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往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下奉文道:“确实很紧,不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看中国刚刚跟苏联达成协议,中苏之间已经没有了领土矛盾,苏联有那么强大,中国人自然不会再去招惹他们。整个中南半岛都已经是中国人的了,他们的海军又不强大,也无法与大日本帝国为敌。万一他们扯着我们和英国**战,然后夺取恒河以北的地区怎么办,印度有人,中国人更多,而且他们的工业力量比印度可强大的多了,何况你也看到了,外蒙古大战当中中**队居然可以打得过同等数量的苏军。中国的民族主义也已经觉醒,现在内部充斥这要为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思潮,他们占据中南半岛就说明了一切。往北和往西都是苏联的,往东是海洋,只有往南是印度,你说谁能保证他们反映过来不会对印度动手呢。”

    尼赫鲁听山下奉文这么一说也觉得有道理,秦国不是还占着戈西河数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吗,而且还把那里的印度人赶走了,迁移了大量的中国人到那边,尼赫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收回那片领土。

    山下奉文看出了尼赫鲁的犹豫,他道:“总统阁下,任何民族强大之后有想开疆拓土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大和民族也一样,我们也不想永远呆在那个多地震多火山的地方,就算我们想要和平,但是没有实力,和平是永远远离你的,我们曾经不救被英国、美国、沙俄侵略吗,沙俄的仇我们已经报了,英美的仇我们正在报。”

    “但是中国人一旦想要开疆拓土,那那些被占领的地区的土著连当奴隶的机会都没有,中国人是不会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要么迁移,要么死,戈西河东边的印度人被驱逐了,现在中国人童谣要求远东地区的苏联人离开,这就证明了一切。你想想看,到时候他们占据恒河以东地区,就算不南下,但是他们绝对会把那里的印度人赶走,天啊!那里有几千万印度人,你到时候姐还是不接纳呢?”

    “如果你接难,你养的活那么多人吗,恐怕到时候印度直接大乱了。要是你不接难,那么同样也会危及现在的政府,同样您的名誉也将受损,所有的印度人会说您眼睁睁看着数千万同胞被中国人屠杀。”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果被上升到种族主义,那么印度就将分崩离析,外部的敌人还有赶走的一天,但是内部的人心散了,大家都想各自独立建国,那么永远也挽回不了了。”

    尼赫鲁被山下奉文已经全部带入了,确实,如果他有那个能力,他都想征服世界了。

    山下奉文说的都是案例,利用了尼赫鲁的内心,跟尼赫鲁相处这么久,山下奉文知道尼赫鲁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内心也想着开疆拓土,同时有担心被别人开了,对于这种人只有利用他的恐惧才能说服他。

    尼赫鲁道:“山下君,虽然您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是力不从心啊,我们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征集那么多物资,英国人又不是傻子,一击就溃。”

    山下奉文道:“物资你们只要解决粮食,弹药解决一半就可以,其他的我们来,天天这样跟英国人好在哪里,两线作战对我们大日本帝国非常的不利,我们军部担心万一哪里局势恶化的话,就无法应付了。您也知道美国死一个强国,工业产量非常大,人口也多,我们很难击败他们,顶多跟他们平分太平洋。”

    “这事最好的情况,如果局势对我们不利,美国人肯定不愿意的,到时候他会集中力量反攻,最后击败我们,消灭我们,那个时候你说我们哪里还有力量照顾你们。因此现在将英国人赶到印度河东,到时候你们就隔河而守,然后努力发展经济军事。等到英国人击败德国至少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了。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相信那个时候你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自保了,就算英国人打过来,恐怕也奈何不得你们,你们也就不用我们去保护你们了。我们就可以专心的防守西太平洋,甚至到时候你们还可以支援物资给我们。”

    山下奉文说的情真意切,尼赫鲁都有些感动了,感觉日本人真的是全心全意为了印度人民着想。

    尼赫鲁道:“好吧,拼了,耗下去确实对大家没有好处,反正现在是最差的情况了,如果真的慢慢的耗下去,印度早就被英国人榨干了,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跟英国人耗下去的了。”

    山下奉文道:“我们早点从印度战场抽身,也会安心好多了。”

    …谢谢飞虎74的鲜花,仲浦的书虽然写的不好,但是你从上本书到这本书就一直投鲜花给我,谢谢,谢谢,谢谢!!!

第032章 印度大瘟疫

    中国方面,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中国绥远到外蒙古库伦的铁路,从西安到玉门的铁路已经进入了铁轨铺设阶段,中国直接调集了300人参与建设,相当于直接养了三百万大军,但是事实上王汉章就是这么打算的。

    这三百万人就是当预备军队的,以修筑铁路的名义存在,大力修筑到边境的铁路,虽然会让苏俄刚绝倒威胁,但是他们更多的是担心中国修通了到新疆、外蒙古的铁路之后,他们要想在夺取这些地方就会更加的困难,同时中国要跟他们打仗,后勤供应压力也会更加的小。

    此时的印度,日、印双方已经准备好了。1月22日,日印军集结70万大军从恒河的支流昌巴尔河上游的东岸想英印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受到日印军强大的攻势,防线摇摇欲坠,英**方非但没有一丝的不快,反而非常高兴。英国人得到军方的计划后,已经将恒河以北的权力移交给当地的印度人,军队逐步撤离。

    如今日印军调集了这么多军队发起攻击,他们又完成了部署,英国人决定立即实施计划,他们的生化科学家立即给关押的犯人注射了狂犬病毒、鼠疫等细菌,同时在大量的水中释放了这些病毒,还有被日军飞机炸死的印度人身上也注射了这些病毒,但是这已经适2月上旬的事情了。

    在给被炸死的印度人注射病毒时,英日双方已经在昌巴尔河流域激战10余天,这期间英国人完成了所有细菌战的准备工作,现在就等瘟疫爆发了。

    工作做完之后,英国人预计这场瘟疫绝对难以控制,相信可以达到他们预定的目标,于是开始佯装溃退了。

    而在英国**肆的散播病毒时,日本人同样没有闲着,他们也在水中散播病毒,释放了大量带有各种细菌实验鼠,还有在英国飞机炸死的印度人身上也注射了这些病毒,甚至还有重复注射的,一个人遭到了英日双方双重祸害。

    2月6日开始英军开始“溃退”,事情出乎出英美苏三国领导人以外所有人的预料,尼赫鲁没想到英国人会真的败得这么快。

    英国外交部则努力让人们相信英国不是溃败,而是主动撤退的,但是日本人、印度人则声明英国人是被击败的,这次干掉英军十余万人,撤退损失也太大了把,但是如果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些军队是穿上了英军复装的印度阿三。

    英国人故意说自己撤退,这样反而更能迷惑日本人和印度人,而对方的反映、国际上反应,都认为英军是溃败,日本和印军可是报出了英军的伤亡数字,直接证明了英军不是主动撤退。

    英国政府对于日本人和印度人的反应非常的满意,等瘟疫爆发,英国人就可以推掉所有的责任了。

    2月中旬瘟疫终于爆发,英国人此时已经大部撤到了印度河东,瘟疫来的是如此的凶猛,整个印度北部地区都笼罩在瘟疫当中。

    英国人没想到瘟疫爆发的面积那么庞大,那么汹涌,他们此时此刻为印度人祈祷了一下,然后就开宴席庆祝。

    日本人此时也是一样,不过在印度的日本人还是表现的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同时双方的政府都在指责对方策划了这场瘟疫,世界各国都相信这一定是一场人为的瘟疫,否则爆发的规模不可能这么大。

    这次的瘟疫双方都使用了最新的成果,印度不到三天就有十万人死亡,而且瘟疫越来越严重十天后,大约有2千万人感染瘟疫,欧洲媒体把这次瘟疫比作中世纪的黑死病,双方一直在不断的打口水仗。

    日本人指出英国人刚刚撤走瘟疫就爆发了,绝对是英国人干的。后来日本人又指出根据调查,那些战死的英军其实就是穿着英军服装的印度人,并且列举了大量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尼赫鲁政府自然在这个时候管真的是谁干的,一定是指责英国人了,他们也用大量的证据证明是英国人干的。

    印度人认为欧洲的局势恶化,盟国想要从印度抽身,但是有担心日军和印军会帮助阿拉伯人解放。同时英国人还要报复印度独立,所以英国人用瘟疫报复印度,同时可以在这一代形成一个巨大的瘟疫带来阻挡日印军的进攻。

    印度人说的还真的很有道理,同时如果印度人死的差不多了,那么英国人日后返回来就方便的多。

    国际社会都比较认同这一点,就算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也相信,当然他们不能承认这一点,这可是违反国际道义和国际公约的,而且还是他们参与制定的,一旦承认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英国外交部对此提出了异议,英国人认为是日、印双方策划了这场瘟疫,或者是日本人单独干的。

    首先如果是日本人单独干的,对日本有着非常巨大的好处。众所周知日本人一直希望夺取更多的领土作为殖民地,或者直接变成他们的国土,在中国,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日本人在中国的几年就一直实用生化武器。东南亚也策划了一次非常大的瘟疫,这场瘟疫导致东南亚国家人口损失过半,源头地区更是百分之九十死于瘟疫。

    尼赫鲁政府因为最开始日本在印度的势力弱小,因此采取的是扶持尼赫鲁的政策,而不是像对待中国的傀儡那样完全控制,尼赫鲁自然也不愿意手中握有一百万大军然后还要成为日本人的傀儡。

    日本人担心直接动手会把印度人再一次推向盟国,所以采取了瘟疫这种手段,只要消灭了大部分印度的人口,那么尼赫鲁就无法对抗日本人,最后印度将会成为中国的替代品,成为日本人向往的大陆,日本人就会将大量的人迁移到这边。

    日本是个岛国,那里多地震、火山、台风等自然灾害,因此日本一直向往大陆,因为很多原因日本快要打下中国了,但是最后功亏一篑,现在中国强大了,日本就更加没有办法对付的了中国,因此拿印度下手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印度的人种和宗教都跟日本不一样,在加上印度政府并不为日本控制,想要移民同化也不可能,因此消灭这些印度人是最好的方式。印度人死光了,那印度就是日本人的了。

    英国人这么大肆的分析一番,也很有道理,似乎日本更加有作案动机,一时间大家纷纷猜测应该相信谁。

    日本这个时候自然不能沉默,日本在行动上派出了大量的医务人员,当然这些人都是事先受过训练,只不过是去做做样子,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位的。

    同时日本政府依旧在继续指责英国人,日本人为了逼真还故意让日军上万人感染了瘟疫,当然日本人知道瘟疫是自己搞的,到时候他们只要把这些人找个借口运回日本,绝对不会有事,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次他们跟英国人那么默契,一起策划了这场瘟疫。

    日本人将日军感染瘟疫的照片发了出去,还邀请国际上的媒体来看看日军的感染人员。国家上的媒体看日军居然有上万人感染了,一时之间又觉得日本虽然有作案动机,但是没必要让自己这么多人都感染瘟疫,特别是印度的媒体看到日军的感染人员居然有上万之多,他们开始还是挺怀疑日本人的,但是现在又觉得是英国人的可能性更大。

    事情确实太巧了,英国人刚刚撤离,印度就爆发了不可控制的瘟疫,而且瘟疫爆发在主要地区实在开战前英国的控制区域。

    这其实也是日本人为了避免嫌疑,所以并没有在已经控制区域的腹地释放病毒,只是在战场区域还有拿下的英国控制区这么做了。

    英国此时还真的拿不出什么更有利的证据是日本人做的,在上万日军感染者摆在眼前的时候,大家更愿意相信是英国人做的,而不是日本人。

    不过英国人依旧坚持不是自己干的,同时把那些分析更细化的说了出来。

    不过英日两国怎么打口水仗也不过是盟国和轴心国的利益之争,并没有谁真的去援助印度什么,美国、英国、德国、苏联的政府可没有任何行动要去救援印度人,所有人都只有口水仗而已。

    印度的瘟疫已经从北部扩大到中部,而后又扩大到恒河北部,瘟疫让整个印度都震动了,所有人都在争相逃离瘟疫区,能逃离印度的直接逃离印度了,瘟疫已经控制不住了。

    尼赫鲁政府已经将首都迁移到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以河流为界,让军队十步一岗,不让任何人南渡,北边已经被放弃了。

    印度爆发如此规模的瘟疫,作为邻国的秦国和中国也是十分的紧张,秦国虽然以戈西河和恒河与印度为界,但是瘟疫的规模如此之大,谁也不知道会通过什么传播过来。还有中国开着青藏高原,虽然地广人稀,但是也不能大意。

    而王汉章心里却活络了,印度多肥沃的地方啊,百分之七十五的国土可以当作耕地,后世养活了十几亿人口,根据情报印度每天在大量的死人,如果这样的话,自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等差不多了,就派兵占了那里。

第033章 四大核心技术

    王汉章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愿望就是至少把波斯(伊朗)、里海、乌拉尔河、乌拉尔山纳入华夏民族的的势力范围,印度王汉章打算直接占了,当然还要看具体情况,但是恒河以北王汉章是占定了。

    拿下恒河以北之后,从中东的石油就可以直接从这里修管道运输过来,而不需要绕过青藏高原或者不安全的海运。

    当然占了印度是最理想的,要不然留着始终是一个祸害。

    围绕印度大瘟疫的口水战还在继续,但是太平洋和欧洲的战火并没有因此平息下来,日本人看印度的瘟疫如此的汹涌,找了个借口,把军队撤到了几块沿海的单独地区,并且接管了当地的军政,美其名曰“防止瘟疫扩散到这边,当地人早就被瘟疫吓破了胆,看着日本人如同看见救星一般,欢迎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反对日本人接管当地的军政。

    尼赫鲁此时焦头烂额,虽然对日本人的行为十分不满,但是现在他已经没有能力抗衡日本人了,甚至还需要日本人的大力支持。

    印度的瘟疫让731石井部队的大大的兴奋,他们没想到自己研究的成果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印度北部现在到处都是瘟疫,而且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

    他们并不知道这次瘟疫还有英国人的参与,当然英国人也不知道有日本人在参与,他们都一直认为是自己的细菌武器在印度的某个环境下发生了特殊的事情,所以变得如此的厉害。不过不管怎么说,他们的目的都达到了。

    王汉章此时回到秦国,着手安排相关,事宜,秦国本土目前拥有兵力60万,部署在新加坡、雅鲁藏布江流域等广大地区同时还有一支50万人的建设大军,虽然不是正规军编制,但是全部是由当初修筑铁路的工人而来,他们将会继续在秦国参与基础性建设,修筑公路和铁路还有修筑军事基地。

    王汉章把他们集中起来就是为了需要的时候可以立即组织起一直大军。秦国的海军虽说是亚洲第二(第一是日本),但是力量比起日本相差的十万八千里,而且现在在印度洋上也就只有日本有能力进攻秦国,恰恰也就是他可能会随时进攻秦国,所以王汉章不得不在海军力量弱小的时候加强陆军和空军。

    随着众多的兵工厂投入实用,目前秦国已经有一般军队换装了了突击步枪,当然这主要是要给中国的军队换装,要不然秦国已经换装完毕了。

    现在拥有一支30万人的全自动化的军队,王汉章相信就小日本那点火力想要打过来也没有那么容易,何况秦国的空军现在拥有战斗机450架,轰炸机也有200架,还有鱼雷攻击机也有一百多架,空中力量也不容小视。

    原本应该有限装备中国国防军和驻扎在北方的军队,但是王汉章认为如果和苏联开战,日本指不定会过来咬伤华夏一口,所以必须有一个稳定的东南方,只有秦国和大理国稳定,那么中国的西南腹地才会安定,中国才能集中力量对付苏联。

    眼下在中国的投入的兵工厂陆陆续续的开工,虽然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但是民生却没有下降,将轻工业交给民间之后,又没有外国资本的擦和,民族资本获得了无与伦比的动力,大量的产品火热畅销,总体上还是供不应求。

    而大量的无土农民则被安置到了中南半岛,感谢法国人当年修筑的铁路,火车从中国一火车一火车的拉人过去,就像当年张作霖从关内往东北拉人一样,现在往大理已经迁移了2000万人,有了这些人,龙云终于可以安心了,现在在大理从中国迁移过来的人已经超过了一半。

    而大规模的移民也被终止了,这大半年来,为了移民,为了彻底占据这片领土,为了不让人轻易夺走这片领土,华夏三国可是耗费了无数的人力、财力、物力。

    秦国为此终止了大规模的移民,因为要将大部分粮食供应给移民到大理的人,同时还要生产大龄的药品,以便很多人水土不服得不到救治,索性一切都挺过来了。

    秦国和大理国大规模的移民将中国大约4500万的农民迁移到了中南半岛,这给中国减少了无数的麻烦,这些人在之前基本上都是靠租种地主的一些田地过活,甚至很多人家中都饿死过人,没有饿死的在来之前都瘦的皮包骨头。大移民后这些人一走,不但减少了生存的压力,同时还为没走的人腾出了生存的空间,他们也有更多的土地中,国家现在又提倡限租限息,同时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大建设,需要大量的壮劳力,打工可以赚到很不错的收入,他们不用被限制在土地上,因此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中国政府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么巨大的压力。

    大理现在有陆军40万人,空军也有200架战斗机和100多架空炸机,他们北靠中国,西靠秦国,只要防守东边和南边这样的军力也足够用了,而且秦国和中国也可以随时支援他们。

    现在华夏三国都安心的进行经济建设,准备几个月后的大战。

    王汉章好久没有呆在秦国了,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到处跑,处理了这个事情,就要处理那个事情。

    现在回到秦国,仔细看看,依旧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工厂,铁路都非常的繁忙,不过这些东西王汉章只要了解一下大概的情况,其他的交给政府的官员就可以。

    这次呆在秦国主要是视察飞机包括战斗机和直升机连个系列,另外就是海军,还有就是火箭等太空技术,第四个就是汉语编程。

    飞机方面,其实技术创新方面基本上是没有的,连德国人给的技术都还没有消化,想要在德国人的技术上面创新是很难的,不过在德国人送来的犹太人的协助下,秦国到是培养了很多人才,虽然他们还不是很专业,但是王汉章相信这只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而直升机则一直是自己的科学家在研究,顶多很难解决的技术,可以打着螺旋桨飞机的名义让这些犹太人帮忙研究。

    另外就是喷气式飞机技术了,王汉章并不懂什么,只是提出了要研究这个东西,而且很多理念上的东西,这时已经有科学家提出来了,所以不需要王汉章去做什么,这个王汉章没有排斥犹太人,因为靠华夏的科学家去研究是不现实的,华夏没有那个科学底蕴,没有那么多人才,根本办不到,直升机都是出于保密,虽然这年头已经有了直升机,理论上也比较成熟,但是目前的直升机还在研发阶段,要是给犹太人知道秦国的直升机已经可以用于作战,还有了一套先进的作战理念,传出去,那就完蛋了,王汉章辛辛苦苦的努力就白费了。

    而造船技术上还是有一些创新的,在王汉章的忽悠下,德国人愿意提供他们先进的技术,当然王汉章相信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对于秦国来说是最先进的就行,王汉章可是答应了要共享研发的成果,德国人才同意的。

    事实上王汉章自然不会轻易共享,其实德国人也没那个指望,所以给的使他们认为对秦国来说很先进的技术,秦国的科学家们其实一看就知道那不是了。

    而王汉章交给船鞋厂的技术人员们研究的方向自然就是后世的那种,至少以后可以装上导弹等武器,所以他们也是预留了一些改进的空间,另外关于王汉章在舰首装上一门类似于火箭炮的武器也让造船厂的技术人员感觉不可思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