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小郎中-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客套了几句之后,几个人便开始研究布阵。

    因为关系到战斗的胜负,而他们也都知道刘廷翰虽然身为统帅,可是实际上领兵作战的经验并不多,因此李汉琼和李继隆两个人倒也不客气,直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以便一起参考。

    商议的结果,决定由崔彦进率所部北上黑芦堤,绕到辽军的侧后方伺机进攻,而刘廷翰率大军与李汉琼、崔翰陈兵于徐河,在这里按照宋太宗的阵图布下八阵,等着辽军进犯,以八阵迎敌,绕到后方的崔彦进趁机进攻,形成两路夹击之势,必然能大败辽军。

    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刘廷翰陪着笑对杨仙茅说:“杨爵爷,你觉得这个计划怎么样?”

    在他们制定作战计划的整个过程中,杨仙茅虽然也坐在桌子边,但却一言不发,只是看看这个,瞅瞅那个,又看一会儿地图,刘廷翰也多次询问他的意见,杨仙茅只是微笑,示意他们继续。

    作战计划制定完毕,刘廷翰问杨仙茅的意见,杨仙茅才说:“打仗我是真不会的,全靠你们几位将军了。我就来凑个热闹,皇帝让我来,其实更主要是给你们做后盾的,若是哪位将军在阵前受伤,我可以给他救治。”

    刘廷翰等人也知道杨仙茅医术高明,出发前也听说了杨仙茅治好了所有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秦王的母亲陈国夫人,名震整个京城。他们得知杨仙茅要参与出征之后,其实他们是非常高兴的,他们更多的认为这是皇上给他们的一个后盾,在他们受伤之后没有后顾之忧。因为听说这位小郎中特别擅长金创手术,能开膛破肚,还能开颅手术,十分了得。

    不过,杨仙茅在皇上委任他出征的时候,并不是让他以随军郎中的身份参加进来,委任他为监军,也就是此次出征的最高统帅之一。同时,从头到尾,宋太宗也没说过杨仙茅负责战地救治,所以,这位监军大人是否救治全靠他自愿。

    宋太宗之所以没有明确杨仙茅军医身份,是因为杨仙茅此前已经跟宋太宗有个明确约定,除非是御驾亲征,他才随同出征,担负救治责任,而这一次不是御驾亲征,所以宋太宗不好要求杨仙茅这么做。但是他知道,就算他不说,真正遇到将领受伤,杨仙茅同样会出手救治,不会袖手旁观。说不说都有这样的结果,又何必要说,白白毁约呢。

    但是对于刘廷翰等人来说,杨仙茅这位监军可是最高统帅之一,而现在,他甘愿当起随军郎中的角色,使得这几位将领异常感激,连声表示感谢。

    刘廷翰已经打定主意,除非高级将领受伤,并且是受了其他随军郎中不能医治的伤,否则不能劳他大驾救治,因为军中也有众多的随军郎中,一般的金创他们也都能治的。

    制定好作战计划之后,便各自回帐篷休息。

    次日一早,大军启程,继续赶赴满城外的徐河。

    中午时分,大军来到徐河,按照头天晚上商议好的作战计划开始布置八阵。几个统兵官,各自带所帅兵士前往八个兵团集结点。

    杨仙茅已经在中军大帐刘廷翰给他安排好的临时大帐中等待了。一旦开打,有大将受伤,就要在这儿动手术,他禁止其他人进来,药品器材都放在收纳袋中,这之前他不会取出来,因为谁知道会不会像上次那样辽军铁骑突然杀入宋军阵中,那时这些器材和医疗用品来不及收拾,那可损失可就大了。他宁可冒点险,等受伤的将领送来后再取出做手术。

    他正等着战鼓擂响,开始冲锋打仗,忽然听得有人撩开帐篷走了进来,却是统帅刘廷翰,身后跟着一位身穿铠甲的大将,介绍之后得知,此人是右龙武将军赵延进。

    刘廷翰陪着笑对杨仙茅说道:“爵爷,有件事跟你商议,你得帮卑职拿个主意啊。”

    杨仙茅道:“什么事?大帅尽管说,我们一起商议。”

    刘廷翰回头看了一眼跟到后面的右龙武将军赵延进,说道:“你来向杨爵爷禀报吧!”

    赵延进神情有些紧张,咽了口唾沫,抱拳拱手说道:“回禀杨爵爷,刚才末将登高远望查看敌情,发现情况不对劲。”

    杨仙茅哦了一声,问:“有什么不对劲的?”

    “辽军的兵力比探马报的数字要大,漫山遍野望不到边,恐怕会超过十万,人数上多过我们。同时,他们铁骑列于阵前,分成几个纵队,准备突袭,将我军分割之后包围,这是辽军使用骑兵惯常的战术。”

    杨仙茅点点头,他吃过这个苦头,上一次跟着宋太宗出征幽州,就是被辽军的铁骑杀入宋军之中,将宋军分割成若干块围歼。而宋军主要是步兵,一旦落入敌军骑兵包围中,会非常慌乱,迅即溃逃,辽军铁骑乘机追杀,步兵是跑不过骑兵的,兵败如山倒,那样一来,死伤惨重。

    赵延进又接着说道:“我军现在把兵力分成八处,每一处之间相隔百步以上,那不正是辽军希望的吗?他们不会吹灰之力就可以将我们包围,连穿插分割都不用,直接往我八个兵团中间的缝隙冲过,就可以形成包围之势,那时候我军必然军心大乱,必定全线溃败,那时候就完了。”

    杨仙茅频频点头,心想这话没错,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说明自己临敌经验太少,也没有像这位赵延进将军那样亲临前线视察敌情,所以没这样的发现。

    杨仙茅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变阵!立刻将八阵为前后两阵,前后呼应,前阵冲杀,后阵支援,以拳头对拳头与辽军来个硬碰硬,看谁厉害。”

    杨仙茅点头道:“我觉得可以,我不懂兵法,你们最好还是召集李汉琼将军和李继隆将军他们一起商议。”

    刘廷翰苦笑说道:“杨爵爷,他们几个都已各自领兵赶赴自己的集结点,人已经走了,我找谁商量去啊?所以才找你。爵爷你是监军,你说这件事该怎么办?”

    杨仙茅好生看了一眼这刘廷翰,心想这人倒不傻,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他领导的部下全都比他官高得多,他不敢妄做主张发号施令,一定要征求诸位比他官阶高的部下的意见,当真深谙为官之道。

    杨仙茅说:“辽军惯用的战术伎俩是用铁骑撕开几个口子,强行穿插,将我军分割包围。上次幽州之战我们就吃了这个大亏,不能重蹈覆辙。而现在敌人铁骑还没把我们撕开,我们自己却主动分成了八块,别人包围起来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一旦我军八个阵营相互之间联系被切断,各阵营各自为战,又是步兵打骑兵,必然军心大乱,一旦溃败可就惨了。所以,我个人认为赵将军刚才的建议非常好。把八个阵营变成两个阵营,前后呼应,辽军铁骑无法从正面冲击将我军切割包围,因为我们前后有两个阵营。就避开了辽军擅长的穿插分割。这主意很好。应该马上变阵。”

    赵延进一听得到爵爷的赞赏,十分兴奋,对杨仙茅抱拳说道:“爵爷熟读兵书,深谙战法,果真是久经沙场的大将。末将十分佩服。”

第334章 担当

    刘廷翰听到杨仙茅赞同,一下有了主心骨,说道:“那好,既然监军也同意这个方案,卑职就立刻派人去把其他几个将军找回来,紧急商议。”

    赵延进道:“辽军已经列好阵营,随时准备冲锋,必须要让辽军先不出击,等我军调整阵营之后,就不怕他们了。现在需要的时间,我怕辽军等不到我们将他们召集起来重新布阵,就会发动进攻,那样可就全完了。”

    杨仙茅眉头一皱,说道:“现在需要拖延辽军,不让他们进攻,以便我们有时间重新布阵,是不是这个意思?”

    赵延进郑重的点了点头,面有忧色:“可是现在,有什么办法能让辽军暂时不进攻呢?”

    杨仙茅皱眉思索,回想这几天看过的兵书,忽然想到看过的一则古代战例赤壁之战:三国时曹操的大军攻打吴蜀联军,周瑜为了稳住曹操,不让曹操抢先发动进攻,以便火烧战船,便让黄盖使苦肉计向曹操诈降,然后用快船沾满了干草和油脂,加以伪装之后,借着东南风快速向曹军连在一起的战船接近。曹军还以为是黄盖来投降了,所以不加戒备,结果战船被烧成了一片火海,溃不成军。吴蜀联军趁机发动进攻,曹操的军队结果大败。

    自己何不使用诈降之计来延缓辽军的进攻,同时还可以利用辽军的懈怠,主动出击,打辽军一个措手不及。

    想到这,杨仙茅道:“我倒有一个计谋,不知道行不行?”

    刘廷翰赶紧说道:“杨监军的计谋,那绝对是妙计。”

    杨仙茅听他叫自己监军,而不是爵爷了,显然想锁定自己是指挥官,在进行战略决策部署,那样将来出什么问题他责任也轻一点,不由笑了笑,这时候不去跟他计较这些,说道:“请刘大帅亲笔写一封投降书,派人送到辽军去诈降。这样辽军准备接受我们的投降而不会进攻了,我们不就赢得了时间吗?还可以利用,对方准备迎接我们投降的懈怠之机,接近对方后迅速突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或许能大败辽军。”

    刘廷翰听了听完之后,没有立即表态,眼睛转向旁边的赵延进。

    赵延进却一挑大拇指,说道:“真是妙计!末将对爵爷的文韬武略当真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这句话都是发自内心。宋朝时代书籍并不很普及,很多人都是目不识丁,特别是武将。这位大将赵延进虽然识字,但是读的书却不多,也没读过什么兵法,所以也就看过赤壁之战的战例,特别是没有了解的这么详细,所以听到杨仙茅说的这一番作战计划之后,并不知道杨仙茅这灵感来自于赤壁之战,还以为杨仙茅只是凭空想出来的,所以特别惊诧,对杨仙茅当真是十分佩服。

    刘廷翰便也点头称赞果真妙计,不过,刘廷翰又道:“诈降赢取时间这个很不错,不过,皇帝授予阵图,我们要变阵,必须征得其他几位将军的同意,要不然……”

    杨仙茅心头一凛,这倒是个实在的问题,便道:“那好,那赶紧让他们回来商议。”

    刘廷翰立即派出快马去将李汉琼等同各路统军紧急召回商议军情。与此同时,他写了一封诈降书,派出兵士送给辽军,宣称仰慕辽朝天威,准备率军起义投诚。

    李汉琼他们按照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各自率着自己的部属前往集结点。收到刘廷翰紧急快马传令让他们立刻回中军大帐商议军情,不知道是什么缘由,所以都令所帅大军原地待命,他们几个则紧急赶了回来。

    他们几个回到中军大帐,刘廷翰将事情说了一遍,又把杨仙茅的计划说了。

    这几个大将对杨仙茅的诈降之计一致表示赞成,所谓兵不厌诈,即便是诈降,能够赢取商议是否变阵的时间也是好的,但对于是否变阵,则面面相觑难以抉择。

    监军李继隆最先出言反对,因为他是监军,他的职责就是监督各位统兵官能够尊崇皇帝的旨意,排兵布阵。这样一来,就算打了败仗他也不用承担多少的责任,但如果不按照皇帝的阵图作战的话,打败固然要严惩,打胜仗也没什么奖赏,又何必劳累着一番呢。

    赵延进听李继隆坚决反对之后,又气又急,也顾不得多说,一把抓住李继隆的手,说道:“李将军,你不要说别的,跟我走,我带你到前线看看辽军的阵势,你就知道,那时候再商议是否变阵。”

    说罢,不由分说拉着李继隆出到大帐之外,坚决让他上马带他去看敌军阵型。李继隆也想实地看看敌军阵形,便决定跟他去看看。

    李汉琼等几个将领见李继隆跟着李延进往小山上走,便也就后面跟着,上到了小山岗。一看之下,李继隆等人顿时傻眼,因为辽军已经做好了突击准备,很明显的数道突击纵队已经列队成行,正准备出发了,宋军分兵八处,相互至少有百步距离,正好给辽军骑兵的穿插之用,宋军这是自己伸长脖子等着挨刀啊。

    李继隆是久经沙场战将,立刻便知道辽军是准备干什么,不由得脸上变色,而其他李汉琼等人也看出了宋军的险境,不由得紧张的望向了刘廷翰。

    刘廷翰说:“刚才杨爵爷也赞同变阵,八阵变两阵,现在看各位将军的意见了。”

    这几位都曾经跟随太祖和太宗身经百战,征战沙场,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看出辽军的意图之后,他们立刻就知道,八阵图的确非常不适合的,甚至可以说是会带来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如果坚决按照宋太宗的阵图来布阵,那他们只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李继隆还是有些犹豫,如果变阵,他的责任最大,变阵之后若打败了,他可能掉脑袋,因为监督阵图的执行是他的主要职责。不变阵,打败了,他的处罚也会很轻。所以变阵会增大他的风险。

    刘廷翰最紧张,若打败了,他作为主帅要承担主要责任,丢官罢职到还在其次,甚至可能被处死。所以,不管变不变阵,都必须打胜,打胜了他才能至少不受处罚。而现在情形来看,按照皇帝的八阵图,那是必败无疑,只有变阵才有希望。可是现在李继隆很犹豫,他作为监军,他不同意变阵,那变阵的作战计划就不能实施。

    刘廷翰焦急地望向杨仙茅,他也是监军,希望他能说服李继隆。

    杨仙茅对辽军穿插分割包围的战法是深有体会的,绝不能重蹈覆辙,必须变阵,否则这十万将士只怕就要全军覆没于此。当下他把心一横,对李继隆道:“李将军,时间紧迫,若不当机立断,只怕会带来灭顶之灾。”

    李继隆瞧着他还是没说话。

    杨仙茅冷声道:“皇帝说了,这一战要痛击辽军,扬我国威,我们不变阵,就必然失败,如何能实现皇帝的最终意图?皇帝授予八阵图,也是这个目的,这是最终目的,若这个目的达不到,一切都是空谈。阵图只是手段,若这手段不能实现目的,就必须改变。李将军,赶紧决定吧!”

    李继隆苦笑,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这个……”

    杨仙茅哼了一声,道:“李监军是怕担责任吧?那好,我也是监军,皇帝授予我的职责就是监督李将军履行职责。李将军迟迟不做决定,就由我来做决定好了——变阵!八阵变前后两阵,立即行动!”

    刘廷翰不由大喜,抱拳拱手答应了,但却没有直接下令,他想看看李继隆有什么反应,最好是他也同意这个变阵,那就完美了,他不同意也没关系,杨仙茅这监军的意见就能作数。

    李继隆听杨仙茅这番话后,不禁惭愧,一咬牙,道:“如何能让杨监军一个人担责。好,我也赞同变阵,八阵变成前后两阵。刘大帅,你下令吧。”

    刘廷翰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连声答应,立即传令变阵。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辽军是否相信他们的诈降,从而停止进攻,为他们的变阵赢得时间。

    正在重新传令召集各个集结点的数万将士回归重现部兵成前后两个集团军的时候,他们收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消息。——前去诈降的军士回来禀报,说辽军不很相信宋军的投降,要求监军杨仙茅亲自前往投递降书,他们才会相信,否则就会立即发起强攻。

    一听到这话,最吃惊的当然属杨仙茅了,心想为什么辽军偏偏要自己去投降呢?其他几个将领也很惊诧,搞不懂为什么辽军偏偏要杨仙茅前往投降才能认可。

    现在大军要重新调整布阵,十万人的调动那可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根据李继隆等人的测算,用最快的速度重新布阵,至少也需要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才能完成。

    但是辽军说得非常清楚,如果杨仙茅不马上前去亲自递送投降书,辽军便会立即发动进攻。

    众将领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杨仙茅身上。

    杨仙茅知道,必须要为宋军重新布阵赢得时间,否则,布阵没有完成,辽军杀来,乱军之中的恐怖景象杨仙茅还历历在目。所以他把钢牙一咬,决定亲自前往辽军诈降。虽然自己会冒风险,但是没有选择,这时候必须挺身而出。

    所以,杨仙茅风轻云淡的说了一声:“我去递投降书。你们赶紧重新布阵。”

第335章 深入虎穴

    “不行,绝对不行!”几个将领同时脱口而出。

    定州节度使孟玄喆上前一步说:“从来没有说让统军将领亲自前往投降的,只怕是辽军想把你扣为人质,所以千万不可前往。”

    其他几个人都随声附和,频频点头,认为他说得非常在理。

    杨仙茅笑了笑说:“如果是这样,那就更需要我前往了。因为只有我去了辽营,才能让辽军彻底放松,才能达到我们作战的目的。”

    其他几个将领其实心中也明白是这个道理,便不再说了。

    他们望向杨仙茅的目光充满了敬重和感激,他们想不到杨仙茅居然会答应这个要求,前往辽军大营,杨仙茅这一去是有去无回,即便大军杀将过去,辽军知道是诈降之后,恼怒之下会拿杨仙茅开刀,所以这一去可谓十死无生。

    李继隆道:“要不,还是我去吧。”

    一听这话,其他几个将领也争着去。

    杨仙茅很是感动,因为看得出来这些人都被自己感动,说出这话发自内心,便抱拳道:“辽军要的是我,你们去没有用。他们点名道姓要我去,换成别人结果只能是多一个人质,所以不要再争了。你们布好阵之后,装着投降的样子接近辽军,突然发动进攻,杀他个措手不及。不用顾及我,这是命令。”

    说罢,杨仙茅大踏步出了中军帐,吩咐门外兵士把自己的赤阳驴牵来,翻身上驴,甩着小鞭子,哒哒的出了宋军营阵,前往辽军。

    宋军都惊呆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眼睁睁望着他身穿官袍,骑着小毛驴,慢悠悠往前辽军而去。

    杨仙茅心里其实非常紧张,但是他并不如何害怕。因为上一次自己在辽军中快马银枪,还带着皇帝和蛇仙姑都杀出了重围,他相信自己这一次同样能够杀出重围的。

    而且,擒贼先擒王,既然辽军要见自己,自己正好可以接近辽军的统帅,将他抓住作为人质,又或者直接杀掉敌军统帅,让其群龙无首。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往前走了一段路,便看见辽军了。

    这一瞧之下,杨仙茅吓了一大跳,只见辽军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所谓人上一万无边无沿。辽军人数超过十万,那更是看不到头了。

    辽军列队整齐,骑兵已经做好冲锋准备,正虎视眈眈等着宋军反应,前锋便看到宋军方向来了一头小毛驴。毛驴上一个穿着红色官袍的宋朝官员,晃晃悠悠朝他们过来了。

    因为先前已经知道大帅要求宋军派出他们的监军杨仙茅来送降书,这才会相信他们真有诚意投降,所以这些人便知道,这应该是前来送降书的宋军最高指挥官之一,监军杨仙茅。

    辽军见到杨仙茅身为宋朝高官,居然骑了一头毛驴过来,样子很是有些滑稽,便都哄堂大笑。

    杨仙茅手里甩着小鞭子,空中打着响鞭,却不抽打赤阳驴,这赤阳驴通人性,只需要告诉它目的地,根本不需要打鞭子就知道方向和速度,所以甩鞭子只不过装个样子而已。

    他看见辽军如此雄壮,心中十分震撼。上次幽州之战是在深夜,在这之前他一直在中军帐跟皇帝在一起,更没有到前锋去,所以没有看见排好兵布好阵的辽军。此刻亲眼目睹严阵以待的辽军之后,杨仙茅心中的震撼很强烈。因为辽军军纪森严,将士排列整齐,一看就是训练有素。平心而论,相比宋军来说,辽军似乎战斗力要更强一些。

    杨仙茅一直来到了两军阵前,便有一个辽军策将领策马过来,高声道:“你这宋朝官儿,是不是监军杨仙茅?”

    杨仙茅整了整官帽,手中小鞭一挥说:“正是本人,带我去见你们大帅,我是来送降书的。”。

    “既然是来投降,为何不下马?啊不,下驴。哈哈哈”

    杨仙茅一听对方这话,正中心意,他就就是要拖时间来的,于是便翻身下了驴,手牵着,踱着方步往里走。辽军自动分成两列,让出一条路,满脸讥笑地望着他。

    杨仙茅一步三摇,牵着毛驴往里走,那辽军将领道:“你走快点,我可没跟功夫跟你磨蹭。”

    杨仙茅依旧慢腾腾的,说道:“我身为宋军最高统帅之一的监军,必须要顾全官威。要走快了,官帽歪了,姿势不雅,岂不是有辱斯文。”

    那辽军将领见他都来投降了,却还要注意什么官威,不由得哈哈大笑,不过也就懒得再催他,便策马在旁,慢慢跟着他往里走。

    走了好半天,终于到了辽军的中军大帐。有两个辽军兵士上来搜查杨仙茅身上并没有任何携带任何兵刃,便放他进去了。

    杨仙茅牵着毛驴一直走进辽军的中军大帐,一个巨大的蒙古包似的,果然够大,里面已经有十几个人,却还显得很空旷当中,两张长条几案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