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差不多一半。

    还没等王珏对这种混编装甲营的效果做出评论,基层士兵们就已经用鲜血证明了这种编制缺乏实战的检验。炮兵跟不上推进速度,步兵损失惨重,坦克部队问题多多,让王珏的这场柳河之战虽然拿到了胜利,却充满了阴影。

    按照前线部队反馈来的信息,装甲营连一半的战斗力都没有发挥出来,自身的问题多到简直可以写一本书来总结。可是王珏也从一个侧面看到了这种新式武器给战局带来的影响——只是这么一支问题多多的部队,就已经可以把对手打得落荒而逃了。

    “让部队保持速度继续向新民方向前进,给冯平章的29军发电报,让他接管柳河沿线,确保我军后路畅通。”王珏这个时候还没有时间去理睬有关部队编制缺陷的问题,他站在柳河河边,对自己的部队下达了继续开进的命令。

92明军的提高

    另外一件事情同样让王珏有些无奈,新军第1军编制内的禁卫军第1师,在渡河战役中损失惨重。这个部队虽然因为忠诚和狂热在渡河的过程中一直死战不退,可因为训练与经验实在有限,导致了自身伤亡的成倍增加。

    等侧翼的坦克冲过来掩护他们的时候,这些莽撞的明军士兵才冲上了河岸,结果一个师1万多人的部队,竟然在河里就拼光了1000多。他们的损失也直接抬高了新军在柳河防线上的损失,让这场第一次坦克实战明军的伤亡,达到了6500多人。

    这还是明军出其不意,以弱击强,投入新式武器之后达到的战果,如果放在之前,6500多人的伤亡也许连柳河都无法强渡。对比一下叛军的损失,也许明军这些伤亡还算是好的,因为溃败叛军被俘超过5万,阵亡也差不多有6000多人。

    从伤亡数字上可以看出来,如果不是坦克在之后的战斗中打开了局面,叛军的柳河防线几乎不可能被突破。柳河防线上阵亡的叛军士兵,就连明军损失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如果不是丢了防线导致他们被迫撤退,明军就算付出2万人,也未必能够取得现在的战果。

    第二天凌晨,大柳屯附近的明军部队继续向新民县一带前进,他们的正面,已经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的脚步了。而在这个时候,叛军金国的辽河防线总指挥部内,终于得到了柳河防线全线崩溃的消息。

    明军士兵只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突破了还算坚固的柳河防线,这让叛军指挥官托德尔泰震惊无比,他甚至不敢相信消息的真实性,一直到亲耳听到了新民县城附近的金国守军,发来了明军兵临城下的电报,才总算是确认了这个惊人的消息。

    “派飞机去查!给我查!看看明军究竟有多少兵力渡过了柳河!”托德尔泰咆哮着对手下人下达了如此命令之后,在自己的指挥部内焦躁的转来转去,突然他停下了脚步,恶狠狠的盯着柳河防线地段,大吼道:“叶赫郝战!你这个罪该万死的蠢材!”

    柳河防线虽然不比辽河防线那么重要,可也是侧面金**队的一道重要的屏障。丢了新民和彰武,叛军这一次冒险策划的辽东之战,成果就只剩下奉天附近的一小块区域了,这一点点蝇头小利和十几万大军的损失比较起来,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如果丢掉新民,那奉天这座占领区,差不多也就等于说是把辽河以西丢给了明军。这对于已经舍命一搏的金国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明军如果可以撕毁柳河防线,那辽河防线还会不会如同以前那样固若金汤,实在没有人敢妄下结论了。

    “日本盟友那边,已经抽调兵力前往辽河防线的北段了,如果可能的话,日军的第3师团2万多人会越过辽河,增援新民的我军。”一名军官看到托德尔泰将目光盯到了地图上,赶紧介绍了最新的部队调动情况。

    他也知道因为消息来的太晚,现在才起身调动部队去支援柳河防线,已经是来不及了,唯一能做的也就是看看能不能稳住新民,然后在新民组建一条新的防线,阻止明军的继续推进。

    “将军!既然明军能够渡过柳河,那难保他们没有能力直取新民啊!”一名军官站在托德尔泰身后,开口提醒道:“在大洼的时候,明军就打穿了叶赫郝战的防线,这一次又打穿了,这绝不是偶然吧?”

    “什么狗屁的偶然!叶赫郝战那个饭桶!蠢货!根本就不懂军事韬略,只知道玩女人的猪猡!”托德尔泰把所有自己能够想到的词汇都用来咒骂叶赫郝战了,不过骂着骂着他也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叶赫郝战虽然不是什么厉害的将领,但是之前也参加过对明军的战斗,进攻虽然不足,但是防守应该有余才对。

    可是在大洼和柳河两次战斗中,叶赫郝战都被明军打败,这应该不是叶赫郝战不用心——他已经败过一次了,如果再败叶赫郝连也不会饶他,结果又败只能说明一件事:明军在攻坚战上应该有了提高,至少是能让叶赫郝战措手不及的提高!

    想到了这里,托德尔泰突然意识到如果这个推测属实,那么整个辽河防线也就变得不再安全了。于是本能的他赶紧回头,对自己手下的一群军官吩咐道:“快!你们立刻给我去前线!把能加固的防线地段,全部加固!再所有的防线后面,再加修一条防线!”

    ……

    叶赫郝战丢了柳河防线的消息,也在第二天一早的时候传回到了奉天金**队前线总指挥部内,刚要吃早餐的叶赫郝连听到了消息,差点没把桌子掀了。在他下令处死侍奉他的几个侍女之后,才下令召见叶赫郝兰,商讨这场战争善后的事情。

    现在这场由金国日本锡兰甚至英国在背后推动的削弱大明帝国的战争,已经注定不会取得什么像样的结果了。在成功的操作了日本叛乱之后,锡兰这个华人组成的国家,终于在扰乱大明帝国东北地区的战争中,看出了大明帝国并非是一个吹一口气就倒塌的腐朽国家。

    金国企图通过一场战争来捞取好处稳固自己占领区的打算,彻底的失败了。相反他现在要面对的是一个似乎已经找回了当年战争感觉的大明帝国。没有人比叶赫郝连更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压力,仿佛他面前盘踞着一条巨龙,正用双眼盯着他让他无法挪动半点。

    叶赫郝连需要发泄,发泄心中那种不曾有过的恐惧,大家都看到了大明帝国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输多赢少,却忘记了它曾经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国家。

    “派到大明帝国去的使者还没有到么?朕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明朝的军队都要打到朕的寝宫里了!他们还有心思在路上磨蹭?”见到叶赫郝兰之后,这位原本还算沉稳的皇帝,声嘶力竭的吼叫道。

93接连苦笑

    “大捷!大捷啊!陛下!”一名军官在建极殿接到了来自前线的电报,给皇帝的秘书处打了电话之后,赶紧拼了命的向皇帝所在的仁智殿赶,一见到皇帝朱牧,就高声汇报这个足够鼓舞人心的消息。

    他站在已经面露喜色的朱牧面前,开口当着首辅和次辅的面,大声说出了来自辽东的最新消息:“王珏率领新军已经突破了叛军防线,正在向新民县猛攻。一战擒获叛军十万之众,相信很快就有正式的书面文件从前线返回。”

    朱牧在刚才就已经从秘书处那边知道了前线大捷的消息,他正在和首辅还有次辅讨论有关借贷一部分欠款,用来生产更多武器的可行性。现在朱牧因为和某些大资本家们妥协,手里已经有了一大笔钱款。可是他并不想直接动用手里的这笔钱,而是尽可能的再打一打国库的主意。

    赵宏守那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快结束辽东用兵,战争每时每刻都在如流水一般花钱,最近上报过来的武器采购清单,已经让他这个首辅大臣,觉得有些对不起户部尚书李明义李尚书了。

    王剑锋这个时候却也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这让朱牧都有些意外。因为王剑锋一直的施政主张,都是先富国安内再对外用兵,这一次王珏在辽东虽然打得不错,却也在另一方面,打光了王剑锋准备用来兴建国内3条铁路的钱款。

    “听说禁卫军在前线,打出了朕的威风,想来这禁卫军与新军在一起混编训练,自成一军的事情……兵部那边也要给个表态了吧?赵首辅去和葛尚书商议此事,朕准备继续扩练新军,兵部和陆军方面不得阻碍。”朱牧知道现在是他提出条件的时候了,携着辽东前线的大胜,他和兵部讨价还价的底气足了许多,禁卫军在辽东听说骁勇无畏,被王珏特别提到并且赞誉有加,让朱牧的心情非常好。

    赵宏守苦笑了一下,只好点头答应下了此事,毕竟新军刚刚在前线打了胜仗,扩练也是应有的举动。而且听说新军战斗力惊人,装备新颖,参谋制度也革除了旧陆军的各种弊病,算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确实值得推广。

    想到了这里,他也没有多做阻拦,直接答应道:“臣领旨,新军现如今兵力十万有余,扩建到二十万,想必没有什么问题……在编制上给个正式集团军的头衔,在指挥权上划归陆军……”

    新军集团军的级别其实早就给下了,可是因为时间仓促,又是老皇帝时候的事情,正式的公文只提到了“按正式集团军例”。早先不直接给集团军编制的原因,最主要的是新军规模一直不大,即便出征辽东的时候也没满十万人,显然不具备一个集团军的级别,现在给定一个正式集团军的编制,算是落实了这个决定。

    而现在这个新的集团军统辖的部队至少有15万之多了,甚至包括第29军这种旧陆军在内。王珏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集团军司令了,而这个时候他才刚刚只有20岁的年纪。在其他的军队中,这个年纪的军职记录,是一名以20岁年纪升任实缺少校。

    “王珏这个集团军司令,还只是一个少将,是不是应该晋升一下?他手下的军官也该提一提了,免得别人看了,以为朕薄情寡恩!”对于自己的好友,一个能给自己争取到胜利,并且带来无尽荣耀的好友,朱牧觉得应该给予最优厚的褒奖。

    不过这个想法,立刻就被一旁许久没有存在感的次辅大臣,王珏的父亲王剑锋阻止了。他迈开步子,急急上前开口劝谏道:“王珏年仅20岁,已经是一军主帅……如果陛下再要加恩,恐怕失了爱护臣子的初心……”

    这官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脸上都要笑开花了,嘴里还要喊着浩然正气,用奇怪的理由推迟一番,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来——朱牧知道这种情况今后他还会看到无数次,那种在学校里和王珏在一起的时候,单纯率真的笑容,只能是儿时的一片段记忆了。

    “赵首辅,这事朕也为难,你顺便也给兵部送去吧,让他们论,仔细好好的论!要拟出一个让朕,让朕的将军们,都满意的章程来!”索性朱牧也不帮王珏操这份心了,直接丢给兵部去,让葛天章还有程之信两个顽固去伤脑筋吧。

    赵宏守用自己的余光看了一眼坐在办公桌后面,对这个国家政事越来越熟稔的新皇帝,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的表情来——这个皇帝现在虽然还年轻,可却要比老皇帝更加聪明英武,想靠原来侍奉老皇帝的那一套来对付新皇帝,恐怕是讨不得好去了。葛天章还有程之信这两个兵部的大臣,现在看来已经被新皇帝记挂起来了,究竟谁能够占得上风,还真是一出值得欣赏的好戏呢。

    “这份奏折,是北海水师司令张如德将军送来的,武夷山号战列舰沉没,北海水师损失严重,日本方面也必须我们给出一个说法来……他奏请建造3艘新式战列舰,两位卿家有何看法?”处理完了辽东陆地上的事情之后,剩下的就是拿捏不准的北海水师问题了。

    北上驰援张如德的两艘战列舰,现在因为兵部葛天章的授意,暂时驻扎在青岛水师基地内,进行所谓的声援。在这里驻扎也是为了一旦南海水师有变,可以更迅速的转道南下支援。

    这就让张如德的北海水师无法针对日本海军进行有效的反击,也就是这份奏折的起因。张如德的奏折也不是异想天开,只是增加一部分军费,将正在设计建造的新式战列舰多造一艘,并且全数拨给北海水师罢了。

    不过王剑锋和赵宏守,包括朱牧都不得不苦笑一下——这全国上下哪里都要钱才能办事,他们手里可一时间拿不出那么多来,投入到战争之中去消耗。

94天启功过

    严格意义上来讲,天启皇帝并非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好皇帝,他虽然扭转了历史上满清壮大吞并华夏的结局,却带着大明帝国还有华夏人民走上了另外一条歪路。他振兴工商业最终却在利用了工商业之后,为了自己的私利破坏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之路,他在晚年的时候穷兵黩武以至于直接导致了他死后大明帝国的分崩离析。

    第一个强国英吉利就是被大明帝国间接一手培养起来的竞争对手,远征欧罗巴和非洲的不明智举动,直接将大明帝国不健全的技术扩散到了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大明帝国现如今的不利局面,就是因为初期力量太过分散,以及天启皇帝对异族人近似于毁灭的掠夺留下的后遗症。

    以日本为例,在明军于日本本土登陆,在京都附近大败了日军,最终将日本殖民地化之后,就实行了严酷的种族毁灭政策。日本人在本土遭到奴化和屠杀,甚至只能从事采矿业和危险的捕鱼业为生。然后大明帝国天启之后数十年间,只勉强以流放和强制手段向日本移民110万,根本无法在当地形成数量优势。

    这也是为什么在锡兰一脉叛出大明帝国之后,日本会紧跟着混乱起来,最终只能割弃的最主要原因。而移民到日本的百万大明帝国殖民,也最终成了这场****中的牺牲品,现在他们依旧还在日本当地人的奴役之中,数量已经急剧减少到50万左右。

    不要以为灭绝一个种族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边缘穷困的地区,想要灭绝在当地占大多数的种族,是非常不现实的。即便是拥有更高效杀人手段的近现代,灭绝数百万人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核武器不算。

    对内,天启皇帝留下的大明帝国朝堂更是混乱,因为军功和战绩在朝堂之上势力滔天的军队高官们,新兴的受过初步工业革命影响的资本家代言人们,以及传统的文官儒家士人集团势力们,彼此之间盘根错节却没有一个更先进的制度去约束和管理。

    这些人内耗起来比起开疆拓土更加纯熟,兴风作浪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大明帝国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都在为如何稳定内政互相扯皮。最终的结果就是大明帝国在短暂的数十年强盛之后,立刻就陷入到了漫长的百年衰落阶段。

    先是在最遥远的欧洲地区,与英国的海战最终因为补给问题和距离关系失势。然后这一场失败让法国和德国看到了大明帝国的衰弱,紧跟着就是欧洲****,原本就控制力不足的南北美与非洲直接失去了控制。

    紧跟着无力反扑欧洲的最终结果,让败北和流放的政客们看到了希望,随后这些人在锡兰闹出了叛乱,一下子让大明帝国失去了稳定的后方,直接从世界制霸的椅子上,摔落到了世界一流强国的凡间。

    而这两百年的时间里,大明帝国也诞生了无数天才,用自己满腔热血,帮助大明帝国稳住了自己崩溃的局势。一路走来,世界已然不同,折腾到现在的大明帝国,也只不过比其他国家手里的牌,更多更好一些罢了。

    朱牧现在手里确实有一大笔钱,可是他的私心是要编练新军,壮大自己的禁卫军。这可不是以前那种普通步兵或者骑军那种部队,所要花销的钱财,是数以亿计的。帝国虽然也有钱,可是却要用到各式各样的地方,显然不是每一笔都可以随便挪用的。

    最后算来算去,想要同意增添新式战列舰,加强北海水师战斗力的奏折,还真不是那么好答应。朱牧不说话,赵宏守也不说话,王剑锋只好硬着头皮开口说道:“就回张如德,让他再等一年……明年的财政收上来之后,内阁一定先把海军方面的奏请拿出来,请户部……”

    赵宏守原本就是同意海军扩建的大臣,他听王剑锋这么说,赶紧站出来对朱牧劝谏道:“陛下!这眼下正是和日本人开战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都不兴建海军,明年如果战事停歇了,要海军新舰除了吃饷之外,又有何用?”

    想来也是,现在是战争时期,打起来你都不建造新的战舰,等打完了你建造战舰还有个什么用?于是朱牧将目光又看向了王剑锋,开口用略微强硬的语气吩咐道:“想办法,挪经费出来!张如德递上来的奏折朕打算同意了,而且要追加到4艘!”

    “陛下!”王剑锋还要再劝,结果立刻就被朱牧给打断了,他一伸手阻止了王剑锋说话的想法,继续说道:“我堂堂大明帝国,难道要被日本海军打上门来,才有心思建造几艘能战的舰船么?”

    这事儿要是深论起来,也不好太过搪塞。毕竟筑路也好,修堤坝也罢,大明帝国用钱的地方如同天上的繁星那么多,能挤出钞票来的地方,却也多如牛毛。建造战列舰虽然耗费巨大,却也不是无法筹措的大麻烦,王剑锋咬了咬牙,也就不再分辩了。

    其实在几个大明帝国的大型造船基地内,两艘新式战列舰,已经早就开工建造起来了,甚至这两艘战列舰,船身都已经快要建造完毕了。只不过要追加两艘而已,王剑锋自己思考了一下,估计和户部大臣们商量商量,凑出个前期开工的钱来,并不困难。

    “赵首辅,有关新军王珏的封赏晋升,你速速去办理吧。禁卫军今后都按照第1师的例子办理,塞进新军锤炼一番才勘重用。”向赵宏守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去办事了,然后朱牧站起身来,走到王剑锋的身边,看着赵宏守的背影,缓缓说道:“朕知道你重内务,调和户部工部劳心劳力,可是朕不希望你拖朕和王珏的后腿,明白了么?”

    “臣惶恐!臣一定努力,为陛下的丰功伟业,贡献自己全部的心力。”王剑锋听到朱牧这么敲打他这个长辈,低头轻声回答道。

95订单

    有了电报这种好东西,人类传递信息的速度比以前快了无数倍。正是在这种发明出现之后,人类在信息上才形成了质的飞跃,也让很多方面都出现了长足的进步。

    为什么在古代,率领大军征讨敌国的战争,往往都在崩溃中草草终结?赤壁之战曹操数十万大军被孙刘联军数万人击败,苻坚号称九十万的大军被晋朝给打了个草木皆兵,李世民能率领数千军队突袭数十万敌军,这一系列的著名战役之中,人多的一方通信不畅,发挥不出兵力雄厚的优势,是失败的一大主因。

    有了电报还有无线电之后,人类才开始在战争领域上突破了指挥官对军队人数掌控上的限制,数百万大军联合作战再没有了技术上的鸿沟。当然,通信方面的革新,也让消息的传递速度,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

    在新民前线的战斗结果还没有传递回来的时候,一部分坦克方面的问题已经摆在了1014厂的生产技术部门的办公桌上。盯着这些珍贵实战测评结果的,还有来自蚩尤公司的技术人员。

    传递回来的问题太多太多了,包括发动机的散热格栅,需要用更可靠的闭合模式;坦克车在某些太过泥泞的河畔地段,会陷进去熄火;在新民防线上,叛军使用小口径火炮打穿了坦克装甲等等。

    总结起来就是:坦克的突击能力应该再一次加强,伴随坦克的支援武器应该配合开发并且马上服役,步坦协同作战应该继续完善,当然装甲部队的编制需要再更改。这边战斗还没有完全打完,王珏的指挥部里各种各样的问题回馈就已经让几个参谋人员和后方工厂来的负责人焦头烂额了。

    “第4批次的坦克已经生产出来了,更改也来不及了。现在我们只能拟定方案,对第5批次的坦克进行小范围修改,然后对第6批次的坦克进行改进了。”一名蚩尤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对生产流程非常熟悉,开口第一个发言道。

    毕竟每一辆坦克都是钱堆砌而成的,轻易的返工显然不是正确的处理办法,所以另外一名工程师赶紧开口,建议道:“第5批次也不要改了吧,毕竟工人们已经习惯了,贸然更改很容易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从第6批次小改,才是稳妥的方式吧?”

    说话的是1014兵工厂国营企业的工程师,在体制内的工厂因为缺少竞争压力,所以对革新和客户要求并没有蚩尤公司那么敏感和积极。正因为如此,他说出来的建议也就比蚩尤公司更稳健一些。

    很快,蚩尤公司还有1014厂的生产计划都被讨论出来了,1014厂保持现如今的1号坦克生产,在第6批次的坦克开始生产的时候,才开始更改细节。

    而另一方面的蚩尤公司则对军方的要求响应的更加积极一些,他们立刻对没有完工的坦克进行了细节上的修改,然后在第6批次的坦克生产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