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唐侯-第5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明知道这个政策对大唐有利,那他又怎么能因为一些人的反对而退缩呢?
哪怕是冷血一些,也要将这件事情进行到底。
皇宫外面聚集了不少的人。
虽然唐舟和武昭仪的人都退了去,但长孙无忌以及其他大唐的权贵还是有很多的,他们完全可以在皇宫门前造成声势。
他们站在宫门外面,不停的嚷嚷着,他们要李治放弃之前的决策。
而就在他们嚷嚷着的时候,宫门突然打开,紧接着便见一群拿着兵刃的侍卫冲了出来。
“圣上有令,谁再闹事,杀无赦。”
一名侍卫高声喊着,站在宫门前的那些人相互望了一眼,紧接着,就有一人站了出来:“圣上若是肯收回成命,我们自然不会在这里闹事,你去通禀圣上,只要圣上肯放弃之前的决策,我们立马就走,不然,我们就在这里不离开了……”
那人站在众人之间喊着,可他还没有喊完,一名侍卫突然抽刀朝他劈了过去,一刀下去后,那人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已是被杀。
“还是那句话,圣上说了,谁敢闹事,杀无赦。”
侍卫并不想多说其他,而在他重复了这么一句话后,整个皇宫门前突然冷寂下来,那些权贵和世家好像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说杀就给杀了?
刚才还那般鲜活的一条性命,就这么被杀了?
他们很震惊,但紧接着就是愤怒,大唐律法,就算是有罪的人也要几经审核之后才能够处以死刑,可刚才的那个人就因为说了一句话,就这么被杀了?
这大唐还是大唐吗?
很快,就又有人站了出来。
“我要见圣上,你们简直好大胆子,竟然视人命如草芥……”
那人话还没有说完,一名侍卫突然飞奔而出,一刀砍了下去,那人仍旧是没有反应过来,然后便人头落地。
“圣上有令,任何人闹事,杀无赦。”
还是那句话,但这个时候,这句话却越发显得冰冷起来,仿佛这是一句被人下了诅咒的一句话。
那些本来还有些义愤填膺的权贵世家,突然感到了一股寒意袭来,他们终于明白,李治是动真格的了。
任何闹事的人,不管是谁,都会被杀。
他们突然间明白过来,帝王最是无情,对他们来说,人命其实真的如同草芥,就算他们制定了很多的律法,可在他们面前,人命就是这么的不值钱,不管你是乞丐,还是世家权贵。
昨夜一场大雨,长安城的天气还有些清凉,可此时每个人的额头都满是汗水,他们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站在皇宫前面的那些侍卫眼神是冷的,神情也是冷的,但他们的刀却是热的,仿佛随时都在准备杀人。
有两个人的刀上还在滴血,血滴落下来的声音每个人仿佛都是能够听到的。
一名侍卫见他们已经镇住了场子,心下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接着喊道:“圣上的政策是一定要执行的,你们若是反对,就留下,若是不反对了,就立马离开。”
世家权贵相互望了一眼,他们有些纠结,但也不排除有人想要继续抗争,毕竟他们的土地太多了,出手的话很亏。
“我反对……”
刀光闪过,那人只是表示了反对,然后便被一名侍卫给砍杀当下。
鲜血喷溅,已经准备站出来表示反对的人在惊诧过后,连忙退了回去。
他们可不愿意因为一些土地就丢掉自己的性命,如果连性命都没有了,他们要那么多土地又有什么用呢?
在杀到第三个人的时候,其他人终于死心了,而且刚才那些侍卫的态度也在逼他们做出选择,如今,已经不是他们闹不闹事这么简单了,而是他们支持还是不支持。
李治这是在用鲜血逼他们支持,而面对这么一个铁血的帝王,他们有得选择吗?
阳光不知何时开始毒辣起来,那些世家权贵相互望了一眼,然后一声轻叹,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是没有一点办法的,他们不可能说为了土地,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
那长孙无忌在朝堂上都做不得主,他们这些在皇宫外面的人,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不如归去。
第1849章 不白要
皇宫外面的情况很快传到了大殿之上。
长孙无忌听得那些侍卫真的杀了人,而自己的那些人也都陆陆续续的离开了,他的脸色猛然一变,一股说不出的愤怒油然而生。
“昏君,昏君,先皇何等功业,尚且听人劝谏,你才不过当了几年皇帝,便这般逆天行事吗?”
长孙无忌愤怒的几乎快要忘记君臣之别了。
而就在他说完这话之后,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为长孙无忌捏了一把汗,敢说皇帝是昏君,长孙无忌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所有人吓的连大气都不敢出,唐舟站在人群之中微微凝眉,他很能明白长孙无忌现如今的感受,作为朝中最有资历的老臣,李治完全不把他放在眼里,他心里有落差,接受不了这件事情,如此愤怒很正常。
只是就算再愤怒,他也应该明白自己的身份才行。
李治坐在上面,见长孙无忌竟然敢跟自己这样说话,顿时凝起了双眉,喝道:“大胆,朕乃天子。”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老臣知道圣上是天子,但正因为圣上是天子,才不能做事随心所欲,当为大唐稳定,安危社稷着想才是,可圣上想了吗?”
李治道:“朕如何没想,收归土地,让百姓都能够吃饱饭,这便是朕所想,难道这有错吗?”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可你知道此事之艰难吗,你以为群臣同意了,这事就好办了吗?这大唐,势必不会安稳。”
“朕说他会,他便会。”
“圣上可是要打赌吗?”
“打赌又如何?”
“好,那我们就看看,当圣上实行这些政策之后,看看我大唐会是个什么样子。”
说完,长孙无忌显然还是很气愤,向李治微一拱手之后,转身便离开了大殿,他好像根本就没有把李治放在眼里。
李治气的够呛,可面对这样的长孙无忌,一时半会间却也无可奈何,只是愤怒的喊道:“大胆,大胆啊……”
今天的早朝有些不欢而散,每个人离开的时候都心有余悸,唐舟在早朝之后被李治叫到了御书房。
“唐爱卿,长孙无忌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啊,在朝堂上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朕,他那里来的这么大胆子?”
“朕就纳闷了,这事对我大唐这么有利,他怎么就不同意?”
“朕就纳闷了……”
李治在御书房来来回回的走着,嘴里不停的絮叨着,唐舟站在一旁并未插嘴,直到李治说的差不多的时候,他才终于说道:“圣上,长孙大人其实也是一时糊涂,圣上且莫放在心上。”
虽然处于不同的阵营,但唐舟并不希望长孙无忌出什么事,毕竟不管怎么说,他对这个长孙无忌还是很有好感的,至少整个大唐像他这样有能耐的人不多。
之所以如此,也不过是因为利益而已。
李治哼了一声,道:“他是朕的舅舅,然后便不把朕放在眼里了,朕那敢怎么样他。”
显然,这是气话。
唐舟苦笑,道:“圣上,如今说这些都没有用,还是尽快将土地的事情解决的好。”
唐舟岔开了话题,李治这才终于不再絮叨。
“唐爱卿所言极是,明天便把这事吩咐下去,开始做吧,唐爱卿觉得那里还有困难?”
唐舟道:“正如我们之前说的那样,收归的土地很多,朝廷一下子根本不可能全买下来,要么我们就是先从长安附近的几个州县开始改革,然后再慢慢推向全国各地,这样压力会小一些,要么就是先欠着那些人的钱,等朝廷什么时候有了,再慢慢还给他们,而土地收归之后分给百姓,也不是白分的,他们要通过几年的时间来偿还地钱,等几年之后他们把钱偿还完了,这块地便算是他们的了。”
唐舟说着望向李治,他希望听听李治什么意见,对于他提供的这两个建议,他支持那一个。
李治听完唐舟话后,眉头微凝。
唐舟的两个办法,在他看来都是各有利弊的,第一个办法,压力小,很容易实施,但是推向全国各地的速度慢了一些,如此难免有些影响进程。
第二个办法,更快一些,但是会面临很大的阻力,甚至真的有可能造成朝廷动荡。
他仔细考虑过后,道:“用第一种办法吧。”
李治虽然有魄力和雄心,但他并非是一个不知稳重的人,他是大唐的第三代皇帝,他首先应该做的是守成,在守成的基础上,他可以再开拓进取。
唐舟听到李治的话后,已是明白了李治的想法,其实在他看来,这样做也的确是可以的,他们要进行的改革,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太过于冒进,反而不好,如此循序渐进,花上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已经是一件十分让人称羡的事情了。
任何伟大的功业,都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打磨的。
“圣上能这般为大唐着想,真是我大唐之幸。”
见唐舟又拍自己马屁,李治有些嫌弃的撇了一眼,道:“好了,这事就这么定吧,长孙无忌那里,你也去看看,跟他说说,莫要惹事,朕可不希望跟他闹的不愉快。”
李治这话,当然只是说说,他对长孙无忌几乎已经不存在什么好感了,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希望长孙无忌不要给他添堵罢了,特别是在这么一件大事上。
唐舟自然应了下来,但他并不会去找长孙无忌,如今的长孙无忌正在气头上,他可不去招惹这个晦气。
两人这样说好之后,唐舟便退了去。
而就在唐舟离开皇宫的时候,长孙无忌已经回到了府上,他刚到府上,包着头的赵顾便来了,赵顾看到长孙无忌后,扑通一下给他跪了下去。
“长孙大人啊,下官无能啊,连死都没有死成,是下官的错,没能完成大人的交代,请大人责罚下官吧……”
赵顾说的让长孙无忌牙痒痒,明明是你不想死,却还说什么死不成,长孙无忌望着他哼了一声,但现在事情已经这个样子了,他就算让赵顾死了又能怎么样?
长孙无忌有些不耐烦,骂道:“好了,没用的东西,在大殿上你怎么不说,现在倒说想死死不成了,滚吧,以后别让我再看到你。”
这话很难听,但对赵顾来说却像是听到了世间最美好的声音一般,他很听话的滚了。
第1850章 重税
次日开始,大唐长安附近十几个州县展开了土地收归。
不过虽然只是十几个州县,但真正要实施起来,且比想象中的要困难许多。
因为大唐近半数权贵都在长安附近,而这些权贵世家虽然不在朝堂上闹了,但跟他们处事,谁不得小心一点?
遇到一些好说话的还好说,朝廷出钱,他们直接就把地契什么的给了朝廷,可遇到不好说话的,他就耗着你,你能怎么样他们?
收归土地的都是大唐基层的一些衙役,他们有几个胆子跟跟这些人对着干啊?
若是闹了矛盾,这些衙役也只能忍着。
所以,活动展开四五天后,效果并不明显,哪怕唐舟以及程咬金一些人从一开始就做了表率,整个长安附近,还是有很多人在收归土地的时候寻找各种各样的麻烦。
甚至,还出现了人命麻烦。
有几名衙役在去收归土地的时候,一名衙役被一权贵的管家给打死了。
这件事情很快在长安城传开,甚至闹到了皇宫大殿。
这天早朝,一名长孙无忌的人站出来道:“圣上,昨天一名衙役被一名权贵的管家给打死了,臣之前就说过,这事不好办,如今出了人命吧?”
这名大臣说的话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而就在他说完之后,另外一名大臣又站了出来,道:“如今已经过去五六天了,可是收归土地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明显成效,显然很多人并不愿意做这件事情,圣上不如趁现在还没有闹大,收手的好。”
两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而就在他们两人说完之后,坐在龙椅上的李治已是愤怒至极,他望着群臣,突然哼了一声,道:“真是反了,竟然敢打死我大唐衙役,传朕命令,没收那家权贵所有财产,一家老小,发配岭南,那杀人的管家,给朕就地正法了,还有,传朕命令,但凡不肯将多出来的土地转手买卖的,一缕交纳土地持有税……”
李治的话像一记惊雷,瞬间让所有群臣都给镇住了。
“看来圣上是准备玩真的啊……”
每个人都这么想,只是打死了一名衙役,李治就让人把那户权贵给抄家了,这也太狠了吧?
还有那个什么土地持有税,这也太重了吧,重的让人觉得拥有了那些土地,还不如不要呢。
但是,就在众人都这么觉得的时候,事情还没有完,李治突然又加了一句:“通知朝廷亲军,让他们随行衙役,但凡有人违抗不遵者,杀无赦。”
杀无赦,这三个字如同梦魇一般在大殿上响起,群臣心下暗惊,脸色都变得有些惨白起来。
李治,来真的了。
大殿上久久不语,沉寂的仿佛没有一个活人,长孙无忌脸色铁青,可面对李治的这些态度,他却也无能为力。
谁让他拥有大唐最高的权力呢?
权力,他突然想到了权力二字,他又突然生出了感叹,权力真是个好东西啊。
………
李治的诏令很快在长安城传开。
当长安百姓得知就因为一个管家杀了一名衙役,然后那家权贵便被抄家之后,长安城的百姓顿时便沸腾了起来。
“圣上也太狠了吧。”
“谁说不是,不过圣上如此,对那些权贵不妙,对我们普通百姓,却是再好不过的。”
“谁说不是呢,马上大唐就会多出来不少土地,我是准备再入手几亩的,当然,在规定的数量内。”
“我也是……”
很多百姓其实根本没有那么多闲钱再购置土地,但好在朝廷并不需要他们立马就把钱给拿出来,他们可以先把土地买回去种,等收获庄稼之后,再分期把钱还给朝廷就行了。
当然,一些人家有闲钱的,可以直接买下来,不用分期,因为虽说是分了几年来还,但总的来看,几年之内还的钱加起来,要比一次性付清多一些。
长安的百姓是兴奋的,但那些权贵却是个个心寒起来。
他们知道,当李治下达了这么一个命令的时候,他们便再没有任何选择了。
他们除了配合之外,别无其他办法。
不配合,要么被抄家,要么就是被屠杀,如此,反而是得不偿失的。
那个杀了衙役的人家,只怕现在已经后悔死了吧,就因为杀了一个衙役,然后便被抄家了?他得多冤啊。
很冤。
而其他人并不想吃这样的亏,他们只能配合。
在那天早朝之后,长安附近十几个州县收归土地的事情便顺利了很多,没有什么人再敢耍什么花样,亦或者是耍无赖。
你可以不卖土地,但是先把土地持有税拿出来。
可土地持有税实在是太高了,高的让他们都有点喘不过气来,如此,倒不如卖了地的好。
事情突然变得顺利了很多,不过谁都清楚,之所以顺利,是因为李治难得展示了自己的铁血手腕。
而就在长安城附近各州县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些改革的时候,其他地方的权贵已经开始想办法处理自己的土地了。
他们知道,等长安附近的土地解决完后,很快就会轮到他们,与其让朝廷低价把土地买走,他们倒不如先行想办法把土地给处理掉。
当然,各自的办法都有,其中也不乏一些人耍一些小手段。
不过不管怎么样,有关土地的改革是肯定能够继续下去的。
而就在这些事情从长安出发,向其他各地方蔓延着的时候,长孙无忌病了。
这次是真的病了。
他没有想到整件事情会如此的顺利,而且如此的得民心,只要李治得了民心,李治处置起他们这些权贵的时候就更加的不用担心了。
因为他有了强大的后盾。
整件事情把他长孙无忌给气坏了,他们关陇一派的人因为这次改革而实力大减,他长孙家族更是因此而损失惨重。
当朝廷把他长孙家族的土地划走之后,他便吐了一口鲜血,然后病倒了。
辛辛苦苦大半辈子购置了那么多的田产,就这么因为李治的一次改革给弄走了一大半,他的心又怎能不心疼?
长孙无忌躺在病床上长吁短叹,甚至有些心灰意冷,但许久之后,他还是从床上挣扎着坐了起来。
他长孙无忌跟人斗了一辈子,他就不信自己这样的老狐狸会败。
第1851章 封禅事
生病之后的长孙无忌便极少上朝了。
不过他虽然不常上朝,但朝堂之事却无一件能够瞒他。
朝中大小事情,他总能第一时间知晓。
而除此之外,朝中势力,他亦在暗中布局。
他突然发现,就算自己不上朝,他仍旧可以掌控朝中一切,这种在背后的感觉让他觉得很新鲜,也很爽。
他就像一个背后的大佬一般,暗中支配着一切,而他不用上朝,其他人一时半会间也摸不透他的情况,使得他多了许多的机会。
朝堂事继续。
大唐在经过夏天那几个月的动荡之后,终于再次恢复了平静。
今年的秋天来的有些早,七月底的时候,长安已是有凉意袭来,可见花叶纷飞了。
朝中局势趋于平稳,李治经过之前的胜利之后,做事越发的得心应手起来,而就在这个时候,武昭仪把许敬宗召了来。
“娘娘有何吩咐?”面对武昭仪,许敬宗经常不敢抬头,因为这个女人给他一种很威严的感觉,每次都让他的心扑通扑通直跳。
武昭仪见许敬宗如此,心下一笑,说道:“最近朝中局势还好吧?”
许敬宗道:“还好,只不过长孙无忌虽然不经常上朝,但很多势力我们也渗透不进去,唐小侯爷……更是如此。”
武昭仪哼了一声,唐舟她还是了解的,想要跟他争夺朝中势力,那是那么容易的,只是她没有想到长孙无忌都病了,竟然还让许敬宗束手无策。
许敬宗见武昭仪有些生气,心下顿时有点谎,接着连忙说道:“娘娘,臣最近有个想法,若是能成,必定能让圣上更加倚重我们,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武昭仪道:“什么想法?”
“劝圣上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
当这四个字从许敬宗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武昭仪神色猛然一震,古往今来,但凡帝王者,最大的追求莫过于泰山封禅,当初李世民几番欲往,都没能如愿,只怕李治心里也是极其渴望的,只是没人提,他这个天子根本不好意思开口说出来。
而若是他们能促成此事,李治念在封禅之功上,定是要给他们一些厚待的。
武昭仪有些心动,只是他也清楚,先皇李世民那般丰功伟业,都不曾泰山封禅,李治才不过登基五六年,所见功业也不算多,根本不能与李世民相提并论,想帮他泰山封禅,可绝非易事。
是不是要提,自然得几番考量才行。
武昭仪这样想过之后,对许敬宗道:“你下去联络些人,把事情准备妥当之后,便在朝堂上提一下吧,圣上肯定是想的,不管成不成,提一下也不会怎么样。”
许敬宗听到武昭仪这话,已是明白了武昭仪的意思,连连应下之后,便退了去。
……
唐侯府。
自从夏天收归土地之后,唐舟名下的土地已是少了许多,不过丹阳公主的身份,还是让他们把损失降到了最小的。
毕竟公主的数额可不小,仅次于王爷。
不过就算如此,他们全家还是少了不少产业。
对于这事,丹阳公主和林青素都不甚在意,毕竟他们唐家有的是钱,土地要不要又能怎么样,唯一觉得心里不舒服的,就是秦舒了。
她是最为看重土地的,觉得土地没了,心里总是有一种不安稳的感觉,所以整个夏天,她都有些闷闷不乐。
直到最近,在丹阳公主等人的劝慰下才算是好了点。
这天,初秋的天气微凉,她有些担心唐舟着凉,便拿着衣服去书房找唐舟,进得书房,并未见人,她心下有些奇怪,正要离开,一阵风突然刮来,把桌子上的一些纸张给刮落下来。
秦舒见此,连忙去拾,拾起来后,她不经意间看了一眼,而这一看,不由得让他张大了嘴巴,许久都未曾缓过神来。
正不知所措间,书房的门突然吱呀一声开了,然后便见唐舟从外面走了进来,秦舒见唐舟来了,心下越发慌了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