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没少发生过,瑜都不知道该如何安置郡主,反正是请郡主与一众丫环暂居瑜府,让拙荆乔静作陪。”
陆仁望着天空发呆,漫不经心的问道:“怎么?郡主经常跑出来?”
周瑜道:“是啊,郡主素来好强,性又刚烈,吴候与吴国太根本就管不住她,只是吩咐各处但凡遇着郡主便好生安置即可。所幸郡主并未出过甚大事,不然……唉,就是不知道哪家的倒霉公子会被郡主看中。在瑜看来,不是颇为了得的人物还真入不了郡主之眼。”
陆仁哑然心道:“看样子周瑜这一班子人被孙尚香欺负得很惨嘛!那他出的那个美人计,把年纪能当孙尚香父亲的刘备给扯进来是不是有点报复的心态在里面作怪?只是想想孙尚香也挺可怜的,收到刘备的死讯投江自尽的时候诂计也就三十来岁吧。”
用力的甩甩头不去想这些,陆仁问道:“不说这些了。公瑾,这次回来的时候,尊夫人有没有给你吃点奇怪的东西?”
周瑜的脸色马上就变得相当之奇怪,先是上上下下的看了陆仁好一阵,然后又环顾了一下确定周近无人,这才靠近陆仁低声问道:“陆仆射,那种药丸你还有没有?”
陆仁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没了!你当那些药丸好炼制啊?我在襄阳的时候也是花了好大的气力才收集到那一瓶子的料!”
周瑜轻声叹息道:“可惜了!瑜也是很久没能和夫人那般欢愉。”
陆仁心说你少忙活一点,多休息休息养足精力不就行了?而心里这么想着,嘴上也就这么向周瑜说了出来。周瑜则又是一番叹息,说自己身受孙策之托、孙权厚恩,又哪里能、哪里敢去怠慢上半分?话又说回来,成功人仕往往缺少子女,多半就是忙出来的毛病。
男人之间这种话题一扯出来那就是一大通的聊,陆仁也感觉到周瑜这个家伙在正经的背后也绝对有着一颗贱人的心。要不然怎么会因为把小乔给整得下不了床而那么自得?不过陆仁也不敢在这种话题上扯得太远,差不多了就改口和周瑜谈论谈起了一些有关与船只水运方面的事。谈到差不多时周瑜望了眼尚在拼斗的二女,笑道:“秀夫人果然身手不凡,郡主已经有些支持不住了。”
陆仁道:“那我们回去看看。”
回到观战的人群中,孙尚香早已是香汗淋漓,动作也明显的慢了不少。二女又互拼了数剑各自向后跳开,貂婵微微喘了几口气笑道:“郡主,你已经气力不继,这一斗是你输了。”
孙尚香粗喘道:“还、还没!”
貂婵突然发力,快如疾风的飞身而出。咚的一声将孙尚香手中的木剑击飞,继而木剑剑尖抵在了孙尚香的心口上:“郡主,你输了。”
孙尚香一脸铁青色,忽然用力向前挺了一步,左胸结结实实的在木剑上撞了一下道:“输便输,但可杀不可辱,这一下算我已经死了!”
貂婵愕然,缓缓的收回木剑向孙尚香拱手道:“郡主真乃女中豪杰,王秀敬服!”
双方人马见状正要出声。陆仁大叫道:“阿秀你赢了是没错,可我也被你杀了!”
众人愕然,转头向正在走来的陆仁与周瑜望去,见周瑜捂嘴偷笑。陆仁脸上一条却有一条鲜红的击痕,却是貂婵击飞的木剑打在了他的脸上……
————————————————————
次日清晨,陆仁侧着头坐在舱中中,貂婵则强忍住笑为他擦抹跌打油。
“哎哟。轻点!”
貂婵笑道:“忍一忍,过两天就好。”
抹完油陆仁轻抚脸皮道:“阿秀,你说我怎么就这么倒霉?你们打你们的。我挨这么重一下算什么?”
貂婵道:“算是上罚你的轻薄之过吧,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现在在打什么鬼主意?好了,去吃点东西。”
二人刚一出房门门人便来报:“大人,夫人,东吴郡主孙尚香在门外求见。”
陆仁望了眼貂婵道:“她又来干嘛?还没打过瘾?”
貂婵道:“来即是客,去请进来吧。”
行至正厅时孙尚香亦到,陆仁正想迎上去孙尚香就白了他一眼道:“我不找你,让开!”
“嗯?”
陆仁还没反应过来,孙尚香就已经贴到了貂婵身上道:“秀姐姐,我今天是特地来找你的!”
貂婵呀道:“郡主找我何事?”
孙尚香道:“秀姐姐,我想拜你为师,你教我习剑好不好?”
貂婵与陆仁哑然,貂婵顿了顿道:“郡主,这恐怕不太好吧?”
孙尚香道:“有什么不好的?秀姐姐你可比那些臭男人强多了,至少就比眼前这个混蛋强,他根本配不上你!”
“又来了……”
陆仁无语,摇了摇头径自出门,叹道:“阿秀,郡主既然有意你就教她几招吧。不必行师徒之礼,你与她姐妹相称便可。”
貂婵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好应道:“好吧好吧。郡主,我们去岸边。”
孙尚香道:“秀姐姐不要叫我郡主,叫我尚香就可以了。”
一连三日,貂婵都被孙尚香给缠住脱不了身。有时陆仁想去看看,都是被孙尚香给轰出园来。到第四日上午,陆仁正想找人去唤二女回厅用饭,门人引着周瑜派来传话之人急奔而入道:“小人见过陆仆射,郡主可在此间?”
陆仁道:“郡主正在与拙荆习剑。有何要事?”
那人自怀中取出一帛交于陆仁道:“请陆仆射速将此信交于郡主!吴国母病危,吴候四处传信,召郡主速回!”
陆仁心中一惊,抢过信帛奔去花园……(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回 开作弊器
孙坚有两位夫人,而且这两位夫人还是一对姐妹花。本来其中的一个应该是在建安七年病死的,却不知为何推尽了一年,直到建安八年才突然病危,这让陆仁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因为自己带来的那些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流传到了江东地界,进而使得这位吴国太延了一年的命的缘故?
其实说真的,这位吴国太的年纪也并不算大。这么算吧,孙策是长子,于建安五年死的时候是二十六岁。以此为基础, 再以汉代女子十五岁级芨、二十岁左右生孩子的标准,这位吴国太在建安五年的时候也就四十六岁左右,再到建安八年应该还不到五十岁。而这种年纪的女性,受到点什么影响而多活了一年的命到也说得过去。
闲话少提,只说孙尚香得到了消息之后哪还顾得上别的事?马上就辞别了陆仁再直赴驿站,单是看那架势就知道这丫头肯定会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的赶回吴郡去。
这件事情来得有点突然,对陆仁目前的计划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以陆仁目前的情况,想要进一步的接近小乔还需要孙尚香这个“王婆”,现在孙尚香急匆匆的离去,陆仁手头上的安排就得作出一定的变动才行。
缓步走进摆放资料的航室,陆仁取了出地图边看边想,目光扫来扫去忽然定格在江夏上,心中忽然有了个打算。再略一思索陆仁就让人去把徐庶、石韬给叫了来,等到二人坐定,陆仁就向二人道:“孙郡主刚刚返回吴郡,我这里的事因为少了她这个中间人,所以得暂时先缓一缓。现在叫你们来,我主要是想问一下东吴水军的动静如何?”
陆仁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建安八年的江夏之战仍然会打起来,而这场仗一打,陆仁的船团至少在短时间之内很不方便前往荆襄地区。所以一直有让石韬在暗中留心。而以石韬的才干,要留心这些事情不是难事。
再看石韬摇了摇头道:“从江东舟船兵马的调动上来看,孙权肯定会举兵。至于周瑜有没有劝阻过孙权,这个我没能打听到。但是从江东目前的局势上来看,孙权选在这个时候举兵是件必然的事。就好比一把已经打磨得很锋利的宝剑,在适当的时候总得让这把宝剑出鞘去见一见血,而不是一直留在鞘中让人感受不到它的锋利。”
石韬的比喻很形象贴切,陆仁马上就明白了石韬话里的意思。而得到了这样的消息,陆仁也就确定了自己下一步要做的事。当下再秘密的向二人吩咐了几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坐等天黑。
为什么要等天黑?因为陆仁要动用反重力翔板赶回襄阳一趟!而在入夜天黑之后。陆仁启动了翔板再坐到上头,点指了一下早就设定好的襄阳坐标,只在转瞬之间就没了人影。
说起来当时的柴桑到襄阳的直线距离并不算远,大概不足六百公里。陆仁动用反重力翔板全速飞行的话,两个小时左右就能赶到。而陆仁人还在路上的时候,就接通了与留守在襄阳那里的张放的通讯,让张放准备好马匹什么的接应自己。
总之在一番的劳累奔波之后,到次日平明之时,陆仁已经出现在了襄阳城中。并且急急火火的赶去刘表府求见刘表。只是这名贴拜上去之后,门人说刘表有恙不能见客。
陆仁知道刘表这种清流名士其实一向不怎么看得起草根出身的自己,当初对自己客气了一下,也只是看在自己曾经当过高官的份上给了点面子而已。当下陆仁就不紧不慢的让门人再带一句话给刘表:“劳烦你再去通传一声!就说陆仁此来是为了荆州安危而来,务必要与刘荆州面谈!”
陆仁认认真真的说出这句话,面色冷浚不说,就连语气也是冷冷的。而大凡在富贵人家当门人的人都是些鬼灵精。现在见到陆仁这卷而重之的样子哪里敢有所怠慢,立即转身快步跑进去再行禀报。这回没用多久门人便跑了回来将陆仁必恭必敬引入厅中。
陆仁在厅中又等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刘表才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之下缓步出厅。细看过去刘表面色苍白。眼中无神,头上还绑着一条古时镇痛用的绑带,脚步也很虚浮,却是真的有病在身。
陆仁见状哑然心道:“有没有搞错?在这节骨眼上刘表怎么真的病了?哎……刘表现在病了说不定反而是件好事。生病的人往往会分析与判断能力下降许多,换句话说现在的刘表应该更好忽悠一些。”
想罢陆仁赶紧离席施礼道:“多日不曾前来拜会,今日事急却叨唠到刘荆州调息病体,陆仁死罪、死罪!”
刘表脸上强行挤出一丝笑容,有气无力的应道:“陆仆射言重了!某这贱躯本就有这旧疾,已经发作数日,心神不宁之下不能会客,颇失礼数……哎?陆仆射之前不是随船队出航了吗?为何忽然又回到了襄阳?”
这种问题陆仁要唐塞过去还不简单?瞎扯上几句也就行了,再说刘表这会儿正病着,也没什么心思在这种事情上过问得太多。
于是乎两边各自说着客套话,陆仁的心中却着实有点不耐烦,心底更是烦透了这些场面上的繁文缛节,正盘算着该如何开口时刘表到是先行切入了正题道:“适才听门人所言,陆仆射此来是为我荆州安危而来,却不知我荆州将会有何祸事?”
陆仁赶紧正色道:“祸将从东至。”
刘表的语气依旧是那么的有气无力:“祸从东至?陆仆射言下之意,可是指江东孙氏将要犯我荆州?”
陆仁点头道:“正是!”
刘表道:“却不知陆仆射是从何处得知此讯?”
陆仁闻言颇有些无奈的伸手拍额,心道:“这刘表还真是有够年老昏花外加迂腐的,就不想想我出航之后肯定要路过东吴的地盘?算了算了,眼下得用心拿话劝说刘表才是。”
低头沉吟了一会儿,整理好思路后陆仁道:“刘荆州也知道我这些年来一直有派遣船队在长江水道上水运行商,数日前我在孙吴的地界上买卖货物,查觉到江东孙权这数月中一直在调集兵马、整顿战船。刘荆州,我好歹也是当过官的人,这些兵马调动的事情,我又哪里会看不出来?”
刘表微惊道:“真有此事?”
陆仁道:“刘荆州请恕我直言,我在柴桑时曾与孙权帐下执掌重兵的周瑜周公瑾有过数次来往,发觉此人虽然年仅三旬,但足智多谋且极擅用兵,论其才略恐怕不在曹孟德之下。至于吴候孙权我虽然没有见到,但从其政略举措上亦可稍见一斑,定是一聪慧而又极为狡猾之人。此二人皆为擅于用兵之人,而擅用兵之人会适时而动。而黄祖所镇守的江夏门户……”
话到这里陆仁就连连摇头,那意思到了也就行了,不用说得太明。反观刘表闻言尚未全信,显得有些犹豫不决。也难怪,刘表的政治能力与文学修养是很不错,但在军事谋略上却绝非长项,加上现在年事已高人又病着,哪里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会儿就是有些意动却也拿不定主意,只是一个劲的摇头。
陆仁见状知道得拿点有说服力的东西出来吓一吓刘表才行,于是故意长叹了一口气后才道:“刘荆州可还记得我上回来时所言及的贩粮米前往江东灾区牟利之事?”
不提还好,这一提起来刘表看陆仁的眼神马上就变得满是鄙视,看那架势就差没把陆仁给轰出去了。
陆仁对此只是随意的一笑,他早就已经对旁人这种鄙视的眼光免疫了。顿了一下接着道:“陆仁自知此举甚是恶劣,也知道刘荆州定会因此一事在心中鄙夷我的为人。只是刘荆州你是否有想过这里面其他方面的事?其实以江东诸郡之富庶,纵有有几个县治遭些天灾又哪里用得着我陆仁贩粮米去那里牟利?孙权他只需下令各地州县开仓赈济灾民即可,粮米不足之地亦可从别的郡县调集,江东又不是全境遭了天灾。
“可是至今为止,我还没有听到孙权有下过任何开仓赈民的政令。不仅如此,孙权还将大量的钱粮尽数集中到吴郡、柴桑,这分明就是即将兴兵攻战的朕兆。陆仁在这里也不再隐瞒什么,我之前在荆襄一带购得的大量粮米,本意是想运至海昌灾县,可是行至柴桑时就被周瑜派遣水军强购而去充作军粮。是问孙权他不行赈济到也罢了,为何还要将民间私粮强行购去?若不是决意积粮备战又何需如此?”
不得不说现在的陆仁也变得太阴险了点,人家周瑜哪有向陆仁购置粮食?不过以当时的情况,陆仁想怎么说都行,反正消息不那么容易流通。再说陆仁这样做也确实有他自己的道理。首先是他必须得说服刘表确信孙权随时会对荆州用兵,那这种借口相对来说就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其次他自己也知道掉进了周瑜挖给他的坑里,那就绝不能坐以等毙,只要有机会就得想办法翻身。现在利用这个机会先打下点埋伏,将来说不定就有大用。至少让刘表认为陆仁在柴桑的停留,其实是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未完待续。)
第六十七回 再会刘琦
“陆仆射你真是有心啊……”
“好像刘表有些意动了。嗯,如果刚才说的那些算是‘晓之以理’,那接下来就应该试试‘动之以情’了。”
心中稍作盘算,陆仁便向刘表拱手道:“刘荆州,如今的陆仁虽然行商贪利,但也绝非见利忘义之人。记得我初到襄阳时刘荆州就赠我田庄安身,后又助我酿酒置业,礼遇甚厚。到现在我身家颇丰,当中多蒙刘荆州照顾,此恩陆仁断不敢忘。眼见荆州将有祸事,我又怎能袖手旁观?”
当真是很虚伪的一番话,不过却也让刘表想起陆仁是个重感情的人,多多少少也信了一些。微微的点了点头,心底也在为当初厚待陆仁的选择暗暗自得。又想了一会儿问道:“那依陆仆射之见,孙氏如若兴兵犯我荆州,会以何处当先?”
“很好,看样子是说动了。接下来的事就会好办一些。”
装模作样的闭目思考了好一阵子陆仁才缓缓的睁开双眼道:“若陆仁所料不差,孙权兴兵先行进犯的地方必是江夏!”
刘表道:“何以见得?”
接下来陆仁便把江夏眼下的一些特点说了一遍,如江夏地处荆州最东面,是荆州东部的桥头堡,与柴桑仅仅是隔江相望,而且江东的三万精锐水军由周瑜统领就驻扎的柴桑。江夏守将黄祖年老昏庸轻而无备,江夏政令不一、士卒不整、战具不齐这些弊病陆仁也婉转的指了出来……这可是陆仁事先准备了一夜的说词!
他正在那里说得起劲,差不多就要说出心中正题的时候,这边一直的连连摇头的刘表向陆仁一摆手道:“有劳陆仆射费力了!某本想与陆仆射再多商议几句的,怎奈贱躯欠安神智不清,眼下实难理事。陆仆射所告知之事某已用心记下,明日便会召集幕僚商议对策,今日就请陆仆射先行回去吧,请恕某在重病之下如此失礼啊!”
陆仁知道这是刘表在婉转的下逐客令。连忙起身施礼道:“不敢不敢!还请刘荆州多多保重身体,待刘荆州病愈之后陆仁自当再来拜访。陆仁告辞!”
本来他是想来句“但有差遣自当尽力”的,不知为什么猛然觉得这句话不太合适也就没说出来。
辞别刘表,从人将陆仁恭送出门。接过门人递过来的马缰绳,陆仁心里稍稍的有一点失望,因为刘表虽说可能相信了孙权会攻打荆州的事,但刘表的反应也太平淡了一点。不过想想也是,自己在刘表这里连个客卿都算不上,而且刘表那么鄙夷自己,别里会听从他的什么意见?
翻身上马后陆仁心道:“或许这就是刘表与曹、刘、孙这些人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吧?必竟刘表不是那种能够听取正确意见因而成就大业的人。像早先孙坚死在他手里时就完全有机会独霸江东却为了一个黄祖而放弃大好机会。可惜了………不怕,a计划失败我还有b计划和c计划。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先见到刘琦,我可不想这么快就自己亲自去找刘备或是蔡瑁。而且现在我授意张放去传播的传言还没有传开,我就算去找了这两位诂计也没什么用,搞不好还会整出反效果来。嗯?我这么急着上马干什么?这不是就在刘表家门前吗,直接问一下刘琦在不在不就行了?糊涂啊!”
想着陆仁便掉回马头,复又在刘表府门前跳下马来,满脸和气的将那门人唤到近前问道:“方才事急我到忘记问了,大公子现在可在府中?在下有些杂事找他。”
门人答道:“大公子这几日一早就出门去襄阳附近遍寻名医。一般黄昏时分才会回来。”
陆仁心中一动,暗道:“哦,刘琦到真是个孝顺的乖儿子。可惜的是他再怎么孝顺,也敌不过刘表那位蔡氏的枕边风。而且他去寻医的话……”
本欲先行离去。陆仁忽然想起刘表府中上上下下的从人肯定有不少是蔡瑁及蔡氏的心腹耳目,眼前的这个门人一副鬼灵精的像,说不定就是其中之一,那他这样看似随意的过问很可能会引起蔡氏的疑心。搞不好会间接的害了刘琦不说,自己的计划多半也会受到影响。刘琦上次去小庄时就说过刘表不喜欢刘琦再与陆仁有什么来往。按蔡氏那抓着刘琦小过当大错的性情,自己这随便的一问都会给蔡氏留下个抵毁刘琦的口舌。
稍一盘算陆仁道:“如大公子回来相烦转告一声。他之前托我寻购的那几卷古贴我已购回,现在就放在襄阳城中的商铺里。如大公子得闲,就请他亲自去一趟,我自当当面交付。”
那门人点头哈腰口中称是,陆仁作势去扶,暗中却将一小块散碎黄金塞到门人手中轻声道:“我这几卷古贴寻来不易,你务必要亲口告知大公子得知,这个拿去取几杯酒喝。”
一则是强调一下是珍稀古贴,如此一来诂计蔡氏知道了也不会在意什么,就算是告诉刘表刘琦找过自己也不怕,刘表自己也是个书法爱好者,听说是珍稀古贴说不定反而还会大感兴趣;二则使了钱过去就不怕这门人会隐瞒着不告诉刘琦。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门人暗中得了这么多钱自然卖乖:“陆大人请放心,这句话小人一定带到。”
陆仁微微点头,心道:“有钱就是好办事啊。所以我一定要拼命的赚钱才行!”
无奈的叹了口气,陆仁转回身去翻身上马,往着自家的商铺而去。说实话,陆仁这么一夜下来也确实累得够呛。
离开刘表府回到襄阳城中的商铺时,张放已经依计传播消息去了,陆仁便在商铺里翻了翻帐本,看了看一些大小杂务。另外吩咐下人分头行事,有的去刘表府附近的酒楼登高守候,要是看到刘琦回府立即回来禀报;另外就是让人把几卷上好的字贴给翻了出来,毕竟现在要圆一下谎,不拿点东西出来可不行。
处理完手边的杂务,陆仁揉了揉双眼稍作休息,看看时间已是午后便让人在院中的树阴下铺了块竹席小睡一会儿。
至黄昏时分下人来报知说刘琦已经回府。看看天色不早,张放便问陆仁是不是要动身回小村庄,陆仁想了想摇头道:“不用这么急,时节入夏天也黑得晚,我们初更时分再回去也不迟。再说大公子并不是愚笨之人,若那门人有将我的原话转告应该明白我是有紧要之事找他……反正也是等,我们去旁边的自家酒楼吃点东西边吃边等。去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