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驭大明-第3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禁军士兵随后潮水般涌进了城去,向城里惊慌的百姓们打探了杨三的住处后迅速前去救援。
城里的百姓开始被那些服饰怪异的禁军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后金兵,等得知这些人是李宏宇派来救他们的明军后顿时欢欣鼓舞,几名年轻的后生主动给禁军带路前去杨三的家里。
“完了!”粗壮大汉望着源源不断从他身旁经过进城的禁军,双腿一软瘫在了地上,面无血色,看样子李宏宇果然来了,否则那些已经被后金军队吓破胆的明军岂敢前来这里救援?
第六百九十四章 脱困
赵丰率军进城的时候杨家后院的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在毕麻子的督战下他的那些手下充分发挥了亡命徒的本色,已经攻进了院里与保护杨三的士卒厮杀在了一起。
后院正屋,杨三的老母让杨小妹把一碗碗下有砒霜的水端给了家里的女眷,一旦毕麻子的人冲进来那么所有的女眷都会喝下含有砒霜的水自尽,以保全贞节,那些人可是穷凶极恶之徒,绝对会趁机凌辱杨家的女眷。
两名年轻的侍女端着碗嘤嘤地哭了起来,她们还年轻不想这么早就去死,可为了名节也唯有这样做。
“孩子,别怕,咬咬牙就过去了。”杨三老母一脸慈爱地把那两名年轻侍女搂紧了怀里,轻声安慰道,这两名侍女是她收留的孤女,其家人都被后金兵和土匪给杀了。
随着明军的撤离,辽西除了后金兵外还有一些趁机不少打家劫舍的土匪,对辽西的百姓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且有时候比后金兵更加凶残。
毕竟,努尔哈赤需要辽西的百姓来充实辽东的人口,可那些土匪就不一样了,纯粹为了发财和享乐,抢了东西后时常会把人也给杀了。
两名侍女闻言擦了擦眼泪,强忍着不哭出来,默默地等待着死亡的临近,虽然门关着但他们能从外面交战的声响中知道形势对杨三不利,毕麻子的人正在逐渐向正屋推进。
“唉!”杨三的老父望了一眼那些端着碗的女眷,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他身旁的桌子上放着一把刀,只要毕麻子的人冲进来他就跟对方拼命。
只是……
杨三老父的视线落在了屋子里的几名年幼的孙子和孙女的身上,双目满是爱怜和不甘的神色,杨三老母也给这几个孩童准备了砒霜,与其让毕麻子的人杀了还不如服毒自尽,至少能留个全尸。
“爹,娘,我们顶不住!”没过多久,房门开了,一身是血的杨三拎着刀从门外进来,神色关切地向父母说道。
“三儿,你不用担心,我们是不会托你的后腿的。”杨三老母闻言松开了搂着的那两名年轻的侍女,端起了一旁桌上的那碗含有砒霜的水说道。
“爹,娘,儿子对不住你们,没能保护好家里人,如果有来世的话我依旧做你们的儿子。”
杨三见状双目神色一黯,他知道父母都已经做好了必死的准备,因此跪下去咚咚咚给给其磕了三个响头。
“唉!如果李巡抚还在辽东的话多好,建奴何至于如此猖狂?”
杨三老父见状摇了摇头,感慨了一句后向杨三说道,“三儿,咱们为大明尽了忠,死得其所,你勿需自责。”
“爹,娘,儿子相信李巡抚一定会打回来的,如今辽西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朝廷肯定会调李巡抚前来,届时李巡抚会给咱们报仇。”
杨三闻言神色随之一黯,沉声说道,如果辽阳和沈阳的陷落还无法令朝廷调李宏宇前来的话,那么随着广宁的失陷朝廷肯定会把李宏宇派来,可惜他和家人看不见明军在李宏宇的率领下收复河山的那一天了。
“杨三,我敬你是条汉子,只要你投降的话我保你全家安然无恙。”这时,门外传来了毕麻子的声音,显得有几分得意。
院子里的交战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七八名手里持着刀的士卒护在房门前,面无表情地与院子里的二三十号人对峙,领头的正是正是毕麻子。
“毕麻子,亏你还是汉人,竟然投靠建奴,真的把你先人的脸面都丢尽了。”杨三闻言大步走出房门,怒视着毕麻子说道。
“哼!”
毕麻子闻言脸上一红,随后不以为意地回道,“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大明在辽东已经彻底衰败,辽东将是大金的天下,你又何必如此执着,还是保全家人的性命要紧。”
“我杨某人还要脸面,做不出你那种禽兽不如的事情来。”
杨三冷笑了一声后傲然回道,随后目光阴冷地瞪着毕麻子,“毕麻子,官军虽然败了但我大明底蕴还在,小小的建奴岂会是大明的对手,你可别忘了大明还有李巡抚,他一定会率军夺回被建奴侵占的土地。”
“李宏宇当年不过侥幸赢了一次而已,如果真的跟大金打的话他根本就不是对手。”毕麻子顿时流露出不屑的神色,冲着杨三说起了风凉话:
“如果他真的有本事的话早就在大金攻占辽东的时候来了,如今大金已经夺了广宁城好几个月可他连个影子都没看见,肯定是吓得不敢来。”
“放你狗臭大屁,李巡抚现在就在锦州城坐镇,莽古尔泰和李永芳已经落荒而逃!”毕麻子的话音刚落,身后的院门处就传来了一声怒喝。
听闻此言杨三和毕麻子等现场的人纷纷就是一怔,然后下意识地望向了院门处,只见一群服饰怪异的士兵簇拥着一名神色冷峻的将领走了进来,这名将领正是赵丰。
由于毕麻子留在外面的大汉以为赵丰等人是后金的援军,故而禁军士兵不费吹灰之力就悄无声息地制服了那些人,故而并没有惊动院子里的毕麻子。
“你们是……”
毕麻子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不无疑惑地望着赵丰,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赵丰等人身上的军服,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单从赵丰先前的那句话中听不出来赵丰等人的身份。
“本将是大明禁军总兵官,奉李巡抚之命前来解十三山之围,尔等如果想要活命的话就放下兵器,否则严惩不贷!”赵丰伸手一指毕麻子等人,沉声喝道。
“李巡抚?”这一下,毕麻子听明白了,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他刚提起李宏宇结果李宏宇就派了人来十三山,把他给围在了这里。
“这位大人,李巡抚来了?”杨三闻言则是大喜,连忙高声问向了赵丰,如果李宏宇来辽西的话那么他心里悬着的一颗心就能放下来,十三山的这数万军民有救了。
“杨兄弟,李巡抚听闻了兄弟在十三山的事迹,故而特意派遣本将前来救援,如今建奴在广宁驻扎有重兵,而巡抚大人所调兵力尚在前来的路上,故而望杨兄弟能尽快组织城里的军民撤离此地。”
赵丰已经听见了先前毕麻子和杨三的对话,知道向自己问话的人就是杨三,于是笑着向他说道。
当然了,所谓的“所调兵力尚在前来的路上”不过是李宏宇虚张声势的说辞罢了,既是安抚辽西被困百姓的人心,同时也是让后金有所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将军放心,小人这就安排城里的人撤离。”听闻李宏宇知道他,杨三的脸上禁不住流露出了开心的笑意,这可是一件无比荣幸的事情,向赵丰拱手回道。
“爹,娘,李巡抚派人来救咱们了,咱们能离开这里南下。”随后,杨三返身走回了屋里,兴冲冲地向老爹和老娘说道。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杨三的老娘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双手合十说道,看来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
“降者免死,否者杀无赦!”赵丰瞅了一眼面无血色的毕麻子一眼,指着他和身后惶惶不安的手下沉声喝道。
“杀!”听闻此言,现场的禁军士兵大喝一声,拎着兵器摆出了进攻的架势。
咣当一声,一名手下扔掉了拿着的兵器,跪在地上举起了双手,蝼蚁尚且偷生更何况他们。
再者说了,李宏宇说话向来一言九鼎,故而他们投降后能暂时保留一条性命,李宏宇的在辽地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随着那名手下缴械投降,其余人纷纷扔掉兵器跪了下去,高高举着双手。
“唉!”毕麻子见状知道大势已去,他很清楚自己难逃一死,故而一咬牙把手里的刀向脖子上抹去,这样的话至少还能死得痛快点儿,免得届时遭罪。
伴随着一股鲜血从毕麻子的颈部飚出,毕麻子的身体软了下去,倒在地上抽搐了一番后就没有了动静,身下有着大滩的血迹。
赵丰见状挥了一下手,两名禁军士兵于是奔上前抬走了毕麻子的尸体,其落得一个横死的下场也算是遭到了报应。
李宏宇派人前来相救的消息旋风般在十三山驿城传开,城里的军民闻言无不欢欣鼓舞,随后纷纷收拾细软和行李在禁军的护送下前往锦州城。
赵丰这次前来并不仅仅救十三山驿城里的军民,还派人到山里去找那些躲在山里的人,趁着这个机会一同南下。
历史上,十三山驿城被后金攻破后当地的百姓依然聚集起来反抗后金,不愿意被迁往辽东,更不愿意剃发。
这使得十三山地区后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十三山起义,反抗后金的压迫和奴役,在后金的围剿下这次起义最终失败,只有两人得以逃到山海关,其过程异常惨烈,可歌可泣。
第六百九十五章 心有所忌
广宁城,总兵府议事厅。
努尔哈赤召集了后金的高级官员议事,四大贝勒悉数出席,气氛显得有些凝重,每个人的脸上的神色都显得十分严肃。
“说说吧,你们怎么看近来在义州和锦州发生的事情?”沉闷中,努尔哈赤放下手里的酒杯,环视了一眼众人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大汗,明军此次行动异常,竟敢主动向我大金军进攻,难道李宏宇真的在锦州?”听闻此言,坐在努尔哈赤左下首处首位的何和礼咳嗽了几声后开口说道。
“大汗,臣也觉得这次明军忽然间变得凶悍无比,一定与李宏宇脱不了干系,想那大明禁军岂是谁都能任意调动的?”何和礼下首处的扈尔汉紧跟着表明了观点。
何和礼和扈尔汉是努尔哈赤依仗的后金“五大臣”中仅存的两位,另外三人,即费英东、额亦都和安费扬古已经在天启初期先后离世。
五大臣不仅是后金初期的中流砥柱,更是努尔哈赤的兄弟,追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得努尔哈赤的信赖,随着他们逐渐老去“四大贝勒”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次攻打辽西,何和礼与扈尔汉都随军出征,两人的身体每况日下,恐怕这是最后一次跟随努尔哈赤进行军事行动,在后金拥有着崇高的威望,地位甚高。
故而,面对努尔哈赤的问话,自然由两人率先作出回应。
自从莽古尔泰和李永芳从锦州城狼狈逃回广宁后,努尔哈赤便相继得到了一连串的坏消息:
攻占了锦州的明军随即在锦州地区和义州地区频繁活动,他们并没有攻打后金军重兵占据的义州城,而是前去解救那些被围困在各地的军民,掩护那些军民南下,而后金的那些围困军民的小股部队根本就不是其对手。
义州驻有五六千后金军,莽古尔泰逃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前去通知距离最近的义州,让义州的后金将领出兵锦州,夺回锦州并抓住李宏宇。
不过,义州的后金将领是二贝勒阿敏的人,自然不会听莽古尔泰的命令,况且连莽古尔泰和李永芳都被打得大败而逃,只带走了十余骑,他又岂敢带人去锦州去跟李宏宇交战,那样岂不是找死。
别说他了,就连他的主子阿敏都不敢带兵去锦州,毕竟四大贝勒中三个都败了,阿敏怎么也要守住四大贝勒的名声,避免跟李宏宇交战后落败。
故而,义州的后金将领以未有努尔哈赤的命令为由婉拒出兵,并调集义州地区的兵力到义州城,加强义州城的防守,哪里还顾得上管那些被困的军民。
得知李宏宇亲自前来后,努尔哈赤虽然有些惊讶但并不感到意外,毕竟大明朝廷里现在除了李宏宇外没人能掌控住辽西的局势,天启皇帝不派他来又能派谁呢?
令努尔哈赤没有想到的是李宏宇竟然如此大胆,竟然敢到锦州城来坐镇,要知道锦州城距离后金重兵把守的广宁城只有咫尺之遥,难道李宏宇就不怕后金军重兵攻打锦州城?要知道锦州城的城防可远远不如广宁。
按理说,锦州被明军夺取后努尔哈赤应该立刻派兵把它夺回来,不过既然此事牵涉到了李宏宇,这就使得努尔哈赤不敢轻举妄动,他可不认为李宏宇身为大明辅臣会白白来锦州城送死,这里面一定有什么阴谋。
虽然辽西的明军败了,但努尔哈赤知道李宏宇这些年来并没有闲着,一直在编练新军,现在出现在锦州和义州地区那些作战凶悍、服饰奇异的明军肯定就是李宏宇编练的新军。
努尔哈赤并不知道李宏宇编练了多少新军,他只听说李宏宇这些年一直在忙大明的海外贸易,并组建了大明的水师,好像选练了不少军队,要是这次调来辽西的话那么明军的实力将不容小觑。
为此,努尔哈赤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出了不少奸细前去打探,想要探知明军的虚实,更想弄清楚李宏宇有没有来锦州。
从这几天的情报以及明军的动向来看,李宏宇好像确实就在锦州,现在义州和锦州地区已经传遍了李宏宇率军反攻的消息,使得那些被困的军民群情激奋,士气为之高涨,同时也令当地的后金军万分紧张,不约而同地躲回了城池里。
可这样耗下去也不是个事儿,于是努尔哈赤今天召集了后金的高级官员来商议下一步的对策,想听听众人的想法。
何和礼与扈尔汉表明观点后现场再度陷入了沉默,很显然两人并不赞同派兵前去,这也是其余人的想法,天知道李宏宇这次又设下了什么圈套,当年铁岭之战可让众人心有余悸。
“父汗,儿臣愿意率领三万精兵攻打锦州,一定拿下锦州,把李宏宇绑来献给您。”
见众人不再说话,莽古尔泰有些坐不住了,起身向努尔哈赤一拱手,沉声请命,他丢了锦州几乎只身逃回广宁城,正窝了一肚子的火,准备想用一场胜利来洗刷他的耻辱。
坐在莽古尔泰身边的皇太极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冷笑,然后面无表情地坐着。
三万兵马可是后金军一半的军力,快把广宁城里的兵力给抽完了,这跟努尔哈赤亲征有什么区别。
再者说了,努尔哈赤之所以驻重兵于广宁城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其目的是为了防备西边草原上的林丹汗,林丹汗可不会坐视后金占了广宁城,现在对后金真正构成威胁的是蒙古兵而不是明军。
这也是努尔哈赤迟迟按兵不动的原因,李宏宇既然来了的话那么肯定会联络林丹汗,虽然林丹汗与大明的关系不好,但与李宏宇却有着不错的交情,当年也正是林丹汗相助李宏宇才打了铁岭大捷。
努尔哈赤现在不仅担心李宏宇率领新军前来,更要提防西边的蒙古人,而广宁城就是防备蒙古人的最佳军事堡垒,轻易离开不得,否则蒙古人的骑兵要对后金造成不小的伤害。
可惜的是,莽古尔泰并没有看清楚目前的形势,如果努尔哈赤真想打锦州的话那么早就动手了,何至于拖到现在。
毕竟,后金军此次广宁之战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当务之急是巩固战果,并不是跟明军和蒙古兵火并,这是林丹汗和李宏宇所希望看见的事情,努尔哈赤自然要避免做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
见莽古尔泰请战,现场众人纷纷望向了努尔哈赤,无人跟在后面附和莽古尔泰,议事厅里随即陷入了沉寂。
毕竟,这种重要的事情要先由四大贝勒先表态,而代善、阿敏和皇太极都没有开口的意思,这使得亲近莽古尔泰的将领也不好开口。
代善和皇太极都与李宏宇交过手,虽然两人很想一雪前耻,不过两人很清楚现在并不是跟李宏宇交手的时机。
一旦攻打锦州的话,后金军十有**会受到林丹汗的夹击,这势必使得后金军双线作战,即便是获胜也会出现重大伤亡,届时如何控制辽东的那些被征服的汉人百姓,辽东才是后金的根基。
而阿敏,他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故而向来行事低调,代善和皇太极都不开口他自然也会陷入沉默。
“三贝勒,本汗问你,你可计算过拿下锦州城要付出多大的伤亡?”努尔哈赤皱了皱眉头后问向了莽古尔泰。
“回父汗,只要拿下锦州城抓住李宏宇,那么明军就必溃无疑,以后将不再是我大金的对手,因此儿臣认为无论再大的牺牲都值得。”
莽古尔泰闻言怔了怔,没想到努尔哈赤会问出这么一个问题,还以为努尔哈赤会问他是否有把握攻下锦州,随后躬身回道。
“现在形势未明,如果李宏宇不在锦州城,你攻下后该如何做?”努尔哈赤的眉头再度皱了皱,似乎对莽古尔泰的回答不满意,接着问道。
“挥师南下,打到山海关下,这样关外就都是咱们大金的土地了!”莽古尔泰一握拳头,意气风发地说道,他早就想把明军赶回山海关了。
“愚蠢!”代善、阿敏和皇太极等人闻言私下里不由得摇了摇头,如果努尔哈赤想要把明军赶回山海关的话早就那样做了,何至于让莽古尔泰提出来?
“三贝勒,把明军赶回山海关,你准备用多少兵力来防守明军出关?每年在此事上需要耗费多少粮草?如果蒙古人此时来袭的话,山海关的兵力是回防呢还是继续防备明军出关?”
努尔哈赤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冷冷地盯着莽古尔泰问道,莽古尔泰虽然在战场上作战勇猛,是后金的一员猛将,可惜韬略谋划非常糟糕,注定了其只是一个莽夫而已。
“这……”莽古尔泰闻言顿时语塞,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光想着把明军赶回关内,哪里考虑过其他的事情。
正如努尔哈赤所说的那样,以后金目前的兵力根本不能占据辽东和辽西,更别提把明军赶回山海关了,那样一来后金将不得不放一支兵力在山海关外防备明军出关,可谓得不偿失。
第六百九十六章 关键情报
“李将军,你觉得李宏宇是否在锦州城?”
见莽古尔泰陷入了沉默,努尔哈赤神色严肃地望向了李宏宇,他现在根本不知道李宏宇是否在锦州城,连李宏宇是否出关都不得而知。
在现场在座的人中,李永芳是唯一的汉人将领,对大明官场的事务比其他人都要熟悉,故而努尔哈赤自然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回大汗,大明的禁军除了皇帝外只有李宏宇能调动,既然禁军出动了,那么李宏宇一定参与了此事,只是不知道他现在人在何方。”李永芳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谨慎地答道。
说实话他也不清楚李宏宇是不是在锦州城,更不知道李宏宇有没有出山海关,按理说锦州城如此危险像李宏宇这样的朝廷重臣不应该以身犯险。
可李宏宇行事与常人不同,否则也就不会令努尔哈赤感到苦恼,故而他要是出现在锦州城也不足为奇,在山海关遥控指挥也有可能。
“大汗,臣觉得李宏宇现在位高权重,应该不会出关,躲在山海关指挥即可,市面上传言其在锦州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这时,一名后金将领开口说道,表明了不同的观点。
与万历四十七年不同,李宏宇现在已经贵为大明辅臣因此岂会以身犯险?况且明军在辽西刚败士气低落,他不相信李宏宇敢出关北上。
“大汗,臣认为李宏宇一定在锦州,如今明军士气低落,他若不来坐镇的话那些明军肯定没有与我大金交战的勇气。”不过很快,另一名将领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即便如此,也不用李宏宇亲自前来锦州,只要虚张声势即可,谁也不知道锦州城里的是不是真的李宏宇。”那名将领的话音刚落,又有一名将领表明了立场。
轰的一下,议事厅里随即骚动了起来,人们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李宏宇是否出关以及锦州城里的李宏宇是否用了替身。
毕竟,交战时对方的主帅会想尽办法隐藏行踪,可李宏宇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力宣扬他在锦州城,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怀疑。
望着现场那些窃窃私语的官员和将领,努尔哈赤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现在别说出兵了,连李宏宇是否出关以及身在何处都不知道,令他心中颇为不安。
“报,刘爱塔将军回来了!”就在努尔哈赤感到有些心烦意乱的时候,一名卫兵急匆匆地进门禀报。
“噢?”努尔哈赤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随后沉声说道,“传他进来。”|
刘爱塔被努尔哈赤派去山海关打探明军的动向,是深入明军最远的人,在努尔哈赤看来其一定能探听到一些有用的消息,毕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