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只有暂时先放一边,等第二批人员和物资到了再说。

    现在,拉拢和同化印第安部落的事情倒是随时可以展开,但是,这种殖民方式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卢象升对于怎么全面展开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从锦衣卫查探到的情况来看,这北美大陆的印第安部落可不少,光是金山城附近这么点地方就有十多个印第安部落,整个北美大陆最少都有数百个印第安部落,怎么去拉拢他们呢?

    难道要向西雅图部落这样,一个个去示好,慢慢增进友谊,那得花多少时间啊!

    最后,卢象升还是决定,请西雅图酋长帮忙,把他认识的部落酋长都请过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想法再说,要一个个来,他还真没那时间。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成与不成,跟运气有很大的关系,卢象升这次的运气还真是好的不行了,这西雅图酋长竟然是附近所有印第安部落公认的领袖,他随便派了几个人,去附近所有部落打了个招呼,那些部落的酋长竟然全部跑过来了。

    这会儿卢象升才知道,附近的印第安部落不是十多个,而是二十多个。

    有西雅图酋长从中帮忙,跟他们的交流也相当的顺利,很快他们就接受了大明帝国这个诚心诚意来帮助他们赶走恶魔的好朋友。

    卢象升立马趁热打铁,带着一堆手下和蒙人翻译,拉着礼物,挨个去附近部落拜访。

    这一圈下来,时间是花去不少,不过收获也不小。

    首先,他发现,这二十多个部落的人口都不是很多,最多的也没有超过万人,也就是说,西雅图部落是这边所有部落里面当之无愧的老大,他们一个部落的人口就差不多相当于这二十多个部落人口的总和了。

    当然,这跟金山城旁边这个大型淡水湖有很多的关系,这大的湖泊,位置有这么好,四周的土地又这么肥沃,估计整个北美大陆都找不出第二个了。

    然后,这二十多个部落分布的地域相当的大,差不多大明一个行省那么大的面积,而且印第安部落本身居住的地方却不是很大,全部加起来还没有一个州府那么大,也就是说,这块区域内有九成地方其实是无主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人口去占有这么多土地。

    这对卢象升来说简直是件好的不能再好的事了,人少好啊,移民的时候就能省去很多麻烦了,只要跟他们搞好关系,到时候找个说的过去的理由,把人迁移过来,人家总不好意思反对。

    大家都是自己人,你们人少地多的没人住,大明帝国人多没地方住,搬点过来不过分吧。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貌似都被英国人的野蛮屠杀给吓到了,这会儿他们都把大明帝国当救星看,对明军的到来都相当的欢迎。

    因为西雅图酋长说了,大明帝国就是来帮他们赶走恶魔的;

    因为明军对他们都很友好,甚至还带着好多好东西来拜访他们;

    更因为大明帝国的人不论是肤色和长相都跟他们差不多,天然就有一种亲切感。

    拜访了一圈之后收获是不少,但也有一点点遗憾,那就是,附近部落再也没有会说蒙语的蒙人了,更没有会说汉语的宋人。

    西雅图部落这几个会说蒙语的蒙人貌似就是这一大片土地上仅剩的几个了,其他部落要么就没有蒙人加入过,要么就已经被他们给同化了。

    西雅图部落的蒙人其实也在慢慢放弃自己的语言,因为四周全是说印第安语的,而他们仅在跟自己家人交流的时候能用到蒙语,而且这种需求也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会说这边印第安语,再多学种语言是自找麻烦。

    经过几百年时间还能有人会说蒙语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还是因为当初漂流到这里的蒙人比较多,足有数百人。

    或许再过个几十年,等这些人老去,过世,就再也没有人会说蒙语了,当时候蒙人曾经漂流到这里的事就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通过西雅图酋长的帮助,卢象升的殖民计划进行的相当顺利,他决定先把附近部落拉拢同化,再逐渐的向四周扩散。

    他开始在附近部落中宣传,大明可以提供布匹、瓷器等生活必须品,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大明可以提供简单的生产工具,提高他们的生产水平,甚至还可以提供翻地龙免费帮他们翻地,并教授他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技能;

    同时,他还大力在各个部落推广汉语,因为他们这个时候还没有自己的文字,不管记录什么都靠口口相传,十分的不方便,更重要的,大明帝国将和他们长期友好下去,学习汉语,方便相互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这些都要等第二批人员和物资到达之后才能展开,而此时,卢象升也没有停下他的脚步。

    为了显示大明是真心帮他们驱逐恶魔的,卢象升请各部落借调了一批勇士,让他们带着锦衣卫密探,向西边查探,去找寻恶魔的具体位置。

    同时他开始制作地图,并与西雅图酋长勘探矿藏的事情,理由当然是要修筑铁路、制造火车车厢,尽快将军队运送到西边去,而修筑铁路,制造火车车厢都需要大量的煤矿和铁矿。

    西雅图酋长一听说他们是为了尽快将军队运送到西海岸,去赶走那帮恶魔,立刻派出部落中的勇士带着大明工部勘探矿藏的专业人员四处寻找矿藏,心情甚至比卢象升还迫切。

    北美大陆的平静再次被打破了,东海岸的明军正将触角不断伸向西海岸,英军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一场厄运就将降临在他们的头上,他们将彻底被驱离这片土地!

第十八卷 第五十八章 屯卫扩编之五百万户

    卢象升在北美大陆可谓一番风顺,兴修港口,建立基地,拉拢土著,勘察矿藏,查探敌情都做的有声有色,殖民和移民可谓指日可待。

    朱慈炅这里却遇到麻烦了,因为殖民和移民都需要人,特别是殖民,一般平民百姓并不适合做这种事,最好还是用屯卫。

    但是,现在整个大明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屯卫可以调派了。

    这个时候大明的屯卫数量其实并不少,经过上次的整编之后,整个大明屯卫系统已经拥有一百多个都司,五百多个卫所,两千五百多个千户所,军户数量达到了恐怖的二百八十多万,比立朝之初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问题现在大明的疆域也比立朝之初大了,而且大的还不是一星半点,而是足足大了三四倍!

    两百八十多万军户看似恐怖,但往三四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一撒,一下就撒光了。

    屯卫最多的地方当属原来的西伯利亚,现在的大明新九州,由于这里是新占领的疆域,又要时刻面对欧陆列强的威胁,而且这些地方原本就没什么人口,所以,朱慈炅根据兵部尚书孙元化的建议,在每个行省都驻扎了五个都司。

    新九州总共就是四十五个都司,二百二十五个卫所,一千一百二十五个千户所,军户将近一百三十万户。

    接下来就是南亚的十五个行省了,这块大明占领的时间也不长,每个行省驻扎两个都司已经是最低限度了。

    十五个行省就是三十个都司,一百五十个卫所,七百五十个千户所,军户八十多万。

    像西域、北庭、漠南、漠北、奴儿干、还有东南半岛四个行省、南洋两个行省,这些其实回归大明的时间也不长,原本是要驻扎两个都司屯卫的,奈何屯卫数量已然不够,只能和原来的两京十三省和两个行都司一样,派一个都司的屯卫驻守。

    这又是二十八个都司,一百四十个卫所,七百个千户所,军户七十多万。

    这样一算,一百多个都司,五百多个卫所,两千五百多个千户所,二百八十多万军户没一个闲着的,全部调派完了。

    而现在的北美大陆,要殖民,最少也得派驻上百万军户,不然就很难将硕大的殖民地牢牢掌控住。

    还有未来的东胜神州,也就是后世的澳洲,最少也要派驻上百万军户,不然皇室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证。

    这么大的缺口怎么补,难道从新九州和南亚抽调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两处地方的屯卫只是勉强够而已,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再抽调,恐怕就要出问题了。

    为今之计,只有扩编了,朱慈炅决定将屯卫扩编到五百万户,以解燃眉之急!

    自大明立朝以来,貌似屯卫数量一直在减少,只有崇正朝的时候,才重整屯卫,恢复了立朝之初的规模。

    至于屯卫扩编,也只在崇正朝发生过一次,那次并不是招新人,而是给加入大明海军的十八芝海盗转正,真正扩招屯卫,在大明历代好像都没有过。

    扩招屯卫能不能行呢,招不招的到人呢?

    朱慈炅相信,行肯定是行的,人肯定是能招到一些的,因为现在屯卫的待遇是所有户籍里面最好的,但是能不能招满两百万户,这个他还真没把握。

    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屯卫的事自然是找兵部尚书孙元化商议最为靠谱,因为大明所有的屯卫现在就是兵部在管着。

    孙元化这会儿很忙,好不容易皇上准备歇一歇了,这还没休息几个月,反哈布斯堡联盟又开始挑事了,他这兵部尚书比皇上更加措不及防。

    而且,这次大战的规模是大明历次大战中最大的一次,几乎所有陆军和所有海军都参战了,两百多万人马的武器弹药和粮草辎重,简直忙的他喘不过气来。

    不过,忙虽然忙,他心情却相当的好。

    现在,不论是权力还是金钱对他来说都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官居一品,更有皇上奖励的一百万两白银,再不知足,那只能谋朝造反了!

    他会谋朝造反吗?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大的贪欲,他现在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保证前线的军需供应,为大明赢得这场关键战役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用以报答皇上对自己的恩典。

    他正在兵部衙门忙的不可开交呢,宫里的太监却跑过来传皇上口谕,令他速速入宫觐见。

    皇上召见,那自然是头等大事,再忙也得马上去,他立马丢下手上的事情,跟着太监往皇宫赶去。

    皇上突然紧急召见会是什么事呢?

    一路上,孙元化都在想这个问题,他认为,很有可能是反哈布斯堡联盟列强又出什么幺蛾子了,必须派兵去应对。

    如果是这样,那就有点头疼了,因为大明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都几乎无兵可派了,实在不行,就得禁卫军第一军团或者禁卫军第二军团上了。

    他跟在传旨太监后面,一通胡思乱想,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来到了乾清宫。

    朱慈炅还是在小会议室等孙元化,两人的关系自不必多说,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拉着孙元化在会议桌旁坐下来,随即道:”初阳,建斗已经领兵去了美洲,相信不久之后那边就可以展开殖民了,这殖民地可比藩属国还难以掌控,朕认为移民的时候还是先以屯卫为主,先将那边完全掌控在手中再说,你以为呢?“

    搞半天竟然是殖民地事情,孙元化稍微想了想便拱手道:”皇上英明,微臣也以为应当先调屯卫过去稳定大局,再做其他打算。“

    朱慈炅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叹息道:”问题是从哪里调屯卫呢,那边疆域可不小啊。“

    孙元化也是忙糊涂了,他这会儿才记起来,皇上好像说过,那边的疆域甚至比西伯利亚还辽阔,那得调多少屯卫过去啊!

    他不由惶恐道:”皇上恕罪,微臣这几天都忙糊涂了,竟然忘了那边疆域辽阔的事。“

    朱慈炅挥了挥手道:”朕知道你忙,有些事记不起来也是正常的,不过这屯卫调动的事情却耽搁不得,估计建斗那边很快就会要人了。“

    孙元化连忙问道:”不知皇上想调多少屯卫过去?“

    朱慈炅估摸道:”最少要一百万户,后面估计还得追加!“

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卫扩编之两百都司

    孙元化听闻皇上说北美大陆最少要调配一百万户屯卫,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是十万户的话,东拼西凑或许还能凑出来,一百万户,上哪儿凑去,怎么凑都凑不起来啊!

    他壮着胆子坦言道:”皇上,这么多屯卫,根本就凑不起来啊。“

    朱慈炅再次点头道:”这个朕知道,朕找你来就是商议扩编屯卫的事情,你觉得扩编屯卫之策可行吗?“

    孙元化闻言,不由眼前一亮,现在屯卫可是香饽饽,不知道多少人想转成屯卫呢,只是户籍转换涉及到的衙门太多了,兵部这等于是在挖人墙脚,皇上要是不提,他甚至想都不敢想。

    现在,皇上既然提了,那自然了没问题了,他连忙拱手道:”皇上英明,这扩编屯卫是大好事啊,早有很多都司卫所指挥使问过微臣了,他们有很多亲朋都想转籍当军户,只是微臣也没法帮他们而已。“

    朱慈炅闻言不由奇道:”还有这种事,你怎么没跟朕提过?“

    孙元化尴尬的解释道:”皇上,这农户归户部管,匠户归工部管,军户归兵部管,乐户归礼部管,罪籍归刑部管,官员归吏部管,是太祖朝就定下的规矩,微臣如果帮他们来说项,那就是挖其他衙门墙脚了。“

    朱慈炅闻言,不由嫩脸一红,这个他还真没想过,的确啊,如果孙元化把这口子一打开,到时农户也不种地了,匠户也不干活了,全部跑来当军户,那不是乱套了。

    现在看来,两百万户怕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他试探着问道:”既然有这么多人想转籍,那扩编两百万军户应该没问题吧。“

    果然,孙元化毫不犹豫的道:”皇上,微臣恐怕两百万户都不够,要是可以转,估计大部分百姓都想转成军户。“

    朱慈炅还真没想到民间有这种想法,因为在他看来,屯卫军户虽然收入提高了,但却要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国征战,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牺牲了,抢着去当屯卫,那不是典型的要钱不要命吗!

    他是不知道,这个时候要钱不要命的还真不少,要知道自从大明四海升平以后,平民百姓都是放开了生,一家可不止一个青壮。

    就算为国捐躯,很多人也愿意,因为自己的牺牲能换取全家人的幸福。

    再说了,明军的伤亡率其实并不高,十个人里面最多也就牺牲一两个,谁碰上了只能怪自己没那命享福呗,这又有什么好怕的。

    既然大家都不怕死,那好啊,朱慈炅豪气干云的道:”那干脆扩编到两百个都司吧,省得以后又缺人,还得再次扩编。“

    两百个都司那可就是一千个卫所、五千个千户所,整整五百六十万户,人口算下来最少有三四千万!

    要知道,这会儿大明本土人口也就一亿多人,为了保证忠诚度,这军户还只能在大明本土招,也就是说,大明有一小半人都要转成军户,这样是不是有点穷兵黩武呢?

    其实不然,现在的屯卫军户可不是简单的预备役,他们其实还负担着大量的经济职能。

    虽说他们种地不用交税,但交易还是要交税的。

    现在屯卫可不是光种地,大明所有的矿藏开采现在都转到了各地屯卫手里,光是这一项,产生的税赋就远远超过了他们种地所得。

    还有像什么木材、药材、兽皮、兽肉、各地特产这些加起来的交易税也足以抵消他们种地的税赋了。

    屯卫已经成为大明原材料生产和供应的主体,对大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他们在维护新占领疆域稳定,协助殖民扩张,保证正规军团兵源质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屯卫已经成为大明帝国强盛的基础,占据本土人口的一小半,并不算多。

    鉴于屯卫的收入远超一般平民百姓,孙元化估计,扩编屯卫的旨意一下,军户的名额就会遭到疯抢,他特意向朱慈炅提出建议,根据各地平民百姓数量,给予相应的名额。

    也就是说,把大明的两京十三省,两个行都司,还有辽东承天府,总人口数量加起来,再根据各地人口所占的比例,分配名额,这样就不会形成哄抢的局面了。

    这点朱慈炅自然没有意见,他根据孙元化的提议,让户部和工部联合发出公文,令各地州、府、县衙门负责具体的招收报名,各地都指挥使司负责核准,最后由兵部审核确认。

    同时,他还让《新京报》刊登整幅广告,公布屯卫扩招的消息,还附上了报名审核流程。

    至于各级屯卫军官,自然不能在普通百姓中选取,朱慈炅考虑了一下,干脆下旨,让兵部联合各陆军、海军军团和各地都司卫所共同推举屯卫军官。

    其中都指挥使,卫所指挥使,千户等五品以上直接从正规军团退伍人员中选取,按军功和退役前的品级确定军衔等级。

    百户、总旗、小旗则从各都司卫所和退伍人员中选取,军功和经验并重。

    屯卫扩编的消息一经公布,整个大明再次轰动了。

    现在屯卫的收入之高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一个千户的收入就能超过一个县令,一个普通的军户收入也比农户和匠户高四五倍,这种好事,那还不是抢着上。

    各地州县府衙门真是门槛都快被人踩破了,凡是能报上名的几乎都报名了。

    可惜,这次扩编军户主要还是从农户中选取,匠户都很难选上,至于什么乐户和罪籍,还有什么商务部管辖的商籍,教育部管辖的儒籍那更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这样其实还变相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因为原本农户名下的耕地总量是固定的,现在抽走了将近三成的农户之后,剩下的农户耕地就等于多了三成。

    而这个三成并不是说毛收入,原本农户的耕地大多都是供应自身的口粮,能剩下三成就不错了,这多出的三成,其实就是纯收入。

    这样算下来农户的纯收入其实是增加了一倍,而不是三成!

    这一下,又把孙元化忙的够呛,屯卫可不是光报个名然后筛选一下,审核一下就完事了,还得给他们安排各级军官,还得给他们安排集结地点,还得给他们配备基本的武器装备等等等等。

    足足两百多万户屯卫的管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视东番,测试战舰

    七月的东番,流金似火,热浪袭人,在滚滚的热浪中,又有一堆官员恭恭敬敬的站在港口码头上,貌似在等什么大人物降临。

    这次比四月份那次规模还要大,不但港口中的旌旗更多了,码头上的官员也更多了。

    甚至,连工部尚书,内阁副总理大臣毕懋康都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一脸期待的表情。

    整个大明,能让毕懋康这么等着的,也就当今皇上和内阁总理大臣信王朱由检了。

    信王朱由检貌似一天忙的要死,他来东番的可能性显然不大,剩下就只有可能是当今皇上了。

    来的的确是朱慈炅,他听说南大营造船厂已经改造完成,第一艘铁甲战列舰也调试完毕,准备下海了,便忍不住跑过来了。

    铁甲战舰可是大明帝国称霸海上的根本,他自然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铁甲战舰在海上的雄风。

    这天大约未时,庞大的大明号终于莅临台江内海,随行的还有同样庞大的宝船巨舰北海号和五十艘超级战列舰。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朱慈炅并没有下船,整个舰队也只有大明号靠上了码头,其他战舰则是整齐的排在港口外面,貌似马上就要离开的样子。

    毕懋康也早就得到了通知,大明号靠岸以后,他立马带着一众官员踏着悬梯登上甲板。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大明号变收起悬梯,缓缓掉头,转出港口,缓缓向造船厂方向行去。

    这个时候,造船厂附近海域已经被先期赶到的北海舰队四十艘超级战列舰封锁,海岸上也布满了禁卫军第一军团的将士,造船厂前方的海面已经被围出一个硕大的圆圈,在这个圆圈中间,一艘黝黑的战舰傲然挺立,看上去是那么的狰狞可怖。

    很明显,朱慈炅是怕有敌方的暗探发现铁甲战舰的秘密,特意命人把这里围起来了。

    北海舰队其他战舰护卫着朱慈炅乘坐的大明号很快就来到这个圆圈的外围,在海面上组成半圆的战舰随即向两侧散开,将大明号和北海号让入圈内。

    一阵令旗挥舞,北海舰队的九十艘超级战列舰重新开始编组,很快便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圆弧,中心将大明号、北海号和新造的超级战列舰护在中间。

    此时,朱慈炅正站在大明号的船头,用望远镜细细打量着眼前的钢铁怪兽。

    不得不说,大明的军工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个时代的极致,整个铁甲战舰浑然一体,棱角分明,宛如一只俯卧在海面上的钢铁巨兽,没有丝毫的瑕疵。

    外观看上去是没有问题了,不知道功能到底怎么样,朱慈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