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文豪-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默然。

    陈一寿倒是吹胡子瞪眼,对陈凯之摇了摇头。

    当初陈凯之一意孤行,想要干一番大事业,他就知道这小子肯定要栽跟头的,朝中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多数人都在混日子,这混日子没什么不好,毕竟这是保护自己的手段,陈凯之毕竟还年轻,这还不是他崭露头角的时候……

    陈一寿心里叹息,好嘛,这个跟头只怕摔得不轻了,没有几年也别想缓过劲来。

    陈凯之这时却是朗声道:“多谢殿下恩典。”

    陈一寿听罢,更是觉得闷气得厉害,这家伙,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啊,人家哪里是在夸你,赵王殿下这明摆的就是把你推到风口浪尖啊,亏得你还能笑着说出什么多谢恩典。

    可陈凯之,却是一副感激的样子,许多人心里都摇头,觉得这小翰林,太嫩。

    “不过……”这时候,陈凯之突然道:“兵部尚书大人厚爱下官,下官心里更是感激不尽,殿下赐我钱粮两千,这数目……也不小了,只是……军械呢?”

    “……”

    那兵部尚书姓陈明铭,陈铭捋须,心里颇为得意,觉得这小翰林实在是太‘幼稚’了,被人坑了还帮人数钱呢。

    陈铭道:“军械……不是赐了你钱粮吗?”

    陈凯之却是笑着道:“不对,学生要的是军械,因为学生要尽忠职守,所以……若是没有军械,如何让勇士营一振雄风?何况兵部每年给各营的钱粮还有军械都是不少,怎么勇士营却是一点都没有?”

    陈凯之突然不依不饶的样子,令这陈铭一呆,刚才还觉得这小子挺傻的,可现在嘛……

    此时,陈凯之继续道:“大人既然都觉得整备勇士营势在必行,又觉得下官做得对,甚至还亲自撰文褒奖了,可是……军械呢?”

    陈凯之现在才发现,方才是自己小看了这个家伙了。这家伙……十足一个讨债鬼啊。

    陈铭有些恼怒了,你一个小翰林,一个小小崇文校尉,怎么说话的,没大没小,这可是天子堂,在太后和天子面前,这样的没规矩吗?

    陈铭觉得有些下不来台,便正色道:“老夫……”

    陈凯之却是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大人要赐勇士营军械多少,赐多少战马?每月提供多少粮草……”

    “……”

    自己没答应给啊。

    陈铭不由道;“不要总提军械、军械,朝廷自然……”

    陈凯之素来尽量把礼仪做足,可现在,他很不礼貌的摇头道:“下官要的就是军械,大人既然认可下官整备勇士营,大大的夸奖,对此深以为然,还广而告之,令天下武官效仿,可为何……却不肯给下官军械……”

    陈铭有些蒙了。

    听着……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样子。

    你夸了人,觉得人家做的对,那么……现在,尽忠职守的陈凯之,自然是更加尽忠职守,所以……为勇士营讨要军械,这理应是没有错,而且瞧这架势,人家胃口还不小,胃口越大,越是想要扎实苦干啊,所以……

    陈铭心里依旧气恼,可突然发现,自己不能发脾气,发了脾气,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虽然自己的居心,在座的这些老狐狸,哪个都看得出来,可是这种事,却是不能摆到台面上来的。

    他只好勉强挤出了点笑容,才道:“老夫很赞赏你,陈校尉……很不错嘛……哈哈……”他干笑:“陈凯之满心都想着整肃勇士营的事,这……真是天下禁卫、京营、边镇诸营的楷模啊,若是天下的校尉,都能如陈校尉这般,何愁我大陈不兴……老夫就是欣赏你这态度。”

    “所以……”陈凯之那会放过他,笑呵呵地道:“所以尚书大人,是愿意给予下官战马千匹、铠甲、刀剑、弓弩各一千具,还有粮秣若干吗?”

    “……”陈铭眼睛都直了,陈凯之还真是不客气,你这是狮子大开口啊。

    可偏偏,陈凯之狮子大开口,他也得夸,陈凯之越是臭不要脸的要钱要粮要马,就越显得他是个扎实肯干的人。

    陈铭心里越加恼怒,不得不道:“这个,本官可以下文,让羽林卫筹措。”

    这是打太极了。

    陈凯之毫不犹豫地道:“可是……大人,羽林卫那儿却是明文告知,说是兵部只要做了主,就可以了……”

    让你打太极,让你踢皮球。

    这下子,陈铭突然有一种想给陈凯之一个耳光的冲动了。

    只是,他的面上还挂着笑,捋须,虽然有些尴尬,却还不得不做出一副欣赏的样子:“这个……朝廷的事,一时半会也说不明白,老夫……”

    陈凯之挠挠头,一脸不解地道:“下官是真的一点都不明白,陈公嘉奖了下官,大人呢,也褒奖了下官,赵王殿下也说要撰文褒奖下官,都说下官做得对,是肯尽忠职守,是诸官的楷模。可为何说到了钱粮,羽林卫都已说了,只要兵部点了头,一切就好说,可到了大人这里,却又不肯给个准话呢?大人……莫非不是夸奖下官,实则却是让天下的武官都引下官为戒,万万不可学下官这般较真吗?”

    “……”已经没有办法沟通了。

    至少陈铭觉得,若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这熊孩子,自己非要揍死不可。

    当然,若是这里不是文楼,没有这么多宗室和内阁诸公,没有太后和天子,陈铭绝对将这陈凯之活埋了不可。

    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第三百八十九章:军令状(1更求月票)

    陈铭心里升起了一团火,却又堵得难受,他觉得自己似乎被逼到了墙角。

    方才还以为陈凯之很傻很天真的人,这时候才意识到,这家伙可一丁点都不傻,甚至还很聪明。

    他们这些人,本是想借故把陈凯之推到风口浪尖上,可谁知,这陈凯之竟是来了个将计就计,顺势就讨钱了,真是个可恨的讨债鬼啊。

    陈铭心里暗恨,可事已至此,众目睽睽之下,陈铭再也找不出其他的托词,最后只好道:“兵部自然还要看太后娘娘和赵王殿下的意思。”

    这等于是把问题推给太后和赵王了。

    太后坐在珠帘之后,似乎一直都只是在观察着陈凯之,并没有什么动静。

    赵王陈贽敬却有些恼怒陈铭竟一推到底,他面上保持着从容之色,张了张嘴,正待想说什么。

    此时,陈凯之却是愉快地笑了,忙欢天喜地道:“太后娘娘圣明,自有明断,而赵王殿下自不必说了,他正要褒奖下官呢,可见对此也是乐见其成的。”

    陈凯之真真是捉紧时机将事情一再定性下来,陈贽敬竟一时哑口无言,最后哂然一笑,大度地道:“陈尚书,你是兵部尚书,怎的如此小气,陈凯之所请,也不是没有道理。”

    陈铭顿时气恼:“既然太后和殿下都点了头,臣遵旨就是。”

    陈凯之连忙道:“那么说好了,一千套军械,外加两千匹马,一个营的粮秣供给,理应是一年三千担粮吧?”

    卧槽……

    陈铭脸一黑,心里猛的生痛了一下,这家伙转过头就来涨价啊,军械倒还好说,可方才还是一千匹马,转眼就成两千匹了。

    其实陈凯之最想要的反而就是战马,因为很多时候,军马就算是想买也买不着的,勇士营人数虽少,可驯养军马迫在眉睫,陈凯之只希望多多益善。

    陈铭正色道:“只有五百匹,再多,就没有了。”

    他说的掷地有声,这口气是不打算再给半分转圜的空间了,似乎他还觉得不服气,接着冷冷地道:“该给的都给了,陈凯之,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到时,勇士营还是和从前一样,这可就是你的干系了,老夫忝为兵部尚书,绝不容许有失。你得了钱粮,便是下了军令状的。”

    陈凯之怎么会不明白陈铭打的如意算判呢?却是默然无声,心里则在道:“自你们表彰了我开始,我陈凯之就已经下了军令状了。”

    一直在珠帘后的太后,从一开始就安静得很,可此时,突的听到她的声音道:“陈卿家,卿乃尚书,何故要为难着一个校尉呢?陈凯之毕竟年轻,有这份忠心,哀家就甚是欣慰了。”

    她这是想给陈凯之解围呢,随即又道:“好啦,你们该争的也争了,到此为止吧。”

    陈铭忙道:“是。”

    陈凯之本还想争取一下两千匹马的事,可想了想,也觉得是要求得过份了一些,如今得了这个补给,总算比一开始只有一千两的状况要好太多了,心里也还算满足的,至少山上的收支,不至于太过难看,他便忙谢了恩。

    太后透过珠帘,别有深意地看了陈凯之一眼,虽有不舍,却还是道:“时候不早了,诸卿,都退下吧。”

    众人便纷纷起来一同行礼。

    这时,那小皇帝的手却是突的指着陈凯之道:“他吓了我,他吓了我,刘伴伴,替朕杀了他。”

    陈凯之顿时一愣,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

    这小皇帝也才三岁的样子,连说话都含糊不清,这时竟说出这样的话来。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小皇帝开了金口,却不知算不算数?

    自然,陈凯之心知事情并不严重,陛下毕竟只是小孩子罢了,没人会因为他的话而对一个翰林痛下杀手,只是一个小屁孩子,就如此暴戾了,想必是娇宠惯了。

    那小宦官忙抱住了小皇帝,脸上全然是焦急之色,惊魂不定地道:“陛下,好了,好了,陛下乃是九五之尊,谁也不敢吓你。”

    小皇帝顿时,竟哇的一下又滔滔大哭起来。

    珠帘之后的太后面色一冷,目中掠过了杀机,却是不露声色,也幸好有珠帘遮住了她眼中的冷色。

    而其他诸大臣,亦都是大气不敢出。

    反而是赵王忙板起了脸,厉声道:“这是谁教陛下的?”

    他突然一喝问,那哄着小皇帝的宦官已是吓得面如土色,连忙惊慌失措地拜倒道:“奴才……奴才……不知,奴才该死!”

    赵王铁青着脸,忙向太后道:“娘娘,臣弟以为,陛下该读书了,朝中多有一些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的栋梁之才,娘娘何不择选几个,令其辅佐陛下读书呢?陛下虽然年幼,可耳濡目染之下,想来也可贤明一些。”

    显然,对于赵王而言,陛下如此暴戾,若是传出去,不免会使百官失望,眼下陛下虽然才三岁,论读书,是早了一些,不过一旦皇帝要开始读书,就要挑选出一些人来教导,这些人,将来都会是皇帝身边信得过的人。

    珠帘之后,太后淡淡道:“此事,哀家自有主张,等哀家选几个贤能之辈吧。”

    这显然有拖延的嫌疑,陈贽敬的眼眸闪了闪,随即道:“臣恐陛下身边的宦官,不知天高地厚,影响了陛下的心性。”

    其他几个大臣,若有所思,似乎也觉得皇帝不该日夜由一群宦官伴着,那兵部尚书陈铭也忙道:“臣也以为,理当择选贤明的大臣,教导陛下。”

    其他人纷纷道:“臣附议。”

    也有几个人默不作声,似乎觉得此事,没有表面这样简单。

    珠帘之后的太后似乎沉吟了一下:“姚卿家,你来拿主意吧。”

    姚文治乃内阁首辅大学士,被太后点名,他徐徐而出,老成持重地道:“老臣以为,赵王所请,很有道理。不过臣又以为,帝师的人选,却需慎之又慎,所以尚需从长计议。”

    对于这种事,陈凯之只能安分地做一个旁观者,自己人微言轻,实在没有说话的必要,只是他心里对这小皇帝的印象冷到了冰点。

    不过这时,听到姚文治的话,他不禁佩服起姚文治了,这……真是老狐狸啊,这话说了等于没说。

    珠帘后的太后便颔首道:“既如此,那么就好生择选帝师的人选,交廷议好生议一议,姚卿家说的不错,这是非同小可的事,定要仔细。赵王,你看如何?”

    一句话,就堵住了陈贽敬的嘴,陈贽敬也只好道:“娘娘圣明。”

    众人这才缓缓告退而出,陈凯之地位最低,只好等他们依次退出去,才亦步亦趋地跟在众人的后头,离殿之时,也不知道怎么的,他竟大胆地回眸,看了一眼已被人抱起也要走的小皇帝。

    那小皇帝吸着鼻子,似乎已经忘了要杀死陈凯之的事,他的无心之言,又或者只是小孩子显摆自己威严的方式,却令陈凯之莫名的感到一种恐惧。

    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距离伴君如伴虎这样的近,这种感受,实是细思恐极,他不由在想,若是皇帝不是个孩子,而是一个稍大一些的成人,当皇帝开了金口,是不是自己所有的努力,就都白费?最后身首异处,死无葬身之地?

    心里久久不能平复,陈凯之回过头去,却装作没事人一样徐徐而行,却是发现,陈一寿故意放慢了步子,和他一起走在了后队。

    陈一寿捋须,显得有些嗔怒地道;“好好练你的兵……”

    “啊……”陈凯之呆了一下。

    陈一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现在还想装聋作哑了吗?看你自己惹来的大祸。”

    陈凯之终于知道陈一寿所谓的大祸是什么,现在兵部已经表扬了自己,钱粮也都已经给了,接下来,若是勇士营惹出任何麻烦,又或者到时候这勇士营还是一滩烂泥,这一切的责任,就都是陈凯之的了。

    陈凯之反倒笑了笑道:“陈公,下官做任何事,一定会做好。”

    陈一寿摇了摇头,突是沉默,良久,他叹口气道:“老夫年轻的时候,也和你这般,可是……也没少吃亏,总算运气尚好,只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好运气,你好自为之吧。”

    他摆出一副过来人的口吻,似乎已经料定了陈凯之要栽这个跟头了。

    陈凯之带着满腹的心事出了宫,又回到飞鱼峰上,却见山门这里,竟早有人在等候自己了。

    “陈贤弟。”来人竟是钱盛。

    钱盛一看到陈凯之,目光一亮,加急的踱步而来,朝陈凯之行礼。

    陈凯之忙回礼道:“钱兄怎么来了?走,上山去坐一坐。”

    钱盛摇摇头道:“不了,此次愚兄来此,是向贤弟告辞的。”

    陈凯之诧异道:“怎么,殿下要回国?”

    “是。”钱盛毫不犹豫地点头:“那镇海预备要回大凉了,愚兄思来想去,想和他一道返国,大陈,终究不是愚兄的故乡,何况在故国还有愚兄的妻儿,该面对的,还总是要回去面对的。”

第三百九十章:拭目以待(2更求月票)

    钱盛的目光有些微红,他说该回去面对的时候,显然是带着九死一生的决心的。

    此去西凉,他不知等待他的是何种命运,可单凭他的父皇屡屡要加害,还有那国师,动辄便想将他置之死地来看,他回去之后,情况很不乐观。

    可钱盛依旧还想回去,或许是因为舍弃不掉大凉的基业,或是是因为那里还有他的妻儿,又或许是想像个男人一般,回去面对和承担。

    或许……他觉得自己若是再不回去,可能永远不能回去了。

    此时,他目光幽幽,深深地看了陈凯之一眼,带着哽咽道:“我在大凉的时候,朝夕不保,没有任何朋友,在洛阳,人人视我为被流放的囚犯,虽是被人称为皇子,实则却连阶下囚都不如,更无人愿意交心。唯有陈贤弟,于我有救命的恩义,有兄弟之情,朋友之义,也曾祸福与共,在这里,愚兄唯一不舍的人便是你!”

    他说到动情之处,忍不住揩拭眼角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陈凯之对他却没有这种……呃,怪怪的感觉。

    不过好歹也算是相识一场,陈凯之也忍不住在心里感觉唏嘘。

    其实他很能理解钱盛的感受,这个可怜的皇子,自呱呱坠地开始,名为皇子,实则却是笼中之鸟,被人监视,还被自己的亲生父亲不喜,此后又被发配来了他国这洛阳,可境遇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在洛阳的际遇,可有了心事,却又不敢和人说,心里有什么志向,也不敢表露,陈凯之虽只当他是普通朋友,可对于他来说,却真比父母兄弟还亲了,毕竟连他父亲都想加害他,他的兄弟也未必没有藏着其他的心思,即便没什么心思,在那大凉的险恶环境之下,皇子之间怎么敢轻易走得太近呢?

    陈凯之此时也微微有些感动了,深吸一口气,才道:“镇海的书信还在我的手里,请殿下放心,若是他敢对殿下不利,那么这封书信,便会昭告天下。殿下若是在大凉遭遇了危险,这镇海也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陈凯之深知,这一封书信,乃是钱盛回国的根本保证,那镇海颇得大凉天子和国师的信任,回去之后,他如何解释,如何为钱盛辩白,则是决定了钱盛能否平安地在大凉落脚。

    钱盛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此去虽有镇海代为遮掩,不过想来却是九死一生啊,正因为生死难料,所以才来向贤弟告别,就怕这会是我们的最后一面了。贤弟,若我死了,请勿挂念,可若是还活着,也请时常传递书信,我回去之后,便如重新进入了牢笼……哎……”

    陈凯之自认自己这辈子,为了活着,也不算容易,可也不禁为钱盛的命运而感慨,他突然意识到,这个世上,其实每一个人活得都不容易。

    他定定地看着钱盛,认真地道:“珍重。”

    “珍重。”钱盛捋了捋衣,深深地朝陈凯之作揖。

    陈凯之同样回以揖礼。

    二人相对抱拳,各自深深将身鞠下,良久,钱盛起身,泪已浸湿了衣衫,道:“天下之大,不会有我钱盛的容身之地,此归故里,是我拯救社稷于危难,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的最后机会,败是死,成……便可利国利民,贤弟,也请你珍重吧。”

    说罢,他再不迟疑的转过了身,快步朝着远处候着他的轿子方向而去。

    陈凯之凝视着他的背影,忍不住呼道:“殿下……”

    钱盛回眸。

    陈凯之扯出了一抹笑容,道:“记得啊,要做一个卑鄙的小人,要杀一个人,当你势单力薄的时候,就要绕到他的身后去,趁他不备,一击必杀,定要手段干脆利落!”

    “我……”钱盛踟蹰了一下:“可以试试看。”

    陈凯之摇摇头,有些恨铁不成钢,都火烧眉毛了,居然还是试试看,若我是皇子,保准谁威胁到我陈凯之,我便将他坑到死。

    可终究,陈凯之不是皇子,他现在是翰林官,是崇文校尉,所以他也得赶紧解决自己现在的麻烦。

    钱盛终是走了,随着使团,走出了洛阳。他骑着马,飞快的向前驰骋,等出了门洞,却又淅律律地勒住了马,他回眸,最后看一眼这夕阳余晖下的洛阳城。

    对于这里,没有什么是他可以值得怀念的,只不过……他此刻脑海中,也不过想着这里还有一个朋友罢了。

    “珍重……”他低声喃喃念了一句,这句话,一半是对朋友说,另一半,却是对自己说的,此去路途遥远,穿越关东、关中,直到出关,可这一路的山长水远,也不过是第一重磨难而已。

    他终是回过了头,迎着那即将落山的夕阳,徐徐打马而去。

    钱盛的离开,对陈凯之自然没有任何的影响,陈凯之还是如往常一样的做着自己该做的事,那张幼嫩而俊秀的脸上永远没什么表情,不过这时候,一个消息却是传开了。

    陈校尉立下了军令状,要整备勇士营。

    这个消息其实穿得很快,山下已是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所有人的第一个反应,便是觉得诧异。

    在翰林院里,有人窃窃私语,国史馆里,几个翰林修完了实录之后,便各自在茶坊里落座,邓健刚刚歇下,便有人笑嘻嘻地道:“邓修撰,你那师弟的事,你可听说了吗?”

    邓健假装喝茶,默不作声,并不想掺和。

    此人乃是邓健的同僚,也是修撰,却因为邓健调入了国史馆,令他生出了警惕之心,毕竟,国史馆里似他这样较为年轻的修撰不多,本来自己按部就班,是很有机会升任侍读的,可谁知邓健却是调了来,让他未来的前途,有了一丝不确定性,正因为如此,这位叫王安的修撰,总是对邓健争锋相对。

    这王安见邓健不答,目光一转,笑呵呵地道:“令师弟这一次真的是夸了海口啊,你却是不知,如今满洛阳城都知道了,许多人还不可置信呢,还有赌坊已经开赌了,押一赔十,哈哈,赌今年年关之前,这勇士营就要闹出大麻烦,至于这武备嘛,更是笑话,邓修撰,你是他的师兄,莫非不知道此事么?”

    这人倒是说对了,邓健之前还真是不知道此事,邓健的心里有点恼怒,好你个陈凯之,发生这么大的事,竟也不和他这个师兄说,这是将师兄当什么了?

    不过,邓健总算是把火气忍了下来,只风淡云轻地道:“知道,又如何?”

    “哎。”邓健等于答话了,这王安便来劲了,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道:“莫非你不知,兵部已经表彰了,依着这勇士营烂泥扶不上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