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小郎中-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瘟疫的人。因此他担心瘟疫会在全城迅速传播开去,问杨仙茅该如何办。

    杨仙茅听他说完之后,并没有做更多思考。因为如何防御瘟疫他已经想得太多,也想的很清楚了,当下说道:“这几万人来自于全城各地,如果他们在这次会聚集中染了瘟疫的话,那也就是说瘟疫已经不限于某个区域了,全城都可能已经被埋下了瘟疫火种,这样一来全城都将面临危险。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宵禁,也就是说,除了巡逻的兵士,任何人都不许出门,必须待在自己家中。如果家中有病人,也只能把病人放在门口,交给巡街的人送医。而寻街的兵士必须将这些放在门口的病人送到隔离区进行隔离。”

    杨仙茅没有说送郎中医治,而是隔离,至于隔离后该怎么办,他没说。就算不说,蔡京也知道,那就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来治疗或者控制这种可怕的瘟疫。

    蔡京又问了杨仙茅一些细节,杨仙茅斟酌之后告诉了对方。这时蔡京心中已经有了具体的执行方案,心中也就有了数。

    在蔡京起身告辞准备离开时,杨仙茅送他出门。想了想道:“你最好建议换官家,如果有可能就尽快离开京城。因为皇城里面也不是净土,在瘟疫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蔡京心头一凛,低声说道:“你觉得皇城里面也有可能被瘟疫感染吗?”

    杨仙茅声音十分坚定:“不是可能,是肯定!这次的瘟疫传染力之强远超我的想象。而且病情发展太快,汤药根本来不及发挥作用。在来京城之前,我曾经经历了两场可怕的瘟疫,虽然跟眼前瘟疫不大一样,但是疾病的传播速度和可怕程度如出一辙,在那两起瘟疫中几乎没有人活下来。”

    蔡京紧张的问道:“你说的是发生在西南那两场可怕瘟疫吗?”

    “正是!”

    蔡京也知道那两场瘟疫,当时朝廷为了控制瘟疫的进一步扩散,采取了严格的封锁措施,整个地区只许进不许出。不管是任何人,一旦进入警戒线立刻射杀。采取了这种极端手段,这才最终扑灭了那两场可怕的瘟疫。

    而现在杨仙茅所用的办法,实际上与这两次消灭瘟疫的办法如出一辙。只不过上次是将整个疫区封锁,而这一次是将各家各户封锁,不容许任何人外出,这样就阻断了患病之人传播疾病的可能。

    但是这种办法只对人与人之间作为传播源的瘟疫有效,但如果是通过空气或其他途径传播,比如动物。那这种隔离将没有多大作用,现在杨仙茅担心的正是后者。如果传播途径是空气或者动物的话,即便是躲在防守森严的皇城之内,只怕也逃脱不了瘟疫的魔掌。

    杨仙茅的建议很快通过蔡京报到了皇帝宋神宗那里,并迅速得到了批准。因为宋神宗已经接到了很多的紧急奏折,全城各处都出现了可怕的瘟疫。街上都能见到随处倒地而死的瘟疫病人,而且现在敢于上街的人本来就不多了,大家都愿意躲在自己家中。除非是家里没有粮食,或是没有干净的水源,被迫出来找吃的。

    而现在已经顾不上救济这些人了,如何阻断瘟疫的传播才是皇帝最希望达到的目的,因此立刻下令执行杨仙茅的建议,同时,修改了将送出来的病人隔离的建议,改成当作违反禁令直接射杀,尸体拖走火化。

    御林军全副武装在各街道巡逻,并在各药铺前安设岗哨,一旦发现上街外出或者前来求医的人,立刻射杀。而且可以没有任何理由,也不接受任何辩解。

    只有一种人例外,那就是官员。官员在验明身份后可以上街,但只限于本人,其家人和侍从不能。

    这个消息被官兵敲着铜锣各个街道进行宣讲之后,没一个时辰,街上便连一个人都见不到了,只剩下官兵巡逻的脚步声。

    由于没有人能上街,也就没有人再来看病了。杨仙茅的医馆和其他医馆一样也都关了门。这对杨仙茅来说未尝不是好事,他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同时也可以避免瘟疫传播到自家,危害到自己的亲人。

    杨仙茅的担心很快变成了现实,全城迅速出现患新瘟疫的病人。巡逻的兵士在全城各处都发现一个又一个患瘟疫的人被送出门外,躺在街边。有一些死了,一些还在喘气,可怜巴巴的望着官兵哀求救命。

    对于死尸,巡逻的兵士会让仵作直接将尸体拖到广场上火化。而对于那些还在哀求,希望能送他们去找郎中看病的人,就立马当作违反禁令直接射杀,接着把尸体拖走拉去火化。

第823章 枕头来了

    尽管已经实行了如此严厉的法律,还是有人不顾一切出门逃生。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家里没有粮食没有水,无法待在家中继续活下去。唯有想办法逃出来寻找生路,或者想去投奔亲戚,或者企图逃上城楼跳入洪水离开这座可怕的城市。

    但是大街小巷都布满了巡逻的兵士,这些人都没能够达到目的,都死在了兵士的刀箭之下。

    而巡逻的兵士也并没有能够幸免于难,兵士中也在迅速传播着瘟疫。经常能看到的就是巡逻的兵士会突然有人掉队,并倒在街边,大口地吐着鲜血,很快死去。

    刚开始这种场景使得巡逻的士兵们惊恐万状,很是害怕。可到了后面,他们也麻木了。对倒下的同伴甚至已经没有人上前去管,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害怕会因此染上瘟疫。

    官府衙门的广场上,焚烧尸体的烟雾几乎就没断过,白日黑夜的一直烧着。因为不断的有尸体被送来,那些焚烧尸体所用的木材,原本用的是衙门厨房积攒的木头。可这些木材很快就用光了,于是便拆掉了衙门的一些旧房子拿来烧。

    到了后面,衙门已经没有可以拆的房子了。这时候,京城里已经有一些人家都死绝了,又是贫困人家,家里没什么钱财的,于是便将这些房子也拆了用来焚烧尸体。

    焚烧尸体的开封府衙门大院距离皇宫还是有些远的,但是站在皇城之上是还是可以看见从开封府大院飘起的滚滚浓烟。便可知道那是在焚烧瘟疫病人的尸体,这种烟雾滞留在空中,久久没有散去。

    宋神宗在他的宫殿遥望天空,也能看见空中飘散的黑烟。他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心情异常沉重。这些烟雾白天黑夜就没断过,说明因为瘟疫死亡的人就没有断过,而且还越来越多。因为天上的黑烟越来越浓,到后来,几乎遮挡住了半个天空。

    宋神宗已经连续下了几道圣旨,责令太医院尽快研制出治疗这种可怕瘟疫的有效药方来。但是下圣旨容易,要找到这样的方剂却很难。

    太医院王院判已经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了,皇帝天天逼他,甚至不时把他找去训斥。每天他都要在紧张不安和惶恐中度过,所以他转过来又向下面的太医施加压力。这些太医一个个愁眉苦脸,没日没夜的蹲在太医院的藏书阁中查阅经典古籍,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而太医院的医馆就是他们验证药方的试验场,患了病的官员及家属都会被送到这来救治,而不会象普通百姓那样被直接射杀或者将尸体火化。

    这样一方面体现了对官员的特殊照顾,同时也给太医院的太医们一个试验药方的机会。只可惜这些太医找了数百个方子,引经据典,但是都没有任何作用。

    就在这时,司马光上了一道奏折,保荐杨仙茅为太医院的御医。

    宋神宗也听过杨仙茅的名号,知道杨仙茅是吴王的女婿,这在政治上是绝对可靠的。在医术上,他听说杨仙茅在治疗前一阶段瘟疫的成功率相当高,远远高于其他医馆的郎中。虽然对后面的这种新的瘟疫他也没有拿出好的方案来,但是如果把他招入太医院与其他太医共同商议,同时利用太医院丰富的皇家藏书,以他的聪明才智,或许就能最终找到治疗这种可怕瘟疫的药方来。

    按理说要成为一个太医,那可不是掌握一两个偏方就能够当上的。必须有丰富博学的医学才能,并且在杏林界得到广泛认可,而且根正苗红知根知底的人才能进入太医院。

    现在杨仙茅年纪太轻了,正常情况下,即便有司马光的保荐,宋神宗可能也会掂量一下,让他先到地方做几年医官,看看他的成就和表现。如果可以,再招他进太医院,又或者在太医院有疑难杂症时让他参与会诊,以便考验他的才学。

    但是现在宋神宗没有选择,因为瘟疫已经使京城大量的民众死亡,甚至包括朝廷的官员和家属。虽然皇城采取了严密的控制手段,至今还没有出现瘟疫,但并不表示永远不会。一旦瘟疫在皇城中扩散开来,宋神宗不敢想象由此带来的后果会怎样。

    所以他愁得寝食难安,像掉进洪水中的将死之人,但凡抓到什么东西,即便是一根稻草,也会当做救命的依托,更何况还是他最为欣赏的忠臣司马光的保荐。他相信司马光的眼光,于是几乎没有犹豫便下了旨,招杨仙茅入太医院为太医,并参与研制治疗瘟疫的药方的工作。

    这道圣旨被送到杨仙茅医馆的时候,杨仙茅正在跟妻子白芷郡主商议,这种情况下要如何继续与药香郡主联络,以便继续生米煮成熟饭的计划。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实施难度很大,因为润王夫妻和药香郡主都在皇城里面。而皇城是严格控制着不让与外界连通的,这也是是皇城成为这一次瘟疫中的没有染病的孤岛的原因。

    杨仙茅和白芷郡主商议的结果就是,现在只怕没有办法执行这个计划了。即便是要以为药香郡主看病为由接近她或把她接出来,就算是润王都不会答应。因为目前来看药香郡主并没有重新犯病的迹象,这两日只能先缓一缓,等到过了瘟疫再说。

    正在两人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时,皇宫传来了圣旨。

    杨仙茅摆下香案,将传旨太监迎了进来。

    传旨太监展开圣旨宣读,任命杨仙茅为太医院太医,即刻随同传旨太监一起进宫。杨仙茅的其他亲属则不能跟随,只能一人前往。

    杨仙茅收到这一则圣旨当真是又惊又喜,因为他正跟白芷郡主两人商议,如何才能够继续执行生米煮成熟饭的计划。毕竟他要把药香郡主也娶过门才能破解他的五弊三缺。

    如果这个目标能达到,杨仙茅想得就是带上妻子和干娘以及忠实的丫鬟刘冬雁乘坐大大鹏鸟飞回到一百年前与妻儿团聚。他先前算了一下,大鹏鸟巨大的后背应该能放得下他们这几个人,但更多就不行了,只能放弃。

    要是强行把白芷郡主带走,只怕不符合老天爷的旨意就达不到破解五弊三缺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上次他携带他带着卓玛王妃穿越时光隧道时,王妃被凝固在时光时空隧道中的情况。

    而现在皇帝给了他一个机会进入皇宫,药香郡主就在皇宫之内,那他也就可以跟药香郡主见面,从而继续实行执行他的生米煮成熟饭的计划了。所以杨仙茅立刻手捧圣旨恭声道:“微臣谢主隆恩。”

    他现在已经是太医,是正七品的官员,自然可以有资格称微臣了,虽然这个职务比他前世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但是他对这个并不在意。他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如何才能把药香郡主娶过门,然后带着他们远离这可怕的瘟疫,返回到一百年前去,这才是他的最终的目的。

    杨仙茅让传旨太监稍事休息,而他尽直到屋里把圣旨的事与唐氏和白芷郡主说了,唐氏和白芷郡主都很高兴。这当真是想睡觉,便有人送上枕头。

    杨仙茅要离开的话,家里头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似的,杨仙茅叮嘱她们,现在外面全都是兵士,不容许任何人随意走动,因此他们只要待在宅院里头就是安全的。而宅院里头有足够他们吃很久的粮食和干净的水源,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而他现在已经是官员了,根据传旨太监所说的,官员是允许家人送信到皇城里头通报家里的情况,以便在宫中的人安心办事。同时官员的家属如果生病,还可以送到太医院的医馆进行救治。只要不是瘟疫,那就没有问题。假如患了瘟疫,那不管他呆在哪里只怕都难逃一死,这一点倒是都可以理解。

    安顿好家里的事务之后,杨仙茅便与家人辞别。跟着传旨太监一起进宫去了。

    杨仙茅跟着传旨太监来到皇宫,距离皇宫还有一大段距离的时候,皇宫门口的卫兵便警惕的弯弓搭箭指向了他们。

    传旨太监拿出腰牌用力扔了过去,腰牌落在地上,守门的兵士也不上前去捡,只是弯腰盯着看了看,然后用手里的单刀轻轻一挑,把腰牌翻了一面看背面的字。看完之后才倒转刀柄抱拳拱手说:“得罪了,公公和杨太医请进。”

    说罢迅速退了开去,传旨太监对杨仙茅说道:“没办法,我们进去之后要严格的沐浴更衣,这是费太医想出来的招。等一会儿我们进去之后,要在一个房间里把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扔到一个筐里头,他们要拿去烧掉。然后我们换成宫里的衣服再进去,这之前还要用药水冲洗过后才能进去,这药水也是费太医他们配置的。”

    杨仙茅点头说道:“应该如此,若不是执行严格的隔离,只怕这病就要传到皇宫里来了。”

    走到近前,那太监从地上捡起自己的腰牌。守城的兵士已经将城门打开,两人走了进去。这时一位兵士手持兵刃说道:“请两位沐浴消毒换衣后方能进去。”

第824章 破格提拔

    两人便去了旁边的一间屋子,把身上的所有衣服都脱了,扔到一个竹筐里头。有两个大木桶已经装满了药水,两人分别进了木桶,泡了一会儿,然后才出来。有干净的衣服放在屏风上,取了衣服穿上之后,这才继续往里走,径直来到了太医院。

    通报进去之后,太医院的王院判说了声有请,传旨太监才带着杨仙茅进去,将杨仙茅介绍给了王院判之后就离开了。

    王院判他们已经得到了官家的圣旨,知道杨仙茅已经任命为太医,并参与瘟疫药方的研制。王院判上下打量了一下杨仙茅,拱手说道:“你就是吴王的女婿,仙茅医馆的郎中吧?”

    “正是。”杨仙茅见他大刺刺的样子,好像对自己有什么成见,觉得有些奇怪。这人自己从没见过,怎么是这副德性。

    他却不知道在治疗司马光这件问题上,原本是王院判治的,差点把那司马光治死。后来因为费神医和杨仙茅,这才把司马光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所以这位王院判觉得他很没面子,把这个治好了司马光瘟疫的小郎中也记恨上了,所以才是这副表情。

    杨仙茅也不想理他,装着没看懂的样子,只是拱了拱手,没有做更多表示。

    这让王院判更是生气,当下说道:“你先坐下,下午我们要集体讨论一下瘟疫的情况。听到传唤你就过来,切不可耽误。”

    杨仙茅点了点头,便连拱手都懒得做了。转身出来,外面有专门安排食宿的太监,将他带到了安排给他的房间。

    外面不远处的一个院落里头有几排厢房,厢房里有十来个太医在里面,有的在说话,有的捧着书正在埋头苦读。那太监告诉杨仙茅说,这是太医们的宿舍。

    如果没有发生瘟疫的话,这些太医除了当日要当值的需要住在这里吃饭睡觉外,其他的人都是各自回家,太医院也就没有安排他们的住处,所以太医们住在皇城里面,以便研究相关的药方。

    皇城里面还有一个全封闭的小城叫宫城,那里面才是真正的皇帝的家,里面住的是皇帝和他的嫔妃、未成年的小王爷。官员和太医没有得到皇帝的征召,是不能进入宫城的。

    每一位太医都有一个套间,外间是会客厅,里间是卧室。吃饭全部是集中在膳堂里,不需要太医们自己动手。

    杨仙茅的房子已经打扫的很干净了,他进去之后扫了一眼,生活用品一应俱全。而且书架上整整齐齐的排放着各类医术,这些书是这一次发生瘟疫之后王院判吩咐给各个太医们准备的。当然这些书都相对普通,是一般的通用典籍。要是想要借阅皇家藏书的话,就必须去太医院的藏书阁借阅了,并且还要限时的。

    杨仙茅扫了一眼这些书,没什么兴趣。因为都是一些他差不多都看过的基础性医典,远不如他以前所看过的皇家典藏书籍。

    杨仙茅懒得去跟那些太医们认识,这些太医看见他好像没看见似的,各顾各做自己的事。既然人家把自己当成空气,自己又何必用热脸去贴他们冷屁股呢?

    不过,杨仙茅很快就有了个访客,当然就是很推崇杨仙茅的费神医。另外,费神医还带了一个姓李的太医进来,这人跟费神医关系不错,听费神医说过杨仙茅,也想来见识见识。

    李太医在太医院里面是负责温病的,这次他也是研制新药方的核心,只可惜到目前还没有什么收获。

    现在这个备受费神医赏识的小郎中来了,让李太医很是高兴,与杨仙茅很是客套。杨仙茅从他的话中感知到对方之所以与自己如此客套,是因为费神医对自己医术的夸赞。而实际上从话语中杨仙茅听得出来,对方似乎并没有真正仰慕自己的意思。

    交谈一番之后差不多就到中午吃饭的点了,于是一同来到膳堂。费神医显然也没有要把杨仙茅隆重推荐给大家的意思,因为他看出来杨仙茅并不愿意这么做,只是带着杨仙茅在膳房角落的一个位置坐下。

    很快便有侍者端上来饭菜。每人一份,有荤有素,类似于现在的快餐,只不过是由侍者端上来的,所以大家的分量和品种都一样。倒是王院判看见了杨仙茅,主动走了过来招呼他起身,然后高声对坐在屋子里埋头吃饭的诸位太医说:“各位同仁,这是官家破格任用的太医杨仙茅,也是吴王的女婿。据说医术很是不错的,各位要多多与他亲近。”

    王院判的话语中特别强调了吴王的女婿,而且还加了个据说医术高明,这两个词都咬的很重。因此这话说完,在座的不少太医的嘴角都露出了鄙夷的冷笑。杨仙茅心中感叹当真同行是冤家,半点不假。即便是在这理论上是最高水平的郎中汇集的太医院也是这样,其实往往是这些所谓高手才相互之间不服气。

    杨仙茅见这些太医没有一个拱手致意的,所以他也只是冷冷瞧一眼懒得拱手见礼也没说话,一屁股坐了下来,拿起筷子继续吃。

    王院判还以为杨仙茅会施个礼说两句话,没想到杨仙茅竟然坐回去接着吃饭去了,不禁有些生气,声音冷了许多说道:“杨太医,你初来乍到,本官为你引荐,你也该给大家见个礼吧。更何况你是末学后进,这些可都是名震一方的名医呀,免不了到时候要向他们讨教的,你这个态度……”

    杨仙茅摆摆手说:“我见大家都忙着吃饭,没空理我。反正来日方长,再慢慢见吧。——院判你再不回去吃饭,饭菜就要凉了。”

    王院判被他打断了话,不禁有些恼怒。于是鼻孔哼了一声,袍袖一拂走回去吃饭去了。

    费神医和李太医嘿嘿笑了几声,对杨仙茅说道:“就是这样,这些人自视清高,从来不把他人看在眼中,以后他们会知道你的本事的。”

    杨仙茅心想只要生米煮成熟饭计划顺利实施,把药香郡主娶到手,自己就带着他们远走高飞。哪去管这些人对自己如何评判,也不用看他们的脸色。

    到了下午,杨仙茅听到铃铛响,便知道太医们要汇集到议事厅商议瘟疫的事情了。于是开门出来,见到费神医已经等候在这里。原来是他担心杨仙茅忘了这件事,特地过来接他。

    杨仙茅对他拱拱手表示感谢,然后跟着他来到了议事厅。这里有十几把交椅,当中一把是院判王御医的。已经有两个太医到了,正坐在那儿闲聊。看见费神医进来便拱拱手打了个招呼,却没理睬跟在旁边的杨仙茅。

    费神医招呼杨仙茅说:“随便坐,除了当中那一张是王院判坐的之外,其他都是随便坐的。”

    太医院里面并没有级别之分,除了院判,所以座位也就不讲究了。杨仙茅便走到门边的最末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费神医却对杨仙茅说:“你过来,坐到前面来,在我身边。”

    费神医因为医术高明,在太医院威信很高,所以费神医从来都是坐在左手第一个位置。现在他招手让杨仙茅坐在他身边去,先前正在闲聊的那太医冷哼了一声说:“他一个后学末进,刚刚到太医院来,凭什么坐到前面去。那个位置他坐得了吗?”

    如果这太医不说这番话,杨仙茅未必去坐在费神医旁边。毕竟他不想出人头地,太过招摇。可是这太医的这几句话,把杨仙茅有点惹恼了。心想,我后学末进?靠,真要算起来,我都一百多岁了!说医术,老子还是神医华佗的青囊经的唯一传人,又博览过那么多的皇家典藏药典,这交椅如何坐不得?

    想到这里他便起身,也不瞧那嘲笑他的太医,迈步进去,来到了费神医旁边,撩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