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24-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说闲话,说正事,在这里我并不是为东林党辩白,我也不是什么东林党后裔,我只想就事论事。
我不知道是为了抬高魏忠贤而打压东林党,还是为了打压东林党而抬高魏忠贤,还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在里面。说实话,我曾经也被误导,以为东林党一无是处,但这几年看得书多,发现并非如此。
先说魏忠贤,为魏忠贤翻案应该这几年的事情。反正我看了很多资料,也没有几个评价魏忠贤是好人的。网上说的崇祯为魏忠贤“收集骸骨”、“修坟立碑”在正史上(所有的正史)并无记载,而实际上出自冯梦龙《燕都日子》。冯梦龙就是本书中《大明帝国报》的主编,他的三言曾经是我初中时期最喜欢看的书。根据冯梦龙身份和当时的情况,这就根本毫无根据的。
而且魏忠贤死的时候,根据记载是尸骨无存的,他的衣冠冢也是在满清入关建立政权之后才重新建造的,这也是有记载有考古的。
还有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朱由检也不可能给魏忠贤收尸。我们不说朱由检和魏忠贤的关系,就简单来说,如果你是公司的老总,你的办公室主任一手遮天,什么副总,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等等都惟命是从,由他来任命,各位看官,换做是你,你容得下他吗?
如果你是学生,那就举个学校例子,你说你们校长能容得下你们学校门卫一手遮天了,什么副校长,教导主任都听他的,他来任命,那他就真是传奇人物门房秦大爷了。
就连后面在朱由崧的南明小朝廷为阉党翻案是都没人敢给魏忠贤翻案,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今天突然就有人翻案了?
再说东林党吧!全盘否定东林党,应该也没有多少年的历史。
先看东林党的组成,东林党有部分的人确代表商人的利益。但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放在世界历史来看。17世纪爆发了两场跟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的战争,第一场就是荷兰的独立战争,当时也是一群商人反对西班牙人的征税引起,第二场就是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起因也是商人反对征税,这两场战争之后,制定很多现代化的商业规范。有空的话,我个人建议可以看看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崛起》。
很多人都说东林党人没气节,没骨气,其实这个可以看看满清人自己修订的《贰臣传》,有多少是东林党,有多少是阉党?看一看,一目了然。任何组织有好人也有坏人。满清入关,殉国的文人也有不少啊,为什么选择性的忽视了?
说起明朝官员贪污,的确贪污成风,但实际比例有多高,这个无从得知,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查过很多官员的资料,在记载中有贪污的官员,但也有不少的官员是清廉的。
再说资本主义萌芽,根据我查的资料,我得出一个结论,要说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就不得不不提东林党,可以说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跟东林党有很大的关系。
我不知道今天全盘否定东林党,是不是为了未来有一天会全盘否定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会不会有一天会有人说清朝代替明朝是历史的进步?
如果说东林党导致明亡,那最大的一点可能就是反对征税。但完全把明亡归结于东林党一党,是毫无根据的,除了网上有这样的言论之外,无论中外那个历史学家,都没有这样的观点。
再说个小故事,十年前,我去东北出差,去了牡丹江,就在饭桌上说起满清,我很是不满,中途我的客户就跟我说,我旁边的那个就是满族人,只不过他名字是用的汉人的名字,而且连满族话都不知道说了。
当年辛亥革命的时候,满族人纷纷改名换姓,避免被清算。直到今天很多人已经完全被汉化了,连满族话都不知道说了。
但到了今天,再看看网上又是个什么情况!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翻案翻的厉害的结果啊!
最后,如果没被封的话,这本书我会尽可能地写下去。
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穿越到了明朝,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吧!
所以这个书里面,我尽量从明朝人的角度来看待一些问题,包括穿越开始的变革,明朝人可能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当然这样写肯定是有很问题的,我只能说尽力。
而且我也会尽量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瞎掰,这也是我在书中大量引用史料的原因。
这个小结也算立帖为证,看看我上面隐晦的预测将来会不会出现?需要十年,二十年或者五十年!
(本章完)
地址:
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小结顺便吐槽!)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第两百零二章 显微镜
ps:感谢fre的打赏,1986虫中虫的月票
……
“陛下……”陈实功并不是迂腐的人,在这个时代,迂腐的人是没办法成为外科学家的。
“陈老,你在医学上的成就可以说是到了一个顶峰,如果要想突破,就必须另辟蹊径,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如果解剖这种事情你下不了手,你可以让邓玉函来主刀,你负责在一边观察即可,对吧?”朱由校话糙理不糙。
“陛下,臣也无法对活人进行解剖。”邓玉函轻声说道。
听到这个话,朱由校差点要吐血了,看来只能想办法将英国的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弄到大明来才好。
其实朱由校早就想将威廉?哈维弄过来了,他可以说这个时代西医集大成者,他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他的工作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威廉?哈维还是个解剖狂人。只是此人深得英国皇室的喜欢,要想弄过来还真的不容易。
“那好吧,朕会派人负责此事的。”朱由校无奈地说道。
“这样最好,陈老,解剖并不需要你动手,我来负责,你只负责观察结果即可。”邓玉函也说道。
听到这样的话,陈实功才能勉强接受。
“明日,朕会有一批显微镜要送给你们,便于你们的观察。”朱由校说道。
“显微镜?”陈实功疑惑地问道。
“陛下,什么是显微镜?”邓玉函问道。
“你们通过显微镜可以用观察到肉眼看不到的事物。”朱由校说解释道。
“陛下,如果能有显微镜的话,的确对我们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邓玉函高兴地说道。
……
第二天,朱由校带着孙云球将显微镜送了过来。虽然孙云球的显微镜还是单镜片的,但是制作最好的一块放大的倍数已经达到了三百倍。相对于几十年之后,列文虎克制作的最好的七百二十倍显微镜来说,的确还有差距,但在这个时代就目前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这个时代的显微镜最好的也才五十倍而已。
看到朱由校送来的显微镜,邓玉函首先好奇地拿起显微镜观察周围的事物。
“怎么样?”朱由校微笑着问道。
“陛下,的确很神奇。”邓玉函兴奋地说道。
朱由校微笑着说道:“朕令人研制显微镜就是给你们使用的,朕希望你们能在医学上做出成绩来。”
“臣等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陈实功和邓玉函异口同声地说道。
“孙云球制作显微镜有功,赏银百两。”朱由校说道。
“谢陛下隆恩。”孙云球躬身说道。
“这次赏赐之所以不高,这种显微镜还只是勉强达到了朕的要求,朕希望你能研制出更好的复式显微镜。如果你能研制出更好的复式显微镜,朕不但会重赏,而且还会赐予你子爵。”朱由校微笑地说道。
“诺。”孙云球恭敬地回答道。
“你制作的显微镜是在皇室的资助下完成的,专利权你和皇室共享。”朱由校说道。
“谢陛下隆恩!”孙云球完全没想到专利权还有他的份,毕竟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皇室的支持下才完成的。
孙云球说完,突然又想起一件事情,他马上说道:“陛下,玻璃作坊中有人用浇注法制平板玻璃,已经制出了高质量的大玻璃镜。”
“何人所为?”朱由校兴奋地说道。
“西洋工匠罗伯特在玻璃作坊中制作出来的。”孙云球回答道。
“可曾申请专利?”朱由校问道。
“《专利法律》刚刚颁布,西洋人并不熟悉,未曾申请。”孙云球答道。
“告诉他,大玻璃镜的专利权他和朕共享,朕负责出钱建设镜子作坊,他负责生产,所得收益一人一半。”朱由校此举就是为了千金买骨。
“诺。”
……
罗伯特的确也通过他的镜子专利,赚够他几辈子都用不完的钱。
凤求凰以前出售小镜子的时候,每年就获利颇丰,现在有大块的镜子,利润可想而知。帝国的铜镜市场迅速地被玻璃镜子挤压,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萎缩了五成,只是现在制作镜子使用的是水银,才使得铜镜依然保持了部分市场,就算是宫里依然还保持了部分的铜镜。
就在帝国西医学院竣工的同时,朱由校收到了浙江科举舞弊案的奏章。收到这份奏章,朱由校很是高兴,只因此事牵涉到了钱谦益。当然此事背后有朱由校的影子。
钱谦益现在礼部侍郎,被朱由校安排到浙江担任主考。今年浙江有考生买通考官金保元、徐时敏两人,串通作弊,被人察觉,钱谦益作为主考官,被牵涉其中。
一想起历史上的关于钱谦益的“水太冷”、“头皮痒”两个典故,朱由校就恨不得抓住他狠揍一顿。
“关于浙江舞弊案各位有什么意见?”朱由校冷声问道。
这样的事情,朱由校以前是不太愿意干预的,但这次朱由校不得不干预,钱谦益居然只被罚俸,在历史上因这件事,钱谦益可还受到了杖刑的,但这次却没有。这件事情可能是朱由校提前引爆,才使得历史发生了偏移。
“陛下,本案所牵涉的一干人犯全都已经按律处置了。”杨涟说道。
“科举舞弊是帝国吏治**的根源,现在帝国上下都在反贪,但却有人顶风作案,此事必须得严惩,凡参与此事者,一律罪加一等,钱谦益作为主考官有渎职之嫌,杖三十,流放台湾,永不叙用。”朱由校冷声说道。
“陛下,钱谦益并无受贿之举,此事处置是否太过严苛?”韩爌说道。
“严苛?朕已经是法外开恩了,科举舞弊之事荼毒之深,才会让帝国吏治如此,反贪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反科举舞弊。此事无须再议,王礼乾立刻执行。”朱由校坚持说道。
“诺。”王礼乾马上回答道。
……
三十下杖刑执行下来,钱谦益已经只剩下半条命了,被流放到台湾也不知道钱谦益能不能活得下来?
(本章完)
(本章完)
第两百零三章 巡视辽东
对于钱谦益最后的结局会怎么样?朱由校已经不关心了,如果钱谦益能活下来就让他在台湾发挥最后的剩余价值,教化当地的百姓,台湾人也需要这样的大儒。
在这个月之内,王良妃、襄嫔、恪嫔三人接连被确认怀孕,才将皇宫沉闷气氛冲淡了许多。朱由校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很有种马的天赋,简直堪称“人形播种机”,朱由校甚至在想,不会最后弄出上百个儿女出来吧。
为了在十二月份之前完成对辽东巡视,朱由校决定在五月份出巡。
朱由校此次的出巡计划再次遭到了朝廷上下激烈的反对,而且反对的声音比上次更为激烈。
“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辽东战事未稳,建虏猖獗,乃兵凶战危之地,还请陛下三思。”韩爌劝阻道。
“请陛下三思!”百官纷纷跪倒在地说道。
“朕也知道辽东是兵凶战危之地,但是辽东朕必须去一趟,此事关系到辽东的局面。现在努尔哈赤刚刚去世,后金局势不稳,不足以威胁到朕。朕绝不会深入辽东,最多只会留在山海关而已。”朱由校说道。
“建虏骁勇善战,就算只留山海关,也是极其危险的。”魏广微也劝阻道。
“朕此次会带五万御林军前往以备无患,就算建虏突袭山海关,朕也可以确保万无一失。”朱由校说道。
“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乃万金之躯,如有任何闪失,则帝国危矣。”李起元也劝阻道。
“各位爱卿的意思朕明白,此事容后再议吧。”朱由校说道。说完,朱由校转身就走了。
“陛下……”百官还想劝阻朱由校,只是朱由校已经头也不回地走了。
虽然在朝会上没分出个结果,但是在朝会之下,朱由校已经安排出巡的事情。这次朱由校准备将汤小红训练的三千女兵也一起带上,如果有机会的话,朱由校想让她们也杀杀人,见见血。
朱由校再次一意孤行,反对朱由校辽东巡视的声音也越来越激烈,每天都有无数地奏章飞到朱由校面前,朱由校一律留中不发,每天请求面圣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朱由校也一律不见。
张嫣也极力劝阻朱由校不要巡视辽东。
“宝珠,今年朕有大劫,朕必须去一趟辽东,如果能避过此劫,朕定可再活几十年,如果避不过,朕这里有一份密旨,关系到帝国的储君,你要保存好。”朱由校说道。
“妾领旨。”听到朱由校的话,张嫣泪眼婆娑,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朱由校轻轻擦掉张嫣的泪水,说道:“宝珠,朕又不是说一定会出事,你放心吧,朕一定会没事的。”
“皇上洪福齐天,定会平安归来的。”张嫣肯定地说道。
“宝珠,此次去辽东,朕准备让小小一起去。”朱由校说道。
“皇上,准备让小小进宫吗?”张嫣轻声问道。
“没有的事,小小掌管的凤求凰也算是皇家的产业,朕觉得有必要带小小出去见见世面,不能只待在京师,这样对她不好。”朱由校解释道。
“小小虽然出身不好,但这两年小小的表现可圈可点,给她封个贵人还是可以的。”张嫣微笑着说道。
“小小现在是凤求凰的掌柜,朕可没有这样的想法。”朱由校说道。
“小小今年也十八了,她也不能为了凤求凰终身不嫁吧,你也不能这么狠心啊!要不你干脆将她纳为外室吧,皇上。”张嫣建议道。
“此事再说吧。”朱由校没想到一转眼小小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将小小困在凤求凰,真的对小小很不公平,朱由校不由得要去想着怎么安排小小的事情了。
“皇上,此次出巡带上张妍吧。”张嫣轻声说道。
“嗯。”朱由校点点头。
……
四月三十日,临出行的前一天,朱由校再次召集了内阁会议。
“朕此次出行势在必行,众位爱卿也一直劝阻朕,但朕有迫不得已的理由,朕留了一封密旨给皇后,如果万一,朕是说万一有什么不测,你等可按密旨上的旨意行事即可。”朱由校叮嘱道。
“诺。”众人也不再劝阻了,也知道劝阻也没有任何作用。
“陛下,朕请求随驾。”杨涟躬身说道。
“不用了,朕此次不准备带文官前去,如果有难以决断的事情,可以用快马送至山海关。”朱由校说道。
“诺。”
……
安排好京师的事情之后,朱由校于五月初一正式出行,随行的五万御林军由卢象生亲自率领,熊廷弼被留在了京师。朱由校需要可靠的人来稳定京师的局面。
朱由校的队伍还没走一半的路程,就收到消息,第二次宁锦之战爆发了。
“陛下,建虏出兵宁锦,辽东局势未明,臣以为当速回京师为上。”卢象生建议道。卢象生骁勇善战,如果是他一个人的话,他肯定会迫不及待地想建功立业,但是现在皇上在此,他不得不优先考虑朱由校的安全。
“建斗,你怕吗?”朱由校冷声说道。
“臣不怕,但陛下的安危事关帝国的安危。”卢象生回答道。
“众位将士,你们怕吗?”朱由校高声问道。
“臣等誓与建虏决一死战。”众将高声回答道。
“朕告诉你们,朕也不怕,朕是帝国的天子,岂能听闻建虏出兵消息就望风而逃?在帝国,只有战死的天子,绝没有逃跑的天子。朕当年能在大同击溃林丹汗的大军,朕今天也能在辽东击溃建虏的大军。朕也一定会击溃建虏的大军。”朱由校高声说道。
朱由校虽不知道历史上宁锦之战什么时候爆发的,但是他知道宁锦之战最后是明军取得了胜利。朱由校更明白,他不能退,他一退肯定会影响辽东大军的军心。
而且自从朱由校穿越之后,现在的辽东形势远比历史上的辽东形势要好,光是拨给辽东的粮饷,就比历史上充足得多。
(本章完)
第二百零四章 宁锦之战
自从孙承宗主持辽东之事之后,在朱由校的支持下,政策稳定,士气高昂,整个辽东上下一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校还命丧辽东,那只能说是天意了。
朱由校的信心是最重要的,他的信心使得全军高呼道:“必胜,必胜!”
“建斗,你看军心可用,此战必胜。朕要在山海关犒赏大军,吾师还在山海关等着朕了,不能让吾师久等。传令,进军山海关。”朱由校大笑道。
“诺。”卢象生此时也是意气风华。
……
五月初六,皇太极以明朝在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借口,亲率数万军队出沈阳,举兵向西,进攻宁远和锦州。五月十一日,抵达锦州,四面合围。
锦州城的是由赵率教镇守的,锦州防务:以副总兵左辅统金国奇为左翼,以副总兵朱梅为右翼,平辽总兵赵率教居中调度,贾胜领奇兵东西策应。
宁锦防线卡在了后金进军的咽喉之上,不打通宁锦防线,后金无法寸进一步。而且皇太极也收到了朱由校巡视辽东的消息,但是他无法直接越过宁锦防线而攻打山海关。
后金突然围城,赵率教准备不足。五月十二日,赵率教派人和后金议和,拖延时间,以待援军。中午时分,皇太极不见赵率教回复,便立刻下令攻城,此时的明军野战不行,但是守城绝对是没有问题,半天的战斗,后金军损失惨重,临近傍晚,后金不得不后退五里扎营。同时皇太极派人去沈阳调集援兵。
五月十三日,皇太极先用骑兵围城,再次派使者劝降。劝降被赵率教再次拒绝,皇太极传令攻城,依然一无所获,只是徒增了后金军的伤亡。
五月十四日,皇太极用箭连发数封劝降书,赵率教依然不为所动。皇太极的攻城也一无所获。
攻城接连不利,皇太极求和心切,同时等待援兵,五月十五日,再派使者劝降赵率教,赵率教依然闭门不纳。
五月十六日,皇太极想激赵率教出城野战,赵率教倒是没有中计,反而皇太极中了袁崇焕调虎离山之计。这日尤世禄、祖大寿等率军一万,驰援锦州,皇太极中了计,但他们运气也不好,遇到了后金护卫粮队的偏师,双方激战片刻之后,就迅速撤离了战场。
袁崇焕的援军被皇太极探知之后,五月十七日,皇太极收缩包围圈,聚兵于城西两里扎营。
五月十八日,皇太极最后一次对赵率教劝降,赵率教再次拒绝。
从十九日起,后金军再不劝降,一味强攻,一直到二十五日,后金军也是一无所获。但在二十五日,后金固山额真博尔晋、图尔格率领援军从沈阳来到锦州,增强了后金军攻城的兵力。
前后攻打锦州十五日,皇太极在锦州城下碰得头破血流,而此时时值初夏,后金官兵暴露荒野、粮料奇缺、人马疲惫、士气低落。
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极分兵,一部继续围困锦州,大部在皇太极的率领之下往功宁远。
而就在此日傍晚时分,朱由校抵达了山海关。
“吾师,宁锦战况如何?”朱由校迫不及待地问道。
“赵率教已经数次击退建虏的进攻,现在锦州一切安好。今天臣得到消息,建虏留少量兵马继续围困锦州,大部已经抵达宁远。不日,建虏必定会对宁远发起攻击。”孙承宗问道。
“宁远现在情况怎么样?”朱由校问道。
“袁崇焕善守,陛下请看!”孙承宗指着桌面的沙盘说道,“宁远城坚、池深、炮精、械利,宁城三万五千人,人人精而器器实。袁崇焕已经指挥大军撤进濠内,总兵孙祖寿、副将许定国率军在西面,祖大寿、尤世威等率军在东面,余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备火器,准备迎战。城外,布列车营,前掘深濠,作为屏障,大军都撤到濠内侧安营。而此时毛文龙已经准备径袭辽阳,此战帝国必胜。”
“好,朕就在山海关等待帝国获胜的消息。”听到孙承宗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