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640四海扬帆-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西现在遍地军阀,军马生意肯定会引来有心人的觊觎,马纲被夺是小事,黄鹤鸣本人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黄鹤鸣知道战马对琼州明军的意义,他向曾樱表示过,为了抗鞑的大业,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黄鹤鸣报告完后,去忙他自己的事了。

    守序看着他的背影。张时杰是战地军官,黄鹤鸣是跑马帮的商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为这场战争付出一切。

    军官们有牺牲的决心,作为领袖,守序必须尽量降低他们的危险。

    广西承宣布政使司的舆图挂在墙上。

    张时杰此行带了2500军队,守序并不打算派出那么多人,有些兵要护卫白银返航。守序只打算派出2000人。

    湖广战场就像一台庞大的绞肉机,2500人和2000人砸下去没有任何区别,无法对战局造成大的影响。兵贵精不贵多,2000人足够应付一般的战事,人少也意味着所需的粮食补给更少,行动更灵活。

    张时杰一旦跨过鬼门关,琼州将很难再持续向他们提供后勤支援,到时只能靠他们自己。

    在琼州守序没有明说,他得寻找避免刺激到官兵战心的方式,告诉他们尽量活着回来。

    广西湖广明军后勤补给极为混乱,军队多处于现地自活的状态,如果一直处于游动状态,远征军的战斗力将很快衰弱。

    守序的手指划过地图,必须给张时杰找到一块地盘。

    注:历史上,张时杰、贺虎臣阵亡在苏松战场,黄鹤鸣最终也成为一缕海上的游魂。

第68章 四封信

    与郁林地方军政势力的食盐生意只是开端,琼州还需要打通一条安全的马盐商路。

    横亘在钦廉与左、右江道之间的是南宁府,守序曾经以为那是陈邦傅的防区,做好被这位大军阀吸血的准备。可就在这个秋收季节,事情有了转机。浔州府庆国公陈邦傅给守序打通马纲商路的计划送上一记梅西式助攻,喂饼喂到嘴里。

    横州守将徐彪、永淳守将李雅、郁林守将梁士奕出自陈邦傅的浔州参将营,他们在去年反击李成栋的战斗中立下显著战功。三将更多是靠南宁府和郁林州本地的义兵收复了失地。现在他们有着很强的独立性,陈邦傅还像以前那样,命令三将上缴今年的秋粮,被他们断然拒绝。

    既然陈邦傅可以拒绝朝廷征缴的税粮,那他下属的武将们同样也可以这么做。守序觉得这件事里面也少不了朝廷中一些大佬的推动,成栋义子李元胤就很可疑。

    郁林守将梁士奕跪伏在地,他还是知道了守序亲临郁林。

    “我愿举全州归附琼州”,梁士奕双手高举,“郁林州版籍在此,请国主收下。”

    守序低头喝茶,“将军还是收回版籍,你与琼州曾阁部同殿为臣,归附一词不太合适。”

    梁士奕没有放弃,“国主,庆国公的兵围住横州城,在南宁大肆屠戮百姓,抢收庄稼。虽然末将和徐将军都有信心打退他的进攻,可百姓何辜遭此大难?我郁林州20余万人,只能仰仗琼州了。”

    守序笑了,放下茶杯,“梁将军,我说了,版籍还是请你收下。请放心,从南直隶到两广,我从不会见死不救。我帮你渡过郁林现在的难关。”

    “张时杰。”

    “在。”

    “带1800人,与梁将军同去兴业县。告诉山对面的浔州军,郁林在琼州保护下。陈邦傅敢踏入郁林,我会带100门大炮把浔州城墙全拆了。”

    梁士奕的眼泪立时就出来了。张时杰搀住他的胳膊,将梁士奕从地上拉起来。

    只比郁林州晚了几天,南宁徐彪、李雅二将输诚的信也到了。他们正与陈邦傅的军队作战,不能亲来拜访。

    守序看罢来信,吩咐文书磨墨。守序口述,文写。

    第一封写给南宁守将。

    南宁府在西江水系,不在一个经济圈,琼州吃掉并不现实。守序不想背负太多责任,他在回信里表示可以供应硫磺和火炮,希望南宁军能保护钦廉通向左、右江的马纲道。

    郁林明军与返回的信使一同出发。

    琼州远征军2500多人分为4部,张时杰率1800人赴前线的兴业县帮郁林州抵御陈邦傅。贺虎臣带250人在北流县一带征集船只,定川埠有250人看守船队。其他人守序亲领。

    梁士奕出兵2000人,以郁林所收的粮税,全以一年12两的义兵计,极限养军在5000人左右。这显然不可能,士兵需要养家,郁林军中也不可能全是吃义兵饷的苦哈哈。梁士奕说全州军队共有3000多人,州县各地需兵留守,出动的2000人差不多是极限了。

    守序看过去,郁林军连大体统一的军服都没有,服饰五花八门,杂乱不堪。有甲的士兵很少,大多数士兵只有一身布衣。头裹红布,戴竹笠,打绑腿穿草鞋。明军和鞑靼人普遍打了绑腿,并不落后。

    冷兵器基本齐备,刀剑藤牌,最穷的士兵也给了一杆铁头竹枪。弓箭很少,在南方多雨地区,复合弓受潮脱胶,战斗力一多半时间战斗力接近0,没有大规模装备弓箭的必要。

    作为军队主要火力输出,郁林火器很少,2000人的军队只装备400多杆乱七八糟的火铳,外加十几门虎蹲炮、佛朗机等。很多火器在琼州明军眼里是只配回炉的垃圾。

    守序只能摇头,这装备大概镇压个山匪没问题,和鞑靼人打那就是送死。好在敌人是陈邦傅,他的装备和郁林处在同一水平。

    琼州明军的装备也谈不上好,比联邦野战陆军差了两个档次。可与眼前郁林的叫花子军队相比,琼州明军已经可以用士饱马腾,甲仗精利来形容了。有了这只盟军,郁林军士气大振。

    不管梁士奕的眼泪是真心还是假意,守序决定收下这份礼物。军事和政治、经济都是获取利益的手段。秋粮收割,远征军可因粮于敌,付出的成本很小。琼州此前在朝廷内部党争中一直是中立的态度,现在南、浔内战兴起,琼州以武力介入,能使收益最大化。

    与南宁不同,郁林与廉州同饮一江水,处在同一经济圈。琼州辅以经济和政治的手段,文武双管齐下,有机会将郁林州消化掉。

    接着是第二封信,收信人是李元胤。

    永历朝廷根据各地武将的申请,正在调整行政区划。皇帝在肇庆,李成栋率军出击江西,他把行在肇庆的防务留给最信任的李元胤。李元胤对行在有很大的影响力。通过他,实现目的应该不难。广东勋贵应该很乐意看到陈邦傅吃个大亏。

    将郁林从广西直接划到琼州治下有难度,毕竟一个在广西,一个在广东,跨省调配动静太大。不过这不重要,琼州只需宣示保护权,实际控制就行了。借着这次机会,将郁林州从散州升为直隶州,从名义的上司梧州府独立出来。

    作为在广西竖立的榜样,梁士奕郁林总兵的位置肯定不会动,本地赋税依然由他收取,但州县里的文官却可以换一换。

    第三封信,写给朝廷兵科都给事中谢元汴。

    谢元汴是崇祯十六年三甲进士,潮州府澄海县人,曾樱的门生。他运气好,甲申剧变时奉老母归乡,避开了接踵而至的李自成和鞑靼人。隆武年谢元汴去福州觐见皇帝,曾樱推荐他出任兵科给事中,今年刚提拔为兵科都给事中。

    兵科都给事中能量很大,有些事不必李元胤来办,交给谢元汴运作更好。守序在信中没提要做什么事,只约他来北流县面谈。

    第四封信写给桂林留守瞿式耜。

    守序说了几句,忍不住笑了起来。

    瞿式耜与老妻枯守桂林,他添了几房小妾排遣寂寞,姨太太们也不负期望,孙夫人给瞿式耜生下一子,李夫人则添了一个爱女。老瞿虚岁60,花甲之年,这身体可真好。

    文书咳嗽一声,依旧正襟危坐。守序收回玩笑的心态。

    瞿式耜有老妻美妾陪伴,在广西也有幼子幼女,可人年纪大了,对留在家乡常熟的儿孙甚为挂念。尤其是他的老妻,整日思念儿孙,眼泪不干。

    守序顺手帮了瞿式耜的忙。

    前年瞿式耜的长子瞿玄锡遣家仆胡科走海路来桂林探视,带来家信和钱谦益给永历皇帝的密信。自那以后,瞿式耜就与家人重新建立了联系,他责怪儿孙们都没人亲来桂林看望父母。

    瞿家儿孙在常熟的境况并不好,他们放弃了功名,家产被鞑靼人抄掠殆尽。

    瞿式耜得知后心急如焚,他向南澳岛的郑成功请托救出家人。瞿式耜比钱谦益小7岁,16岁拜在钱谦益门下。郑成功是钱谦益的关门弟子,大木写的诗文有不少得到钱谦益和瞿式耜的共同评语。虽然名义是师兄弟,瞿式耜实际却相当于大木的老师。大木把瞿式耜的评语手迹珍藏起来,一直带在身边。

    郑成功在南澳岛起兵,最早奉的是隆武年号,瞿式耜派弟弟瞿共美出使南澳,大木立即更换成永历正朔。

    大木和鲁王系之间确有矛盾,可他也绝不是唐王系。隆武亲弟,正牌子唐王就在广东,大木随时可以接走当个备胎,可郑成功从未搭理这位唐王。

    瞿式耜的请托大木没办好,他只把瞿式耜的长孙瞿昌文从常熟接了出来。瞿昌文到桂林探视祖父后,现在负责桂林与郑成功之间的军政联系。

    在今年的南风季,守序通过生意伙伴,常州举人梁萧白和江南绿营把瞿式耜全家从常熟捞出来,安置在台北。瞿式耜长子瞿玄锡留下照顾家人,二子瞿玄和三子瞿玄镜搭乘今年的运铜船到了琼州,正在军中。

    桂林兵荒马乱,就老瞿本人几个月前还被郝摇旗的乱兵打了一顿。守序不建议瞿式耜全家都移居桂林,太不安全了。如果觉得台北太远,守序表示可以将瞿家移居到海南。琼州经历两千年开发,琼北地区到明朝时已不是瘴气弥漫之地。琼山文昌二县与江南风景并无区别。

    说完瞿式耜的家事,守序在信中请老瞿帮个忙,远征军在广西需要一个县的地盘,请他安排。

    文书写完信,守序将瞿玄和瞿玄镜叫进来。

    瞿玄和瞿玄镜都没有战功,靠着老瞿的荫庇,现在一个是锦衣卫指挥同知,一个是锦衣千户。

    “两位老弟,郁林有战事,官军得留下剿贼。二位是等我们打完仗同行,还是现在就走?”

    瞿玄的金钱鼠尾刚去掉,剃发的痕迹犹在,他似乎有些担心。

    “剃发在广西不碍事,广东全省反正不久,剃发的人多的是。湖广、江西来的剃发人,贵朝也以难民视之,路上不会有人惹麻烦。”

    瞿玄和瞿玄镜对视一眼,十分欣喜,“我兄弟省亲心切,不敢叨扰贵军,希望现在就能出发。”

    即将骨肉相聚,瞿家兄弟迫不及待了。

    “我派人护送二位去桂林,”守序递上信,“请帮我带封信给瞿阁部。”

    瞿式耜以文天祥为榜样,平日所做诗文与文天祥后期是一个风格。他曾发誓若世界不翻转,誓不回乡。像这样的大臣,能成人之美,守序感到很高兴。

    注:说来惭愧,本书无大纲无存稿,只有一个框架。作者历史自然很好,但对南明史并不熟,只是了解框架。书里这次出兵,是作者几天前刚定下的,当时并不知道南宁郁林一带明军有内战,和守序一样,作者也是到了郁林州才发现还有这回事。本书前面也有极多这种情节,并非作者刻意安排。

第69章 给远征军找块地盘

    天门山,天门关。

    关隘位于北流县西十里,天门山与龙狗岭两座山脉相对而立,山峰高耸,至天门关处紧收狭小,成一要隘。

    徐霞客曾在横州南望,天门关双峰夹立,连他都认为是奇景。徐霞客从小路到的郁林,未经天门关,引为平生憾事。

    “昔传瘴江路,今到鬼门关”。钦廉、交趾、琼州古代瘴气流行,中原流放的官员视为鬼地,踏入天门关,生还中原的希望渺茫,因此这座标志性的关隘又别称为鬼门关。

    现地观摩鬼门关,守序毫不犹豫放弃了以后在鬼门关设防的计划。这个时代的明朝地图大多很写意,反应不了细节。只有实地勘测的结果才能指导作战。

    鬼门关是遮断了南流江和北流江之间的大路,设卡收税很是方便。但在鬼门关周围,从北向南,还有不少山间小路可以进入郁林盆地。

    守军不可能将主力放在鬼门关上,关城最多容纳500人,若敌军以轻装步兵穿插关背,这座狭小的关城将难以守御。

    鬼门关提醒了守序,有必要从国内抽调陆军参谋,用几年时间对两广进行全面调查。

    与守关明军接洽,守序骑着一匹矮小的广西马,过了这段险关。远征军在郁林购买了40多匹本地马,这次过关全带上了。

    “陆指挥使,你把白银埋在哪里了?”

    陆展神秘地一笑,“再向前走20里。”

    守序抬眼望去,陆展指示的方向全是山。

    北流江在山谷间蜿蜒而过,这条江的水量比南流江大,河道十分曲折。不多的人口聚集在县城周围,山区人迹罕至。

    夜间,虎啸山林,向竞争者宣示领地的主权。这种地方,在荒山野岭刨坑埋点东西,谁都找不到。

    白银是陆展亲自埋的,连他都花了三天才找到埋藏地。当时挖的坑分散在三座山头上,守序带了300人,逐一起开。

    最后统计,总共29万多两,有3万不见了。

    陆展很震惊,“有人黑了我的钱。”

    守序倒是乐了,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钱,少了一点无关紧要。

    “按之前的分配方案,陆指挥与曾阁部各得10万两,剩下是我的。”

    陆展还在咬牙切齿,“被我抓到黑钱的人,我杀他全家啊。”

    守序无奈地摇摇头,“陆指挥,算上你投资的黄金,现在差不多有15万两了。你打算怎么花这笔巨款?”

    15万两相当于一等战列舰的造价,妥妥巨款。

    “拿出10万白银修筑长坡要塞,黄金不动。执政官,黄金债券每年有4000两的收益,贵国会保证支付吧?”

    “你放心,信誉是联邦的招牌。”

    陆展掰着手指算账,“不算婆罗洲种植园的收益,4000两我每年拿一半出来购买军火,另一半买粮食。暹罗的粮价那么便宜,我自己有船,海运暹罗米到电白一石不会超过5钱银花费。4000石大米,再配上捕鱼,最坏的情况下,我也能在长坡要塞维持800驻军。”

    800人足够守卫一座坚固的棱堡。极端情况下,陆展只考虑了士兵口粮,官兵家眷等他打算放到婆罗洲。

    “趁电白在手里,陆指挥尽快启动婆罗洲种植园的开垦计划。早投资早收益,留给你们的时间最多只有两三年。”

    想到婆罗洲的地盘,陆展终于露出微笑,“这么说还有三个北风期,我回去就着手。”

    如今已是十月中旬,陆展回电白得召集、整备船队。戎克船从电白航向古晋需要2个月。他还有不到3个月的时间,时间还是比较紧的。

    官兵人挑马驮,将白银运回定川镇。这笔钱对琼州不啻久旱逢甘霖,重要性毋庸置疑。

    郁林州献土后,本地的危险性有所降低,守序抽出200明军押运这笔钱先期返航,同行的还有隶属于三亚公司,40人的联邦东水港守备队。这队兵可以杜绝沿路山水匪和小股散兵的觊觎。

    守序暂时停留在定川镇。

    陈邦傅的军队在南宁府、太平府(现崇左)、思明府(现凭祥、宁明)一带肆虐,按户科敛。太平、思明是广西最穷的地区,当地有许多土司,两府相加每年正赋折银不到1000两。

    即便没有张时杰的援军,南宁、郁林两地的军队也足以击退陈邦傅的匪军,只是敌军人数有优势,无法制止他们劫掠。

    张时杰的兵接管兴业县的防务后,梁士奕干脆带兵杀进陈邦傅的老巢浔州府,对等报复。陈邦傅只得撤回南宁的部分军队,防御浔州老家。

    横州守将徐彪趁机击败陈邦傅未撤的军队,夺下南宁府城。梁士奕则在浔州府四处烧杀抢掠。

    正是混乱的时候,安南高平莫氏也掺合进来。莫敬耀率军入侵太平府,包围永康县,攻陷养利州,杀死知州程甲和学正华白滋一门,太平一府全靠通判袁立俊在永康苦苦支撑。

    广西明军大打内战,给了安南入侵的机会。永历皇帝当然极为震怒。一个月后,肇庆的使者到了郁林、浔州、南宁三地,调停三军。

    南宁和浔州两败俱伤,其实也打不动了。双方顺水推舟,接受停战。陈邦傅吃了个大亏,南、太、思三府事实独立。

    郁林升格直隶州。

    按守序的推荐,李元胤任命王道光为郁林兵备副使,周腾凤为郁林知州,廖鲁男为郁林监纪推官,卢延震为郁林同知,王礼传为博白知县。其余州县官也多有更换。

    官场上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郁林被曾樱吃下去了。王道光是江西宜春人,崇祯三年的举人,曾任海北兵备道,现家在琼州。周腾凤选贡,钦州灵山人,做过河南知县。卢延震合浦知县出身。这些官都是琼州背景。

    至于被接替的州县官,他们都是外地人,家乡早已沦陷,也是寄居他乡的离乱人。失去实权岗位,生活顿时没了着落。守序肯定不会让他们没了下场,不愿回乡的全部送回琼州安置,以后酌情使用。

    来郁林宣谕的人正是曾樱的门生,兵科都给事中谢元汴。

    “梁也兄。”

    “国主。”

    曾樱在福州谋求雷廉琼巡抚,谢元汴是他的谋主之一。曾樱得官后,将门生放在兵科给事中的要害岗位上,获取不少便利。

    守序与谢元汴初次见面,但通信往来却是不少。很多机密战报都是谢元汴向守序提供的。

    “我请梁也兄来,是想与你探讨一下张时杰的部队驻地设在哪里为好。”

    “国主打算把张总兵的军队投入哪个战场?”

    “湖广战场,但不宜过于深入,我想在湘桂边境给张时杰找个稳固的地盘。”

    谢元汴趴到地图上,与守序两人逐一看过去。

    水路是广西交通命脉,给远征军找的立足之地必须有水码头,且拥有一定的防御力。远征军显然没功夫自己筑城,得从现有的城池里找。

    广西华夷杂处之地,山匪水匪多如牛毛,明朝修了近三百年基础设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城堡大大小小近千座,几乎遍地都是。

    守序对广西情况不熟,只能先采用排除法。

    地盘肯定要选在西江干流北,不能选在江南。未来作战地域大约在湘桂边境,江南距离战场实在太远。

    州城府城可能性不大,大城已被军将们瓜分完毕,从他们嘴里夺食得有打内战的准备。守序本身也不太倾向夺个州府,这年头树大招风,两广是人家的地盘,广东军、广西军、湖广军和郝摇旗等农民军互相争夺已是不可开交。琼州明军再夺个现有的州府太扎眼了,张时杰没必要去趟浑水。

    西江及其主要支流上的要津也不行,那是商旅汇聚之地,与州府一样,也是各地军将们眼中的禁脔。地里只能长出粮食棉花,他们就靠在水面设卡收过路费攒银子了。

    出兵2000,至少需要再招募1000脚夫和跟役,按3000人计,城池得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么多士兵。巡检司城和设防营堡有大有小,太小肯定不行,远征军也不便将老营设在多地,就这么点人,战斗力有限,核心防御区面积不能太大。

    守序排除了大多数城堡。合适的目标为县城、千户所城。城堡最好远离肇庆、梧州和桂林等明廷政治中心城市,减少来自朝廷的干扰。

    顺着这个思路走下来,广西大部分地区实际上都不合适。守序将剩下的地区圈出来,西江北面四府,庆远府、柳州府、桂林府、平乐府,合适的城堡依然有数十座。

    驻军养兵需要钱粮,剩下的县必须再考虑经济情况。

    守序翻开万历年的会计录,会计录反应的数字与现实肯定有差别,但也能提供大体的经济情况供参考。像最西面的庆远府,其下辖的河池州三座州县,合起来赋税还比不上郁林州的一个县,这种穷地方会把军队饿死,肯定也不能要。

    柳州原本很合适,可据最近的消息,广西军最强镇焦琏在郝摇旗北上湖广后,自取了柳州、庆远两地养军。陈邦傅不给桂林供粮,瞿式耜也无法给前线供粮,武将们显然要自己想办法。焦琏镇是主军,抢地盘天然有优势。守序叹口气,将柳州也划掉。

    桂林府也不行。桂林是广西最富庶的地区。下辖的全州一地正赋折银破万,附郭的临桂县也近万,瞿式耜在桂林府已极限动员,地皮都被榨干了。

    接下来是平乐府。守序将桂江干流和灵渠沿线的城池全部划掉,沿江是南北交通要道,不清静,来往军队太多,地盘会受到严重干扰。与桂林府一样,平乐府多数地区也是桂林留守不多的饷源地,拿不下来。

    现在还剩下平乐府的边缘州县,恭城、富川、贺县,以及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