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厂-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东林党人,你不同意,肯定要有个理由,否则无法向党人交待。朱国祯的理由也很简单,他对吏部一干人说郭尚友这人素来品行不端,听说他以往经常向朝廷显贵送礼,曲意逢迎,以达私人之利,如此品德低下之人如何能为一省大员?

    将郭尚友定性为品德低下的人之后,朱国祯为防万一,便找到了高攀龙,他知道高攀龙一定会支持自己,因为早在万历年间,高攀龙就说过郭尚友寡廉鲜耻。高攀龙人老记忆却没老,肯定记得这事,只要自己一说,他肯定会赞成。

    果然,高攀龙也不同意郭尚友出任山西巡抚,他心中早已有了一个中意的人选,那便是时任太常卿的谢应祥。

    当着朱国祯的面,高攀龙毫不掩饰自己对谢应祥的赞赏,夸谢廉洁,且沉静有为,当为地方督扶大员不二人选。

    只要不是郭尚友,东林党内随便谁都可以到山西去。朱国祯果断附和高攀龙,也同意谢应祥当为山西巡抚。

    和高攀龙达成共识后,朱国祯立即回到吏部,找到吏部文选司郎中夏嘉遇,告诉他吏部认可的山西巡抚人员是太常卿的谢应祥。

    尚书大人发话,夏嘉遇如何敢有不同意见,当即表示赞同吏部尚书的意见,文选司会呈文内阁,推荐谢应常为山西巡抚。

    。。。。。。。。。。。。。

    都察院那边,高攀龙又将此事知会了袁化中,要他和一帮御史知会下,叫他们不要刁难谢应祥。袁化中没什么主见,心道既然朱大人和高大人都说谢应祥可以,那自然就是可以的了,于是他也表示同意。回家途中,袁化中又巧遇了魏大中,便把吏部准备推举太常卿谢应祥出任山西巡抚的事转告了魏大中,要魏大中他们不要节外生枝,魏大中连连答应,心里早已经是狂喜万分!只差高兴的手舞足蹈了!

    魏大中为什么如此高兴?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恨!

    魏大中狂喜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因为他是谢应祥的门生!而且魏大中是浙江嘉善人,谢应祥早年也担任过嘉善。县令!

    身为门生,魏大中自然熟悉老师的人品。他一直认为老师恬淡无欲,为国惜才,而且他一直认为,若是没有老师,就没有自己的今日。当年他少年求学时,家中拮据,常以野菜充饥,学业几经周断,多亏时任。县令的老师周济,这才得已完成学业,一举中第。

    试问,有这等恩情在,又是座师门生关系,魏大中能不替老师荣升高兴吗?

    。。。。。。。。。。。。

    都察院那边没有意见,朱国祯的担心便不复存在,责成夏嘉遇上疏向皇帝推荐谢应祥。

    夏嘉遇的推荐书呈到内阁后,被魏广微看到了,虽然魏大人现在对东林党恨之入骨,但是却唯独对郭尚友很是青睐。因为他之前曾受过郭尚友厚礼,原本以为郭尚友是东林党人,吏部是东林党把持着的,没理由不推荐郭尚友,哪知名单呈上来,却是谢应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零六章 东林狗咬狗(中)

    一看吏部的推荐人选不是郭尚友,而是谢应祥后,把个魏广徽乐得不行,当真是磕睡时有人送来忱头。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决定无论如何也要阻挠谢应祥出任山西巡抚,因为这样一来,自己的好处可大了。

    这一来可以答谢郭尚友之情,毕竟拿人手软,吃人嘴短,收人钱财便要替人办事;这二来却是可以一报魏大中弹劾自己祭享失仪之仇!

    弹劾魏广徽的是魏大中,结果这仇报到了人老师谢应祥身上,也不知魏阁老怎么想的,或许这便和阮大铖那奇怪的逻辑差不多般,反正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外人听了可纳闷得很。

    本着报仇血恨的念头,魏广徽迫不及待的找到手下天字第一号打手都察院御史陈九畴,要他立即上疏弹劾谢应祥和魏大中结党营私。

    陈九畴接到魏广徽命令后,充分领悟了魏阁老的意思,也充分发挥言官胡扯的一惯德性,他上疏称谢应祥人老昏愦,听说走路都费劲,让他担任太常卿都是为难他了,哪里还能去做一省巡抚大员?这不是拿山西百姓开玩笑吗?

    而且,谢应祥与魏大中是师生关系,据闻魏大中为师暗中出力,私托吏部文选司郎中夏嘉遇为谢应祥营求山西巡抚一职,并求朱国祯会推,不仅师生结党营私,更拉拢朝官为之呼应,实属朝廷败类,应罢免谢应祥在常卿一职,并给予魏大中“徇私当斥”的处分!

    当然,这疏最后,他以坦荡无私的情怀毅然推荐河南布政使郭尚友出任山西巡抚一职,理由为晋人所仰,且为官多年,素有清名,难得正臣。

    ……………

    收到陈九畴上疏弹劾自己和老师的消息后,魏大中傻眼了,这陈九畴他如何不认识,天天在都察院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平日也没少受自己怒骂,原因皆在这败类是阉党走狗。可是老师谢应祥出任山西巡抚是吏部推荐的,关你陈九畴什么事?你跳出来不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吗!

    一向暴脾气的魏大中不依了,他本就是吃不得亏的人,上次吃了天启的亏那没办法,但这次,就凭你陈九畴也敢攻击我?做梦!

    他也不去和高攀龙商议,也没找告假在家的杨涟商量,袁化中、李应升他们也都没联系,便直接上疏反驳了。

    他这一疏写得很是刻薄,讥讽陈九畴是焚禽煮鹤,说他上的那疏纯碎是糟蹋人,根本就不是言事,而是捕风捉影的胡扯。

    吏部文选司郎中夏嘉遇只是受了尚书大人之命推荐谢应祥,结果被陈九畴给连带攻击,委屈之下也上疏进行辨诬,他倒老实,直说推荐人选是堂官所定,文选司依律查证被推人资历,确认可推荐后才呈文内阁请求会推,绝无私下收受魏大中钱财,陈九畴所言实属诬陷。

    朱国祯更不甘示弱,人是他定的,你一个小小言官敢指手划脚!

    他揣测陈九畴身后必有权臣支持,而这人不用说肯定是魏广徽,不然陈九畴自己是没这个胆子的,所以这事情得他亲自出面,不然就凭魏大中和夏嘉遇是战不胜魏广徽的。

    他在给天启的奏疏中,称赞谢应祥清真恬淡、实协人望,并声明推荐谢是自己首倡,与魏大中、夏嘉遇无关。同时尽力为魏夏二人辨冤。他说魏大中品高如山,却被诬之“私门墙”,夏心清如水,却被诬之“徇情面”,皆非事实。

    另外他还痛揭郭尚友,指出陈九畴所推举的郭尚友,本卑鄙小人,曾多次贿赂科臣。陈九畴上疏妄言,实是有人授意,本当议处,姑且宽之。

    。。。。。。。。。。。

    朱国祯是吏部尚书,而且恐怕要入阁补因和氏壁一事被免官的孙慎行空缺,又得到高攀龙的支持,所以他这奏疏一出,立时东林党人纷纷上疏支持,一时间,内阁要求惩治郭尚友和陈九畴,任用谢应祥为山西巡抚的奏疏堆成了小山。

    内阁首辅是韩,他知道这事背后是魏广徽在搞鬼,自然不可能帮他。内廷那边,魏公公不知道怎么突然决定陪干女儿到涿州碧霞元君庙上香,不在京中,王体乾也不表态,所以魏广徽只能一个人站到前台顶着东林党的攻击,苦不堪言。

    但魏阁老可不甘心败阵,也不知他怎么想的,竟然派人到东厂请袁大海来府一叙。

    。。。。。。。。。。。。

    “你说什么?魏阁老派人来请我?干什么?”

    拿着魏忠贤给的五千两银子到处购买新宅家具的袁大海,被这个消息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知道,自己可是一直和魏忠贤、王体乾等太监直接沟通的,和魏广徽、顾秉谦他们基本上没有打过什么交道,可以说,他和魏广徽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过,仅有的交流只是短短的一眼。现在魏广徽却派人来请自己,这让他很是不解:找我干什么?

    新任东厂文书房主事的张国富,现在专门负责替袁大海打理除厂务外的一切事情,还兼了袁宅管家,当然,袁大海可从来没拿他下人看待,他是当他半个军师看的。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他总是习惯性的问一问张国富的意见,谁让他手下没智囊团的。冯铨虽说也是个文人,可他现在忙着宣教司和《真理报》,忙得根本走不开,眼下身边能用的也就张国富了。钱恩、李庆、郭可纲、张德喜这四个嫡系手下比自己还武夫,要他们拿刀杀人可以,要他们出谋划策什么的,却是难为他们了。

    东厂在京中耳目甚多,各部都有密探,朝中发生的事情每日都有回报,原先是汇集到四大档头那,自孟忠死后,袁大海开始收权于一身,这些消息现在是全部汇集到文书房,由文书房分判后再转呈于他,他再捡要紧的往内廷送。

    身为文书房的主事,张国富是最先看到这些消息的人,他天性机灵,又做了那么多年的小吏,对朝堂的了解比袁大海都深,因此,当魏府下人来送请贴时,他就多多少少猜出魏广徽的目的了。

    见袁大海皱眉不解,忙上前道:“大人,以属下看,怕是魏阁老是请大人去消灾的。”

    “消灾?”袁大海一怔:“消什么灾?”这两****忙着购置物品,文书房的消息都没来得及看,所以并不知道郭尚友和谢应祥的事情。

    张国富忙将山西巡抚空缺引出来的一系列事情向袁大海讲了,最后点明九千岁眼下不在京城,所以魏广徽无人可请示,不知道如何应付,这才想到来请大人,因为大人即将迎娶千岁干女儿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魏广徽不可能不知道。恐怕他是想大人出面,为他做些力所不能及的事。

    “魏广徽倒是太看得起我了,我能帮他什么忙?没有千岁的命令,我东厂可是不敢擅自行动的。”袁大海笑着摇了摇头,他不想去,昨日崔呈秀派人来请他,他也回了,因为他不想和崔打交道,魏广徽也是一样,他这阵不是挺活跃的嘛,手也黑得很,有本事你自己去解决啊,找我做什么?

    一山不容二虎,你有本事你自己现,老子才不替你擦屁股,自己惹出来的麻烦自己解决去。你摆不平老子再出场,这效果可就好很多了。

    拿定主意后,袁大海便要张国富去对魏府的人说自己不在,张国富却是不肯去,劝道:“大人,魏阁老号称外魏,又是千岁族侄,现在他来请大人,大人若不去,怕总是不好的。就算大人不想帮他忙,去听听也不是坏事。再说,要是这事让千岁知道,对大人也是有些影响的。”

    “是嘛,你认为我该去?”袁大海有些犹豫。

    张国富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眼神明白无语告诉袁大海:他应该去。

    沉思片刻,袁大海改变主意,吩咐张国富:“备车,咱们去魏府。”

    。。。。。。。。。。。

    马车直到魏府门前,下车后,奉上名贴,早已等候的魏府管事忙将袁大海和张国富迎了进去,让张国富在门房候着后,袁大海径直在魏府管事的带领下往魏广徽的书房而去。

    一看到袁大海,魏广徽便笑容满面的迎了上来,扬声便道:“袁老弟马上就要是千岁的乘龙快婿了,为兄到时一定要讨杯喜酒喝!哈哈。。。”

    “大人有心了。”袁大海亦着满脸堆笑的迎了上去,魏广徽自来熟的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了,吩咐下人奉上茶水,尔后坐在那里作势端起茶碗咪了一口。

    “不知阁老找下官来有何事?”放下茶碗,袁大海直入主题,魏广徽称他老弟,以为兄自称,他却不想这么亲切的称呼,还是保持点距离好。

    魏广徽干笑一声:“噢,是这样的,找老弟来为兄也是迫不得已,你也知道,千岁眼下不在京中。。。。”将事情大致说了后,他也不拐弯抹曲的,直接问道:“不知老弟怎么看这事?”

    袁大海咳嗽一声,装作寻思的模样,半响,方抬头阴着脸说道:“这事再明白不过,朱国祯、魏大中、夏嘉遇三人不是好东西,这朱国祯肯定是策划者,乃真正元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零七章 东林狗咬狗(下)

    一听袁大海这么知趣,只言朱国祯是元凶,魏大中、夏嘉遇是帮凶,魏广徽不由心情舒坦,击掌便赞:“袁老弟果真好本事,一眼就看出那三人不是好东西,难怪千岁慧眼识珠,要以乘龙快婿委之,呵呵…”

    稍顿,又嘿嘿一笑,探问道:“既然老弟知道那朱国祯是元凶,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他在那兴风作浪?”

    袁大海立即作出一脸义愤填膺的样子,怒哼道:“那肯定不行!对这等贼子,不施以厉害,他们便会得寸进尺,目中无人!长此下去,外人眼中还有千岁,还有阁老吗?”

    旋即却眉头一皱,看了一眼魏广徽,叹了一声,口气有些无奈的说道:“不过眼下千岁不在京中,皇上对东林又仍念有旧情,那朱国祯是新任的天官,而前尚书**星刚被下狱没几天,若是咱们抓他把柄,只怕朝野会有非议,再者没得千岁明示,咱们也不好再拿他做文章。”

    袁大海口风突然急转直下,魏广徽不由大急:“袁老弟的意思就这么算了?任他朱国祯一手遮天,颠倒黑白,陷害良臣?”

    “这个嘛…”

    袁大海故作为难,心里却直乐,你这老小子可没安好心,把我找来还不是想将我当枪使,老子可不傻,凭什么替你擦屁股?老子还忙着成亲呢,可没功夫陪你玩。

    转念又想,魏广徽毕竟是内阁大学士,又是魏忠贤“宗侄”,原先倒也罢了,这会却是不知吃错了什么药,********开始整起东林党人,使得魏忠贤对他又再次看好起来,若是自己不配合一下,只怕事后魏忠贤会对自己有所不满。

    嗯,这事多多少少总要成全他一下,当然,要爷替你冲锋陷阵却是万万不能的,爷的目标可是杨涟这条大鱼,朱国祯、魏大中这帮小虾米,还是留着你自己享用吧;爷顶多帮你准备些下酒料。

    念及于此,袁大海一来为了能够脱身,二来也为卖魏广徽一个面子,三来让魏忠贤不致有不满,便提出一个可以让魏广徽有台阶下的办法。说道:“这事当然不能算了,依下官看,阁老莫不如利用这场纷争,把魏大中、夏嘉遇打下去,剪除朱国祯的左膀右臂,尔后再想法收拾他朱国祯!。。。嗯,千岁虽然不在,但王公公却是在的,不如就由下官陪阁老去见王公公,请他去皇上面前奏谈此事?”

    “好,甚好!”

    魏广徽等的就是这一句,他往司礼监求见过王体乾,王体乾却没见他,这才想到找袁大海这个新晋红人。他可是打听得清清楚楚,王体乾可是力主把九千岁干女儿嫁给袁大海的大媒人,他不卖自己面子,总要给袁大海面子吧?

    生怕这事再拖下去闹到皇上那,魏广徽当即就起身说道:“事不宜迟,我这就与老弟进宫见王公公!”

    现在?

    袁大海暗骂一声,这老小子太心急了吧,没等多想,魏广徽已是亲热的拉起他往外去了。无奈,只能陪着笑脸一同去了。

    ……………

    袁大海身上有王体乾给的腰牌,这宫里是随便进出,宫门口的那些侍卫哪个不识得他?就连那些个太监见了他都战战兢兢的,原因无他,那夜宫里的清洗可是让袁大海这三个字成了催命符。

    沿途不时有太监过来对袁大海哈里哈腰,无比的恭敬,而对魏广徽则多是不冷不热的哈一声,这让魏广徽很是别扭。无奈,袁大海马上就要是魏忠贤的干女婿了,自己可不好得罪他,心里别扭就别扭吧,只要能把事办成就行。你一个东厂的鹰犬就是攀上魏忠贤这棵大树又能如何,难道还能入阁秉政不成?

    到了司礼监,便有太监进去通报,不一会,就过来说王公公有请。这让魏广徽脸上又有些挂不住,上次他来可是在门口等了半柱香,却得了个王公公不在的回复。袁大海这一来,却是立即就见了,亲淡程度可见一斑。

    “大海啊,哪阵风把你吹进咱司礼监了,你这新郎官倒挺闲的嘛,怎么,宅子都布置好了?要是安排好了,那咱家可是得让千岁赶紧把你媳妇给送回去,也好早日喝你的喜酒。。。”

    一进司礼监,王体乾就笑着打趣袁大海,对魏广徽则是点了点头以示招呼。

    袁大海笑着说了几句,便将魏广徽碰上的为难事向王体乾讲了,他说的时候,魏广徽不时插上几句,多为说朱国祯、魏大中他们如何坏的。

    听他们说完后,王体乾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若有所思的坐在那里沉思起来。魏广徽见了,不由心一凉,以为王体乾不愿替自己办这事。

    王体乾答不答应替魏广徽去找天启,袁大海无所谓,便在那作冷眼旁观状。

    其实朱国祯的事情王体乾早知道,之所以不愿见魏广徽,是因为魏忠贤不在,他不好擅作主张。虽说他王体乾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内廷名义上的第一把手,可事事却是听魏忠贤调遣,尤其是外朝的事,更是以魏忠贤马首是瞻,魏不发话,他从不擅作主张。眼下魏忠贤不在,外朝突然出了这么件事,把魏广徽给牵了进去,虽知道不能让朱国祯他们咬着魏广徽打,但没有魏忠贤的命令,他也不敢轻易表态指使外朝阉党展开反击。那样的话,这场争斗肯定要扩大,打破眼下的平静,如此就有违天启的意思,要是天启怪罪下来,魏忠贤怕是不好交待。

    但是现在却是袁大海陪着魏广徽来,王体乾怎么也要卖袁大海一个面子,况且他一直很欣赏袁大海,既然袁大海肯陪魏广徽来,那说明他对这事是持赞成意见的。以袁大海的脑袋瓜子,这事应该不会出错,嗯,就帮他魏广徽这个忙吧。

    想到这里,王体乾轻咳一声,视线移向魏广徽,缓缓说道:“斥责魏大中和夏嘉遇的理由,只能定为二人与陈九畴互相攻击,不成体统,别的人最好不要牵上。不过,那样一来,陈九畴很可能与魏夏一同获罪。”说完他用眼睛瞅了瞅魏广微。

    魏广微一听就犹豫了,王体乾的意思显然是要牺牲陈九畴了,他有些于心不忍,因为可是他让陈九畴攻击魏大中他们的,现在出了事却让他给背上,那未免太对不住人了。往后还有谁愿意心甘情愿的替他魏阁老卖命呢?

    但要是不同意王体乾的安排,那他肯定不会去皇上那替自己说话,如此,自己的麻烦只会越来越大。嗯,先把眼前这关过了再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朱国祯这老王八蛋总是跑不了的。

    魏广徽眨巴半天眼睛,最后下了决心,点头道:“只好如此了!只要能让魏大中倒霉,那陈九畴就先受点委屈吧,我先跟他打个招呼,以后有机会再给他官复原职。”

    “大海以为如何?”王体乾不忘问问袁大海的意思,。

    袁大海忙道:“一切就安王公公说得办好了。”

    王体乾轻笑一声:“那成,等会咱家便去和皇上说这事,不过。。。”说到这,眉头一皱,看了眼袁魏二人:“这事最好还是派人和千岁招呼一声。”

    “这。。。”魏广徽一怔,袁大海却是马上起身道:“那属下就去趟涿州吧。”

    见袁大海愿意去,王体乾大喜:“你去最好不过了。”

    魏广徽也忙谢过袁大海:“有劳袁老弟跑一趟了。”又对王体乾作了一礼:“多谢王公公!”

    “哎,都是替千岁办事,有何好谢的。”王体乾摆了摆手,笑眯眯的扫了二人一眼,袁魏二人忙告辞而出。

    。。。。。。。。。。。

    涿州离京城七十里,道路四通八达,是商旅行人进京的必由之路。城北有个碧霞元君庙,也称泰山庙,又称娘娘庙。因庙中供奉一位碧霞娘娘,娘娘主管招人魂魄,及生寿短长,并保佑子孙兴旺,因此该庙远近闻名,就连宫中都信奉她,常有太监来这里进香。

    每逢阴历四月十八,是碧霞的诞辰,士女都赶来进香,数十里路上络绎不绝。因干女儿任敏要出嫁,魏忠贤高兴之下,便和一般父母一样也兴致勃勃的陪女儿前来上香,好祈保干女儿能早日有孕。

    其实除了除干女儿来上香许愿外,魏忠贤此行还有另一个目的,那便是报恩。

    魏的原妻冯氏便是这涿州人,早年间夫妻二人曾一同来这娘娘庙,上过香抽过签,这是其一;其二是魏忠贤在贫贱时,曾受过庙中道长的恩施,魏曾当面向“娘娘”许过愿,日后倘若富贵了,必来重修庙宇,重塑娘娘金身。现在魏已贵为司礼秉笔太监、东厂督公,自然是大富大贵了,这报恩一事自然要履行了。

    为这次赴涿州还愿,魏忠贤特意向天启请了一道圣旨,天启也没二话,下谕地方有司,务必修好道路,架好桥梁,方便魏忠贤出行。

    陪同魏任前往涿州的是孙云鹤统领的三百锦衣卫,另有百多名太监,个个蟒衣玉带,各个手执檀香,一路上烟云映日,五彩炫耀,百姓们见了都是稀奇不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