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家秋色-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云秋接过去喝了起来,放下茶碗就说到“本来边上是要弄个花园的,爹娘不答应……”
陆院长笑着接口说到“你们这就很好了,在乡村地方,到处青山绿水的,哪里需要啥花园……我看你家这院子,就建的很是不错,虽没啥大的景观,但处处细节考虑得很是到位,衔接转圜的很是顺畅……花草树木也种得好,到处生机勃勃的……这宅子,适合生活……”
云秋眼睛都笑眯了“那是当然了,这院子我也有参与哦,那些个小花圃就是我建议的,漂亮吧……还有那个小水池,也有我的意见……”
安大夫伸手敲了云秋一下“敢情都是你的功劳……”
云秋吐了下舌头“那倒没有,是两位师傅的功劳……”
一行人都笑了。
安平和清泽、清峰在里面暂时忙活完了,就出来找云秋和安大夫他们,怎么的,安大夫他们也是客人,安平这个主人总要作陪。
一伙人站在院前晒场上,云秋指着对面额一大片河滩地对安大夫说到“师傅,那地儿以后挖几口荷塘,里面种鱼养荷,边上再圈个地儿养鸭养鹅上的……再在边上种上垂柳,建两座亭子,夏日在那赏荷,定时很漂亮”
安大夫看了看“倒还不错,那地儿够大,只是能不能挖得了鱼塘还得请师傅看下,不是啥地儿都能挖鱼塘的……那地儿你家也买下来啦?”
安平在旁笑着说道“买下来了,这丫头当时硬缠着要买,说要养鱼……这鱼自家也没养过,能不能成还两说呢”
云秋皱下眉头说道“自家没养过可以请人养嘛!总有人会的啊,再说了,那片区域挖出一片鱼塘,种上荷花啥的,多漂亮啊!又能赚钱又漂亮,多好的事儿……河滩地本就比较便宜,咱怎么的也不会吃亏的……”
云秋当时要求买上那片河滩地时就打算好了,养鸭养鹅养鱼种荷……若是可以的话她还想找人种上桑树,弄个桑基鱼塘啥的……只是这带都没人会种桑养蚕,也不知道这边的水土能否适应。
众人听云秋这么一说,都笑了,陆院长敲了敲云秋“你这丫头,算盘打的真响……这地儿养鱼?看着应是可以……你若真想养鱼,我倒可以推荐人来……”
云秋一听眼就亮了“好啊……好啊……我家正要找人呢!爹爹,咱接下来开始准备吧……院长,您回去就把人介绍来哦……”安平被云秋摇着直接点了头。
自家的鱼塘规划在当时买地的时候就沟通过了,家里院子建好了,鱼塘的事儿也是时候提上议程了。
清平镇这边虽然依山靠水的,但其实养鱼的不多,这时候的养鱼技术并不怎么发达。大家吃鱼基本上靠捕捞野生鱼为主,所以鱼的价格比肉类的会更高些。
而云秋在前世虽不是这专业的,但小时候在乡下,在舅舅家的鱼塘待过一段时间,让她养,她不会,但还是记住些养鱼要点的,像一些放养密度、消毒注意事项、及一些鱼儿能吃的食物啥的,若真养了也能提点建议。
当然了,这些东西这时代的人是否已经掌握了,又能否起到期望的作用?云秋还不很清楚,一般会养鱼的人都不会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告诉人,云秋前儿是打听过,但没打听出多少东西……
不管如何,这里人少养鱼,这是一块相对空白些的市场,值得自家去尝试。
……
一伙人又走了走,回去喝了茶,安大夫、陆院长和卢睿就先回镇上了。
新宅子里,老宅子众人及安清、安英两家都在,东西还没规整好,这些人仍在帮忙。忙活得教晚,安清就带着两个孩子在安平家住下了,齐良才自己先回镇上,他还有差事要办,无法留太久。
晚上云秋一家人围在一起,整理着今儿收到的礼。
由于对外发话不收礼,村里和乡绅的礼云秋家都没收,也就县衙和几个亲朋的礼收了。
知府派人送来的礼自是要收了,知府送了彩缎十匹,上等细瓷茶具两套,贡茶两盒,木雕漆器摆设一对……
“这知府大人大老远的送了礼过来,咱以后可咋还礼啊?”林氏看了眉头皱上了。
安清在旁笑了“弟妹啊……人家收到知府大人的礼,高兴都来不及,你倒愁上了!人家送了礼来,也并非指着你还情……人家是看在陆院长面儿送的,以后有机会还上,没机会还,也没啥要紧,一个大知府,还缺得了这点东西不成……”
“说的是,倒是我钻牛角里了……”林氏笑了下。
县衙和镇上送的礼就依着知府的礼减等,这些官府种的人做事十分的讲究,竟早早打听出上头会送啥礼……
陆院长送的是匾额一块,锦缎两匹,绒面孔雀开屏屏风一座……
陆院长这段时间和安平家越发熟了,特别是云秋,见到她像见到孙女似的疼爱。而且这次安平家能得到御赐石碑,陆院长的功劳可是无人能及的,他的情可不是简单的还礼能了事的。
安大夫是摆在堂厅的大耳彩绘八仙过海瓷瓶一对、瓷器摆件一对、文房四宝两套……安大夫的人情是根本不可能还得了的,他对云秋的疼爱那是当心肝似的,那就是云秋的另外一个爷爷……
此外是孙老板送来的礼,他送了两架炕屏,一架绒面的,绣着四福美人图;一架帛绢的,是花卉双面绣,摆在厅堂就卧室都特别体面。一对贵妃瓶,有半人高,白底清花,看着不便宜。此外茶叶两斤、锦缎两匹、文房四宝两套、雕花妆匣两个,零零总总的一大箱子……那妆匣云秋打开看了,里面的镜子磨得十分光滑,虽不敢说比得上现代的水银镜,但也已经能清晰的照见发丝了,在这时代这可十分难得……
孙老板送的这礼是过于贵重了,安平和林氏收的很不安。不过安平家和他们也算有交道,特别是清泽、清峰兄弟俩和孙志扬还是好友,这礼不收也不好……
至于卢睿,送的则十分实用,是堂厅那套桌椅和云秋屋子里的床具桌椅等摆设。上次,镇上堂厅的那套桌椅及云秋屋里的床桌等东西,就是卢睿送的,这次他又重来一次。只是这次的这两套可是比镇上那两套高级了很多,堂厅那套红木桌椅,单单木料钱怕就要上百两,云秋屋里那套黄花梨木的桌椅床具啥的,也更为精贵,也要几十两上百两……
卢睿的人情早欠多了,安平夫妇都已经快麻木了……对于卢睿,他们是把他当另外一个孩子看待,这份亲情也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老宅子、林氏娘家及大山、里正等人送的则是正常多了,就布匹、鸡鸭、米肉、果子啥的,这些人也没那么多钱,送的就是过日子用的日常东西,也就是个心意……
云秋一一的将今儿收到的礼登记入册,整理好后林氏把东西收起来,云秋把册子收进匣子里。
今天孙老板送的两个妆匣子,云秋很是喜欢,她自己拿了一个去了,另外一个自是给林氏了。
……
宅子建好了,长工就有地方安排了。现在已经是初冬,地里没多少活,安平就想着自家现在地多了,要再买两头牲口,养段时间,春耕的时候正好用上。
因而第二天安平就叫上陈二柱,往镇上挑牲口去了。
下晌回来,两人赶回来一头骡子和一头牛,两头都很青壮。连同这两头牲口配套的犁杖、鞭子、套子等东西都配备齐了,共花了二十八两银子。
陈二柱一回来又拉着云秋大说他的相牛经、相骡经,云秋虽说听得云里雾里的,但还是装着很感兴趣的样子。
李氏过来看见了,直接把陈二柱打发去后院干活了。
“这老头子,说起这些来就没完没了,逮着谁就说。秋丫头懂啥啊,他也能说个半天”
林氏笑了“爹这不是喜爱性口嘛!就让他说说,反正秋丫头也闲,陪陪她爷爷正好……”
云秋在旁嘟着嘴说道“娘总说我闲……我明儿进镇去得了,师傅那都好久没去了……”
“去吧去吧……你也该去了……叫你爹套上骡子送你去,把青儿、平儿两都带去,你姥姥一个人照顾那几个孩子,也需要帮忙……对了,去之前,记得把地里的菜摘些带去镇里…………”
……
第二天,云秋镇上没去成,倒是跟着林氏和安平过去老宅那边了。
清华看到云秋就往她怀里钻,云香在旁边看到了,冷哼了一声,甩下袖子走掉了。
周氏在旁边看到了,朝云秋笑了下,说道
“香儿就是脾气大些,秋儿别介意……”
云秋笑了下“我明白,不会介意的”
云香这人思维实在是被带歪了,云秋也只能对她视而不见。
安祖继弦后,清源就进了书熟,是周氏给张罗的。如今大房在周氏的打理下,倒是啥事都井井有条,只除了云香仍是时不时的抬杠置气添堵。看来这周氏是娶对了,大房如今也顺心了不少,安祖在周氏的打理下,精神越发的好了。
安平、云秋过来老宅,是找陈二柱商量开挖鱼塘的事儿的,陆院长介绍的人,今儿已经来看过了,河滩那片地儿可以挖鱼塘……(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一十章筹备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一十章筹备
陆院长介绍的人是个养鱼的老师傅了,姓王,养了二十多年的鱼了,经验很是丰富。
今儿一大早,陆院长派人送他过来,安平和云秋带他去河滩地走了一圈,王师傅看过后,说那地儿可以养鱼。
眼下是初冬,正是人们较闲的时候,安平就想着先雇人把鱼塘给挖好。那师傅已经谈好了,和他签了合约。王师傅还带了个弟子,也和安平签约了,现在都已经安排住进云秋家了。
安平和陈二柱商量好了,放话出去要雇短工挖鱼塘,没两天,人就雇到了。南方的冬天不是很冷,初冬土地没上冻,一些人家家里有闲余的劳力,自是想着能多赚两个钱,也好过年。
来挖鱼塘的短工有大多都是村里人,是相熟的人家,安平家近一年来时常请短工,这些人基本都来做过。
挖鱼塘的短工,安平家每天提供一顿晌午饭,两素一荤,管饱,工钱按挖的土方算……这个工钱的算法是云秋建议的,本来安平家雇短工都是按天算的,但此次雇的人比较多,到时候有人躲懒啥的,怕起纠纷,还是按方算好,按劳得酬,明了公平。
鱼塘的开挖自有王师傅负责,云秋家此次打算开挖四个鱼塘,鱼塘面积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莲藕、菱角啥的也要种上。
鱼塘的水直接引用清溪河的水,修筑有水渠与鱼塘相连,鱼塘另一端都开有导水口,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开闸放水……几个鱼塘中间留有可通车的堤坝,堤坝边上种上垂柳。堤坝上,云秋还特意吩咐留了两处地儿,打算到时候建两个观赏亭……
鱼塘在紧锣密鼓的开挖着,鱼苗安平也托人到县上预定了……草鱼、鲢鱼、鲫鱼……根据王师傅的建议,就定了几样市面上常见的鱼。第一次养,花样不能太多。除了鱼,也订了一些虾、蟹……
鱼塘这边有王师傅看着,云秋抽空就往镇上去了。家里又是建房子又是挖鱼塘的,云秋都好长一段时间没进镇了,安大夫早就在念叨她了。
去过回春堂,在那待了半天,云秋拉着卢睿去客来居看了看。
码头的客来居,卢睿前段时间请了个姓赵的掌柜照看着,徐伯要忙活的事儿太多了,无法再兼顾那边的活儿。
云秋和卢睿到那边的时候,应是饭馆生意比较闲的时候,但店里还是有不少的客人。清平镇码头这一年来越发的繁忙了,带动着旁边的店生意越加的好起来。
“东家……您来啦!”赵掌柜一见卢睿,忙忙的迎了出来。
“这是云秋小姐,也是咱店的东家,你认下”云秋还没见过这个新掌柜,卢睿对他介绍了下。
赵掌柜忙忙和云秋见过礼,他早就听说这店有两个东家,只是没想到对方是这么小的姑娘。云秋询问了一些店里的情况,看店里还在忙着,她和卢睿就出来了。
“睿哥哥,这家店生意越发的红火了……”本来饭馆类的店铺,每日都有空挡期的,这家店基本上就没空挡期,来来往往的旅客给它提供了充足的客源……而且附近的居民也认同了这店里的口味,也不时光顾……这店经营到现在,生意是在稳步上升,可惜旁边的店面谈不下来,否则再盘下一两间,生意定会更好。
卢睿扯了下嘴角“睿哥哥的眼光,秋儿的想法……这店生意要不好才叫奇怪……”眼里有丝得色。
云秋跳起来,敲了卢睿一下“睿哥哥可不能骄傲自满……嘿嘿……代师傅说的……”
卢睿伸手揉揉云秋的头“人小鬼大……”
“睿哥哥,上次你说要开的糕点铺……店面看好了吗?”
蛋糕的作法云秋已经折腾出几种了,现在要开家糕点铺应是可行了。
“就用你家门前那两间吧!那两间店面我已经收回来了,那地儿在主街边上,离码头也近,做好了还可在客来居边上设个柜台,兼买……”
当时安平和卢睿合作客来居的时候没有出资,把这两间店面给卢睿用了,当成投资。现在转了一圈,卢睿又想把这两间店面用来开糕点铺。
云秋点点头“我看也行,只是咱还得再找两个善于做糕点的厨娘,这两个人最好是买下来的,咱要开这铺子,这做糕点的方法可是机密,传出去那咱就没啥优势了!”
卢睿点点头“这人我来找,你有空再做做,看能否都想出几个不同的花样来……”
“行,这段时间我多想想!不过……睿哥哥,我家又建房子,又挖鱼塘的……家里已经没多少银子了,这蛋糕铺的银子……”
卢睿点了点云秋的鼻子“这哪里需要你担心,睿哥哥自会打理好,你家出这方子就行了,那已经很值钱……算起来还是我赚了……”
安平家和卢睿一起合作,基本上啥事都是他打理的,也没出多少本钱……安平夫妇本就觉得是自家占了便宜,现在云秋筹备的这糕点铺没出钱的话,不知道安平会不会又跳起来……算咯,这事儿她可不去操心,卢睿自会和他们沟通好,该怎么算,算几成,让他们谈去……
两人又去主街那家客来居走了一圈,那家店现在是云秋大姨父在管理,大姨也在里面做厨娘,云秋和卢睿在里面和她们俩聊了会就出来了。这家店生意也不错,不过每日有小段的空挡期,这里毕竟没有那源源不绝的来往旅客。
在外走一圈,回去已经快傍晚了,有卢睿在,平儿、青儿今儿都没跟出去,云秋一回去,就伺候着她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平儿又帮云秋做了下护理按摩。由俭入奢易啊……才多久,云秋已经习惯了这两个丫头的服侍了。
吃完晚饭,云秋帮陪着姥姥、清泽、清峰、文华和子君表哥聊了会天,就带着平儿去厨房里研究糕点了。
这做糕点的黄油云秋已经让徐伯帮着打探清楚哪里有得卖了。只是这东西只在北方菜有得卖,路途遥远,卢睿已经让徐伯派了一个人去学下,打算回来自己制作,省得大老远的跑去进货。这人这个月内就会回来了。
几款蛋糕要用到牛奶,卢睿上次为云秋弄来的三头奶牛,这次要开糕点铺子,更是需要用到了,卢睿又让人弄了十来头过来,专门放在镇郊外的小庄子里,派人养着。
云秋在镇上这段日子,每日就去安大夫那半天,回来研究蛋糕作法半天。一个月下来,云秋又折腾出几款新的作法。这所谓的新作法,大多是在现代的作法上改良的,因着古代没有一些现代的工具和用料,云秋就在那边摸索着一些替代方法。
做出来的蛋糕,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蛋糕,但口味还是不错的。云秋每次做出来都拿去给安大夫、陆院长他们试吃,这两人可是吃的很高兴,一个劲的鼓励云秋多做几款出来。
云秋在这边研究蛋糕的作法,卢睿已经抽空去了趟清溪村,和安平、林氏夫妻俩谈了开糕点铺的事情。安平夫妇和卢睿谈了半晌,最终商定:铺子卢睿负责打理,安平家负责提供糕点方子,此外安平家从客来居第四季度的红利钱里扣一百两当成糕点铺子的投资,利润还是四六开。
事情谈妥了,铺子的装修就提上了议程。按着云秋的要求,卢睿专门找人订做了一些精致的小圆桌和小圆凳,又订做了几个屏风,将边上一块区域隔起来,设成雅座的形势……糕点房外边弄个展示柜。没有玻璃,展示柜效果和现代的差了很多。
这糕点可以保存几天,是送礼佳品。云秋让卢睿找老工匠,设计了几款精美的包装盒子。古代没有玲琅满目的硬纸,要弄包装盒子最经常见的木做的,当然了,也有铜、铝、银等金属做的,只是这种盒子成本那就不是一般的高了。
卢睿和云秋商量了,店里包装盒子基本上都是用木做的,盒子上统一印了糕点铺的标志。这标志其实就是商标,这时代有些大的商号特别是老字号都是有自己的标志的。
这糕点铺的标志是云秋找陆院长设计的。可怜一代大师,沦落到给一家小糕点铺设计店铺标志的地步……陆院长本来还挣扎的,但云秋说了,陆院长不帮她设计这标志,她以后做了啥好吃的,就不先给他试吃了。为了以后的口福,陆院长只能屈服了……
要开糕点铺子,那自是要有糕点师傅的。云秋要求厨娘要善于做点心,又要求能买断身契。这其实并不好找,人家有手技术,能养活自己,谁愿意卖了自个啊!
徐伯找了一两个月,托了好几个中人一起找,才找到两个满足要求的厨娘,云秋过目点头后,卢睿就买断这两人的身契,交给云秋来教她们做糕点。
厨娘有了,徐伯又去雇了伙计,糕点铺子的准备工作就差不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一十一章糕点铺
收费章节(12点)
第一百一十一章糕点铺
新糕点铺子叫飘香园,名称是陆院长取的,云秋当时找陆院长设计标记的时候,就让他一起取了,理由是店铺的标记必须跟名称相称。
转眼已经十二月了,再不到一个月就要过年了。卢睿和云秋商量着,这糕点铺子要赶紧开起来,运营得好的话,应能赶上春节那波送礼潮。两家人商量了下,铺子订在十二月五日开业了。
开业这天,来了好多人捧场。安大夫、陆院长来了,孙老板、李捕头也到了,老宅子的人,林氏娘家的人,各位亲朋好友都到场了,欣欣嚷嚷的,挤满了店门。
由于陆院长到场,县令和镇长也派人送了礼了。
这可算是意外之喜,在这清平镇里,县令、镇长都送礼庆贺了,那以后铺子就好营运多了,至少没啥地痞****敢上门捣乱,一些商家明里也不敢为难……
开业这天,云秋和卢睿商量了下,除了大发传单宣传外,云秋还暗暗编了一些小道消息,找了一些混混,让他们大街小巷的宣传去。特别是茶市场及一些管家婆子多的地方,更让他们加重宣传。
当时云秋提出这方案的时候,陆院长和安大夫两人都愣住了,不过半晌后两人都笑的连说这法子好。云秋这法子虽说很偏,但是抓住了人们好奇的心理。
人们总是喜欢打听一些小道消息,这种消息的传遍速度可比明面上消息的传遍速度快很多。现代演艺圈的一些花边新闻传播速度就跟火箭似的,没几个小时,就尽人皆知了。
不过,陆院长和安大夫两人后来知道云秋让他们传的小道消息里面有啥内容的时候,他们俩都气得牙痒痒,抓她过去好一顿训斥……
云秋让那些混混传了陆院长和安大夫私底下的饮食习性,重点描述了他们两人,如何把这飘香园的蛋糕当饭吃……
厄……云秋被抓包后,还仰着脖子,弱弱的争辩道“……你们两人是很喜欢吃这蛋糕嘛!本就会把这东西当饭吃啊!我只是稍稍夸张了点……”把安大夫和陆院长堵得够呛。
当然了,这是后话不提。
……
飘香园开业很成功,不单单因为云秋和卢睿明里的宣传,暗里的小道消息。主要的是其独特的口感:香甜可口、入口即化。小道消息只能引起大家一时的兴趣,东西好吃才是店铺生意红火的最关键所在。
飘香园主打中高端路线,每份糕点定价在五十文以上,一些用料精细的高端糕点,被精心包装后卖到将近半两银子。因独此一家,飘香园的糕点在短短几个月内,成为镇上甚至是县上,大户人家日常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
飘香园运营稳定后,卢睿在码头客来居边上设了一个专柜,来来往往的客商把飘香园的名声慢慢的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