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战往事-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束,或者欧战在亚战之前结束,中国和王汉章就太危险了,很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王汉章知道今年是欧战的转折的一年,但是王汉章需要改变这一点,王汉章会尽自己的努力让德国减小损失,甚至不损失多少兵力,最好能消灭更多苏俄的军队,这样德国就能在欧洲坚持的更久。
在王汉章看来,希特勒虽然搞种族歧视,但是至少对中国人民来说,他跟英美苏相比不会更差,后世的发展就证明了一切,就算最后误打误撞德国打赢了二战,王汉章相信中国本土还是保得住的。
当年希特勒穷困潦倒的时候,有一户中国人家经常接济他,后来他不是还想拉中国一起瓜分苏俄吗,只可惜中国没用罢了,要不然乌拉尔山脉以东的地区就是中国的了。
根据后世的历史得知希特勒在二战并不是要灭亡苏俄,而是要控制苏俄的欧洲部分,苏俄的工业中心和财富百分之九十集中在这里,希特勒控制这些富庶的地区,为自己捞足战争的资本而已,有了这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希特勒足以跟任何国家对抗,就算全世界同德国为敌,德国也不惧怕,王汉章也相信这一点,后世冷战苏俄就是因为境内什么都不缺,所以跟美国对抗了那么久,也成为世界的两霸之一,要不是体制问题,估计苏俄依旧还是超级大国。
希特勒控制了苏俄欧洲的全部领土不但能获得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同时也解决东部的威胁,苏俄最后退守亚洲,就算不投降,也不会对德国有什么威胁,因为素色在亚洲的人口紧紧只占总人口的百分之10多一点,工业也差不多,空有资源也是没有用的。
同时对于德国来说亚洲的苏俄部分,大部分是广袤的森林,人口很少,工业几乎没有,至于资源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化为战争资源,要是德国强行去打下来,就必须派重兵去防守,还要在广袤的原始森林里四处搜寻苏俄抵抗分子,还要派兵去驻守,防止美国登路,甚至日本的窥视,要是那样的话估计又得有个两百万才勉强够用。德国总共才多少人啊,要是真的那么做,德国将会被变得非常的脆弱,只要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映,因此总的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当年蒙古骑兵不是厉害吗,后来怎么样呢,中国有句话叫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王汉章也是有体会的,今天王汉章看似控制了缅北,但是英国人随时就能剥夺回去。
第033章 王汉章的阳谋
《英雄本色》的拍摄比你更没有太久,王汉章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到十月初,所有的东西都搞定了,剩下的就是剪辑,配乐了,王汉章现在急需要钱,所以对于很多地方的瑕疵也不管了。
在拍摄期间,王汉章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写了一分战局分析,王汉章发表到中央日报上去。
斯大林格勒会战,又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二战中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主要转折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和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战役包括下述部分:1942年5月德军横扫苏联西南地区,逼近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对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大规模轰炸行动;德军攻入市区;市区巷战;苏联红军反击;最终合围全歼轴心国部队。法西斯集团损失官兵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1/4。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
而王汉章就是要改变这些,王汉章希望自己的这份占据分析书能够提醒德国,希望他们能力王狂澜,将战争打的更久。
在后世的论坛里王汉章看到很多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为什么会失败的讨论,王汉章也觉得网友的讨论非常的有道理。德军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
一。苏军在城内的顽强抵抗。两军相遇勇者胜,城内苏军以无比顽强的意志,顶住了风头正盛的德军进攻,有时一座楼,一个厂房双方会反复争夺几十次。城内苏军拖住第六集团军,为斯大林调兵反攻赢得时间。
二。斯大林用将正确,朱可夫可以说是常胜将军。从诺门坎战役开始到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直到柏林战役。都有他的身影,他总是临危受命,扭转乾坤。
三。德军侧翼薄弱。苏嵌形反攻所突破的主要是罗马尼亚,意大利,保加利亚等德仆从**的防线。
四。希特勒的愚蠢。
1。顽固干预前线指挥官,不给他们自主权。
2。用人错误。没有用曼斯坦因等有才干和有头脑的将领,而用乖乖听话的鲍卢斯。
3。顽固坚持城市攻坚战。没有向**学习:不以一城一地为得失,以运动战歼敌为主要目的。德军弃长扬短,以野战之王坦克,和苏军打起巷战。如能引诱苏军野战,在运动中歼敌,人丧,城还存吗?
4。当苏军合围鲍卢斯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时,没有果断令其撤退,而是果断令其就地坚守。使第六集团军30万人丧失最后突围的希望。
五。格林的空头支票。在希特勒考虑是否在苏军合围前撤出鲍卢斯时,格林许愿:如鲍卢斯就地坚守,他可每天给予400架次的空投补给。实际上,当鲍卢斯被困后,每天空投不到100架次,最后干脆找借口停止空投。在苏联1月份的冰天雪地里,饥寒交迫的德国兵如何忍受。仅有的一点食品还被军官抢去。苏军发现好些德军官被俘时脖上挂着香肠。
总的来说德军过分的高估了自己,轻视了苏军,在当时德军除了士气别的什么都没有了。k98步枪没有防冻油容易卡壳mp40基本上就不用了,因为设计太精密马上就被冻住,德军的主力武器就被封锁住,所以后期用stg44换mp40,由于德军1开始计划是速决士兵没有冬天的衣服,只有夏天的军服补给线遭到严重破坏战线太长,希特勒的指挥失误,反正打到最后坦克没有油,只能当固定炮塔,枪没有子弹,3人配1把k983人1组3发子弹,可以说打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不用打了。
而王汉章是这样分析的,1942年是同盟国转折的一年,先有我中华在远征军远征缅甸,歼灭日军最精锐军团数十万人,后又盟友美国在太平洋歼灭日本海军三分之二,余下之日本海军已不足为惧,美国在太平洋已经转入战略反攻,日本在太平洋只能依靠剩余之海军配合岛屿进行防守,避免美国海军直接进攻日本本土。
日本已是秋后的蚂蚱,不过这只蚂蚱目前还是比较强壮的,特别是陆军损失了十来万人算不得什么,我中华军民不可掉以轻心,如若被秋后之蚂蚱反咬一口而半死,恐会被美英苏盟友耻笑。
令日本之盟友德国今看似势不可挡,不过我们的盟友伟大的苏俄红军已经成功的将德军拖住在斯大林格勒已经近半年,德军现在士气低落,但是德军自以为里胜利不远,实际上陷入了我们苏俄盟友的阴谋当中,苏军就是要将德军托在斯大林格勒,等待冬季到来,苏俄冬季,如果没有防寒衣物,人用不了多久就会冻死,而德军正是如此,希特勒一直认为苏俄抵挡不住德军的雷霆一击,一位今年就会结束战争,斯大林就会去给他倒马桶、擦皮鞋,因此德国根本没有给近千万德军士兵准备保暖防寒之衣物,届时苏军只要将德军围困起来,到了明年,直接收尸即可。
另外德**械设计精良,但是恰恰好东西并不适合在寒冷干燥的苏俄使用,反而是苏俄粗糙的武器好用,不会被冰雪冻住不能用。
德国的精良武器到时候还不如烧火棍,等待他们的只有被苏军当成屠宰场的牲口一般被宰杀。
也许有人要说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有150万之巨,那里会被那么轻易的包围,德国人又不是傻子。
是的,没有错,不过我们也更应该看到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是德军盟友匈牙利、罗马尼亚、意大利的军队,其战斗力别说德军,就说苏军的战斗力也比他们强上十倍,因此基本上在逆境之时是一触即溃。
而且德军指挥官保卢斯此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只会一位听取不懂前线情况的希特勒的脱离实际的指挥,因此失败是必然的。
这一点跟几个月之前的远征军很相似,要是当初二百师听任远征军指挥部的调令去支援英**队,那么就不可能围歼日军一个完整的师团,更不可能在后来围歼日军十数万人,而且最为可怕的是,日军早就夺取了远征军回国的通道腊戌、八莫、密支那,远征军就将被包围在缅甸,没有物资,没有补给,最后就算没有全军覆没,也回去不了多少。
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只要苏军不犯战略性错误,围歼德军150万军队是必然的,只要能围歼德军这支部队,那么就消灭了德军在东欧战场上的四分之一的部队。东欧战场的主动权必然由德国转到苏军手中。
中美苏都在各自的战场取得了大胜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作为中美英苏四大盟国之一的英国必然不会甘居人后,到时候英军必然会将非洲的轴心**队赶出非洲,筹划从意大利登路甚至从法国登路,届时将是轴心国之末日。
再一次警告我中华宵小,就算不愿为国而战,也不应与国为敌,做汉奸卖国贼,如若不然,他日战争胜利后必然用尔等全家之血告慰无数为国奋战之英灵。
王汉章虽然文笔不咋的,但是分析的还是比较能鼓舞人心的,尤其是国内大多数人并不懂什么战略,看王汉章的分析必然会相信,王汉章的名气现在可不小,名人总是具有权威性的。
而王汉章要把这片文章写成警告中国国民书,也是为了不让到时候苏军万一失败了找自己的麻烦,王汉章在文章当中还用了伟大的苏俄这么恶心的词来夸他们,就是为了让苏俄觉得自己还是比较亲近苏俄的,就算有什么不对也是无心的。
王汉章现在是既要当**,又要里牌坊,呃……好像这个比喻不恰当,不过大概是那么个意思。
王汉章在把文章传给中央日报之后,第三天果然就发表了。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党报,是蒋介石政府的喉舌,自然要发表这种鼓舞士气、民心的文章,谁也没有发现里面隐藏的什么,王汉章觉得应该全中国也未必诱人现在能看出来什么。
王汉章不相信他们能看的出来自己想帮德国人一把,王汉章只希望希特勒能看出来就好,要不然就辜负了自己的一番美意了。
文章的发布很快就引起了热议,而英美等国的报纸也纷纷转载,王汉章目前风头一直很盛,从一个少尉排长到中将,王汉章用了两个月不到,无数人通常20年也不行,这足以让无数人嫉妒,陶氏王汉章跟某个中国的大家族有什么关系,他们还可以安慰自己一下说,王汉章是官二代、富二代,自己不要跟他比,但是实际上王汉章不是,王汉章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小青年,自然王汉章做点什么自然是很瞩目的。
第034章 各方的反应
蒋介石对于王汉章的文章觉得分析的还是蛮对的,王汉章的战略眼光从缅甸看来还是相当的准确。
作为世界几大强国,他们自然有无数的间谍在搜集各地的情报或者当地的重大新闻,王汉章的文章在全世界被热烈的讨论,盟国觉得除了战场闪的胜利,也需要这些宣传来激励国民,鼓舞士气,而且他们也觉得王汉章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几天之后在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官邸都摆了一分印有王汉章文章的报纸。
罗斯福一早来,就是拿起报纸在看,王汉章的文章的标题非常的大,很吸引人,罗斯福看了一下,看似王汉章的文章还是蛮有道理的,罗斯福并不是十分的在意,他只是一眼看过之后,就从脑袋里过去了。
丘吉尔跟罗斯福一样,不过他还多了一份担忧,王汉章的名头他自然是知道的,现在这个人就在缅甸,丘吉尔每次看到有关中国的新闻就想起了中国还有三十万大军在缅甸。
丘吉尔看了一下王汉章的文章,觉得王汉章说的是真的就好了,要是肚饿真的能把德军歼灭那么多,那么苏军就该掌握战场主动权了,那个时候英国的压力自然也会小得多,英国也不用把所有的力量都抽调到英国本土抵御德国了。
那个时候或许该收拾中国人和该死的日本人了,敢占大英帝国的便宜,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丘吉尔愤愤的想到。
而莫斯科看到王汉章在文章中称伟大的苏俄,伟大苏俄红军,不由得会心一笑,看来这个王汉章还是蛮有前途的,值得拉拢一下。
不过稍后他有仔细看了一遍,王汉章的文章中虽然透露出亲近苏俄,不过文章居然公开觉表,那么德国也看得到这片文章了。
本来是没什么,但是关键是斯大林还真的就如王汉章所说的那样,现在打算把德军耗死在斯大林格勒,等到冬季到来,倾尽全部力量反攻,给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致命的一击,或者毁灭性的一击,从而扭转战场上的态势。
现在王汉章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外衣一下子把狂热的德国给叫醒了,那自己的计划恐怕就要破产了,斯大林郁闷的猛吸了一口烟斗。
不过事到如今也没办法阻止了,相信文章应该全世界都转载了,看来只能想办法去迷惑德军了。
斯大林知道现在的德军还是非常的狂傲,没有经历什么大的失败,希特勒不是一直说苏联就是一块摇摇欲坠的破门板,只要轻轻的揣上一脚,就能让他轰然倒地吗,那自己就时时刻刻表现成这样,就不行坚持不到冬季的到来。
斯大林更不相信希特勒那么狂傲自大的家伙会被一个中国毛肚没长齐小孩的一篇文章给唤醒了。
于是斯大林思考了一下,让人给朱可夫传令,既不要丢掉斯大林格勒,但是又要让德军感到斯大林格勒就像是一块破门板,只要再来一脚就能踹飞门板。朱可夫不愧是斯大林的老搭档,很快明白了斯大林的意图,于是他后来又把更多的地方让给了德军,但是德军到底上不上当呢?
而希特勒这段时间还是非常的着急的,这次会战从7月份打到现在,两个多月过去了,每一次德军似乎就要突破了,但是每一次都市败兴而归。
希特勒看到王汉章的分析,不由得眉头一皱,这个王汉章好大的口气,难道他认为斯大林是上帝吗,动不动就歼灭德国及其盟友一百五十万大军。希特勒非常的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敌人很强大,哪怕是隐晦的说出来也不行。
不过希特勒虽然恼怒王汉章的说词,不过还是仔细的想了一下里面所提到的关于在严寒的苏俄冬季,德军的武器太精良是否真的会被冻住不能使用,还有现在已经九月份了,十月下旬天气就会转冷,甚至下雪,一般晚一点苏俄也会在十一月份下大雪,要是军队那个时候还拿不下斯大林格勒,那该怎么办,没有过冬衣物的德军只能在冰天雪地里跟苏俄军队对抗了,几天还行,要是一直僵持着,那么就不行了。精神的力量在伟大也不能无限制的抵御严寒。
希特勒吃过早餐之后就到了办公室,他让副官把最高统帅部作战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约德上将和其他的一些参谋、军官叫来。
阿尔弗雷德?约德上将,1939年8月被破格提升为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少将)。从此,约德尔成为希特勒在军事作战方面的主要顾问之一,直接参与策划德军的各项侵略扩张计划和行动。在纳粹进攻挪威、丹麦和南斯拉夫的战争中,约德尔起到了他人不可替代的作用。1940—1941年,他是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的主要炮制者之一,并签发了该计划。战争期间,他曾签发了有关屠杀苏军战俘的军令,对德军早已存在的屠杀战俘的暴行起到进一步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
很快希特勒的一般宠臣们就抵达了希特勒的办公室,希特勒要跟他们讨论的就是东方战线的状况,战争打了两个月,希特勒对占局非常的不满,希特勒觉得苏俄就要战败了,可是每次前线的战报都让他很恼火。
等所有人到齐,希特勒道:“看看这份报纸。”说着把早上看过的报纸丢了过去。
希特勒不满道:“连中国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将军就敢对欧洲战局品头论足,还说的头头是道,你们看看吧,我的将军们,难到你们真的在寒冷的冬天打败斯大林的军队吗?别告诉我在严寒中战斗是你们的强项。”
王汉章的文章占据的版面非常的大,下面的人一下子就找到了,虽然他们早上也看过这份报纸,不过上级让他们看,他们还是的装模作样的看一眼,何况他们的元首的心情似乎不太好。
阿尔弗雷德?约德上将是唯一一个敢于顶撞希特勒的人,他对于希特勒的狂妄自大越来越感到无奈,现在希特勒既然拿出这件事情来说话,他觉得必须尽力说服希特勒,否则总是让希特勒托离实际的指挥,那么德国不败也要败了,其他约德尔早上就看过王汉章的那篇文章了,虽然是在劝告中国人,不过里面提到的苏德战场的情况确实实实在在存在的情况,而且随着冬季的到来还会成为非常严重的情况,趁着现在还有两个月,只要能现在说服希特勒,那么一切都将得到挽救,至少损失会减小到最低。
约德尔对希特勒道:“我的元首,那么中国人的文章我看过了,确实言过其实,夸大苏俄军队,要是苏俄军队真的有那么厉害,那么也不会被我们揍得个野狗似的,到处乱串。”约德尔先夸了一下德军威武,跟希特勒相处这么久,他还是知道希特勒的秉性的,要不然他总是顶撞希特勒,早就被赶出去了。
不过接下来他峰回路转道:“但是我认为,依照目前的战场形势,恐怕我们没有办法在苏俄的严冬到来之前结束这次战役,中国人提到的我们缺乏过冬用的物资,据我所知我们确实没有准备,还好中国人提醒了我们,另外我们的武器确实过于精良,我认为在零下四五十度,武器很可能真的会如中国人所说的那样出现故障,不能用,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我想就不在这里说了,因此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提早做好准备,要不然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么我们的部队不可能在零下四五十度穿着单薄的单衣拿着无法发射的步枪和卑劣的斯拉夫人战斗。”
希特勒听完之后道:“你也认为部队不可能在严冬到来之前拿下斯大林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城市?”
约德尔道:“元首,记得您曾经送给我一本中国的兵书《孙子兵法》吗!里面提到有备无患,说开了,就是不管实际情况怎么样,我们要有美好的期望,但是我们却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元首过冬物资,我认为是必须的,就算我们拿下了这里,我们还是需要过冬物资,因为我们打下来就要在那里过冬,不是会德国过冬,在苏俄没有投降之前,苏军就有很大的可能反攻,那么我们的部队就必须出来作战,而不是躲在房子里面烤火。还有元首物资必须立即开始准备运送了,我们在东线有六百万将士,这个工作量不小,要是等下雪了,到时候铁路运输就非常的麻烦了,雪会冻住铁路何况还有该死的游击队破坏,到时候恐怕会影响部队作战。”约德尔把话说死,不管怎么样前线都需要过冬物资,这样希特勒绝对没有办法拒绝。
希特勒听到自己最为倚重的约德尔这么说,心里有点虚,他砖头问其他人道:“你们说呢!”
希姆莱道:“元首,我认为忠勇的士兵们会在寒冬到来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的。”
第035章 阳谋成
对于希姆莱这个溜须拍马的家伙,大家无比的鄙视,只是这个家伙势力太大,大家都明白他的野心很大,一般来说并不敢直接指出来,希特勒能够从中学没毕业的孤儿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能力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至少在用人方面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希特勒这个时候并不像听溜须拍马的话,他需要的是胜利,他不耐烦的对希姆莱道:“好了,希姆莱,我知道你的忠心,不过你不是将军,不懂打仗。”
希姆莱语塞,其他人心底很是高兴,希姆莱一直喜欢不懂装懂,瞎出主意,这下让元首叼了一顿,活该。
这事戈林道:“元首,苏军虽然战斗力这段时间突然强了不少,但是毕竟不能跟我军相比,我认为在严冬到来应该能拿下斯大林格勒,不过必须保证前线足够的军火武器,要是现在去运送大量的过冬衣物等物资,那么恐怕我们的后勤压力非常的大,难以承受。”
约德尔挺戈林这个家伙又要指手划脚,瞎出注意,急忙道:“元首,虽然我们依旧还保持攻势,但是前线并没有占据多大的优势,巷战并不能发挥我们的优势,要是在平原作战,我一定会支持先远送军火粮草,因为我相信我们忠勇的士兵一定能在接下来的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