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在他身后的两名士兵立刻点头,然后两人分别从胸前取下了一枚手榴弹,顺势拉开了保险环。然后莫东山用手势倒数了三二一,他们才把手里的家伙,投进了满是日军的小巷子里。

    两颗手榴弹砸在墙壁上,又弹跳着向前翻滚,一个滚落在了一名正在射击的日军脚下,一枚正好砸在为首的日本军曹的小腿上。

    这个军曹低头一看自己的小腿,就发现了那枚还在打着转的大明帝国制式手榴弹。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弯腰,两枚手榴弹就几乎同时爆炸开来,无数弹片瞬间淹没掉了周围的一切。

    数十个预制的杀伤破片在小巷子里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大部分弹片击穿了脆弱的人体,然后带着鲜血镶嵌在两侧的墙壁上。

    房顶上正在对付坦克的三名日军看到了小巷子里腾起的烟雾,听到了巨大的爆炸。立刻调转枪口,对着莫东山等人藏身的墙壁猛烈的扫射起来。

    子弹打在墙壁上,把墙壁上的碎石打得到处纷飞。莫东山等人也知道自己已经被人发现了,扶着钢盔卧倒,任由墙壁剥落的石头打在钢盔上噼啪作响。

    房顶上的日军打光了装填在机枪上的子弹,开始给机枪从新装填,可惜的是显然正面的明君没有打算给他们继续开火的机会,一辆远处的一号坦克用20毫米口径的机炮,从比较平直的角度,对着这个日军机枪阵地展开了压制。

    显然这些发现了莫东山的日本机枪手,因为太过紧张忘记了他们正面的明军,20毫米口径的机炮袭来,将他们打成了碎肉,滚落下了房顶,摔在地上。

    巷战依旧在疯狂的进行着,不过孤立无援的日本守军兵力不足的情况开始缓慢的体现,他们在城外浪费了太多的兵力,又没有一个巨大的城市提供巷战的恐怖地利优势。

    很快,在步兵的掩护下,明军士兵就推进到了咸兴的城市中心。这里的建筑物开始密集起来,而且出现了多条街道划分的街区。

    残余的日本士兵利用这里的建筑物进行顽强的抵抗,明君也在占领了外围的城市之后,开始对核心位置进行逐个屋子的清理和争夺。

    这个时候装备了冲锋枪的大明帝国步兵就体现出了火力上的优势,日军除了少数情况下有重机枪的支援外,大部分时候都只能依靠刺刀还有步枪与明军争夺,损失惨重而且效果不佳。

    效果不佳已经算是很体面的一种说法了,因为战场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十几个日军士兵驻守的建筑物,被几个明军士兵拎着冲锋枪扫平。

    这种时候显然日军是不划算的,一些重要的,作为依托的节点建筑物也失守的太快,让收缩防御的日本守军来不及形成有效的防御体系,就不得不继续后撤才行。

    对于巷战来说,虽然大明帝国的步兵和装甲部队不怎么擅长,但是日本守军同样也处于探索阶段。那种类似二战里血腥惨烈的巷战,现在还真的没有出现。

    不得不说,这对装甲部队更多的明朝军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在短时间内夺取咸兴,是第2集团军能够堵住日本第5军后撤路线的重点。

    咸兴城内,逐步后退的日本守军发现,他们掌控的城市地区正在缩小,而且缩小的速度非常快,快到让他们来不及应对,就被大明帝国的坦克还有步兵,沿着大路分割包围了。

    最终,困兽犹斗的日军士兵决定发起反冲锋,上千名日军士兵冒着明军密集的火力,高喊着“天皇陛下万岁”的口号,冲向了大明帝**队的阵地。

    在这些日本士兵发起冲锋的时候,靠在墙壁上等着日本士兵进入射击角度的莫东山突然发现,一颗晶莹剔透的小雪花落在了他的枪身上。

    然后是第二片雪花,掉落在他的袖口,紧接着是肩膀还有脚尖。12月11日的上午,明军发起咸兴攻坚战的当天,天空终于下起了雪花,好天气也因此结束了。

    莫东山看着雪花,然后呼着哈气,没过多久,一名日本士兵出现在了莫东山的枪口之下,他习惯性的扣动扳机,然后密集的子弹就把经过巷口的日本士兵全部都击倒在了马路对面。

    发现了莫东山位置的日军在马路对面试图对他举枪,可惜正面的明军交叉火力干掉了这些停下了脚步的日本士兵,把他们变成了摞在旧尸体上的新尸体。

    虽然日本守军英勇的执行了宫本有仁将军交给他们的守卫咸兴的命令,可是无奈他们的子弹有限,兵力枯竭,实在是和围攻他们的大明帝**队相差太多。

    这些英勇的日本士兵很快就被密集的火力赶了回去,因为损失太过惨重,他们放弃了继续挣扎,在一片废墟之中,交出了自己的武器,向大明帝国的军队投降。

    将近2万名咸兴城内的日本守军,在投降的时候只剩下了1700多能战的士兵,还有3500多名伤员——日军在12月11日上午恢复了鸭绿江河畔的勇武,再一次给进攻的第2集团军造成了麻烦。

    可惜的是,他们虽然打的非常英勇,可山沟里撤退的日本第5军因为翻山越岭徒步行军速度太慢,错过了咸兴守军为他们争取到的逃生机会。在咸兴城被明军占领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2月12日,他们才走到了咸兴城下。(未完待续。)

370不情愿的进攻

    日本陆军第5军的先头部队,刚刚走出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崇山峻岭,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就撞上了刚刚攻占咸兴的明朝军队。

    这些倒霉的日军部队缺乏相应的补给,实际上他们自从进入到盖马高原,进入赴战岭山区,就很少拿到按时的补给了。

    十万大军,通过崎岖的山路补给人马需要的粮草,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何况是弹药这类的负重物资?为了让这些部队不至于在山里饿死,仅有的几条破烂道路都用来送粮食了。

    因为没有大明帝国的部队沿着山区追杀南下的他们,除了气氛紧张一些的后卫部队,大部分士兵不顾长官的劝阻,都丢掉了自己身上多余的弹药。

    在深山老林里背着武器和弹药赶路,确实是一件非常让人痛苦的事情。尤其在没有敌人的时候。

    于是这十万大军如同蝗虫过境一样,搜刮了山区里的几个小村子,接着是躲藏在山里的兔子山鼠之类的小型哺乳动物。

    当他们郁闷的在山路上穿行的时候,谁又能想到,有大山屏蔽,并且远在大后方的咸兴,竟然莫名其妙的丢了,丢给了去围堵第2军的大明帝国第2集团军。

    “开什么玩笑?咸兴已经被明狗们占领了?”得到这个消息的日本前锋部队指挥官吓得差点把吃进口里的大饼子给吐了出来了。

    他的部队还有多少战斗力,他自己最清楚不过——大部分弹药被丢弃了不说,甚至很多士兵已经一天没吃到像样的东西了。

    如此状态下,让这些士兵向固守在阵地中的大明帝国部队发起进攻,和劝他们去死没有什么两样。

    最关键的是,当他下达这样的命令之后,这些已经极其不满的部下们,会不会有人立刻就造反起来,把他乱枪打死在这里。

    “把副联队长还有大队长们找来!”这个联队长按着自己的指挥刀,看着远处还在冒着浓烟的咸兴,开口对身边的军官下达了命令。

    一听不是立即进攻的命令,这个传令的军官也没有劝阻,赶紧派人去找那些分散在部队里的长官们去了。

    很快几个人就赶了过来,站在联队长的身前,看着自己的长官。看得出来他们都已经看到了易手的咸兴,脸上都挂着震惊以及恐惧的表情。

    “我们被截断了退路……这情况你们也已经非常的清楚了。现在怎么办,我也拿不定主意,大家都说一说吧。”这联队长也很是光棍,直接把他的责任推给了在场的所有军官们。

    “长官……我们听你的!”他的手下们自然也不是傻子,这个时候谁愿意背负下达命令的责任?所以听到自己的长官这么说,立刻就都异口同声的拒绝道。

    这联队长一看手下人宁死也不愿意买账,叹了一声气之后,开口无奈的商量道:“我们现如今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赶路都成问题了,更别说发起进攻夺取城市了。”

    他一边说一边看向了远方正在冒烟的城市,最终吞了一口唾沫,开口说道:“作为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作为天皇陛下的臣子,我想我们应该做一些必须做的事情。”

    看到联队长说话的语气偏向于发起进攻,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他们有心劝阻,可在对方抬出天皇的大义下,却不知道怎么张口。

    “我也不是说,让诸位真的舍生忘死,把生命丢在这种地方。”看着自己手下们已经有了抵触情绪,联队长一个转折开始安抚这些部下们。

    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远处那个正在风雪中冒着黑烟的城市,开口道:“看样子明军也是刚刚攻占那里,如果只是一支明军的小股部队呢?我们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下再考虑?”

    联队长的这些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意识到,自己确实应该发起一次攻击,至少对后面的第5军助理有一个交代,也对自己的荣誉和忠诚有一个交代。

    “对啊,明狗们远道而来,即便是攻占了咸兴,相比也是损失不小。我们应该试探一下,再做打算的。”听到自己的联队长提出了办法,所有人都赞同的点头。

    自己的手下们又恢复了一些底气,让这名日军联队长放下了心来。他开始发布命令,让手下们准备接下来的进攻。

    “每个大队出动一个中队,再集中另一个中队的弹药,凑起来试探着进攻一次。”他按着自己的指挥刀,拿出了自己最大的勇气来命令道:“如果明军抵抗坚决,就撤退回来。”

    漫天的大雪缓慢的飘落,这对于被大明帝国空军部队压制的日军整体上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可对于缺粮少药的日本第5军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过了整整两个小时,这个联队才马马虎虎组织起了人手,他们冒着大雪开始向前蹒跚着前进,纷乱的雪花遮挡了他们的视线。士兵们脸上挂着不情愿的表情,军官们同样如此。

    对方似乎也想要让他们更接近一些,所以迟迟没有开火打断他们的前进。就在所有人以为明军没有在咸兴逗留的前一秒钟,激烈的枪声随着一枚地雷的爆炸,开始蔓延开来。

    因为越来越大的大雪,掩盖了战场上的血腥,日军一个接着一个倒下,鲜血融化了冰雪,枪声掩盖了哀嚎。

    仅仅迟滞了几秒钟,所有日本士兵就开始了艰难的后撤。他们的靴子陷入在泥泞的雪水中,然后被身后袭来的子弹打中死在恶心的冰水混合物里。

    也没有人要求他们继续进攻,大家都在逃跑,所有人都没有战斗下去的决心和勇气,大家只是逃跑,试图尽快逃离明军子弹的射程。

    随后一直没有开火的明军大炮也加入到了屠杀之中,这些随着部队开进到咸兴的自行火炮发挥了自己的威力,100毫米口径的炮弹,落在日军之中,掀飞了一片倒霉的家伙。(未完待续。)

371落雪

    这场屠杀实际上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战果,因为无论明军的武器有多么的高效,日军进攻的人数总共就只有那么一点儿。

    只有几个中队的日军,一共也没有超过1000人。而且在明军开火之后,他们就在拼了命的撤退。很快他们就退出了明军的火力范围,然后钻入林子里清点起自己的损失来。

    显然,即便是再小的损失,对于此时此刻的日本士兵们来说,也都是致命的损失,一口气在战斗中丢了200多人,看上去并没有伤筋动骨,可再让这些日军进攻,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长官……明军在城外构筑了防御阵地,防御的人数也不少。我们损失惨重,不能再打下去啦!”被子弹赶回到出发地的日军一个少尉看着自己的联队长,灰头土脸的报告道。

    现在的情况非常明显,任由那些长官们再如何催动,坐在地上双手抱在一起取暖的日军士兵们也不愿意再前进一步。

    指望这样的部队作战,甚至是打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和明军苦战一天甚至是两天,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看了一眼自己的部下们,这个已经尽可能做了尝试的联队长苦笑了一下,摆了摆手说道:“等着吧,我们也已经尽力了,等军部主力赶到,再做计较吧。”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日军一个联队至少要打两次甚至三次进攻,才会要求休息或者放弃。损失人数也一般在400到600人之间。

    可是现在的日军,已经完全没有了那样的锐气。能约束着自己的部下试探着发起一次进攻,已经算是这个联队长很有智慧头脑了。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无计可施了,之前他可以裹挟着大义让自己的部下去试探一下,可这回试探的结果并不太妙,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他再决心打下去了。

    他要是现在强行命令部队继续进攻,可能立刻就会发生哗变。到时候部队闹不好要发生溃散,那他这个联队长可就真的做到头了。

    这一等,就等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在入夜的时候,才有部队陆续赶到,在漫天大雪的天气里,日军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动之中。

    首先,已经没有了吃喝的日军,即便是扎下营寨,也没有埋锅造饭的勇气了。他们剩下的吃食真的已经捉襟见肘,甚至连很多部队的长官都没有了正经的食物。

    如果是夏天,好歹还能找一些野菜,可这已经是天寒地冻的冬天,在这种天气下连一片绿色的叶子都找不到,又上哪里去找能够吃的野菜呢。

    “为什么不进攻?在这里傻等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师团长一走进帐篷,就一脸的崩溃表情。他的部队竟然如同一群土匪一样,散落在各处连一个正经的营地都没有构筑起来。

    “长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部队根本就没有什么作战能力了,勉强发动进攻,除了徒增伤亡之外,又有什么用处呢?”联队长同样是一脸死了亲爹的表情,开口为自己辩解道。

    “你究竟还有没有坚定的大和魂?你还是不是一个天皇陛下的武士?”师团长盯着联队长的双眼,打断了对方的辩解,狠狠的说道。

    联队长一肚子的委屈,他到现在还没吃中午饭,他的部队大多数人也都是这个模样,弹药短缺而且人心不稳,他哪里敢继续发起进攻?

    原本肚子里除了悲伤和懊恼,连块干粮都没有的联队长也不顾别的事情了,他可不愿意背这种黑锅,于是开口继续反驳道:“长官!我下午的时候就试着进攻了,损失惨重!我的联队为了大日本帝国,已经英勇的战斗过了。”

    师团长其实也知道自己的部队究竟成了什么模样,这种时候他也只能发发脾气,于是继续打断了联队长的解释,冷声说道:“你的身后,有10万日本士兵,难道你就不为他们想一想吗?难道你就……”

    他说到这里也说不下去了,因为那些还在风雪中的日本士兵,实际上也同样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了。如果他硬是逼着自己的部队发起进攻,最后又能得到什么呢?

    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认为日军可以从以逸待劳的明军手里夺回咸兴。虽然大雪纷飞,可咸兴城内的明军至少有屋子可以取暖,至少有墙壁可以挡风。

    日军有什么呢?难道真的要用那虚无缥缈的所谓“大和魂”,或者武士道精神之类的东西,来和明军的长枪短炮决一死战么?

    恐怕他自己能够坚持,手下的部队也会在几次试探之后彻底溃散掉吧?就算侥幸夺回了咸兴,距离咸兴只隔了10公里不到的定坪呢?还用什么去打?

    宫本有仁这个时候也已经得到了第5军被围困的消息,实际上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因为他面前,站着的是已经赶到前线来的三井孝宫大将。

    “第5军被围困在赴战岭……第3军的第17和第8两个师团全军覆没,第2师团损失三分之一,第20师团丢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第2军损失了第5师团……我是国家的罪人,如果不是为了等您来接替我,我早就应该切腹谢罪了。”双腿并拢,宫本有仁弓着腰,脸上已经没有了任何表情。

    三井孝宫却是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开口劝慰道:“将军阁下毋须如此,您已经表现的很好了,只是明军的进攻更加出乎意料罢了。”

    “既然三井将军赶到了,那我也就没有什么牵挂了,大日本帝国万岁,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将军阁下您了。”仿佛没有听到三井孝宫的劝说,宫本有仁继续自说自话道。

    一旁的山口次郎摇了摇头,他知道宫本有仁确实已经一心求死了。这场战争打到现在这个局面,他如果不自杀谢罪,又怎么对得起那十五万损失掉的士兵?(未完待续。)

372你也会胆小如鼠

    如果没有大明帝国进行的武器装备促使战争体系发生转变的革新,宫本有仁这个将领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将军的。

    可是这场战争体系的变革已经开始了,他也就迅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落伍了下去。

    大明帝国的坦克和装甲车,迅速的撕开了他部署的防御体系,大明帝国的飞机,改变了空军对于整个战争的影响力。

    这一切变化来的太快,让他根本无法适应。所以最后他失败了,带着超过15万日本精锐部队,走向了末路。

    为了给这场失败一个交代,为了给大日本帝国一个交代,他只能选择死去,这是日本将领们负责的方式,也是最管用最直接的一种逃避罪责的方式。

    其代表意义就是,我自裁了,我对天皇陛下,对大日本帝国是忠诚的,其他的罪责,就是能力问题,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了。

    殊不知这种自清的方式,其实是最可恨的,也是最无耻的!就仿佛立场是正确的情况下,过程什么的也就不重要了。

    东方文化里,流淌在骨子里的这种对忠诚的执念,真的是害人不浅——殊不知有多少忠臣实际上误国误民,满口仁义道德的清谈,还不如某些佞臣。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明朝末年的东林党人们。这些坑货们一直以清流忠臣自诩,结果却是误国实力排名第一的坑爹选手。

    实际上明朝之所以灭亡的如此之快,有这些东林党人的努力,满清鞑子和李自成乱匪都不敢说自己能居首功。

    所以,三井孝宫是不赞成宫本有仁自杀的。他觉得失败的人应该勇敢的活下去,为自己的失败赎罪,并且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让后来人杜绝同样的错误。

    可惜的是,这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罢了。在他接掌了整个日军前线的指挥权之后,宫本有仁就离开了办公室,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了房间里。

    陪同他的是一直守卫在他身边的卫队长,然后宫本有仁和他的卫队长两个人就同时切腹自尽,如同两个好基友一样一起窝在地板上死去。

    整个死亡的过程持续了好长时间,因为武士道文化的断档,介错人这种剖腹的时候减轻痛苦的方式还没有诞生。所以这个时候剖腹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至少在这方面,宫本有仁是要比那些有名的“水太凉”、“头皮痒”之类的奇葩要强上那么一丝。不过也仅仅只是一丝而已,仅仅只是那么一丝罢了。

    在宫本有仁还在屋子里给自己的肚子做开膛手术的时候,大明帝国的部队已经夺下了一片缺乏日军防御的东部沿海地区。

    第2集团军的主力沿着朝鲜半岛的东海岸线向两侧扩展,连续攻占了数个小镇村庄,算是彻底把日军第5军围了一个水泄不通。

    而这个时候的三井孝宫,只能苦着脸看着地图,思量着如何能够摆脱现如今的不利局面。

    他手里有刚刚从日本本土集结过来的第4军,还有朝鲜半岛上原有的第2军还有第3军剩余部队,以及在朝鲜半岛南部组扎的第7军。

    这些部队加起来,还有超过30万的精锐兵力,以及上百万的朝鲜协防军和30万左右的非主力部队。

    算来算去,能和大明帝国的主力部队打对抗作战的,也就不足40万人的样子,指望这些部队解救出陷入重围的第5军,绝对是不现实的事情。

    可是如果放着不管,任由10万日军精锐自生自灭,三井孝宫也是不愿意的。他盘算着如果能够解救出这支部队,就能让他手上的力量扩充百分之二十。

    提升战力百分之二十,这无疑是非常诱人的。所以三井孝宫上任之后思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解救被围困的第5军。

    “将军阁下,现在的情况,可不是主动出击的好时候。”听到刚刚上任的三井孝宫动起了要反击的念头,了解情况的山口次郎赶紧劝阻道。

    他已经来到前线有一段时间了,当然了解的事情比三井孝宫要多的多。

    三井孝宫对于大明帝**队的战斗力的了解,还停留在当年辽东之战的状态下,可山口次郎,却知道明军又进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