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启风云-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自然要前来迎驾。而且宫里的王总管已经说了,皇上看了下官的奏疏后暂时没有同意,但是也没有明确反对,今天正好再次请旨还求徐大人和诸位洋大人到时候帮忙美言几句。”说完向徐光启和龙华民等人连连作揖。

    徐光启点了点头说:“这新型农庄说到底也是要推广应用而不是拿来玩的,先在上林苑推广也适合,本官会跟皇上好好说一说的。不过这栽种物还要博学院说了算,新型良种还没有试验好本官不敢懈怠,刘宗周大人和赵率教赵将军他们还没来吗?”

    黄监正说:“听说皇上跟信王去广福寺进香,刘大人跟赵将军随同锦衣卫伴驾去了,徐大人跟诸位洋大人先安坐休息一会儿,广福寺不远估计要不了一时三刻皇上就会来。”

    龙华民听黄监正叫他们洋大人,心里纳闷自己在大明的名字姓龙不姓杨,寻思着这人怎么乱叫。突然听到说天启去了什么广福寺,知道除了大理寺、太仆寺等朝廷机构外名字叫寺的一般来说是佛教徒所在地,略微担心地问:“徐大人,这皇帝陛下去了广福寺,是不是他要皈依佛教?”

    徐光启知道龙华民在担心什么,笑着说:“不会的,皇上除了信自己外不会信任何宗教,我们还是坐在一边等着,等皇上来了好迎驾。”说完率先向里面走去。

    龙华民等也跟着走进去,不过还是有些不甘心地问:“照徐大人这么说皇帝陛下也不会信天主是吗?”

    天启之所以到上林苑皇庄来,一个是看看赵率教在博学院的指导下能不能修成新型农庄,另外一个原因是想让龙华民等泰西人知道自己不喜欢虚无缥缈的神仙人物,而是只喜欢能解决问题的人。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听说广福寺的观音比较灵验,张春英和冯思琴马上就要生了,刘三lang和信王的两位妃子也快了,两兄弟去拜拜观音求个平安。

    拜完观音抽了几张上上签后大家就向上林苑而去,天启知道广福寺的老和尚做了手脚自己和信王才都抽了上上签,不由得对这个知情知趣的老和尚大生好感,命随行的内务府总管谈敬赏广福寺四十斤香油。

    一行人来到新修的皇庄内,待徐光启和龙华民等人行过礼后天启吩咐都赐座。看着赵率教说:“赵总兵打仗是一把好手,这修房平地也是一把好手,令朕想起了三国时的赵子龙。赵子龙也是对外征战和对内保驾都不含糊,赵总兵不输于古人啊。”

    赵率教起身说:“末将不敢跟先辈比肩,只要皇上满意就是末将等最大的荣耀!”

    天启见赵率教说得自己心里很舒服,暗暗高兴并示意让他坐,然后转头对龙华民和邓玉函说:“你们两位可知道为什么叫你们到这里来吗?”

    龙华民说:“在下等不知道,请皇帝陛下明言。”

    天启说:“是这样的,前几年开始大明出现了粮食危机,在诸位大臣的团结努力之下,朝廷用了一系列措施消除了危机,现在正试验修建新型农庄,目的就是保证今后的粮食种植不会出现问题。不过粮食够吃了就要解决富裕的问题,在这些方面大明还没有什么经验,想问问你们泰西是怎么发展的,你们可能说得明白?”

    龙华民说:“尊敬的皇帝陛下,在在下看来一切都是末节小道,真正要让大明的百姓幸福国家富裕,只有信奉天主耶酥。你看我们泰西之人,正是把自己的一切无所保留地献给了主,才能够国泰民安。现在我们飘洋过海来到大明,正是要让大明的百姓感受到主传播的福音,相信不久的将来大明也会像泰西一样接受主的眷顾。”

    天启听了暗自摇头,想了想说道:“龙先生看到这块空地没有?在朕的新型农庄的规划里每八个农庄就围着这么一块地,在这块地上面有调解民事纠纷的官府派出机构,也准备了一块地给你们建教堂传教。你说的那些朕不说信也不说不信,让事实来证明你看如何?”

    龙华民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地说:“我们已经在帮助大明造新型大炮,也在翻译皇帝陛下感兴趣的书,以后建了教堂收了教众也会传授他们泰西的医学知识治病救人,不知道皇帝陛下还想从我们这里知道什么?”

    天启看着他说:“你说的那些都是具体事务,朕想知道你们是按什么方向发展的,先声明不要说什么天主指引那些虚幻的东西。”

201 平等自由(下)

    龙华民等人听了天启的话都微微一愣,不明白天启说的趋势是什么意思。天启对他们说:“朕看过你们泰西的历史记载,泰西虽说跟大明天各一方但经历是一样的,都是不停地战争打仗。所有国家的发展都伴随着不停的争斗,分分合合打打停停,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不利于国家的发展。朕的意思是通过在不同历史中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找到互相争斗的原因并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让所有国家都和平发展,你们明白朕的意思吗?”

    龙华民想了想说:“在下明白,不过要让所有国家都不争斗,在现在状态下是不可能的。只有所有国家的君主和臣民都信奉我主耶酥,在基督耶酥的感化下才能消除暴力,使各国实现和平。”

    见这个老神棍老是把耶酥挂在嘴边,天启想了想说:“朕以前都说了,大明的宗教有很多,每一家说的都比唱的好听,而且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能做到和平共处,你们要让人只信你们的那个耶酥,就需要用行动和时间证明给大家看。朕本来之想让大明的各部门把祖辈的生活和现今之人的生活作个比较,寻找到一个发展的趋势方便寻找到今后的发展方向,朕记得邓玉函是学过哲学的,既然上书论事,不会除了虚幻中的基督耶酥就什么都不知道吧?”

    邓玉函是个学者型的传教士,坐下后就摆出一付不干我事的样子,眼观鼻鼻观心让人怀疑他改换门庭成了有道高僧。见天启点他的名,邓玉函说:“在下知道皇帝陛下的意思,需要找到和平的办法和今后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不过大明跟泰西是不一样的。”

    天启点头说:“这还有点意思,没有把不着边际的东西挂在嘴上,而是实实在在的在考虑问题。不过你说大明跟泰西不一样有哪里不一样?朕看你们跟大明之人都长得差不多,没见谁长出三只眼睛两个脑袋的。”

    邓玉函微笑着说:“人与人之间会因为误会或者利益原因产生争斗,国家与国家之间也一样。在下本想说信奉耶酥消除人的争斗之心,但皇帝陛下不喜欢听,除此之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向外发展,也就是大家都不只看着眼前利益,团结起来去未知的土地上寻求利益。但这是泰西人的想法不符合大明之人的习惯,听说大明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国土是最好的,在国土边上修了很多城墙,一个只想用城墙把自己关起来的民族是不会有兴趣去向外发展的。”

    这邓玉函说得实在,除了当年秦始皇不想早死派人去海外寻找过仙山外,现在确实没有人喜欢飘洋过海到不毛之地去寻找宝贝。天启也不是没有想过去海外圈地,不过一来是国内灾害频发边关强敌环视实在没哪个能力,二来因为明白通信手段和管理手段跟不上,就算圈了地也享受不了多久利益。派去那里的人叛乱和独立是迟早的事,费时费力最后为他人做嫁衣,这种傻事只有傻瓜才干。

    见天启默不作声,邓玉函说:“其实皇帝陛下已经做得很好了,不惜一切代价造大炮,为了百姓的生活亲自督察新型农庄和新品种农作物的培育,很多国家的君主都做不到这一点。今后该做些什么事应该由朝廷的官吏来出主意,不过要说到怎么对人在下倒有个建议。”

    天启问:“什么建议?”

    邓玉函说:“就是要给人自由和平等,在我们泰西的古罗马时代,战败被俘之人或者有欠债不能偿还之人,就要成为别人的奴隶。现在我们泰西大多数地方已经没有奴隶了,都是自由民大家平等地生活在一起。”

    天启哼了一声反问道:“你可见到我大明现在有不自由的奴隶?至于说平等朕也意识到这一点,而且在逐步培养所有人的平等意识,你不信可以问徐光启徐大人。”

    徐光启应声说:“皇上这话臣可以作证,皇上的卖爵位制度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实现平等,而且皇上还下旨说在政务院、军务院等地方不用跪拜,这些具有平等思想的做法是从没有过的。”

    邓玉函说:“既然皇帝陛下要求在下说就恕在下直言,皇帝陛下虽然向着这方面在做,但是还做得不够彻底。听说普通百姓买了爵位就不用下跪,但是买爵位是要银子的。对朝廷里的官员来说只有几个地方不用下跪,其他地方还是要行大礼,在我们泰西除了见教皇外都不需要下跪的。”

    天启知道人都喜欢平等,平等了才有可能说真话,天启需要真话所以逐步在培养所有人的平等意识,自己也对此引以为傲觉得自己是启蒙老师。现在听了邓玉函的话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只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怕邓玉函不说真话因此不好直接反驳他,想了想说道:“邓先生说得有道理,不过这万事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就像是下台阶需要一步一步下,假如谁想一步下到底容易崴着脚。邓先生请说说大明还有什么地方不平等不自由了?”

    邓玉函眨了眨眼睛说:“比如说传教,皇帝陛下虽然说允许我们去各地传教,但是又规定所有传教士都必须先到北京来报道,传教时要规定教众的年龄还要派人监视,这就没有自由精神。”

    见邓玉函这么说天启心道这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是说这泰西人怎么会巴心巴肝为大明出好主意,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天启看了看邓玉函说:“邓先生开始也说了,各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你们泰西人为了解决内部争斗就向外发展寻求利益,从而避免了大的纷争。大明没有向外扩张的兴趣只想如何治理好内部,所以一定要保证内部的安定团结,派人监督你们传教就是这些考虑。你说朕没有自由精神,但在传教这一事情上你们也没有平等精神。”

    邓玉函问道:“请问皇帝陛下,从哪里看出我们传教士没有平等精神?”

    天启说:“这很简单,我们大明的佛教、道教都不排斥你们,但你们不允许信徒信其他宗教,这样做算是平等吗?在众生眼里无论是佛祖、观音、元始天尊、玉皇大帝等都是神,没什么两样可以今天信这个神明天信另外一个神,谁法力大谁灵验信他的就多,正所谓能者上不能者下。你们的思想是你们的天主是唯一的主宰,其他的神都是假神,这就是没有平等精神。”

    邓玉函摇头说:“上帝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大明佛教、道教里的神根本无法相比。”

    天启也摇头说:“神仙们的事我们不用管也管不着,让他们自己去争看谁能力大。不过你说的这个平等与自由的说法很有道理,前一阵有个级别不高的官员说他每天都要向不同上司下跪膝盖都跪疼了,他还说想家想父母妻儿而不得空,这也应了你说的平等与自由的意思。本来朕打算以后在你们的教堂边建一座佛寺和道院,让你们公平竞争一下,既然你们那个天主见不得如来等神佛那就算了,不过你们可以选择是跟佛寺道院为邻居还是接受朝廷监督。”

    邓玉函听天启原来有在每座教堂边配佛寺和道院的想法,心中暗暗叫苦,他们传教的原则之一就是要跟其他宗教保持距离,逐步让教众远离其他宗教思想只接受他们的洗脑。要让人只相信他们不相信其他宗教,那就必须有意无意中说别人的坏话,离得远还好说都做了邻居再天天说别人坏话就有些不好意思。假如什么都不说真的让耶酥跟如来观音等和平共处做好邻居,耶酥会知道了肯定会大发雷霆的。

    邓玉函和龙华民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点头对天启说:“皇帝陛下怕我们的传教活动影响大明的安定,这些顾虑在下可以理解,皇帝陛下要派人监督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只是不要在教堂边建佛寺,那样影响不好。”

    天启点头说:“既然如此那就说好了,假如朕发现你们私下传教那可真会在教堂边修佛寺的,而且会建几座尼故庵考验你们的贞操。”说完露出了笑容。

    就在天启发动官员探寻大明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出现了两件小事。第一件是有好几个县令上奏,说朝廷从翰林院的闲置人员中派出了大批御史到各省培训举人,据说这些经过培训的举人会直接以从七品任命到各县,主要协助大铁公司出售开矿、开办工场等权利以及后期的管理。这消息被各府县佐官知道后就四处打听是真是假,据说他们听到这消息后都很沮丧无心做事认为朝廷这样做不公平,各县主官都逐级呈文请朝廷下文证实并说明情况。

    第二件事是在陕西出现了监督者没有尽到职责,致使一些官员的经济审查只走了个形式,被人揭发了出来。

202 平等公平

    无论是低级官员的不满还是经济审察出现了漏洞,都属于都察院的事,这让高攀龙和杨涟等人很不好意思。加上前半年朝中也曾经出现过对选拔官员制度不满的事,把持都察院的东林党人知道应该要想点办法了,假如这事管不好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让别人进来掺沙子不说自己也会很没有面子。

    高攀龙跟杨涟仔细商议后,认为首先应该给天启表明一下态度。虽说天启已经说过小事情让他们自己处理,但经济审察制度和培训各省举人的事都是天启亲自提议并推行的,无论如何做都得给天启报告一下才合理。高攀龙和杨涟两人商议的结果就是两人分工,高攀龙负责向天启报告经过和表明态度,杨涟负责去搞清具体情况和拿出合理办法,出了事没关系,但是如果今后继续出类似的事,那就是不能容忍的。

    谁知道天启没有见高攀龙,天启只让负责传话的太监告诉高攀龙:“小事就让都察院自己处理,大事就在新成立的监政院中几位协商处理,假如还像以前那样事事请示,那就失去了成立监政院的意义。”

    听了天启的传话高攀龙明白了,监政院成立后事情少了各部门自动化运行了等情形仅仅是相对于皇帝来说的话,他们这些大臣在皇帝当甩手掌柜后只有更忙更累的命,正是因为他们的忙累才能给皇帝换来宽余的时间。现在是解决问题为主,高攀龙当即来到监政院向信王报告了情况,并让刘宗周和徐光启帮忙想一想办法。

    监政院成立后信王就把日常事务交给叶向高处理,自己带了几个来政务院帮忙的小翰林转移到监政院值守,刘宗周和徐光启也把日常事务交给其他人。由于事情不多天启允许他们每天只来半天,下午没事可以回各部门转转也可以回家,信王闲得无聊就把预政处的事拿到政务院来做,预先谋划好才不会在出了事时手忙脚乱。

    见高攀龙详细说了这两件事的经过,刘宗周轻轻地说道:“下官就知道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这两件事都是都察院管辖范围内的事,一件是级别职位的不公平引起了不满,另一件是监督人员监督不到位产生的。监督人员失职这事杨涟杨大人正在详查,而且这事既然出了一时半会儿不会出第二次所以不急。下官认为我们应该先把各县佐官的情绪安抚下去,全国事务这么多他们带情绪处理事务容易出乱子。”

    高攀龙问道:“刘大人从哪里看出这些事迟早要暴露出来?是从几月前有朝臣对不按廷推制度选拔官员不满的事看出来的吗?”

    刘宗周说:“那只是一个佐证,下官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前几天邓玉函等几个泰西人说的话。当时皇上让大家寻找出大明今后的发展趋势,邓玉函说事情该怎么做他不知道,但是人应该是做到平等和自由。皇上回来后让下官仔细想想是否正确,下官想了两天认为邓玉函说得有道理,这官员有情绪不就是感到不平等吗?”

    高攀龙寻思了一下点头说:“还真是这么回事,这几个泰西乌鸦嘴!”

    信王看了看刘宗周和高攀龙说道:“既然这件事比较急不能拖延,是不是现在就定个章程行文下发先把人安抚住为好?本王记得上次因为乔应甲等对不通过廷推直接任命官员一事不满,皇兄曾经叫圣学院好好考虑一下怎么办,这几个月过去了圣学院是怎么考虑的?还有就是都察院也应该在具体任免安排上作细致的规定,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别人就会根据个人想法作出猜想,这样是不合适的。”

    信王这话一说就相当于把责任轻轻松松地推给了圣学院和都察院,刘宗周还好些但高攀龙就有点不满意了,不过这几位的脾气都不错,不会因为小事情争吵起来。高攀龙笑了笑说:“信王有所不知,以往的升迁主要看功绩,当然也有按资排辈的考量在里面。自从皇上说了不允许说按功绩升迁要按能力升迁以来,这官员的升迁就变得比以往更随意了。在下这么说没有对皇上不敬的意思,不过确实是以往还有规可循现在连可循的制度也没有了。”

    信王皱眉说:“皇兄确实有不按功绩按能力升迁一说,但能力只是一个综合考量不像功绩一样有具体标准,很多时候都是上官说了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这样不能服众。在圣学院确定能力的具体标准之前,能不能参考一下开始说的论资排辈制度?毕竟每个人都要老尊老敬贤还是要讲的。”

    高攀龙说:“信王说得很对,尊老敬贤确实要讲,不过皇上好像讲过头了,他已经用年龄限制了官员升迁之路,什么年岁最高只能做几品官限制得死死的,除了任军职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而且这次有怨言的都是七品以下的小吏,他们的年龄都已经很大,年龄封顶限制对他们来说不起作用,总不能按最高标准把他们都升成五品六品官吧?那样一来他们当然不会有意见了。”

    信王见高攀龙说都察院没有好办法,只有看能不能在圣学院中想主意,于是问刘宗周道:“刘大人,从乔应甲他们闹事到现在已经四个月过去了,圣学院还没有找出什么办法吗?既然不能凭功绩也无法做到论资排辈,那就只有按皇兄说的按能力了,这能力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圣学院有没有个章程出来?”

    刘宗周想了想说:“五月份皇上作了这方面的要求后,圣学院一直在商讨这问题可是没有结果。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而且就算一个人有很大的能力,他愿意施展出多大的能力来做事也是不得而知的。下官想了很久只想到能不能不把注意力放在个人能力的评判上,改作去判断一个人的服从态度上去。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看他的服从态度就是要听话,能力的缺失用集体智慧去弥补。”

    高攀龙说:“皇上原来说过一句话,就是他只需要两种人,一种是有能力的人另外一种是听话的人。在皇上已经有了决断后,他还是需要两种人,一种是听话的人另外一种是非常听话的人。由此可见听话是官员的必备素质,能力问题都排在后面,当然在需要能力的时候还是要提倡个人能力。在没有对能力作出明确标准前,他的知识就是他的能力,我们这次把举人培训一段时间后委以重任就是出于这考虑,至于说能力大的人不用出来,那是慢慢考虑的事了。”

    见刘宗周和高攀龙都振振有词的样子,信王转向徐光启说:“徐大人,这些举人经过培训后主要是为了配合大铁公司在各处卖开矿和开工场的资格,据说教他们的那些翰林院中的老师都是博学院中的人在传授知识,博学院能不能在里面做一个具体的能力判定呢?比如说通过考试之类的手段来筛选优劣,避免其他人心生不满。”

    徐光启说:“这个没问题,不过皇上说了这次不经过比较性质的考试,只要合格一个就算一个没有名额限制,这样一来只要稍微用心一点的人都能够胜任无法分出优劣。况且这次有不满情绪的人不是进行培训的举子,而是那些在各县做事的县丞、主薄、典史等佐官,假如让他们也来学习跟举子们竞争,又怕县里的事情没人做。再加上他们的年龄也不小了记忆力和理解能力都差,真要这样规定他们说不定还以为我们在为难他们。”

    信王问道:“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

    徐光启说:“办法也有很多,只不过都被皇上事先限制了,假如能得到皇上的允许,论功绩也好论资排辈也好用考试筛选也好都可以。”

    信王听到最后的办法居然还是要找天启,心里很不舒服地说:“皇兄之所以成立监政院,就是不希望我们有事没事去打扰他,听说高大人已经去找过他被拒绝了,因此这办法不考虑。”

    刘宗周这时候慢慢地说道:“其实这事跟政务院有很大关系的,假如政务院作一些改变恐怕要好办得多。”

    信王一听绕来绕去绕到自己身上来了,感到非常不能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