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赫煊笑道:“老蒋在给自己树立威信呢。”
在周赫煊看来,常凯申搞新生活运动的初衷就是刷存在感,并在执行过程中宣扬他那套儒家观念。这是一场思想意识形态的独裁运动,反对乱七八糟的各种主义,提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从而统一国民的思想道德。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搞全民军事化,方便以后全面抗战时征兵。
老蒋也知道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但他又不敢直接高喊抗日口号,所以就把为抗日做准备悄悄掺杂进新生活运动当中。用老蒋的原话来说:“新生活运动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国民的生活能够做到整齐划一。整齐划一四个字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现在一般人所说的军事化……新生活运动,就是军事化运动。”
然而屁用都没有,老百姓被管得很严,当官的吃喝嫖赌抽照样在干。
所以冯玉祥才说:“新生活是说着骗人的。”
宋美龄的好闺蜜项美丽则评价:“新生活运动是全国性的一场不大不小的笑话。”
有位外国友人更直接,评价新生活运动是“建基于牙刷、老鼠夹与苍蝇拍的民族复兴运动”。
反正周赫煊是懒得迎合伟大领袖的精神指示,他穿西装不喜欢扣扣子,每次出门都敞着外套。也没见有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敢跑过来扭着他要罚款。
“新生活运动且不管他,”胡政之低声说道,“《非攻》编辑部那边你得管管了,上一期的杂志内容有问题,有个搞新闻审查的朋友提醒我,说上头对杂志的某些言论很不满。”
“没事的,那些报道是经过我同意的。”周赫煊笑道。
“反正别太过火,不然连《大公报》都要被牵连。”胡政之提醒道。
《非攻》杂志暂时还挂靠在《大公报》旗下,财务、印刷、校对和发行方面,都由《大公报》的人员在负责。
至于胡政之说的“过火”内容,是新一期《非攻》报道了东北抗联成立,以及杨靖宇带领东北抗联打出第一场胜仗。东北抗联是共党领导成立的,不管是南京政府,还是关东军,都对其深恶痛绝。
周赫煊甚至收到常凯申秘书发来的电报,让他以后不准再提东北抗联半个字,否则直接把《非攻》杂志封杀。
“唉,这年头弄本杂志也破事一堆。”周赫煊必须插手了,不能再由着编辑部那些共党乱来。
563【通风报信】
庐隐明显无法胜任一本抗战杂志的主编工作,她文笔虽好,也比较了解日本国情。无奈眼界太窄,而且缺乏领导能力,已经因为杂志内容的关系,跟朱湘吵了好几次。
化名为“王剑秋”的南汉宸进入编辑部后,迅速脱颖而出,就连朱湘都对其服服帖帖。庐隐主动辞职让贤,打报告请求周赫煊任命南汉宸为《非攻》主编。
从第四期开始,《非攻》杂志便一直由南汉宸负责,如今销量已经突破10万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非攻》杂志总编室。
南汉宸把房门关好,掏出几块大洋低声说道:“佩琛同志,今天下午有位同志从上海过来。你负责去码头接人,然后帮忙安排住处,这些钱是你的办事经费。记住,那位同志带着白色礼帽,胸前插着两支钢笔,其中一支笔上系着灰色手绢。”
“好的,”于佩琛问,“有接头暗号吗?”
南汉宸笑道:“不用,就说是王剑秋派你去接人,对方自然就明白。我们半个月之后要开一个秘密会议,这些天来的人比较多,恐怕要辛苦你了。”
于佩琛说:“为了中国,不辛苦。”
南汉宸点头道:“去吧,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暴露自己。”
于佩琛突然大声说:“王主编,那我就先走了,这篇稿件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改动,你随时联系我。”
“不用修改,写得很好。”南汉宸赞许道。
于佩琛转身离去,刚刚把门打开,就看到门外的周赫煊。她惊喜道:“周先生,你好!”
“你好,”周赫煊点点头,“忙你自己的事情去吧,我找王主编谈些事情。”
于佩琛道:“那周先生再见。”
周赫煊抬脚踏进总编室,南汉宸连忙起身迎接,帮他倒水道:“周先生快请坐。”
南汉宸此时穿着毛衣和西装,梳着大背头,乍看上去就是个普通的洋行职员。至于面容长相嘛,有点像年轻帅气版的于谦老师,笑起来和蔼讨喜。
此人虽然貌不惊人,但却颇有些传奇色彩。辛亥革命爆发的时候,南汉宸年近16岁,还在中学里面读书。他串联十多个同学跑去收拢义军,半个月便召集到2000多人的革命队伍,并组成敢死队跟清军干了一仗。
可惜当时北方的清军势力很强大,南汉宸那2000多人很快被打散,他只好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接下来就是搞实业、开公司,然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在西北军里边大力发展党员。他还是杨虎城开办的军校校长,随即又担任县长、省政府秘书长。
这样一个人才,跑来《非攻》杂志做主编,实在有些大材小用了。
南汉宸给周赫煊冲了杯茶来,笑道:“周先生,这期的稿件已经编好了,您需要过目吗?”
“那就看看吧。”周赫煊说。
南汉宸把一沓稿件拿来,周赫煊粗略翻阅了片刻,指着其中的一篇文章说:“这个要删掉!”
南汉宸表情严肃地说:“周先生,这是东北抗联打胜仗的新闻,一定能够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可认为应该报道出来。”
周赫煊苦笑道:“我的王主编,老蒋都已经让秘书给我拍电报了。再继续刊发关于东北抗联的文章,《非攻》杂志肯定要被迫关门,你还是悠着点儿吧。”
“既然如此,那就删掉。”南汉宸立即将那篇文章抽出来。
周赫煊告诫说:“王主编,《非攻》以后不要再给共党说好话。这是为杂志考虑,也是为你考虑,你懂吗?”
南汉宸笑道:“明白。”
“天津局势很复杂,日本间谍和国党特务都盯着呢,”周赫煊提醒说,“复兴社特务处的副处长郑介民(正处长是戴笠),已经亲自到天津来了,你们这段时间闹出的动静实在有点大。”
南汉宸一听是郑介民亲自来天津,他顿时警醒起来:“多谢周先生提醒,我要马上出去一趟!”
“请便。”周赫煊说。
南汉宸飞快的跑出去,叫了一辆黄包车直奔码头。他把帽檐压得很低,生怕被人认出来,毕竟曾经在西北当过大官。
码头上,于佩琛还在苦苦等候,南汉宸从于佩琛身边走过,压低声音说:“行动取消,立即回编辑部。”
于佩琛面露惊讶之色,又很快镇定下来,若无其事地离开码头。
南汉宸又前往《益世报》报馆,找到一位没有任何政治牵扯的副主编,以报社招人的理由前往码头接人。紧接着,他又来到一家照相馆,对老板说:“前段时间我拍的照片不着急用,你慢慢冲洗就行了,等下个月再说。”
照相馆老板笑道:“好的,那我就把那些底片存好,不能让它们曝光了。”
南汉宸这才把事情完全处理好,等回到《非攻》编辑部时已经快下班了。他见周赫煊还在自己办公室坐着,惊讶道:“周先生还没走呢?”
“忙完了?”周赫煊笑问。
“已经妥当了,非常感谢。”南汉宸由衷说道。
就在这时,房门突然被推开,于佩琛迫不及待地问:“王主编,是不是出什么意外……呃,周先生也在啊。”
南汉宸笑道:“都是自己人,进来说吧,把门关好。”
于佩琛连忙把房门关上,好奇地问:“原来周先生也是我们的同志?”
周赫煊笑道:“都是为了国家,从这个方面来讲,也算同志吧。”
历史上,南汉宸在华北的几年时间里,一共发展了40多个地下党,还团结了一大批倾向共党的学者。他见情况已经摆明了,试探性地邀请道:“周先生有没有想过加入我们?”
“我如果不加入贵党,其实还更方便做事,王主编觉得呢?”周赫煊笑道。
南汉宸笑道:“确实。”
以周赫煊现在的能力,可以悄悄传递各种情报信息,比如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的消息。还可以为地下党提供经费和药品,甚至可以收容地下党,给这些党员安排正当的工作职位。
一个有影响力的党外人士,其作用非常巨大,远比直接入党更有好处。
就比如“暗杀大王”王亚樵,前两年共党的地下出版社被查封,王亚樵立即掏钱帮忙购买印刷设备,还给共党提供了一处新的印刷工厂。
周赫煊怎么也比王亚樵的作用更大吧。
南汉宸好奇地问:“周先生,你怎么知道郑介民来天津了?”
“因为他给我投了拜帖。”周赫煊笑道。
戴笠倒卖磺胺药品赚大发了,做为副手的郑介民当然眼红。这次郑介民来天津,第一件事就是给周赫煊投帖子,似乎也想弄点磺胺的份额。
564【怕死和不怕死的】
周赫煊离开以后,南汉宸在总编室走来走去,突然说:“佩琛同志,周先生这边缺一个专线联络人,你有没有信心把工作干好?”
于佩琛不解道:“我们就在周先生的杂志社工作啊,随时都能见面,根本不需要专门的联络人。”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南汉宸摇头说,“我在西北从军从政多年,又参加过北伐战争,天津租界很多寓公都认识我,随时可能暴露身份。《非攻》杂志又被日寇所不容,被全国百姓聚焦关注,而且在老蒋那里也是挂了号的。一旦哪天出现问题,我要么被捕,要么只能逃走。而周先生对党组织非常重要,必须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联络他。”
于佩琛点头说:“我明白了。”
南汉宸继续道:“你以后要停止一切地下活动,不要跟党组织有任何牵连。即便我跟其他同志被捕,你也必须置身事外,你的任务是做周先生和党之间的沟通渠道。”
“我该怎么做?”于佩琛说,“我平时也不常见到周先生。”
南汉宸笑道:“我会推荐你做周先生的秘书。”
于佩琛问:“周先生会同意吗?”
南汉宸自信道:“他肯定懂我的意思。但你要注意一点,你的身份是联络员,不要对周先生指手画脚。即便他做的事情跟你理念不和,即便他说了党的坏话,你也不能站出来干涉。你应该获取他的信任,而不是引起他的反感,毕竟谁都不愿意身边留着个情报工作者。”
“周先生真的可以绝对信任吗?”于佩琛问,“我知道他是爱国知识分子,但他同样也是资本家,而且似乎也不愿加入我党。”
“没有谁是能够绝对信任的,”南汉宸说,“包括我在内,我也不知自己是否能够经受住严刑拷打。所以我不该知道的绝对不问,我来天津已经快半年时间,还没有跟天津本地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就算哪天我被捕入狱,受不住拷打而招供,也绝对不可能把党组织暴露出来。”
“我记住了。”于佩琛用佩服的眼神看着南汉宸。
南汉宸本来逃亡日本,是被吉鸿昌拍电报请回天津的。他来到天津之后,没有直接和天津地下党联络,而是自己另起炉灶,已经发展了5名地下党,同时结交了一些同情共党的党外人士。
因为南汉宸搞的事情太大,他要串联寓居天津的西北军高层,组建反蒋抗日联盟。这种事情很容易引起日本和国党特务的注意,历史上的吉鸿昌就是因此而死,南汉宸怕连累了天津本地的党组织,所以坚决不和天津的党组织有所牵连。
南汉宸又说:“周先生一直以来的表现,还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他和国党的许多高层都有交情,能够获得宝贵的情报信息。但你要记住,绝对不能向他透露党的任何秘密。人是会变的,谁也不能预测到以后的事情,记住了吗?”
“嗯。”于佩琛郑重点头。
南汉宸撕下一张稿纸,写了两行小字交给于佩琛,说道:“前面一个地址是我建立的联络站,如果我哪天出了事,你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以后就把消息传到那边去。如果联络站也被国党特务捣毁,你就联系后面一个地址,那是天津本地的地下党联络点。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接触后面那个联络点。”
于佩琛连忙把写着地址的稿纸收起来。
南汉宸却说:“把地址记在脑子里,然后烧掉。”
于佩琛又把稿纸掏出来,认真记熟内容,张口直接把纸吞到肚子里。
“去吧。”南汉宸这才展露笑容。
……
“先生,周公馆到了。”黄包车夫对车上的客人说。
郑介民掏钱付账,把帽檐压得很低,生怕被人给认出来,小心翼翼地跑去暗响门铃。
南汉宸怕被郑介民调查抓捕,郑介民同样如此,他怕被日本特务和张敬尧的部下谋害。
去年张敬尧秘密联络日本人,想要在北平和天津搞事,帮助日本关东军占领平津两地。戴笠得知消息以后,立即派郑介民去刺杀汉奸张敬尧。
郑介民亲自化装成南洋回国的华侨,住进六国饭店进行侦查,等把张敬尧的情况弄清楚以后,再派华北区行动组组长白世维动手。
刺杀成功以后,郑介民立即返回南京,再也不敢回北平了。他害怕张敬尧的旧部,以及日本特务对他进行报复。结果堂堂的华北区(特务组织)区长,连自己的北平总部都不敢呆,戴笠无奈之下,只好改任王天木接任华北区区长。
郑介民甚至连区长移交手续都不敢去北平办理,吓得躲在南京整天看书学习,气得戴笠直想把这家伙给踹死。
至于这次天津的行动,郑介民本来也是拒绝的,因为天津比北平还危险,张敬尧的旧部和日本特务都在这边啊。可为了前途,郑介民只能拼命。
因为常凯申决定效仿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中国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并准备派遣一批人去德意两国学习。这可是个美差,他们的任务一是学习法西斯的统治手段,二是发展复兴社(蓝衣社)在欧洲的组织。如果干得好,很可能成为国党在欧洲的特务头子。
郑介民听到风声,立即主动请缨来天津办事,想要好好的表现表现。
不过嘛,拼命让手底下的人去拼就行了。天津实在太危险,郑介民决定做做样子就够了,顺便还可以在周赫煊那里打打秋风,即便不能弄来磺胺药的份额,也可以趁机结交周赫煊这号人物。
“陈先生请进!”佣人把大铁门打开。
郑介民这次来天津不敢用真名,他现在的化名是“陈杰夫”。即便是到了周家的花园中,郑介民依旧用帽檐挡着自己的脸,这家伙的警惕性实在太强了。
来到客厅坐了片刻,郑介民就看到周赫煊笑呵呵地走来,说道:“郑兄,久仰大名,早就想认识认识了。”
郑介民连忙起身,抱拳道:“明公安好!”
565【逢场作戏】
周赫煊热情地说:“当不起郑兄的‘明公’之称,郑兄才是国家栋梁,为党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郑介民笑道:“我哪里有什么贡献,只是一个跑腿儿的而已。”
“郑兄何必谦虚,你一人可抵十万雄兵!”周赫煊恭维道。
这马屁拍得舒服,因为戳到了郑介民的得意之处。几年前,他确实凭借一己之力,瓦解了李宗仁、白崇禧的十万军队。
如果说戴笠是常凯申的“佩剑”,那么郑介民就是常凯申的“匕首”,有时候短刀子捅人招招致命啊!
郑介民幼年丧父,兄弟众多,家无恒产,只勉强读完旧制小学,10多岁就跟同乡去南洋谋生。他最初在橡胶园当学徒工,勉强只够自己糊口。由于在南洋做苦工的华侨大都是文盲,而郑介民却读过小学,能写能算,很快便在一家养鱼池当记账的,收入不但能够维持自己开销,还能时常寄回老家孝敬母亲。
所以知识改变命运啊,多读书是没坏处的。
但给养鱼场记账也非长久之计,郑介民听到黄埔军校创立的消息,立即跟同乡一起到广州报考军校。结果那位同乡被录取了,郑介民却悲剧落榜,他辗转投入吴铁城的军士队当学兵,并积极补课用功,终于考进了黄埔第二期。
那时候的郑介民勤奋刻苦,一有空就看书学习,他后来时常对人说:“一个人没有机会读书,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于是乎,这个小学毕业的南洋苦工,凭借自己的努力,居然顺利入读莫斯科中山大学,还在大学期间撰写著作《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
这本书其实写得很烂,只重复了某些二流学者的陈词滥调,说什么中国没有阶级之分,只有民族问题,马列主义的学说不适合中国国情。由于实在写得太拙劣,以至于连郑介民自己,后来都不愿再提这本书。
不过在当时,这本书却获得了常凯申的赏识,还因此成为常凯申的侍从副官。
直到常凯申要玩“大裁军”,搞得各地军阀剑拔弩张,郑介民立即主动请缨,装作穷困潦倒的模样去投靠同学李宗义(李宗仁胞弟)。
在李宗仁的军队里,郑介民利用机会拉拢总部机要人员,把李宗仁各部的秘密电码本拍成照片,又把其兵力、驻地、人数、装备、军官信息抄录出来,秘密送给常凯申,使得常凯申掌握了第四集团军的全部情况。
紧接着,郑介民又利用李宗仁部队里的派系矛盾,各种挑拨离间,然后把情况秘密告知常凯申。常凯申立即派人去收买拉拢,并分化瓦解第四集团军。
当李宗仁决心进取湖南时,立即罢免了亲蒋的湖南省主席鲁涤平,换上亲桂的何键担任省主席之职。
此事常凯申简直笑得肚子痛,因为通过郑介民的努力,常凯申已经暗中收买了何键。他认为时机已到,立即在南京扣押李宗仁,并免除李宗仁的全部职务。
李宗仁在重获自由后,便联合白崇禧通电反蒋,准备配合北边的冯玉祥、阎锡山一起干大事。
结果冯玉祥还没来得及动手,桂系部队便一败再败,因为桂军好多将领都已经被常凯申收买,盘踞在武汉的10多万桂军瞬间土崩瓦解。
也即是说,郑介民单枪匹马跑去桂军搞事,让常凯申轻松除掉了桂军的十多万兵马。这是因为解决了后顾之忧,常凯申在中原大战爆发后,才敢抽调主力北上,否则常凯申根本就撑不住地方军阀的南北夹攻。
郑介民由此成为常凯申的心腹,常年在各地军阀部队中游走,帮助常凯申刺探情报,收买瓦解地方军阀。他的大名已经传遍了军阀界,被郑介民坑过的军阀恨不得将其剖心挖肉。
如今郑介民在军阀界已经声名狼藉,没有哪个军阀敢接待郑介民,一个个都跟防瘟神一般防着。
一人可抵十万雄兵,这是郑介民最得意的事迹。他被周赫煊这个马屁拍得心花怒放,哈哈大笑道:“明公谬赞了,我只是个马前卒,真正运筹帷幄的还是委员长他老人家啊。”
周赫煊又说:“郑兄不必谦虚,就说你去年刺杀汉奸张敬尧的壮举,保住北平、天津的安全,就令周某感到万分钦佩。”
这个马屁瞬间拍到马脚上,郑介民听了差点惊得跳起来,慌张地问:“明公怎么知道是我杀的张敬尧?”
周赫煊笑道:“哈哈,我在平津也是有些朋友的,这种事情不难打听。”
郑介民惊疑不定,连忙说:“明公且勿声张,我破坏了日寇的奸计,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报复。”
周赫煊随口问道:“郑兄这次又是来天津铲除汉奸的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不必了,不必了,”郑介民连连摆手,“我已经有了万全之策,不劳明公费心。”
“如此我就不再多问,”周赫煊一副热血报国的模样,说道,“只要是对国家有利,郑兄支会一声便可,周某保证全力以赴!”
“明公真是国之干城,”郑介民商业互吹一番,为难的说道,“实不相瞒,兄弟手下为了铲除汉奸,经常流血受伤,许多时候都缺乏药品。听说明公有磺胺药的路子,不知……”
周赫煊立即拍胸脯说:“放心,我怎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不知每年10万元的磺胺可够用?”
“够了,够了!”郑介民大喜。
每年进口10万元的磺胺,这些小钱不必惊动常凯申,郑介民完全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即便再分润一些给地头蛇和经销商,郑介民每年也至少能赚到二三十万大洋,这可是一笔巨款。
这世上能够用钱解决的事,那都根本不叫事儿。
而且郑介民这人胆子小,口味也不大,很容易就能喂饱,周赫煊觉得自己做了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周赫煊笑着邀请道:“今晚我太太孟小冬有一场戏,郑兄要不一起去捧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