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唐侯-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消息很快在京城长安传开,太子李治并没有去翠微宫的事情很快被百姓得知,百姓明白之后,再次来到了皇宫门前,这次他们很愤怒,很暴躁,因为他们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这一次的情况比上一次还要严重,太子李治躲在皇宫之中,很是不安。

    “这些百姓实在可恶,本太子要去教训他们,为何如此咄咄逼人,本太子保证不让那些妃子殉葬就是了。”

    太子说着要出宫见那些百姓,但却被苏无为给拦住了。

    “太子殿下,此事万万不可,先不说你出去见了百姓,就是不打自招,会让那些百姓更加的激动,再者,如今圣上还在,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保证,你这样的保证若是传到圣上的耳朵里,圣上会怎么想?朝中拥护圣上的官员不少,你让他们怎么看你?”

    “这……”太子李治很为难,道:“难道本太子就这样躲在宫中吗?”

    苏无为道:“百姓再吵再闹,他们还不敢太过分,不然朝廷大军铁血征服,他们还是一点办法没有,这个世上就是用武力来说话的,只是如今的情况,太子殿下和圣上都不想用武力来解决而已,所以太子殿下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忍。”

    苏无为说的不错,其实像百姓现在闹的这件事情,只要朝廷想镇压,利用铁血手段,很快就能够镇压,只不过镇压之后,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也容易让大唐的读书人有一些负面情绪,所以朝廷才没有这么做。

    既然不想利用铁血手段,那他们现在就只能忍了。

    

    唐家庄园。

    长安城的事情唐舟很快就知道了,不过在知道这件事情的同时,他也调出出这一切都是洛阳王李元裕在背后捣鬼。

    他多少已经明白了李元裕的目的,他这是想让大唐混乱啊,然后他好趁机出手夺取皇权吗?

    只是唐舟很奇怪,以李元裕目前的能力,似乎夺不了皇权,可既然夺不了,他为何还要这么做,那个柳白?

    唐舟想到了柳白,难道那个柳白有什么特殊的吗?

    唐舟命人调查了一下李元裕的情况,结果发现,李元裕与废太子李建成的关系不错,而有了这个消息后,再想到当初玄武门之变,李建成的子嗣有逃出长安的,那柳白的身份应该也就不难猜测了吧?

    唐舟对于李元裕的情况越了解,心里就越发的不安,因为他清楚,当李世民驾崩之时,就是李元裕他们造反之日,那是的太子李治,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造反吗?

    唐舟双眉微凝,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立马飞鸽传书,给洛秋雁送了一封信。

    而就在唐舟做完这些的时候,丹阳公主挺着大肚子走了来。

    丹阳公主已经快分娩了,此时还来找唐舟,肯定是因为京城的事情心里不安才来的。

    “小侯爷,大唐如今这个样子,你可要出手帮一帮太子才行啊。”

    唐舟道:“公主殿下放心吧,这事闹不大的,倒是你,要多注意身体才行,你现在这个样子,那里还能到处跑,走,我送你回去。”

    丹阳公主一声轻叹,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了这种事情,要是她没有身孕,此时早进宫帮太子李治解决这些问题了,可如今她这种情况,又怎么可能做到这些?

    唐舟把丹阳公主送到了卧室,又陪她聊了好久,直到丹阳公主放下心来,唐舟这才离开。

    而就在唐舟刚离开丹阳公主的房间,一只信鸽突然飞了来,唐舟接过信来看,看过之后心头猛然一震,那纸条也差点随风飘去。

    信上只写了几个字:李世民驾崩。

    李世民死了,是在唐舟接到信的一个时辰前死的,他死之后,翠微宫的人已经快马加鞭往京城这边送信了,不过人再快也快不过鸽子。

    唐舟拿着拿着纸条几番犹豫,最终把纸条给烧了,李世民驾崩了,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传到长安城,那个时候,长安城只怕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吧,什么时候都有可能发生,太子李治是否承受得住?

    再有,那些有异心,想要图谋不轨的人,他们又会怎么做?

    唐舟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他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着自己该怎么办,而就在唐舟在屋内这样走来走去的时候,一名宫里的太监急匆匆跑来发丧,通知唐舟李世民驾崩,要唐舟进宫商议之后的事情。

    翠微宫到长安的距离不近,这么快宫里的人就接到了消息,可知发丧之人速度很快。

1120。第1120章 李世民驾崩

    李世民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长安城,唐舟来不及准备便急匆匆进了宫。

    进宫的时候,皇宫显得有点混乱,大家都在布置皇宫,一些喜庆的东西要摘下来,一些白事的东西要挂上去。

    时间有点紧迫,自然也就有点乱了。

    后宫之中,隐隐能听到阵阵哭嚎,大殿这边群臣已经来了不少,大家都显得很严肃,偶尔也会发出几声嚎啕大哭。

    太子李治却是不在的,不仅李治不在,就连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一众大臣也不在。

    如今李世民驾崩,很多事情都需要做,太子李治就算再伤心,也没有时间在这些人面前哭啼,他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唐舟来到之后,就有太监领他去了御书房。

    唐舟来到御书房,李治正在跟其他人商量事情,唐舟稍微示意后便站在了一旁。

    “诸位大人,父皇驾崩,如今已经发丧,接下来朝廷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劳烦诸位了。”

    长孙无忌等人点点头,发丧的人来了之后,除了通知了李世民驾崩的事情外,还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任命为托孤之臣的事情也都说了,如此,李治有什么事情自然也就要向他们两人请教了。

    点头之后,长孙无忌道:“太子殿下,圣上驾崩,诸事繁杂,不过有礼部负责,您倒也不用太过于操心,如今朝中事情肯定很多,您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长孙无忌的话意思很简单,李世民入土为安的事情自有朝中的人负责,李治不用像民间的那些孝子那样守灵,他必须以国家大事为重。

    而这种情况,在皇权交替的时候是经常发生的,毕竟不是谁的皇权交替都能够平稳的进行,李世民下葬要几天时间,在这几天时间里,大唐有可能发生任何事情,所以太子李治必须以此为重。

    太子李治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却不能立马同意,少不得要推脱一番,言明自己不孝等等,群臣劝上几劝之后,李治这才能够勉为其难的接受。

    李治接受后,接下来就是向其他各地的藩王发丧的事情了,李世民驾崩,这些各地的藩王在没有得到命令之前,是不准随便进京的,只有得到命令后,他们才能够进京,而且就算进京,带的兵马每人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数目。

    但是这些王爷之中,少不得有几个有异心,所以在向他们发丧的时候,李治他们就必须考虑一下了,是立马就发呢,还是再等等。

    “太子殿下,如今长安城内外,可用的兵力只有两万左右,如果把这些兵力分散开去负责不同的地方,兵力会更少,所以臣的意思,对各王爷的发丧可暂缓几天,等我大唐其他地方的兵力聚集长安之后,再行发丧。”

    长孙无忌最是了解大唐的这些王爷,他们之中有野心的人很多,如果让他们早早进京,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呢,现在他的托孤之臣,怎么着也得保证太子李治顺利登基吧?

    只是长孙无忌说完,另外一名官员说道:“长安城的兵力是弱了一些,只是圣上几天之后就要举办葬礼,倒是其他王爷若是赶不来,岂不是被人笑话?”

    其他王爷还好说,可如果那些皇子都赶不来,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他们可都说李世民的儿子啊,那有老子去世,儿子不来的道理?

    这与礼不合,而且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太子李治故意为之,如此一来,太子李治的名声可就毁了。

    群臣就这两个观点说了一番,太子李治见此情形,心中是想让那些皇子王爷都来的,毕竟那些皇子都是自己的兄弟,他们的父皇下葬,其他王爷不来算什么事啊?

    哪怕有危险,他也一定不能失去了礼数,那样的话会让人笑话的。

    只不过如今的长孙无忌是顾命大臣,他若还没有登基就反驳长孙无忌的观点,少不得会让长孙无忌生出一些其他的心思来,在他根基未稳的时候,倒还不想跟长孙无忌闹个不死不休。

    所以这个决定太子李治不好下,他扫了一圈,见唐舟站在人群中一句话都没有说,于是便突然问道:“唐侯爷,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唐舟作为大唐臣子,进宫来是合情合理的,但参加这个就有点不合适了,毕竟他没有官职在身,太监领他来是因为太子李治让他进来的,不过唐舟很清楚,所以在其他人讨论的时候,他并没有插嘴。

    如今太子李治突然询问,所有人这才把目光投到唐舟身上,看到唐舟,大家并没有觉得怎么吃惊,在他们的心中,对于唐舟在这里似乎觉得是很自然的,毕竟唐舟的名气太大了,就算他没有官职,大家一时半会也意识不到。

    所有人都望向唐舟,想听听他的看法。

    唐舟沉思片刻,道:“两位大人说的都有道理,诸位王爷之中,谁也不知道他们想的是什么,对他们有所提防很正常,但也不能让他们错过圣上的葬礼,所以不如分批发丧,离的远的,就先派人去,离的近的,就停几天,让他们只能快马加鞭的赶来,而不能带着大队随从进京。”

    唐舟说完,众人一番思索,倒都觉得不错,如果分批发丧的话,留给这些王爷的时间就比较紧了,那个时候他们只能轻装快行,想要带着自己的府兵前来长安城,可就不容易了。

    当然,他们也都清楚,李世民驾崩的消息不用他们去发丧,京城自然有人通知他们,如此他们提前一段时间将府兵派遣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唐舟的这个办法都是最好的。

    这样商议之后,长孙无忌倒也没有什么意见,就这么决定了。

    说完向其他王爷发丧的事情后,接下来就是太子李治的登基事情了。

    按照规定,太子登基需要在李世民的葬礼结束之后,所以现在大家仍旧称他为太子,称李世民为圣上,只有太子举行过登基大典后,李世民才能是先皇。

    登基一事很重大,群臣少不得在一起讨论,不过这个都有先例在前,倒也没有多大的争议,可就在大家讨论的差不多天晚的时候,突然一名太监急匆匆跑了来:“不好了,不好了,蒋王李恽谋反,带兵杀来了……”

1121。第1121章 蒋王谋反

    “不好了,不好了,蒋王李恽谋反,带兵杀来了……”

    蒋王李恽,李世民第七子,平日里最喜贪玩,封地百姓苦不堪言,但李世民对他宠爱,多有偏袒,最近两年才将其调入京城。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李世民刚驾崩,他竟然就要谋反。

    太子李治眉头微微一凝,李恽是他的七哥,可是他的七哥如今却要夺他的皇位了,他的心中有怨恨,但也有悲悯,这皇权的争夺,难道真的要通过流血来获得吗?

    李治扫了一眼众人,道:“蒋王有多少人马?”

    “大概一千多人马。”

    听到蒋王李恽只带了一千多兵马,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一千多兵马就想攻入皇宫,他把这皇宫也看的太不入眼了。

    “来人,让苏定方将军带兵擒拿叛贼。”

    太子李治吩咐完后,苏定方立马带兵前往,对于苏定方来说,对付蒋王的一千人马,他用五百就足够了,一个养尊处优整日玩耍的王爷,能打什么仗,最最可笑的是,他想用一千兵马来争夺皇位,也太愚蠢了些,这就像是一个笑话。

    蒋王李恽的谋反的确像是个笑话,不过却也给太子李治他们敲响了警钟,谋反的事情这可能只是开始,只要太子李治还没有登基为帝,其他人就觉得自己还有机会,就会有更多的人造反。

    这怎么能行?

    长孙无忌站出来道:“殿下,看来等圣上葬礼结束再登基是不行了,我们必须提前登基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稳定大唐局势啊。”

    大唐有了皇帝,其他人再想争夺,可就不容易了。

    虽然这有点于理不合,但新皇先登基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所以这个也不是什么大的问题。

    李治自然是明白长孙无忌说的情况的,他望了一眼其他大臣,虽然他认同长孙无忌的观点,但他也不能事事都听长孙无忌的,不然会给人一种他就是长孙无忌傀儡的感觉,那样长孙无忌的权力越来越大,自己就真的成为傀儡了。

    他必须拿捏好跟长孙无忌、褚遂良两人的关系才行。

    被太子寻望,众人连忙发表意见,但多是支持,见此情形,李治才点点头表示同意提前登基,这个时候他同意,虽然结果一样,但给人的感觉并不是他只听长孙无忌的话,而是听了所有群臣意见后才做的决定。

    这样,大家也就不会认为李治是很听长孙无忌话的。

    当太子这么多年了,又跟着苏无为学了不少帝王心术,权谋之术,对于此,他还是能够灵活运用的。

    这样决定提前登基后,其他事情就必须再重新安排一下了,提前登基,倒不用其他王爷都在,所以发丧的事情不影响,不过在登基的用品上,恐怕得有一些讲究。

    这样商量完的时候,天色已晚,外面的厮杀声停了下来,不多时,苏定方押着蒋王李恽进了宫。

    蒋王李恽身材肥胖,进来的时候脸上全是血,不过都不是他的,而他手下身上的雪溅上的,他被带进宫后,还是一副高傲摸样。

    李治看了他一眼,眉头微凝,厉声喝道:“你好大胆子,为何要造反?”

    蒋王李恽把头一扬,道:“我早看不惯你了,按年龄,我比你大,是你七个,凭什么让当太子,我却不能当太子,父皇偏心。”

    蒋王李恽这么一说,褚遂良立马站出来喝道:“太子殿下乃是长孙皇后所出,其实你这个妃嫔所生的皇子能比的?再者,你看看你那点比太子殿下强,竟然也想着夺取皇位。”

    被褚遂良训斥,蒋王李恽哼了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为什么就不能当,不仅我能,你们也能,只要你们想。”

    啪……

    蒋王李恽显然是想挑拨离间,让李治对长孙无忌这些人也都产生忌惮之心,但是长孙无忌又岂容他继续说下去,不等他说完,长孙无忌已是一巴掌抽了过去。

    接着,长孙无忌道:“圣上,此人留着是个大患,不如除去吧。”

    李世民刚驾崩,太子李治还没有登基,这个蒋王李恽就谋反了,如果不对他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他人王爷看到造反没有什么风险,肯定会一窝蜂的涌进造反的大军当中,那个时候,想要挽救可就晚了。

    当初李佑谋反,李世民忍痛杀了他,为了就是震慑其他人,自那之后,谋反也就少了起来,如今李世民驾崩,长孙无忌觉得李治极其需要杀人立威。

    长孙无忌说往那,蒋王李恽竟然也不害怕,一点没有求饶的意思,而其他群臣也都望向太子,他们之中有人支持杀了蒋王李恽立威,但也有人觉得这个时候不太适合杀人,太子还没有登基就杀兄弟,那给人的感觉会是什么?

    其他皇子会不会觉得太子要把所有有可能争皇位的人都赶尽杀绝,如此整个京城肯定会慌乱不堪,其他王爷也少不得会因此而不得不反啊。

    反正现在不管是杀还是不杀,都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太子李治来说,都极其不利。

    李治神色冷峻,他又看了一眼蒋王李恽,最终叹了一口气,他讨厌别人造反,讨厌别人来争夺皇位,他也可以像他父皇那样利用一些铁血手段来镇压。

    但大唐流的血已经太多了,他不希望自己的皇位是通过流血来获得的,虽然流血在所难免,但他还是希望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如今,蒋王李恽的命运就掌握在他的手里,他能够决定蒋王李恽的生死。

    许久之后,李治道:“先将蒋王李恽扣押大牢,等登基之后,再对他处决。”

    这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既然不好抉择,那就不抉择,难道非得杀或者不杀吗?

    太子李治的话出来之后,众人一愣,接着倒也有些惊奇,对太子李治也有了一些改观,本来以为他只是仁孝,但没有想到也有一些机智的。

    唐舟在旁满意的点了点头,其实太子李治岂止是有机智,就从他今天面对长孙无忌的情况来看,他还很有权谋,甚至很懂得审时度势,长孙无忌最好不要有什么想法,不然最后的结果怕也好不到那去。

    太子李治的命令下达之后,蒋王李恽又嚷嚷了几句,但很快被侍卫给押进了大牢。

1122。第1122章 提前登基

    长安夜乱。

    今夜的长安气氛凝重,仿佛随时都有可能爆发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皇宫灯火通明,很多人都没有睡意。

    而与此同时,洛阳王府,兴奋的洛阳王李元裕立马写了一封信,派人给柳白送去,如今李世民驾崩,他们立马就可以举事了。

    他会在京城与之接应,到时整个大唐都是他们的。

    而就在洛阳王李元裕写信通知柳白李世民驾崩消息的同时,李淳风这边,也立马写了一封信给吴王李恪送了去。

    没错,李淳风是吴王李恪的人。

    吴王李恪一直都有野心,他也很有手段,当初收拢不了唐舟,他就收拢其他人,而李淳风就是其中之一。

    李淳风对于李世民的影响是很大的,很多时候李世民的很多事情都要问李淳风,让李淳风给占卜一下,甚至连行房事都要李淳风给占卜。

    所以,得到李淳风对吴王李恪来说是一张很厉害的王牌。

    前段时间他们为了除去李君羡,以便吴王李恪带兵攻进皇宫,李淳风就弄了一个什么帝传三世的情况,当然,这个提出来的是袁天罡,但其实李淳风也是准备提的,只是后来见有人先他一步提了出来,他便顺水推舟给李世民说了一下,不然他的下场跟袁天罡的也差不多。

    如今李世民驾崩,他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通知李治,让他早做准备才行。

    盛夏的夜本来是很短的,但今天却极其漫长,仿佛永远都过不完。

    李治在皇宫里睡不着,隐隐还能听到后宫那边传来哭嚎声,这些声音都是那些没有子嗣的女人哭的,因为她们觉得他们很快就会被殉葬,至于那些有子嗣的,反而很开心。

    李世民在的时候,她们就只能呆在皇宫里,他们一刻都没有自由,但李世民死了,他们就可以跟自己的皇子住在一起了,那是的她们会比以前更自由,她们不再在关在牢笼里的小鸟了。

    听到那些哭嚎声,李治突然忍不住想起了武媚娘,如果她在的话,她是不是也会哭?

    长安,烟花巷。

    烟花巷一片黑暗,但是真正睡着的人却没有多少,李世民死了,每个人都对未来很不确定,听说今天晚上还有人谋反,可是却被镇压了,那之后呢?

    以后这大唐的天子是谁?

    百姓很关系这个,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以后能不能安稳的生活。

    武媚娘也没有睡觉,她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李世民死了,他马上就可以跟李治在一起了,不过现在不行。

    李世民的遗诏还在,她只要出去被抓,少不得会被殉葬,只有等李世民葬礼结束,他才能够出来,那个时候,虽然他也有可能死,但也有可能不死。

    武媚娘也忍不住想起了李治,现在的他应该并没有多么的开心吧,因为皇权的交替并没有像他想的那么简单,古往今来,能够平稳即位的能有几人?

    

    夜虽然漫长,但最终还是过去了。

    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整个长安城又开始了燥热,大家走在街上,相互之间想要攀谈几句,可想到如今这般敏感,就相互望过之后,又转身各走各的了。

    长安还是长安,但又不再是长安。

    因为李世民驾崩的事情,之前那些闹事的百姓暂时没有再闹,但这也只是没有一个契机罢了,等李世民葬礼那天,他们肯定是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长安城有隐患,不止一个。

    而就在整个长安都弥漫在紧张的气氛当中的时候,宫里传出了一个消息,太子李治会提前登基,时间就在明天,因为是提前登基,所以并不在宫外举行大典,只在宫里进行一些仪式等等。

    这些消息传来之后,先是引起了一阵轰动,但紧接着就又慢慢平静了下来,如今朝堂不稳,太子提前登基也好,这样百姓心中也算是有了主心骨。

    所以消息出来,大家还是很支持的。

    不过百姓支持,对于李淳风以及李元裕他们来说,却是一个很重大的打击。

    如果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