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驭大明-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李宏宇要是这样做的话肯定会承受巨大的风险和心理压力,一旦无法夺回被后金占据的那些主动放弃的城池,那么就等着被京城的言官们弹劾吧。

    如果李宏宇这次来辽东只是单纯地击败后金,那么他肯定会背水一战收缩兵力以确保重要城镇的安全,并且实行坚壁清野的战略把军民撤往后方使得后金军无法补充兵力。

    在李宏宇看来,目前辽东最为重要的城市自然就是开原了,他会想办法调兵去增援开原,只要开原在明军的手里那么就会使得后金的后方不得安宁,无法集中力量来跟明军交战。

    可惜,李宏宇实际上并不想阻挡史发展的潮流,阻止后金军在辽东称霸,只有那样大明那些强大的地方势力才会在战乱中被瓦解,进而使得他得以建立一套全新的社会秩序,这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

    值得一提的是,要想向开原增兵并不容易,努尔哈赤既然也对开原势在必得,那么肯定会阻止明军向开原增兵。

    故而,后金军的八旗兵的主力布置在了三岔儿堡和吉林崖,其中吉林崖是八旗兵主力所在地,既可以前去支援三岔儿堡的后金军以阻击增援的明军,又能保护赫图阿拉的安全。

    所以辽东明军在兵力匮乏,又刚刚经了一场大败的情形下,无人敢提议向开原增兵,如果增援的明军在半路上被后金军给消灭了的话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一想到萨尔浒大战时后金兵五天灭了三路明军主力就使得辽东将领们嵴背上升起一股寒意。

    再者说了,向开原增兵将意味着把辽东其他地区陷入险境,其他地区的兵力必然减少,一旦后金军趁势进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这也意味着,在朝廷的援兵赶来辽东前,开原和铁岭只能由城里的军民自己想办法守卫,他们无法得到明军的增援。

    史上,开原和铁岭这两座军事重镇为何会被当时不善攻城的后金军迅速攻克,与城里兵力紧缺密不可分,如果两城守将有着充足的兵力那么后金军要想把两座城池给打下来将耗费不少时间。

    因此,萨尔浒大战对辽东战局的影响无比巨大,它并不单单是一场胜败而已,而是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辽东明军与后金军军事力量的平衡。

    之所以说短时间,是因为明军毕竟人口众多,军事力量强大,可以继续从国内调兵。

    可惜的是,努尔哈赤当然不会让辽东明军喘过气来,肯定会趁着辽东明军士气低落的时候攻城拔寨,攻占开原和铁岭,随后消灭叶赫,解除后金的后顾之忧。

    有人说萨尔浒之战是明亡清兴的起点,从史上来看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后来满清入关一统中原。

    不过,从当时的情形来看,萨尔浒之战只是使得后金在辽东地区站稳了脚跟而已,如果万皇帝不死的话,那么以大明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一定会将其剿灭,不会留给后金扩张的空间。

    萨尔浒大战时后金军当时只有女真八旗而已,后来才逐渐通过扩张有了蒙古八旗和汉八旗,万皇帝完全可以派军将后金剿灭,毕竟后金军人数有限,一旦陷入与大明连绵不断的战火中实力将会被逐渐消弱。(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五章 求援

    “可如果不向开原增派兵力的话,那么以开原目前的兵力无法扛住建奴的进攻。”李宏宇自然清楚周永春担心的事情,故而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说道。

    “巡抚大人,如今建奴陈兵三岔儿堡,已经切断了我军行进的道路,在援军未到前大人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好。”

    周永春见李宏宇好像没有明白他话里的潜在含义,于是想了想后劝道,“建奴如今势大,巡抚大人不可轻易犯险!”

    既然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周永春觉得他话里的意思已经够露骨了,李宏宇如果想要增兵开原的话那么必须要过了中途后金军这一关,以沈阳城的这点儿兵力根本就是去送死。

    虽然周永春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说后金军八旗兵的战斗力要强于明军主力,要不然明军也不会在萨尔浒惨败了,可这种事情却不能说出来,否则就是扰乱军心了。

    “难道要把鸦鹊关的兵力调来?”李宏宇闻言装模作样地沉思了一下,神色严肃望向了汪可受和周永春,鸦鹊关可是还有正在整编的四万人。

    “巡抚大人,这可是咱们在辽东唯一的一支依靠力量了,一旦有什么差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周永春闻言顿时苦笑了一声,开口提醒李宏宇道,恐怕也只有年轻气盛的李宏宇敢拿着四万明军去跟后金军交战。

    毫无疑问,届时明军肯定大败,萨尔浒大战后辽东明军难免会对后金军产生畏惧心理,首先从气势上明军就要逊后金军一筹,如果现在打起来的话很容易会发生崩盘。

    “李巡抚,周大人言之有理,此时要从长计议。”一直默默喝着茶的汪可受放下手里的茶杯,沉声向李宏宇说道,很显然他与周永春一样,认为李宏宇调兵去开原并不明智。

    其实,汪可受认为李宏宇把四万明军摆在鸦鹊关的想法非常好,由于鸦鹊关距离赫图阿拉比较近,再加上李宏宇消灭了关外驻扎着的后金军,无形中对努尔哈赤也是一种压力,使得努尔哈赤不得不分兵应对鸦鹊关的明军。

    这样一来就使得努尔哈赤不敢轻举妄动,辽东的局势也会变得安稳,如果能保持到明军援军抵达那就万事大吉了。

    “如此看来,咱们需要寻求外力相助。”

    李宏宇见汪可受和周永春都不赞同他从鸦鹊关调兵,嘴角不由得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向两人说道,“实不相瞒,本官想请蒙古人来对付建奴!”

    “蒙古人?”听闻此言,汪可受和周永春不由得吃了一惊,没想到李宏宇会想到蒙古人。

    确实,在辽东,除了明军与后金军外,就是距离辽东最近的漠南蒙古诸部,如果要是能把漠南蒙古诸部拉拢过来的话那么对兵力匮乏的明军来说可是一大助力。

    可是蒙古人跟大明的关系并不好,毕竟从大明建国以来大明在北方与蒙古诸部的战争一直断断续续地在持续。

    不过也有一个利好的消息,那就是蒙古人跟后金的关系也不融洽,与后金爆发过多次冲突,蒙古的林丹大汗对后金有着警惕心理。

    但要想说服林丹大汗出兵对付后金也并不容易,对林丹大汗来说现在可是坐山观虎斗的最佳时机,可以趁着大明与后金打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渔利。

    值得一提的是,万时期蒙古诸部以大漠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

    在大漠以南各部称为漠南蒙古,以察哈尔部、科尔沁部和内喀尔喀部为代表,东接沈阳、黑龙江,西接伊犁东路,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

    大漠以北的蒙古诸部称为喀尔喀蒙古,以车臣汗、土谢图汗、和札萨克图汗为代表,东至黑龙江********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北至俄罗斯。

    大漠以西各部称为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以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和辉特部等部为代表,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林丹汗继位时蒙古汗权已经衰落,漠南的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和鄂尔多斯诸部各自为政,身为蒙古大汗的林丹汗只能支配辽河套的察哈尔部地区,仅被漠南诸部奉为名义上的大汗。

    另外,漠北的外喀尔喀不承认林丹汗为蒙古大汗,而漠西的卫拉特仍然与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为敌。

    说起漠西蒙古与漠南、漠北蒙古之间的恩怨,就不得不提到明初时蒙古的瓦剌部和鞑靼部。

    鞑靼部诸部首领都来自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可谓蒙古帝国的正统贵族,而瓦剌诸部的首领是被成吉思汗征服的外姓贵族,双方在明初的时候为了争夺蒙古大汗的位置打得不可开交。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土木堡之战就是瓦剌的杰作。

    可以说,瓦剌一系的蒙古诸部与鞑靼一系的蒙古诸部自明初起就一直争斗,可谓是不折不扣的仇敌。

    “据本官所知,开原正北是蒙古科尔沁部,西北是蒙古内喀尔喀部,东北是叶赫部。”

    见汪可受和周永春面露诧异的神色,李宏宇微微笑了笑,有条不紊地说道,“叶赫部的兵力有限,又要保护族人故而无法给开原提供帮助,因此我们能指望上的唯有内喀尔喀部。”

    李宏宇之所以没有提到从科尔沁部求,是因为科尔沁部距离后金最近,万二十一年科尔沁部曾经参与了由女真叶赫部发起,女真、蒙古九部联军攻打努尔哈赤的建州女真,不过被努尔哈赤击败。

    科尔沁部并不愿意受制于蒙古察哈尔部,同时也避免与建州女真交恶,那样的话将受到两面夹击,故而选择了亲近建州女真以抗衡蒙古察哈尔部。

    不过,双方之后因为利益上的纠葛还是打打和和,过得并不太平。

    直到万四十年努尔哈赤娶了科尔沁首领之一明安的女儿为妻,进而拉开了满蒙之间的联姻大幕,使得双方的关系飞速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所以,李宏宇要向林丹汗求援的话也是让内喀尔喀部发兵来救,肯定不会自讨没趣去向找打科尔沁部的主意,搞不好届时来个阵前反水,那可就糟糕了。

    “可是,林丹汗会发兵吗?”周永春知道李宏宇说的没错,明军现在唯一的援军就是蒙古人,因此皱着眉头说道,“也不知道这次会花多少钱。”

    在周永春看来,如果想要让林丹汗前来救援的话,那么肯定要给林丹汗不少的好处,要不然林丹汗岂会平白无故地出兵。

    “如果能保住开原和铁岭,那么花再多的钱都值得。”李宏宇闻言神色严肃地说道,他并没有透露他被万皇帝下旨全权负责与林丹汗展开互市一事,涉及金钱上的事情很容易引发别人的非议。

    “李巡抚,你是要亲自去见林丹汗?”这时,汪可受终于意识到了一件事情,不无惊讶地望着李宏宇,要不然李宏宇岂会用替身在沈阳城里招摇过市?

    “总督大人,此次能否说动林丹汗出兵事关重大,故而本官想要亲自前去,这里的事情还要有劳大人与周大人。”

    李宏宇微微颔首,正色说道,如果他现在不以开原和铁岭为借口去见林丹汗的话那么以后肯定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毕竟他是堂堂的辽东巡抚不宜以身犯险。

    “李巡抚,这可万万不可,倘若蒙古人起了什么歹意你可就要凶多吉少了。”

    周永春闻言连忙开口反对,让辽东巡抚前去察汉浩特,这简直就是疯了,要知道辽东的战局需要李宏宇来坐镇,有一些事情必须要他来拿主意,别人无法代劳。

    “周大人,林丹汗是一个聪明人,一心想着中兴蒙古汗国,因此他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得罪大明,否则这可不是明智之举。”

    李宏宇清楚周永春的担心,于是微笑着解释道,“况且现在大战刚刚结束,建奴处于休整时期,在六月中旬以前应该不会在爆发大的战事,本官相信他们在先前的大战中肯定也有颇多伤亡,而建奴人数有限肯定要等部队恢复元气后才能开展进攻。”

    “再者说了,辽东现在缺兵少将,就算建奴有所异动本官除了坐视外还能做些什么?”说着,李宏宇的嘴角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因此,本官的当务之急是找来援军,以解开原和铁岭之危!”

    “李巡抚,本官知道你心系辽东战局,可你是统帅不能离开辽东。”

    见李宏宇好像已经打定了主意,周永春心中顿时大吃了一惊,连忙沉声说道,“要不然这样,本官去一趟察汉浩特,一定把蒙古兵请来。”

    “周大人,你的好意本官心领了,此去察汉浩特路程遥远,你已经年近半百而本官年轻力壮,岂可让你代劳?”

    李宏宇笑着摆了摆手,然后望向了汪可受,“总督大人,本官初出茅庐对军政事务一知半解,故而由本官去最为合适,这里需要诸位大人。”

    “李巡抚,这件事情你是否已经决定了?”汪可受的盯着李宏宇望了一会儿,然后不动声色地问道,脸上的神色显得异常严肃。

    显而易见,作为辽东明军的最高统帅,李宏宇决定的事情无人能够更改。

    “总督大人,本官心意已决,这是本官目前唯一能给开原和铁岭百姓做的事情。”李宏宇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除了要去见林丹汗外他实在没办法坐视开原和铁岭的百姓丧生于后金军的屠刀下。

    “既然如此,那我等就祝李巡抚马到功成,尽快返回辽东。”汪可受闻言心中顿时暗自叹了一口气,随后沉声说道。

    周永春闻言嘴角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没能说出口,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如今总督和巡抚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他这个副经略唯有接受的份儿,心中暗自给李宏宇祈祷,希望李宏宇能安然返回。(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六章 出关

    几天后,广宁城。

    广宁城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的辽东镇所在地,李成梁曾经担任辽东总兵时曾带兵驻扎于此,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故而在城里给他修了一座石牌坊。

    值得一提的是,广宁城西面就是蒙古察哈尔部的地盘,双方互市的场所就在广宁城外的镇上。

    李宏宇要想去见林丹汗,自然选择从广宁城附近的长城关口出关,这是最近同时也是最安全的一条道路。

    这天上午,数十名身穿明军服饰的骑兵唿啸着奔至了广宁成附近的长城关口,一名骑士把手里的令箭向把守关口城门的守军士兵挥了一下,守军士兵立刻放行,那些骑兵过了长城,风驰电掣地消失在了远处的草原上。

    “老哥,从服饰上看他们好像李老将军的辽东铁骑。”望着那群骑兵的背影,一名守关的年轻士兵有些惊讶地说道。

    他口中的“李老将军”指的是曾经驻扎在广宁的李成梁,自从李成梁调走后辽东铁骑很少出现在广宁地区。

    “如今咱们跟建奴在辽东打得昏天黑地,如果蒙古人从背后捅上一刀的话咱们可就要吃了大亏。”另外一名年长士兵皱了皱眉头,压低了音量说道,“看来,朝廷是想要在此期间稳住蒙古人,不让他们染指咱们的地界。”

    “老哥,你说咱们官军四十多万人,是朝廷从全国调来的精锐,咋会被小小的建奴给打败了呢?”年轻士兵闻言心有余悸地小声说道,“听说不到七天进剿的三路官军就被建奴给灭了,剩下的一路官军闻风而逃。”

    “轻敌了呗。你别看官府宣称有四十多万人,这只不过是一个向建奴施加压力的战前的宣扬罢了,辽东地处偏远,乃又是苦寒之地,朝廷能从全国调来十万兵马就已经非常不容易。”

    年长士兵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不屑的神色,“如果李老将军还在的话,建奴早就被灭了,哪里轮得到他们如此嚣张!”

    “听说咱们的新任巡抚也挺厉害,一来就在鸦鹊关打了一场大捷,灭了建奴一万多人。”年轻士兵闻言连连点着头,对年长士兵的话深以为然,随后有些兴奋地说道,“说不定他能灭了建奴。”

    “拉倒吧,什么大捷?不过是官府用来找回脸面的宣扬罢了!”

    年长士兵冷笑了一声,低声解释道,“鸦鹊关驻扎的肯定是上次的败兵,士气正低落,岂会与建奴爆发如此大的战事?难道你认为一个对兵事一窍不通的书生能打那么大的一场胜仗?”

    “老哥,朝廷的援兵到来前建奴不会打到咱们这里吧?”年轻士兵脸色顿时就是一变,知道年长士兵口中的“书生”指的是新科状元出身的辽东巡抚,他认为年长士兵的话说得在理,于是不无紧张地问道。

    “建奴虽然厉害但毕竟人少,又不善攻城,要想打到咱们这里谈何容易。”年长士兵闻言摇了摇头,安慰年轻士兵了一句,随后望向了长城外草原的方向,不无担忧地说道,“希望蒙古人不要趁乱发难才好。”

    年长士兵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大明与蒙古人在边境上一直打打和和,如今广宁城的兵力几乎被李宏宇抽调一空被李光荣带去了鸦鹊关,一旦蒙古人动了什么心思的话广宁守军根本就没办法应对。

    实际上,即便李宏宇不从广宁城抽调兵力,广宁城也会被蒙古人攻占。

    据史料记载,林丹汗在六月份后金进攻开原的时候派察哈尔部和内喀尔喀部的蒙古军队攻占了广宁城。

    后来派人前去议和,与林丹汗达成了协议后林丹汗才从广宁城退兵,并且答应大明协防广宁城,大明为此每年要向林丹汗赠送金银财物。

    林丹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广宁是蒙古与大明互市的场所,一旦被他或者后金占据后将无法跟大明互市,这对林丹汗的财政将是一个重大打击,他还指望着通过与大明互市来获得资金。

    李宏宇此次前往察汉浩特,既是为了争取蒙古援兵,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蒙古出兵广宁城,毕竟他已经把广宁的守军调走了大部分,一旦广宁失守那么他难免要受到波及。

    那两名议论着辽东局势的守关士兵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被两人轻视的“文弱书生”、大明辽东巡抚就在刚才从两人面前唿啸而过的骑兵中,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李宏宇会在这个时候出关。

    疾驰的骑兵中,一身士兵装扮的李宏宇位于队列的中前方,这个位置既可以受到良好的保护又不用吃太多的尘土。

    其实,李宏宇挺想一马当前在前面领队,不过他受到了满桂的强烈反对,要知道出了长城就是蒙古人的地盘,因此领头的骑兵很容易发生莫名成为沿途对大明怀有敌意蒙古人的攻击的对象。

    林丹汗的汗庭所在地察汉浩特,在内喀尔喀五部之一巴林部的阿巴噶哈喇山。

    万三十二年,年仅十三岁的林丹汗继承了蒙古帝国大汗的汗位,设察汉浩特为汗庭。

    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部和巩固汗权,林丹汗以察哈尔部为基础进行扩张,在直接控制了内喀尔喀五部的同时,也开始遥控蒙古其他各部。

    值得一提的是,林丹汗执政前期其势力还十分强大,漠北的喀尔喀三部以及漠南诸部的首领会定期前往察汉浩特朝见林丹汗,并与大汗共同商讨政务大事,参加大汗举行的宴会、围猎等活动。

    蒙古各部汗、济农、诺延、台吉,按照图们札萨克图汗**约束诸鄂托克,并定期向林丹汗朝贡献物

    不过,后来林丹汗由藏传佛教的黄教改信藏传佛教的红教,这使得信奉黄教的漠北喀尔喀和漠南右翼蒙古各部汗、济农、诺延、台吉,与林丹汗逐渐有所疏远。

    十六世纪初,漠南蒙古各部经过联合形成六大部落集团,并分为左、右翼。

    其中,左翼蒙古由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等部构成,右翼蒙古由土默特、鄂尔多斯、永谢布等部构成。

    虽然林丹汗改奉红教后其统治地位大受影响,但此时蒙古各部基本上仍听从于他的号令。

    可随着后金的崛起,漠南蒙古的科尔沁部、内喀尔喀部等与后金相近的部族与后金的关系在战争中变得复杂起来,使得林丹汗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林丹汗十三岁继承蒙古帝国的汗位,这些年来也算是励精图治想要中兴蒙古帝国,李宏宇相信林丹汗肯定清楚大明对后金制衡的重要作用,一旦辽东大明与后金的军事平衡被后金打破,那么接下来倒霉的将是林丹汗。

    所以,李宏宇这才决定亲自去见林丹汗,为了遏制后金唯有跟林丹汗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比起大明的话林丹汗更不希望看见后金崛起,否则蒙古帝国将首当其冲受到危害。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后金军在辽东与明军对峙的同时大力收编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诸部,在女真八旗的基础上又建立了蒙古八旗,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行进间,领头的骑兵放慢了速度,原来前方出现了一群骑着马的蒙古人,这使得所有的骑兵立刻变得紧张了起来,现在大明与蒙古依然是敌对关系,万一对方发动进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前面的蒙古人也发现了疾驰而来的明军骑兵,经过一阵骚动后迅速集结起来,拿出弓箭摆出了冲锋的阵势,这使得现场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

    从人数上来看,蒙古人有一百多人占据了上风,是明军骑兵的两倍多,但从战斗力而言明军骑兵占优,一旦开战的话鹿死谁手还真的不好说。

    李宏宇当然不想跟蒙古人发生冲突了,于是向身旁的满桂摆了一下手,满桂就把手里的弓箭收好,双腿一夹马腹迎着前方的蒙古人奔了过去,准备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来意。

    在李宏宇神色严肃地注视下,满桂与那些蒙古人进行着交流,使得那些蒙古人逐渐放下了手里的弓箭,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缓和。

    “大人,这位是内喀尔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