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军工帝国-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慈炅就是因为忽略了炮弹基数和炮弹数量的计算,导致三十万大军只能停在这里等炮弹,可见这个炮弹基数和数量计算的重要性。

    后面还有定辽中左卫、盛京、铁岭卫等城池,还要面对十万后金铁骑,需要各种型号的炮弹和子弹各多少个基数,这些问题他以前都忽略了,这次正好让他们一并算出来,好让宋应星那边按需求生产。

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弹幕攻击

    明军在城外连续折腾了十来天,阿济格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开始几天他还不断的派人向皇太极求援,请求支援一定数量的火炮,请求后金铁骑对明军的侧翼发起骚扰性的攻击。。。。。。

    但现在他基本上一点反应都没有了,每天就是机械式的在城墙上巡视一圈,一旦明军开始炮击,他便躲进城门楼里,随明军去折腾。他这几天甚至还有心情看书了,就着炮声看《三国演义》,这感觉还真不赖!

    这天早上辰时,阿济格准时出现在城墙上,看着一个个握着巨盾站的笔直的后金士兵,他象征性的点了点头,至于那些靠着女墙坐的整整齐齐的蒙古兵,他也懒得训斥了,就像他们说的,把他们骂起来又怎么样,等下还得坐回去!

    这时,下面的明军又准备装填炮弹了,他淡淡的说了一句:“注意隐蔽。”,然后便施施然向城门楼走去。

    当他坐下来,把《三国演义》拿到手里时,“轰轰轰”明军的火炮轰鸣声准时响起。他看完一页“轰轰轰”又是一阵火炮声,再看一页“轰轰轰”还是一阵火炮声。

    看一页“轰轰轰”,看一页“轰轰轰”,一刻钟过后,他感觉不对劲了,今天这炮声怎么没完了?他跑到望的亲卫后面,急问道:“明军有什么新动静没?”

    亲卫立马回过身来行礼道:“启禀都统大人,明军没有任何异动,只是在不停的开炮。”

    阿济格还不放心,又跑到侧面的望孔,往城墙上看了看,这一看他终于看出不对劲的地方了,明军今天用的不是散弹,也不是开花弹,而是实心弹,有很多箭垛已经被打得只剩下半截了!

    不对劲,绝对不对劲,他立马大喝道:“传令,让后备的守城部队马上在城墙下集合,准备增援。”

    传令兵领命而去,阿济格则亲自跑到前面的一个望孔跟前,警张的盯着外面的明军。

    半个时辰过去了,明军的炮击还没有停,很多箭垛都被削平了,城墙变的跟缺了牙齿的老人一样,到处都是口子,难看之极。

    一个时辰过去了,明军还是没有停止炮击,此时已经有将近一半的箭垛被削平了,连女墙下面的巨盾都被砸碎了几面,城墙上的士兵开始出现伤亡。

    两个时辰过去了,明军的炮击还是没有停,此时南面城墙上的箭垛已经被削的差不多了,阿济格的心慢慢往下沉去。

    果然,半个时辰之后,明军动了,无数井阑和攻城车从两侧蜂拥而出,渐渐排满了他的视野,阿济格下意识的喝道:“准备开。。。。。。”最后一个炮字他没喊出口,因为刚才已经有人来禀报过了,南面城墙上的十门火炮已经全部被砸烂了!

    眼看着明军就要开始攻城了,阿济格焦急的吼道:“快,传令,准备滚石檑木。”至于热水热油什么的就不用准备了,城墙上的锅已经被砸的稀巴烂了,一口完整的都没有。

    传令兵顶着巨盾向两边城墙跑去,慢慢的开始有人弓着身子,顶着巨盾,将城墙内侧的滚石和檑木帮到外侧的女墙下面,还好这时明军已经换上散弹了,不然他们这一动又得被砸翻一大片。

    明军的炮火一直不曾停歇,鸡蛋大的铁球像雨点般的砸向城墙,上面的蒙古兵和后金兵顶着巨盾艰难的搬运着滚石和檑木。

    终于,明军开始攻城了,一排排井阑快速向城墙靠近,后面是一排排的攻城车,数都数不清,不知道有多少。

    阿济格在举盾亲卫的保护下,来到南门的城墙上,弯着腰紧张的注视着下面的明军,突然,前面的井阑停住了,一队队火枪兵飞快的向井阑上爬去,阿济格吓的脸色一变,大吼道:“快,传令所有巨盾全部竖起来,不要顶在头上了,小心他们的火枪兵。”

    传令兵斜向前方顶着盾牌狼狈的去了,他刚让亲卫把盾牌放下了竖在身前,“啪啪啪啪”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来,而且没有丝毫间隙,一直响个不停,“噗噗噗噗”,子弹就像雨点一样倾泻在木盾上,打的人心惊胆战。

    “啊”旁边一个亲卫突然惨叫一声捂住胳膊,原来他没有注意,他的胳膊一直是露在盾牌外面的,弹雨虽然不是很密集,但他还是很快就中枪了。

    阿济格见状不由大喝道:“都看着点,任何部位都不要伸出盾牌,都给我贴紧盾牌站,盾牌后面地方不够就窝女墙下面去。”

    这就是朱慈炅所说的弹幕攻击,头上是鸡蛋大小的散弹不停砸落,前方是火枪子弹雨点般的打过来,城墙上的后金兵和蒙古兵别说拉弓射箭还击了,他们连头都不敢抬,全部蒙着头躲到盾牌和女墙后面缩成一团,一动都不敢动,生怕稍不留神身上就会多出一个血窟窿。

    就这样,攻城的步兵几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就冲到了城墙下面,此时城墙下面已经堆满了碎砖和各种变形的炮弹,正好形成一个斜坡,他们把云梯往上面一搭,几乎扶都不用扶。

    这时火炮的轰鸣声终于停止了,城墙上的蒙古兵在后金兵的催促下开始抬起滚石和檑木想往下扔,但燧发枪的弹幕还是没有停止,井阑上的火枪手排成三排,连续不断的轮流开枪,只要他们离开盾牌的范围,马上就会被打成筛子。

    稀稀拉拉的滚石和檑木自然阻止不了明军的攀爬,很快就有明军爬到了城墙上,这时,燧发枪也停止了射击,弹幕也只能把攻城的士兵送到这里了,接下来就是肉搏战了。

    阿济格吐了口吐沫,骂咧咧的道:“吗的,总算是消停了,快让下面的后备部队都给我冲上来,不要管城墙上站不站的下,站不下就挤,把明军给我挤下去!”

    两千米的城墙,就算是人挨着人一排也最多就能站下四千来人,城墙的宽度一般也就七八米,就算叠在一起最多也就能叠个二十排,所以城墙上全挤满也只能挤下七八万人,本来每面城墙上就安排了三万守卫,他又调集了四万增援,也就是说只要后面增援的人全冲上来,城墙上就挤满了,明军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明军真的会被挤下去吗?阿济格想的有点多了,因为是明军先冲上来,他才让支援部队上的,虽然城墙上的守军在拼命抵抗,但明军的云梯可有上千架,而从城墙后面上到城墙的阶梯却只有四个,支援部队上城墙的速度怎么能有明军快!

    明军这波攻城部队也是四万人,一千架云梯,平均每架云梯只要爬上来四十个人,那速度简直就跟泉涌一样,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哗啦啦四万明军全涌上来了。朱慈炅为了鼓舞士气还搞了个友谊赛,左半边是两万天雄军,右半边是两万秦军,哪方先攻下城墙,就赏银十万两!

    这下可不得了了,两军的攻城士兵都跟打了兴奋剂一样,嗷嗷直叫,冲的那叫一个猛啊。

    天雄军这边自不用说,虽然后金兵和蒙古兵还都不知道卢阎王的大名,但卢阎王还是那个卢阎王,不管你知不知道他的威名他都是第一个带头冲,主将带头,天雄军勇猛异常,杀的左面城墙的敌军像下饺子一样从城墙内侧跌下去,很快就占据了上风。

    秦军那边却更加凶猛,虽然孙传庭是个文官出身,不能带头冲锋,但他们有祖大弼祖二愣子啊,纯比猛,他比卢象升猛多了,再加上秦军都是些以打仗为生的职业军户出来的,一听说有十万两赏银,一个个简直就跟饿狼一样,凶猛的不要不要的,杀的右面城墙的敌军就像巨浪下的沙墙一样,几下下就被冲垮了!

    阿济格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什么情况,三万人竟然不到一刻钟时间就抵挡不住了,而且城墙后面的援军压根就上不来,阶梯的口子全被堵住了。

    情况紧急,他也顾不得左右两边的城墙了,果断下令道:“快,快让左右两边城墙上的守军冲过来支援。”

    城墙拐角处一般都修有小箭楼,虽然没有城门高大,但只要站上去百来个弓箭手,就很难攻破,所以一般攻城的部队都不会靠近拐角处,免得被上面的弓箭手白白射杀了。城门楼上令旗一挥,左右两边拐角的箭楼就收到消息了,不一会儿,左右两边的守军就像潮水一样涌向南边的城墙。

    阿济格好像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明军可是有火炮的,此时两百门六一八式榴弹炮已经从中分开,一边一百门,排成整齐的十排,就在左右拐角六百多步远的位置,而且都装上了散弹,正等着左右两边城墙的守军冒头呢!

    所以,左右两边的守军刚一出现在南面城墙的拐角处,迎接他们的就是“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轰”,连续不断的火炮轰鸣声,每次十门,轮流不断,拐角处那段十来米方圆的区域都被散弹的弹幕给覆盖了。

    左右两边的守军可没准备巨盾,所以上来支援的先头部队直接被轰成了血雾,要知道散弹的攻击范围本身就是十米方圆,十门火炮叠加在一起,那威力,估计就算是三寸厚的木盾也会被砸碎。

    阿济格看着渐渐被明军占领的城墙,竟然一点都不慌张,他脸上焦急的神色慢慢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落寞,他转头看了城墙下的明军方阵一眼,然后冷冷的下令道:“传令,各牛录率所部人马分散撤退,在盛京城外集合!”

第六卷 第二十二章 禽兽不如

    话说阿济格见明军逐渐占领了南面的城墙,竟然直接下令全军分散撤退,直接撤往盛京城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他难道不怕皇太极治他个临阵脱逃之罪吗?

    按说一面城墙被占领了并不代表整个城池就失守了,他手下还有十多万大军,只要依托东西北三面城墙和明军在城中混战,虽然说肯定打不过明军,但至少能把明军拖在海州城半个月以上,而且还能给明军造成不小的伤亡,到时候实在抵挡不住了他照样可以逃跑,他为什么现在就下令全军撤退呢?

    其实这不是他的意思,而是皇太极让他这样做的,他当初向皇太极求援的时候虽然没得到实质性的援助,但皇太极给他来了一封密信,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若事不可为,可立即向盛京城外撤退,我在野外等着。”

    这意思就是让他带着十多万联军当诱饵,诱使明军追击,皇太极会在野外伺机而动,歼灭追击的明军。

    好毒的计策啊,如果明军真的追击,他是没事,因为他有马,但他手下的十多万联军就危险了,这些可都是守城的步兵,明军一旦追上来,他们逃都逃不掉,到时候就只能看谁跑的快了,拿十多万条人命当诱饵,够毒!

    先不说阿济格是怎么带领十多万联军当诱饵的,且来看看明军这边是什么个情况,他们会不会追呢?

    首先,朱慈炅压根就没想到能这么轻松的拿下海州城,毕竟里面可有至少十多万守军,就算拿下了南面的城墙,他们还可以打巷战啊,到时候怕是要填进去几万人才能把海州城拿下来。

    所以,当卢象升和孙传庭相继来报建奴逃跑了的时候,朱慈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逃了?还有十多万人竟然就逃了!他兴奋的直接从椅子上蹦起来,激动的道:“太傅,我们追吧。”

    那可是十多万人,建奴和蒙古的联军总共才五十来万,消灭了这十多万,就等于灭了他们三分之一,这个诱惑太巨大了!

    孙承宗直接摇头道:“不追!”

    朱慈炅惊奇的问道:“为什么?”

    孙承宗反问道:“追击十多万人要派多少人马?”

    朱慈炅想了想,回答道:“恐怕要把天雄军和秦军这二十万人马全派上去。”

    孙承宗又问道:“这是去追击,火炮能跟的上大队人马的速度吗?”

    朱慈炅直接摇头道:“不能。”

    孙承宗紧接着问道:“如果没有火炮支援,而且还被伏击,天雄军和秦军单独碰到十万后金铁骑,能打赢吗?”

    如果没有火炮支援,排好阵型,用燧发枪波浪式攻击,或许还能打赢十万后金铁骑,但是如果被伏击,依骑兵的速度,火枪手估计就一枪的机会,如果地形复杂点,甚至开一枪的机会都没有!要是那样的话。。。。。。

    朱慈炅想着想着,连冷汗都留下来了。

    孙承宗却是继续分析道:“如果天雄军和秦军都中了埋伏,那这场辽东大战就算是结束了,没有足够的人马,纵有火炮的优势,我们也不能去攻城。他们可有很多骑兵,要是在攻城过程中突然杀出来,我们恐怕就危险了。”

    朱慈炅心悦诚服的点了点头,颇有点遗憾的道:“那就不追了,先在海州城修整几天再说。”

    皇太极要是知道小皇帝又被孙承宗劝住了,怕又是要骂孙承宗这个老匹夫了,这孙承宗简直就是他的克星,不管是崇祯朝还是崇正朝,只要有孙承宗在,他就捞不到什么好处,以至在崇祯朝的时候皇太极一听说孙承宗在宁锦防线,他打都懒得去打。

    倒不是说孙承宗有多高明,要说到谋略,他可能还不如皇太极,他就一个特点,稳,稳打稳扎,绝不轻易冒进。

    皇太极纵有千般诡计,孙承宗就是不上当,他又能如何!

    就像这次,皇太极以十多万后金和蒙古联军为饵,想吸引最少二十万明军前去追击,要是没有孙承宗,朱慈炅估计就上当了,但有了孙承宗,皇太极就只能躲在某个隐秘的角落里骂娘了。

    不管怎么说,海州城算是拿下了,既然不能追击,那就好好休整吧,这一天几乎把前面七八天储备的六寸实心弹和散弹全部打光了,正好可以边休整边等京城那边的炮弹运送过来。

    能轻松拿下海州城,朱慈炅的心情自然是好的不行了,但是他的好心情还没有维持一个时辰,卢象升就冷着脸跑来求见了。

    朱慈炅这个奇怪啊,不是让他带着天雄军去接收海州城吗,这货怎么冷着脸跑过来了,难道他是想接收城墙的防御和孙传庭换个活干?这么点小事不至于给我摆个这脸子吧,我可是皇上!

    没想到,他完全猜错了,卢象升一走进来,就气呼呼的问道:“皇上,您为什么不让我们去追那帮畜生?”

    哦,原来是立功心切啊,不过你也注意一下表情啊,你立再大的功,只要惹恼了朕,那还不是都白搭了?朱慈炅就没好气的道:“建斗啊,你也是老将了,穷寇莫追你不知道吗?建奴还有十万铁骑一点消息都没有,万一要是在一旁埋伏,你十万天雄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你知道吗?”

    没想到他还是猜错了,卢象升梗着脖子回道:“就算是全军覆没也要追,这帮畜生太没人性了!”

    朱慈炅闻言,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详感觉瞬间占据了他的脑海,他吸了一口气,紧张的问道:“怎么了,他们干什么了?”

    卢象升咬牙切齿的道:“城里几乎没有一个活人,建奴的族人全跟着逃跑了,至于城中的平民,老的、小的、男的全被杀光了,只留下些年轻女子,那还不如被杀了,一了百了!”

    朱慈炅瞬间感觉一团怒火直冲脑际,虽然早就听说过建奴有屠城的恶习了,但真正面对的时候,他还是止不住气得浑身发抖,这帮畜生,该死啊!

    半饷之后,朱慈炅才回过神来,他一拍桌子怒喝道:“曹化淳去把太傅请过来。”

    帐外的曹化淳应了一声,很快孙承宗就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了,他看帐内两人凶神恶煞的表情,不由一愣,这两人怎么了,跟谁生气呢?

    朱慈炅也没跟他解释,冷冷的问道:“太傅,这一战抓了多少俘虏?“

    孙承宗连忙回道:”回皇上,只抓到南面城墙上守军一万余人,其他的全跑了,具体是一万多少还在计数。“

    朱慈炅一挥手,恶狠狠的道:”不用计数了,明天一早押他们去大营旁边挖个大坑,大概能把他们埋了就差不多了,挖完把他们全砍了,推坑里面埋掉。“

    孙承宗闻言一皱眉,嗜杀可不是个好习惯,自古嗜杀的皇帝都没什么好下场,上次他杀盖州城的俘虏是因为攻盖州的时候他们抵抗的太厉害了,使明军伤亡惨重,这次人家可没怎么抵抗,明军伤亡也不大,杀起来就没什么道理了。他还记得天启帝临终的遗言,感觉自己必须劝阻皇上,以免他走上歪路,于是,他壮起胆子问道:”敢问皇上,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突然要杀俘啊?“

    朱慈炅气呼呼的道:”他们把海州城屠了,不杀他们怎么对得起海州城的百姓?“

    孙承宗闻言,只得叹息一声,不再劝阻,屠城是该杀。

    朱慈炅感觉还不解气,大喝道:”曹化淳,传朕旨意,让曹文诏把复州和金州的俘虏全部砍了!“

    曹化淳闻声,连忙跑进来写圣旨。

    孙承宗看了看曹化淳又看了看朱慈炅,几次想劝阻,但终究还是没开口,杀吧,杀吧,他们屠城,我们杀俘虏,理所应当。

    朱慈炅越想越气,怒气冲冲的道:”定辽右卫怎么没有俘虏,没有俘虏城里总有建奴吧,全部抓起来,杀掉,杀掉!“

    孙承宗闻言,赶紧劝阻道:”皇上,万万不可,屠杀平民,有违天和,会遭天谴的!“

    朱慈炅闻言,猛然一惊,想想也是啊,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这些后金和清初的当权者,毫无顾忌,屠杀平民,最后他们都没什么好结局:努尔哈赤受炮伤而死,皇太极吐血病死,多尔衮狩猎时坠马摔死,死后还被夺了封号,掘墓暴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想到这里,朱慈炅悠悠的叹气道:”那算了,平民就不杀了,但是俘虏一个都不能留。“

    此时曹化淳已经写完圣旨,交他查看后盖上了大印,然后拿着圣旨恭敬的站在那里,等着他的吩咐。

    朱慈炅想了想,吩咐道:”去把陈于泰叫来。“

    曹化淳应命,拿着圣旨出去了,不久陈于泰便到了。

    朱慈炅详细的交待道:”你给朕写篇文章,题目就叫《建奴,禽兽不如》,至于内容,你跟建斗去城里看看,看看建奴屠城后的惨状,问问那些受害的女子,尽量写详细点,字数不限,能写多少写多少,今晚就要写好,明天早上交给朕。“

    第三天,《新京报》发布特刊,题目就是《建奴,禽兽不如》,报刊发布后,举国哗然,声讨建奴的怒吼声响遍整个大明,人们开始捐款捐粮,甚至有很多人推着粮车来到遵化,自发组成了运粮队伍,为辽东明军运送粮草,很快大凌河堡、三台子堡、三岔河堡粮草爆满,六十万大军吃半年都够了!

    至于百姓捐献的银两,朱慈炅全部登记造册,准备战后发给这次在辽东大战中阵亡将士的家属。同时他还组织人员在辽东六十万大军中宣读《新京报》特刊,一时之间六十万大军怒气冲天,明军将士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立马就冲上去,喝建奴的血,吃建奴的肉!

第六卷 第二十三章 直捣盛京

    面对建奴的屠城恶行,朱慈炅也恨不得马上冲到盛京,逮住皇太极,凌迟处死,把所有后金军队全部抓起来,让他们挖个坑,然后把他们通通砍了,推坑里埋掉。但仗不能这么打,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因为一时气愤而中了皇太极的圈套,那后悔都晚了!

    拿下海州城以后,朱慈炅将所有参战的高级将领召集在一起,分析了一下当前的战局,得出的结论并不乐观,海州一战后金的损失并不大,消灭的五万多敌人中蒙古兵就占了五万余,其中的后金兵都不到五千!

    蒙古和后金联军之所以弃城而逃,引诱明军去追击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太极想集中兵力和明军来场大决战,要知道现在定辽中左卫和盛京两个城池间可集中了后金和蒙古联军将近五十万,而明军这边参与进攻的就三个军团,三十万人。而且要进攻定辽中左卫,海州还必须留下军队守城,这样兵力就更分散了。

    朱慈炅与众将商议了一下,最后采纳了孙承宗的建议,调山东守军驻守金州、复州和盖州三城,将曹文诏的关宁军调到海州来守城。

    要说山东的守军现在总共也就一万五千人了,金州、复州和盖州三城每座城池都只能安排五千人驻守,是不是有点少了呢?其实不然,现在战场已经移至辽东北部了,而金州、复州和盖州位于辽东南部,等于是后方,再说这三城也没囤积粮草什么的重要物资,皇太极只要不是抽疯了就不会分兵去长途奔袭这三座对战局影响不大的城池。

    海州城就不一样了,如果去进攻定辽中左卫,海州城等于就是明军主力的退路,如果退路被断,对军心士气的影响就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