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帝统天下-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谌没有说话,只是对张翼诚挚一躬,表达内心对这位老将的崇敬。

    安抚好众人情绪,刘谌才道:

    “以卒易粮草,每士卒易三石粮草。当然不能全换,首先,善战勇士不换,其二,非荆襄地界的降卒不换。”

    宁随一听,神色莫名,犹豫道:

    “如此苛刻,晋国不是傻子,肯换嘛?”

    刘谌自信一笑,笃定道:

    “若是晋国想夺回长安,就一定会换的,不然本王就跟曹奂做这笔交易!”

    黄琛闻言,也是一笑,刘谌此语虽然有些强盗行迹,汝不跟吾交易,吾就联合汝之敌人攻汝。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办法多半会成功,毕竟晋国现在还没实力对付魏蜀吴加上南匈奴和燕侯的围攻。

    刘谌看了一眼黄琛,继续道:

    “当然价格可以讲,但是有一点,黄琛将军,苏愉将军等几位将军的家属必须要索要过来,否则免谈!”

    听到刘谌这话,众人顿时肃然起敬,尤其是黄琛,黄崇,起身对刘谌深鞠一躬,诚挚道:

    “主公恩情,琛无以为报,日后但有差遣,敢不从命!”

    刘谌将两人扶起,拍了拍黄琛肩膀,认真道:

    “叔衡诚心待本王,本王亦会记住汝之忠义,日后但有缺漏,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哈哈哈哈!

    顿时肃穆的大厅响起开怀的大笑,而张翼也被这种情怀感动,刘谌并没有将他排除在外,可见其信任。

    张翼没有急着表忠心,但是内心却是逐渐将刘谌,当成蜀汉的希望,兴复大汉的中兴之主。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宁随带着刘谌的王书北上,去洛都商讨这降卒之事。

    黄琛建议叫刘谌发文昭告天下,将此事传得酒肆林阁,大街小巷皆知,如此一来,倒不怕晋国或者杨骏从中作梗。

    果然,宁随的使节小队出房陵,东入樊城,北上新野,接到朝廷授意的杨骏急忙派大军护送。

    不过他自己却没有出面,想想也可以理解,杨骏接连在刘谌手上吃瘪,不刀兵相向就不错了。

    当然,刘谌也把议事纲要,和自己的想法打算全部写成书报,呈送给远在蜀中的刘禅。

    刘禅对刘谌的决定自然是全力支持,批复下面最后还写道:

    “既战事已毕,望吾皇儿早日回归,继承大统!”

    看来刘禅真的如他所言,这一段时间的劳累,只是为了让刘谌安心大战,他自己却无心权事。

    拿到这书信,刘谌却感觉万分沉重,一是刘禅的那种沉甸甸的父爱,还有就是,现在继承大统,恐怕不会一帆风顺。

    “现在回去,怕是有好戏看了,不过,本王最喜欢看戏了,不是吗?”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洛都朝堂

    秋风席卷中原大地,连绵细雨也是随行而至,将大地的最后一丝燥热,一丝血腥,都洗涤而去,留下一片苍黄。

    “大使阁下,这便是进入洛都的官道了,继续北行十里便是洛都所在,下官这就不便陪同了!”

    说话的是一个小将,他受杨骏之命负责护送宁随,北上洛都,如今洛都近在眼前,他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有劳,告辞!”

    宁随一路走来,终于感受到了作为蜀汉将军,应该得到的尊敬,这是他以前从未享受到的。

    当然,虽然他知道此行并不一定会达成任务,但是人敬吾一尺,吾敬人一丈,所以也是郑重地一礼,表示感谢。

    当宁随和他的近百侍从护卫接近洛都时,那汉军特有的衣甲兵器顿时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咦,这不是咱们大晋的军队啊,哪里来的,敢在洛都城外招摇过市?”

    一个路过的商贾眼见宁随一行,不禁好奇地停下,嘀咕出声。

    “看这装扮,怕是从襄阳来的蜀军吧!”

    一个颇有见识的苦行书生如是道,却是被一些人听在耳中,顿时炸开了锅。

    “什么?这就是那个来商议交换兵卒的那个,什么来着?”

    “宁随,宁将军!”

    周围议论纷纷,宁随心里颇为得意,因为以往魏国人最是看不起汉国,认为蜀汉是穷苦蛮国,而且将士战力低下。

    但是此时很多人看向他的目光,除了好奇就是敬畏,还急忙后退几步,让开道路。

    这样一来,宁随在洛都外几里就被城内的守卫探听到行踪,守将听了汇报,马不停蹄地上报。

    当宁随来到城门,守将领着众多守卫来列阵迎接,但是没有上面回复,他也不敢轻易放行。

    之后,由摄政的司马炎批复,命礼官领宁随并随从去驿馆,次日升朝议事。

    宁随也知道,这不过是晋国给宁随这个使者的冷遇而已,他早有预料,也不着急,就在驿馆安心等待。

    却说此时晋国皇宫,一个偏殿内,正在进行一次小型朝议,只不过气氛有些冷。

    “诸位爱卿,如今这蜀国使者已到,商谈换卒之事,大家怎么看?”

    司马炎坐在上首右下方的地方,在他左上首处是一个空位,那是晋帝司马昭的龙椅。

    司马炎锐利的目光向下一扫,看着裴秀,司马亮这些大臣都是皱眉不语,心里升起一股烦躁的感觉。

    “咳~”

    一声轻咳,从司马炎背后的帘幔内传出,下面的大臣都没听见,唯有司马炎听到。

    司马炎知道这是司马昭的声音,想到刚刚自己的躁动,顿时浑身一颤,急忙恭谨坐正。

    “启奏殿下,这刘谌摆明是吃准吾朝,却是偏不能让他如意,让他吃瘪!”

    说话的是司马亮,说起来他是司马炎的叔父,由他来开头,说错也没有什么。

    哪知司马亮这么一说,众人皆是一皱眉,其后的太尉何曾起身奏道:

    “殿下,太宰大人,曾以为,这换兵卒之路可行,吾晋国如今三面作战,尤缺兵将,若是能换回两万兵马,会减少很多练兵时间。”

    何曾一直忠诚于晋朝,朝中上下皆有闻言,所以司马亮虽然知道其有反驳自己之意,却无太多不忿。

    “确实,如今蜀军势大,对晋国南部形成威胁之势,若是不谈妥,难免会有意外发生。”

    司空裴秀也是支持何曾的观点,均是从晋国大局来看,将汉国当成了明面上的威胁。

    “只是,这刘谌颇为奸诈,巧夺襄阳便可见一般,怕是不好相与啊!”

    荀勖想起之前的传言,不禁有些恐惧,有些忌惮地道,回头见司马炎神色阴沉,才知道自己说错话,连忙噤声。

    众人思议一番,都觉得不能在这节骨眼上得罪刘谌,他们首要对手还是残魏,毕竟这才是生死仇敌。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会谈,那大家说说孤当给出多少利益,才能拿回所有兵马?”

    ……

    次日,一早宁随就起来洗漱,整理蚕袍衣衫,那上阵的战甲则被他收起。

    “大使阁下,吾朝陛下您汝上殿议事!”

    果然,寅时三刻,就有宫中内侍带来司马昭的诏令,迎接宁随去参加朝议。

    宁随点了点头,准备好刘谌的王书等一切准备,才跟在其后坐着车驾进宫。

    此时的大殿上,司马昭稳坐奢华龙榻上,背后则是龙图幔帐。

    此时的司马昭没了月前那般的健朗,鬓发半百,皱纹横生,像是徒然老了几十岁一般。

    但是他却一脸平静,认真听取太子司马炎的诸多汇报,浑浊的眼睛不时闪过灵光,表明他此时依旧神智清醒。

    “报,蜀国使者觐见!”

    突然,侯立外面的侍卫高声宣报,然后声音层层传报,最后由内侍在朝堂上宣报。

    “宣他进来!”

    低沉而不失威严的声音,从司马昭口中飘出。

    “宣蜀国使者上殿!”

    宣报的声音又层层传出,百官都是将目光往门外一看,似乎都想看看蜀汉派了个什么样色的人来。

    但是许久也不见人影,司马昭面色一沉,司马炎见状,急忙示意自己的贴身内侍出去查探。

    不久,那内侍回来在司马炎耳边低语几声,却是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许多官员还低声耳语,猜测其中问题。

    “朝堂之上,何言不能正大光明,快快说来!”

    听到司马昭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威怒,内侍大惊,急忙跪地高声道:

    “启奏陛下,那使者说他是汉国使者,而非蜀国使者,所以没宣他上殿……”

    司马昭一听,不禁有些气怒,狠狠瞪了一眼司马炎,开口道:

    “重新再宣!”

    果然,宣报一下,不久宁随那颇为壮硕的身影就出现在百官眼前。

    “大汉国使者,宁随,见过晋国陛下!”

    宁随微微一躬身,语气不卑不亢,也不像山野草莽,让之前有诸多猜测之人都是一阵失望。

    确实,蜀汉在三国中是出了名的人才匮乏,立国至今算得上号的文武屈指可数。

    听闻刘谌派出一个籍籍无名的武将,众人还以为是一个莽夫,若真是如此,那就有机可乘。

    可是这宁随看起来也不似什么英睿智将,但是之前那一手,还有现在的表现,都说明此人不太好糊弄。

    “贵使免礼,赐座!”

    宁随在准备好的位置上跪坐下,才娓娓语道:

    “宁随不过一武将,得齐王重任,来与晋国陛下商谈这换卒之事,不知陛下可有决定?”

    宁随如此直言,倒是省了一些没必要的客套,司马昭人老成精,开口道:

    “汉晋互为友好邻邦,立国一来无冤无仇,如今齐王突然侵略大晋南部诸郡,侵占诸多城郡,还要拿粮换卒,贵使是否先给孤一个说法?”

    这个问题刘谌早有交代,宁随也是成竹在胸,闻言微微一笑道:

    “晋国陛下此言在理,然在齐王进入荆北前,魏国钟司马早就许诺,若是吾汉军进攻南阳,就许以荆北三郡,吾齐王不过是依约行事。

    魏晋两国之事,随不便言说,如此答复,陛下满意否?”

    “大胆!钟会算什么东西!”

    说话的是司马炎,对于钟会此人,他实在无太多好感,加上现在已成死敌,闻言就怒骂而出。

    朝中官员大多都面有怒色,勿怪其他,不管是否有约定这回事,从晋国方面来看,刘谌有耍赖之嫌。

    “太子,退下!”

    司马炎城府不够,司马昭可不是善茬,虽心有怒气,还只是冷声将司马炎喝退。

    “好,此事暂且不谈,现在孤愿赎回荆北城郡,汝能否做主?”

    厉害如司马昭,一来就避开换卒一事不谈,却一直将话语权把控手中,让宁随跟在他走。

    “齐王有交代,汉国收复失地,自会尽力保全,至于易地之事,不必再说。”

    宁随也知道司马昭不过是想将谈判的气势把住,让宁随首先失去方寸,那后面的谈判就于晋国有利了。

    不过宁随也不是一般人,姜维掌控蜀汉兵马大权,却独让他担任副将,可见其才能。

    司马昭见宁随依旧镇定自若,丝毫不见势弱,顿时眉头一皱,继而开口道:

    “那好吧,既然齐王主动提出以粮易卒,那应当统计过具体兵将,却是有多少?”

    这话一出,裴秀何曾几人连连点头,司马昭不愧是一代雄主,先不谈具体数值,首先看有多少兵将,却是要看看刘谌有没有暗藏猫腻。

    宁随眉头一皱,刘谌之前交代,勇武之人和荆北本地的兵马都不能换,原本两万余兵就只有六千了。

    他也猜到司马昭此语之意,还是依言道:

    “考虑到将士个人意愿,如今换给贵国的将士总计六千。”

    “什么?”

    很多人一惊,却是没料到这个数据,按他们猜测,不管刘谌怎么做,也都得拿出至少一万将士,如今这数据,实在出乎意料。

    “贵使,若亮没记错,此番荆北一役,吾晋国至少有两万兵将被俘虏,为何现在却只有六千将士?”

    说话的是司马亮,他早就从杨骏那里得到具体数据,才有此一问。

    宁随有些不耐,开口道:

    “随已经说了,换卒考虑的是将士个人所愿,不巧,除了荆北以外的六千兵将,其余将士都不愿回归晋国。”

    “六千,明明有一万余……”

    一个文臣还想辩驳,宁随却是面色一冷,强硬道:

    “换卒的是吾汉军,有多少要换是吾汉国之事,换不换才是贵国之事!”

    哗!

    “大胆!”

    顿时大殿一阵惊呼怒吼,确实,宁随此语太不客气,却不知此时他在别人朝堂,这是**裸的打脸,让百官如何不怒?

    这话将司马昭也气到了,神色阴沉,却是有一瞬的煞白,随即恢复,众人都没注意到。

    “贵使这么没有诚意,那此议不谈也罢,来人,送客!”

    说完就要挥手退朝,宁随却是依旧镇定自若,徐徐开口道:

    “齐王临行前,有一语让随转告,不知晋国陛下感兴趣否?”

    这话声音不大,却是果然吸引的大家的注意力,司马昭也是回身看向宁随,那浑浊的眼中露出逼人的光芒。

    宁随虽怯,却死死撑住,因为他相信一句话: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说吧,孤很感兴趣!”

    许久,眼见宁随已额头冒虚汗,司马昭才收回目光,平淡地道,声音之中,多了一丝疲惫。

    “齐王让随转告的话是:此议晋国陛下一定会感兴趣的,不然的话,想必魏国陛下也感兴趣的!”

    出奇的,这话一出,朝堂数百人,却是陷入惊人的死静,甚至没有一丝吸气。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凯旋归蜀

    连绵烟雨,终是慢慢散去,刘谌也收到宁随送来的汇报,看完的心情,正如这雨后的白天,明媚而不灼人。

    在汇报中,宁随也诉说了晋国朝廷对待他的所有举动,包括刻意冷置,当然也有朝堂那枪言箭语的一幕。

    不过,在宁随将刘谌说的那句话讲诉而出,虽然场面出现暂时冷寂,随即两方也是展开了认真的谈判。

    刘谌给出的价格是每卒五石粮食,而司马昭当然不同意,一番讨价还价,终于将价格降到两石,宁随却是死活也不愿再降。

    就在司马昭都以为要拍板决定时,宁随却是说可以答应一石,条件当然是黄琛苏愉几人的家属。

    虽然晋国上下皆是不同意,这无异于成全刘谌的美名,但是真说起来,司马昭不答应也无法。

    自曹魏以来,朝中官员被大世家把控,晋国也未能改变这局面。

    所以当杨骏兵败,黄琛苏愉归降刘谌,虽有不少人建议严惩,要求拿其家族连坐其罪。

    但是却被大世家的几个话事人一语否决,毕竟如此规矩一开,他们这些祖辈在洛都的人,就时刻有灭族之危,让其如何不惊恐。

    所以,最终宁随还是达到了刘谌的目的要求,将谈判协议带着南下。

    当刘谌将六千狼狈的残兵交给杨骏,一脸微笑地送走快哭出来的杨骏,房陵战事暂时画上圆满句号。

    于此同时,驻军安陆的杨济也被丁奉攻破城池,杨济北逃南阳,与杨骏合兵一处。

    “叔衡,休豫,此次汝二人与本王一道入京面圣吧,毕竟以后大家共事一家,正好去领功赏。”

    刘谌这么说,黄琛倒没觉得什么,而苏愉则一脸苦色,他是战败临阵降敌,何功之有?

    不过此时刘谌地位非凡,属于金口玉言一般,苏愉倒也不好拒绝。

    “次骞,此次驻守荆北之重任,拜托汝了!”

    思前想后,刘谌还是将文鸯留了下来,也留下黄崇驻守房陵,并镇守上庸的唐宇,总共留下三位将领。

    而且刘谌也只抽调了五千精兵,其余军队一概不动,荆北新下,需要军队弹压。

    来的时候可以说是偷偷摸摸,如今西还却是正大光明,带着立功的自豪。

    不过大军并没有走很快,一来车列中除了税粮战利品,还有就是近四千阵亡将士的骨灰盒,走的很沉稳。

    刘谌还按照当时习俗,请了当地颇为有名的道士,一路为数千忠骨招引阴魂。

    “英雄,回家啦!”

    一声声长喊,整个场面在现在看来颇为滑稽,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嬉笑,都是一脸沉穆。

    刘谌不时回首,看着昔日鲜活的人儿却变成一个个狭小的盒子,静下心来,他的内心开始慢慢出现撕裂的痛。

    痛的同时,迷茫也占领了他整个思绪…

    一战,死伤五千,仅仅收复几城,天下城池何其多?

    战争,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究竟要死多少人才足够?

    当刘谌这么问自己时,他感觉有些迷失方向,也迷失了自己。

    但是当他看向黄琛等人,那投来的目光表面灵动有智,但是刘谌却是感到他们那隐藏的迷茫。

    这迷茫,不是对自己的迷茫,而是对人类走向的迷茫。

    中国迷茫了五千年,直到英法联军的尖枪利炮,轰开那禁闭的国门,汉族人才知道,世界已经不同了。

    但是,似乎为时已晚!

    对!本王的作用,就是让国人百姓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所谓中原天下,有多么渺小!

    这么一想,刘谌顿时感觉茅塞顿开,眼前沉闷的风景,也是有些鲜活起来。

    情绪打开,再见得场面有些冷肃,刘谌有些不忍,当先朗声一笑。

    哈哈哈哈…

    “主公因何发笑,可是近乡情复起?”

    黄琛知道刘谌不是有心要破坏这气氛,毕竟这一切都是刘谌为之,但是刘谌此时的表现,又让他不解,才有此猜测。

    刘谌回头见大家虽没有向这边张望,都是噤声细听,便开口道:

    “非也,将勇忠魂,眼看就要回到家了,本王也知道,落叶归根,现在的他们,定是开心的!”

    刘谌这么一说,大家也是若有所思地点头,自古死伤将士都是草草掩埋,要么就是郑重埋葬,也是就近取土。

    但是像刘谌这般,一个不落地带回故乡,怕是古今第一人,想起来,作为刘谌的将士,也应该高兴才对。

    “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

    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

    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

    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

    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

    驰骋走天下,只将刀枪夸。

    ……

    男儿莫战栗,有歌与君听。

    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

    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

    刘谌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前世听到的这首《杀人歌》,低喃言咏出声。

    “杀一人为罪,屠万为雄……好句好气魄,只是,这会不会凶残了些?”

    说话的是张翼,饶是他征战一生,对于刘谌的吟诵心生一种心血沸腾之感,但是听到后面,不禁开口问道。

    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言语颇有不敬,张翼赶紧拱手道歉。

    刘谌却是豁然一笑,开口道:

    “哈哈,无端杀人,那是魔,但是为了天下苍生杀入,有何不可?”

    黄琛一直没说话,慢慢咀嚼刘谌的话,眼眸中的亮光愈发耀眼,到最后,竟是璀璨如繁星!

    “主公一辞赋,琛如醍醐灌顶,主公之志,天主莫遑,佩服佩服!”

    大军行进速度缓慢,房陵至永安百余里,竟是走了六日。

    到达永安,跟爰虎见面商榷一番,得知常有船舸游溯于峡涧间,刘谌冷笑,心中暗道:

    “想让本王害怕?尔吴国还是先保证孙休晚点死吧!”

    之后,刘谌带着大军继续西进,由于难走的路都已走过,去往成(和谐)都的路变得平稳起来,大军的速度也快了些。

    当愈发靠近蜀都,逐渐有百姓侯立在道路两旁,早早地等待凯旋之师。

    一部分是纯凑热闹的,但是刘谌知道,这之中,还是有很多是来找寻亲人的。

    刘谌带回所有阵亡将士的消息,在刘谌还在房陵时就派人特意发出,只为让蜀中百姓知道。

    刘谌,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狗蛋,娘在这里!”

    “铁柱,看见俺家大虎没?”

    当大军检略般地从中穿过,一些寻人的开始张口就问,同时一些准备酒食的百姓也是忙上前递上。

    “通令全军,勿得收受百姓毫厘,违者,军法从事!”

    如此一来,许多饥渴难耐的将士顿时将伸出的手收回,而且一些已经开始吃食的将士也急忙退还。

    “官军大人,为何不让俺们给英雄递送食物,这可是俺们的一点心意呀!”

    见到自己的精心准备被退回,许多人顿时不忿,年长的老者纷纷拦住刘谌,出言质问道。

    刘谌挥手令全军停下,下马走到最年老的一个人面前,看样子,他就是这里的话事人。

    见到刘谌过来,许多人连忙跪倒在地,他们也看出来了,刘谌就是这里最大的官。

    “大人,孩子们都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