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荀粲突然看见你的时候,那可是脸都吓白了。”
陆仁摇摇头,不在这个事上和貂婵瞎扯太多,心中则在暗想道:“现在的问题是我很难把握到最佳时机。本来劝说荀彧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曹操送个空盒子给他,意思是说荀彧已经没有用了的时候,可是荀彧在收到这个盒子之后马上就服毒自杀了。
“那么短的时间,具体会是哪一天谁又说得清?除非我一直暗中跟在荀彧的身边,一见机会到来马上露面还差不多来着。不然就算我有手机和瞬间移动都不一定能赶得上。不过现在这样也算是给荀彧提个醒,让他记得还有一个我在,别一失去希望就急着自杀。
“以前和他说的那句万一不行来找我的话,诂计他早忘得一干二净了……不过这样做的关键还是在荀粲那里,曹操敢动手去除掉荀彧肯定就已经是有恃无恐,暗中监视的人绝对不少,荀彧就算想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如果说荀粲能够牢记我交待给他的几处暗庄,必要的时候找到这些暗庄中的死士,那么要救荀彧出来应该不会是太难的事。”
貂婵见陆仁皱着眉头苦思不语,再次柔声劝道:“好了义浩,我看现在的情况你急也没用,所以我们还是早点回夷州去吧……还别说,在夷州住了那么久,现在真有些不适应中原冬季的这份寒意了。最重要的,是我那些漂亮衣服都不能穿,穿了出来非冻死不可!”
陆仁也被貂婵的话给逗乐了,反过手去在貂婵的屁屁之上摸了一把,不过摸到的只能是厚厚的绵衣而已:“我又不是没跟你说过,你们女人啊,想美丽就得要‘冻人’!”
————————————————————
此刻的许昌城中,一夜没睡的荀彧也披着棉衣站在书房门前观望雪景。身后桌几上写给曹操的书信早就已经写好,只等天一亮就要着人送去邺城。手头上的一件要紧事算是办完,荀彧一边看着雪景一边在思索着当夜和陆仁所谈的那些话,心中有着一份很深的疑虑与担忧。
所谓的疑虑,是荀彧真的有些搞不懂陆仁长久以来到底是想干什么。荀彧很清楚陆仁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同时又自知没有那种能力的人,或许占据三州之地当一个刘表那样的“自守之贼”,然后再扮演一个哪边势大就倒向哪边的墙头草会是最好的安生之计。
但事实上陆仁从来就没有这样做过,夷州并入大汉版图之后,陆仁的手很快就伸向了泉州,紧接着连交州的士燮现在实际上都是依附着陆仁,而且士燮的子弟还被轰到海外新开了一个汶州。那么现在陆仁的势力范围到底有多大,荀彧根本就心中没底,天晓得陆仁是不是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海外领地……事实是陆仁已经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东南亚的香料群岛。
按说陆仁如果不介入中原的诸候纷争,躲去哪个海外领地称王称霸的,相信会比中原任何一个诸候都过得逍遥自在,而且这也才符合陆仁本身的心性才对。但是陆仁显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在各方诸候之间都插一脚进去。
初时荀彧以为陆仁这样做只是为了借诸候纷争来以商取利,但是后来荀彧隐隐约约的感觉到陆仁肯定有自己的打算。就实际效果而言,陆仁的做法当真有些可怕,最近三年中按荀彧的调查报告,陆仁光是从曹操的领地里前前后后就抽走了十多万的人口,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曹操与荀彧的惊吓之余,原本与陆仁之间以人口来交换物资的交易也已经全面停止,同时加大了内政方面利民的幅度来保证移民数字的逐步减少。曹操如此,刘备与孙权那里也同样如此。可是这样一来,军需方面对陆仁夷州商道供给的需求量也上升了不少,大量的财富都落入了陆仁的手中。于是从这时开始,荀彧又不知道陆仁这到底是想干什么了……这可不是荀彧不够聪明,而是历史局限性的问题。
直到今天,陆仁突然又冒了出来,摆出了一副大汉忠臣的样子,想和他一起阻止曹操称公与之后可能会发生的事,荀彧就真的被陆仁搞迷糊了。说实话,荀彧看得出陆仁一直以来对汉室都并不算是很重视。
陆仁前前后后做了那么多有利于汉室声威的事是不假,不过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提升陆仁本身的名望而已,真要说陆仁一直在为汉室尽心尽力,荀彧是死都不会相信的。举个例子来说,陆仁当初还是尚书仆射的时候,就曾经在荀彧面前戏称献帝为“不懂事的小娃娃”,这种不客气的语调闹得荀彧当时都差点和陆仁翻脸。
“这个陆仁到底是想干什么?平天下还是在乱天下?”
这就是荀彧的疑虑,也是一个现代人与古代人之间思想观念上最根本的差异。
至于担心就好说得多。荀彧回想起当初,陆仁在大事方面几乎是“言无不中”,所以在某些事情上,当时的荀彧都对陆仁有些盲从。陆仁既然赶来和荀彧说曹操称公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事,那就肯定是铁定不会错了……(未完待续。)
卷三 第十五回 十六年末
陆仁有着陆仁的“言无不中”,而荀彧也有着自己对形势上的分析。而且真要说起来,陆仁是属于“照本宣科”或“生搬硬套”,荀彧则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和眼光,再者陆仁是游离于外界,荀彧却是处在“暴风眼”的中心,所以很多的事,荀彧其实比陆仁要看得清楚得多。
只是在陆仁临去时说的几句话着实有点让荀彧心惊:
“荀公,你这样做无疑是在自寻死路。你再这样不顾一切的劝阻下去,根本就是在逼老曹他杀你。当然曹公在明面上不会对你动手,应该会是用其他的方面让你自尽,对他来说这样也是给你最后的几分颜面。
“荀公,我最后再劝诫你一句,当哪天他老曹决定对你动手时,内庭中最后的汉室力量就全完了。粲儿这次我不带回夷州去,就留在你的身边。当你遇到那一天的时候,粲儿会有办法救你出来的。”
荀彧是聪明人,只要从时势上面来分析一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事情只怕确实如陆仁所说的那样,荀彧能够拦挡得住曹操称公的机会十分之渺茫。
但荀彧仍然是选择留下来,除去本身对曹操还有一线希望,同时追随了曹操近二十年,怎么说都有些不忍相离之外,更多的到是想尽一尽最后的努力……这用陆仁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个性子看上去好像是有点傻,但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士人的风骨。而有这种风骨的士人,才是值得人尊敬的士人。
不知不觉之中,荀彧在门前已经呆立了许久,直到天色已经全亮,早起的侍从赶来书房打扫时荀彧才回过神来。再想了想那天陆仁说出来的那些话,荀彧只能是摇了摇头,再在沉默了一下之后,荀彧忽然大声吩咐道:“来人,速将信函送去邺城!”
————————————————————
老曹称公的事还没那么快,毕竟时值年末,老曹又是打完了马超和韩遂从西凉刚回来不久,怎么说也得让大家过好这个年,所以在这个档口上,还是别惹那么多的事了。
刘备这会儿到是和原有的历史一样,正在巴中一带收买着人心;江东方面,一向主张吞刘的周瑜虽然因为去夷州的时候治好了伤病,但面对刘备留在荆州的诸葛亮,周瑜却总感觉有那么些的力不从心。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孙权听从了鲁肃联刘抗曹的意见,对荆州只是虎视眈眈却不敢动手,毕竟这时的孙刘两家要是动上了手,最高兴的人只能是老曹。而老曹来年可能会从合肥南下再次攻打孙权的消息,孙权也肯定是打听到了的,那么在这个时候孙权又哪里敢和刘备翻脸?
总之,这个时候的内陆格局还是相对平静的,哪怕这只是暴风雨将要到来之前的平静,也是平静对不对?而陆仁在离开许昌之后,很快就回到了夷州老窝……就是回来之后差点没被刘晔那帮子人的口水给淹死。
这些都不说了,只说到了建安十六年的腊月中旬的时候,陆逊、孙尚香、次卑的舰队从倭岛回来了。当然倭岛那边的事还有很多,这个时候他们回来,一则是带着士卒们回来过个年,二则却是要回来向陆仁述一述职,顺便的当然是把从倭岛那边弄来的白银给带回来。
陆逊他们去倭岛邪马台已经一年多了。一年的时间并不长,而陆仁对他们的要求,也并不是要他们去倭岛打仗,而是要他们在倭岛以扶持次卑的名义和方式在倭岛站稳脚跟。所以在这一年之中,陆逊主要在做的事情就是建立根据地。
不过既然是要扶持次卑,帮次卑在卑弥呼一族中建立权威,一些该打的仗却还是要打的,那么这个事自然是交到了孙尚香的手里。
事实上在这一年之中,孙尚香带着她的两千江东子弟兵,前后摆平了十几个与卑弥呼一族不怎么对路的小部族……说句搞笑点的话,当时的倭岛部族大多都几近于原始社会的形态,手里的家伙居然还有骨制品!这尼玛能和装备精良的孙尚香兵团相抗衡?当初陆仁怂恿着孙尚香去孙权那里借了兵,借到兵之后难道还会舍不得两千人的装备?再说得难听点,孙尚香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陆仁这里也不好向孙权交待是不是?
不过据孙尚香在酒宴上说,那些仗打得一点都不过瘾。再按孙尚香的形容,简直就是一大帮子全副武装的成年人,在欺负一小帮子手里只有玩具的小孩子……说是小孩子可能还真没错,因为当时的倭人身高,和华夏十来岁的小孩子可真没多大的分别。
最要命的是那些倭人部族在当时哪有什么战略战术可言?如果他们有好的战略和战术,利用地型优势和孙尚香打打游击什么的或许还能让孙尚香头痛一下,可是……唉,不用多说了。总之用孙尚香的话说,就是陆仁当初是说让她去倭岛玩一玩,还真的是去倭岛玩了一年。江东子弟当时去是多少人,回来的时候还是多少人,连受伤的数字都少得可怜。
作战任务动用的主要是孙尚香的两千江东兵,陆仁调给陆逊的三千人,更多的时候是在充当建设兵团。一方面是驻扎在卑弥呼部族那里给次卑壮一壮声威,另一方面就是建设根据地和开发里见山的银矿。只有很少的几次,陆逊调了些人支援一下孙尚香。
再接下来,孙尚香摆平了不少的部族,俘获的劳动力可不在少数,统统都被孙尚香送到了陆逊的手里当矿工。这时如果是按照大航海时代时期西方人的做法,是会把这些人作为奴隶,逼迫他们去进行劳作。
但陆仁和陆逊都不是那种掠夺者,或者说陆逊这种带有儒家思想的人不会那样做,哪怕连陆仁也不会赞成那样的做法。所以陆逊的作法是把这些部族集中在里见山一带,挑了个合适的地方建立了一个新的部族联盟。当然了,这个新的部族联盟其名义上的盟主是次卑。
接下来,当然是陆仁的棒子加蜜枣策略,说白了其实就是我给你们吃穿用度,你们给我好好干活。干得好的有奖,干得不好的就只有稀饭和咸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的家伙你就给我饿着。
当时倭岛的生活水平是何等的落后?而陆仁所提供的衣食质量又哪里会差?所以那些被孙尚香摆平的部族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还有些反抗,但是当看到自己只要服从下来,而且只要好好的干活,生活就能比以前要过得好得多的时候,那还不是一个个的都拼命干?
所以到陆逊他们这次回来的时候,里见山地区实际上已经型成了一个新的体系,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城邦,用他们开采出来的白铅白银,来换取夷州这边的衣食用度。相对来说,双方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这也是陆仁想看到的事情。因为没必要的话陆仁也不想用武力去打,那样的损失会比较大,对方的反弹也会比较大。要是有点什么事就动用武力,搞不好就真的会变成穷兵黩武了。
顺便的还得说一下,陆仁目前心中的银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倭岛,另一个是南中那边。不过南中那边的情况比较复杂,短时间之内是不太可能搞得定的,按邓艾发回来的消息,想达到陆仁心中的那个标准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行,所以现时点陆仁对南中那边不指望什么。
相比之下,倭岛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而且在陆仁向南中下手之前,倭岛的银就已经在凌远和次卑的手里开采了不少并转到了陆仁的手中。而开发与稳固现有的,同时再发展将来的,这不也是一种战略走向吗?
且不提在这酒宴之中,孙尚香是如何的兴致盎然、滔滔不绝,反正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孙尚香就被灌趴下了。陆仁让孙尚香的近侍女兵把孙尚香给抬了回去,然后又聊了几句闲话之后,陆仁才向陆逊正色道:“之前的吹牛之言咱们不去论它,伯言你现在告诉我倭岛那边的局势如何。”
陆逊道:“愚弟也正想和兄长细说一番。不过这倭族邪马台……老实说,跟本就不够看!我们的几千人马才刚登上邪马台,倭族女王卑弥呼便赶来示好,再看他们的战斗力,真要是打起来也根本就不够我们打的。愚弟按兄长的意思,在那里因势利导,仅半年不到的时间,倭岛一大块就被我们纳入掌中。当地的原住民也有些反抗的,不过就他们那种刀耕火种的情况……唉,愚弟都懒得去说了。”
陆仁嘿嘿一笑:“那你们有没有按我说的做?”
陆逊双手一摊:“兄长有命,郡主与愚弟又岂敢不从?不过老实说,兄长你下的这个命令是不是太狠了一点?对敢于顽抗的就杀光男人再抢光女人……很多时候我和郡主都下不去手啊。”
陆仁轻轻的哼了一声道:“对那些倭族心软不得……算了,咱们说是这么说,可真要我下手去杀,我多半也下不了这个手,就是嘴上图个痛快罢了。”(未完待续。)
卷三 第十六回 宴中交流
“对那些倭族心软不得……算了,咱们说是这么说,可真要我下手去杀,我多半也下不了这个手,就是嘴上图个痛快罢了。”
陆逊听了陆仁的话之后点了点头,接着道:“不过兄长说倭岛那边多山多矿确实不错。我们占下之后便让那些降服的部落开山挖矿,这段时间下来得到的白银数量连愚弟都大吃了一惊。”
陆仁笑了笑:“是啊!你们之前零零碎碎的送回来的不算,单是你们这一趟回来过年,带回来的白银加起来有三万多斤,这可是一笔大钱。”
陆逊道:“兄长打算如何使用这笔巨钱?”
陆仁仰着头想了想,再次笑道:“分五千斤给孙权。嗯,孙郡主借来的那两千多江东子弟每人一斤,让他们回江东风风光光的过个年。剩下的我再吃点亏,给孙权补足三千斤的数字。”
陆逊讶然道:“兄长你可真是舍得!一甩手就是五千斤白银没了。”
陆仁仍笑:“不是五千,是一万有余甚至几近两万。江东子弟都人手一斤,我们派过去的夷州子弟又怎么能不发上一斤?再算上海军部曲,两万斤差不多了吧。”
陆逊道:“兄长可真是待之甚厚啊!”
陆仁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再说咱们不是还留下了一万来斤的白银入库吗?伯言啊,百姓们其实有几个愿意去当兵打仗的?更何况咱们夷州百姓的生活富足,愿意去当兵打仗的人可就更少了。如果该舍得的地方不舍得,那咱们到时候又哪里还有兵可用?难道真的去强征百姓入伍从军不成?”
说是这么说,夷州的军制还没那么差劲。陆仁虽然没有走府兵制的路线,但是在有大量的历史资料的前题下,整一套适合夷州的兵役制度出来还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不细说,只说陆逊在听完陆仁的话之后,若有所思的道:“兄长你如此厚待两地士卒,是不是还另有深意?”
陆仁道:“算不得什么深意。今年你们回来过了年,难道明年咱们就不去倭岛了吗?而我与孙权之间总得用什么事物来绑着,现在我让他尝到点甜头,明年开春之后孙郡主再去借兵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再说得难听点,就算孙权不肯借,那些尝到了甜头的江东子弟,听说又要和孙郡主一起去倭岛发财,你说他们会不会跟着孙郡主一起去?”
陆逊哑然一笑:“那当然是一呼百应。去倭岛做一年的事就是一斤白银,别说那些寻常的农家子弟了,就算是愚弟,听了都很有些心动。”
陆仁笑骂道:“我还会缺了你的那几斤白银不成?钱嘛,本来就是拿来用的。现在我虽然看似发散掉了那么多的白银,可是百姓的手里有了钱,自然就会去花用,这样反而可以带动咱们夷州的商业流通,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的利益绝不会少。要是干巴巴的把这些白银当成宝贝扔在仓库里不管不问,那咱们得来的这些白银反而会没啥用处。”
陆逊点头,顺手还从怀中摸了本书出来:“兄长所说的,就是这书中所述的‘经济流通’学术吧?这是愚弟身负兄长之命要从征在外,不然还真想去学院中进修一下这个学科。”
这回换到陆仁哑然了。陆逊手里的书是夷州学院中的教科书,而以陆仁和雪莉的本事,要抄本这样的书出来不要太简单。当然了,这方面的事在目前的夷州是找不到老师来教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是一帮子选择了学这个的学员在一起相互辩论,其中的论文也出来了好几篇,而且后来还都是陆仁亲自过目……没办法,现时点也只有陆仁来亲自过目然后再打个分什么的。如果是让郑玄或蔡琰去过目打分,信不信只通儒学的郑玄和蔡琰能把这些商业论文给撕了个球的。
当然那种的都是酸儒,真正懂事的人自然会明白这玩意儿的实用之处,很明显的陆逊就是比较懂事的人,对此陆仁也表示很欣慰。
又闲聊了几句,陆仁忽然很阴险的笑问道:“哎,伯言啊,那个卑弥呼漂亮不漂亮?”
“嗨!”
陆逊双手乱摆:“才四十来岁,五十不到,就和个老妇人差不了太多了!不过她年轻的时候到是应该颇有几分姿色,这个看次卑的相貌就不难知道,毕竟她们之间的长相很是相似。另外其他的那些个倭族称为巫女的也颇有几分姿色,就是个子矮了点。”
“那不挺好?小巧玲珑的。你没收几个玩玩?”
陆逊大摇其头:“愚弟至今单身。那些个倭女……唉,我都不知该怎么说倭族的习俗,按说主理祭祀的神鬼巫女不得行苟且之事,可她们在有过男女之事之后,却依旧能够主理祭礼诸事。”
陆仁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各族之间的文化传承不一样,咱们也不能把咱们的这些硬套去他们的头上。再跟你说点稀奇事,你还记得我曾经向你提起的希腊和罗马不?”
陆逊点头:“当然记得,而且罗马在一些古籍之中亦有记载。”
陆仁晃起了手指头:“那我再跟你说点你想不到的事。希腊文明的女祭司,在祭祀神灵的时候,是要挑选身强体壮的男子进行**的。在他们的神灵系谱之中,有专门的性……哦,**之神,所以在祭礼之时行**之事,反而是他们在对相应的神灵表示尊敬。”
陆逊的下巴差点没砸到地上去:“竟然还有这等事?”
陆仁道:“其实我们的先祖也是如此的。你别用那种眼光看我,我可不是胡说八道。其实当我们的祖先还在刀耕火种的时候,因为生产力低下,很多生下来的小孩子养不活,所以想要种群的延续,就只有拼命的多搞多生,用数量来弥补质量。”
陆逊有些犯懵:“会是这样?”
陆仁此刻也感觉自己可能是喝多了几杯,扯得有点不着边了,就笑了笑再就此打住,然后转换话题:“总之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你不用管得太多,这些蛮族就是这样的,理会她们干嘛!?你回倭岛之后记住,他们如果老老实实的挖矿炼银,就有他们的饱饭吃。要是敢玩什么花样,一个字,杀!”
“兄长……”
陆仁挥挥手:“伯言,有些事你不懂的。我只说一句,这些家伙吃硬不吃软,你对他们好一点是应该的,但心可绝不能太软,不然他们只会得寸进尺。你真正一直打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他们反而会乖乖的听话。对于他们这些人,强势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怕!”
陆逊也不明白陆仁为什么会对倭族这么狠,因为这一直不像是陆仁的处事为人。举个简单的例子,陆仁对南蛮各族可不是这样。不过现在的陆逊对陆仁也有种莫明其妙的信服,不然陆仁让陆逊去倭岛杀男抢女,陆逊也不会照做才对。
陆仁又道:“倭族不论,三韩那边怎么样?”
“和倭族差不多,不过三韩比倭族要强上一些,再者三韩后面的高句丽也颇有实力。弟旧日读书,汉室曾举兵高句丽,却于陆路无功而返。先取济州,再从海路谋取三韩确是一招妙棋。彼山路难行,但在海防上却是易攻难守。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