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小郎中-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史夫人一听这话,顿时好像看到了希望,立刻一瘸一拐的过来,哭丧着脸说道:“是,是余老头的儿子,余有侠开的,原先我不知道的,后来我听人说了,打听之后才知道。”
; ;一听这话,刘冬雁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原来那余有侠上次吃了大亏之后,居然想出这么一招,要少爷去给他磕头赔罪,挽回面子,真是狠毒。
; ;于是他又狠狠的啐了那望着她的史夫人一口唾沫,然后说道:“自作孽不可活,你们自己惹下这天大的麻烦,你们自己去处理,别指望我们少爷会帮你们,我们少爷说了,老太太不会认你们这般势利眼的亲戚的。”
; ;说着,拉着老太太,菜也不买了,径直回到了药铺。她着急着要把这件事告诉少爷。
; ;见到刘冬雁着急忙慌的样子,老太太似乎也觉得有些不对劲,赶紧跟着刘冬雁一起回到内宅,把杨仙茅叫到身边,把刚才的经过说了一遍。
; ;刘冬雁最后补了一句说:“少爷,我怀疑是那余有侠故意设的圈套,要来整你的呢。”
; ;杨仙茅缓缓点头,说道:“我明白了,你们不用担心,这件事我会处理好的。”
; ;刘冬雁忙问道:“少爷你打算怎么办?要不要再去请曹舵主来帮忙。”
第760章 隔墙有耳
; ;杨仙茅微笑摇头,并没有回答。他心里想的是,这件事既然是余提举和他儿子不愿意善罢甘休,甚至要用这种手段来对付自己,那就由不得自己了。他如果只针对史家的人,这就完全可以隔岸观火,根本不予理睬。
; ;因为那家人对自己的干娘如此恶毒,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兴趣去帮他们,但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针对自己。
; ;如果这一次自己不闻不问,也不做任何反击,那对方肯定会得寸进尺。
; ;下一步可能就会把矛头指向自己在意的家人,比如说干娘,再比如自己的丫鬟刘冬雁,又或者自己堂上请的郎中和伙计们,一定会步步紧逼的,既然是这样,那就只有让他们见识见识自己的手段了。
; ;杨仙茅安慰了老太太几句之后,便起身离开,回到了书房。他静静地坐着,思考着这个事情该怎么办。
; ;只用了一顿饭功夫杨仙茅便想到了办法,当然这个办法是来自于凌霄尊者留在他脑海中的记忆,在记忆中,这余有侠的父亲余提举本身官不大,虽然有些钱,却不敢把钱大张旗鼓的用。
; ;因为毕竟他是官,这是衙门办的矿产,那些钱都是衙门的,他从中贪污挪用而已,他的顶头上司,正是汴梁开封府的同知大人,这位同知因为分管采矿这块的工作,所以没少从这余提举手里得到好处。
; ;他们东窗事发,那是十年之后的事情,而且是那谢同知自己的贪污受贿,被一个名叫林子雄的监察御史进行调查之后,查证到有大量的赃款。他无法说明来处,最终被皇帝下旨,投入大狱治罪,丢官罢职,并处以流放。
; ;他在下狱之后,便交代了,向他行贿之人,其中就有余提举。这个事情闹的京城沸沸扬扬,凌霄尊者便也知道了这件事。所以留在了他的记忆中,并被杨仙茅所知晓。
; ;杨仙茅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提前让这位同知大人倒台。
; ;林子雄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一直认为自己肩负督察百官,维护朝廷,官员清正廉洁的形象为己任。
; ;所以但凡接到举报,肯定都要详加调查,在这一段时间里林子雄到是接到了不少关于同知和那矿主余提举的举报,但是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和捕风捉影的事,并没有真凭实据,他也就无法直截了当地采取措施进行查处。
; ;由此以来,林子雄对这件事一直感到甚为遗憾,而他也一直盯着这位同知,他并没有着急着向皇上周谭海弹劾。
; ;作为监察御史,他有直接将弹劾意见面见皇帝的权利,虽然他只是八品官,但属于盐官,所以他的弹劾可以直达皇帝面前,但是没有拿到真凭实据,是不会有效果的,反而还会打草惊蛇,甚至会引来报复。
; ;没想到证据就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而他是在浑浑噩噩之中拿到证据的。准确的说,他是被人迷晕了之后送去的。
; ;那一天,林子雄回到家吃完饭之后,便来到书房看书喝茶。这是他每天的习惯,他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来看书,学无止境,他完全相信这一点,趁着年轻必须要多读书。
; ;林子雄一边喝茶一边读书,很快便感觉到头脑昏昏沉沉的,只在片刻间,他便一头栽倒在桌上。
; ;等他昏昏沉沉的苏醒过来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而且手脚根本动弹不了,也无法发出声音。
; ;林子雄不由得很是惊恐,不知道身陷何方,难道是被人绑票关在黑屋子里吗?但是手脚却没有任何被反绑的迹象,还是耷拉在身体两侧,但是就是使不上半点劲。
; ;他很紧张,也很害怕。但嘴巴却无法呼喊,手脚动弹不了,整个人都好像完全是不受控制,耳朵却能很清楚的听到外面,不时有丫鬟等人说话的声音。
; ;只是这些声音都很陌生,从来没有听过,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不过很快他从外面女子交谈的声音中,听到了一个让他精神一震的词:余提举。
; ;这声音林子雄一听,就知道是开封府衙门同知,姓张。分管税收,只听他说:“余提举,今天把你叫来,是因为有点事情,想跟你商量。”
; ;接着听到余提举的声音说:“不知道同知大人有什么吩咐?小的一定照办。”
; ;张同知嗯了一声,却没有马上说,还是沉吟了半晌,这才缓缓说道:“是这样的,我那个不中用的儿子,整天游手好闲,也不给我省心,所以我想早点给他娶一房媳妇,让他有个人管,就不会在外面野了,但是这娶媳妇啊,总是要花不少钱,你是知道的。我那儿子整天花天酒地,我这点俸禄全都被他花得差不多了,哪有钱再去替他筹办婚事呢?哎,每每想起这件事,就会让我头疼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 ;林子雄一听这话不由心头一凛,这张同知话中的话意思,明显在索贿呀,他不由顿时怒火中烧,但是心头的怒火却被紧张所替代。
; ;自己如果探听到他们的秘密,会不会被杀人灭口?不过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看看究竟会怎么样,这之前要把他们的话牢牢记住。
; ;就听得余提举陪着笑说:“这个简单,张同知,您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嘛。这样吧,我开矿也赚了点钱,这孩子的婚事就由我来包了。这婚事、办新房和聘礼,总共八百两银子左右,我这就托人给您送来,你看如何?”
; ;张同知的声音顿时充满了喜悦,频频点头说:“好好好,你可帮了我的大忙啊,多谢多谢。”
; ;余提举陪着笑脸声说:“应该的,应该的。”又说道:“我这矿山的税款可是每每让我心疼啊!谁知道朝廷会拿这些税款去做什么!我听说好多税都是拿去赔给了契丹,——我们堂堂大宋竟然如此窝囊,这钱要是用于朝廷,我也就认了。可这却是拿去赔给那些契丹人,每每想起,我的心头就是气,哎。”
; ;张同知当然心领神会,微笑说道:“是呀!这个任谁都会很生气。但是生气归生气,朝廷的这个税还是要交的,但是我会看在你忠心爱国的份上,再给你打打折扣,交一些就行了,你们做生意也着实不容易的。”
; ;余提举不由大喜,说道:“多谢大老爷,那小的就先告辞了,即刻回去,马上让人把钱给您送来。”
; ;不知身在何处的林子雄听得全身发冷,这两个人居然公然索贿行贿,还以减少税收为交换条件。
; ;但是林子雄在气愤的同时,又在想如何才能把这件事禀报给皇帝,而且最好是抓贼抓赃,可是现在自己的身子动弹不得,也不知道身在何处,该如何来抓脏呢?
; ;正在他焦急的同时,身后伸过来一次手,无声无息的点在了他后脑之上,林子雄顿时昏了过去。
; ;点昏他的当然就是杨仙茅。这之前杨仙茅每日里就蹲守在这同知的屋顶探听消息。
; ;因为他从凌霄尊者的记忆中已经知道了,这余提举会向张同知行贿,但是那是几年之后才爆发的事,他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端倪。
; ;果然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听到张同知跟他的妻子商议给儿子娶妻的事,同时费用让余提举来承担,他妻子还说,人家未必肯。
; ;而张同知似乎很有把握,杨仙茅立刻就明白了,于是他立即去找到了监察御史林子雄,将他点昏之后,趁着张同知不在屋里的时候,将他放在了书房的一个柜子里头。
; ;于是林子雄便听到了这所有的事情,当然杨仙茅就在林子雄身后的角落里蹲着。这柜子挺大,容得下他们俩个人。等到张同知离开书房之后,他便将林子雄点晕,然后带着林子雄从容的离开了张同知的家。
; ;以杨仙茅现在的武功修为,要进出根本不会武功的张同知的家里,那简直是易如反掌,不会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动向。
; ;杨仙茅将林子雄带到了外面的一处角落之后,才把他点醒,然后自己又迅速藏了起来。林子雄醒过来,茫然不知为什么自己会在这里,但是随后发现手脚都可以动弹,立刻高兴起来。
; ;他已经隐约猜到,很可能有人已经知道这张同知贪赃枉法的事,于是故意把自己带去听整个经过,林子雄四周看了看,没有见到那个神秘的人物,于是立刻离开了那里。马上要去准备人手,来个抓贼抓赃。
; ;余提举回家之后,马上筹钱,要一下拿出八百两银子,他也没那么多现钱,待到把钱凑齐之后,他带着几个家丁抬着沉重的箱子前往张同知家,他却不知道身后已经有了尾巴。
; ;余提举带着人挑着那些银子来到张同知的内宅,在书房坐下,打开箱子,清点给张同知看。张同知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 ;而就在这时,忽然听到外面吵吵闹闹的。不一会儿就冲进来不少人,却正是衙门的弓手和捕快,而当下有两人身穿官袍,正是监察御史林子雄和他的同僚。
; ;林子雄不住的冷笑,指着张同知说道:“好啊,你们两个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贪赃枉法,你们还有什么可说?”
; ;张同知和余提举都很紧张,不过随即就镇定下来,赶紧掩饰说,这钱是他们交的税款,没有什么贪赃枉法的事。
; ;林子雄冷笑说:“你以为你这样就能隐瞒过去吗?告诉你吧,刚才我跟我的同僚就藏在你屋里的这柜子里头。你们刚才说的话我们全都听到了,之所以等到现在,就是来抓贼抓赃的,你们就等着,蹲大牢吧。”
; ;一听这话,张同知和余提举顿时面如死灰,作声不得。
; ;很快,朝廷的处罚就下来了,张同知和余提举两人都被撤职查办。由此以来,余家在京城也就彻底的完蛋了。
第761章 通过就好
; ;那伤还没养好的儿子,也因为父亲的倒台,被平时吃吃喝喝欠了不少债的债主们围着讨要欠款,而余有侠又因为无法偿还高利贷手脚都被打断了。
; ;杨仙茅成功拔掉这颗钉子之后,心情很是舒畅,而现在已经到了过年的时候了。
; ;大年三十,一家人其乐融融。正月间,包括曹舵主和漕运史等人都来拜年。对于杨仙茅来说,除了必须去拜年的几家之外,其他人他都免了。
; ;因为他需要将更多的时间花在指导花有影上面。过了正月十五就举行太医书院的初试了,必须确保花有影顺利度过这次考试,因此杨仙茅便更加紧迫了,花有影除了白天在费神医那里学习之外,晚上基本都在杨仙茅的医馆里读书。
; ;费神医对花有影也改变了态度,开始重点栽培他,因为经过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他已经发现花有影很有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考试,在费神医的眼中的确没有高低贵贱,只有能否通过考试,只有有希望的人他才会重点栽培。而现在,花有影就属于这样的人了。
; ;这些日子,杨仙茅他们的药香社,还是每五天举行一次结社,轮着做东,每次结社时,杨仙茅都并不会故意的出风头,而是,适可而止,但尽管如此,两位郡主都还是得益非浅,对他也更是敬重。
; ;杨仙茅发现,她们也仅仅是敬重而已,两人并没有任何对他心生爱意的迹象,杨仙茅知道一切都要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郡主更是如此。
; ;正月十五过了之后,果然便是太医书院的初试。
; ;因为一旦考入太医书院就有一定的概率可以做官,因此吸引了天下无数的郎中和医者的兴趣,参加京城的这次考试的有近万人,来自全国各地,其场面之雄伟,丝毫不亚于科举考试。
; ;这上万人就是为了争夺最终的两百个名额,而两百个中又只有六十个能够入关,这比例非常小。但是每一个郎中似乎都有一种说不定自己就走运了的想法。
; ;都希望能够成为这两百人之一,最终还能以六十人的身份胜出,因此都来参考,当然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通过,但是也还是想来试试看,还可以寻亲访友,增长见闻。
; ;这近万人的考试地点,都安排在共聚考场。整个考试的过程,跟科举如出一辙,唯一不同就是内容。
; ;杨仙茅和花有影也都参加了应试,三天之后,初试的结果出来了。当然没有具体的分数,只有两百人的入围大名单。然而出现了一件让杨仙茅意料之外的事,那就是他仅列第二名,排在他前面的,是一个叫做左金生的人。
; ;跟着杨仙茅一起来看榜的还有花有影和他们宿舍的人,花有影看见自己也入围了,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是能入围已经让他兴奋无比了,只在那里呵呵呵的傻笑。
; ;看到杨仙茅,列在左金生之后,两位郡主都不住的冷笑,费淑云也愤愤不平,说道:“看来,这太医书院的入学考试,还是有人搞鬼,这登徒子居然能拿到第一。”
; ;杨仙茅有些好奇,问道:“这个左金生是谁?”费淑云回答道:“他爹是三司副使左钱通。”
; ;杨仙茅一听便顿时明白了,三司副使相当于是朝廷管财务的部门,权力非常大,手中更是是掌握着天大的实权,如果不考虑左金生他本人的医术水平,单单从他父亲的这个身份,总让人朝那方面去琢磨。
; ;也不清楚他究竟是靠自己的实力,还是靠父亲的关系?当然对杨仙茅个人而言,他更倾向于后者。
; ;因为他得到了华佗神医的青囊经之后,自诩在医术领域里头,应该没有能超过自己的。
; ;当然,那说的是医术,考试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因为评分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卷的人。而这又不像一加一等于二的答案一样肯定。
; ;主观上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例,比方说自己遇到的是一个很苛刻的考官,而左金生遇到的是一个比较宽松的考官,各自评卷,那么自己的得的分就比不上左金生了。
; ;因此杨仙茅笑了笑,说道:“只要能通过就行,何必在乎名次呢。走吧。”
; ;两个郡主板着脸嘀嘀咕咕在说话,她们尽管已经压低了声音,但杨仙茅还是听到了他们说话的内容。药香郡主的话说的是,这件事要告诉父亲,而白芷郡主说不要说,不然假如伯父追问为什么要替杨仙茅说话,一解释起来恐怕就会知道她们跟杨仙茅结社的事。那伯父未必会高兴的,反而节外生枝,既然杨仙茅都说了,不要在乎名次,通过就好,那也就不要去多生是非了。
; ;杨仙茅心中赞叹,这位白芷郡主做事冷静,的确让人刮目相看。
; ;杨仙茅回到医馆,这之前跟着来的伙计,早已经飞奔跑回去,跟老太太禀报了这件事,唐氏很是高兴,早已经吩咐家人,准备了一桌上好的酒宴,要给干儿子庆贺。
; ;见到杨仙茅回来,高兴的挽着他的手说:“我的儿,你不仅金榜题名,而且还拿了个第二,可是为为娘脸上争了光啊,一得到消息之后,左邻右舍都来祝贺,你瞧瞧这送来的东西,都快堆成小山了。今天晚上咱们自家庆贺,明天我再在酒楼那边,宴请左邻右舍,你意下如何?”
; ;杨仙茅满脸兴奋的对老太太,微笑说道:“全凭干娘做主。”
; ;当晚酒宴摆下,正准备吃的时候,前面的伙计跑进来禀报说,门口来了几个人,自称姓史,是老太太的婆家人,是过来叩谢大恩的。
; ;唐氏皱了皱眉,望向杨仙茅。杨仙茅马上明白了,史老头他的儿子被讨债的人打断了腿,但是却也没有后话了,史家很快就明白,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只怕就是杨仙茅从中做的手脚。
; ;所以他们才开始明白,这个年轻的郎中,其实有着通天的本事,就算他们没有如此肯定,但是肯定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来攀上这门亲戚,以后才有靠山。于是一家人都跑过来叩谢。
; ;杨仙茅对这一家很不感冒,不过伸手不打笑脸人,毕竟他们是干娘的婆家人,那就让他们自己去处理好了,于是叫刘冬雁陪着老太太去门口,看看怎么回事。
; ;唐氏听杨仙茅这么说之后,便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于是在刘冬雁的陪同下来到门外,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回去,说道:“行了,打发他们走了。他们是听说,你考试得了第二,前来庆贺的。说是就算不认他们这个亲戚,那当成是街坊邻里来庆贺也是应该的。”
; ;顿了一下才又说道:“我听他们这么说,想想也就罢了。其实他们一家人,除了嫂子的嘴巴太毒,令人厌恶之外,其他人倒也不算太过份。”
; ;杨仙茅知道唐氏心地善良,这么说可能就是心中,对史家多少有些原谅了,于是便微笑说:“是否认他们干娘自己做主,不过我跟这家人不待见,所以懒得见他们,干娘自己处理就好。”
; ;“干娘知道,来来不说这些,咱们接着吃饭。”
; ;一家人又举杯换盏,开始说笑饮酒,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 ;杨仙茅的铁矿终于开始开采了,漕运史和曹舵主两个人帮忙从中运作,一条线都已经搭好。从采矿运输到卖给朝廷,全部都已经安排妥当。
; ;当源源不断的煤矿运到京城,卖给朝廷,然后当大把大把的银子送到杨仙茅的面前时,杨仙茅自己都惊呆了。
; ;不过,因为采矿在宋代,完全是手工作业,挖掘能力低。尽管这个矿山基本上是露天矿,直接开挖就行,但在没有火药、机械采掘设备的情况下,完全靠手工,需要的人力非常多。
; ;然而开采的效果,又不尽如人意,由于开采量不够,费用又比较高,所以送到杨仙茅面前的钱,相比后世的矿老板来说,那简直是相去甚远。
; ;但是对于杨仙茅来说,已经算得上是日进斗金了,而且这种钱,基本上不需要他去费劲巴力的思考和经营,就会源源不断的送到自己家中来,简直跟天上掉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