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寒门枭士-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延庆走了过去,才发现背后有一架迷你巢车,就是一座木架子,上面安装了两个轱辘,架子下面是一只可容一人的大木箱子,木箱上有两根长绳,长绳另一头穿过轱辘,人站在箱子里,下面两人一拉轱辘,木箱子就升高了,箱子里的人便可以在木牌背后加油点灯,确实非常方便。

    李延庆笑道:“我倒觉得用梯子更方便一点,一个人就够了,这种木箱子还要人帮忙拉拽。。。。。。”

    铁柱嘿嘿一笑,“一般是小娘子上去点灯,她们害怕梯子,用这个升降箱她们就不怕了。”

    这时,李延庆发现装灯几名精壮汉子都有点尴尬,三个卖货的美貌小娘也一声不吭,众人都显得很不自在,李延庆顿时明白了,自己在这里有点影响气氛了,他呵呵一笑,“你们忙,我去寺院里逛逛!”

    他转身向大相国寺走去,走远了回头再看,只见几个壮汉正围着三个小娘大献殷勤,三个小娘捂着嘴吃吃直笑,李延庆不由暗骂一声,快步向寺院内走去。

    。。。。。。。。

    天黑得早,刚过了黄昏,夜色便悄然降临,一盏盏灯笼开始点燃,整个大相国寺四周变成灯火璀璨,俨如火树银花不夜天,京城内的百姓们早早吃了晚饭,门一锁便扛子携妻出门看灯了,四面八方的人潮向大相国寺涌来,人声鼎沸,这还只是大相国寺,在整个京城,今晚至少有上百万人将涌上街头看灯。

    李延庆站在大相国寺门口,曹娇娇在前天偷偷给了他一张纸条,他心中便有了另一种期盼。

    “李大哥!”

    李延庆忽然听见了曹娇娇的声音,他一回头,却见曹娇娇笑得满脸开花地跑步奔来,在她身后不远处站着一个文静的少女,可不正是曹蕴,她脸上带着一丝惊讶和羞涩,宝石一般的美眸闪烁着喜悦的光泽。

    =======

    【四千字大章求月票推荐票!】

第五百二十三章 人约黄昏(中)

    宋朝的年轻少女们并不像明清女子那样受到礼教的各种束缚而变得呆板、拘谨、怯弱,相反,宋朝女子身上还有不少唐朝遗风,热情奔放,大多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

    比如‘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又比如‘拽袜下香阶,手提金缕鞋。。。。今宵好向郎边去’等等;再比如各种话本中的北宋故事:《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张生彩鸾灯传》等等,说的都是北宋时期少女们勇敢追求自己爱情的故事。

    所以曹蕴这个时候出现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谁不想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逛花灯呢?上元节本来就是青年男女们的情人节。

    当然,曹蕴毕竟是大家闺秀,不可能象普通人家女子那样奔放,她其实并不知道今晚会遇到李延庆,直到她们坐牛车快到大相国寺时,曹娇娇才悄悄告诉阿姊,她今天替阿姊约了李大哥。

    李延庆牵住曹娇娇的手笑道:“你们的车呢?不会是走过来的吧!”

    “人太多了,牛车进不来,等在外面呢!”

    李延庆牵着娇娇走上前笑道:“蕴娘,好久不见了。”

    曹蕴羞红了脸,小声问道:“思思大姐和青儿呢?”

    “她们和我二娘小妹去潘楼街那边看灯了,我接到娇娇的邀请,在这里等她呢!”

    “你这个小家伙!”

    曹蕴瞪了妹妹一眼,“难怪今天非要拉我出来,原来你早已预谋。”

    曹娇娇嘻嘻一笑,却装作什么都没有听见。

    “蕴娘不是出来看灯吗?”

    曹蕴有点不好意思地小声说:“我一般都是正月十五出来,在太平兴国寺一带看灯,那边离家比较近,今天娇娇告诉我,大相国寺有大型书展,小三郎也说有书展,我信以为真,就跟她来了。”

    李延庆笑道:“好像没有看见书展,倒是有无数精美壮观的花灯,不如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曹蕴脸上含着一丝羞涩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李大哥,我要买花灯!”曹娇娇叫了起来。

    “放心吧!李大哥今天给你买各种各样的花灯。”

    李延庆和曹蕴相视一笑,两人一左一右牵着曹娇娇,快步向璀璨的灯海中走去。

    。。。。。。。

    灯会不仅是灯的海洋,也是人的海洋,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到处是摩肩接踵的人流,两边是流光溢彩的各式彩灯,有类似皮影戏的五彩羊皮灯,篾丝灯、龙灯、鹿灯、月灯、葡萄灯、栀子灯等各种彩灯,在争奇斗艳的各种花灯中,最吸引人的是一种精妙绝伦的走马灯,灯罩可以旋转,画在上面的马儿就像在不停的奔跑。

    大部分孩子都挑着一盏灯笼,各式各样,光华璀璨,娇娇眼都看花了,这时,她忽然看见了一个卖灯的小摊,顿时高兴得跳起来,“李大哥,那边有卖灯的!”

    李延庆笑道:“好!我们去看看。”

    曹娇娇先奔了过去,曹蕴小声对李延庆道:“你别象上次那样的宠她了,花那么多钱买的鹦鹉,结果几天就被她的猫吃掉了。”

    “啊!”李延庆挠挠头,“我都忘了她养猫!”

    “你别说这事,她不准我告诉你的。”

    “我知道,我不说就是了。”

    “你们快来!”曹娇娇在前面着急地向他们挥手。

    李延庆快步走上,曹娇娇指着灯笼道:“李大哥,你说我要买哪一个?”

    灯笼的种类确实繁多,造型也多,象美人灯、月灯、宫灯、莲花灯、小猴灯、猫灯、还有各有水果造型的灯等等,价格都不贵,三十文一只,看得曹娇娇眼睛都花了。

    小贩陪笑道:“这些都是苏州罗帛灯,种类繁多,制作精良,年年都卖得很火爆,小娘子随便挑。”

    “娇娇,你就拿一盏小猫灯吧!”曹蕴在一旁道。

    曹娇娇摇摇头,她对小猫灯已经没有兴趣了,她忽然一指不远处一个孩子手上的灯,“我想要那种!”

    “小娘子,那是万眼罗,是罗帛灯中最好的一种。”

    那是一盏在罗帛上剪出非常精致的镂空百花,里面放一根小蜡烛,烛火透出万眼,确实非常漂亮,李延庆便笑问道:“你这边有吗?”

    “当然有,因为价格比较贵,不好卖,所以没有拿出来。”

    卖灯笼小贩已经看出曹蕴和曹娇娇都是大户人家小娘,他连忙从后面取出两个灯笼,提起其中一盏笑道:“这就是万眼罗,你确定要我就给你点了。”

    “你点吧!”

    小贩怕李延庆反悔,连忙点了一支小蜡烛放了进去,果然是光彩剔透,烛火格外动人,曹娇娇大喜,连忙接了过去。

    “那又是什么?”李延庆又指着小贩手上的另一盏灯笼问道,他想给曹蕴也买一盏。

    “这也是最好灯笼之一,是徽州新安的无骨灯,灯笼的骨架是用琉璃做成,点燃后透明无骨,所以叫做无骨灯。”

    “这盏灯我也要了,点燃吧!”

    旁边曹蕴低声劝道:“李大哥,买一盏就行了,她不爱惜东西的。”

    李延庆笑着从小贩手中接过灯笼,递给曹蕴,“这是给你的!”

    “给我买的?”

    曹蕴俏脸飞起一抹晕红,却掩饰不住她眼中的喜悦,她接过灯小声道:“谢谢!”

    “大书娘,你这盏灯给我看看!”曹娇娇见阿姊手上的灯更漂亮,她忍不住嚷了起来。

    “你太贪心了,就不给你。”

    李延庆已经付了帐,两盏灯就要一两银子,确实比较贵,小贩心中欢喜,笑眯眯道:“小娘子,我再送你一盏灯,你自己挑。”

    曹娇娇嘟着嘴,一指小猫灯,“就这个吧!”

    小贩把灯了她,曹娇娇拿着两盏灯,千般不情愿地走了,不停地听她小声嘟囔,“李大哥偏心,大书娘的灯比我好看!”

    李延庆和曹蕴莞儿一笑,曹蕴便把灯笼给了她,“我和你换吧!”

    曹娇娇这才笑逐颜开,高高兴兴地接过了无骨灯,把万眼罗给了阿姊。

    曹蕴看了看灯,对妹妹笑道:“这盏灯做得这么精美,你看上面的牡丹,裁剪得这么精致,比无骨灯好多了,你为什么不喜欢?”

    “我就喜欢你这个!”

    就在这时,有人大喊:“鳌山灯点亮了!”

    这句话如同炸锅了一样,无数人牵儿带女争先恐后地向大相国寺西面奔去。

    鳌山灯是宫廷内扎的巨大的彩灯,有一大一小两座,大的鳌山灯位于御街北面靠近宣德楼处,小的鳌山灯就位于大相国寺西面的空地上。

    这是占地足有数十亩的大彩灯,用彩色丝绸搭成山形状的鳌山,上面画着各种神仙故事,左右两边用彩绢结成文殊、普贤两尊菩萨,再挂上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灯笼,另外还竖起三座山门,上面用草扎了两条飞龙,盘旋在彩门之上,包裹上青布,上面密密麻麻装满了万盏灯烛,远看就像活的龙腾空飞起。

    鳌山下面有各种杂耍表演,象飞丸、走绳、爬竿、掷剑等等,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民众前来围观,这只是小鳌山,宣德楼前的大鳌山比这座还要大三倍,气势更加壮观,但就是这样,这座鳌山灯还是令人惊叹万分。

    李延庆拉着曹娇娇,和曹蕴并肩在数十步外的寺院围墙边观看,曹娇娇被杂耍吸引住了,看得如醉如痴,李延庆却忽然伸过手臂,紧紧搂住了曹蕴的香肩,曹蕴浑身一震,眼中闪过一丝愠色。

    虽然一路上到有很多情侣都牵着手,但她还不习惯公开场合被人这样搂住,哪怕是未婚夫婿也不行,这会让别人误会她是那种轻佻的女子。

    不过曹蕴立刻发现旁边不远处站着几个吊儿郎当的年轻男子,歪戴着幞头,嘴里叼着草根,正斜着眼向她打量,眼中分明不怀好意,曹蕴顿时明白了,李延庆并不是占自己的便宜,而是在保护自己,她心中一松,反而向李延庆靠得更紧一点,顺手把妹妹也搂在自己怀中。

    李延庆冷冷地看着三名轻浮少年,若不是他不想破坏今晚的气氛,他现在就要出手,若这三名少年不知好歹,真敢胆大包天上来,那就休怪他狠辣无情了。

    三名轻浮少年是被曹蕴的美貌震惊,便跟了过来,却发现她身边男子体格魁梧高大,一双手臂格外有力,腰间还有一把佩剑,三人商量一下,觉得这个男子不好惹,只得悻悻离开了。

    李延庆这才轻轻松开了曹蕴肩膀,歉然向她点点头,曹蕴嫣然一笑,美眸中闪烁了异彩,那是一种少女特有的爱恋中的喜悦。

第五百二十四章 人约黄昏(下)

    鳌山的杂耍表演虽然精彩纷呈,但大约看了半个时辰后,曹娇娇也有点腻了,便仰头道:“我们去那边看看吧!”

    她向西面一指,李延庆点点头,“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去御街看看。”

    他们从大相国寺走出来,正好看见曹家马车,车夫也兼任保镖,其实一直在后面远远跟着她们姐妹,只因为李延庆也在,所以他也不好露面。

    “三姑娘,要坐上车吗?”车夫装作一直没有离去过的样子,向姐妹二人笑道。

    李延庆看了看曹蕴,曹蕴摇摇头道:“我还不累,那就再走走吧!”

    这时,曹娇娇摸了摸肚子,撅着嘴道:“我有点饿了!”

    李延庆一指前面笑道:“我记得前面有曹婆婆肉饼摊,我们去看看!”

    他从腰中迅速摸出一锭银子,塞给车夫,“你也去吃点东西,回头在御街口汇合!”

    “多谢姑爷!”

    车夫连忙拱手感谢,曹蕴顿时蓦地飞红了脸,这个称呼让她着实难为情,李延庆却装作什么也没有听见,笑道:“我们走吧!”

    他先走了出去,曹蕴连忙拉着妹妹跟上了李延庆。

    他们走的这条大街叫做南门大街,也是一条以餐饮而著名的大街,象京城赫赫有名的曹婆婆肉饼、孙好手馒头、贾家瓠羹、玉楼包子等等都分布在这条大街上。

    但今天是正月十四花灯节,所有的店铺都把桌椅抬到大街上,给让客人们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璀璨流离的花灯。

    李延庆带着曹蕴和曹娇娇来到著名的曹婆婆肉饼摊铺前,一名伙计笑着迎了上来,“三位是不是来吃饭,来得很巧,正好有空位!”

    李延庆见旁边有一张小桌子,正好可以给他们三人坐,便点了点头,“我们先坐下吧!”

    “好咧!三位请。”

    三人在小桌前坐下,伙计这才看清曹蕴的容颜,一下子呆住了,半晌结结巴巴问道:“这位姑娘,不!不!三位。。。。三位想吃点什么?”

    这时,掌柜快步走过来,在他头上重重敲了一记,“到一边去!”

    伙计这才魂不守舍地盯了一眼曹蕴,低下头走了,掌柜满脸堆笑道:“他是刚从乡下来的,没见过世面,请官人见谅!”

    李延庆微微一笑,“没关系,给我们来两盘招牌肉饼,三碗鸭舌羹,再来几个爽口小菜,你自己看着办!”

    “小菜就来素八仙吧!也是我们招牌菜。”

    “可以!”

    “客官稍等,马上就来!”

    掌柜匆匆走了,李延庆对曹蕴笑问道:“这家店来过吗?”

    曹蕴微笑着摇摇头,“只听说过,没有来过。”

    “这里的肉饼是京城一绝,这家店就靠这个发家,滋味我就不说了,你等会儿自己尝,还有鸭舌羹也非常有名,鲜美无比,配肉饼是一绝。”

    正说着,一名伙计已经将热腾腾的肉饼和鸭舌羹送来,很快又送来了八盘小菜。

    曹娇娇早就馋得直流口水,加上她也可饿坏了,便急不可耐地拈起一块肉饼就向嘴里送去,大口啃了起来,边吃便夸赞,“大书娘快尝尝,真的好吃!”

    曹蕴笑道:“这家店不错!”

    “你还没有吃,怎么知道不错?”李延庆笑问道。

    “你看这块饼热气腾腾,却热而不烫,这家店很替顾客考虑,还有这筷子也是干了,不是湿漉漉的那种,碗盘也很干净光亮,看这些细节我就知道这家店不错。”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你不说我还真没有注意到,先尝尝它们的鸭舌羹。”

    曹蕴用小汤勺喝了一口,点点头,“确实很鲜美,难怪这么有名!”

    “再尝一尝肉饼。”

    曹蕴用筷子夹起一块肉饼,却放在李延庆盘子里,笑道:“估计你也饿坏了,你快吃吧!我吃点素菜。”

    “那我就不客气了!”

    李延庆也用手拿起肉饼,和曹娇娇一起大嚼起来,他着实也饿坏了。

    曹蕴微笑地看着他们两人,不时用小勺喝一口汤,目光里充满了温柔。

    。。。。。。。。

    “啊!吃得撑死了,这糖葫芦怎么办?”

    曹娇娇摸着圆鼓鼓的小肚子,却望着手中的一串糖葫芦发愁,肉饼已经快到嗓子眼了,她觉得自己一口东西也吃不下了。

    “谁让你吃那么多?”

    曹蕴手中拎着三只灯笼,娇嗔地对妹妹道:“居然吃掉三块肉饼,你都快要变成小猪了!”

    “那不怪我,谁让他们肉饼那么好吃,我从来没有吃过嘛!”曹娇娇嘟囔道。

    这时,曹蕴看见了前面的曹家牛车,便对李延庆道:“李大哥,我们出来已经一个半时辰了,该回去了。”

    曹娇娇顿时跳了起来,“还没有买东西呢!”

    曹蕴严厉地瞪了她一眼,“娇娇,不准你这样任性!”

    曹娇娇知道阿姊发起火来可不得了,她低下头不敢吭声了,李延庆拍拍她的头笑道:“下次李大哥带你去买,听阿姊的话,今天就先回去。”

    “好吧!”

    曹娇娇无可奈何道:“你说话算话!”

    “我几时骗过你了,上车吧!”

    曹娇娇只得跟随阿姊上了马车,曹蕴坐上车,拉开车帘低声对李延庆道:“今天玩得很开心,谢谢李大哥!”

    “不用谢,明年我们再一起逛灯。”

    曹蕴羞涩地轻轻点了点头,她忽然又抬起头,千娇百媚地瞥了一眼李延庆,这才缓缓拉起车帘。

    牛车缓缓启动,向另一条稍微空旷的大街驶去,两名骑马的曹家护卫家丁从旁边插过来,一左一右跟在牛车后面,牛车向街道深处驶去,这时,曹娇娇忽然拉开车帘,探头出来大喊道:“李大哥,我下次还要吃肉饼!”

    “好!一定带你去。”

    李延庆笑着她们挥挥手,目送牛车远去。。。。。。

    今天度过十分美好的一夜,李延庆心中忽然变得轻快起来,他望了望远处不断喝彩的表演,他不再留念,步履轻快地向自己府邸方向走去。

    “大书娘,你什么时候和李大哥成亲?”牛车里曹娇娇笑嘻嘻问道。

    要是平时,曹蕴肯定要揪一下妹妹的耳朵,不准她乱说,但此时曹蕴却倚在车窗前,出神地望着渐渐消失的李延庆身影,她没有听见妹妹的话。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她细细地品味着这首词,不由低声自言自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时间她心动神摇,仿佛她又回到了李延庆的身边,让他再一次紧紧地搂着自己,保护着自己。

    “李郎。。。。。。”她低低地喊出了内心深处的呼唤。

    。。。。。。。。。

    上元节的三天是京城百姓狂欢的三天,也是大宋举国欢腾的三天,到了正月十七,所有的大型花灯都在一天之内消失了,只有孩童拎着花灯跑来跑去,让人还想起那一夜的璀璨辉煌。

    但生活却不会总停留在欢庆之中,要努力干活挣钱,要养家糊口,京城的每一个人又重新投入到了艰辛而平淡的忙碌之中。

    正月十九日上午,范致虚将一份报告放在了御案上,今天天子赵佶很难得出现在御书房内,范致虚便抓住这个机会,亲手把报告交给了赵佶。

    “这是监军所奉陛下旨意前去河北调查军资的库存报告,请陛下过目!”

    赵佶显然已经忘记了这件事,他呆了一下才想起来,这才缓缓拾起报告,他没有急着看报告,先对范致虚道:“希望这份报告不要影响到朕的北伐计划!”

    范致虚脸上抽搐一下,天子的语气似乎有点不太相信这份报告,他连忙躬身道:“这份报告有大量详实的数据为基础,微臣可以担保的它绝对真实。”

    “看样子,监察结果不是太好啊!”

    赵佶翻开报告慢慢看了起来,他的脸色渐渐变得阴沉了,目光中闪烁着怒火,赵佶忽然一合报告,怒不可遏道:“这就是朕喊了两年的备战吗?”

第五百二十五章 东南悍将

    范致虚跪了下来,沉声道:“陛下,梁方平贪赃枉法,纵恶失职,罪行深重,请陛下下旨免职,交由御史台彻底调查严惩!”

    李彦在一旁也下跪道:“陛下,梁方平执掌河北转运,牵涉北伐极深,陛下不可仅信一面之辞,影响北伐大略!”

    范致虚大怒,狠狠地瞪着李彦,“这是宰相在和天子协商国事,与尔何干?”

    赵佶心中极为恼怒,但李彦的话又提醒了他,他站起身道:“这件事且容朕再考虑一下!”

    范致虚有点急了,只要天子一考虑,李彦就会不断地进谗言,这次军监的成果很可能就白费了,他连忙起身道:“陛下。。。。。。”

    不等他说下去,赵佶便冷冷道:“朕有点疲惫了,这件事等下次相国们一起商议吧!”

    范致虚无奈,只得低头,“微臣遵旨!”

    赵佶转身走了,有侍卫大喊:“陛下回宫!”

    李彦回头恶狠狠瞪了一眼范致虚,快步跟了上去,范致虚暗暗叹了口气,天子态度暧昧,事情有点波折了。

    。。。。。。。。。

    赵佶走进后殿,他忽然停住脚步,回头问李彦,“你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一面之辞?”

    李彦连忙道:“陛下,范相公一直反对北伐,但陛下却意志坚定,他一定会想方设法说服陛下,卑奴并不想说这份报告有什么问题,但卑奴相信,范相公一定是希望这份报告的数据能影响到陛下,尤其梁方平坚决支持王相公调整部分河北官员,会不会因此得罪某些人?”

    “你是指蔡京吗?”赵佶反应极为敏锐,一下子听出了李彦的话中之话。

    李彦微微叹了一口气,“陛下,范相公今天也太急切了!”

    赵佶重重哼了一声,“朕只关心这份报告是否属实?”

    “卑奴建议火速召童太尉进京,他最了解河北的军资情况,报告是否属实,他一看便知。”

    赵佶点了点头,他是要和童贯好好商议一下北伐之事了,就不知现在东南战事如何了?

    。。。。。。。。。

    杭州临安县,方腊纠集二十万大军准备再次反扑,重新夺回杭州,他们的军粮已经严重不足,如果不能夺回粮食富裕的杭州,一旦退回山区,他们手中粮食最多只能支持五万人,那距离最后败亡就不远了,方腊心中焦虑万分,他不得不孤注一掷,和官军决一死战。

    方腊的大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