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听风录-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文聘之言,再加上见到文聘脸上的那一丝焦急之色,蒯良不禁率先开口向着文聘问道:“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文族长为何脸上一脸的慌张之色呢?”

    听到蒯良的询问,这时文聘却是对着蒯良说道:“蒯长史,我们的余粮不多了。”

    听到文聘之言,原本还笑容满面的蒯良却是脸上的笑容马上就消失不见了,而蔡瑁此时却也是一脸的惊讶之色,“余粮不多了?文族长,在下好像记得文族长曾经说着城中粮草充足,撑个一两月是没问题的吗?”这时蒯良终于忍不住的对着文聘问道。

    听到蒯良的疑惑之言,文聘不禁向着蒯良解释道:“之前的确够用,不过前些日子下了一阵大雨,而那些粮食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却是发了霉不能才食用了,我已经掌管粮食的军官就地正法了!”

    听到文聘之言,蒯良和蔡瑁不禁有些面面相觑,毕竟这种事情文聘现在已经将那所谓的“责任人”就地正法了,蒯良和蔡瑁毕竟是外军,却是也不好开口再要求什么。

    “那现在粮草问题已经成了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难题了?”蒯良不禁对着文聘问道。

    听到蒯良之言,文聘不禁无奈的点了点头。。。。。。

    却说刘备与关、张、赵云等,引兵欲袭许都,行近穰山地面,正遇曹兵杀来,刘备便于穰山下寨,军分三队:关羽屯兵于东南角上,张飞屯兵于西南角上,玄德与于正南立寨。

    曹操兵至,刘备鼓噪而出,曹操布成阵势,叫刘备打话,刘备出马于门旗下。

    曹操以鞭指骂道:“吾待汝为上宾,汝何背义忘恩?”

    听到曹操之言,刘备不禁对着曹操说道:“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

    遂于马上朗诵衣带诏,曹操见状不由大怒,身后乐进出战,刘备亲自出马。二将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

    忽然喊声大震,东南角上,关羽冲突而来;西南角上,张飞引军冲突而来。三处一齐掩杀。

    曹军远来疲困,不能抵当,大败而走,刘备得胜回营。

    次日,又使搦战,曹操兵旬日不出,玄德再使张飞搦战,曹操兵亦不出。

    玄德更加怀疑,忽报手下运粮至,被曹军围住,玄德急令张飞去救。

    忽又报夏侯惇引军抄背后径取徐州,玄德大惊道:“若如此,吾前后受敌,无所归矣!”急遣云长救之,两军皆去。

    不一日,飞马来报夏侯惇已打破徐州,陈登弃城而走,云长现今被围。

    刘备大惊。又报张飞去救陈登,也被围住了,刘备急欲回兵,又恐曹操兵后袭。

    忽报寨外乐进搦战,玄德不敢出战,候至天明,教军士饱餐,步军先起,马军后随,寨中虚传更点。

    刘备等离寨约行数里,转过土山,火把齐明,山头上大呼曰:“休教走了刘备!丞相在此专等!”

    刘备慌寻走路,刘备掣双股剑奔走,正战间,乐进追至,与刘备力战。

    背后于禁、李典又到,刘备见势危,落荒而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刘备望深山僻路,单马逃生。

    刘备正慌,方欲自战,正夺路间,只见关羽、关平引三百军到,两下相攻,杀退曹军。

    各出隘口,占住山险下寨,刘备使关羽寻觅张飞,原来张飞去救陈登,张飞救下陈登,奋力杀退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引军围住。

    关羽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与张飞同回见玄德。

    人报曹军大队赶来,玄德教孙乾等保护老小先行,刘备与关、张、在后,且战且走。

    曹操见玄德去远,收军不赶,刘备败军不满一千,狼狈而奔,前至一江,唤土人问之,乃汉江也。

    刘备权且安营。土人知是刘备,奉献羊酒,乃聚饮于沙滩之上。

    玄刘备不仅感叹道:“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

    众皆掩面而哭,这时关羽却是说道:“兄言差矣。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孙乾道:“成败有时,不可丧志。此离荆州不远。刘景升坐镇九郡,兵强粮足,更且与公皆汉室宗亲,何不往投之?”

    刘备不仅说道:“但恐不容耳。”孙乾不由的说道:“某愿先往说之,使景升出境而迎庄公。”

    玄德大喜,便令孙乾星夜往荆州,到郡入见刘表,礼毕,刘表问曰:“公从玄德,何故至此?”

    孙乾不由回答道:“刘使君天下英雄,虽兵微将寡,而志欲匡扶社稷。汝南刘辟、龚都素无亲故,亦以死报之。明公与使君,同为汉室之胄;今使君新败,欲往江东投孙仲谋。乾僭言曰:不可背亲而向疏。荆州刘将军礼贤下士,士归之如水之投东,何况同宗乎?因此使君特使乾先来拜白。惟明公命之。”

    刘表听罢不由大喜道:“玄德,吾弟也。久欲相会而不可得。今肯惠顾,实为幸甚!”

    这时蒯越却是对着刘表说道:“不可。刘备先从吕布,后事曹操,近投袁绍,皆不克终,足可见其为人。今若纳之,曹操必加兵于我,枉动干戈。不如斩孙乾之首,以献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

    孙乾正色道:“乾非惧死之人也。刘使君忠心为国,非曹操、袁绍、吕布等比。前此相从,不得已也。今闻刘将军汉朝苗裔,谊切同宗,故千里相投。尔何献谗而妒贤如此耶?”

    刘表闻言,乃叱蒯越道:“吾主意已定,汝勿多言。”

    蒯越惭恨而出,赶忙给远在长沙的兄长蒯良写信说明荆州的情况,刘表遂命孙乾先往报刘备,一面亲自出郭三十里迎接。

    刘表见刘表,执礼甚恭。表亦相待甚厚,刘备引关、张等拜见刘表,刘表遂与玄德等同入荆州,分拨院宅居住。

    却说曹操探知玄德已往荆州投奔刘表,便欲引兵攻之。程昱道:“袁绍未除,而遽攻荆襄,倘袁绍从北而起,胜负未可知矣。不如还兵许都,养军蓄锐,待来年春暖,然后引兵先破袁绍,后取荆襄:南北之利,一举可收也。”

    曹操然其言,遂提兵回兖州,至建安七年,春正月,曹操复商议兴兵。

    先差夏侯惇、满宠镇守汝南,以拒刘表;留曹仁、荀彧守许都:亲统大军前赴官渡屯扎。

    且说袁绍自旧岁感冒吐血症候,今方稍愈,商议欲攻许都。

    审配劝谏道:“旧岁官渡,仓亭之败,军心未振;尚当深沟高垒,以养军民之力。”

    正议间,忽报曹操进兵官渡,来攻冀州,袁绍不由的说道:“若候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然后拒敌,事已迟矣。吾当自领大军出迎。”

    袁尚这时道:“父亲病体未痊,不可远征。儿愿提兵前去迎敌。”

    袁绍马上就同意了下来,遂使人往青州取袁谭,幽州取袁熙,并州取**:四路同破曹操。

第四百九十三节 兄弟内斗

    而刘备入荆的消息仿佛是长了翅膀了一般传入了荆州的各个地方,而远在长沙正打的火热的蔡瑁和刘琦他们却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刘琦在刚刚的道刘备入荆的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却是感到了万分的愕然,毕竟没想到这刘备最终还是进荆州了。

    原本刘琦想着刘备应该不会这么快就进荆州的,在刘琦之前的计划之中,等到自己将蔡瑁消灭了,然后挥师荆州,将整个荆州接管到自己的手中。

    到时候就算刘备来了荆州,整个荆州都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量他刘备也翻不起什么风lang。

    不过此时刘备的这个举动却是直接就打乱了刘琦之前的计划,这是出乎刘琦预料之外的。

    原本刘琦还想着将这城池多围攻几天的,不过现在看情形自己得加快脚步了。

    而此时刘琦身旁的郭嘉见到刘琦眉头紧锁,不由的向着刘琦问道:“主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竟然让主公露出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

    听到郭嘉之言的刘琦却是从思考之中回过神来,紧接着对着郭嘉说道:“刘备来荆州了。”

    “刘备来荆州了?什么时候的事情?”听到刘琦之言的郭嘉却是也是一副震惊的神色,毕竟这个消息对于郭嘉来说也是十分的没想到。

    “是啊,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刘琦不禁喃喃自语道。

    “主公,您说什么?”听到刘琦之言,郭嘉不禁疑惑的向着刘琦问道。

    听到郭嘉的询问,这时的刘琦却是从刚刚的愣神之中醒悟了过来,不由的对着郭嘉说道:“没事,没事。”

    却说袁尚自斩史涣之后,自负其勇,不待袁谭等兵至,自引兵数万出黎阳,与曹军前队相迎。

    于禁当先出马,袁尚挺枪来战,不三合,架隔遮拦不住,大败而走,张辽乘势掩杀,袁尚不能主张,急急引军奔回冀州。

    袁绍闻袁尚败回,又受了一惊,旧病复发,吐血数斗,昏倒在地。

    刘夫人慌救入卧内,病势渐危,刘夫人急请审配、逢纪,直至袁绍榻前,商议后事。

    袁绍但以手指而不能言,刘夫人对着众人说道:“袁尚可继老爷后嗣吗?”

    袁绍点头,审配便就榻前写了遗嘱,袁绍翻身大叫一声,又吐血斗余而死。

    袁绍既死,审配等主持丧事,刘夫人便将袁绍所爱宠妾五人尽行杀害;又恐其阴魂于九泉之下再与绍相见,乃髡其发,刺其面,毁其尸:其妒恶如此。

    袁尚恐宠妾家属为害,一起收而杀之,审配、逢纪立袁尚为大司马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牧,遣使报丧。

    此时袁谭已发兵离青州,知父死,便与郭图、辛评商议,郭图道:“主公不在冀州,审配、逢纪必立显甫为主矣。当速行。”

    辛评这时道:“审、逢二人,必预定机谋。今若速往,必遭其祸。”

    袁谭这时道:“那要是这个样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听到袁潭之言,郭图不由的说道:“可屯兵城外,观其动静。某当亲往察之。”

    袁谭依言,郭图遂入冀州,见袁尚,礼毕,袁尚问道:“兄何不至?”

    郭图不禁回答道:“因抱病在军中,不能相见。”

    袁尚这时对着郭图说道:“吾受父亲遗命,立我为主,加兄为车骑将军。目下曹军压境,请兄为前部,吾随后便调兵接应也。”

    郭图回答道:“军中无人商议良策,愿乞审正南、逢元图二人为辅。”

    听到郭图之言,袁尚不禁接着说道:“吾亦欲仗此二人早晚画策,如何离得!”

    郭图无奈之下只好说道:“然则于二人内遣一人去,何如?”

    尚不得已,乃令二人拈阄,拈着者便去,逢纪拈着,尚即命逢纪赍印绶,同郭图赴袁谭军中。

    纪随图至谭军,见谭无病,心中不安,献上印绶,袁潭大怒,欲斩逢纪。郭图密劝谏道:“今曹军压境,且只款留逢纪在此,以安尚心。待破曹之后,却来争冀州不迟。”

    袁谭从其言,即时拔寨起行,前至黎阳,与曹军相抵,袁谭遣大将汪昭出战,曹操派遣乐进迎敌。

    二将战不数合,乐进一刀斩汪昭于马下,曹军乘势掩杀,谭军大败。

    袁谭收败军入黎阳,遣人求救于袁尚。袁尚与审配计议,只发兵五千余人相助。

    曹操探知救军已到,遣乐进、李典引兵于半路接着,两头围住尽杀之。

    袁谭知尚止拨兵五千,又被半路坑杀,大怒,乃唤逢纪责骂。

    逢纪赶忙解释道:“容某作书致主公,求其亲自来救。”

    袁谭即令逢纪作书,遣人到冀州致袁尚,与审配共议。

    审配道:“郭图多谋,前次不争而去者,为曹军在境也。今若破曹,必来争冀州矣。不如不发救兵,借操之力以除之。”

    尚从其言,不肯发兵,使者回报,袁谭大怒,立斩逢纪,议欲降曹。

    早有细作密报袁尚,尚与审配议曰:“使谭降曹,并力来攻,则冀州危矣。”

    乃留审配并大将苏由固守冀州,自领大军来黎阳救谭。

    袁尚点兵三万,派出先锋,先至黎阳,袁谭闻尚自来,大喜,遂罢降曹之议,袁谭屯兵城中,尚屯兵城外,为掎角之势。

    不一日,袁熙、**皆领军到城外,屯兵三处,每日出兵与操相持,袁尚屡败,曹操兵屡胜。

    至建安八年春二月,曹操分路攻打,袁谭、袁熙、袁尚、**皆大败,弃黎阳而走。

    曹操引兵追至冀州,谭与尚入城坚守;熙与于离城三十里下寨,虚张声势。

    曹操兵连日攻打不下,手下谋士进言道:“袁氏废长立幼,而兄弟之间,权力相并,各自树党,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举兵南向荆州,征讨刘表,以候袁氏兄弟之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而定也。”

    曹操觉得其言有理,命曹洪引兵守官渡,曹操引大军向荆州进兵。

    谭、尚听知曹军自退,遂相庆贺。袁熙、**各自辞去,袁谭与郭图、辛评议道:“我为长子,反不能承父业;尚乃继母所生,反承大爵:心实不甘。”

    郭图这时说道:“主公可勒兵城外,只做请显甫、审配饮酒,伏刀斧手杀之,大事定矣。”

    袁谭从其言,适别驾王修自青州来,袁谭将此计告之,王修不禁说道:“兄弟者,左右手也。今与他人争斗,断其右手,而曰我必胜,安可得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彼谗人离间骨肉,以求一朝之利,原塞耳勿听也。”

    袁谭听罢大怒,叱退王修,使人去请袁尚,袁尚与审配商议,审配道:“此必郭图之计也。主公若往,必遭奸计;不如乘势攻之。”

    袁尚依言,便披挂上马,引兵五万出城。袁谭见袁尚引军来,情知事泄,亦即披挂上马,与尚交锋,袁尚见袁潭大骂。

    袁谭亦骂道:“汝药死父亲,篡夺爵位,今又来杀兄耶!”二人亲自交锋,袁谭大败。袁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袁谭引败军奔平原,袁尚收兵还,袁谭与郭图再议进兵,令岑璧为将,领兵前来。

    袁尚自引兵出冀州,两阵对圆,旗鼓相望,岑璧出骂阵;袁尚欲自战,手下一员大将,拍马舞刀,来战岑璧。

    二将战无数合,袁尚手下斩岑璧于马下,袁谭兵又败,再奔平原。

    审配劝袁尚进兵,追至平原,袁谭抵挡不住,退入平原,坚守不出。

    袁尚三面围城攻打,袁谭与郭图计议,郭图道:“今城中粮少,彼军方锐,势不相敌。愚意可遣人投降曹操,使操将兵攻冀州,尚必还救。将军引兵夹击之,尚可擒矣。若操击破尚军,我因而敛其军实以拒操。操军远来,粮食不继,必自退去。我可以仍据冀州,以图进取也。”

    袁谭从其言,问道:“何人可为使?”

    郭图不由的说道:“辛评之弟辛毗,字佐治,见为平原令。此人乃能言之士,可命为使。”

    袁谭即召辛毗,辛毗欣然而至,袁谭修书付毗,使三千军送毗出境。

    辛毗星夜赍书往见曹操,时曹操屯军西平伐刘表,表遣玄德引兵为前部以迎之。

    未及交锋,辛毗到曹操寨,见曹操礼毕,操问其来意,毗具言袁谭相求之意,呈上书信。

    曹操看书毕,留辛毗于寨中,聚文武计议。

    程昱道:“袁谭被袁尚攻击太急,不得已而来降,不可准信。”

    吕虔、满宠亦曰:“丞相既引兵至此,安可复舍表而助谭?”

    荀攸曰:“三公之言未善。以愚意度之: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不敢展足,其无四方之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数十万,若二子和睦,共守成业,天下事未可知也;今乘其兄弟相攻,势穷而投我,我提兵先除袁尚,后观其变,并灭袁谭,天下定矣。此机会不可失也。”

    曹操大喜,便邀辛毗饮酒,谓之道:“袁谭之降,真耶诈耶?袁尚之兵,果可必胜耶?”

    辛毗对道:“明公勿问真与诈也,只论其势可耳。袁氏连年丧败,兵革疲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隙,国分为二;加之饥馑并臻,天灾人困:无问智愚,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灭袁氏之时也。今明公提兵攻邺,袁尚不还救,则失巢穴;若还救,则谭踵袭其后。以明公之威,击疲惫之众,如迅风之扫秋叶也。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摇动。况四方之患,莫大于河北;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愿明公详之。”

    曹操大喜道:“恨与辛佐治相见之晚也!”即日督军还取冀州。

第四百九十四节 慷慨赴死

    却说袁尚知曹军渡河,急急引军还邺,袁谭见尚退军,乃大起平原军马,随后赶来。

    曹操忽然说道:“方今粮草不接,搬运劳苦,我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然后进兵。”

    于是曹操令谭且居平原,曹操则引军退屯黎阳。

    郭图对着袁谭说道:“曹操以女许婚,恐非真意。今又封赏老主公旧将,带去军中,此乃牢笼河北人心。后必终为我祸。主公可刻将军印二颗,暗使人送与二吕,令作内应。待操破了袁尚,可乘便图之。”

    谭依言,遂刻将军印二颗,暗送与袁绍之前旧将,谁知其中有人却是接到袁潭的礼物,径将印来禀曹操。

    曹操大笑道:“谭暗送印者,欲汝等为内助,待我破袁尚之后,就中取事耳。汝等且权受之,我自有主张。”自此曹操便有杀谭之心。

    且说袁尚与审配商议:“今曹兵运粮入白沟,必来攻冀州,如之奈何?”

    审配配说道:“可发檄使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运粮道;令沮授之子沮鹄守邯郸,遥为声援。主公可进兵平原,急攻袁谭。先绝袁谭,然后破曹。”

    袁尚听罢大喜,留审配与陈琳守冀州,使马延、张顗二将为先锋,连夜起兵攻打平原。

    袁谭知袁尚兵来近,告急于曹操,曹操说道:“吾今番必得冀州矣。”

    正说间,适许攸自兖州来;闻尚又攻谭,入见曹操道:“丞相坐守于此,难道还想等天雷击杀二袁吗?”

    听到此言曹操不禁笑着说道:“吾已料定矣。”遂令曹洪先进兵攻邺,曹操自引一军来攻尹楷。

    兵临本境,尹楷引军来迎,尹楷出马,曹操不由的说道:“夏侯元让何在?”

    夏侯惇应声而出,纵马直取尹楷,尹楷措手不及,被夏侯惇一刀斩于马下,余众奔溃。

    曹操将残军全部都招降了,即勒兵取邯郸,沮鹄进兵来迎。乐进出马,与沮鹄交锋。

    战不三合,沮鹄大败,乐进从后追赶,两马相离不远,乐进急取弓射之,应弦落马。操指挥军马掩杀,众皆奔散。

    于是曹操引大军前抵冀州,曹洪已近城下,曹操令三军绕城筑起土山,又暗掘地道以攻之。

    审配设计坚守,法令甚严,东门守将冯礼,因酒醉有误巡警,审配痛责骂了一番。

    冯礼怀恨,潜地出城降曹操,曹操问破城之策,冯礼不由的答道:“突门内土厚,可掘地道而入。”

    曹操便命冯礼引三百壮士,夤夜掘地道而入,却说审配自冯礼出降之后,每夜亲自登城点视军马。

    当夜在突门阁上,望见城外无灯火,审配不由大惊道:“冯礼必引兵从地道而入也。”

    急忙唤精兵运石击突闸门;门闭,冯礼及三百壮士,皆死于土内。

    曹操折了这一场,于是放弃了地道之计,退军于洹水之上,以候袁尚回兵。

    袁尚攻平原,闻曹操已破尹楷、沮鹄,大军围困冀州,乃掣兵回救。部将马延道:“从大路去,曹操必有伏兵;可取小路,从西山出滏水口去劫曹营,必解围也。”

    袁尚从其言,自领大军先行,令马延与张顗断后,早有细作去报曹操。曹操不由的说道:“彼若从大路上来,吾当避之:若从西山小路而来,一战可擒也。吾料袁尚必举火为号,令城中接应。吾可分兵击之。”

    于是分拨已定,却说袁尚出滏水界口,东至阳平,屯军阳平亭,离冀州十七里,一边靠着滏水。

    袁尚令军士堆积柴薪干草,至夜焚烧为号;遣主簿李孚扮作曹军都督,直至城下,大叫:“开门!”

    审配认得是李孚声音,放入城中,说道:“袁尚已陈兵在阳平亭,等候接应,若城中兵出,亦举火为号。”

    审配教城中堆草放火,以通音信,李孚曰:“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配从其论。

    次日,城上竖起白旗,上写“冀州百姓投降。”

    曹操见到此景,不由的说道:“此是城中无粮,教老弱百姓出降,后必有兵出也。”

    操教李典、乐进各引三千军来,伏于两边,曹操自乘马、张麾盖至城下、果见城门开处,百姓扶老携幼,手持白旗而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