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枭士-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栗一摆手,城上千余士兵刷地举起了弓箭,何栗冷冷道:“你再敢出言不逊,就别怪我不念同僚之谊了!”
这时,李邦彦连忙道:“何相公这是何苦,你的妻儿也在城内,一旦金兵破城,你我为国尽忠罢了,但不能不考虑家人的安危,我们也只是尽力挽救大宋,如果二十万大军不灭,我们又何苦低声下气去自取其辱?”
“你们要去和金国谈判,我不反对,但我说了,李延庆不在新北军内,你们不要费力找他。”
“但城门已经搜遍,都不见李延庆踪影,只剩下新北军未搜。”
何栗呵呵一笑,“这么大的京城,七八十万人口,你们一夜就能搜完?况且你能保证每个士兵都对你们忠心耿耿,你能保证他们不被李延庆用重金收买?还有昨天宗泽和李延庆在一起,李延庆有没有随同宗泽一起离去?还有皇宫,你们也搜过了?这么多漏洞摆在面前你们视而不见,却就只盯着新北军,我看你们是居心不良才对!”
白时中和李邦彦无言以对,他们确实搜得太粗糙,找不到李延庆也正常,只是白时中就怀疑李延在新北军中,可现在他们却无计可施了。
“怎么办?”
白时中心中焦急万分,对方给出天亮为时限,现在五更已过,眼看要来不及了。
“白相公,实在不行,就用备用之计。”李邦彦小心翼翼建议道。
所谓备用之计,就是他们找到了一名长得颇像李延庆的男子,容貌有七八分相似,只是身材对不上,但他们可以宣称李延庆自尽,然后把人头交给金兵,说不定也能糊弄过去。
白时中叹口了气,他心中也明白,如果李延庆真的有心藏起来,这么大的京城,还真的很难找到,只要李延庆随便化化妆,他们根本就无从查找了。
“先回去再说!”
白时中暗暗一咬牙,两人调转马头,向内城催马奔去。。。。。。。。
白时中其实猜得没错,李延庆此时就在新北军中,虽然他之前婉拒了赵桓让他为防御副使的暗示,但并不代表他真的对军权无动于衷,李延庆之所以同意京兆军暂驻洛阳,是因为他还留有后手,这个后手就是徐宁的军队。
金枪将徐宁在十几年前就和周侗的交情十分深厚,李延庆等人初到京城后,徐宁又受周侗之托继续指点他们的武艺,和李延庆以及岳飞等人有半师之缘,更重要是徐宁出任新北军统制实际上就是李延庆的提名,李延庆将亲兵安插在新北军中也是在徐宁的军队里贯彻得最彻底。
徐宁和董平的关系不和,董平被任命新北军主将后,几次想把徐宁换下去,都是被李延庆力保才没有得逞。
尽管后来董平大力清理李延庆安插在新北军的心腹,但也只是清理了他和张清的部众,而在徐宁的部众中依旧保留了三十名李延庆的亲兵心腹,出任各营都头。
李延庆站在南薰门城头,他已换了一身盔甲,头戴凤翅兜鍪,身穿顺水山纹甲,腰挎一柄长剑,他站在南城门,目光凝视着黑漆漆的城外。
这时,徐宁走到他身边,沉声道:“都统似乎很担心?”
李延庆轻轻点头,“震天雷只部署在东京、京兆和太原三城,黄河南岸也有少量部署,现在太原和黄河南岸失守,我怀疑金兵手中至少拥有千枚以上的震天雷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金兵就算有震天雷又何妨?”
李延庆笑了起来,“你说得对,金兵有震天雷也只是增加我们守城的难度罢了,不用怕它!”
徐沉默片刻,又低声道:“刚刚得到消息,白时中刚才去了新封丘门,想在新北军搜捕你,被何相公一口回绝了。”
李延庆微微一笑,“他倒不傻,知道我会在新北军中。”
“听了城内已被他们闹翻了天,我真不明白,就算他们把你交出去,金兵就不会攻城了?还以为可以收买金兵退兵,真是痴心妄想了。”
李延庆脸上露出淡然的笑容,“在国家危难之时,有慷慨赴义的勇士,也有贪生怕死的卖国者,但更多的是不切实际、心抱幻想的妥协求和派,白时中他们要比郭药师、董才、梁方平等汉奸要好一点,但他们的危害性一点不比郭药师等人小,如果不是他们消极备战,一心妥协议和,宋军也不至于败得如此之惨。”
徐宁叹了口气,又对李延庆道:“我估计官家现在已经幡然醒悟,不如我现在去找官家,要求官家把军权全部交给你,我觉得还是有守住城池的希望。”
“你觉得官家真的已经醒悟?”李延庆看了他一眼。
“不管怎么说,总要去试一试才知道,我虽然很尊重何相公,可说实话,他守城的指挥能力我真不看好。”
李延庆点点头,“既然你觉得有希望,那就去试一试吧!”
第七百七十八章 临时部署
就在徐宁刚离去,站在一旁的亲兵便上前禀报道:“王贵将军派人来了。”
“速带上来!”李延庆连忙道。
片刻,一名报信被带了上来,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都统!”
“京兆军现在在哪里?”李延庆问道。
“启禀都统,他们今天中午过了虎牢关,现在应该抵达管城县了。”
李延庆眉头稍稍一皱,才抵达管城,京兆军最快也要明天晚上才能赶到汴梁,而这个时间点,极可能会遭遇到女真骑兵伏击,金兵主力应该是明天下午左右抵达了京城,而之前的三万精锐骑兵也是这个时候返回,京兆军这时候进京,风险极大。
他负手踱步几圈,他现在需要做一个抉择,是让王贵冒险抢入京城,还是稍稍缓一缓,现在他当然希望三万京兆能够出现在自己眼前,可真遭遇三万女真骑兵,三万京兆军也逃不过全军覆灭的命运。
沉思良久,李延庆回头对报信兵道:“你立刻回去告诉王将军,让他在外围寻找机会,不可强行入京!”
“遵令!”
李延庆又让亲兵拿几羽信鸽给报信兵,有了京城的信鸽,王贵就能随时和自己联系了。
亲兵匆匆走了,李延庆这才回头问等候在一旁的张虎,“情况怎么样?”
张虎奉命出去探查周围的情况,刚刚才赶回来,张虎叹了口气,摇摇头,“战场太惨烈了,陈尸遍野,基本上都是无头尸体,如果不及时处理,今年中原必然会爆发大瘟疫。”
李延庆冷笑一声,金兵从来都是不管不顾,最好爆发瘟疫,他们也一样躲不过。
“都统,从现在到天亮是最后逃离京城的机会。”张虎又小声补充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虎踌躇一下,小心翼翼道:“都统没有想过让天子撤离吗?”
李延庆一时无言以对,他也曾经想过,如果赵桓只是普通亲王或者太子,或许自己会帮助他离去,但偏偏他已经登基,这半年的表现实在让人失望,反复无常,听信谗言,骨子里软弱无能,今天朝廷内忠直大臣被贬黜,奸佞小人占据高位,赵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的昏君是大宋的不幸,也是千千万万无辜百姓的不幸,与其一路哭,还不如一家哭。
想到这,李延庆淡淡道:“从他下旨全城搜捕我的那一刻起,他就丧失了最后的逃亡机会,这就是天意,逆天意而行,必遭天谴!”
“卑职明白了!”
李延庆瞥了他一眼又补充道:“天亮后你发鹰信去京兆,请康王立刻出发赶赴京城!”
张虎行一礼匆匆走了。
李延庆缓缓拔出剑,眯眼凝视着剑上的寒光,这是一场惊天豪赌,赌赢了,他将改变历史那悲惨的一幕,若赌输了,他李延庆也将交代在这里。
。。。。。。。。。。。。
不出李延庆所料,天亮后没有多久,徐宁便满脸怒气地回来了,一见到李延庆,徐宁便愤恨道:“真该听你的话不去,今天肺都要气炸了!”
“又遇到那帮妥协派了?”
李延庆微微笑道,他心里有数,如果只是赵桓拒绝,那徐宁最多满脸沮丧,可现在怒气冲冲回来,不用说,肯定是遇到了知政堂那帮人。
徐宁恨声道:“我真不知道那帮人的头脑是怎么长的?吃了多少亏,还是相信金兵的所谓承诺,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和谈上。”
徐宁又叹口气,“官家不肯见我,只让人带话给我,有什么事让我向知政堂汇报,这个时候,白时中和吴敏便赶来了,生怕我真的影响了官家,结果我一怒之下和他们大吵了一场。”
“他们没有让你把我交出去?”李延庆又笑问道。
“真有点奇怪,他们似乎已经不在乎你了,从我的话中很明显能猜到你的下落,但他们却根本没有提到把你交出来之类的话。”
李延庆也觉得奇怪,他沉思片刻笑道:“或许是金人的条件变了,不需要再把我交出去。”
徐宁点点头,“应该是这样,否则还真找不到理由。”
其实两人都没有猜到真实原因,白时中等人因搜查不到李延庆,眼看最后时限已到,便不得不实施了备用方案,将一颗酷似李延庆的人头交给梁中书带走了,这个时候若李延庆再出现,那他们的行为就是性质比较严重的欺骗了,会使谈判受重挫,这个关键时刻,他们当然希望李延庆最好销声匿迹。
事情就是这么滑稽,两个时辰前,他们还恨不得掘地三尺,将李延庆挖出来,但仅仅两个时辰后,他们又恨不得掘地三尺,把李延庆彻底埋进去。
徐宁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官家能重新重用李延庆,将五万军队都交给他,或许京城还有守住的可能,但现在他终于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现实,官家已经彻底被求和派绑上了妥协的大船。
“都统,你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这才是最现实最关键的问题,李延庆沉思片刻问道:“南城墙有多少投石机?”
“南城投石机不多,一共只有四十二台。”
“把一半送到内城去,直接送到曹府,最好派士兵守住。”
李延庆很清楚库存情况,几乎所有的投石机都部署到城头上,仓库内已经没有存货。
徐宁没有任何疑问,立刻派人将二十架投石机卸下,送回内城,但他心中却不好受,李延庆做出这个安排,就显然不看好外城的防御了。
李延庆明白他的心思,又缓缓道:“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我的唯一担心的就是震天雷,金国的震天雷威力很小,而且哑雷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所以上一次他们进攻京城就没有怎么使用震天雷,而这一次我不知道他们手上有多少缴获的震天雷,但据我所知,他们在黄河南岸就应该缴获了数十枚,关键是太原,我离开太原时,在太原留了五千枚震天雷,不知最后有多少枚震天雷落入金兵手中?”
徐宁眼睛一亮,笑道:“都统有点不太自信,是担心金兵手中的震天雷,对吧?”
“应该是吧!”
其实李延庆不仅担心震天雷,还担心金兵的火油,为了防御火油,京兆军可是进行过针对性的专门训练,就不知新北军有没有过这样的训练。
别的方面李延庆也有点担心,但并不是很严重,他知道新北军训练有素,也经历过两场攻城战,如果能发挥出色,倒也能和金兵一战。
徐宁又笑道:“但都统并不知道金兵手上实际上有多少震天雷,我说也没错吧!”
李延庆点点头,“我只是估计他们有一到两千枚左右,但实际上有多少,我也不知道?”
“说不定金兵手中并不多,种副帅那边不用说,在危急时刻,我相信他会毁掉手中的震天雷,而太原那边,我记得守城宋军可是退出太原的,那会不会在撤退之前将带不走的震天雷全部炸毁或者水毁?”
李延庆低头不语,他承认徐宁的推断有一定道理,震天雷非常娇气,想毁掉它非常容易,基本上是遇水则毁,而且最便利的办法就是直接拔掉火绳,但震天雷的壶口比较特殊,是一种螺口,要想重新装进去,一般的火器匠还做不了,只有十名特殊的火器匠才能装入,这十人中七人在京城,另外三人在京兆府,太原和大名府都没有这样的工匠。
更重要是,螺口底部装有引火火药,一旦拔掉火绳,引火火药就直接漏进雷体,而这种引火火药是绝密配方,目前只有李延庆和郝大、郝二三个人知道,就算金兵找到最高明的火药匠,堪破了螺口的秘密,但配不出引火火药,一样引爆不了。
半晌,李延庆微微点头,“从太原撤退的两支军队中,韩世忠我不担心,就怕姚古对震天雷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将它们销毁,不过你说得不错,金兵手上的震天雷应该不多,一到两千枚是有点夸张了。”
说到这,李延庆又道:“我的亲兵对金兵作战的经验都十分丰富,不如把他们全部编入新北军,让他们和之前一样出任都头,对抵御金兵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这个方案非常及时,徐宁顿时大喜,“我现在就去和何相公商量!”
徐宁转身刚要走,李延庆按住他肩膀笑道:“顺便说一句,主帅是何相公,不是我,我是礼部尚书,这个原则可要给何相公说清楚了。”
有些事情若不说清楚,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在大战来临之际,这种误会往往会引发致命的错误,很多重大失误都是由细小的疏忽一点点发酵导致,李延庆虽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至少他能考虑到的疏忽都会尽量避免。
尤其在关键细节上不能有丝毫差错。
徐宁听懂了李延庆的意思,沉声道:“我明白了,安插亲兵之事我直接和张清商量,不通过何相公。”
李延庆点点头,这就对了。
第七百七十九章 兵临城下
金兵主力比李延庆的预料还要提早抵达东京城,中午刚过,二十万金兵便渡过五丈河,抵达了汴梁城北面十里外的老营,也是金兵上一次的驻营之地。
与此同时,完颜宗翰率领的三万女真骑兵精锐也抵达了汴梁城南面的赤仓镇,完颜宗翰随即令人将十余万颗宋军人头送去主营。
金兵主营内正在忙碌地驻扎大营,万余名金兵去四周砍伐树木修建营栅,这次完颜斜也改变了驻军策略,将二十万金兵分别驻扎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将东京城团团包围,而主营依旧放在北面,驻扎了十万大军。
虽然北面只有十万大军,但军营占地依旧长达十里,将旷野和广袤的农田悉数囊括其中。
一座座羊毛大帐竖了起来,其中完颜斜也的元帅大帐格外引人瞩目,它是一定莲花帐,中间一顶主帐,四周有五顶副帐,占地足有五亩,是一座十分壮观的王帐,顶端有一座鎏金塔,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大帐内,士兵们还在忙碌地布置大帐,铺设地毯,安放装饰品,完颜斜也尤其喜欢黄金器皿,他大帐内所有的物品都是用黄金制成,整个大帐内金光耀眼,仿佛让人感觉置身于一座宝库。
士兵在忙碌,完颜斜也却负手站在一旁,听取刚刚赶回来的完颜宗望的汇报。
完颜宗望成功截住了太上皇赵佶,这令完颜斜也十分满意,他对完颜宗望笑道:“虽然宗翰大破二十万宋军,斩敌十余万,但在我看来,他的功绩还是不如你抓住宋朝太上皇。”
完颜宗望大喜,连忙道:“感谢都元帅厚爱,卑职会继续努力,不会让元帅失望!”
完颜斜也很很清楚宗翰和宗望之间的矛盾,他也不打算调解,让两人竞争卖力岂不是更好,他见完颜宗望欣喜若狂,便立刻猜到了他的心思,便淡淡道:“我只是告诉你一个原则,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逼迫宋朝皇帝出城投降,那才是真正的征服,杀人虽然爽快,但那只是消灭**,不是征服人心,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卑职明白了!”
“既然你明白,那说该怎么攻打汴京?”
完颜宗望低头沉思片刻道:“先谈判,谈判不行再攻城,然后再逼他们谈判,打和谈两手并用,软硬兼施,最终逼迫宋朝皇帝出城投降。”
完颜斜也微微点头笑道:“既然你明白,那你就负责打,我来负责谈,看看软硬兼施之下,宋朝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那宗翰负责什么?”完颜宗望又低声问道。
“他负责外围,歼灭那些赶来勤王的宋军!”
这时,完颜宗望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请问都元帅,那些震天雷修复得如何了?“
说到震天雷,完颜斜也平静的目光里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恼怒,完颜宗翰攻下太原城后竟然缴获了两千枚震天雷,这让完颜斜也喜出望外。
但震天雷运到大名府后,他们才发现一大半震天雷居然没有火绳,被宋军士兵撤退时拔掉了,没有火绳的震天雷和一块铁疙瘩无异,当几名俘获的顶级火器工匠费劲心机,将火绳重新装进去后,却发现震天雷成了哑雷,根本就无法引爆。
完颜斜也半响冷冷道:“还没有完全修复好,这次先用三百颗,应该足够了!”
完颜宗望失望地低下头,这三百颗只是两千多枚震天雷中完整的一小部分,据说还是在军资仓库房中发现。
完颜斜也被扫了兴,心中一阵烦躁,便挥挥手,“没有别的事就退下吧!什么时候攻城听我的命令。”
完颜宗望退了下去,完颜斜也负手在房间里走了几步,心里总算平静下来,回头问道:“梁中书回来没有了?”
“已经回来了!”
“让他来见我!”
不多时,梁中书捧着一个木匣子快步走进大帐,跪下行礼,“参见都元帅!”
“梁知府辛苦了,请起!”
“多谢元帅!”
“这里面就是李延庆的人头?”完颜斜也瞥了一眼木匣问道。
“正是!”
完颜斜也用脚尖挑开木匣,里面是颗年轻男子的人头,脸上的血迹都擦拭干净,不过看起来还是很诡异,脸上乌黑,明显是中毒而死。
“梁知府,这是李延庆吗?”
梁中书点点头,“卑职认识李延庆,看起来应该是他,而且李延庆现在没有军权,被抓住也比较容易,听他们解释,李延庆是在曹府的地窖里发现,他当时走投无路才服毒自尽。”
“宋人说话有几个可信的?”
完颜斜也哼了一声,一脚又把木匣踢盖上了,他拿李延庆说事不过只是一个借口,增加一点谈判心理上的优势,本意还是要谈判交易,总不能因为一个李延庆的真实性就不谈判了吧!
从这件事上,完颜斜也试探出了对方对自己军队的畏惧,他沉吟一下道:“去告诉对方,我接受他们的诚意,和判可以进行,但必须由三名相国代表大宋前来我的大营进行和谈。”
。。。。。。。。
金国大军兵临城下,京城顿时变得异常紧张,刚刚才有点恢复的商业俨如冬天里的小阳春,随着凛冽寒风的到来,迅速萎缩萧条了,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格外冷清,偶然会有一辆满载物品的牛车从外城驶入,这是从外城逃入内城的居民,外城已经变得极为不安全,徐宁在李延庆的建议下,派兵挨家挨户通知外城的居民撤进内城。
在靠近朱雀门的一座官宅内,李延庆见到了右卫大将军曹晟,曹晟虽然是驸马,但他和郓王赵楷关系密切,太子赵桓登基后,对他颇为防范,以明升暗贬的方式剥夺了他在禁军中的军权,任命他为金吾卫上将军的闲职。
尽管如此,凭借曹家在军中的威望,以及曹晟本人在禁军中十几年的人脉,李延庆不少事情还真得找曹晟帮忙。
“你小子现在想到我了?”
曹晟没好气地瞪了李延庆一眼,“之前被禁军搜捕的时候为什么不来找我,怕我保不住你?”
“不就是怕连累你老人家嘛!”
李延庆笑嘻嘻道,他也知道自己的做法会让曹晟恼火,但没法子,现在他也只能拿出晚辈的嬉皮笑脸应付过去。
“你小子别在我面前装嫩,别以为我会饶了你,若你有三长两短,让我怎么去向老爷子交代?让我们怎么向蕴娘交代?”
曹晟本来还不是很生气,但他想到知政堂竟然用假李延庆的人头交给金人,说明知政堂是真要杀李延庆,他便忍不住怒火升腾,对李延庆的语气也变得严厉起来。
李延庆感受到了曹晟的怒火,他脸上的嬉笑表情也收了起来,半晌,他沉声解释道:“徐宁是我留的后手,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必须抓紧新北军。”
“那你刚才怎么不说实话,既然你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刻,你还有心思和我开玩笑?”
李延庆默默点头,歉然道:“六叔,很抱歉!”
曹晟恨恨地叹了口气,“我其实不是生你的气,而是恨知政堂那帮王八蛋,一点骨气都没有,整天就琢磨着怎么妥协求和,我就不明白,堂堂的知政堂怎么就变成了奸佞窝?”
李延庆默然,个中原因谁都知道,自古就是明君出名相,昏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