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驭大明-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泰昌帝固然死了可朱由校年幼无法亲政,这就注定魏忠贤在此之前无法执掌司礼监,内廷依旧是王安的天下。

    因此,这个时候谁敢投靠魏忠贤的话那就是在找死,王安肯定会想办法予以惩戒。

    魏忠贤很清楚他目前的处境,泰昌帝的英年早逝令他意外地登上了大明权力的舞台,面对强势的王安唯有耐心等待时机进行反击,毕竟朱由校是大明的天子,这意味着司礼监迟早是他的天下。

    没过多久,魏忠贤正琢磨着王安的意图时,大殿外忽然唿啦啦涌进了一群穿着孝服的文官,进殿后径直向跪在蒲团上的朱由校而去。

    在大殿里众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马当先冲进大殿里的杨涟和左光斗架起朱由校就往外奔去,使得李皇后等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正在那里诵经和敲打法器的僧侣们也被这一幕惊呆了,纷纷停下了各自的动作诧异地望着闯进来的东林党诸人,这使得喧闹的大殿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快,拦住他们!”

    等到朱由校快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带到大殿门口处时,神色愕然的李皇后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想要绑走朱由校,面色顿时大变,连忙起身冲着大殿里的内侍和宫女指着杨涟等人急切地喊道,“别让他们带走太子。”

    此时此刻,李皇后的脑海中一片空白,要知道这里可是干清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是如何闯进来的?

    她并没有下过传召他们的懿旨,而朱由校更不会让人把他从干清宫带走,因为朱由校并没有受到软禁,想出去的话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离开干清宫。

    唿啦一声,随着李皇后的命令大殿里的内侍和宫女纷纷冲向了杨涟和左光斗等人,想要把朱由校夺回来。

    “太祖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吾等拥立太子登基亲政,阻拦者与谋逆无异!”杨涟见状连忙冲着那些涌来的内侍和宫女高声吼道。

    内侍和宫女们闻言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了李皇后,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可是朝中大臣,故而他们说的话,尤其是跟谋逆有关系的事情还是有着不小的威慑。

    “强闯后宫,罪同谋逆,快给本宫拦下这些逆臣,勿让他们伤害太子!”

    李皇后的脸上浮现出震惊的神色,她这时才意识到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的意图,原来是想要借着朱由校登基亲政的机会把持朝政,随即声色俱厉地指着杨涟等人向现场的内侍和宫女喊道。

    表面看来,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东林党官员此次行事是为了避免李皇后干涉朝政,故而拥立皇太子朱由校登基为帝并且亲政,将李皇后排除在了大明的权力中枢,是不折不扣的忠君爱国之举。

    实际上,东林党人此次闯进后宫性质非常恶劣,与谋逆无异,使得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害:后宫是皇帝生活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皇权,后宫被闯无疑是皇权权威的陨落。

    即便是李皇后真的想要擅权,那么东林党人也有很多办法来进行抵制,而强闯后宫拥立朱由校绝对是其中的下下之策,对皇权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显而易见,东林党人肯定知道这样做极为不妥,没有哪个皇帝愿意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

    试想一下,此例一开的话那么皇帝赖以保护安全的紫禁城宫禁岂不形同虚实,万一哪一天朝臣们不高兴了,以保护皇帝的名义闯进紫禁城把皇帝从后宫掳走,那么皇帝还有何尊严和权威?

    通常来说的话,胆敢强闯后宫的宫禁去“救”皇帝或者皇储的人,事先都要接到皇帝或者皇储的“诏书”,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汉末的“衣带诏”,这样臣下们才能奉旨行事,打着遵从圣旨的旗号进入后宫,否则的话绝对是不折不扣的谋逆。

    东林党的人肯定知道闯入后宫带走太子朱由校一事极为不妥,联想到当时朝堂上激烈的党争,可以轻易推测出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想所说的那样阻止李皇后干政,而是为了控制朱由校,进而从与齐楚浙三党的党争中胜出。

    众所周知,泰昌帝不被万皇帝所喜,甚至在福王离京就藩后立朱由校为皇太孙,这肯定使得泰昌帝在担任太子期间过得十分苦闷,朝堂上的势力也不敢与其接触以免触怒了万皇帝。

    至于李皇后,先前在泰昌帝身边的名份不过是一个“选侍”而已,泰昌帝的身边有太子妃,根本就轮不到李选侍出头,哪里有势力可言。

    对于那些李选侍恃宠而骄,一进宫就仗着泰昌帝的宠幸凌驾太子妃头上,并且虐待朱由校和朱由检的事情,简直荒唐可笑直至。

    后宫森严的等级岂是儿戏,一个小小的选侍胆敢如此猖狂的话即便是万皇帝不发话,那么朝中的那些以捍卫正统道义的朝臣也不会放过她。

    不过,在泰昌皇帝驾崩之前,市面上并没有李选侍在后宫横行无忌的传言,也没有哪位大臣在朝堂上说起此事。

    显而易见,万皇帝在世的时候连泰昌帝都要低调行事,那么李选侍更不可能嚣张了,她要是胆敢欺凌太子妃并且虐待朱由校和朱由检,那么依万皇帝的脾气肯定会活剐了她。

    如果说李选侍恃宠而骄,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泰昌帝登基之后,她的头上没有了万皇帝这座大山压着。

    可话又说回来了,泰昌帝登基的时候太子妃已死,负责照料朱由校和朱由检这两个仅有的皇子的李选侍已经是后宫之尊,即便是治理后宫严格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与“恃宠而骄”沾不上边。

    况且,那个时候太子朱由校已经十六岁,也不是能任由李选侍欺凌的,在李选侍没有诞下皇子前不可能去招惹朱由校。

    崇祯皇帝就曾发文悼念死去的李选侍,怀念与天启帝一同受李选侍照料的童年,并且李选侍在移宫案后受到天启帝和崇祯皇帝善待,由此可以见虐待一说乃无稽之谈,既不合情理也有违道义。

    纵使李选侍有心垂帘听政,那么也是泰昌帝驾崩后发生的事情,而且是依例行事。

    当年万皇帝登基后就因为年幼就是由其母孝定太后垂帘听政,直至万皇帝亲政,当时并无官员提出有何不妥,毕竟主上年幼国家大事必须由太后来做主,君权岂是臣子们所能觊觎的?

    与后世流传李选侍弄权擅政恰恰相反,东林党的人之所以胆敢发动移宫案并且成功,无疑说明了李选侍在当时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

    试想泰昌帝仅仅当了一个月的皇帝,李选侍又如何能迅速培养起朝中忠于她的势力?这使得她如何擅权?只能忍气吞声接受移宫案的结果。

    另外,对于后世传言朱由校和朱由检因为万皇帝不喜欢泰昌皇帝,故而两人小时候没有受到过教育,尤其是朱由校是个文盲天子的说法,李宏宇是嗤之以鼻。

    这种说法不仅荒唐可笑而且幼稚之极,很显然是后世之人恶意的诽谤和污蔑,皇宫之中自然有着一套礼法与定制,皇子们自幼都会受到詹事府詹事们的教导,享受着大明最顶级的教育。

    况且,虎毒还不食子,纵使万皇帝再不喜欢泰昌皇帝,也不会剥夺了朱由校和朱由检受教育的权力,如果皇家出了两名大字不识的文盲皇子,那么届时丢脸的可是万皇帝以及皇家。

    退一步来说,明朝中后期的文官以捍卫皇家正统以及社会道义为己任,尤其是东林党,岂会任由皇子遭受无书可读的冷遇,恐怕早就已经闹翻了天。(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六章 抢人大战(二更)

    随着李皇后下达谕令,大殿里停下来的那些内侍和宫女回过神来,连忙蜂拥着向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奔去,想要阻止他们带走朱由校。

    不过,趁着先前那些内侍和宫女愣神的时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已经把朱由校架出了大殿。

    “快,皇后娘娘有懿旨,拦住他们,救回太子殿下。”大殿里的内侍和宫女一窝蜂地追了出去,纷纷指着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冲着干清宫院子里的内侍和宫女大喊着。

    干清宫的院子里有很多内侍和宫女,今天的这次祈福泰昌帝的妃嫔悉数到达,连郑太后也前来上了一炷香后离去,故而院中除了干清宫的内侍和宫女外还有各位妃嫔带来伺候的内侍和宫女。

    听闻李皇后有懿旨,那些正在院子里好奇地议论着唿啦啦进入干清宫的东林党众人的内侍和宫女先是一阵骚动,然后唿啦一声犹如潮水般向架着朱由校的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冲去。

    皇后乃后宫之主,这些内侍和宫女的命运都掌握在李皇后的手上,这些内侍和宫女自然以李皇后马首是瞻。

    “太祖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吾等拥立太子登基亲政,阻拦者与谋逆无异!”杨涟见状连忙再度朝着围拢上来的内侍和宫女高声吼道,想要将其吓住。

    可内侍和宫女与龙骧卫的士兵不同,属于内廷的人员,归皇后管辖,朝臣们无权对其进行干涉。

    因此,杨涟的话对那些内侍和宫女并没什么威慑力,他们自然要听从李皇后的命令来行事。

    很快,散落在院中的内侍和宫女就把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的官员围了起来,拼命冲向朱由校,而东林党的官员自然奋力反抗,将杨涟、左光斗和朱由校护在中间向干清宫的宫门处行去。

    干清宫里的内侍和宫女对东林党官员的态度,跟干清门的龙骧卫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在李皇后的命令下他们并不会忌惮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的身份,反正有李皇后在前面顶着,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也管不着他们。

    故而,这些内侍和宫女跟东林党的官员们玩起了命,只要抢回了太子那就是护驾之功,意味着以后可以飞黄腾达,所以纷纷冲上去对着东林党的官员连挠带咬,拦腰的拦腰,抱腿的抱腿。

    这使得使得双方陷入了一场混战,犹如街头泼妇打架的场景一样,谁能相信这是大明最为威严尊贵的皇宫里发生的一幕。

    战况激烈的混战一时间逼得东林党的人有些手忙脚乱,万万没想到阉人和女子竟然比龙骧卫的士兵还不好对付。

    不过,杨涟和左光斗等人知道他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带走朱由校,拥立朱由校登基,否则今日强闯后宫之举将带来灭顶之灾。

    所以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在东林党官员们的保护下奋力向宫门处而去,宫门外停着一个用太师椅和两根长木棍绑成的简易轿子,只要出了宫门那么他们就把朱由校放在这个简易轿子上抬着出干清门,直接到文华殿登基。

    “快,关上宫门!”李皇后在众人的簇拥下出了大殿,见东林党的人带着朱由校向干清宫的宫门而去,心中顿时急了,冲着院子里与东林党官员混战着的内侍和宫女喊道。

    “走,跟着杂家去关宫门。”

    跟在李皇后身后的魏忠贤冲着边上的几名内侍一招手,顾不上已经四五十岁的年龄,神色焦急地领着那几名内侍向宫门的方向奔去,只要宫门一关上那么杨涟和左光斗等东林党的官员就无法带走朱由校,进而成为瓮中之鳖。

    干清宫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说后宫的宦官要前来护驾,负责后宫安全的龙骧卫和虎骧卫也要赶来查看,齐楚浙三党更是不会落于人后,这样的话杨涟和左光斗抢走朱由校的目的就会落空。

    “去,帮魏总管一把。”王安见状连忙冲着身旁的内侍使了一个颜色,意味深长地说道,他可不能让魏忠贤坏了他的大事。

    干清宫宫门处的混战最为激烈,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在进来之前肯定已经想好了退路,故而在干清宫宫门那里留了不少人手,就是为了避免被关在干清宫里,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知道自己身兼重任,干清宫宫门处的东林党的官员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把那些冲上来的内侍和宫女打倒或者推倒,不过脸上和身上也挨了不少揍。

    随着魏忠贤带人加入战局,一些内侍在他的率领下避开了与院子里的东林党官员纠缠,纷纷向宫门处奔去,想要把宫门抢过来。

    可是,很快就发生了令魏忠贤意想不到的事情,院子里的一些内侍这时忽然做出了一个令他倍感震惊的行为,开始阻挡并且扰乱他的人前往宫门。

    魏忠贤一眼就认了出来,那些捣乱的内侍是王安的手下,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怒容,没想到王安竟然吃里扒外与外庭的人勾结来算计李皇后,这可是大逆不道的卑劣行径,要知道李皇后才是他们这些内侍的主子。

    由于王安手下的内侍人数众多,故而魏忠贤和他的人很快就被那些内侍给围了起来,阻止他们向宫门靠近,急得魏忠贤恨不得拿刀砍了那些挡路的人。

    东林党的官员虽说是文人但力气总比已经是废人的内侍大,再加上魏忠贤手下的内侍暗中接应,故而僵持了没多久东林党的人就在这场冲突中占据了上风,打开了一条道路,护送着杨涟、左光斗和朱由校往宫门外而去。

    被杨涟和左光斗架着的朱由校脸色苍白,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他想挣脱开来可是杨涟和左光斗死死地夹架着他的手臂使得他动弹不得,唯有无奈地任由两人架着他走,脑海中一片空白,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快,拦住他们,拦住他们!”

    李皇后立在大殿的屋檐的台阶上,见朱由校被杨涟和左光斗带着往宫门外而去,急得顾不上皇后的威仪连声喊道,一旦朱由校落在了东林党的手里那么朝政势必被东林党把持。

    说着,李皇后不管不顾地想要下台阶去追朱由校,慌得一旁的宫女连忙拦住了她,李皇后可是一国之母,如今院子里乱成一团,倘若李皇后在混乱中有什么意外的话这个责任谁来负?

    “快,去通知宫外的辅臣和各位大臣,东林党造反,让他们进宫护卫太子!”

    李皇后被宫女们死死地拦住,唯有无奈地目睹朱由校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带走,情急之中想起了一件事情,冲着身旁的一名女官喊道。

    那名女官不敢怠慢,向李皇后一躬身后急匆匆地离去,前去召宫外的文武官员进紫禁城保护太子。

    “这可如何是好!”

    望着被杨涟和左光斗等人仓皇带出干清宫宫门的朱由校,李皇后面色苍白,脸上满是焦急的神色,她实在是没想到东林党的人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强闯后宫,以至于朱由校在他眼皮子底下被抢走。

    朱由校被杨涟和左光斗架出干清宫后放在了停在宫门口的那顶简易的太师椅上,然后四名年轻健壮的东林党官员抬起穿在太师椅上的木棍就往干清门方向拔足狂奔,杨涟一左一右地护在两旁。

    由于那四名年轻健壮的东林党官员跑得飞快,故而太师椅在空中不停地摇晃,这使得朱由校不由得双手扶紧了太师椅的扶手,脸色苍白,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太子殿下来了,快让开!”沿途的内侍和宫女此时还不知道干清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些混在人群的内侍就高声喊道。

    听闻此言,道路上的内侍和宫女纷纷下意识地躬身让开了一条路,任由东林党人带走朱由校。

    等李皇后的人好不容易冲破了东林党官员的阻碍追出干清宫的时候,杨涟和左光斗等人已经带着朱由检走远了,想追都追不上。

    与此同时,干清门。

    吴亮嗣和丌诗教率领着二三十名齐楚浙三党以及其他派系的六科给事中急匆匆赶了过来,见宫门前值守的龙骧卫一个个鼻青脸肿,衣冠不整,一副无比狼狈的模样,心中纷纷吃了一惊。

    “杨涟和左光斗他们进宫了?”吴亮嗣情急之下顾不上许多,快步来到正在查看手下士兵伤情的壮实百户面前,神色紧张地问道,从眼前的一幕上不难猜出刚才东林党的人想要闯进后宫。

    “吴大人,本来下官把他们拦在了门外,可皇后娘娘传来了口谕,让他们前去干清宫觐见。”壮实百户自然认得吴亮嗣和丌诗教等六科给事中,向吴亮嗣一拱手后一脸无奈地回答。

    “皇后把他们宣了进去?这怎么可能!”吴亮嗣闻言顿时微微一怔,显得倍感意外,随后连声向壮实百户求证,“是皇后派人来传的口谕吗?”

    “吴大人,确实是皇后娘娘派人传的口谕,下官认得那名传口谕的内侍,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壮实百户不由得一声苦笑,如果不是李皇后派人传口谕的话他岂会打开宫门?

    “糟了,你中了别人瞒天过海的诡计!”吴亮嗣闻言顿时焦急地跺了一下脚,冲着壮实百户说道,“那些人很显然是去逼宫的,皇后娘娘岂会让他们进宫?岂不是要搅了大行皇帝的祈福法事!”

    “这……”

    壮实百户不由得怔在了那里,脸上浮现出惊愕的神色,吴亮嗣的话好像挺有道理,李皇后正在干清宫给泰昌帝祈福应该不会让前来找麻烦的东林党进去,难道是那名内侍假传口谕?(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七章 无能为力

    “快,跟着我进宫保护皇后和太子!”

    见壮实百户的身子僵在了那里,脸色逐渐变得难看,吴亮嗣知道大事不妙,与此同时他听见干清宫的方向传来嘈杂的声响,故而顾不上许多,冲着身后的六科给事中们吼了一嗓子就奔进了干清门。

    丌诗教等人也意识到后宫可能会出大事,于是纷纷跟在了吴亮嗣的身后,守在宫门前的龙骧卫士兵刚要阻拦,回过神来的壮实百户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其不要阻拦,面色变得无比苍白。

    与东林党的人相比的话壮实百户很显然更相信吴亮嗣等人,万一真的是那名干清宫的年轻内侍假传口谕的话,那么他的罪过可就大了,现在只想着能亡羊补牢,期望吴亮嗣和丌诗教等人能力挽狂澜,挽回危局。

    壮实百户也想跟着吴亮嗣等人到干清宫去看看,找机会将功赎罪。

    可惜的是,守卫宫廷的亲军没有接到诏谕之前不得擅离职守,否则以谋逆论处,壮实百户如今的麻烦已经够大了,他可不想再背上一个谋逆的罪名。

    “吴大人,你看!”刚进了干清门,丌诗教不由得惊讶地指着干清宫方向的官道向吴亮嗣说道,只见一群人簇拥着一顶简易的轿子风风火火地迎面奔来,后面有不少人在厮打纠缠。

    “他们抬的是太子殿下!”吴亮嗣抬头望了一眼,脸上浮现出震惊的神色,难道东林党的人要劫持太子不成?

    “丌大人,你让干清门的亲军关上宫门,我带人去拦住他们,一定不能让他们把太子殿下带出宫去!”

    来不及多想,吴亮嗣忙急声向丌诗教说道,他已经在宦海沉浮多年,跟东林党也打了不少交道,故而顷刻之间就猜出了东林党抢朱由校的用意,无非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拥立朱由校登基并使得朱由校亲政。

    如此一来,东林党的那些人不仅成为了拥立朱由校的功臣,而且也迫使李皇后无法垂帘听政,既除掉了李皇后这个最大的威胁,同时又能以功臣的身份掌控朝廷的权力。

    丌诗教自然也猜到了这一点,因此二话不说拔腿就往回奔去,神色严肃地前去让壮实百户关闭宫门。

    “诸位,咱们一定要把他们拦下来,否则朝堂之上将无吾等的立足之地!”

    吴亮嗣深吸了一口气,面无表情地向身边的六科给事中们点明事态的严重后,一马当先地迎着抬着朱由校的那些东林党官员而去。

    给事中们闻言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纷纷追向了吴亮嗣,边跑边挽着衣袖,摆出了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

    正如吴亮嗣所说的那样一旦东林党的人把朱由校带出宫,那么东林党将在朝堂上的党争中将占据上风,届时诸位给事中们难过的日子就要来了,搞不好会被东林党斩尽杀绝。

    “挡住他们,不能让他们坏了咱们的大事!”

    吴亮嗣等人看见杨涟和左光斗时,杨涟和左光斗也注意到了他们,见吴亮嗣想要率人拦住他们的去路,杨涟于是面色一沉,冲着跟在“轿子”后面随行保护的东林党官员吼道。

    如今东林党好不容易把朱由校抢出了干清宫,眼见着就能冲出干清门,因此岂会让吴亮嗣他们坏了好事。

    因此,随着杨涟的高喝,一群东林党的官员立刻从后面冲上去拦住了吴亮嗣等人,双方一照面就扭打成一团,抓脸掏档,狼狈不堪,斯文扫地,谁能想到这些人会是大明京城高高在上的朝廷命官?

    由于东林党的官员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故而吴亮嗣一行人虽然奋力反抗,但还是被推到了一旁,唯有眼睁睁地看着杨涟和左光斗护送着朱由校从面前跑过。

    “太子殿下,下官等无能,望太子殿下恕罪!”

    吴亮嗣被两名东林党的官员死死地按在路边的墙上,神色焦急地望着太师椅上扭头向他张望的朱由校逐渐被东林党的人簇拥着远去,忍不住向朱由校高声悲唿道。

    此时此刻,吴亮嗣所有的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