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日本和中国的战事,她也不在乎谁输谁赢。
现在周赫煊给出了承诺,说两国开战就离开天津,中国战败就去美国,廖雅泉等于没了后顾之忧。
廖雅泉翻开周赫煊刚才给出的绝密文件,却是关于中国货币改革的。文件显示,中国将要废除银本位,改为发行纸币,正在寻求美国提供储备金,如果美国不肯帮忙,那么日本也是候选的对象之一。
一旦廖雅泉把这份文件交上去,日本政府立即就要行动,试图通过提供准备金把中国财政掌握在手中。
621【混血儿】
“叮!”
卡地亚的钢质镀银打火机,发出清脆声响,火苗被风吹得摇曳幻灭。一支女士香烟被费雯丽叼在嘴上,轻轻吸吮,烟雾就从她的唇鼻冒出。
周赫煊皱了皱眉头,倚在窗前说:“打火机不错,哪儿买的?”
“中原百货公司。”费雯丽吞云吐雾道。
周赫煊指向正在熟睡的小女儿,提醒道:“吸烟对健康不好,特别是孩子。”
费雯丽再次深吸一口,把烟头摁灭,激动地说:“我知道,但就是想抽烟。我很烦躁,莫名其妙的烦躁,我不属于这里,我实在受够了!”
“对不起。”周赫煊连忙道歉,不敢跟费雯丽争辩。
费雯丽的精神状态显然有些异常,也不知道是否属于产后抑郁,反正易悲易怒,有时候莫名其妙的感到沮丧和烦躁。
“没什么,已经要好些了,”费雯丽揉着额头说,“我昨天不该跟你吵架。”
周赫煊开始把话题往女儿身上转,问道:“孩子的英文名想好了吗?”
提起女儿,费雯丽果然精神了许多:“丽贝卡怎么样?”
“很美的名字。”周赫煊笑道。
两人走到小女儿的摇篮旁边,周赫煊对奶妈子说:“你先出去吧。”
奶妈子立刻退下,还叮嘱道:“先生,太太,要是小姐哭了就唤我,我一直守在外头。”
“你费心了。”周赫煊感谢道。
周赫煊和费雯丽所生的女儿,中文名叫做“周纯熙”,取“光明美好”之意。这跟费雯丽为女儿取的洋名差不多,rebecca(丽贝卡)的原意为“迷人之美”。
周纯熙,也即丽贝卡,按照罗马拼音的写法,洋文写来就是rebeccachow。
小家伙已经出生快50天了,发色黑中带棕,也不知到底是棕色还是黑色,毕竟纯种的中国人也有黄毛丫头一说,头发的颜色只有再长大点才看得出来。倒是眼睛的颜色很漂亮,既不是周赫煊的黑色,也不是费雯丽的灰绿色,而是天空一般纯净的蓝色。
她有着很明显的混血儿特征,鼻梁挺挺的,眼窝有些凹陷,但眉宇间跟周赫煊有七分相似。特别是那两条眉毛,远比一般的婴儿更浓密,要知道当初小灵均直到满周岁了,眉毛的颜色才渐渐变深。
小纯熙显然遗传了父亲的眉毛特点,就像苏雪林写文章描述的那样,周赫煊的眉毛又粗又黑,标准的星目剑眉。
费雯丽坐在摇篮边上,一脸慈爱的看着女儿。她把手举起来想要去触碰,但又怕把女儿弄醒,犹豫了好些时候还是放下了。她扭头面对周赫煊,突然冒出来一句:“你说,我们的女儿能健康长大吗?”
汗,又来了!
周赫煊感觉头疼无比,费雯丽自从生下女儿以后,总是神神叨叨的,经常蹦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来。
周赫煊只能挤出微笑,安慰道:“当然,等女儿长大,肯定和你一样是大美人。”
“不行,我要带女儿回英国,中国太危险了。”费雯丽激动道。
周赫煊完全跟不上这种跳跃式思维,连忙顺着她说:“好,等女儿稍微长大一点,我们就带她回英国。”
费雯丽急道:“我要现在带她回去。”
“现在还不行,女儿太小,经不起轮船的风波,会生病的。”周赫煊说。
“也对啊。”费雯丽站起来,焦急地走来走去。
周赫煊都特么快疯了,当即打定主意,必须带费雯丽去找弗洛伊德做心理治疗。他说:“薇薇安,我过几天要去美国,不如你和我一起去散心吧。等把美国的事情忙完,我们一起去英国看望你父亲。”
“去美国吗?真是太好了,我一直想去看看。”费雯丽的情绪变换很快,刚才还在焦急,现在又突然高兴起来。
周赫煊揉了揉自己的脸,联想到各种关于产后抑郁的传说,比如抱着孩子跳楼自杀,比如把丈夫一刀砍死在睡梦中。心里顿时毛毛的……
……
就在周赫煊准备启程前往美国的时候,白银风潮已经从上海传到了天津、北平。
从今年5月到8月,由于国际银价暴涨,仅上海一地,就有价值1亿多元的白银外流,其中大部分是被外国银行运走。
而天津也好不到哪里去,三个月内白银外流6千万元,依附于外国银行的中国钱庄连续有两家倒闭,然后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比如银行和钱庄遭到挤兑,比如企业和工厂资金链断裂,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萧条和公司破产,工人、职员因失业而难以谋生,引起更严重的经济停滞、百业萧条。
不但美国佬把中国往死里坑,小日本也来趁火打劫,各种走私偷运中国白银,意图彻底破坏中国的金融货币体系,并迫使中国沦为日元集团的附庸。
日本人的险恶伎俩还不止如此,历史上,等明年中国推行出纸币的时候,日本政府指使日韩浪人和汉奸流氓,在市面上使用外钞大肆购货,如果店铺使用中国钞票找补,他们又声称中国纸钞不能兑现而拒收。
如此一搞,闹得人心惶惶,差点导致民国发行的法币变成废纸。幸亏英国朋友给力,中国银元发行初期,直接和英镑挂钩,英国援助的储备金也足够撑过挤兑潮,中国法币才由此得到顺利推行。
面对这么严重的金融形势,南京政府的反应显得太慢了。
五月初,中国白银就开始大量外流,而直到九月九日,也即是小灵均入学的那天,南京政府才下令取缔外汇投机,但是没有起到一点屁用。
等到周赫煊都坐船踏上美国的土地了,南京政府终于宣布增收白银出口税,白银外流的速度稍微有所减缓,但非法走私白银的活动却愈发猖獗,英美法多国商人跟日本勾结,一起对着中国趁火打劫。
10月下旬,宋子文突然向外国报纸透露:中国即将启动币制改革方案,拟在半年内放弃银本位,发行纸质法定货币,并希望美国能够提供援助。若是美国不帮忙,中国会考虑向日本寻求帮助。
日本的反应速度奇快,仅仅过了两天时间,日本外相广田就发表外交演说,大肆宣扬“中日友好”。紧接着,日本驻华公使有吉明带着“中日提携”的方案前往南京,与中国政府商谈具体的合作办法。
一时间,中日提携、经济合作的论调甚嚣尘上。
而常凯申和汪兆铭也极为配合,比历史上提早三个月颁布“禁止排日活动令”,国党系报纸疯狂鼓吹中日友好言论。
老百姓破口大骂,把南京政府形容为卖国政府。
日本人得意忘形,以为马上就能控制中国的金融财政。
美国外交官员则慌了,飞快致电华盛顿,希望罗斯福能够调整对华策略,积极改善中美外交关系。
622【中美民间文化友好交流团】
周赫煊的这趟美国之行,阵仗搞得很大,同去的足足有三十余人,对外宣称是“中美民间文化友好交流团”。周赫煊身边不仅有费雯丽跟随,孟小冬也一起去了,顺便还邀请了梅兰芳先生及其剧团,打着艺术交流的旗号。
他们先是坐火车前往上海,与宋子文、范鹤言的团队汇合,然后才结伴登船出海。
“宋先生,好久不见!”周赫煊笑呵呵地握手。
宋子文语气冷淡的回应:“周先生好。”
整个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系统,都是由宋子文一手创立的,他同时还是中央银行的创办者。然而宋子文这次出访美国,却是以普通中国人的身份,他一股脑儿把自己的政府官职全辞了。
这是自1928年以来,宋子文第四次辞官。
当初常凯申举兵北伐的时候,宋子文说服常凯申承认不同时期的各种债券。这些债券都是各个“中央政府”发行的,价值相当于废纸,用来擦屁股还嫌硌得慌。
宋子文突然大声宣布,说只要常凯申能够北伐成功,将对这些债券全部予以承认,并由政府分期付款,部分折价或延期偿还。各地的商人们乐坏了废纸居然还能兑现!于是纷纷支持常凯申,使得常凯申的军费有了着落。
可以说,常凯申能够北伐成功,宋子文立下了泼天大功。
然而,常凯申非常不让人省心,连年挑起内战,使得政府财政赤字节节攀升,把宋子文搞得焦头烂额。不仅如此,常凯申还经常跟商团财阀翻脸,导致宋子文被商人们骂得狗血淋头。
每次常凯申把事情搞砸,让南京政府财政崩溃,宋子文就闹着撂挑子不干。然后常凯申又让老婆出马,把小舅子给劝回来,继续给他擦屁股。
去年初,宋子文出国访问,临行前跟常凯申约定本年度不再发行新的债券,因为以前的大窟窿还不知怎么补上。等宋子文回国时突然发现,妈卖批,老子才出国几个月,中央银行咋又背了一身烂账?
宋子文被逼疯了,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跟常凯申拍桌子,一口气辞去大部分政府职务,只保留了几个闲职。
辞职虽然辞职,但毕竟是亲戚,宋子文不可能真的撒手不管。
白银风潮爆发以后,宋子文又再次出马,积极寻求美国的财政支持。可惜美国根本不鸟他,甚至不愿邀请他赴美访问,摆明了就是不想谈这事儿。即便宋子文自发前往美国,多半也见不到罗斯福,顶多有个外交部的官员接待他。
现在改为周赫煊出马,主要责任是以民间身份拜访罗斯福,并负责在美国那边搅风搅雨。而宋子文也把仅有的几个闲职辞了,一介白身赴美,负责进行专业领域的谈判。
他们两个是有明确分工的,周赫煊造势打嘴炮,宋子文周旋谈合作。
宋子文随口介绍道:“这是中央银行副秘书长范鹤言。”
周赫煊笑着握手道:“范秘书长你好!”
“哎呀,周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见,范某三生有幸!”范鹤言哈哈大笑,几句马屁拍出来居然不显阿谀奉承,反而有些文人名士的风范。
范鹤言不是宋子文的人,而是孔祥熙的心腹手下。
自从宋子文辞去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的职务后,孔祥熙便接任了这两个官职。现在周赫煊和宋子文要去美国搞事,孔祥熙必须掺和一把,于是就将自己的心腹范鹤言派来。
说白了,范鹤言是来敲边鼓的,顺便为孔祥熙捞政绩。
但范鹤言确实又不让人讨厌,此君高高瘦瘦,举手投足自带一股名士风范。他不仅是搞经济的,而且还是书法家、诗人,并主办着一份报纸,场面话说得让人如沐春风。
顺便一提,当初常凯申和宋美龄结婚所用的小轿车,就是范鹤言找自己大舅哥朱复戡借来的。
宋子文、范鹤言与周赫煊聊了几句,又跟梅兰芳、孟小冬、费雯丽等人握手,一番寒暄之后,众人开始陆续登船。
傍晚,轮船甲板上。
范鹤言试探道:“周先生,听说你已经有了全盘计划,不知我等该如何配合?”
周赫煊没有作答,而是笑着问宋子文:“宋先生有什么安排?”
“见机行事而已,还能有什么安排?”宋子文对此行不抱希望,也不相信英国人会入局帮忙,因为他是专业人士,对白银风潮的内幕了解太深了。
知道得越多,就越悲观。
在宋子文看来,周赫煊敢揽下这个烂摊子,纯属外行人的无知无畏,以为凭借一点名气就能让英美列强低头。
历史上,包括常凯申、宋子文和孔祥熙在内,处理白银危机时都是见步行步,跟无头苍蝇一般乱撞,根本没有拿出具有可行性的全盘策略。特别是作为财政部长的孔祥熙,几乎是用哀求的姿态,一次次寻求与美国沟通,竟然搞出一边向美国出售白银缓和关系、一边向英国购买白银稳定金融的离奇事件。
呵呵,中国本来就白银外流、银根紧缩,还敢大量向美国出口白银。把银子卖给美国佬以后,孔祥熙担心中国金融崩溃,又马上找英国佬买银子补漏。这特么叫什么操作?
或许,孔祥熙能够在三方交易中赚上一笔,但他是中国的财政部长啊,哪有这样子玩的?
至少换成宋子文做财政部长,绝对搞不出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来。
顺便一提,美国政府有些官员,是希望邀请宋子文赴美谈判的。但这个提议最终被否决了,美国人拒绝宋子文访美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宋子文属于反日派,怕宋子文访美会破坏日美关系。
周赫煊笑道:“罗斯福已经被白银集团政治绑架,我们到了美国以后,不要急着跟罗斯福取得联系。而是要先在民间造势,让美国百姓关注中国,让美国百姓认为中美合作对他们有利。”
“哪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宋子文忍不住想翻白眼。
周赫煊笑着说:“有时候做事,越简单越好。”
“那你随意。”宋子文懒得再废话。
623【失意的老宋】
平静的海面一望无垠,天地都变成了蓝色世界。
宋子文躺在床上看了好阵子书,又透过舷窗望着大海发呆,突然问道:“康齐,几号了?”
随从秘书陈康齐说:“9月27号。”
“应该快到美国了吧?”宋子文问。
陈康齐回答道:“按照预计的航程,明天上午就能抵达旧金山。”
“周赫煊和范鹤言在干什么?”宋子文把书扔到一边。
陈康齐道:“周先生正在甲板上,陪他的两位夫人晒太阳、看海景。范先生昨晚打了半宿麻将,估计还没起床。”
“呵呵,两位夫人,他倒是有闲心。”宋子文冷笑道。
说实话,周赫煊把张乐怡抢走,顶多叫捷足先登,连横刀夺爱都算不上,毕竟宋子文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但他就是觉得心里膈应,好像被人戴了绿帽子一样,怎么看周赫煊怎么不爽。
咱宋先生的情路很坎坷啊!
最开始宋子文非常喜欢盛爱颐,两情相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却被盛家狗眼看人低给棒打鸳鸯。
紧接着,宋子文爱上张静江的女儿张芸英。一次在海边游泳的时候,宋子文突然单膝下跪送戒指示爱,张芸英尴尬得顺手把戒指扔海里,然后返回上海另嫁他人。
前几年宋子文又看上了张乐怡,却莫名其妙被周赫煊截胡,这件事情已经流传开来成为笑谈。
好不容易吧,宋子文觉得唐瑛这姑娘挺不错,两人迅速进入热恋阶段。结果唐瑛的哥哥突然遇刺身亡刺客认错了人,原定目标本来是宋子文。唐父本来就不想女儿跟政治人物有瓜葛,现在死了儿子,就更加反对宋子文和唐瑛的恋情,一对恩爱小情侣就此散伙。
直到去年,宋子文终于结婚了,娶的是一个小商人的女儿。夫妻感情还勉强过得去,老婆也知书达理,但宋子文心里就是不爽啊!
抛开“情敌”的身份不论,其实宋子文非常欣赏周赫煊,因为两人在许多事情上的看法一致。
比如抗日,宋子文是南京政府高官里边最著名的“反日派”,他不止一次跟常凯申激烈争吵,坚决不同意“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宋子文是纯从财政角度考虑问题的,他觉得应该趁着中日还没开战,抓紧时间发展经济民生,攒足了底子才有钱跟日本打仗。在他看来,常凯申无休无止的“剿匪”计划,把国家财政搞得几乎崩溃,白白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大好时机,简直愚不可及。
有钱才有底气,有钱才能造枪买炮,有钱才能招兵买马,有钱才能给公务员发薪水。只要有了钱,就有了军队,就能聚拢人心。到那个时候,不管是打日本,还是打红军,都可以高枕无忧。
在宋子文眼中,有钱好办事,没钱万万不能。这正是他前后四次辞官的根本原因,他的政治理念与常凯申严重不合,他感觉自己没法再干下去了。
那什么破财政部长,谁爱做就让谁做,反正老子不玩了。于是孔祥熙捡了个大便宜,把国家财政捞到手里,白花花的银子赚翻天。
宋子文缓步来到甲板上,阳光有些灼烫,他眯着眼睛伸了个懒腰,顿觉浑身舒服了许多。
不远处,费雯丽和孟小冬并肩扶着栏杆,面对镜头巧笑嫣然。
周赫煊举着相机说:“对,就是这样,侧面再来一张。”
费雯丽和孟小冬立即背靠背,偏着脸望向镜头,两女一高一矮,一西一中,那四射的艳光把周围男人们的注意力都招来。
“笑一个,茄子!”周赫煊手指压着快门。
“咔嚓!”
“咔嚓!”
连续几张照片拍完,宋子文揶揄道:“周先生好兴致啊。”
“咦,宋兄。”周赫煊掏出一支香烟递过去。
宋子文摇摇头:“我不抽烟。”
“不抽好,能多活几年。”周赫煊自个儿点上。
宋子文确实不抽烟,但他喜欢在照相时拿着烟斗或者香烟,据说是为了装逼。他还不喝酒、不打牌,这点跟老蒋很像,就此看来宋子文还是很自律的。
有人说民国四大家族中饱私囊、贪污无数,但这种说法对宋子文是不公平的,直到几十年后,依然没人能拿出宋子文贪污的确切证据。
事实上,以宋子文的经济才能,又掌握着巨大的资源,他随便做点生意都能赚大钱,何必去贪污而毁掉自己的名声呢?
宋子文又不是孔祥熙……
宋子文看着周赫煊吞云吐雾的样子,就有些来气:“你真的那么胸有成竹?”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周赫煊笑嘻嘻的没正形。
宋子文无奈的摇摇头,他觉得太儿戏了,自己那个不靠谱的妹夫,居然把如此大的事情交给一个完全不懂经济的历史学者。他问道:“你了解亨利摩根索吗?”
“亨利摩根索是谁?”周赫煊又不是神仙,他哪会什么人都认识。
宋子文头疼扶额:“亨利摩根索是罗斯福的财政部长,而且跟你一样,他是个根本不懂经济的外行。”
周赫煊笑道:“罗斯福可以啊,敢在世界经济危机期间,任命一个外行来做自己的财政部长。”
刚刚说完,周赫煊立即想起亨利摩根索是谁,那家伙是“布雷顿森林会议”的主持召开者啊,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就是在他手中确立的。
在未来确立美元霸权地位的人,宋子文居然说对方完全不懂经济?
事实上,亨利摩根索能当上美国财政部长,主要原因是他和罗斯福交情好,还曾经大力支持过罗斯福竞选州长。不但如此,作为富二代的摩根索,还结交了许多权贵,人脉关系广得很。
但在专业方面,摩根索确实很糟糕,他自称是种苹果的农民,没多少文化,更对经济学毫无兴趣。
在美国,有很多人跟宋子文看法一样,觉得摩根索的财政部长位子坐不久,靠溜须拍马、政治投资上位的家伙能有啥水平?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懂经济的富二代,却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处置战后欧洲的经济计划也是他最先提出的……
现实,往往比小说还不讲道理。
宋子文提醒道:“罗斯福对摩根索非常信任,这次美国之行的突破口,很可能就在摩根索身上。”
“明白。”周赫煊笑道,露出一口森森白牙。
624【抵达旧金山】
天边的一撮小黑线渐渐变粗,终于显出陆地的模样。
范鹤言负手而立,望着远处微笑,对身边的周赫煊和宋子文说:“总算是要登陆了,宋先生、周先生,希望两位能够大展身手!”
“别看我,要看周先生。”宋子文的语气还是有点怪。
周赫煊笑道:“别急,慢慢来。”
宋子文反正是无所谓的,他早就对此行不抱希望,他甚至对南京政府都彻底失望了。
历史上,宋子文自1933年辞职后,就把精力放到投资金融和工业上边。
虽然在此期间,宋子文也曾出面帮忙做事,比如参与平定白银风潮和完成币制改革,又比如协助宋美龄解决西安事变,但他一直被排除在政府核心领导层之外,时间长达七年之久。
直到1940年6月,宋子文才被老蒋重新启用,以私人代表和国府代表的身份,前往美国寻求经济军事援助,从此由一个经济专家变成外交专家。
能把自己的大舅子气得无心做官,可见常凯申有多么牛逼宋子文是真正想做事的人啊。
轮船距离港口越来越近,远远能够看见拥挤的人群,以及那飘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