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驭大明-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以闯宫案的两大领袖而言,杨涟以礼科左给事中升为兵科都给事中,加衔礼部右侍郎,左光斗的官职虽然没有变动但加衔太子少保,一时荣光无限。
可李宏宇很清楚,无论东林党人如何粉饰闯宫一案,都无法摆脱对皇权的冒犯,试想一下年轻的天启皇帝被东林党人抢出后宫时的心境,就知道天启皇帝心中已然对东林党有所芥蒂,没有哪一个皇帝能容忍这种犹如谋逆的举动。
不过,由于东林党举着“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的大旗,并且拥立了天启帝登基和亲政,虽然不合法理但却占据了道义上的高度,再加上天启皇帝从小对东林党好感,此时天启帝还是愿意相信东林党一心为公。
但是事情的结局如何李宏宇已然清楚,君权和臣权永远都是对立的,当臣权足够强大的时候,难道指望着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对君权恭敬有加?
否则的话,朝堂上哪里还会有派系争斗的乱局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各派的利益之争,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难道齐楚浙三党的政治主张就不如东林党?
很显然,为了各自的利益齐楚浙三党和东林党还会在京城进行生死攸关的博弈,不过这一切已经跟李宏宇没什么关系,天启帝大婚后他就要启程南下开始经营海关司。
届时与李宏宇一同南下的人还有驸马冉兴让,冉兴让身为海关司司关将坐镇扬州的海关司总衙,由于李宏宇要时常在外奔波,这样的话也不至于使得海关司群龙无首。
与李宏宇相比,踌躇满志的冉兴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扬州履任,准备在海关司大展拳脚,那个有名无实的驸马爷他可是当够了。
李宏宇本想天启皇帝大婚后就启程南下,不过天启皇帝并不愿意让李宏宇离开,在他看来李宏宇是他最为信赖同时也最有能力的臣子。
故而,冉兴让在天启帝大婚之后先行一步,动身赶往了扬州,如今扬州的海关司总衙已经筹建完毕需要有主官坐镇,因此在京城一身轻闲的冉兴让就向天启帝辞行,前去安抚海关司的局面。
如果不是李宏宇奉了万皇帝的诏令去经营海关司,并且海关司事关大明江山社稷的稳定,天启帝真的不愿意放走李宏宇,朝堂上纷繁的事务令他有些应接不暇。
于是,六月中旬的时候,在京城多留了两个月的李宏宇终于踏上了南下的旅程,乘船赶往扬州城。
李宏宇的这次南下比上一次规格可要高的多,上一次李宏宇的身份不过是翰林编撰而已,可这一次不仅是翰林编撰,还是左春坊大学士兼太子少师,大明不折不扣的托孤辅臣。
因此,这次沿河两岸的文武官员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在码头上迎候,李宏宇年纪轻轻就得以身居高位,他日成就自然不可限量,大家自然要上杆子巴结为以后谋出路。
李宏宇并没有大张旗鼓地行事,根本就没有下船,在船上接见了知府以上级别的官员,虽然他并不喜欢沿途地方官的这种劳师动众的供应,但迎来送往是官场上的一种礼节他对此无能为力唯有接受。
至于李宏宇只见知府以上级别的官员,这既是官场上的一种规则,同时也是为了保密身份。
官场上等级森严,有“官大一级压死人”之说,故而那些身居高位的官员岂是下级官员想见就能见得了的?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这次南下天启帝自然送出了一份大礼,让李宏宇兼右都御史,持尚方“龙鸣剑”巡按南方诸省,南方各地巡按御史如遇大案、要案和难案就近先行向李宏宇奏报。
不仅如此,对于文官四品以下、武官二品以下的文武官员,一经查实犯有罪行严重的案子,李宏宇有先斩后奏之权。
随着天启帝的这道圣旨,李宏宇有了一个新的临时新差事“都巡按”,所谓“都”是动词,意思是督察和管理,民间形象地称之为“总巡按”
这并不是因为天启帝对李宏宇过于宠信而给了李宏宇这样的大权,实际上天启帝这样做是为了对朝中的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进行牵制。
毕竟京城诸党有众多官员在南方为官,而且南方还是东林党和浙党的老家,天启帝希望李宏宇能成为他手里的一把利剑,对朝中诸派系行成威慑,要知道李宏宇查案可是一绝,远的不说,红丸案在泰昌帝大丧期间就得以查清,这份本事满朝文武无不叹服。
如果有人把天启帝逼急了,天启帝肯定会让李宏宇对那人的势力下手打击,在李宏宇雷霆万钧查案之下肯定会受到重创。
正是天启帝的这道圣旨,使得南方诸省的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对李宏宇是敬畏有加,要知道李宏宇可是能要了他们的脑袋。
与此同时,天启帝让李宏宇持尚方龙鸣剑巡按地方的圣旨,也是对李宏宇持有尚方龙鸣剑的认证,等于是顺从了万皇帝的旨意。
李宏宇对沿途的地方主官们自然是勉励有加,使得那些官员们无不唯唯诺诺,态度异常德恭敬。
如果说上一次李宏宇南下那些沿途的地方官只是例行公事地迎接他,存在敷衍的心理,那么这一次可是打心底的敬畏。
原因无他,经了万帝和泰昌帝驾崩事件后,李宏宇现在的资丰厚了许多,使得地方官员们丝毫不敢小看这位年轻有为的辅臣。
对于李宏宇的这次南下,最为高兴的人自然是四海商会的那些取得海外贸易专营权的商贾了,李宏宇能以堂堂辅臣的身份来坐镇海关司,足以可见天启帝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李宏宇定能把任何阻碍都撕得粉碎。
而且,海关司的事务在李宏宇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无论是海关司的人员还是四海商会的人员都在进行紧张地培训,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海外贸易做着准备。
实际上,相对于扬州的海关司总衙,李宏宇更关心的是上海县的海关司分衙,一旦他策划的新城建立,那么将成为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最忙碌的港口,成为连接东方和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纽带。
李宏宇现在对万皇帝非常感激,大笔一挥就把上海县送给了他,使得他在建设新城的时候有了很大的自主权。
现在,上海县的海关司分衙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建设,按照李宏宇的计划,他设计的新城将以海关司分衙为中心向周边扩建开来,直至成为一座气势宏大、磅礴的海滨城市。(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章 赔罪
经过淮安时李宏宇同样没有上岸,把在码头迎接他的漕运总督、漕运总兵和淮安知府等足够级别的文武官员请到船上喝了一杯茶,由于大家这是第二次打交道也算是老相识了,故而相互间谈笑风生,气氛倒也显得非常融洽。
跟李宏宇第一次来淮安时相比,淮安的众官员的态度自然也从敷衍变成了恭敬,没人能想到仅仅一年不见李宏宇摇身一变成为了正二品的朝廷大员,而且还左右了大明的改朝换代,真可谓是梦中一样。
照李宏宇现在的境况,只要他不犯下那些天怒人怨的大错,那么迟早会成为朝堂上地位最为尊贵的“三公”之一的太师。
除了淮安的官员外,李宏宇还召见了漕帮的帮主杨啸天,他见杨啸天自然不会是因为杨啸天是漕帮的帮主,杨啸天的这个帮主在民间名头很响但却上不了台面,李宏宇见杨啸天是因为杨啸天是获得海外贸易许可权的二十名商贾之一。
李宏宇在朝堂上加官进爵,杨啸天为此是受益匪浅,除了有助于他巩固在漕帮的地位外,还使得外界认为他在朝廷找到了一个可靠的靠山,花了数十万两银子通过海外贸易一事搭上了李宏宇这条线。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人们对海外贸易一事的前景都不怎么看好,要知道海上走私的事情大明已经禁了二百多年可成效甚微,反而愈演愈烈。
地方上走私集团势力强大,李宏宇这条过江龙要是斗不过那些地头蛇的话海外贸易可就成为了一个笑话。
其实,对于杨啸天而言海外贸易成败与否并不重要,他更在意的是杨怜儿与李宏宇的关系,作为一个局外人他可看得出来李宏宇对杨怜儿非常怜爱,杨怜儿现在也对李宏宇是念念不忘,如果杨怜儿能嫁给了李宏宇作妾室那可就皆大欢喜了。
时至今日,随着李宏宇官职的晋升杨啸天已经不觉得杨怜儿嫁给李宏宇会受委屈,要知道天下间有几个男人能在弱冠之前成为朝廷的正二品大员?
关键是,李宏宇疼爱杨怜儿绝对不会使得她受了委屈,在李宏宇尊贵的身份面前名分什么的倒显得无足轻重了。
从杨啸天那里李宏宇得知,杨怜儿在自己不告而别后几乎每天都在生闷气,并且派人去湖广去找他的线索,不过被杨啸天暗地里给拦了下来,结果杨怜儿什么有用的消息也没找到。
实际上,杨怜儿与其说是嫉恨李宏宇的突然消失,不如说是担心李宏宇的处境,李宏宇的不辞而别,期间又杳无音信,很容易让杨怜儿有不好的联想,像她这种为情所困的女孩特别容易钻牛角尖,越想越担心。
李宏宇其实也想给杨怜儿写封信报平安,可一回京城他就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时间和精力写信。
杨啸天夫妇清楚李宏宇在京城过得惊心动魄,来不及给杨怜儿写信也情有可原,他们自然不能告诉杨怜儿,要不然杨怜儿和李宏宇之间会出现一层无形的隔阂,还是让她自己发现李宏宇的真实身份吧。
杨怜儿并没有在淮安,她留在扬州等李宏宇的消息,顺便在海关司和四海商会学习海外贸易的相关知识。
为了寻找李宏宇,杨怜儿已经下达了命令,让漕帮各个堂口的人留意一个名叫“李盛”的年轻湖广商人,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与此同时,杨怜儿还在扬州向来自湖广的商人打听李宏宇的下落,可惜的是没人知道杨怜儿所要找的“李盛”是何许人,这令杨怜儿感到非常失望。
李宏宇的坐船停在扬州码头时,扬州城的高官权贵悉数到齐,在驸马冉兴让的率领下于码头上恭迎他的大驾。
冉兴让知道李宏宇要隐藏身份,故而不仅让人直接把接李宏宇的马车停在了码头上,而且还在马车周围安排了不少随从人员来遮挡视线。
李宏宇从船上下来后与冉兴让等扬州城的高官寒暄了几句后就进了马车,冉兴让已经给李宏宇备好了接风宴。
与上一次的接风宴不同,这次能见李宏宇的只有扬州城的四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其余官员士绅唯有遗憾地离开,毕竟李宏宇的身份和地位不一样了,能见他的人自然也就少了,这些规矩大家都懂。
李宏宇并没有在扬州城久留,看望了海关司和四海商会的人员后就启程赶往了上海县,前去查看海关司分衙建立的进度,据说要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
这使得扬州城的文武官员们禁不住松了一口气,李宏宇的到来犹如一把利剑一样悬在他们的头上,使得扬州城的气氛变得压抑了许多,毕竟城里的绝大多数官员都在李宏宇的尚方鸣龙剑的处斩范围内,谁也不想给李宏宇祭刀。
李宏宇前去上海自然是一个引开别人视线的幌子而已,他的身份实在是太过招摇,因此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故而唯有微服私访,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想要的消息和情报,行动也更为自由。
当李宏宇的仪仗离开扬州后的第三天中午,一身便装的李宏宇出现在了扬州城的一家酒楼,进了二楼的一个雅间后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边品茶边望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眉头微微蹙着好像有什么心事。
扬州城不愧是大明最为繁华富庶之地,恐怕也是天下间最繁闹的地方,每一处都洋溢着富庶的气息,可惜的是二十多年后扬州城将经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他仿佛能看见扬州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
李宏宇不知道他是否能阻止二十多年后清军南下,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壮大海关司的力量,以此来进行自保。
就在李宏宇陷入沉思的时候,房门被人咯吱一声推开了,一名穿着红裙的娇俏女娇喘吁吁地走了进来,额头上渗着细小的汗珠好像经过了一番急赶路,见到李宏宇后先是微微一怔,双眸浮现出惊喜的神色,神情显得异常激动。
随后,红裙少女跺了一下脚,咬着嘴唇扭头跑开了,在转身的一刹那眼眶刹那间变得通红。
“唉!”见此情形,李宏宇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起身追了上去,他自然知道红裙少女是恼怒他不辞而别,以及期间音讯全无,由于理亏在先也唯有硬着头皮去哄了。
很显然,这名红裙少女就是杨怜儿,接到李宏宇的消息后立刻赶来酒楼来见李宏宇,这短时间来她可没少见担心李宏宇。
见李宏宇安然无恙,杨怜儿松了一口气,想到李宏宇的“薄情寡义”心中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故而选择了离开,她认为李宏宇根本就没把她放在心上。
门外的走廊上立着几名壮汉,是杨怜儿带来的随从,见杨怜儿进门后又退了出来,相互间疑惑地对视了一眼,然后快步几步跟了上去,心中有些不明白杨怜儿这个怪异的举动,刚才杨怜儿可是火急火燎地往酒楼赶来着。
杨怜儿边疾走边抹着脸颊上的眼泪,心中感到无比的委屈,这一年来她提心吊胆,可李宏宇却像一个没事儿的人一样在那里悠闲地品着茶,害得她白白担心了这么长时间,心中恨死了李宏宇。
李宏宇知道杨怜儿心里有闷气,如果不发泄出来的话这事儿肯定不会完结,于是在护卫们的簇拥下跟在杨怜儿的身后。
“大人,事情已经办好了。”酒楼一楼大厅的入口处,守在门前的马祥麟向出来的李宏宇一躬身,低声说道。
由于满桂等人现在都有重要的事情去做,故而李宏宇的身边只留了马祥麟一名将领,担任他的卫队队长。
“嗯!”李宏宇闻言微微颔首,嘴角浮现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俗话说的好,没吃过猪肉总看过猪跑,后世的偶像电视剧和电影看多了他闭着眼睛就能想到讨好女孩的办法。
李宏宇这次之所以要给杨怜儿赔罪,一是他在这件事情上确实做得不妥,二来也是有求于杨怜儿。
海外贸易的事情千头万绪,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那些地方上的走私势力团伙,李宏宇如果想要调查他们的话必须要先打入他们内部。
李宏宇其实并不愿意以身涉险,可那些走私集团保持着很高的警惕,他派去的人虽然打入了走私集团的内部但级别都很低,根本无法接触到核心内容。
为了能尽早地掌握走私集团内部的情形,李宏宇只有亲自出马,扫除走私集团以保证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
在李宏宇看来,杨怜儿无疑是最适合掩护他的人,单单杨怜儿漕帮小公主的身份就不会使得走私集团的人怀疑他的身份,更能确保他的安全。
这件事情李宏宇已经跟杨啸天商量过,杨啸天当然同意让杨怜儿助李宏宇一臂之力,有李宏宇这种朝廷大员陪着杨怜儿去冒险也是杨怜儿的一种难得的福气和宝贵的财富。
况且,杨啸天也不相信那些走私集团的人敢对李宏宇和杨怜儿不利,否则可就别怪漕帮不客气了,漕帮在江湖上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虽然在海上不是那些走私商的对手,但切断他们在陆上的货源还是不成问题的,这个后果他们必须要掂量一下。
“死李盛、臭李盛,有种你就别回来,走的时候悄无声息,回来的时候若无其事,把我当成什么了,真是气死我了……”
杨怜儿气鼓鼓地往前走着,边走嘴里边嘟囔着,她之所以如此生气是觉得李宏宇一点儿都没把她放在心上,枉她白在这里担惊受怕。
走着走着,杨怜儿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阵乐声,这使得正在生闷气的她不由得微微一怔,好奇地抬起了头。
不仅杨怜儿,街上的行人也都被这突然之间响起的乐声给吸引了,只见街道两旁的房间里涌出了一群乐师和歌舞姬,乐师有条不紊地列在路旁演奏,那些歌舞姬们则奔向了杨怜儿,把她围在了中间舞动着,这使得周围的行人纷纷下意识地向后退去,让出了一块场地出来。
面对眼前突发的一幕,跟着杨怜儿身后的那几名壮汉并没有上前阻止那些歌舞姬的意思,反而知趣地退到了一旁,他们事先已经接到了杨啸天的通知,不要插手那些乐师和歌舞姬的事情。
“这曲子……”
经过最初的错愕后,杨怜儿不由得怔在了那里,双眸浮现出诧异的神色,耳旁响起的曲子的曲调非常怪异,曲风与她以前听见过的一曲非常相似,那首曲子就是李宏宇去年与绿袖对艺时弹奏和演唱的《鸳鸯蝴蝶梦》。(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一章 卖弄才华
“怜儿,我知道我不应该不辞而别,现在说什么道歉的话都晚了,这是我为你作的一首曲子,希望你能喜欢。”
就在杨怜儿心中感到疑惑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宏亮的声音,李宏宇大步从人群里走出,边迎着她走去边高声说道。
“为我作的曲子?”
杨怜儿闻言回过神来,转身惊讶地望着李宏宇,她这时想了起来,李宏宇可是音律乐曲方面的高手,去年的那首《鸳鸯蝴蝶梦》已经风靡江南,被无数歌姬名伶传唱,其清新的曲风深受欢迎。
现在,江南的市面上已经开始出现模仿李宏宇所作的这种新奇曲风的曲子,由于那些达官贵人们早已经听惯了古典诗歌,对古典诗歌有了审美疲劳,故而很容易就接受和喜欢李宏宇的这种通俗曲子,这给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鸳鸯蝴蝶梦》已经成为了江南秦楼楚馆的必备曲目,市面上也陆续出现了许多打着“湖广李盛”名义的曲子,虽然在极力模仿那股新曲风,但意境和效果与《鸳鸯蝴蝶梦》相比差之远矣,一看就知道是赝品。
因为八月十五就是江南三年一度的花魁大会,故而江南那些有名青楼的老板都在想方设法地打听“李盛”的下落,想要让“李盛”给他们青楼参选的清倌人写一首曲子,届时肯定能一鸣惊人。
毕竟,能参加花魁大会的清倌人都是各个有名青楼从众多女孩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受过精心的培训,无论容貌、身段还是才学都颇为相近,这个时候在花魁大会上的表演就显得至关重要,一首优秀的曲目能给其加码不少。
所以,江南那些意欲夺得花魁的青楼不惜重金寻求经典的曲子,而李宏宇的曲子不仅新奇而且广受欢迎,如果能放在花魁大会上肯定能出奇制胜,自然成为了那些青楼追逐的焦点。
可惜的是,没人知道“湖广李盛”在哪里,甚至见过他的人寥寥无几,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个人博学广识,不仅精通音律而且还发明了西洋花牌“大家乐”玩法。
其中,“大家乐”更是风靡大明各地赌场,要想赢的话不仅靠运气还要考智力,斗智斗勇相结合,故而深受赌客的喜爱,毕竟谁也不愿意在赌场听天由命。
据见过“李盛”的人描述,李盛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年轻公子,才华横溢,谈吐稳健风趣,是一个难得的才子。
“此曲名为《女儿花》,为在下偶感所得,也是在下的赔罪之曲。”
在周围伸长了脑袋看热闹的百姓们好奇地注视下,李宏宇向神色愕然地望着他的杨怜儿微微一笑,然后伸手向路旁的演奏的乐师们打了一个手势。
乐师们见状立刻重新开始演奏曲子,那些围着杨怜儿跳着舞的歌舞姬们随即停了下来,然后随着轻柔的曲子有节奏地左右摇晃着身子。
原本嘈杂的现场逐渐安静了下来,人们饶有兴致地望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知道那些歌舞姬们要表演曲目,不过听起来曲子倒是挺好听的。
“我有花一朵,种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朝朝与暮暮,我切切地等候,有心的人来入梦……”
很快,那些左右摇动着身子的歌舞姬们随着曲子翩翩起舞,边舞动边悠悠地合唱着,曲调轻柔温婉,立刻吸引了现场人们的注意。
当听到“朝朝与暮暮,我切切地等候,有心的人来入梦”时,杨怜儿的脸颊禁不住泛起了两片红晕。
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从前面的歌词上可以看出这首曲子是一首跟女人有关的情歌,表明一名女子在等待情郎的到来,与杨怜儿此时的情形异常相似。
李宏宇敏锐地注意到了杨怜儿的脸颊竟然红了,先是微微一怔,随后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了一丝苦笑。
虽然李宏宇不愿意承认,但很显然他与杨怜儿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复杂了起来,不再是先前的那种简单的朋友关系。
其实,当李宏宇跟杨怜儿同甘共苦了那些事情后就应该已经预料到杨怜儿会对他产生感情。
一名处于花季的少女跟着一个温文尔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