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们的世界大战-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一方面,由于新军在辽东打出了一个短时间内的全胜战绩,兵部内也有很多将领觉得应该按照新军的组织结构在全国上下推行军队改革。这部分现在随着新军那令人瞩目的战绩,变得越来越多。这些人大部分站在道理上说话,他们支持新军改革是因为新军为大明帝国也为兵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胜利。
这部分人因为公正,也因为没有派别,所以说起话来也格外的有分量。大部分将军都是在军方经营多年的老大人,失去了葛天章各棵背后大树,程之信自己也不敢和这些人翻脸作对。
所以现在看起来程之信依旧控制着兵部内大部分势力,可他已经没有半年前葛天章那样的执行力了——因为新军的战绩太过耀眼,即便是葛天章现在仍然担任兵部尚书一职,葛老尚书也会因为直面新军带来的压力头疼不已。
关键还是在皇帝陛下那边,这动不动就要给驻扎在东北的将近100万大军准备过冬的衣物,换成哪个国家,也要心疼一番不是?幅员辽阔的帝国当然也有幅员辽阔的难处,领土广大带来的并非只有宏利,还有压力啊。
“我已经将削减东北驻扎部队10万人的奏章递上去了,内阁那边还没做出批示,你就算要这批物资,也不妨再等两天!”程之信停止了敲打面前的文件,也拿出了几分尚书的威风来。他说的奏章确实存在,而且听说有不少大臣是赞成这个提议的。
这帝国辽东驻扎的部队,包括王甫同的辽北军二十余万,王珏的新1集团军超过接近二十万,司马明威将军的新2集团军超过十五万人。加上杂七杂八的后勤部队还有地方驻军,总数已经接近百万。
这已经接近整个帝国能够承受的极限了,毕竟辽东只是整个帝国四面八方的一个方向罢了。所以当明军重新掌握主动权之后,建议辽东削减军事开支的奏章就开始出现了,一直持续到昨天,明军夺回奉天的消息传来,程之信终于等不及,将削减军队的奏章递交给了葛天章。
一码事归一码事,现在有太多太多的朝廷大员认为,辽东局势从未如此好过,再保持100万大军实在是耗费国力。甚至就连首辅大臣王剑锋,私下里都希望王珏可以适当的为国家削减部分开支,以节约捉襟见肘的国家经费。
“程尚书……前线削减军队总数的奏章,司令官大人也已经递交给首辅大人了。”陈昭明听程之信提起了削减前线军队数量的事情,也跟着说了起来:“比起程尚书来,司令官的决心可就大多了……”
他看着满脸难以置信眼神的尚书大人,伸出了两根手指头笑着继续说道:“司令官觉得辽东局势已经定了,应该削减军队二十万,以安民心!”
“混……混账!”程之信一听就明白王珏或者说皇帝陛下在搞什么鬼了,对方显然要借他这个程尚书的口,准备动王甫同辽北军这个大毒瘤了。可是现如今辽东局势才刚刚好转,如果王甫同那边乱了起来,大好的局面随之崩溃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了这里,程之信大怒之下一掌拍在桌子上,站起身来大吼道:“王珏小儿!才赢了两场仗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那王甫同在辽北经营多年,岂是他说动就能动的?万一激反了辽北军,辽东那数十万将士拼死换回来的局势,岂不是顷刻间崩毁掉了?”
也难怪程之信失态,如果王珏或者说皇帝朱牧在对待辽北军的事情上操之过急,真的会让整个辽东局势再一次陷入绝境。因为从目前的态势上看,明军主力部队从奉天和盘锦两个方面如同铁钳一样夹住了叛军控制的鞍山和辽阳,可如果辽北军反叛,从背后突袭调兵山,那么王珏的新1集团军,就会陷入到辽北军和叛军的合围之中。
如此一来,不仅仅是叛军的鞍山辽阳之围顷刻间化解,新军主力也会被歼灭在奉天,明军刚刚开始的改革都有可能因此受挫。而这一切,却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只要迟一些,等辽阳鞍山的叛军被歼灭,那辽北军也就不足为惧,王甫同也就不可能再生出反叛的心思了。
可是现在听陈昭明如此一说,显然是因为王珏还有皇帝朱牧两个年轻人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搞出了这么一个准备并不充分,条件也并不成熟的加强版“削减辽东兵力”的方案。
“太着急了!太着急了!如此大事竟然连兵部会议讨论都没经过,就草草拿出来实行,皇帝也太……王甫同不是软柿子,他王珏要吾国吾民!”这就是程之信满脑子浮现出来的想法,怎能不让这个新任的兵部尚书暴跳如雷?(未完待续。)
206不臣之心
“呜……嗡……”汽车在广袤的辽北土地上欢快的奔驰着,发动机发出悦耳而且富有节奏的轰鸣声。这里已经是靠近辽北军目前司令部白城的地界了,道路两旁时不时能看到屯驻的军营与放牧的马群。
比起已经开始现代化的新军部队,辽北军显然还没有那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毕竟这里远离大明帝国真正的核心地区,距离补给节点也很遥远,所以整个辽北军几乎就是一支轻装骑兵部队。
没有太过笨重的大口径火炮,也没有需要保养耗费汽油的汽车,这里大部分的部队依旧还和百年前一样,骑着胯下的战马,飞驰在辽阔的……冰天雪地之中。当然对比之前百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先辈们,他们的武器更加优秀了许多,他们拥有非常精良的骑枪,也拥有威远型重机枪这类的大杀器。
不过他们依旧还用着很多年前就用着的蒙古包,喜欢战马和粗壮的女人。当年这些骑兵们跟随着蒙古人横行整个亚欧大陆,现在他们依旧还是彪悍的骑士,只不过效忠的对象变成了赶走蒙古人的大明帝国。
道路的两旁,一些正在浅浅的水塘边给自己的战马刷洗的士兵,好奇的看着一辆不需要战马拉着就可以飞驰的古怪车辆,卷起一阵烟尘向着远方飞驰,他们对新鲜的事物都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能够跑的飞快的东西。
跟在这辆汽车后面的,还有三辆汽车,这四辆不同模样的汽车组成了一个小小的车队。因为挨着兵荒马乱的辽东,并且常年都面临可能爆发的战事,这里比起内地来显得更加荒凉也更加危险,所以无论任何人想要在这里行走,都要带着足以对付盗匪还有兵差的武装。
“嘿!今天可真是开了眼了,这就是那种叫‘汽车’的东西吧?能跑的比马儿还快,真是个好东西。”一个背着步枪的老兵用手在额头前面搭成一个凉棚,望着远远卷起尘土的汽车,感叹着说道。
另一个士兵这个时候也同样是一脸垂涎三尺的表情,他们对汽车的喜爱源自战马,在这种荒凉的地方想要保持机动能力,自然不能依靠自己的双腿。原来最快的坐骑就是战马了,可现在这些士兵见到了比战马还快的东西,怎能不一脸的羡慕和喜欢?
“呵?不行咱们抢了他!”一旁的虬髯大汉挽着袖子,背后的骑枪在他巨大的身躯衬托之下,显得那样的纤细。他的话引来了一阵叫好还有哄笑的声音,不少士兵甚至真的从地上操起了自己的武器来。
“滚他娘的!没看见汽车上咱们大明的国徽?就算你不怕杀头问罪,你上马去追追试试?”老兵放下了额头前面的手,悻悻的往回走去:“跑的真快,靠战马是追不上咯,今后咱们要是也能有这装备,可就好了。”
这里的民风彪悍,官兵和盗匪其实只有一线之隔。盗匪经常会沿途设卡,收费比起官兵来还要专业几分;官兵偶尔也会扛起武器打家劫舍一番,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辽北,到处都是密林还有荒原的穷苦地方。
……
“大将军啊!这种事情,可是等不得的呀!您也看出来了,如果明军再继续南下,整个辽东,可就没有金国的立足之地了!”白城之中,最豪华的一座建筑物里,大将军王甫同的司令部内,一名中年男子急切的对王甫同劝说道。
“金国如果坚持不住,整个辽东也就没有了以往的乱局,那之前我们经营的一片大好局面,可就不复存在了。”看见王甫同依旧犹豫不决,这个中年男人继续急切的劝说着。他的语速非常快,可以听得出来,他的心情已经很是焦躁了,毕竟眼下的局面,对他和他代表的势力来说,都容不得他们不焦躁了。
“让我再好好想想!想想!”王甫同听到对方如此催促,依旧还是犹豫不决的摆了摆手,毕竟他要考虑的问题也不少,可不是真的如同对方说的那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大将军!只要你一声令下,辽北军20万大军南下辽东,重创了这新军的主力,你就是这辽北之王……有金国、日本在背后支持,又有锡兰和英国人的暗中帮助,何愁大业不兴?”那人眼见王甫同还是一副迟疑的样子,起身抓着王甫同的胳膊说道。
这是我一声令下,从者云集响应的事情么?这是公然造反!我要带着大明帝国的军队南下去袭击大明帝国的军队,一旦事情闹开了,能有十万人跟着我去打仗,那就已经算是不错的局面了!王甫同在心中郁闷的想道。
他虽然掌控辽北军,在这里拥兵自重做他的无冕之王也有些日子了,可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在双方打,默契牌互相忍让的结果。真要是他王甫同犯上作乱起来,这种大家妥协的局面就被打破了,最终情况会是一个什么模样,他王甫同也不知道。
虽然辽北军所用的后勤补给并不太多,可是20多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年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原本这一切都是大明帝国在买单,等他作乱起来,就不可能从大明那边拿到任何好处了——这笔钱他王甫同可出不起,到时候辽北军可就真的成了无根的浮萍了。
指望自身不保的金国?指望那些日本人?指望遥远的锡兰还有英国?开玩笑。王甫同想起了这些就觉得根本不可靠——这要是他打了王珏,救活了金国,对方翻脸不认人了,他王甫同就不是辽北王,而是阶下囚了。
退一万步来说,不考虑上面的这些不利因素,即便是这20万大军里,超过15万都愿意和他王甫同一起造反,可他真的有信心面对王珏那摧枯拉朽将金国打成现在这般模样的新1集团军么?
万一他王甫同挥师南下,王珏一看事情不妙,退回辽河以西,北上和他王甫同先打一场——到时候金国正忙着修复辽河防线,自然是没工夫来救他王甫同了,那他要怎么才能打赢王珏这个煞星呢?
拿骑兵打坦克?虽然没有见过坦克的威力,可是既然能把金国的骑兵步兵打得狼狈逃窜,自然战斗力是要超过辽北军的——如果他王甫同的实力比金国还强,他也不用养寇自重了不是?所以经过简单的一个盘算,王甫同觉得他现在这个时候行动,最好的结果就是帮金国扭转了败局,却要丢掉自己的根基,到金国去做一条狗。
他王甫同又不傻,同样是做一条狗的情况下,做强大的大明帝国的狗,难道不比做弱小的金国的一条狗要更好一些?正因为这样,无论拉着他胳膊的中年人如何劝说,他依旧还是在犹豫考量。
现在他也算是骑虎难下了,毕竟等待下去维持现状也不可能长久——大明帝国眼看着就要消灭辽东的叛军了,没有了养寇自重这个筹码,中央王朝怎么可能看着他这个边将继续做大?相信辽东局势一旦稳定下来,朝廷就要拿他王甫同的辽北军开刀了。
不得不说能做到边将的位置上的人,没有一个是真正的傻子莽夫。王甫同猜想的结果,和程之信给他安排的下场没有任何出入,只要大明帝国从辽东抽出精力来,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尾大不掉的辽北边军。
当然程之信也没有猜错,王甫同现在确实也正在盘算着造大明帝国的反。而且比起程之信的猜测来,王甫同其实更过分了一些——因为大明帝国的削减边军的命令还没出台,他这边就已经在考虑着反叛的事情了。
所以王甫同才没有一口回绝中年人的提议,而是在反复的考量。他在盘算自己究竟如何运作,才能发挥他辽北无冕之王的这张底牌,为自己的未来争取一个最好的局面。
“柏庭……你说的这些,我都有所考量。可眼下的这个局面,我真的是没有半点把握,能够如同你说的那样,马到功成啊……”最后,王甫同也没有拒绝对方的说辞,而是说出了自己犹犹豫豫的苦衷。
而那个劝说王甫同南下反明的,赫然就是晋商里的败类,大汉奸张柏庭。自从他经营朝廷高层赵明义失败之后,眼看着辽东局势一日不如一日,只好动身前往辽北,利用从前走私物资到辽东的旧线,摸到了王甫同这边。
而他这也是在为自己谋划,谋划最后一丝翻盘的可能。他不甘心就这么失败,不甘心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失败,他要说服王甫同南下,为已经躺入棺材里的金国续命,为他那个所谓的辽东贸易体系走廊招魂!
“大将军,请三思啊!晚了……可就真的来不及了啊!”张柏庭看到王甫同依旧还是闪烁其词,很是恨铁不成钢的哀声叹息道。
………
第三更补更,稍后送上,可能有点晚,等不及的读者大人们,可以明早起来观看!龙灵谢谢各位的支持和鼓励,在此拜谢大家了!(未完待续。)
207再猜
即便是张柏庭如此真心实意的恳求,王甫同依旧还是用考虑这个词搪塞着。情知自己今天真的也没可能有什么收获了,张柏庭无奈的松开了王甫同的胳膊,先行告辞离开了司令部。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跨出王甫同办公室房门的同一时刻,四辆远道而来的汽车也在白城的城门哨卡之处停了下来。长途跋涉让这四辆汽车上都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让这些原本崭新的装备看上去非常老旧,就仿佛是古董一样。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这些汽车虽然产自两个不同的厂家,却都经受住了这一次长途跋涉的考验,一路上既没有出什么自身原因的故障,也没有因为风沙还有恶劣的路况而损坏在半路。
这四辆汽车是大明帝国自己设计生产的第二代汽车了,分别是两辆卡车和两辆越野车。经过了第一代汽车的各种故障反馈和改进,新一代的汽车在可靠性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得不说中国人的智慧确实让人叹服,在经过了一番改进之后,这些军用车辆在故障率方面下降了不止一星半点。
“我还真是没有这种长途跋涉的命啊。”第二辆汽车里,一脸疲惫的年轻男子用手轻轻扯了扯领子,有些无奈的对坐在汽车副驾驶位置上的一个中年大汉开口抱怨道:“也许再过两年,飞机更安全一些的时候,能更节省时间。”
坐在汽车副驾驶上的大汉也没有回头,低声用憨厚的语调对身后的青年男子说了一句似乎不是回答,又似乎是回答的话来:“你不应该这么急着来这里,不应该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他没有说危险的事情是什么,也没有说其他的话,只是这么没头没尾的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闭上了嘴巴。也许在他的眼里,身后的年轻男人还有现在要经历的事情,都不那么重要。
“对不起,有些事儿,我自己一个人搞不定啊。”年轻男子勉强的挤出了一丝微笑来,手指头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尖。他从辽东前线一路奔波到了辽北军司令部所在地白城,究竟要冒多大的风险,只有真正了解辽北军的人才会知道。
坐在车后排的这个年轻男子,自然就是王珏。他一天一夜之前,还在辽东前线指挥部队向南压向抚顺还有辽阳,结果朱牧那边又突然发来了一封绝密的电报,于是王珏又要做一次救火队员,前往辽北军去为朱牧搞定王甫同。
这事儿按照王珏的说法,就是能者多劳……事实上就连朱牧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如此烦劳王珏了,这位年轻的皇帝太希望能够用最快的速度搞定辽东局势了,所以也就忽略了自己的至交好友王珏,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件事情。
任何人都有缺点,朱牧的缺点就是太着急了,作为一个掌控全国的皇帝,他着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宏愿,努力的拖着所有跟随他的人一起向前奔跑。跟在他后面的人虽然都看到了前所未见的风景,却也都因此觉得很累……包括陈岳,李恪守,司马明威,还有王珏,他们每一个人都忙碌到极致,几乎片刻不得清闲。
王珏还没有说的一句话是:这里的情况,没有我这个王家人,没有我这样一个携大胜而成的新军统帅,谁能在这种情况下,压服整个蠢蠢欲动的辽北军?所以即便是知道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冒险,即便是知道这一次来到这里一定是九死一生,王珏依旧还是来了,依旧是为了朱牧这个挚友千里迢迢的赶来了。
士为知己者死……还真是一个要命的想法啊。王珏这边脑子里在胡思乱想的时候,那边坐在副驾驶上的那个说话莫名其妙的大汉,已经将自己的证件递给了盘问的辽北军哨卡守卫,对方看到那个来自兵部的鲜红大印之后,就立刻毕恭毕敬的将证件交还了回来。
“将军!”那名哨卡的士兵对着副驾驶上的大汉立正敬礼,显然是被证件上的那个高高在上的职位给吓了一跳。即便是给辽北军司令部所在地的白城城门站岗,可一年到头见到的将军级别的兵部高官,依旧并不多。
于是在所有士兵立正敬礼的场面下,城门口的路障被几名士兵匆忙移开,这四辆笼罩着沙尘的汽车,就再一次发动起引擎,向着卫兵指明的司令部的方向,扬长而去了。
“真气派啊!京师来的将军,就是不一样啊……”那名刚才恭敬的对王珏所在的汽车敬礼的哨卡执勤军官一脸羡慕的对身边的士兵嘀咕道:“看看,看看!一口气就是四辆汽车,我们的司令部,汽车都没那么多。”
在路边的平民还有偶尔经过的巡逻士兵好奇的眼光目送下,这四辆汽车可以说是浩浩荡荡的开进了王甫同所在司令部的院子里。毕竟有一本来自兵部的少将身份证明开路,除了王甫同这个上将之外,辽北军内敢于阻拦这些车辆的人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加上辽北军的通信水平还没有强大到给每个路障哨卡都提供连通到司令部的电话,所以一直到这些汽车开进王甫同的司令部大院,这位辽北军的司令才知道来自京畿方面的贵客已经到了。
“什么?你说有一名少将,从京师到我这里来了?”王甫同听到自己的手下汇报的消息,先是一愣,然后就心虚的将自己的目光看向了窗子外面。他不知道这人来到这里究竟是什么目的,所以一时间权衡不好自己面见这位少将的时候应该拿捏什么样的态度。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人们自己心中有鬼,所以才会在某些事情发生的时候胡思乱想。王甫同在迟疑了大约半分钟之后,才依靠时间差确信了自己起了不臣之心的事情,还没有传回到京师。
“按照时间来推断,这人应该不是来抓我的,如果京师要动我,也不应该来这么几个人才是……”放下心来的王甫同终于还是说服了他自己,同时也在说服他自己之后心情变得大好起来:“既然不是来抓我的,那就是京师派来安抚我的人了!”
于是王甫同的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看来京师那边短时间内还是不会动他这个辽北军司令的,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继续观望,选择一个更适合他进场搅局的时机了。或者说京师那边给出了更优越的条件,让他这个辽北王交出手中的权力,回到京师领个体面的爵位,再赏个良田千亩家财万贯之类的恩典……
笃定了大明帝国的京师安排了专员来安抚他的王甫同一脸得意的坐回到了自己的办公桌后面,吩咐手下先去沏好了热茶,拿起了许久不见的盛气凌人,吩咐了一声:“呵,来人啊……去把京师来的大人请进来吧……”
听到了吩咐的王甫同的心腹手下看到自己的上司如此高兴,也觉得可能会有好事发生,笑着应了一声之后,就昂着下巴去请来自京师的那个所谓的上官了。经过走廊的时候,他还刻意嘱咐了4个站岗的卫兵,让他们几个精神一些:“都给精神一点儿!让那些没见过杀伐的狗屁将军们见识见识咱们辽北军的威风。”
几个站岗的卫兵赶紧立正,站出了他们最挺拔的身姿来。这名王甫同的心腹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才大步走出了正门,看见了站在停放整齐的汽车边的那位将军,以及将军身边那个年轻的“小跟班”。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怠慢了远道而来的贵客!里边请!里边请!王司令可是吩咐过了,将军您可是京师兵部的贵客,贵客!”那心腹一边大笑着走上来,颇为随意的敬了一个比王珏平日里还随便的军礼,一边大声的寒暄道。
跟着王珏来的男人冷哼了一声,就带着王珏这个如同副官的小跟班,还有两名卫兵,跟随着对方就这么走进了辽北军的司令部之内。走过长廊的时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