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它在美国拥有恐怖的影响力,当这期关于周赫煊的报道刊登后,再次引发了一场讨论热潮。

    周赫煊的话题性太强了,再配合“伦敦刺杀事件”、诺贝尔文学奖和《泰坦尼克号》上映的加持,简直就成了美国全民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周赫煊的“人生”传奇,被《时代周刊》详细写出来,周赫煊俨然成为励志英雄。

    由于周赫煊在美国“长大”,他甚至已经被视为美国人,他的成功就是“美国梦”的现实版本。

    好莱坞著名女星葛丽泰嘉宝,最近因电影《茶花女》而提名奥斯卡影后。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是同性恋,那些传闻都是编造的……我的择偶标准?恩,当然是周赫煊先生那样的啊。他博学、睿智、坚韧、努力、英俊,满足了我对男人的所有幻想……再说一遍,我不是同性恋!你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

    很明显,周赫煊被人当成挡箭牌了,那就是个女同性恋!

    美国八卦小报立即开始炮制绯闻,《葛丽泰嘉宝公开示爱周赫煊》这样的标题满天飞,周先生已经有发展成为娱乐明星的倾向。

    一个大文豪变成娱乐明星,说明他真的火了,火得一塌糊涂、街知巷闻,就连娱乐圈都要跑来蹭热点。

694【慈善家族】

    11月底,周赫煊已经可以下床走路了,但腹部的伤口依旧需要慢慢愈合。

    几个女人相处得还算“融洽”,张乐怡没有为难阮玲玉和周璇,但也没有允许她们住进郊区那套乡村别墅。阮玲玉和周璇明显被区别对待了,张乐怡给她们找了一家饭店,长期订下一套顶级豪华客房。

    张乐怡这事儿做得十分漂亮,既没有让周赫煊难堪,也保留了阮玲玉和周璇的面子,而且还显示了作为女主人的权威。

    11月26日,周赫煊收到李寿民发来的电报郑证因、施剑翘夫妇成功刺杀孙传芳,现已被移动到天津地方法院检察处侦讯。

    历史上,孙传芳是施剑翘单独刺杀的,引起全国轰动。社会各界赞其为“女中豪杰”,强烈要求政府特赦,随后冯玉祥、李烈钧、于右任、张继、宋哲元出面救援。结果是,施剑翘一审被判十年,二审被判七年,入狱11个月后被****林森亲自赦免。

    至于郑证因,这位武侠小说家的人生完全因周赫煊而改变。本来应该终生未娶、只与枪棒作伴的他,居然跟施剑翘结为夫妇,而且这次还参与了刺杀孙传芳的行动。

    半年前,夫妻俩打听到孙传芳寓居天津的消息,他们就已经在秘密准备了。首先,是施剑翘通过做手术放小脚,以便让自己的行动更加灵敏。与此同时,郑证因剃度出家做和尚,托关系跟随某位法师修行。

    9月17日那天,是施剑翘的父亲被孙传芳杀死的十周年纪念日,夫妻俩在观音寺举行了纪念法会,随后购枪准备实施刺杀计划。

    一直到11月13日,他们终于等来机会。

    当天,“一心向佛”的孙传芳,来到居士林听经学佛。施剑翘以女居士的身份到场,当众人闭目诵经的时候,施剑翘和郑证因同时行动,直接对准孙传芳的脑袋、胸口和背心开了12枪,上半身都成筛子了。

    刺杀成功后,郑证因和施剑翘将提前准备好的《告国人书》抛向人群,大声宣布自己的姓名和行刺目的,并拨通警察局的电话等着被抓。

    当天下午,《新天津报》就出了号外。次日,天津、北平、上海等城市各报都以头版头条报道,全国为之轰动。

    被杀的可是孙传芳啊,当年与张作霖、吴佩孚齐名的北洋三大军阀,号令浙、闽、苏、皖、赣五省的“东南王”,居然命丧于仇家的女儿、女婿之手。

    现在已经有媒体,把郑证因、施剑翘合称为“神雕侠侣”了……

    周赫煊接到李寿民发来的求救电报,简直哭笑不得,随即给常凯申、张学良写信,希望两人能够顺手帮一下忙。

    这事儿肯定能够解决,孙传芳的仇家本来就多,他被弄死简直大快人心。就算周赫煊不出手,冯玉祥等人也会主动站出来帮忙,顶多也就被关押一年而已。

    咱们把视角拉回英国。

    12月1日,《泰坦尼克号》在伦敦首映,立即引发观影狂潮。男女主角克拉克盖博和费雯丽,成为这阵子最当红的电影明星,他们两个出门都能引起交通堵塞了。

    伦敦大剧院里,电影刚刚放映结束,一个中年人掏出手帕默默擦拭眼泪,另一个50多岁的老男人怅惘叹息。

    中年男子叫做文森特阿斯特,他的父亲阿斯特四世曾经是美国首富,拥有纽约城区超过半数的房产。就在阿斯特四世最辉煌的时刻,他登上了一条名为“泰坦尼克”的豪华游轮,从此美国首富的宝座换了主人。

    老男人叫做威廉华尔道夫阿斯特,他是阿斯特四世的亲弟弟,阿斯特家族英国分支的创立者。几十年后,他的曾孙女萨曼莎,嫁给了英国首相卡梅伦。

    “文森特,走吧!”威廉阿斯特拍拍侄子的肩膀。

    文森特阿斯特突然说:“叔叔,我想寻找当年的遇难者后代。如果有谁生活困难,应该帮他们一下。”

    “很好的主意,算上我一份。”威廉阿斯特说。

    阿斯特家族曾是美国最大的房地产商,但他们更加出名的是做慈善。这个家族有两句祖训,一句是:“除非为了增加其他地产的价值,否则不要卖掉你手中的地产”,另一句是:“金钱就像肥料,不用来布施就是废物”。

    这个家族的慈善是真慈善,而非为了合理避税的假慈善。

    当年的美国首富阿斯特四世,也是一位真正的绅士,他把自己的妻子、侍女和护士都送上了救生艇,自己却随同泰坦尼克号一起沉入大海。

    不管是现任家主文森特阿斯特,还是英国分支的家主威廉阿斯特,他们都继承了阿斯特家族的慈善传统,一样的乐善好施。

    只可惜,这两人的赚钱能力很差,阿斯特家族正在快速走向衰落。

    刚刚继承家产时,文森特阿斯特还是美国首富,20多年过去,他连美国富豪榜前十都排不进去。

    看完电影的当天晚上,阿斯特叔侄俩就派人寻找当年的遇难者后代,两人合力拿出100万美元来给予救济。

    第二天,他们又来到医院拜访周赫煊,想见见《泰坦尼克号》的原作者。

    文森特微笑握手道:“你好,周先生,我叫文森特阿斯特,这是我的叔叔威廉阿斯特。”

    “很高兴认识两位。”周赫煊说。

    周赫煊对他们并不了解,倒是对文森特的老婆比较熟悉未来鼎鼎大名的美国慈善女王,一个不懂赚钱、只会捐钱和花钱的娘儿们,生生把阿斯特家族的庞大产业给败完了。

    顺便一提,那位慈善女王童年时期生活在北平,会说中国话,喜欢中国文化,还收藏了不少中国古董家具。只不过嘛,这女人如今正在跟第二任丈夫过日子,还没有嫁给文森特阿斯特。

    为啥周赫煊知道得这么清楚?

    因为他在穿越前,曾经参观过慈善女王的生前收藏展,还看过慈善女王年轻时候的照片。恩,大美女一个,明星脸蛋、超模身材,好奇之下专门打听了慈善女王的生平经历。

    表达了一番对周赫煊的敬意,文森特阿斯特问道:“周先生,你当初怎么想到写《泰坦尼克号》这部小说?”

    周赫煊早就习惯了编故事:“我在法国流浪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位老婆婆,听她讲述了许多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故事。”

    “是吗?”文森特对此很感兴趣,“20多年前,我的父亲也在船上,可惜他遇难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见见那位老夫人,听她讲当年的故事。”

    当年被阿斯特四世送上救生艇的,是文森特的继母,母子俩关系很不好,还一度打过财产继承官司。他没法从继母那里听故事,也不想知道关于泰坦尼克号的消息,但最近被电影一刺激,突然就生出怀念情绪。

    周赫煊遗憾地说:“抱歉,那位老婆婆已经过世了,她也没有留下子女。”

    “那真是可惜。”文森特略表遗憾。

    威廉阿斯特也开始加入聊天,讲了许多跟泰坦尼克号有关的话题,最后三人渐渐聊到了慈善。

    文森特说出了他才慈善理念:“慈善并不是给穷人发放食物和钞票,那太低级了,容易养出一堆寄生虫。慈善应该是公益性质的,比如捐建平民医院、图书馆、学校,也可以是帮助穷人自食其力。”

    “说得太好了,”周赫煊好不容易遇到个有钱的慈善家,立即开始下套子,“两位去过中国吗?”

    “没有,我对中国并不了解。”文森特和威廉叔侄俩同时摇头。

    周赫煊开始讲述中国人民的悲惨,还聊到自己创办的希望小学,足足说了十多分钟:“现在最需要帮助的不是美国人,而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百姓。”

    “确实很糟糕,有机会的话,我想去中国看看,顺便帮帮那里的苦难者。”文森特说。

    威廉阿斯特则摇头苦笑:“恐怕我没那个能力,在伦敦最慈善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威廉阿斯特不仅喜欢做慈善,他更喜欢享受,这家伙过的是纸迷金醉的贵族生活。当世界经济危机来临后,他为了自己的奢侈享受,已经变卖了许多产业。

    说白了,威廉阿斯特就是个顶级啃老族,靠挥霍祖产过日子,还花钱买了个英国世袭子爵的封号。他做慈善也不完全是听从祖训,慈善避税是主要目的,方便他的两个议员儿子继承财产。

    文森特则要单纯得多,他是真的在做慈善,听到周赫煊对中国的描述,他已经有了去中国实地考察的打算。

    周赫煊邀请道:“阿斯特先生,不如跟我一起去中国吧。我们可以合作设立慈善基金,也不止是帮助中国人,还可以帮助全世界的穷人。”

    “我会认真考虑的。”文森特点头说。

    威廉阿斯特突然问:“周先生,你什么时候去瑞典领奖?”

    “下周。”周赫煊道。

    “等你从瑞典回来,我可以为你举办一场庆祝舞会。”威廉笑道。

    “当然可以。”周赫煊立即就接受了,他还想忽悠阿斯特家族给中国捐款呢。

    威廉阿斯特也很高兴,他喜欢举办舞会,喜欢邀请贵族名流,给周赫煊举办庆祝舞会是个涨面子的好机会。还有,他的大儿子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如今正在谋求更高的世袭爵位,而周赫煊貌似跟艾伯特王子关系很好,到时候可以借机把王子也请来。

    这就是老家伙的打算,相比起来,他的侄子文森特就要可爱得多。

695【文学界的独裁者】

    12月6日,周赫煊坐船前往欧陆,随行的有张乐怡、于琛、贴身护士和《观察家报》记者。

    经过深入交流才知道,原来阿斯特家族不仅玩房地产,还有涉足金融和传媒。

    文森特阿斯特是《新闻周刊》的大股东,这份杂志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时代周刊》。

    威廉阿斯特则是《观察家报》的第二大股东,这份报纸在英国跟《泰晤士报》齐名。

    二战前,有一种说法是“英国的决策者不在唐宁街,而在克莱夫登庄园”。克莱夫登庄园,就是《观察家报》大股东的庄园,战前英国的重大决策都在那里敲定,包括出卖捷克和波兰,驱使德国进攻苏联等等。

    如今,《观察家报》正在积极帮助张伯伦造势,只要张伯伦成为英国首相,这家报纸就能一飞冲天,甚至影响整个世界的局势。

    英国对德国的一系列绥靖政策,都是在《观察家报》的老板家里搞出来的。

    威廉阿斯特这老家伙虽然不会做生意,但玩政治投机却有一套。他老婆是英国众议院的首个女议员,他儿子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他自己还是《观察家报》的二股东,并且即将扶持起来一个英国首相。甚至在几十年后,他的曾孙女还能嫁给英国首相,或者说,就是阿斯特家族把卡梅伦推上首相宝座的。

    现在英国的老国王已经病入膏肓了,贵族们都在围着大王子爱德华打转,从龙拥立之功嘛。

    但威廉阿斯特偏偏想要借周赫煊的路子,搭上二王子艾伯特那条线。估计这老家伙已经料准了爱德华王子不靠谱,早晚要失去王位,他的政治投机眼光实在太恐怖了。

    等艾伯特成为国王,张伯伦成为首相,作为他们的支持者,威廉阿斯特简直要上天!

    周赫煊突然发现,自己无意中又结交了一门权贵。

    所以,这次威廉阿斯特说要派记者跟随周赫煊,周赫煊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就算抛开威廉的其他身份,只《观察家报》的二股东就值得他结交,关键时候帮着搞宣传非常厉害。

    ……

    因为伤势还没有痊愈,来到斯德哥尔摩后,周赫煊没有陪张乐怡她们观赏异国风情,而是老老实实住在瑞典文学院安排的房间里。

    当天下午,周赫煊见到了他拿奖的伯乐霍尔斯陶穆。

    一个表情严肃的老头子,只看面相就知道是那种老古板,他见面就说:“周,我非常讨厌你的《神女》,简直不知所云!”

    “呃,”周赫煊愣了愣,笑道,“那真是太遗憾了。”

    “你的那部《狗官》还不错,至少把故事写清楚了,”霍尔斯陶穆毫不掩饰地说,“如果你的竞争者不是尤金奥尼尔,你这辈子都不可能拿诺贝尔文学奖。我宁愿把奖颁给你,也不给那个文笔粗俗的美国佬。”

    “谢谢,看来我很幸运。”周赫煊面带微笑,其实想把这老家伙打一顿。

    瑞典文学院是有正副院长的,但院长只是摆设,半年就要选一次。真正能做主的是常务秘书,而且最最可怕的是,此时的常务秘书是终身制,相当于诺贝尔文学奖的皇帝。

    恰好,现任常务秘书霍尔斯陶穆是个老顽固,讨厌推陈创新,讨厌故弄玄虚,他的文学思维还停留在大仲马、雨果时代。

    别说周赫煊和奥尼尔了,就连后来艾略特获奖都历经波折。

    艾略特是谁?

    但丁的继承者,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徐志摩那首《西窗》,就是模仿艾略特的风格创作的,他的诗歌粉丝遍布全世界。

    就是这么一个牛逼的人物,差点被霍尔斯陶穆取消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不喜欢那种像谜语、像巫咒一般的现代诗。当时霍尔斯陶穆已经老得快死了,经过即将继任的厄斯特林苦苦劝说,他才终于同意让艾略特拿奖。

    霍尔斯陶穆就像一只拦路恶虎,只有等他老死了,诺贝尔文学奖才开始颁给那些文学创新者。

    如果大文豪马尔克斯生活在霍尔斯陶穆的时代,几乎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谁让他的现实魔幻主义太故弄玄虚呢。

    如果周赫煊只写了《神女》,而没有写平民易懂的《狗官》,那他也不能拿奖,霍尔斯陶穆绝对会将今年的诺奖作废!

    这是个文学领域的大独裁者!

    “年轻人,文学是神圣的,”霍尔斯陶穆开始了他的说教,“你很有文学天赋,但千万不要误入歧途。什么现实魔幻主义,那只是故弄玄虚的小孩子把戏。还有你那几首诗歌,简直狗屁不通。现代派是诗歌界的毒瘤!你如果继续写现代派诗,那你就完全把自己毁了。”

    周赫煊还在笑:“或许吧。”

    霍尔斯陶穆愤怒地说:“这是个最糟糕的时代,年轻人都盲目推崇什么现代派、意识流、先锋主义、魔幻主义,简直舍本逐末!真正的文学史什么?是雪莱,是雨果,是巴尔扎克!为什么我讨厌尤金奥尼尔,因为他的文笔不但拙劣,而且展现的内容也浮华庸俗。你写的《神女》虽然也很烂,但至少要比他好一些。我知道,明年那些院士还会选尤金奥尼尔,但我不可能让他获奖!”

    看来明年的诺贝尔文学院要作废了……

    奥尼尔先生,你还是转行打篮球吧,当剧作家没前途啊。

    霍尔斯陶穆没等周赫煊说话,就把一本厚厚的《悲惨世界》拍出来:“年轻人,认真读读这本书吧,放弃你的现实魔幻主义。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真正的小说!”

    周赫煊捧着《悲惨世界》哭笑不得,他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站在面前的明明是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诺贝尔文学奖的掌门人,但给周赫煊的感觉,却跟面对周璇的养母一样,都是生活在过去的思想陈旧者。

    霍尔斯陶穆走了,只留下雨果的《悲惨世界》,他是专门来教训周赫煊的,估计是周赫煊获奖让他很不爽。

    这老头儿可真顽固,周赫煊为全世界的文学家们悲哀。

696【领奖】

    诺贝尔奖的正式颁奖日期为12月10日,因为这一天是诺贝尔的忌日。

    但从12月5日开始,“诺贝尔周”就悄然降临,各种讲座、演说、记者会、见面会、音乐会……五花八门。

    到了12月10日,颁奖礼分别在瑞典和挪威举行。

    挪威那边颁发的是和平奖,但获奖者奥西茨基无法亲自到场领奖。这位德国反战记者,早在两年前就被秘密警察逮捕,如今还关在纳粹集中营里面。

    德国与挪威对此非常不满,希特勒公开抵制,命令所有德国人都不能接受诺贝尔奖。挪威国王也拒绝参加颁奖礼,挪威《晚邮报》批评奥西茨基是“攻击自己国家的罪犯”。

    这一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似乎成了闹剧,获奖者无法到场,颁奖者(挪威国王)拒绝到场,只剩下一堆记者大眼瞪小眼。

    瑞典这边就要热闹得多,观礼者足有数千人,可惜中国人很少。

    中国此时的驻瑞典公使是空缺的,由使馆二等秘书王念祖代任。整个瑞典公使馆的外交官只有三人,而且经常拿不到工资,简直寒酸得可怜。

    国党经营的中央通讯社,如今还没有创办海外分社,一切国际新闻都需要向外国通讯社购买。经常跑国际新闻的大记者戈公振,两个月前病死了,否则他这次肯定要亲自来瑞典采访。

    寒风萧瑟,雪花飘零。

    二等外交秘书王念祖,带着两个使馆人员站在皇家音乐厅外等候。他们穿着崭新的西服,已经冷得直发抖,嘴唇苍白无血色。

    没办法,他们太穷了,已经一年多没有领到工资,根本无钱置办着装。皮裘大衣什么的当然有,但破得不成样子,甚至还缝了补丁,不适合在正式场合穿出来。

    就三人身上的西服,还是在出国前定制的,平时都小心藏在衣柜里,只有遇到大场合才穿。

    “快……快到了吧?”吕兆新打着冷颤问。

    王念祖跺脚呵着白雾,搓手道:“应该快到了,妈的,该多穿一双袜子。”

    孙方突然朝前一指:“王秘书,有辆车过来了!”

    三个可怜的外交官顿时踮脚张望,只见那辆轿车缓缓停下,车里出来了两个外国佬。

    “是居里夫妇,不是周先生。”王念祖失望地说。

    约里奥居里夫妇是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者,他们一露面,守候多时的记者立即扑上去,咔嚓咔嚓地照个不停。

    吕兆新羡慕的看着居里夫妇,说道:“来瑞典工作三年多,总算是有盼头了。周先生是第一个,以后还会有更多中国人拿诺奖。”

    “但愿吧。”王念祖无奈道。

    使馆二等秘书就能代任驻瑞典公使职务,可见他们有多不受重视,早他妈被国内遗忘了,能一年拿一次工资都是奢望。

    这尼玛算年薪了吧?说起来挺高大上的。

    三人足足又等了十多分钟,已经快成冰雕了,终于看到下一辆轿车驶来。

    于琛和女护士首先下车,紧接着是张乐怡扶着周赫煊现身。护士连忙递来一根拐杖,然后扶着周赫煊慢慢往前走,于琛用英语喊道:“各位记者朋友,请不要拥挤,周先生的伤口还没痊愈。”

    王念祖连忙带着两个手下去迎接,被寒风一吹,浑身哆嗦着握手说:“周先生你好,我是中华民国驻瑞典公使馆二等秘书王念祖,代行公使之职。我代表驻瑞典公使全体外交人员,热烈祝贺周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咱们中国人争光!”

    周赫煊感觉自己握着一团冰块,王念祖的手都冻得发青了。他解下自己身上的裘袍给王念祖披上,感慨道:“辛苦诸位了。”又转身对张乐怡说,“乐怡,快给三位兄弟找几件皮大衣来!”

    “不辛苦,不辛苦。”王念祖感受着裘袍的暖意,说话时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吕兆新激动地说:“周先生,我们来扶你进去吧。”

    “好。”周赫煊笑道。

    吕兆新和孙方立即跨前一步,左右扶着周赫煊,在王念祖的带领下走向瑞典皇家音乐厅的大门。

    走到音乐厅内,三位可怜的外交官终于暖和了些,不至于被当场冻死。

    另外四位获奖者已经就坐了,分别是英国的查德威克(物理学奖),法国的居里夫妇(化学奖),德国的施佩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