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驭大明-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言一出,张惟贤顿时怔了怔,刘武也面露诧异的神色,两人万万没想到张广竟然找出了这么一条荒谬的理由。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个理由虽然看上去太过厚颜无耻但确实比较麻烦,犹如一根搅屎棍一样难以洗清,进而足以动摇太子正统的根基。
“英国公,不仅武威侯,大行皇帝也曾经告诉过本王和惠王,让福王取代太子登基,太子在宫中只知沉迷酒色,大行皇帝对此甚为失望,对大明江山忧心忡忡,故而才有了改立的心意。”
趁着张惟贤和刘武面面相觑的时候,瑞王再度开口,一本正经地说道,“为此,福王才会被大行皇帝召来京城,英国公,你乃大明中流砥柱,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明衰败在太子手里吧,否则以后有何面目面对大行皇帝以及代天子?”
福王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很满意张惟贤和刘武此时错愕的反应,当年永乐皇帝能想到“清君侧”的理由夺取了天下,那么他为何不能以“遗诏”为由取代太子执掌大明江山?
“勇国公,大行皇帝是否对你说过此事?”虽然张惟贤知道瑞王是在胡扯,不过他现在更看重的是刘武的态度,因此有些紧张地望向了刘武。
“英国公,大行皇帝并无对本公说起此事。”刘武闻言不由得苦笑了一声,今天被张广设计的不仅有张惟贤还有他,现在看来想要从武威侯府全身而退并不是一件易事。
“瑞王爷,本公和勇国公都不知此事,不知你可有大行皇帝的遗诏?”
张惟贤顿时松了一口气,从刘武的反应上他知道刘武也被蒙在了鼓里,因此沉吟了一下后冷冷地望向了瑞王,想要看看瑞王还有什么后招。
“英国公,大行皇帝当然留有遗诏,本王见过,遗诏现在就在皇贵妃娘娘手里。”不等瑞王开口,坐在福王另一侧的惠王放下手里的茶杯,不动声色地回答。
张惟贤和刘武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毫无疑问惠王口中的遗诏是伪造的,看来郑贵妃和福王为了争夺皇位已经决定矫诏了。
这也是张广为何把张惟贤和刘武骗来的原因,一旦郑贵妃和福王矫诏,那么太子和福王的夺嫡之争将演变为军事冲突,支持太子的勋贵绝对不会坐视太子储君的地位被剥夺。
如果张惟贤和刘武被控制住的话,那么支持太子的勋贵和持中立态度的勋贵将群龙无首,这样就无法对福王造成威胁。
“既然有遗诏,为何现在才拿出来?”张惟贤的脸色变了变后,冷冷地望着惠王说道,言语中有着一丝愤怒,万万没想到郑贵妃和福王竟然会做出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皇贵妃娘娘与大行皇帝情深意重,不忍在大行皇帝逝世后拿出遗诏毁了大行皇帝的丧礼。”
惠王早有应对,有条不紊地回答了张惟贤,“不过现在乃非常时期,事关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皇贵妃娘娘即便再不愿意也要履行大行皇帝的遗诏。”
张惟贤闻言禁不住握紧了拳头,知道接下来再说什么也说徒劳的,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借口而已,福王今天出现在这里摆明了就是对皇位志在必得。
“福王殿下,看来今天下官是离不开这里了。”因此,张惟贤深吁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望向了福王。
“英国公,你真的觉得太子比本王更适合登上皇位?”福王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盯着张惟贤问道。
张惟贤怔了一下,没想到福王竟然会问出这么一番话来,一时间不由得语塞,论聪明才智以及治理政务的能力,福王要远高于太子,当年福王在京的时候可是受到了万皇帝的悉心教导。
“福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岂能成方圆?”经过最初的错愕后,张惟贤向福王一拱手,郑重其事地回答,“福王,为了大明的安稳,还望福王能以大局为重,不要让外人看了笑话。”
“英国公此言差矣,事关大明的江山社稷,更决定了亿万黎民的福祉,因此岂能以‘笑话’论之?”
这时,张广开口给福王解围,一本正经地说道,“大行皇帝最为器重的就是福王,福王文武双全,而大明现在内忧外患,除了福王外谁能领导大明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中兴大业!”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本公深受皇恩,绝对不会背叛大行皇帝!”
张惟贤的心中顿时感到一阵失望,从张广的话里他知道自己想要让福王悬崖勒马的愿望无情地破灭了,因此不无恼怒地瞪了张广一眼后,苦口婆心地向福王一躬身说道,“福王,请三思而行,不要做那些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英国公忠义之心令本王钦佩,我大明有英国公这样的忠良实乃国之幸事。”
福王也感到无比惋惜,他最看重的勋贵就是张惟贤,如果张惟贤投靠他的话那么他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其余的勋贵根本翻不起什么大浪,因此沉吟了一下后说道:
“不过,此事涉及到大明江山的千秋万代,本王没有退路,英国公为了大行皇帝的丧事忙碌多日,不如在武威侯府暂时歇息几天。”
“福王殿下,你可以掌控京城,但如何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张惟贤知道福王要软禁他,于是暗中无奈地摇了摇头,向福王一拱手后抬步离去,神色严肃心中忐忑难安,为太子的命运暗自着急:福王出手后的话京城中的军队还有谁能支持太子?(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四章 先发制人
“勇国公,今夜良辰美景,咱们就不要辜负了武威侯的这番好意。”等张惟贤走后,福王微笑着向神色严肃地望着张惟贤背影的刘武说道。
“王爷所言甚是。”刘武闻言怔了一下,然后向福王一躬身,神色尴尬地坐了下去,他知道如果自己执意要走的话肯定也会像张惟贤那样被软禁。
福王瞅了一眼神色局促的刘武,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意,刘武可比张惟贤容易对付,不像张惟贤那样固执和死脑筋,当张惟贤被拿下后刘武肯定不敢轻举妄动。
虽然酒宴开始后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不过强颜欢笑的刘武却味同嚼蜡,心神不宁。
福王软禁张惟贤无疑是造反,可他却偏偏什么都不能做,难道要他跟福王作对不成?说到底福王也是万皇帝的儿子。
因此,酒宴结束后刘武向福王等人辞行后匆匆离开了武威侯府,他是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待了,回府后立刻从军营了掉了数百军士进行守护,免得像张惟贤那样成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
“三哥,咱们是不是应该把勇国公也扣下来。”刘武离开武威侯府的时候,在府门前送行的瑞王不由得开口向福王说道,如此一来的话那些支持太子和处于中立的勋贵们就将成为一盘散沙,对福王将毫无威胁。
“勇国公与英国公不同,对支持本王还是太子犹豫不决,相信经过今晚的事情后他会做出正确的抉择。”
福王闻言眼前亮了一下,然后意味深长地望着瑞王说道,“勇国公和英国公同来武威侯的府上赴宴,结果却独自离去,你想外界会如何看待此事?”
“京城朝野会认为勇国公已经投靠了三哥,这样一来就把那些墙头草的勋臣给拉拢了过来,而勇国公是有口莫辩。”
这时,立在一旁的惠王笑着说道,与其软禁勇国公不如通过他让勋贵们引发混乱,张惟贤阵营的那些勋贵由于不明真相肯定会敌视和防备刘武阵营的那些中立勋贵,进而引发勋贵中的紧张局势
“王爷这一手实在是高,使得他们自顾不暇,免得找麻烦。”
惠王话音落后,站在边上的张广就笑着开口拍了一个马屁,他现在可谓是意气风发,等福王登基后他就可从龙的第一功臣,届时不要说进封公爵了而且将成为大明勋贵之首。
“希望一切顺利!”福王闻言吁了一口气,转身走回了府里,由于晚上皇城已经关了城门所以他今晚要住在武威侯府,同时还要跟张广商议后面的事情。
在张惟贤被囚禁的同时,张惟贤阵营的几名重要勋贵接到了张惟贤的前去议事的传话,因此纷纷毫无戒备地赶去了英国公府。
等到了英国公府后他们才发现被福王给骗了,张广手下的士兵已经控制了英国公府,将那几名勋贵带去武威侯府软禁。
如此一来,京城支持太子的勋贵阵营的主要力量被福王一网打尽,剩下的勋贵已经无法翻起太大的风浪,先发制人的福王迈出了通往皇权的最重要一步。
张惟贤等人被软禁的消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京城上下掀起了轩然大波,福王和张广这样做可是不折不扣的造反,同时也意味着太子在夺嫡之争中落于了下风。
勋贵们不约而同地调兵保护家宅以自保,这使得京城的气氛刹那间变得异常紧张,百姓们人心惶惶,不知道支持太子和福王的勋贵之间会不会开战。
而文官集团们对此事更是群情汹涌,这已经不仅仅是关乎皇家正统的事情,而且还将危及到以后的利益,很显然福王一旦登基肯定会重用支持他的张翰等人而打击支持太子的人。
在观德殿守灵的李宏宇很快就从前来祭奠的官员那里得知了福王向张惟贤等人动手的事情,暗自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最不愿意看见的一幕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不知为何,李宏宇这个时候有些钦佩万皇帝的高瞻远瞩,如果新军现在还在城外大营的话,恐怕福王第一次对付的将是他。
如今新军被调往了山海关他反而变得安全了,也不用担心福王对新军下手,届时可以打福王一个措手不及。
可要想反击福王的一个前提是必须拿到万皇帝的遗诏,要不然新军进京就违背了万皇帝的圣旨,将名不正言不顺,后患无穷。
李宏宇现在并不担心京城的局势,刘武难以堪以重任,故而当张惟贤被福王软禁后京城已经没有哪方军事力量是张广的对手,这意味着京城不会出现大的动荡。
作为京城的同僚,而且还是勋贵中的重要首领,李宏宇自然对张广非常了解,其军事造诣在勋贵中可谓冠绝群雄,是勋贵中最能打的一个,在万三大征时都立有不小的功劳。
正是因为这样,张广才得以以侯爵成为京城勋贵三大领袖之一,无论是勇武和智谋都不可小觑。
万皇帝驾崩前,与福王府右长史韩峰暗中密谋的那个国字脸魁梧中年人就是张广,福王在京城的时候两人就有交情,再加上张广唯有拥立福王才能进封为公爵,进而搬掉张惟贤和刘武这两块挡住他仕途之路的巨石,所以不甘居于人下的张广选择了支持福王。
一旦福王登基那么张广就是首功之臣,加官进爵不在话下,比支持太子得到更多的利益,反正福王和太子一样都是万皇帝的儿子,他这样做也不算是背叛了大明。
李宏宇心里关心的是赵欣的处境,虽然他不知道赵欣面对了什么样的困难,但是很清楚赵欣要面对的困难非常大,要不然也不会现在还没进宫来看他。
如果可能的话他宁愿代替赵欣去找那道可能存在的调兵圣旨,现在最怕是没有找到圣旨反而把赵欣给陷了进去,那样的话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以赵欣的容颜一旦被人知道是女儿身那么后果李宏宇简直不敢想象。
李宏宇担心赵欣的时候,赵欣也在暗暗着急,她已经听说了福王把张惟贤软禁的事情,如此一来京军的统兵大权就落进了张广的手里。
张广虽然跟李宏宇没有什么恩怨,可他的次子张泉却是李宏宇的死敌,当年李宏宇到武昌参加乡试考试时,张泉在临江楼调戏秦月结果被李宏宇扎了一刀,而张泉后来也买通了武昌卫大牢的狱卒差一点暗害了李宏宇,双方进而结下了一个大梁子。
由于李宏宇高中了大明的状元,一直想要报仇雪恨的张泉唯有按捺住心中的仇恨,可倘若张广成为了拥立福王的首功之臣而李宏宇又支持太子,那么保不准张泉和张广会趁机对李宏宇痛下杀手。
可赵欣跟李宏宇一样,现在只能干着急,她要等着陈文道的消息,只有找到了高副千户那么她才能回京给李宏宇解围。
“禀大人,我家老爷说了,明天上午大人要等的人就会来府衙,请大人早做准备。”
终于,这天下午,赵欣正心不在焉地在房间里翻看着一本古籍的时候,陈文道身边的贴身小厮赶来了她所住的客栈,恭恭敬敬地禀报道。
“进城!”赵欣闻言顿时面色一喜,把手里的古籍往桌上一扔,起身沉声向立在门口处的随从喝道,她终于等来了一个好消息。
第二天上午,河间府府衙。
府衙后堂的而一个厢房里,赵欣背着双手在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心情显得有些焦躁:
高副千户来府衙后陈文道会将其领来这个厢房,她现在还无法确定高副千户手里真的有那道调兵的圣旨,现在一切都只是推测而已。
不知道过了多久,厢房的门咯吱一声被人推开了,赵欣停下脚步望去,只见陈文道领着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赵翰林!”那名魁梧中年男子没想到房间里有人在,先是怔了一下,然后神色惊讶地望着赵欣。
“你认识我?”赵欣觉得有些意外,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这个魁梧中年男子就是高副千户,她以前从没有见过高副千户。
“下官在宫门值守的时候见过赵翰林和李翰林。”高副千户向赵欣一躬身,沉声回道。
“赵兄,你们聊,我就在隔壁。”这时,陈文道向赵欣打了一个招唿,知趣地关上房门快步离去,他当然知道赵欣有话要跟高副千户说。
“高副千户,大行皇帝给你的遗诏呢?”等陈文道走后,赵欣走上前不动声色地低声问高副千户。
“赵……赵翰林,你……你知道遗诏的事?”高副千户闻言怔在了那里,神色惊愕地望着赵欣,口中下意识地问道,由于事发突然他的脑海中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遗诏事关重大,大行皇帝自然要做万全的准备。”
赵欣见状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从高副千户的神色上她知道李宏宇猜对了,于是强行压抑着心中的激动,故作镇定地望着高副千户说道,“你失踪后有人找了本官,告诉了本官说你手里有一道至关重要的大行皇帝遗诏,让本官无论如何要找到你!”(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五章 略施小计
“李翰林,说来惭愧,遗诏现在不在下官的手里,下官现在正在全力把它找回来。”
听了赵欣的解释后高副千户顿时面露愧色,向赵欣一拱手后躬身说道,“只要能放了府衙大牢里的那些白莲教徒,下官就能把遗诏拿回来。”
高副千户本来不相信赵欣知道遗诏的事情,因为赵欣是李宏宇的密友,赵欣如果知道遗诏那么李宏宇肯定也知道,而遗诏是跟李宏宇有关,所以万皇帝绝对不会告诉赵欣。
赵欣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拿高副千户的“失踪”做起了文章,说是高副千户“失踪”后有人通知了她,这样的话高副千户就不会起疑心。
“与你夫人有关?”见高副千户完全没有怀疑她,赵欣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然后皱着眉头问道。
“李翰林,下官为了确保遗诏的安全让下官的内人带去娘家藏了起来,谁成想被白莲邪教的人给盯上了,抓了下官的内人,除了下官的内人外即便是下官也不知道遗诏在哪里,所以下官不得不被那些白莲邪教人威胁,跟着他们来河间府救人。”
高副千户闻言脸色变了几变,他没想到赵欣竟然知道遗诏的事情,不过随后也就释然了,如果不是赵欣的话恐怕陈文道对那些白莲邪教教徒的态度会改变,因此向赵欣一躬身,郑重其事地拱手说道,“下官自知犯下了大罪,等找到遗诏后让大人责罚。”
京城的事情已经传到了河间府,高副千户自然清楚太子现在处境危急,按照万皇帝的吩咐他在张惟贤被福王软禁后就应该带着遗诏去山海关去调新军,不过由于遗诏不再他手里,他现在只能坐视太子陷入困境,心中自然无比自责。
“你夫人不会泄露遗诏的事吧?”赵欣现在哪里有治高副千户罪责的心思,她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神情严肃地望着高副千户问道。
“禀大人,下官的内人自幼读过几年书,知道什么是忠君报国,遗诏关乎大明江山社稷,她知道事情的严重即便是一死也不会透露遗诏的事情。”
高副千户闻言摇了摇头,连忙矢口否认,“否则的话下官也不会把遗诏交给她。”
“遗诏的内容是否跟新军有关?”
赵欣心中松了一口气,随后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盯着高副千户问道。
如果高副千户的夫人泄露了遗诏的事情的话,那么白莲教的人肯定会借此要挟河间府府衙人,再者说了,白莲教的人岂会知道遗诏的事情,故而遗诏现在还是安全的。
“赵大人知道遗诏?”高副千户闻言怔了一下,觉得有些意外,按理说万皇帝不会向安排报信的人透露遗诏的内容,否则赵欣刚才应该提起这件事情。
“京城的局势现在对福王有利,福王已经掌控了京军和亲军,太子如果想要反戈一击的话手里必须要有一支军事力量,放眼望去值得大行皇帝信任的唯有山海关的新军。”
赵欣心中感到一阵安慰,她终于确定了遗诏的内容与新军有关,然后不动声色地向高副千户说道,“因此,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这是大行皇帝下达的一道调新军进京护卫太子的圣旨。”
“赵大人果然厉害,下官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了赵欣的话,高副千户不由得开口赞道,像赵欣这样能猜到遗诏跟新军有关系的人少之又少,怪不得赵欣能考上榜眼并且得到万皇帝的重用和信赖。
“河间府抓了白莲邪教什么人,使得他们如此大费周章地救人?”赵欣现在没有心情理会高副千户的赞扬,神色严肃地望着他问道。
“不清楚,不过白莲邪教在京畿的分坛坛主显得十分紧张,十有**是他们总坛的重要人物,陈推官好像意识到了那些教徒里有白莲邪教的重要人物,故而顶住了各方压力死死扣住人不放。”
高副千户摇了摇头,把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赵欣,他也很想知道陈文道究竟抓了白莲教的什么重要人物,竟然使得他遭受了池鱼之殃,无缘无故地被牵涉进来。
不得不说,陈文道能坚持到现在也确实不容易,白莲教的人动员了在京畿的人脉资源逼得他交人,连河间知府、河间府同知等同僚都来给那些白莲教的教徒说情,但被他死死地给顶了回去。
由于白莲教的连番救援行为,使得陈文道心生警惕,认定那些被抓的白莲教教徒中有白莲教的重要人物,故而一心想要办下一个大案子,用以成为进阶的垫脚石,进而使得事情到了如今这个糟糕的地步。
令陈文道感到可惜的是,虽然他对那些白莲邪教的教徒动了大刑,可那些人的嘴巴非常硬,根本不肯降服供出那个重要人物。
“为了防止白莲邪教的人出尔反尔,你用那些白莲教的人跟他们换回尊夫人。”
赵欣已经擦到高副千户不会知道实情,白莲教的那些人肯定不会告诉他实情,因此她沉吟了一下后低声吩咐道,“告诉白莲邪教的人,明天在南城外镇上的客栈交换人质!”
“下官遵命!”高副千户闻言向赵欣一拱手,赵欣来后他已经有了主心骨,现在完全以赵欣马首是瞻。
“大人,如果白莲邪教的头目真的在牢里,咱们就这么放了他们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随后,高副千户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开口提醒李宏宇。
“遗诏的事情为重,其他的事情可以押后再说。”赵欣的柳眉微微蹙了蹙,随后拿定了主意,冷笑了一声后沉声向高副千户说道,“本官今天晚上会在客栈把那个头目找出来,不给他一点儿颜色的话他们还以为咱们官府的人好耍!”
“大人,要在镇上交换人质?”高副千户闻言吃了一惊,一旦白莲邪教的人起了什么歹意的话那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还是在府城里交换比较安全,毕竟他也要确保赵欣的安全。
“只要那些白莲邪教的人在咱们手里,那么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而且也这也显示了咱们的诚意。”
赵欣微微颔首,然后胸有成竹地向高副千户解释,白莲教的人既然如此想要那些被抓的教徒被释放,那么一定会老老实实的等着交换人质,否则的话到时候吃亏的可是他们。
“下官知道了。”高副千户觉得赵欣言之有理,一躬身答应了下来,心中不由得暗赞赵欣胆子大。
晚上,城外的镇上,一家客栈。
赵欣的手下把客栈后院给包了下来,用来看押那些从河间府大牢里提出来的白莲教教徒,按照高副千户跟白莲教的人的约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