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芈月传-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歇失魂落魄地走在宫巷,落日余晖将他的身影拖得很长。

    他越走越快,走到后来甚至是近乎在跑,当他跑进驿馆院子,整个人已经大汗淋漓。

    宋玉迎上来,扶住黄歇,惊诧道:“子歇,你怎么了?”

    黄歇扶住宋玉,眼睛失神地看着前方:“宋玉,我想,我已经失去了她。永远地失去她了。”

    秦人已经磨刀霍霍,而此刻楚人犹在争权夺利,醉生梦死。

    章华台上,靳尚等人围着楚王横一齐劝道:“大王,秦国有意和谈,这是难得的机会,不可不答应。”

    黄歇不在,屈原只能独战群小,怒喝道:“大王不可中计,秦国素无信义,如今和谈,须防有诈。”

    靳尚奸笑一声:“屈大夫,你有意制造秦楚两国的敌意,挟敌恐吓大王,难道不是为了想当令尹,以拥威权吗?”

    屈原怒斥道:“靳尚,你这奸贼!当初害了主父的人就是你,今日还敢再立于朝堂,为秦国当说客,当内奸不成?”

    公子兰却冷笑:“屈大夫,我能明白你的忠心,可是你的固执己见,如今却是对楚国最大的妨碍。王兄,秦国势大,若是我们再坚持下去,惹怒秦国,局势将不可收拾啊,难道就不怕秦国先拿父王泄愤吗?”

    楚王横不禁犹豫:“这……”(未完待续。)

第384章 申包胥(4)

    忽然听得一个苍老而专横的声音怒斥:“谁敢阻拦我儿回来……”

    众人怔住了。

    楚王横转过头去,但见已经老迈不堪的楚威后在郑袖和女岚的搀扶下,拄着鸠杖从后殿走出来。

    楚王横连忙站起来相迎:“威后您如何来了,有何事叫孙儿过去说话便是。”

    楚威后冷笑一声,道:“谁教我养不得好儿子,教我这把年纪,还要为了他而担惊受怕,看人脸色。”

    楚王横不敢言声,欲去扶楚威后,郑袖却趾高气扬地挡在他面前,殷勤地扶着楚威后在上首坐下。

    楚威后坐定,劈头就问楚王横:“子横,你如今是大王了,是不是就不要你父王了,巴不得他死在秦国?”

    楚王横又急又惶恐,含泪伏地道:“孙儿不敢。祖母,孙儿比谁都盼着父王回来。”

    楚威后一顿鸠杖,喝道:“那好,你立刻下旨,与秦国议和,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先接回你父王。”

    楚王横只得磕头道:“是,孙儿遵祖母旨意。”

    楚威后又问道:“如今令尹空缺,你意欲让何人为令尹?”

    太子横不由得看了屈原一眼,犹豫道:“这……”

    楚威后阴森森地说:“我知道你们都不是好东西,我看这楚国上下,也只有我这个孤老婆子,是真正盼着你父王回来的人。”

    公子兰上前两步跪倒,讨好卖乖地哽咽道:“祖母,孙儿愿意为了接回父王,亲去秦国,哪怕那儿是虎穴龙潭,也在所不辞。”

    郑袖不防儿子竟如此说话,不由得失声道:“子兰——”话到嘴边,却看到靳尚丢来的眼色,顿时把后半截咽下去了。

    楚威后虽然老眼昏花,已经看不到这些人的神色,但她终究是人老成精,况且她不在乎也懒得理会这些人的各怀心思,对她来说,最重要的,自然莫过于她恃以横行半生的儿子能安全回来,至于其他的事,她根本不在意。

    威后当下也不理会郑袖失声尖叫,只冷笑一声,伸出手指指公子兰,又指指楚王横道:“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算计,我这双老眼,看得清清楚楚。不必给我讨好卖乖,你们两个用行动给我看,到底谁是真心,谁是假意。子横,你还是大王,子兰,你做令尹,你们兄弟同心,把你们父王给接回来!”

    太子横与公子兰对视一眼,彼此都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了声:“是。”

    楚威后看向屈原,老眼中透着深深的憎恨,若不是这个人庇护芈月教导芈月,她早就将芈月杀死了,何至于有今日之祸。她越想越恨,扬起鸠杖指着屈原怒骂道:“屈子,是你护出了一头豺狼,害了我的王儿。你给我滚,老妇永远都不想看到你!”

    屈原身边所有的人顿时都闪开了,只留下他一个在大殿正中,孤寂而悲愤地独立。

    屈原强忍屈辱,上前跪地求道:“威后,国难之际,您切不可意气用事,害了楚国,害了大王!”

    楚威后却不理他,转向楚王横厉声呵斥道:“子横——”

    太子横左右为难,然而,从小到大慑于楚威后之威,迫于郑袖的压力,让他此刻根本不敢站出来支持屈原。他虽然明面上已经是大王了,可是这下面的文武大臣,如狼似虎,这上面两层的长辈悍妇,拿礼法都能压死他。

    他终究不能自己做主啊!

    楚王槐被扣秦国,并无传位诏书,是昭阳一力扶他上位。然而如今昭阳已死,他在朝中失去了最大的支持,楚威后虽然年迈老朽,蛮不讲理,但以祖母之尊,积威多年。如果他敢违她之意,他相信她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拉下王位,让子兰成为新王。

    他没有同他们对抗的实力。

    犹豫再三,楚王横只得艰难下令:“将屈原逐出朝堂,终寡人之世,不得回朝!”

    屈原悲愤地向天而号:“威王啊,您在天之灵,睁开眼睛看看啊,这楚国,要亡在他们手中了!”

    郑袖尖厉的声音在殿中回响:“将屈原逐出去——”

    汨罗江边,屈原一身凌乱,孤独而怆然地走着,口中低声念着《涉江》诗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一骑飞驰而至,向寿跳下马来,走到屈原身边。

    向寿道:“屈子——”

    屈原却视若不见,茫然向前走着:“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向寿道:“屈子,您为楚国立下如此大功,却遭楚王这般对待,实是叫天下人为之悲愤洒泪。”

    屈原没有理他,蹒跚前行:“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向寿上前两步,挡在屈原面前:“屈子不认得我了吗?我是向夫人的弟弟,我奉秦国太后之命而来,请屈子前往咸阳,秦国相位虚席以待屈子。”

    屈原似乎感觉被挡住了路,不耐烦地抬手挥开向寿,继续向前:“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

    向寿看着屈原越行越远,站在当地,沮丧失落。(未完待续。)

第386章 边城险(2)

    黄歇缓缓伏下叩首道:“主忧臣劳,主辱臣死。君王蒙难,是楚国的耻辱,更是我们为臣子的耻辱。救大王脱困,是我们为臣子的本分。黄歇不敢邀功,不敢领赏,只望大王回国,能够拯救国难,收拾民心。”

    楚王槐满口答应道:“好,好,寡人答应你。你快快请起。”

    黄歇站起来道:“臣先走了,请大王安心,臣一定会尽快救大王回去的。”

    楚王槐看着黄歇蒙上脸,跃窗而去,握紧了拳头,满脸杀气。

    宋玉焦急地在驿馆房间里来回走动。

    门外传来敲门声,宋玉受惊地跳起来,叫道:“什么人?”

    就听得有人道:“是我,开门。”

    宋玉听出声音来,忙打开门,便见黄歇疲惫地走进来,急问道:“子歇,怎么样了,找到大王了吗?”

    黄歇点了点头道:“找到了。”

    宋玉道:“大王怎么样了?”

    黄歇沉默着,没有说话。

    宋玉急了:“你说啊,大王怎么样了?”

    黄歇掩面,好一会儿才放下来:“我当真没有想到,我们竟然会有这样一个大王……”

    宋玉一惊:“怎么?”

    黄歇叹道:“国家危亡之际,他没有忏悔自己的错误,没有关心楚国的安危,心心念念的只是自己的王位。他想着回国复位,要报复现在的大王。甚至到了最后,他口口声声说自己纳谏了。后悔了……可是,不过是玩弄权术罢了,没有一句话是真的。”

    宋玉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若是这样的话,他回到楚国,又是一场祸患。我们怎么办,真的要救他吗?”

    黄歇苦笑:“这样的君王,何堪我们效忠?这样的国家,实在是前途渺茫。”

    宋玉道:“那你……不回楚国了?你要去哪里,留在秦国吗?”

    黄歇摇头道:“子玉。我、我不知道。”

    宋玉叹息道:“如今的楚国,一败涂地,只怕以后根本没有机会与诸侯争胜了。至少这一二十年。是无法恢复元气了。你我有志之士,不应该陷在这个烂泥潭中。你若真的要换个国家,还不如就留在秦国,必能够得到重用。一展所长。”

    黄歇没有说话。

    宋玉道:“得了。我知道你心里转不过这个弯来。你不就怕人家的闲话,说你是仗着与师妹的旧情……”

    黄歇道:“闭嘴。”

    宋玉道:“师兄,男子汉大丈夫,想的是令诸侯平天下,建功业留万世,何必计较区区小事?”

    黄歇沉默片刻道:“我把大王救出去,就当还了大王、还了夫子的情分,从此以后。各归大道。”

    宋玉道:“也好,秦国扣着大王。无非是想借战争的胜利勒索更多,他们终究还是要放了他的。”

    秦宫红叶林中,芈月与黄歇对坐,几案上一壶酒、两只漆杯,还有一盘橙黄的橘子。

    黄歇道:“我听到消息,说屈子又被流放了。”

    芈月道:“楚国在这群人的手中,是无可救药了。王槐如此,子横更如此,我听说连子横的儿子,都是懦弱不能担当之人啊!”

    黄歇将手中的杯子放下,叹道:“我想回去看望夫子。”

    芈月问他:“然后呢?”

    黄歇一怔:“然后,然后……”

    芈月问:“你是回来,还是继续待在楚国,侍奉这些昏庸的君王,浪费你的才智能力?”

    黄歇沉吟不语。

    芈月拿了个橘子,剥开后自己先吃了一瓣,又将剩下的递给黄歇。黄歇心不在焉地吃了。

    芈月问他:“你觉得这橘子的味道如何?”

    黄歇“嗯”了一声,细品之下,倒有些诧异:“这橘子……是从南方运来的吗?”

    芈月道:“不,是我们秦国出产的。”

    黄歇一怔:“秦国出产的?秦国也有这样甜的橘子了,我以前怎么从未吃到过?”

    芈月微笑:“是啊,你以前自然没吃到过,这是新培育出来的。我记得以前夫子写过一篇《橘颂》,头三句是:‘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他们跟我说,橘子就只能在南方生长,到了北方就很难成活,纵然活了,长出来的果子也是苦涩难吃,没有南方的果子那样酸甜可口。我不信这个道理……”

    黄歇没有说话,却又拿起一只橘子,仔细看看外皮,又剥了一瓣放到嘴里慢慢品味着。

    芈月道:“我让他们移植了很多橘树,在秦国统辖的各个郡县都种上,看看到底能不能成活,能不能还是那样酸甜可口。后来他们说,在关中以南、商洛等地都能种,只要防止冬害、保持潮湿,精心照顾下就能够种出酸甜可口的橘子来。果然不错。”

    黄歇道:“你派人去游说屈子入秦了?”

    芈月笑了笑:“子歇不愧是子歇,深知我心。”

    黄歇道:“屈子没有答应?”

    芈月自信地微笑:“我能够种活橘树,就有把握让屈子、让子歇都能来到咸阳,与我重叙旧日之情。你看,我已经重建了章台宫,里面布置得跟楚国旧宫一样,我能够让橘树在秦国种活,就能够让楚国之材为秦所用。”

    黄歇道:“你当真执念如此?”

    芈月道:“这不是执念,而是目标。”

    黄歇凝视芈月道:“我想先回去看望一下夫子,然后……也许我会再回到咸阳。”

    芈月惊喜道:“子歇……”

    黄歇轻叹一声:“你说得对,楚国君王如此,有才之士怀志难伸,楚国的确已经不是可留之地了。”

    芈月握住了黄歇的手:“子歇,我等你回来。”

    黄歇既准备回楚,芈月便派人送来通关令符。令符装在一个木匣里,黄歇打开,一枚铜制通关令符摆在正中,发出灿烂的金光。

    黄歇接了令符,对宋玉道:“令符已经到手,我们可以救主父了。”

    秦楚之战陷入胶着,他的忧心也可以暂时放下来了。他救了楚王槐回楚,就当还楚国、还夫子、还新王横的人情,也同时阻止了秦国的攻势。

    从此之后,他就留在咸阳,留在芈月身边,只站在近处,看着她吧。

    宋玉却递过来一只鱼形匣道:“楚国送来鱼书。”

    黄歇开了封印,打开帛书,看完以后放下。宋玉道:“信里说什么?”

    黄歇道:“是大王写过来的。他说,是威后出面,迫使他放逐屈子,封子兰为令尹。子兰如今主持国政,为求接回主父立功夺权,对秦人的要求无所不从,罢将领,撤城防,步步退让。他希望我能够救回主父,好打压子兰的气焰,也可以此功劳接屈子回朝。”

    宋玉也不禁轻叹一声:“大王其实心里还算个明白人,就是南后早亡,他在主父和郑袖面前不得不步步退让做孝子,以致心志不够坚韧,性情也不够强悍。”

    黄歇道:“也罢,我也就全了这份君臣之情,还大王自小伴读之谊,了夫子一份心愿吧。”

    宋玉道:“你打算如何做?”

    黄歇道:“随主父入秦的楚国将士被安置在俘营中,到时候你想办法让他们冲出俘营,引开秦人的注意力。看守主父的是向寿,我到时候会请他饮宴,想办法得到他手中的令符,救走大王,再以此通关令符助大王逃走,而我则引开追兵的注意……”

    宋玉轻叹一声道:“可你这么做了,岂不是伤了师妹的心……”

    黄歇也轻叹一声,看着木匣上雕刻着的莲花图案,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这种莲花一样,春天的时候赶不上百花争艳,秋天的时候等不到百果飘香,不尴不尬地夹在两个季节之间,向往着清澈的水面,却摆脱不了根中的污泥。想事事如意,却处处适得其反。”

    宋玉同情地叹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向寿接到了黄歇的信,说是临回楚国前,要来与他共饮一场。

    府中桂花树下,向寿与黄歇对饮,不知不觉间,两人双双醉倒在一起,侍人便扶了二人回房歇息。

    待侍人走后,黄歇忽然坐起,看着手中的一枚令符。南郊行宫的兵士是由向寿掌管的,而凭着这枚令符,便可进入南郊行宫。

    以他黄歇的身手,可以潜入南郊,但却无法将一个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楚王不动声色地带出行宫,因此,只能借助向寿的令符了。

    刚才,他趁向寿酒醉之时,在他身上取得了这枚令符,此时便是得用之机了。黄歇当下便与服侍他的随从更换了衣服,那随从扮了他依旧卧在房间“醉酒”,而他换了侍从的衣服,借送信回馆舍的理由,出了向府。

    南郊行宫,一辆马车驰近,停下之后,两名随侍的军官掀起帘子来,一名内侍下了马车,捧着令符道:“太后有令,传旨楚王。”(未完待续。)

第387章 边城险(3)

    天色极黑,那守卫验了令符为真,又认得那内侍亦是曾见过的,当下也不以为意,便放他们进了行宫。那马车边,又有两名军官守着,甚是严整。

    过得不久,三人便又出来,因天色黑暗,守卫粗粗一看,见内侍与一名军官俱是原来的,当下不及细看,便令他们出去了。

    却不知后面被遮在阴影里的那名军官,早已经吓得浑身发抖。出了行宫,另一名军官便将他与那内侍一齐塞进马车,在原先两名军官的护卫下,疾驰而去。

    清晨时分,城门开了,马车随着人流出了城,直到郊外僻静处方停下。一名军官掀起帘子道:“大王,请出来吧。”

    那军官却正是黄歇。楚王槐抖抖索索地出来,另一名军官拎起车内已被击昏的内侍,向黄歇一拱手,迅速离开。

    黄歇把令符交给楚王槐,指着两名秦军打扮的护卫道:“大王,此二人会护卫大王离开。”

    楚王槐接过令符,不安道:“子歇,你不与寡人同行吗?”

    黄歇道:“大王放心,臣在前面已经安排了接应大王的人。臣不能与大王同行,要赶着这马车引开追兵。”

    楚王槐挤出一滴眼泪来:“你是忠臣,寡人不会忘记你的,回去当为你立祠祀奉。”

    黄歇苦笑道:“臣与大王的君臣之义,就此了结,大王不必再记得臣这个人了。”说完,驾着马车离去。

    楚王槐对两名护卫道:“快。快上马,我们速速离开。”

    向寿一觉醒来,便知不对。追查之下,魂飞魄散,连忙飞奔入宣室殿,跪地请罪:“臣向寿向太后请罪,楚王槐逃了。”

    芈月一下子站起来,带倒了几案,几案上的竹简哗啦啦倒地。砚石摔下,墨汁飞溅在她的红袍衣角,她大步迈到向寿面前。一把揪起他喝道:“怎么回事?”

    向寿羞愧道:“是、是子歇,我没有想到,他在我酒中下了药,拿走了我的令符。放走楚王槐……”

    芈月将向寿推开向外走去:“他人在哪儿?”

    向寿急忙跟在芈月身后解释:“我的人追上他的马车。车里只有他……”

    芈月已经走过门槛:“叫上玄鸟卫随我出宫,追赶楚王槐。”

    向寿急道:“太后不可……”见芈月用杀人的眼光瞪视着他,他吓得不敢说下去,可见芈月要走,最终还是叫出了声:“不可涉险。”

    芈月杀气腾腾地道:“朕会亲自将楚王槐抓回来!若不能抓回来,朕也会亲手杀了他!”

    这是一种执念,一种自她十岁起目睹向氏之死后,终其一生不可改变的执念。

    咸阳城门。芈月骑着马,飞驰而去。身后一群卫队追随着。

    赵国边城外,楚王槐与两名护卫骑马狂奔,却就在离城门还有数里的距离时,城门缓缓关闭。

    楚王槐跑到城下,拼命捶门,却无济于事。他瘫倒在地,绝望大呼道:“寡人乃楚王,从秦国逃出,请赶紧打开城门,放寡人入城。”

    两名护卫也下马高呼:“楚王在此,请赵国开城门。”

    城墙上,几名赵兵好奇地看向城下,议论纷纷。

    赵兵甲道:“他在说什么?”

    赵兵乙侧耳仔细听:“好像说他是楚王,叫我们开城门。”

    赵兵丙看向小头领道:“队正,我们要不要开城门?”

    小头领沉着脸道:“你有几个脑袋敢开城门?他说他是楚王就是楚王啊,哪有楚王会跑到这儿来,还只带两个随从的?这楚王也太不值钱了吧。这里是秦赵边境,秦人狡诈,如果是故意来骗我们开城门的怎么办?”

    赵兵丙道:“那……”

    小头领道:“我去禀报城守再说。我回来之前,谁也不许开城门。”

    不想那小头领去了城守府一禀报,城守便跳了起来,叫道:“什么,他说他是楚王?”

    小头领道:“是啊。”

    那城守急得团团转:“这……这怎么办?如果是真的,那就是大功一件啊。如果是假的,那就有可能是诓我们开城门趁机夺城,那便是大大的罪名。”

    正在为难之时,旁边的副将忽道:“大夫难道忘记了,主父练兵就在不远处,不如禀告主父处置。”

    城守大喜:“正是,正是,我们速去禀报主父。”

    且不提赵人城内之事,却说城外,眼见天色渐暗,护送楚王槐的两名护卫警惕地扭头观察着周围。

    忽然一名护卫指着后面道:“不好,那边似有烟尘扬起,大王,为防意外,我们还是赶紧离开吧。”

    楚王槐已如惊弓之鸟,大惊上马道:“快走。”

    三人飞驰于草原上,天色暗了下来,后面追击的秦兵却是越来越近。

    芈月已可看清楚王槐三人的衣服了,见三人仍在纵马狂奔,她却勒马道:“拿弓来!”

    身边的护卫递上弓箭,芈月弯弓拉箭,一箭射去,正中楚王槐的马头。那马中箭,长嘶一声,楚王槐便落马摔在地下。

    楚王槐抬头,看到秦军已经将他团团包围,芈月一挥手:“绑了。”

    正当芈月抓获楚王槐时,远处隐隐又传来马蹄之声,芈月脸色一变。

    一名玄鸟卫从后面越众赶上前道:“太后,赵人追来了。”

    芈月一惊:“有多少人?”

    那玄鸟卫脸色惨白,道:“是我们的数倍。”

    芈月脸色一变,此时一名护卫忙道:“太后,此去不远,便有一座行宫,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