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民国之中华崛起-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肯定的说,这个消息传开以后,我们国防军将会再次扬名立万,用自己强悍战斗力震惊整个世界。”

    说完,对着面前孙立人问道:“孙司令,目前的苏联红军已经不是一年前装备落后的部队,而是一支装备精良的新式军队。一次性全歼二十多万苏联红军精锐。我们的收获一定非常巨大。具体跟我说一说,我们国防军昨天晚上的收获…”

    “是,总座…。”心中已经有了大概数据的孙立人爽快回答。

    在李国胜以及李国胜身后一众部下注视下,孙立人开口报告道:“因为战场很多苏联士兵的尸体都被炮弹炸碎,或者被我军坦克碾压成肉泥,无法进行一一辨认。所以,我们的歼敌数据只能用大概来表示……”

    “根据统计,我军在战场一共俘虏苏联红军68491人,包括六名苏联红军中将。27名苏联红军少将,其他校级军官651人……战场可以确定的苏联红军尸体大约为十三万,其中包括上将两名,中将13名。少将45名,校级军官因为数量太大,就没有进行统计……”

    就在孙立人准备继续开口进行报告时。一脸聚精会神的李国胜忽然将其打断,语气沉重的反问道:“怎么会阵亡这么多人…二十多万苏联红军。才抓到六万多人的战俘,是不是部队在战场上出现乱杀战俘的现象…”

    看到面前眉头忽然皱起来的李国胜。孙立人一脸释然的解释道:“报告总司令,我们也想多抓俘虏。可是,苏联红军不给我们机会…整个交战过程中,很多苏联红军即使被我们包围,也表现出一副宁肯战死沙场也不当俘虏的铁骨。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我不得不命令坦克集群直接向苏联步兵发起攻击…。”

    “另外,昨晚反攻中,位于正面战场的全部都是坦克和装甲车。就算一辆坦克在反击中仅仅消灭五十名苏联红军,一千多辆坦克全部加起来也有差不多十万人。再加上后方数万步兵的歼敌数量,战场直接消灭十三万苏联红军根本不需要我们特意而为之。”

    五秒钟沉默后,李国胜默认的点了点头,表示对这种说法的认同。

    对着孙立人继续命令道:“我明白了,你继续…”

    长松一口气的孙立人赶紧开口道:“除了消灭差不多二十万苏联红军外,我们还缴获并摧毁苏联此次入侵外蒙古所携带的所有重型武器和相关后勤物资…。”

    “整个反攻中,我们一共摧毁苏联各种坦克,装甲战车总计938辆。战场缴获各种坦克,装甲战车总计759辆。缴获各种军用运输卡车1059辆…”

    “之所以能够在战场缴获这么多车辆和坦克,全部都是因为苏联红军仓促应战,各种车辆的燃油全部处于不足状态。这些车辆的燃油耗尽后,面对我军反攻,车内的苏联红军不得不放弃这些重型武器进行撤退…。”

    “除了坦克,装甲战车,各种运输车辆。我们在苏军炮兵集群还缴获苏军未进行炸毁的一百毫米以上口径重炮六百余门,完好无损的各种口径重炮炮弹超过二十万发…。”

    “最后一个大方面的缴获就是轻型武器和二十多万苏军的后勤储备…。虽然还没有进行具体统计,但是,根据前后侵入外蒙古境内的苏军总兵力35万人判断。我们缴获的各种轻步兵武器足够装备三十万军队,缴获的各种后勤储备和相应弹药,也足够三十万苏联红军长达两个月作战所需…。”

    听到这里,李国胜脸上不禁没有露出任何喜悦笑容,反而一脸凝重的自言自语道:“现在看来,斯大林为了对付我们国防军,报当初的一箭之仇,在苏联远东军区身上的付出简直可以称得上不遗余力。”

    “二十万远东红军都装备这么多重型装备。而且还不算两天战斗中被我们摧毁的。我真不敢想象,整个苏联远东军区升起的七十万大军手里还有多少重装备。如果这些重装备全部压向我们,我们国防军是否挡得住…。”

    说完。对着面前孙立人一脸严肃的命令道:“孙司令,按照斯大林脾气,对于眼前这场战败绝对不会善罢甘休。因为,他的苏联远东军区即使损失三十万大军,仍然还有七十万人随时可能向我们发起攻击。”

    “更加重要的是,通过这场决战,我们手里的唯一底牌已经全部暴露在斯大林面前。所以,接下来可能爆发的战斗已经不能通过计谋和取巧来取胜。而是要通过硬碰硬,通过正面实力对抗来取胜。”

    “所以。眼前我们缴获的这些重型装备在接下来可能对苏联远东军的后续作战中起到巨大作用……现在我命令你,马上抽调所有人力物力,将各种缴获全部隐蔽起来,以防备苏联空军将其摧毁…”

    看着面前迅速领命离开的孙立人,十多天战斗中,已经损失过半战斗兵力的第九军军长罗章忽然开口反问道:“总座,这么多重型武器,听着都让人心动。可是,放眼整个外蒙古。即使我们拥有再多重型武器,也没有人去用啊…。”

    李国胜笑着摇了摇自己脑袋回答:“你放心,最迟半个月时间,就有数十万大军前来接收并且使用这些重型武器。至于第九军在战斗中的损失。我也会在半个月内给你补齐。”

    “另外,为了让第九军更加适应对苏联远东红军的作战,我会从装甲集团军抽调一个重型坦克师。一个防空师配属给你,当然。一个重炮师的火炮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经过整编后的第九军绝对是国防军十几个主力军中战斗力最前的一个军。因为。只有你的十三军真正经过血与火的考验…”

    是个军人都希望自己统帅的部队强大。因为只有这样,在面对强敌的时候,自己才有勇气,才可能以最小伤亡取得最大代价,让部下从战争中活下来。

    听完李国胜对自己保证,激动的罗章竟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足足经过五秒钟的发愣后,才在部下提醒下对着面前总司令大声保证道:“请总司令放心,第九军全体将士绝不辜负总司令期望。只要第九军在外蒙古一天,就不会让一个苏联红军闯入中国境内。”

    李国胜点了点头表示回应后,随即陷入沉思之中。

    放眼整个国防军,已经完成整编的百万大军中,因为大量国防军自产武器装备部队,并且在性能上并不比苏联红军差。所以,一百万国防军精锐不仅不会用上这些重装备,甚至于对这些苏制重装备看不上眼。

    所以,想到这批重装备具体归属时,李国胜的第一目标就是仍然在京津一带进行整训的三十五万原东北军和晋绥军。

    在李国胜制定的原定计划中,三十五万东北军和晋绥军从完成整编,到赶往沈阳城进行换装,最后到真正兵临外蒙古……整个过程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所以,为了后续作战所需,李国胜接下来需要依靠的兵力并不是这三十五万大军,而是迅速撤离华北境内的警卫师等作战部队。

    但是,手中有了这些重装备和足够三十万军队的轻型武器后,李国胜就不必冒着华北治安再次被破坏的风险,急匆匆将负责华北治安的警卫师等部队调走。

    直接通过空军,将仅仅完成整编的三十五万大军空运至外蒙古草原。用刚刚缴获的大批武器装备暂时装备这三十五万大军,迅速形成战斗力,加入到抗击苏联红军入侵的战斗中。

    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将到手的大量武器装备废物利用,并且用苏联制造的武器弹药去消灭苏联人。总司令李国胜当然不会放过。

    嘴角忽然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冷笑后,对着身后作战处副处长命令道:“李处长,马上给参谋长去一封电报,命令参谋长迅速完成对平津一带三十五万晋绥军和原东北军整编。而后。利用空军直属运输机团在最短时间内,将三十五万将士空运至外蒙古进行换装…。”

    “正在进行集结的警卫师各部。马上停止向外蒙古进军的军事行动,回到原驻地继续执行原定作战任务。“

    一架载重五吨的大型运输机如果在战时。最多只能运载五十名全副武装步兵。但是,丢掉所有武器装备后,这架运输机就可以一次性运送65名士兵。

    按照一架运输机一天可以两次往返北平和外蒙古来计算,空军直属运输团一天时间就可以向外蒙古输送一个野战师,总计一万五千将士。

    也就是说,从李国胜下达命令开始,最迟一个月时间,外蒙古境内就可以多出三十五万装备精良的后备兵力。

    到时候,即使苏联远东军剩下的六十多万军队一齐向中苏边境压来。有这么多兵力在手的李国胜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三十多万后备兵力虽然没有进攻能力,但是,让装备精良的他们进行被动防御还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李国胜脸上因为这个忽如其来大胆想法而露出一丝发自内心笑容的时候。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就好像发怒的狮子,脸色红的几乎可以滴出血来,瞪着一双同样通红的眼眼镜,死死盯着面前红军总参谋长一言不发…。

    办公室越来越凝重的气氛足足维持五分钟后,红军参谋总长才小声开口问道:“斯大林同志。我们的损失虽然非常巨大,但是,苏联远东军的实力仍在,我们还有一雪前耻。在战场上彻彻底底击败中国国防军的机会…”

    “机会…。”听到这两个字,斯大林一向充满自信的脸上竟然闪过一丝落寞。

    因为,坐在面前的斯大林已经不止一次摆在国防军之手。自信的斯大林害怕自己刚刚鼓足勇气。拿剩下的苏联远东军去喝国防军拼命,又一个失败消息传到他的耳朵。

    到时候。斯大林失去的就不仅仅远东军区剩下的数十万红军精锐,还有座位苏联政府主席的荣誉以及自己发自内心的自信。

    所以。心中已经产生一丝顾虑的斯大林竟然发现:座位伟大苏联政府主席的自己,竟然对国防军这个生死之敌充满憋屈。

    不过,在部下面前,斯大林还是很好的将心中这种憋屈给隐藏起来。长叹一口气后,再次将目光集中到手中电报上。

    一分钟,两分钟…

    诺大的办公室再次经过足足五分钟沉寂后,扬了扬手中电报的斯大林终于开口道:“参谋长同志,在具体做出决定之前,我们必须要对眼前这封电报进行一番分析…”

    “电报中报告,在昨天晚上的国防军反攻中,国防军又换装了一众我们从未见过的新式坦克。在这种超重型坦克面前,我军刚刚列装部队半年之久的重型坦克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余地。而国防军超重型坦克所装备的105毫米口径坦克炮,却可以在一公里外将我军重型坦克给轻易摧毁……”

    “这是其一…。其二,报告中还显示:昨晚反攻中,国防军反攻部队还使用一种可以在空中进行悬浮飞行,火力强大且坚不可摧的新式飞机…。”

    “在这种新式飞机的攻击下,不论是威力强大的中型坦克,还是拥有大量警卫的远东军前敌指挥部,全部不堪一击…。不但如此,这种新式飞机还在短短几个小时战斗中,从空中摧毁我军至少六个师级以上指挥部,一举成为我远东军前线二十万大军在国防军反攻下一触即溃的罪魁祸首之一…”

    说到这里,脸色越来越凝重的斯大林迅速将目光转移到面前红军总参谋长身上,直言了当的反问道:“参谋长,你认为,电报上的内容都是真的吗……”

    “国防军这个地方部队竟然在短时间内研究出比我们更加先进的重型坦克,甚至于研究出我们从未听过和看到过,可以在空中进行悬浮的新式作战飞机…。”

    短暂思考后的红军总参谋长沉声回答:“斯大林同志,报告中的内容我虽然也有过怀疑。但是,经过分析后,我还是选择相信…。这其中一共有两个原因。“

    “第一,从战场突围的红军将士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万多人。我相信,前线指挥员即使再怎么谎报军情,也不敢拿出一个假消息来糊弄我们。因为,我们可以从突围的一万多红军将士中很快得到前线战报的真正原因…”

    “第二,自我们同国防军接触以来,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在国防军各种先进装备面前吃亏。所以,我有一种判断,国防军虽然还没有一统中华民国,但是,国防军手中一定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科研队伍,专门给国防军研制源源不断的新式武器装备…。”

    说到这里,刚刚还被斯大林隐藏起来的憋屈表情直接表现出来。

    因为,此刻的憋屈不仅包括斯大林因为各种顾忌不敢以数十万苏联远东军为筹码直接和国防军下赌注,还包括国防军一支地方势力的科研能力竟然超过自己所在的苏联政府。

    带着满脸憋屈,对着面前参谋长大声骂道:“废物,都是一群废物…政府每年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条件和待遇,可是,研究出来的成果竟然比不上国防军一个地方势力。”(未完待续……)

546  综合实力

    综合实力

    斯大林发怒的时候,即使是红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

    一时间,斯大林办公室除了不断传出的阵阵怒骂声,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声音。

    一直到斯大林骂累了,通红的脸色慢慢恢复平静后,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平静的回答声踩在办公室内响起。

    “请斯大林同志息怒,我相信我们的科研力量一定远超中国国防军。而中国国防军之所以能在一系列研究成果上将我们甩在身后,我怀疑,在国防军身后,一定隐藏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庞大势力。就是这个庞大势力操纵着国防军,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并且多次给我苏联政府带来巨大损失和伤亡……“

    “嗯?”斯大林的眉头一拧,马上陷入沉思之中。

    一年前,第一次同国防军进行接触的斯大林就有过这种想法。

    作为世界第一个**国家的苏联,不仅要承受来自内部的压力,更要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特别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无法通过正面手段推翻**,但是,各种隐藏在背后的手段一直都没有中断过。

    在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眼里,只要能导致**彻底覆灭,让苏联政府接替,让他们付出再大代价都有可能。因为,随着苏联的整体实力逐步提升,特别是军事实力的提升,已经在无形之中给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大的压力。

    所以,这些欧美国家想办法在远东扶植出一个限制苏联。并且打压苏联的代理人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唯一让斯大林感到疑惑的是。这个看似是被扶持的国防军竟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发展成如此强大的一支强军。这在斯大林眼里,根本不同于欧美各国针对中华民国的一系列政策。

    虽然斯大林是一名死硬的**分子。并且同欧美各国一支处于敌对状态。但是,同样作为一名列强最高统治者的他清楚,在列强眼里,一个内战不断的中华民国一定比一个统一的民国对他们更加有益。因此,欧美各国即使在远东扶持代言人,也不可能让代言人发展到如此强大地步,甚至威胁到欧美各国在中华民国的大量利益。

    正因为如此,经过长时间分析的斯大林就在当时做出判断,国防军绝对不是欧美各国扶持起来。专门针对并且压制苏联政府的代言人。

    然而,当面前参谋长再次提出这个疑问时,斯大林忍不住对当初判断开始怀疑起来。有了怀疑对象,斯大林心中的憋屈也顿时放松不少。

    就在这时,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趁势继续安慰道:“斯大林同志,这封战报中不仅有坏消息,同样有对我们有利的消息…。”

    “根据报告显示:国防军装备的重型坦克在性能上虽然远超我们。但是,我们的炮兵部队在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国防军。在敌我双方的炮战中。国防军的火炮几乎被我们压着打。除此以外,我们空军装备的新式战斗机在某些性能上也远远超过国防军。同等数量战机的空战战场上,最终取得空战胜利的空军一定是我们伟大的苏联空军。”

    “那为什么外蒙古战场上,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我们还战败了…。难道国防军仅仅凭借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新式飞机和坦克。就能战胜拥有几十万精锐红军的我们…”斯大林刚刚放松下来的眉头再次皱了起来,对着图哈切夫斯基反问道。

    “不…”图哈切夫斯基一脸坚决的摇了摇自己脑袋否定道。

    在斯大林一双疑惑目光注视下分析道:“斯大林同志,我认为:前线战败除了上述您刚刚所说的两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军的轻敌冒进。”

    “在空军没有及时跟进情况下。二十万大军直接深入外蒙古境内。这样的话,就导致深入外蒙古境内红军将士失去唯一拥有的空中优势。没有空中优势。也就没有制空权。没有战场制空权,国防军坦克部队就可以在战场任意厮杀我军部队…”

    “至于发生在昨天晚上的国防军反攻,如果我军没有轻敌冒进,拥有绝对炮火优势和空军优势,即使国防军发起全面反攻,我军也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溃败。”

    “我军空军虽然还不具备夜航和夜战能力,但是,在危机关头还是可以在夜间升空作战。只要我军空军拥有足够轰炸机,即使对地面进行盲目轰炸,也可以通过空中轰炸挡住国防军坦克攻势,挽救战局…。”

    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的回答虽然有一定的一厢情愿。但是,在眉头紧锁的斯大林看来,这个回答正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同时,也让自己再次恢复对国防军信心。

    长达五分钟沉思后,脸上已经再次露出希望的斯大林对着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问道:“图哈切夫斯基同志,如果让你到远东暂时统帅远东军区剩下的六十五万红军精锐,有没有把握从国防军手里夺回远东和外蒙古,一雪前耻…”

    图哈切夫斯基似乎早有所准备,直言了当的回答:“报告斯大林同志,我有把握…。只是,我需要时间,而且是很长的时间。因为,我打算在中苏边境同中国国防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通过这些持久战,一点一点削弱国防军实力,在战场上将已经病入膏肓的国防军全歼,收回失地,一雪前耻…”

    “同国防军打持久战,说说你的理由…”斯大林一脸不解的反问道。

    在斯大林眼里,既然参谋长说远东军区仍然拥有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那自信的参谋长就一定能在短时间内战胜国防军。收复失地,一雪前耻。

    可是现在。刚刚还是一脸自信的参谋长竟然告诉自己:他要进行的战斗不是速战速决,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这不得不让斯大林感到疑惑。

    面对斯大林看向自己的疑惑目光,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非常坦然的回答:“是的,斯大林同志,我就是要同国防军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僵持战…”

    “同一日中天的国防军相比,我苏联远东军不仅拥有空军优势,炮火优势,兵力优势,还有一个国防军永远无法超越的巨大优势,那就是两支部队所拥有的综合实力…”

    “综合实力…”斯大林一脸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迎着斯大林看向自己目光。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分析道:“斯大林同志,以目前苏联政府的军工生产能力,即使我们在前线损失数百架战机和一千多辆重型坦克,最迟两个月时间,这些损失就可以得到补充。”

    “反观国防军呢?虽然我们不清楚国防军的真实军工实力,但是,国防军所占据的土地毕竟只有那么大。更加重要的是,国防军可以使用的资源只有那么多。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可以显示国防军有向外界大量进口矿产资源的证据……”

    就在这时。斯大林似乎想到了什么,紧随其后补充道:“国防军军工实力还有一个不可抗拒的限制因素。中国普通民众的识字率可以说是远远低于苏联,而可以进入军工厂的理科类人才就更少。所以,就人才储备来说。国防军也没有机会源源不断扩充自己军工实力…。”

    “主席英明…。”对斯大林敏锐的政治头脑发出一声感慨后,图哈切夫斯基参谋长继续开口分析道。

    “在我的作战计划中,远东军区剩余六十五万精锐凭借国内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如同放血一般,不断削弱国防军实力。即使战场上敌我兵力的损失达到一比一状态。以苏联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也可以马上补充回来。但是,就军工实力远远不如我们的国防军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补充战场损失。”

    “这样只消耗而得不到补充的战斗如果能按照我的预计一支持续下去。最迟半年时间,如日中天的国防军就会在我们不断放血的攻击下彻底失去战斗力。到时候,即使国防军仍然拥有地面坦克优势,甚至于我们从未见过的新式飞机。我们也可以凭借绝对优势消灭它,从国防军手里收回所有失地,一雪前耻…。”

    斯大林的眼睛一亮,激动的说道:“对,你说得对,这就是综合实力之间的差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