不满头雾水,这货要不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估计卢象升早就让人把他撵走了!

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热气球定位(上)

    宋应星其实是跑过来送热气球的,上次朱慈炅提出热气球的构思之后,他便开始积极研制了,只是热气球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东西,却有诸多难点。

    比如密封性,用普通的布料肯定不行,油纸贴上去之后又容易破损,他实验了很多次,最后整出了一种类似于油纸的油布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又比如往里面灌空气的问题,孔明灯本来就是竹架支撑的,里面已经充满了空气,只要加热就行了;热气球却是个软软的布袋子,必须往里面灌气把它吹起来才行,这个问题更麻烦,因为热气球体积太大了,要灌进去的空气可不是一点点。

    这个问题可把他整惨了,他试了十多天都没找到好办法,最后,逼的他不得不去请教朱慈炅,才找到把空气灌进去的方法。

    朱慈炅给他想的办法就是做个长筒风扇,然后接个喇叭口,使劲往热气球里吹风。

    他之所以要接电线过来也是这个原因,必须用风扇才能把热气球吹起来,如果让人去吹,吹个脸盆大的气球就是极限了,房子那么大的热气球,吹死都吹不起来。

    宋应星这次带过来的东西就有点多了,光一个热气球就不是几个人能拿的下的,再加上风扇,喇叭筒,大号煤油灯等东西,他不得不整个大平板马车拉过来。

    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他先是令六个锦衣卫抬着一堆比棉被还大的布在阵前慢慢摊开,接着又令两个锦衣卫将风扇、喇叭筒、大号煤油灯等东西抬下来,摆在地上,最后,他又令两个锦衣卫抬着个半人高的巨大铁钉,使劲往地下敲去!

    他这如同杂耍卖艺般的操作把大部分将领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远处轰隆隆开过来的坦克貌似都没有他做的东西神奇。

    卢象升终于忍不住问道:”宋大人,你这是要干嘛?“

    宋应星还害怕人听不懂,并没有用热气球这个名字,而是张开双手形容道:”给你们放一个特大号的孔明灯。“

    孔明灯卢象升倒是知道,问题是放个孔明灯又是什么意思?

    他不解的问道:”放个孔明灯干嘛?“

    宋应星得意的道:”坐人啊,把人带到天上去。“

    卢象升闻言,不由抬头看了看天空,随后又低头看了看摊在地上还没有吹起来的热气球,这么大个,把人带到天上去倒是有可能,问题为什么要把人带到天上去,吹跑了怎么办,下不来又怎么办,这不要人命吗!

    想到这里,他不由担忧道:”宋大人,把人带到天上回不来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他也担心过,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可笑,正好,这个时候抬东西和钉钉子的锦衣卫都完工了,他直接指着车上的麻绳和竹筐道:”把麻绳和竹筐都抬过来。“

    四个锦衣卫连忙跑过去把车上的麻绳和竹筐都搬了过来,宋应星指挥他们把麻绳的一头绑在竹筐底上,然后指着地上的铁钉道:”卢元帅,把坐人的框子绑着钉子上就没事了。“

    卢象升一眼就看明白了,孔明灯是不可能把半人长的钉子从地上拔出来的,这样的话人飞上天也没事,大不了顺着绳子爬下来,但问题是,把人带到天上去又有什么用呢?

    他这会儿也是被宋应星这一堆的新鲜玩意搞懵了,压根就没把这东西和打仗联系起来。

    他还是有点不解的问道:”宋大人,把人送到天上去干嘛,你是想做什么实验吗?“

    他可听说了,这位宋大人就是个研究狂人,就爱做实验,这会儿他还以为宋应星是想让他们帮忙做个什么实验呢。

    没想到,宋应星却是摇头道:”不是我想做什么实验,是皇上让我把这个给你们送过来,皇上说了,这里面坐个旗手,送到天上以后就能用望远镜看清棱堡里的情况了,到时候就可以通过旗语给炮弹定位了。“

    卢象升闻言,立刻恍然大悟,的确,他们现在看不清楚棱堡内的情况是因为他们现在的位置比棱堡低,要站的比棱堡高,那里面的情况不就看的一清二楚了!

    好东西啊,他立马激动的问道:”这孔明灯上升的高度可以调吗?“

    宋应星自信的道:”当然可以,卢大人,你估计前面的棱堡有多高?“

    卢象升闻言,立马用望远镜看向棱堡,他大概估算了一下,然后猜测道:”大概三四十丈高。“

    宋应星立马弯下腰,在那堆盘成圆圈的粗麻绳里找了一阵,然后对着旁边的锦衣卫道:”这是五十丈的标记,直接从这里绑,孔明灯就只能升五十丈高了。“

    旁边的锦衣卫闻言,立马把粗麻绳接过去,将那个标记位置打了个回旋结,直接往铁钉上一套,然后又取来细麻绳把粗麻绳牢牢的固定在铁钉上。

    卢象升看到这操作,立马又明白了,还真是简单啊,自己怎么没想到呢。

    正在这时,那开始跑向棱堡的亲卫已经带着几个人把电线拉过来了,总共两根,一根红的,一根黑的。

    宋应星接过电线,熟练的把那根红的捅进电扇后面的一个小孔里面,随后便对那亲卫道:”让他们通电。“

    然后,他又指挥着几个锦衣卫,把喇叭筒套在电扇前面,再把热气球拉过来,把热气球的口子直接往喇叭口上一套,那热气球的口子上也有一圈铁箍,大小正好和喇叭口前面的大小差不多,套上去倒是刚刚合适。

    这时,宋应星直接把黑线插进电扇后面的另外一个小孔里,”嗡“的一声,电扇飞速旋转起来。

    就这还没完,他让人扶住电扇和喇叭筒,自己则把煤油灯提过来,打开盖子,直接掏出火石就点。

    这个煤油灯可不是玻璃煤油灯,而是铁的,下面足有水桶那么大,上面的结构则和防风打火机差不多,不过那灯芯足有胳臂粗。

    点燃煤油灯之后,他直接把煤油灯搬到电扇后面,那巨大的火苗立刻被吸进风扇立马,那火苗也是神奇,看上去就像风中残烛一样忽闪忽闪的,但就是不灭!

    做完这一切,宋应星就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慢慢鼓起的热气球,眼中充满了狂热。

    这也是他第一次把人送上天,以前倒是做过几次实验,但是热气球都没这么大,最大的也就能吊个竹筐子上去而已。

    把人送上天啊,这是多么神奇的事情,他现在,马上就要办到了!

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热气球定位(下)

    随着热空气的灌入,热气球慢慢鼓起来,逐渐变成一个圆球,这个时候热气球其实已经灌满了,但浮力还不够,并没有脱离地面立起来。

    宋应星此时并没有命人停止灌气,他只是令几个锦衣卫把吊篮和煤油灯支架都抬到热气球旁边,时刻准备着。

    就这样持续了大概一盏茶时间,热气球的底部终于慢慢脱离地面,眼看着就要升起来了!

    宋应星连忙拔掉风扇后面的黑色电线,然后指挥锦衣卫把喇叭筒从热气球的口子上卸下来,把吊篮的吊绳挂上去。

    随后他又命人把煤油灯支架也固定在热气球底部的铁箍上,并把煤油灯调到最小,然后固定在支架上面。

    这个时候,热气球已经完全竖立起来了,要不是吊篮里面站了几个锦衣卫,估计它就要升空了,宋应星立马兴奋的道:”卢元帅、秦将军,快叫个旗手过来,站上去,记得让他带望远镜啊。“

    秦拱明闻言,立马望向卢象升,看他是什么意见。

    卢象升想了想,果断的道:”叫个炮兵指挥官过来。“

    秦拱明点了点头,随即朗声道:”去,叫炮兵师师长陈汉过来。“

    他身后一个亲兵闻言,立刻打马往炮兵阵地奔去,很快,一个身着少将军服的年轻将领便跟在亲卫身后,打马而来。

    这员将领虽年纪轻轻,却英武不凡,一张俊脸文雅中带着刚毅,一双虎目坚韧而又带着杀气,一看就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良将。

    他来到卢象升和秦拱明跟前,一个翻身跃下战马,双腿并拢,抬头挺胸,行了个标准的军礼,随后朗声道:”末将陈汉参见卢元帅、秦将军。“

    卢象升看了看他挂在胸前的望远镜,点了点头,随即下令道:”你去站到那个吊篮里面,等下随大号孔明灯升到空中,观测一下棱堡里的情形,看有无死角。“

    陈汉闻言,再次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朗声道:”末将遵命。“

    随后,他便把缰绳丢给一旁的亲卫,毫不犹豫的向热气球跑去。

    宋应星见陈汉跑过来,立马让吊篮里的锦衣卫全部爬出来,把住吊篮的四周,让陈汉爬进去,随后又上前仔细交待了一下煤油灯的调节方法和热气球上下的注意事项。

    陈汉听完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宋应星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随后便兴奋的喊道:”所有人注意,一、二、三,松手。“

    随着他一声令下,四周把着吊栏的锦衣卫同时松开了手,热气球缓缓向空中飘去。

    陈汉按宋应星教的方法,慢慢把煤油灯调大,火苗渐渐接近热气球底部,热气球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在所有人的惊叹声中,热气球终于升到五十丈的高空,吊篮底部的粗麻绳被拉的笔直。

    热气球上的陈汉稳定了一下身形,随后便拿起望远镜向前方的棱堡望去,仔细扫了几遍之后,他放下望远镜,将煤油灯调小,随后便朝下面做了个完成任务的手势。

    下面的宋应星见状,立马让几个锦衣卫合力把麻绳往下拉,很快,热气球又被拉回地面,陈汉向宋应星描述了一下上面看到的情况,随后便爬出吊篮向卢象升那边跑去。

    卢象升见陈汉跑过来,立马问道:”怎么样,能看到棱堡里面的情况不?“

    陈汉行礼道:”报告卢元帅,看的到,棱堡里面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没有任何死角。“

    卢象升闻言,不由大赞道:”好。“

    真是太好了,有如此神器,压制棱堡里的火力简直易如反掌,只要几轮开花弹下去,棱堡里的火炮基本得哑火,再加上装甲战车,进攻棱堡简直如履平地啊!

    他想了想,立马对秦拱明下令道:”秦将军,你派人在后面五里处扎下大营,就按一个军团的规模扎,我们住到这里,好好演练一番。“

    卢象升此刻的心情真是激动不已,有了热气球和装甲战车这两样神器,沙俄的棱堡在明军面前已经变的不堪一击,明年拿下西伯利亚平原绝对没有问题!

    他交待完秦拱明又跑到宋应星那边,郑重的感谢了一番,宋应星这个大礼送的真是太好了,这热气球不但在棱堡攻防战中有用,在其他地方也有很大的用处。

    比如,扎下大营之后,在大营上空吊这么个热气球,派个哨兵在上面望,还有谁能偷袭到己方大营?

    又比如,两军对阵的时候,阵中吊这么个热气球,敌军的阵型便可以尽收眼底,再针对性的做出安排,岂不步步先机!

    当然,这些都需要演练,需要时间去摸索,去总结。

    从此,卢象升也变成了一个实验狂人,他直接率手下所有将领和定辽军大半人马住在了那处棱堡外面,每天就是演练,演练,再演练,各种战术都要反复演练多次,各种数据也要反复测量多次,而且用的都是实弹。

    比如,棱堡火炮的攻击距离,实弹是多远、开花弹是多远、散弹又是多远,这些他都要让棱堡里的火炮反复发射,反复测量。

    又比如,装甲战车在遭受实弹攻击后会不会损坏,他直接就让一辆装甲战车停在棱堡火炮的射程范围内,然后直接用实心弹反复轰击。

    再比如,小型装甲战车挖城墙的速度有多快,他直接就命人把装甲战车开到城墙下面一顿挖,把城墙挖个口子出来,而且挖了一个又一个!

    演练到兴奋处,他甚至亲自爬进热气球的吊篮里,升到高空,直接用旗语指挥起来,那疯狂劲,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他亲自率军冲上城墙,大杀四方的时候。

    经过反复演练,他终于得出了攻克棱堡的最佳方案,那就是:

    首先,用一百门神威大炮,通过热气球标定,发射几轮开花弹先尽量破坏棱堡内的炮台,再用散弹压制,直接让棱堡内的火炮哑火;

    然后,十辆大型装甲战车和十辆小型装甲战车同时上,每辆战车后面跟上一百名步兵,直接推到城墙底下,大型装甲战车和一半的步兵掩护,另一半步兵配合小型装甲战车一起挖城墙。

    最后,用步兵配合一种简易的小型装甲战车从缺口冲上去,将一层棱堡占领,再继续下一层,这种小型战车不需要火炮也不需要大锄头,就是个铁壳子,只要开几排射击口就行了!

    经过测试,用这种方法,攻克一座棱堡,一天足矣!

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装备采购计划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演练,棱堡攻防战的方案终于定型,卢象升又结合新型战术和西伯利亚的情况,组织军团长以上将领讨论开了。

    不久,一份详细的西伯利亚平原战略计划交到了朱慈炅的手里,根据卢象升的计划,明军将在明年开春以后用三个月时间拿下整个西伯利亚平原!

    三个月,攻克一百余座棱堡,貌似有点天方夜谭,要知道,整个西伯利亚平原可有数百万平方公里,就算没有遇到一点抵抗,一座座棱堡接收过去,三个月也接收不完啊,卢象升为什么这么自信呢?

    他的自信是有依据的,在他的计划中,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描述,而且都有准确的数据作为依据,根本就不是无稽之谈。

    首先,他依据的是明军恐怖的机动能力,虽然明军还没有把铁路线深入西伯利亚平原,但是,大明帝国的海军却已经完全占领叶泥河和鄂毕河流域,没有火车,轮船的转运速度同样惊人。

    然后,他的计划中明军并不是一路出击,而是两路同时出击,而且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