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本三国一路人-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仁道:“老太太,一些话咱们心知肚明,所以还是放在心里别说出来的好。真要是那些话说了出来不但不好听,还容易伤了你我两家之间的和气,不值。”
吴国母又一是笑:“老身已经到了夷州,一应诸事但听陆夷州安排便是,也相信陆夷州断然不会亏待了老身。不过,老身说来夷州看病,到也不完全是托辞。这年纪大了,哪怕生活得再好,身上或多或少的总有那么点毛病,也确实是想好好的请医者看看。”
陆仁似笑非笑的看了看这位吴国母。其实这位吴国母的年纪也就五十来岁,真要搁现代社会里年纪并不算大。而且人家家庭条件好,保养得也不会差好不好?
(到这里要ps一下,正史中孙坚的夫人只有一位,建安八年就死了,但是在正史之中却也出现过在建安八年以后孙权还有被老娘影响的事迹,有点让人搞不懂。而在演义之中就变成了孙坚娶了一对姐妹花。瓶子这里取用的是后者,现在这位吴国母是姐妹花中的妹妹,姐姐则是前些年过世了。然后再从年纪上来算,按那个时代的惯例,姐姐在生下孙策的时候一般在二十岁左右,生下孙权应该不超过二十五岁,那就按二十三岁算。然后妹妹的设定是比姐姐小三岁,也就是孙权出生的时候妹妹二十岁。到现在书中进程的建安二十年孙权是三十三岁,那么妹妹吴国母就是五十三岁,最多五十四。)
(太吵,实在是没心情也没心思码下去了。瓶子这里弄点别的东西凑点字,就当是向大家骗几个过年的红包,还望大家别介意!)
秦岭汉川,绵延千里,且自古以来便因山道难行,故而人迹罕至。随意一望,群山深岭之间百年、千年的参天古木随处可见,山野间也因此尽是一片浓郁之绿。
这种深山老林对于寻常人来说,无疑充满了未知的神秘与危险。不过对于那些傲啸山林,以药猎之业为生的人来说,却是取用不竭的无尽宝库。
此刻就正有一伙药猎者在林间采集着各种山货,各自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忽然之间,某个药猎者勐抽了几下鼻子,似乎是闻到了什么,继而脸上就浮现出了大喜之色。只是喜过之后,他却很警惕的暗自回头环视了一下周边,见距自己不远处就有几个同伴正在采集着山货。稍稍的犹豫了一下之后,他装出了一副这片区域没什么收获的样子转去了别处,但心里却在仔细的记下这一小片区域的样貌特征……其实简单的说,就是他发现了好东西,但却想自己吃独食。
“哼,人性本贪!结伴入山,本意是相互照料、福祸共渡,可有重宝之际,却只想着自己独占独享,不肯与他人分利,这便是人性之劣。只是如此一来,倒累得我要多费点手脚!”
这伙药猎者并没有谁能听到这番话,而就在那个想吃独食的药猎者在记好那片区域的样貌特征之后才刚刚走开数步的时候,那片区域的地中却突然传出一声闷响,却是一小片土地不知为何塌陷出了一个数尺方圆的土坑,紧接着就是一阵浓郁的药香四下飘散。
想吃独食的药猎者心中一惊,接着心里就骂起了娘,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转回身并且装模作样的大声唿喊同伴。独食是已经吃不成的了,要是再不作出点样子,结果被同伴看穿自己原本想吃独食的企图,那他以后恐怕就混不下去了。
却说这阵浓郁的药香很快就使这一伙药猎者全都聚在了那土坑周围,而想吃独食的那人因为离得最近,此时早就已经跃入坑中找寻起来。过不多时,他就惊呀万分的自土中刨出了一块拳头大小的东西,然后捧在手心之中给众人过目。
“老大,这、这是什么东西?”
这伙人的头领年纪大、阅广,接过来细看了许久后脸上也尽是不可思议之色:“乖乖,咱们这回真的是捡到宝了,这是一株少说也得在三百年以上的深山首乌!!”
“老大,好像不对吧?这株首乌真的有那么多年份?怎么才这么点大?看上去可不比寻常的地瓜大多少来着。”
“去!你们懂个屁!首乌这种宝贝不是越大越好。俺记得小时候爷爷说过,首乌长到百年后就会开始精缩,也就是越长越小。然后大概五百年左右吧,首乌精缩到跟小孩子的拳头那么大的时候才完全定型。现在这株嘛……”说着拿自己的拳头比了比,感觉比自己的拳头大概小那么两圈,这才点头道:“这株应该有个三百年左右的样子!兄弟们,咱们这回可发大财了,这种三百年左右的深山首乌可称得上是千金难买的宝贝!”
众人闻言是一片哗然,而那个本来想吃独食的人则是暗自恨得牙根痒痒的。千两黄金那是什么概念?可以说足够他后半生锦衣玉食、娇妻美妾!可现在呢?这株首乌肯定是要大家分钱,这令他心中万般的不甘。而此时此刻若不是他自知实力有限,诂计早就拔出刀来把周围的人杀个一干二净,然后带着这株首乌寻求富贵去了。(未完待续。。)
卷三 第一百一十九回 母女小聚
却说陆仁看着坐在那里一脸祥和之态的吴国母,心中却有点想莫名其妙的笑上一笑。
也难怪陆仁会如此。孙坚的老婆是一对姐妹花,姐妹花中的姐姐已经因病过世了,而当时的陆仁其手上的夷州才起步不久,连夷州牧的职位都还没有入手,夷州许多相关的东西也还没有到位,就算是想救一下人家老太太也救不了。别说陆仁发神经,要知道以当时陆仁的情况,如果能救一救姐妹花中的姐姐,那可是卖了个天大的人情给孙权,连带着就会让孙权在对陆仁的问题上得多考虑考虑,至少也是要考虑一下面子上的问题。
不过后来夷州的情况起来了,陆仁就开始有目的的插手了一些事情。事实上,现在的这位吴国母本来在打完赤壁之战不久就会因病去逝,正是因为陆仁悄悄的插了一手进去才活到了现在。
当时陆仁和孙权的仗才刚打完,孙尚香也才刚刚入夷为质,接着没多久吴国母就病倒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还是因为孙尚香入夷为质的原因给闹的,反正就是病了。陆仁在闻知此讯之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让孙尚香带了几个夷州的医者回江东,然后吴国母的病就这么治好了。
后来医者从江东回来,向陆仁回报的有关吴国母的病情也证明了陆仁的猜想。也就是说当时吴国母的病其实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更多的还是因为孙尚香入夷为质一事影响到了心情,进而影响到了对病情的治疗。
换言之,当时吴国母的病其实有一半是心病,得让孙尚香这枚心药跑回江东去给吴国母治上一治才行。而陆仁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看似淡然、大度的态度,不但进一步的巩固了孙尚香与吴国太心中的那份好感,也使得孙权在对于陆仁的问题上愈发的小心谨慎了许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前些时候吴国母患病,陆仁派去江东的使节拿出药物的时候,孙权等人才会毫不犹豫的给吴国母服用;在收到老曹那边的挑拔信的时候,孙权才会那么小心谨慎的去对待与分析;再到现在吴国母以赴夷州求医为名而来到夷州,看上去又是那么的自然。
不过对于陆仁来说,这些政治层面的东西可以先扔去一边,真正让陆仁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的事情,却还是这位吴国母现在能坐在自己的面前这件事。如果是按原有的史,这位吴国母应该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现在却因为陆仁插了一脚进去的缘故,人吴国母不好好的坐在这里吗?而且看这份精气神,这老太太再活个十年八年诂计跟玩似的。
实话实说,吴国母的年纪并不算大,才五十三、四岁的样子而已。这样的年纪在那个时代固然已经算是高龄,可要是搁到现代社会却是属于都还没有退休,搞不好还正在单位里在发挥着自身的余热,创造着工作生涯中最辉煌的那几年……
呵呵,扯远了,反正陆仁认为以吴国母现在的这个年纪,再多活上几年完全没问题。而最重要的,却还是这位吴国母对陆仁有着相当的好感,对孙权也有着不小的影响。花点心思保住这样的一位老太太,对陆仁肯定是利大于弊不是吗?
相互之间又寒暄客套了一番,谈论的也都是些没油没盐的话题,不过吴国母那隐藏在祥和面目之后的几分期待之意,却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的样子,陆仁到是看了出来。想想也觉得好笑,陆仁就干脆找了个机会把话说出了口:“老太太,从吴郡出发到我夷州,这一路说远不远,说近也不怎么近,一路坐船过来,老太太的身体想必也很是倦乏了吧?这两天还请老太太先在这宾馆之中好好休息,别的事不用多想。等过个两、三天孙郡主赶到了,再由孙郡主陪着老太太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然后再在我夷州好好的游玩一下,也好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
吴国母面上一喜:“尚香数日之后就能回来?”
陆仁微笑:“老太太你虽然是今天才到我夷州,可是你会来的消息却是早就已经传到我这里来了,所以前些时日我就派了快船去倭岛,请郡主火速回夷。算算航程,也就是这两三天之内就能回到夷州。”
当然这都是托词,陆仁真要是想,孙尚香早个七天八天就能先回到夷州等着。只是陆仁手头上的电报系统仍然是属于机密事项,别看陆仁这里动不动就电报往来,可实际上能接触到这些的都是核心的机密要员,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陆仁这里有这种“神器”。开玩笑,陆仁即便是再笨,乱七八糟的影片和书籍也看了不少,哪会不清楚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陆仁清楚自己在能力上其实逊色于曹刘孙很多,那么这埋藏于暗地里的情报优势可不能为对手所知,很多时候搞不好就要用这方面的优势来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优势的。二战时期某人不是说过大平洋战征的胜利,其实就是情报的胜利吗?
好吧,这个话题就此打住,只说陆仁安顿好了吴国母之后就离开了。剩下的事,等孙尚香回到了夷州再说吧。
很平静的两天就这么过去了,夷州的上上下下该干嘛还干嘛。虽然说人老太太的来头不小,可这种事吧……在现代社会里面,就算是某国的总统去某国访问,声势也闹得很大,可除了那些相关的人员之外,可对于要忙碌于日常生活和柴米油盐的普通民众来说,又和他们扯得上什么关系吗?再说得难听点,总统来访,对平民百姓来说还不如大明星的出现来得更实在,至少大明星开个演唱会什么的时候,平民百姓们还能跟着凑一凑热闹、追一追星。
也就在这平静之中,一艘快船在码头上靠了岸。船还没有停稳,甚至连舢板都还没有放置到位,一直在船舷那里苦等着的孙尚香就迫不及待的跳上了码头。此时再看孙尚香的模样就是一副没修过边幅的样,头发没梳、衣着没理的都有些邋遢了,看得出孙尚香在归程之中已经急成了什么样。
陆仁有事在忙所以没来,等在这里的是与孙尚香关系非常好的貂婵。此刻见孙尚香就这么跳到了码头上,貂婵也没客套什么,只是反手一指道:“马已经帮你备好了,快去吧。有什么话等你见了老太太以后再说也不迟。”
“谢谢秀姐!”
都这么熟络了,孙尚香也不用和貂婵客套,接过那边递过来的缰绳之后翻身就上了马。只是在马鞭刚刚扬起的时候孙尚香却又顿了顿,接着就扭回头向貂婵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秀姐,谢谢你啊。另外……再代我先向陆夷州道一声谢。”
貂婵回以一笑:“快去吧!母女相见之时,你管那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干什么?”
孙尚香在马背向向貂婵执鞭抱拳,然后马鞭一扬,连人带马就如同疾风一般疾驰而去。貂婵挥手相送了一下,随即用首饰通讯器接通了与陆仁的对话:
“义浩,孙郡主刚刚抵达,现在已经往老太太那里去了。”
“哦,知道了,不用去管她们母女。孙权借这个事向我们表明了诚意,我们也不能显得太小家子气。到是这几天阿秀你受一下累,照应好她们母女的安全,别闹出些节外生枝的事出来。”
“知道了。对了,让文姬帮忙多留心着点韵儿,让韵儿跟着文姬多读点书。”
韵儿指陆仁和貂婵的女儿陆韵,于建安十三年生下来之后一转眼也都七岁了,搁现代正好是进小学的年纪。而貂婵本来是不太可能有孩子的,意外的生下了这么个宝贝女儿之后,那可绝对是貂婵的心头肉,有些宠溺都不用去解释。有时候甚至陆仁都怀疑如果真要到了某个时候需要貂婵在陆仁自己与陆韵之间作出选择的话,诂计貂婵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陆韵,却把自己这个老公给扔去一边不管。
当然这只是闲话,陆仁也不会多说什么,这会儿也只是又向貂婵叮嘱了几句相关之事,而貂婵的回应却让陆仁有点额头见汗:
“行了,不用你说那么多的。身为人母之后,我哪里会不明白这种母女之间的感情?哎义浩,你说如果将来有一天韵儿也跟这尚香似的,我又会不会为了见韵儿一面而甘愿去冒这种险?”
那边的陆仁干笑了几声就结束了通讯……
陆仁那边是个什么情况不用去管,只说孙尚香火急火燎的赶到莽甲宾馆之后和吴国母见上了面,一时之间那也是泪流满面。一大番的母女对话之后,吴国母这才算是发现了孙尚香那一身风尘的模样,连忙唿喝着孙尚香去沐浴更衣,结果却被孙尚香给拉去了莽甲城外的某个温泉。
人在水里泡着,孙尚香也在帮老太太小心的擦洗着嵴背。天然温泉这玩意儿泡过的人都明白那是件多么舒服的事,此刻吴国母也泡得格外的舒服。
“尚香啊,以前一直听你说你在夷州过得如何如何的好,为娘还一直以为你是想为了让为娘宽心才那么说的,现在看来为娘才明白你所言非虚……哎哟这里这里,再帮为娘擦一下。”
孙尚香咯咯的笑着帮吴国母擦拭着,回应道:“老娘,早都说了你别为我担心了!陆夷州他们可从来就没有亏待过我。对了,据我所知在会稽的南方一带(福建地区)也有很多这样的温泉,老娘你回去之后可以让二哥他找一找,老娘你有空的时候就去泡一泡。经常的泡一泡这种温泉对身体可是很有好处的。”
吴国母笑道:“权儿他哪有这个功夫?再说为了这种享乐之事而让权儿花费钱财,不值。”
孙尚香道:“怎么能这么说呢?其实找一个这样的温泉,然后建一个小小的别院也花不了什么钱财吧?如果觉得难找的话,回头我去问问陆夷州就是了,他就知道很多有温泉的地方,有他帮忙可以省去不少事。”
这到是实话。其实后世福建一带的温泉很有名,当地人也把泡温泉视为了一种生活习惯,隔三差五的不泡上一泡,整个人都会觉得不舒服。而对陆仁来说,有条件的话搞一搞这些东东也是赚钱的事,不搞干嘛?只可惜那边是孙权的地盘,陆仁也不太好把手就这么伸过去。所谓的招商引资或是搞投资,在那个时代可不兴这一套,惹出了政治纠纷那更是麻烦事。
不过这会儿这些话也就是母女之间的闲聊而已,谁也不会就真的放到心上去。反正在舒舒服服的泡完了澡,穿上宽松舒适的浴衣躺在那里晒着暖春的太阳、品着夷州上好的香茗的时候,孙尚香也好,吴国母好罢,都不要太舒服了。
母女彼此间的一些近况都在泡澡的时候说得差不多了,孙尚香也知道了吴国母此番来夷州的用意,同时对陆仁的应对态度十分的满意。反过来吴国母也是聪明人,不该问的话,她是不会问出口的,免得到时候大家都很尴尬,总之这趟过来,和宝贝女儿孙尚香好好的聚一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也就行了。
“尚香,早就听你说夷州如何如何,这次为娘难得能过来一趟,可前两天却又一直呆在馆驿里面不便出行。现在你赶回来了,到真要带着为娘在夷州四处转转。”
孙尚香嘻嘻一笑,全然没有一个已经二十六、七岁的女子应有的模样,至少在吴国母的面前就是一个小女孩的范。她也不笨,那些敏感话题根本就不会去说,然后这次只要带着老娘在夷州这里好好的玩上个十天半个月的,再好好的把老娘送上回江东的船就行了。总之就是一个字,玩。
“嗯……既然是来玩的,那么在夷州有三样东西不能错过。”
吴国母笑而问道:“哪三样?”
孙尚香竖起了手指:“第一,当然是夷州的街市和小吃;第二,是陆兰的歌舞盛会;第三嘛,则是每月一次的球赛。
“这街市和小吃好说,什么时候去都行;小兰的演唱会……我算算,哦,要到三月中旬,还有些时日;到是这球赛,过几天就有一场。我一路赶来的时候太急没怎么留心海报,隐约看见好像是xx商社对xx商社的球赛。等回头我找人问一问就知道了。”
吴国母奇道:“球赛?是你以前说过的蹴鞠赛事吗?”
孙尚香先是点点头却又跟着摇了摇头:“算是蹴鞠吧,但是陆夷州改良了规则,并且正式改名为足球。另外除了蹴鞠足球之外,还有篮球比赛也非常好看。只可惜近几年我一直呆在倭岛那边忙着事情,也不知道现在的球队水平如何了。”
篮球这玩意儿不用多解释,陆仁早在当初还在老曹手下混的时候就整出来了,规则方面直接取用现代篮球成熟的规则就行;至于足球,却是要细说一下。
足球,确切的说在汉代被称之为蹴鞠的这项活动,真正要说起来据说早在炎黄时期就已经有了,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的时候,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从西域带回来了一种棋盘游戏,双方各十二个子,底线上有六个棋洞,玩棋的人用手指弹棋子,把对方的棋子弹击进洞。而汉武帝在玩了这种棋类游戏之后就把这种棋与蹴鞠联系到了一起并形成了汉代的足球蹴鞠。
所世有部电影(瓶子注,就是《赤壁》)中有描绘这种蹴鞠的场面,基本上是符合汉代的蹴鞠的,而影片里某明星扮演的老曹说鼓励士兵多多蹴鞠以锻炼身体也并非是在扯淡。事实上,汉武帝就是用这种蹴鞠来鼓励士卒在不打仗的时候也要多多锻炼,换句话说汉代的蹴鞠其实是与军事训练挂上了勾的。
陆仁当初也以为他在那部电影里看到的蹴鞠是在扯淡,但是后来才渐渐的明白这玩意儿还真有那么回事。但是反过来,现代足球则更偏向于体育竞技,并不怎么符合老曹那里要训练士卒的需要,而且那时的陆仁才是个什么身份?有心想搞现代足球,陆仁也不敢拿老曹训练士卒的东西开玩笑对不对?
就拿陆仁当时搞出来的篮球来说吧,老曹在玩过之后就对规则作出了一些更改,使这时的篮球更有对士卒的训练性,当时的陆仁也没胆子去和老曹叫板。所以现在在老曹,甚至是刘备、孙权那里流行的篮球,事际上都是更改过规则的篮球,很多的方方面面与现代篮球相差很大。总之还是那句话,现代的足球也好、篮球也罢,都是和平的竞技活动,可是这会儿中原地区的篮球和足球,更多的到像是两队士卒在搞军事演练。
当初的陆仁对此也完全没有脾气,但是当陆仁把夷州搞起来之后,手边就有了一些相应的条件,于是陆仁就在夷州境内再次的把现代型的篮球和足球给搞了出来。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嘿嘿,下回再说!(未完待续。。)
卷三 第一百二十回 母女小聚(二)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陆仁正在亭中喝茶休息。很没来由的,陆仁忽然想起了原有的史中三国后期的诸葛亮……准确的说,其实是陆仁因为工作很累的缘故,想起了诸葛亮后来是积劳成疾的事情。
“唉!记得以前看贴子,很多人说诸葛亮是贪权而独大,可是又有几个人想过后期的蜀汉压在诸葛亮身上的担子有多么沉重?以诸葛亮的性格,他其实不是贪权,而是放心不下,责任心太重,所以才会‘事必亲躬,凡责二十以上者皆亲问之’。
“以前我是个不懂事的家伙,还一度认同了诸葛亮是个专权者的说法。可真当自己走到了这个位置上,才明白我那根本就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乱七八糟的事一忙起来,我都恨不得把分身术给学回来。可是没办法,咱的本事比起老曹、刘备、孙权那可差多了,我想要和他们勾心斗角,就只能是靠以勤来补拙了。”
自嘲的笑了笑,陆仁又端起了茶杯,再在夕阳下好好的休息一下,晚上还得跟甄宓好好的进行一下造人计划的说。有闲情逸志的时候和娇妻美妾在一起是享受,可是摊上了个许诺了给老婆的任务的时候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别看甄宓平时的端庄贤淑和蔡琰都有得一比,可真要是疯起来却也能要人的命。以至于陆仁有时候都在想,在某无双类的游戏中,把甄宓给整成了个御姐女王的形像其实也不算是瞎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