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寒门枭士-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他们距离京城还有二十里,官道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菜地,地里已是绿油油一片,不少地里还搭有架子,象胡萝卜、芜菁、牛蒡、白菜、矮黄、菘菜、芥菜、油菜、颇棱、莴苣、茼蒿、荠菜、蒜苗等等,足有五六十种之多,不过京城却很少种粮食,粮食基本上都是从外地运入。
又走了大约十里,两边房舍渐渐密集起来,一座座茅庐、草屋掩映在高大的槐树和柳树之中,时值早春,槐树和柳树都吐出了新芽,空气中弥漫着一丝温暖而芬芳的泥土气息,在夕阳余晖的沐浴下,田园景色显得格外静谧。
这时,从斜刺里跑出了一队人马,有骑马的、可乘轿的,也有挑担的,足有二三十人之多,骑马中年男子衣服光鲜,头戴纱帽,三顶轿子内是女眷,隔着薄薄的轻纱,可见她们满头珠翠,而步行之人大部分都穿着家丁的服色,这应该是出来踏青的一家人,眼看到了黄昏,大家便急匆匆返城了。
跟着这支队伍走了片刻,面前赫然出现一条大河,河水中已经解冻,青黄色的河水裹夹着一块块薄薄的浮冰,缓慢地向东流去,远处一支二十余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正顺水向东驶来。
“这就是汴河了!”
汤怀兴奋地用扇子指着河水对众人道:“到了这里,就正式进入京城范围,前面的路我比较熟悉,大家跟我来!”
众人沿着汴河北岸缓缓而行,汴河南北两岸都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店铺和民居,酒楼、脚店、小吃铺和茶馆,以及各种各样的店铺,各种商品堆满了店铺内外,大街上人流如织,各种满载着货物的商队随处可见,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心急如焚地向城门方向赶去。
“各位,我们是不是找个地方先吃点东西?”王贵摸了摸肚子嚷道。
三人却一致反对,“先进了城安顿下来再说!”
他们一路跋涉,眼看要进京城,谁都不想再耽误,而且这边的小吃店档次太低,主要是为了满足脚夫、船夫、纤夫、轿夫、车夫、小贩、游民等下层人果腹所需,他们一路上都是吃这些东西,着实有点吃腻了。
在热闹的店铺大街缓缓走了三里路,前面出现了一座弯曲的拱桥,李延庆望着这座无比熟悉的桥梁,他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震惊和恍惚。
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那座虹桥了,竟然和画中的虹桥完全一样,桥上一样的人流密集,桥下一样的水流湍急,一艘大船正缓缓通过桥洞。
不知自己能否在桥边遇到那个手执画笔的张择端?他会不会把自己也画进《清明上河图》中,一时间,李延庆的眼睛竟然有点湿润了。
“老李,你怎么了?”
岳飞三人发现了李延庆的异常,王贵用力推了推了李延庆,“老李是不是被风沙迷住眼睛了?”
李延庆终于从震惊中回到了现实,他不由苦笑一声,自己当然不会遇到张择端,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是元佑党人案刚刚兴起之时,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刚才有颗沙子进我的眼睛了。”李延庆随口找了个理由。
王贵咧嘴笑道:“我没有说错吧!”
李延庆抹去眼角泪迹,催马上了虹桥,虹桥上人太多,一半的通道都被各种小摊小贩占领了,只留下很窄的桥面给行人通行,他们不得不翻身下马,牵马缓缓而行。
占道经营是汴京的一大毒瘤,小摊小贩随意占道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热闹归热闹,街上却拥挤不堪,尽管官府立‘表木’来规定经营范围,但也只能控制固定摊贩,对游兵散勇没有任何意义。
离城门越来越近,不多时,一座高大巍峨的城门便出现在他们眼前,这里便是万胜门,万胜门便是外城的西旱门之一,是从西面进入汴京的主要城门。
汴京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墙周长五十里,内城墙也有二十里,绝大部分人都住在外城中。
但内外城并没有什么等级划分,很多升斗小民也住在内城,权贵和平民人家比邻而居,相处和睦,只是因为内城没有空地,所以很多高官府邸也都在外城,比如高俅府、蔡京府、童贯府等等。
四人刚走到护城河桥上,一名士兵便奔跑过来,挥手拦住了他们,高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携带兵器?”
岳飞上前拱手道:“我们是相州武举人,进京来武学报到,按照规定,可以携带兵器!”
“可有牒文?”
岳飞连忙将三人的武举牒文交给士兵,士兵打量一下几人,目光落在李延庆身上,“你的牒文呢?”
李延庆微微一笑,“在下是来太学读书,没有携带任何兵器!”
李延庆的铜弓和短剑都交给王贵,他身上确实没有任何兵器,士兵上前摸了摸了他的马袋,这才奔回去,不多时又快步跑回来。
“验证无误,你们几位请进吧!”
士兵把牒文交还给岳飞,又对李延庆道:“太学生可以佩剑带弓,倒不必这么拘束!”
“多谢指教!”
四人催马进了东京汴梁城,一进城门,一股喧嚣热闹的气息便迎面扑来,他们顿时融入了一个庞大而繁华的大都市之中。
。。。。。。。
虽然北宋末年之时皇帝昏庸,朝廷政治**,各地官府加大了对平民的剥削和压榨,税赋极其沉重,但此时的京城汴梁却繁华得令人叹为观止,也是中华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
东京仅长住人口就超过百万,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流动人口,一幅清明上河图便将汴京的繁华淋漓尽致地呈现出:街道纵横交错,民居鳞次栉比,商铺百肆杂陈,酒楼歌馆遍设,招牌幡幌满街,商旅云集,车水马龙。
举个简单的例子,汴京的娱乐商业中心叫做瓦舍,又叫瓦子,也就是后世综合体的鼻祖,里面吃喝玩乐样样皆有,商铺密集,各种物品应有尽有,甚至连宠物店、猫粮店也屡见不鲜。
一处瓦舍中又设勾栏五十余座,每一处勾栏就是一座餐饮中心,或者百货中心、或者表演中心,或者是比赛球场,勾栏顶上搭有棚子,风雨不侵,寒暑不惧。
最有名的一处勾栏叫做象棚,可容纳数千人,但它也仅仅只是一处瓦舍中的五十多座勾栏之一,而象这样的瓦舍在汴京至少有十余处。
就在这时,后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有士兵喊道:“太子殿下入城,烦请各位乡亲让一让,多谢了!”
行人纷纷让道,李延庆四人也让到一旁,不多时,数十名骑兵列队入城,随即进来十几名骑马的年轻人,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两边有数百名士兵列队保护。
为首是一名十七八岁的男子,只见他头戴金冠,身着一袭白色袍,腰间束着玉带,头戴纱帽,长一张方脸,浓眉深目,皮肤十分白皙,李延庆远远注视着他,心中暗暗忖道:“看来这就是历史上的宋钦宗赵桓了。”
“老李!”
队伍中忽然有人大喊,李延庆不由一怔,这个声音有点耳熟,难道是在叫自己?
这时,马车停了下来,车帘拉开,只见里面伸出一只胖手向李延庆挥舞,李延庆看到了一张南瓜一样的胖脸,李延庆顿时笑了起来,竟然是大胖子郑荣泰。
李延庆催马上前,抱拳笑道:“正是巧啊!我刚到京城便遇到了郑兄。”
郑荣泰眉开眼笑道:“新年时我在家无聊,便想去汤阴找你耍,正好我爹爹要进京,就把我也带进京了,在京城也瞎玩一通,昏天黑地的,老李,你怎么现在就进京了?”
“呵呵!和你一样,在家里也是无聊,便进京来玩玩。”
“太好了,改天我带你去瓦子里耍耍,到了京城你就听我的安排。”
这时,一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男子骑马奔至,“三郎,你怎么还不走,太子都等急了。”
他又打量一下李延庆,“这位是”
郑荣泰连忙道:“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在相州的好朋友李延庆,去年相州发解试解元,马上要去太学读书。”
那年轻男子对解元不感兴趣,不过对方是郑荣泰的朋友,看在郑荣泰的面上,他向李延庆冷淡地点了点头,
郑荣泰又给李延庆介绍道:“这位是高太尉的衙内,是我们的大哥!”
李延庆顿时有了浓厚的兴趣,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高衙内吗?
只见此人穿一身紫衣宽袍,腰束革带,革带上挂满了各种小玩意,后颈插着一把大折扇,活像斩杀犯人时后面插的牌子一样,长一张猪头圆脸,稀疏的眉毛下是一双小三角眼,形象实在猥琐,和他比起来,郑荣泰也算是器宇轩昂了。
当然,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只是小说情节,但高俅有儿子却一定是事实,而且很可能不止一个,就不知道这位高衙内是什么秉性?
不过李延庆也看得出来,这位高衙内一身虚肉,脸色苍白,眼睑浮肿发青,典型的酒色过度。
高衙内只是看在郑荣泰的面上向李延庆点点头,他对李延庆没有一点兴趣,他极为不耐烦地催促道:“你到底走不走?”
“走!走!走!这就走。”
郑荣泰连忙问李延庆,“你住在哪里?我回头去找你耍!”
“我暂时住在汤记客栈,在那里可以打听到我。”
“那我先走一步,回见了!”
郑胖子向李延庆挥挥手,马车起步,快速跟上了前面的队伍。
这时,太子赵桓已经等了郑荣泰片刻,待马车上前,他问道:“三郎,刚才那人是谁?”
“就是我上次给你说的李延庆,相州解元,武艺也很高强。”
“哦!”
赵桓淡淡看了一眼李延庆,天下有十四府、二百四十个州,每个州都有解元,在当地或许是个宝,但在京城却只是一根草,赵桓没什么兴趣,便调转马头向大内方向奔去。
【向各位书友求订阅求月票啊!】
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边救人
天黑之前众人终于找到了汤记客栈,汤记客栈在外城,位于一条叫做白井巷的小街上,距离汴京著名的州西瓦舍很近,它是汤家十三座客栈中最小的一家,占地只有一亩,几乎没有院子,只有一个小小的天井,三层楼,二十几间屋。
虽然占地很小,但这家客栈却耗费了汤家近万贯金钱购置,它对汤阴县极为重要,它同时也是汤阴县在京城的同乡会馆,从掌柜到伙计,几乎所有的客人都是汤阴人,进了客栈就仿佛又回到了家乡。
就连汤阴县官员进京办事也是住在这里。
李延庆四人受到客栈掌柜和伙计的热烈欢迎,他们的房间已经提前准备,热水也已烧好,还给他们收拾了一桌丰盛的饭菜。
虽然掌柜的周到安排让他们一洗旅途劳累,不过也消灭了他们准备外出大吃一顿的计划,吃完饭,洗了澡,四人疲惫地爬上床,倒头便呼呼大睡了。
次日五更时分,精准地生物钟将李延庆唤醒,他简单梳了头,披上一件外袍便悄悄下楼了,但在客堂却遇到了刚刚起来的岳飞,两人相视一笑,出了客栈大门,在还没有苏醒的京城大街上奔跑起来。。。。。。。。
回到客栈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不少客人已经起床,坐在大堂上吃面,客栈自己做的羊肉面片很有特色,味道十分鲜美,再配上几碟小菜,只要十几文钱便可饱餐一顿,可谓物美价廉。
李延庆洗了把脸,便和众人在一张小桌前坐下,片刻,掌柜亲自给他们端来四大碗热腾腾羊肉面片和几盘小菜,李延庆吃了几口羊肉面问道:“你们今天要去武学报到吗?”
岳飞点点头,“二月初一就开始登记报到,二月初八截止,今天是二月初四,必须要去了。”
“老李,你今天有什么打算?”王贵嘴里吃着面,含糊不清地问道。
“当然去父亲那里看看!”
李延庆又回头问掌柜道:“掌柜知道莲池街在哪里吗?”
罗掌柜抬头想了片刻,“好像在城北吧!”
旁边一名同乡商人笑道:“确实在城北,就在天波桥下面,紧靠金水河南面的那条路就叫莲池街,那里是陈州人的地盘,你若问京城本地人,十个有八个都会摇头。”
“为什么?”
“出了名的乱呗!那一带原是陈州流民安置地,官府搭建了几千间简单的棚舍当做公房出租,人员混杂,几乎天天都有打架斗殴,不过那边月租很便宜,每间公房比城南低一百文。”
“多谢了!”
。。。。。。。
吃完早饭,李延庆稍微收拾一下便独自骑马向北而去,掌柜告诉他,顺着卫州街一直向北走,大约走四五里便到天波桥了。
卫州街是条贯穿南北的要道,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民居,沿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商铺,宋朝已经没有了隋唐时的坊墙,商铺和民居混杂在一起,使得宋朝的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到了汴京,几乎有全民皆商的感觉,这里的商包括商业和手工业,生活在京城的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融入到了极为发达的商业之中。
由于街上行人太多,李延不得不放慢马速,缓缓而行,四五里路足足走了半个时辰,穿过大佛寺,前面出现一条大河,那便是金水河,它从西北水门进来,连通了内中外三道护城河,这一带的房舍明显低矮破旧,污水横流,十分破败肮脏,各种粗鲁刺耳的叫骂声不绝于耳,使李延庆有一种坠入贫民窟的感觉。
李延庆眉头紧皱,他不明白,父亲怎么会把商行的经营地址选在这里?
他一直走到河边,河边是一条和金水河平行的街道,也是这片平民窟的边缘,这里就是莲池街了,和里面脏乱的棚户区相比,条件稍稍好一点,河边有一排大树,使这一带稍微显得有点生机盎然。
就在这时,面前传来一阵大吼大叫,只见十几名地痞无赖手执木棍绳索,正狂呼乱叫地追赶两名年轻人,两名年轻人跑得跌跌撞撞,其中一人满脸是血,皆惊恐万分。
“柱子!”
李延庆忽然认出了其中一人,竟然是顾三婶的儿子顾铁柱,另一人虽然满脸是血,但李延庆还是认出来了,是李大印的儿子李延彪。
两人也看见了李延庆,同时大喊道:“庆哥儿救救我们!”
李延庆心中大怒,他毫不迟疑,伸手从马袋中掏出十几块石头,如连珠弹般地打去,他下手稍重,打得一群地痞无赖头破血流,纷纷翻倒在地上,一片惨叫哀嚎。
最后一名无赖见势不妙,转身要逃,铁柱连忙大喊:“庆哥儿,不能让他跑了,李冬冬在他大哥手上。”
李延庆打出一块石头,正打中此人的后脑勺,只听一声惨叫,此人一个趔趄,摔倒在地上,竟被打晕了过去。
铁柱和李延彪心中恨急,冲上去对这群无赖拳打脚踢,发泄心中的愤怒,李延庆喊住他们,“把为首之人捆起来就是了,其他人让他们走!”
顾铁柱找了根绳子,和李延彪一起将为首之人捆绑起来,其余无赖呻吟着爬起身,互相搀扶着,一瘸一拐地走了。
“柱子,今天是怎么回事?”
顾铁柱叹口气,“昨天有人告诉李冬冬,天波桥头的老刘酒馆要转让了,那个铺子就在桥头,地段极好,冬冬早就看中了,今天一早,李冬冬带我们去看铺面,结果是个圈套,冬冬被开酒馆的刘大扣住了,我们两个转身逃跑,结果被刘二纠集一帮无赖追打。”
顾铁柱一指被捆得象粽子一样的无赖,“他就是刘二,前两天还和我们一起吃饭喝酒,今天就翻脸打人了。”
“一起喝酒?”
李延庆忽然意识到事情可能不是他想的那样单纯,又追问道:“他们扣住李冬冬做什么?”
李延彪已经在河边洗干净了脸上的鲜血,他走过来解释:“应该是他们想要驱蚊香液和蚊香的配方,之前刘大找过李冬冬多次,想和他一起开店卖蚊香和驱蚊香液,被李冬冬一口回绝了。”
“我父亲呢?”李延庆忽然想起了父亲,连忙问道。
“五叔前几天去蔡州了,去请去年一起做事的两名香匠。”
李延庆稍稍放心,便对两人说:“押着这个人,我们去换李冬冬!”
“庆哥儿,他们来了。”
李延庆一回头,只见前面快步一群人,为首是个黑胖汉子,长得膘肥体壮,满脸横肉,顾铁柱低声道:“那个黑胖汉子就是刘大,是这一带有名的无赖头子。”
停一下,顾铁柱又补充一句,“他也是李冬冬的妻兄,卖私酒蹲了几年班房,去年才放出来。”
李延庆顿时想起来了,李冬冬曾经说过,他参与卖私酒赔得倾家荡产,原来就是此人,居然还是李冬冬的内兄,难怪之前还在一起喝酒。
这时,李延庆看到了李冬冬,被人推攘着跟在后面,满脸愤恨之色。
“这位小官人,我们可能有点误会了!”
刘大看起来模样长得很凶狠,但为人却十分油滑,他打个哈哈,满脸堆笑道:“我们不是想打人,只是怕这两个小家伙不知轻重跑去报官,所以想把他们追回去,冬冬是我妹夫,我怎么会害他呢?不如我们商量一下。”
李冬冬狠狠向地上啐了一口,“谁是你妹夫!”
李延庆笑了笑,“既然是自己人,那就把冬冬放了,我把你兄弟还给你。”
李冬冬大急,喊道:“庆哥儿别放,一放人他就翻脸。”
“我不怕他的翻脸!”
李延庆指着二十步外一棵枯死的小树对众人道:“看见那棵小树了吗?”
众人不解地向小树望去,不知这少年想做什么?
李延庆忽然打出一块石头,这一击劲力十足,正打在树干上,只听‘咔嚓!’一声,手腕粗的小树折成两段,倒在地上,所有人一阵惊呼,且不说精准,居然用石头打断了小树,这是何等强大的力量,刘大脸上一阵发白,眼中露出了畏惧之色。
李延庆笑眯眯道:“为表示诚意,我们先放人!”
他一挥手,“把人放了!”
李延彪割断了刘二身上的绳索,刘二瞪了李延庆一眼,快步跑了回去,李延庆取出一块石头,在手上掂了掂,冷冷地看着刘大。
刘大见过一点世面,他知道自己遇到了惹不起的人,若自己不识相,就算不死,也会被打残了,他连忙回头喝道:“把人放了!”
李冬冬也同样狠狠瞪了刘大一眼,跑了回来,刘大抱拳陪笑道:“今天实在是个误会,不如我摆一桌酒席给冬冬赔罪,请小官人务必赏光!”
“改天吧!以后有的是时间,刘东主就不用客气了。”
刘大见他不肯赏脸,便抱拳拱拱手,带着兄弟和一群无赖转身走了。
李冬冬叹了口气,躬身向李延庆施一礼,歉然道:“想不到用这种方式来迎接小官人,真是抱歉了!”
李延庆微微一笑,“这就叫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冬冬不觉得是天意吗?”
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桥买店(上)
李延庆很快便知道了为什么李氏商行选在莲池路的原因,因为李冬冬的家就在这里。
李延庆又知道了一些李冬冬从来不肯说的事情,李冬冬竟然是入赘到刘家,他的一对儿女都姓刘,而不是姓李,难怪他从不肯带回老家,难道他父亲对此事讳莫如深,现在李延庆才终于明白。
之前的粮食商行与其说是李冬冬参股,不如说是刘家参股,所有卖粮的路子都是刘家提供的,和李冬冬没有任何关系,这些情况老族长没有告诉他,父亲李大器也从来不肯透露。
在紧靠河边的一间仓库内,李冬冬置酒给李延庆接风洗尘,他给李延庆斟了一杯酒,叹口气道:“之前解散粮行我分到三千贯钱,加上之前分得一千贯钱,前前后后一共拿到四千贯钱,可这四千贯钱我自己只得了一千贯,其他三千贯都被刘家拿走了。
那家桥头酒肆就是我老丈人用两千贯钱盘下,原来叫做天波酒馆,被他们改名叫老刘家酒楼,黑心加宰客,老酒客全部吓跑了,现在亏得一塌糊涂,昨天刘大说要盘给我,只要五百贯钱,我便信以为真,结果呢?”
“结果发现只是诱引你过去?”
李冬冬摇摇头,“倒不是诱引我,刘大确实要卖酒楼,而且也只要五百贯钱,但他有附加条件,要把我蚊香和防蚊液的配方一起给他,我不肯,他就要强买强卖了,把我关在地窖里,说十天后给我收尸!”
李延庆不解地问道:“他怎么会知道蚊香和防蚊液?”
“还不是我浑家所谓孝心惹的祸?”
李冬冬恨恨道:“去年我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做出来,但天已经冷了,只好把一些存货留到今年来卖,结果浑家偷偷拿了一点给她父亲用,那个老钱眼立刻意识到可以赚大钱,便天天来找我,说准备把钱还给我,又答应把我儿子恢复李姓,我根本就不信他的话。
后来他生了一场病,没有精力管这件事了,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结果他两个儿子不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