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军工帝国-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那边修筑铁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大明运送铁轨和火车过去显然也不是很现实,朱慈炅决定直接在那边开厂,并在那边找寻铁矿和煤矿,像火车车厢和铁轨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铁疙瘩,直接就在那边制造,大明本土最多运送火车头过去。
田川七左卫门和卢象升这两人一个是属国国王,一个是大明帝国陆军大元帅,貌似应该没多少共同话题,但是,他们却聊了很久很久,甚至东瀛第一军团十万人马已经全部登上武装福船之后还在聊。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话题主要还是田川七左卫门提起来的,作为一国之主,他要为自己的子民着想,东瀛这么窄小的地方,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千万,这个时候又不能限制生育,他只能想办法移民了。
原本大明占领西伯利亚之初,他就向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提出了申请,想将部分东瀛子民移居到西伯利亚去,但是,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并没有答应。
朱慈炅之所以不答应自然有他的考虑,西伯利亚因为气候的关系并不适合迁移太多的人口,如果人口太多就会造成粮食短缺,因为那边暂时来说粮食出产还太少太少。
没有粮食,就限制了人口上限,那边最多移居上千万人就是极限了,如果再多,光是往那边运粮食都不知道要浪费多少运力。
而那边又是新占领疆域,又是资源宝库,朱慈炅自然想掌控在自己人手里,东瀛现在虽然是大明的属国,但是以后会怎么样谁知道。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他要考虑的比田川七左卫门更多,他不想到时候东瀛在西伯利亚的人口超过大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干脆拒绝了田川七左卫门的申请。
不过这次就不一样了,北美那边气候适宜,人口暂时来说是没有上限的,迁移上亿人过去都没问题,这个时候就不用限制东瀛人口的迁移了。
东瀛可以迁移,其他属国也可以迁移,当然,主要还是大明本土的人口,而且,移民以后,那边的官员和驻军以后也必须是大明帝国子民,这样一来,大明子民就会形成那边的主流,倒不怕这些藩属国翻了天去。
朱慈炅透露出这个口风之后,田川七左卫门就上心了,他之所以拉着卢象升聊,就是为了移民的事情,卢象升可是负责北美大陆一切事宜的,也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就是那边的总督,这个人自然要好好拉拢。
卢象升对田川七左卫门倒也客气的很,因为这位不但是东瀛国王,还是镇南王的儿子,大明帝国海军大元帅郑成功的亲弟弟,可以说身份比他还尊贵,他自然不敢怠慢。
相聚离别总有时,卢象升和田川七左卫门将移民的相关事宜细致的交换了一番意见之后,终于踏上了等候已久的超级战列舰。
随后,十艘超级战列舰在前,一千艘武装福船在后,大明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殖民舰队终于出发了,目标直指北美大陆!
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开发美洲
东亚沿海与北美大陆相去两万余里,在古代,没有飞机也没有轮船的情况下,有人能横跨这么远的距离,从东亚沿海抵达北美吗?
这个问题,后世还真有人研究过,根据风向和洋流分析,只凭帆船,没有其他任何动力设备,每年九月份,如果从东亚沿海扬起风帆,顺风顺水,什么都不管,两个月后,就能到达北美沿海!
这并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分析,有很多人都曾实践过,他们准备了足够的清水和食物,乘坐木制帆船,顺着季风和洋流,途径琉球群岛、东瀛南部、阿留申群岛南部,真的抵达了北美大陆。
当然,卢象升他们并不需要靠季风和洋流,他们用的全是轮船,速度也比帆船快的多,如果直接走直线,从太平洋中间插过去,甚至都不要一个月,他们就能抵达北美。
但是,一般没人敢这么干,因为不安全。
这个时候的海上风暴是相当吓人的,没几个人敢直接在大洋中穿越,一般都是伴着陆地或者岛链边缘前进,这样遇到风暴还能找地方躲避,要是直接飘在大洋上,遇到风暴几乎必死无疑。
庞大的殖民船队离开江户港以后,并没有直接向东航行,而是沿着东瀛列岛,一路向北,经过堪察加半岛,抵达阿留申群岛。
所谓阿留申群岛就是白令海南部和太平洋交接的一个半圆弧行岛链,沿着阿留申群岛一直往东,便可以抵达北美大陆的北部,然后再沿着海岸线往南航行一段时间,便抵达了金山港所在的海湾。
这个时候,金山港所在的海湾并非一片荒芜,上次探险队找到这里之后并没有全部折返大明,大部分工部官员和相关技术人员都留了下来,还有一部分锦衣卫和海军陆军精锐也一并留了下来。
他们已经在几处比较适合舰船停泊的海岸修筑了简单的木石结构码头,而且还在海岸附近修筑了一座小型的棱堡,作为基地,慢慢向四处展开了搜索。
卢象升所率的殖民船队一抵挡,留守人员自然是兴奋不已,他们这可是真正的孤悬海外,上次探险队从东大营出发,辗转了将近两个月才抵达这里,路途只遥远,可想而知。
远离家乡的人一般都会忍不住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这些探险队的人尤其思念大明,思念故土,要知道这里离大明可有将近两万里,万一探险队回去发生了意外怎么办,万一接下来的船队找不到这里怎么办?
如果探险队没能把消息带回大明,或者后续人员找不到这里,那么,他们就真成了孤魂野鬼了!
殖民船队中的将士也很激动,要知道他们可都是陆军,船他们基本都坐过,但从没像这次坐这么久,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来月,终于可以上岸了,说不激动,那是假的,脚踏实地的感觉,总比成天在海上飘着好。
卢象升更是激动,自古文臣武将无不以开疆扩土为最高荣耀,从东南半岛,到南亚,再到西伯利亚,大明历史大型扩张他几乎都有参加,他也从一个军团主将升到了陆军大元帅。
但是,以前的几次行动,基本都是皇上亲自统领,他只是一旁协助而已,这次,他才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率军为大明开疆扩土。
而且,据皇上所说,这边,甚至比大明本土的疆域还大,比新占领的西伯利亚还大,为大明占领这么大一片疆域,那是何等的荣耀啊!
他虽然激动,却没有乱了方寸,上岸以后,他先是下令各军团将士利用附近几个简易的港口将粮草辎重等物资卸下来,随后,他便召集相关人员在简易棱堡的会议室中召开了北美大陆殖民的第一次高层会议。
这次与会的人并不多,除了卢象升,就只有忠勇军主将杨忠,东瀛第一军团主将祖大寿,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赵明锋和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陈泰来。
杨忠和祖大寿是随他一同前来的,而赵明锋和陈泰来则是随上次大型探险队前来,留在这里负责建设港口和四处查探的。
这次会议主要是摸清周围的情况,确定港口和基地的地点,至于殖民扩张,还要等船队回去将第二批人接过来才能展开,毕竟这里现在没有任何工业基础,修条铁路都没钢材。
关于港口和基地的选址,主要还是看工部都水清吏司员外郎陈泰来的意见,因为他才是这方面的行家,而且他已经带领相关专业人员在这里考察了将近三个月了。
按他的意见,港口还是建在海湾内部靠近南面的海岸比较好,差不多就是后世安吉利斯港的位置,这样主要是为了躲避外面的风暴,同时也为了物资装卸方便。
因为根据他的考察,陆军和海军联合基地最好建在海湾以南的小道口里面,也就是后世西雅图的位置,因为那里有一个巨大的淡水湖。
选址竟然如此之巧,可见,古今中外在很多事物上的见解是相通的,也证明这个陈于泰的确是这方面的行家。
卢象升对此自然没什么意见,一个人不可能无所不能,要说打仗大明甚至整个世界现在可能都没几个人能比的上他,但是说到这个港口和城市的建设,他也只是个门外汉而已。
随后就是关于周围情况探索的问题了,这个主要是有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使赵明锋负责的,在卢象升来之前,他已经开始探索了,像那个大型淡水湖就是他手下的锦衣卫密探发现的,他还绘制了一张附近的简图。
卢象升看到他拿出来的简图,眉头不由一皱,倒不是说他画的地图太过马虎,看不清楚,陈于泰和他手下的锦衣卫密探可是经过培训的,画出来的地图就和大明现在的标准地图一模一样,上面甚至经纬线都有。
卢象升皱眉的主要原因是这边的印第安部落太多了,围着这个海湾,锦衣卫探查到的印第安部落竟然有十多个了!
对印第安部落,皇上倒是早有了对策,只是,陈于泰选择的建城地点正好有一个印第安部落,这下可真有点麻烦了,人家会让你在他们的地盘上修建城池吗?
ps:推荐新锐作家伊带天娇的新作《三国之诸葛天下》,村夫不种田,一心培养。养武将,养美人,养肥了,然后。。。。。。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不要错过哦。
第十八卷 第五十二章 拉拢土著,筹建基地(上)
美洲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这点后世的人几乎都知道,其实,这个时候的大明帝国也知道,他们不但知道这里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还知道这里的名字叫美洲。
原因很简单,因为早在公元1492年哥伦布就发现美洲大陆了,同时他也遇到了印第安人。
不过,哥伦布一直认为这里印度,因为他原本就是要去印度和大明,结果走错了方向,来到了美洲。
他至死都认为这里就是印度,因为他遇到的印第安人用的问候语是:殷地安,听起来跟india差不多。
甚至,后来他到了加勒比海某个海岛时还认为他已经到了大明沿海,因为那里的人都是传说中的黄皮肤。
十年后,另一位探险家阿美利哥。维斯普西又来到了这块土地,并证实了这里并不是传说中的亚洲大陆,而是另外一块新的大陆,而且还以他的名字将这片大陆定名为阿美利加洲,也就美洲。
这些都是发生在百多年之前的事,而且资助这两位探险家的正好是大明帝国的盟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大明帝国自然早就知道这里是美洲,这里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
朱慈炅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比这个时代的人知道的更多,这个时候还没有人去研究印第安人的由来,而朱慈炅却知道,美洲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迁徙过去的。
这个所谓的迁徙并不是说一次性大规模迁徙过去,而是在几千甚至上万年时间里,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慢慢迁徙过去的。
而最后一批,相传就是几百年前,元世祖忽必烈进攻东瀛时被海上风暴吹到美洲大陆的蒙人和宋人。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弱小的东瀛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是强大的元朝的对手,元朝之所以两次远征东瀛都失败了,跟当初西班牙无敌舰队远征英国失败的原因一样,那就是遭遇了海上风暴,大部分战舰和士兵都被吹的没影了!
也就是说,明朝时期的印第安人很可能还有一部分未被早几千年甚至是上万年到达美洲的印第安人同化,他们可能还保持着自己的语言习惯,又或者风俗习惯。
为此,朱慈炅特别从漠南、漠北和西域找来了一批蒙人,这些蒙人几乎囊括了大部分蒙人部落,也就是每个蒙人部落几乎都被征召了几个人,而且是男女老幼一大家子。
这些人就是朱慈炅给卢象升想的对策,简单来说就是尽量找到未被同化的蒙人甚至宋人,然后跟他们搞好关系,再通过他们逐步与北美各地的印第安部落搞好关系,这样,就能避免出现矛盾了。
其实,印第安人一开始对外来者是相当友好的,像哥伦布探险的时候,就那么点人,要不是当地的印第安人友好,他们肯定是回不去的。
只是后来的欧陆列强为了土地和资源,慢慢的和印第安人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到后来的米国立国之后逐渐演变成战争,直至演变成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
朱慈炅当然不会这么干,这个时候大明并不缺土地,北美的印第安人也占不了多少土地,而资源,印第安人需要的打猎资源和大明帝国需要的矿产资源也没有实质上冲突。
所以,对于大明帝国来说,排挤和屠杀印第安人压根就没有一点必要,还不如把他们全部变成大明帝国的子民来的实惠。
卢象升自然知道皇上对当地印第安人的政策是以拉拢和怀柔为主,所以,当他听陈于泰说选定修建陆海军联合基地,或者说金山城的地方有印第安人部落时,眉头瞬间就皱起来了。
去别人的地盘上建立城池,又不能随随便便就动手,这个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小。
他甚至想换个地方建城,但是一番了解之后,他只得无奈的放弃了,因为整个港口附近也就那里淡水资源比较丰富了。
他们要在这里建立的可不是个小城池,最少要达到百万人的规模,后面甚至还会扩建,因为光是前期到这里来的正规军团和藩属**团加起来就有五十万人,还有各大工厂的雇工最少也是十多万,一般地方哪里有这么多淡水供他们使用。
卢象升最后还是决定先带人过去,能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自然最好,如果不行,那只有驱离了,皇上说的拉拢和怀柔可不是一味的迁就,对于那些没法拉拢和怀柔的,那就只有不客气了。
众人商议妥当之后,卢象升即刻下令,让杨忠和祖大寿带着十万忠勇军和五万东瀛第一军团的将士在这里协助陈于泰修建港口,所有修建港口的物资也全部卸到这里。
而他第二天一早带着十万天雄军和五万东瀛第一军团的将士,坐着船,在赵明锋指引下,赶往选定修建金山城的地方,至于修建城池的材料和十五万人马的粮草自然也一并带上了。
这些武装福船和超级战列舰大部分都是要回转的,最多留下几十艘武装福船协助他们转运物资,修建城池的物资和修建港口的物资当然不能卸在一起,到时候转运起来就麻烦了。
卢象升的想法是一次到位,尽快把所有物资卸下来,让舰队去接第二批人和物资,他可没想过再回头找其他地方。
好在建城的地方离港口也就一百多里,轮船的速度,两个多时辰就到了。
对于怎么和当地土著接触,卢象升也没有什么经验,不过本着以和为贵的前提,他还是命令大军先不要下船,而是先派赵明锋带着几个锦衣卫高手去试着与当地部落沟通,看能不能让他们派人到船上来商议。
如果十五万人哗啦一下全下去,那十有**是要引起人误会的,毕竟人家也不是傻子,这么多手握兵器往那一站,很难让人相信你不是来入侵的。
赵明锋此前也没有事先和这里的印第安人部落联系,这个皇上也是有交待的,因为当时沟通人员还没有找齐,并没有随探险队一起前来,贸贸然和人家接触,万一引起了误会,再要弥补那就很难了。
卢象升对与印第安人的第一次接触也相当的谨慎,他甚至离开了所乘坐的超级战列舰,专门将召来的蒙人和相关的资料带到一艘武装福船上,就是怕超级战列舰上密密麻麻的火炮把人家给吓到了。
ps:推荐新锐作家多极世界的新作《明末阴雄》,穿越明末,没有金手指,开海贸,平流寇,灭建奴,建海军,逐步发展壮大,参与到世界霸权的争夺,有兴趣的读者朋友不要错过哦。
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拢土著,筹建基地(中)
这个时候北美的印第安人并没有形成像玛雅帝国和印加帝国那样的大型国家,他们主要还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大的部落约几万人,小的部落约几千人。
而位于金山城选址这块的印度安人部落,正是附近最大的一个部落,他们具体有多少人口锦衣卫密探还没探查清楚,但光凭他们居住面积计算,估计不会少于五万人。
这个印第安部落并没有居住在海边,而是围绕在距离海岸大概十里远的大型淡水湖四周,赵明锋他们侦查的时候也只是在远处用望远镜大概观察过几次,并没有靠近过这个部落。
其实,这也是赵明锋第一次和印第安人接触,他心里还是比较紧张的,走起路来也格外了小心。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他们才前进了五里,而这里已经隐隐能看到印第安人的茅草屋了。
赵明锋此刻已经是紧张到不行了,他做了个手势,跟随他的五个锦衣卫高手全部将手隐隐放到了腰间的枪柄上,一旦遭到攻击,他们便会迅速的拔枪还击。
还好,并没有任何人攻击他们。
其实这个印第安部落的人也看到他们了,对于这些奇装异服的人,他们只是好奇而已,并没有攻击的意思,毕竟对方总共才六个人,而他们部落,六万人都不止。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十来个手持长矛和弓箭的印第安战士向他们走来,看那样子,应该没有攻击的意思,貌似只是上来询问的。
赵明锋立马毫不犹豫的做了个手势,众锦衣卫高手又悄悄的将手从枪柄上移开,做出友善的样子。
很快,双方便走进到十余步远的距离,赵明锋慢慢的将手抬起,双方都很有默契的停了下来。
还不待他开口,对面的印第安战士便叽里呱啦的说起来,大概是想问他们是来干嘛的。
他们在说些什么,赵明锋自然听不懂,不过锦衣卫对这种语言不通的情况倒是早有解决方法。
他一招手,一个锦衣卫高手便配合着他做起来肢体语言,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又是相互微笑,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我们是友好的。
那领头的印第安战士看了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表示他明白了。
紧接着,赵明锋又让五个锦衣卫战士配合着他表演起来,这次他表演的是一个领袖,其他人又是作揖,又是单膝跪地,又是双膝跪地,然后又做出带着人向他走来的样子。
总体意思就是要这些印第安战士带着他们去见这个部落的首领。
这个倒也不是很难理解,那个带头的印第安战士看了一会儿就看明白了。
他貌似考虑了一下,紧接着就朝他们招了招手,意思是让他们跟上。
都这样了自然不能打退堂鼓,赵明锋毫不犹豫的带着手下跟了上去。
进入部落内部之后,他们才知道这里的人口有多稠密,好家伙,看样子他们还低估了,这个部落最少有上十万人!
一开始,他们还只看到散落在树林里的茅草屋,越往里走那房子就修的越好,到了最里层,他们甚至看到了土木结构的平房。
不过,有一点却让他们受不了,看他们胯间绑的布片,很明显他们是会织布的,但是,这会儿不知是为了凉快还是怎么了,这些人竟然都只是在胯间绑了点布料,其他地方都是光着的。
如果光是男人这样,他们勉强还能接受,问题他们看到的女人也是袒胸露乳,清洁溜溜,这就有点难为情了。
忍受着难言的尴尬,前行了大约半个时辰,他们终于来到湖边的一座大房子前面。
这个房子修的已经有点像大明的平民居所了,不过主要还是土木结构,并没有看到什么石料。
此时,已经有一位头戴彩色羽毛的老者手持一把类似权杖的长矛站在那里等着了。
赵明锋连忙带着手下走上前去,恭敬了行了一个拱手礼。
那酋长点了点头,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微笑着说了几句话。
还是听不懂啊,赵明锋只得摊了摊手,表示听不明白。
那酋长并没有着急,而是大声向带他们来的战士吩咐了几句什么,那些战士立马飞快的跑开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见赵明锋一副疑惑的表情,那酋长只是抬了抬手,做出一个请稍等的收拾。
赵明锋也没什么办法,只能站在那里等着了。
没过多久,那些印第安战士便带着几个人跑过来。
赵明锋一见那些人,立马露出惊喜的表情。
因为这些人并没有光着膀子,而是穿着简单的无袖短袍,那样式,明显带有蒙人服侍的特点!
虽然没遇到宋人,遇到蒙人也行啊。
那几个人跑过来便对着他们叽里呱啦一通说,果然有点蒙话的感觉。
赵明锋虽然听不懂,却是兴奋的手舞足蹈,他比划了好一阵子,那酋长总算明白了。
这意思是他们有船,很多很多船,就在不远处的海湾里,船上应该有人能听得懂这几个蒙人所说的话,他想请这几个人跟他们去船上一趟,交流一下。
那酋长想了想,竟然一挥手,带着那几个蒙人和五个印第安战士,带头往海边走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