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文豪-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不是和邓健合起伙来欺老夫吗?那就让你们见识见识老夫的手段,真以为老夫这些年是白熬的?
他心里冷笑,自然也就再懒得去捧陈学士的臭脚了,只摆着一张脸给陈学士看。
其实似他这样的人,邓健这几日行为反常,假若是陈凯之简单地给他解释,说是自己的师兄抽风了,王保定然是不肯去信的,他在翰林院熬了这么多年,城府极深,反而是陈凯之方才给他的解释,使他深信不疑,诚如一个复杂的人,看这世界总是复杂,一个简单的人,看这世界总是简单一般。
他心里满是怨愤,抬步便走。
哼,走着瞧!
陈学士不禁一呆,万万料不到王保竟这样的态度,他的眉头不禁锁起来,若有所思。
等他抬眸的时候,正好看到远处的几个书吏,也不知这几个书吏看出了点什么,陈学士心里倒是有些怒色了。
他最忌讳的,是王保挑衅自己的权威,身为下属,摆脸色给谁看?若是被人瞧了去,这翰林院只是一个小圈子,几日功夫就沸沸扬扬的,不晓得的人,还以为自己已经把控不住局面了呢?
他如此一想,心思便深沉起来,假装不曾发生,只是此事,却已铭记在了自己的心底。
到了次日,陈凯之来得早,一进文史馆,便看到了脸色极不好看的王保,这王保似乎昨夜不曾睡好一般。
陈凯之刚刚落座,便见师兄也来了。
邓健和翰林们寒暄了几句,王保今日没有插话,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自然而然,其他人也就不敢招惹他了。
这文史馆里的翰林官们,总觉得今日的王保有些生人勿近,不似从前那般和蔼了。
等过了一会儿,突的有书吏来道:“王修撰、邓修撰、陈修撰,吴学士请你们去。”
吴学士?
这吴学士可是翰林大学士,是翰林院的掌舵人啊。
这个节骨眼,叫三人去做什么?
三人不敢怠慢,连忙放下手上忙的事情,匆匆赶到了吴学士的公房。
吴大学士已经高坐于此了,不只如此,坐在一侧的,竟还有陈学士。
吴学士的脸色极差,他阴沉着脸,而陈学士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显得有些不安,可更多的却是愤怒。
三人还未见礼,吴学士突的拍案而起道:“这是谁在造谣生非?是谁?”
他突的一喝,让人颇有一些胆寒。
陈学士也啪的一下,重重的将茶盏顿在案牍上,冷冷地道:“今日当着你们的面,都将事情讲清楚,王保,老夫只问你,都察院御史刘新阳的弹劾奏疏,和你有关吧?”
弹劾奏疏?
陈凯之和邓健面面相觑。
王保则是忙道:“下官冤枉,此事和下官能有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呵……”陈学士已是豁然而起,冷冷地看着王保继续道:“若是没有关系,今日姚公何以会将翰林院的诸学士们喊去训话?没有关系,何以在那弹劾的奏疏里,刘御史弹劾了邓健私售古籍,得了钱财,给了吴学士,给了老夫,还有翰林院其他诸学士好处。在这个节骨眼上,文史馆群龙无首的时候,弹劾邓修撰的人,除了你,还能有谁?”
“……”陈凯之和邓健恍然大悟。
卧槽……
王保这家伙,这是打算来个鱼死网破啊,居然将这‘黑幕’都揭了出来。
够狠!
自然,王保是抵死不认的:“大人明鉴,确实和下官一点关系都没有,想来是都察院捕风捉影,听到了什么消息吧。”
“消息……”陈学士尽显嘲弄地冷笑。
自己可没有收过邓健一两银子,不只是自己,吴学士也会收受邓健的贿赂?
可这弹劾的奏疏,可是说得明明白白,甚至还说,翰林院已经内定了邓健成为侍读的事!
这真是冤枉啊,简直是千古奇冤,原本何侍学在丁忧之前,可是推荐了王保的,便连吴学士也觉得,你王保还算稳重,何况资历在文史馆中也是别人不可比拟的,谁知道竟遭了这样的冤枉。
现在弹劾的奏疏已经呈送了上去,朝廷已经下旨彻查,翰林清流之地,爆出买官卖官的舞弊,怎么可能不侧目呢?
一大清早的,几个学士就被叫去了内阁,姚公是一阵痛骂,这几个学士,真是遭了无妄之灾,而更可怕的是,一旦遭人弹劾,朝野内外顿时开始流言四起了。
要知道,这翰林乃是清流官,这一封奏疏,几乎是要了几个学士的老命啊。
吴学士自然震怒,回来之后,立即召集了几个学士商议。
他们是什么人,一个个早就是人精了,当初就是从编修、修撰、侍读、侍学、侍讲一步步爬起来的,最后想到了文史馆的何侍讲丁忧,突的在这个时候爆出这等事,肯定和文史馆的三个修撰有关。
他们这是为了求官,真是什么事都敢做。
王保今日则是显得格外的冷静,事实上,这事情还真就是他爆出去的,他心知这一次若是不抓住机会,自此之后便再没有机会了,他自然也清楚,此事颇有风险,可想到自己的绝望,便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索性来个铤而走险。
反正你们已经内定了,那就拼一拼吧!
这封奏疏一递上去,你们这些人,统统就都讲不清楚了,到时,这邓健还有可能和自己争吗?
只怕这个时候,诸学士巴不得举荐自己呢,这得避嫌啊。
他心里冷笑,面上则是不露声色,口里道:“下官确实不知此事,还请明鉴。”
只要咬死了不认,接下来该焦头烂额的,便是你们了。
都察院就要开始彻查了,似乎每一个人的心头,都不禁的开始为之担心起来。陈凯之甚至想,这学士们难道个个都干净?即便他们和师兄没有什么事,可一旦查起来,天知道最后会查出什么来。
此时见吴学士和陈学士怒气冲冲的样子,陈凯之想了想,便徐徐道:“身正不怕影子斜,诸位大人,都察院要来彻查,何惧之有?吴学士、陈学士息怒,想来,最终自然会还诸学士清白的。至于下官的师兄,下官绝不相信自己的师兄会买官。而诸位学士人品高洁,也自然不可能卖官鬻爵了。”
他说的话,可谓说得四平八稳。
吴学士和陈学士余怒未消,不过似乎也觉得这陈凯之还算稳重,这个时候勃然大怒,似乎也没有必要,眼下重要的是,得想着如何应付都察御史才是正理。
倒是邓健,脸色冷峻,振振有词地道:“诸学士和下官都是清清白白的,无论外人如何非议,下官也绝不会让造谣滋事的人得逞。”
他这算是表态,到时真要查起来,他是绝不会攀咬上官的。
只有王保,却是冷着脸,当他看到吴学士和陈学士看自己可怕的眼神,他也自知自己透出去的消息,迟早瞒不住,可既然现在已经将事情做下了,眼下也只能鱼死网破了。
…………
各位,中秋节快乐,祝大家都幸福美满!
第四百四十七章:破釜沉舟(2更求月票)
吴学士和陈学士终于还是心平气和下来,两人的面色渐渐的缓和一些。
接下来,显然是心有担忧的,他们自然心知肚明这是谁下的手,只是在这风口浪尖上,却不便继续发作,也只好作罢。
“你们……下去吧。”吴学士有些不耐地挥了挥手,显得心烦意糟。
陈凯之等人便都行了礼,走出了公房。
邓健一出来,便想对陈凯之说点什么,陈凯之却故意瞥了一眼不远处的王保,邓健余光也是瞥到了王保,因此他很快便了然了陈凯之的意思,朝陈凯之点点头,会意一笑。
二人默契的没有说话,回到文史馆后,见那王保还未回来,邓健却是有些担忧起来,再也忍不住的小声跟陈凯之嘀咕起来:“看来这事情要闹大了,那王保显然是想和我们师兄弟拼命啊。”
陈凯之亦是深以为然,这确实是拼命的节奏。
陈凯之虽是讨厌王保,可也忍不住承认一件事,这王保倒有一股狠劲,拼的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啊。
陈凯之只是默默地看着邓健,见邓健脸上尽显担忧之色,便想开口安抚他几句。
只是陈凯之还没说话,邓健很快又惆怅着道:“御史一旦来彻查,事情就只怕更不好办了,这都察院可不是好玩的,我看……”
后头的话,邓健没有继续说下去,可陈凯之也很清楚这里头的名堂。
一般情况,谁弹劾谁彻查,也就是说,那个弹劾翰林院的御史十之**就是这一次的都察御史,既然王保放出了消息,这个御史第二日便上书,可见这二人之间关系匪浅,此人既然和王保是熟人,那么肯定是想要查出点什么的。
自然……王保这一次的风险极大,因为他如此所为,算是彻底的和翰林院的学士们撕破面皮了,假若不将这翰林院里的人都拉下马来,只怕这翰林院也无他的容身之地了。
可细细一想,却也未必,陈凯之隐隐的觉得,王保一定还有后着。
王保的年岁不小了,为了争取这个文史馆的侍读,已是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其实就算陈凯之昨日不忽悠他,多半这家伙,一旦觉得自己机会减少,也会采取这种拼命的架势。
官场之上,本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错过了这个机会,王保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他还能继续等几年?
可若是成为了侍读就不一样了,一旦成为了侍读,这侍读就成了跳板,极有可能让他在这余生一飞冲天。
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放在了仕途,又有什么分别?在这个官本位的世界,钱财反而只是其次的,这师兄弟二人挡了王保的仕途,人家可是敢杀人的。
王保这是打算破釜沉舟,要跟他们拼命了,陈凯之再一次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切还得小心为好,不然……
陈凯之细细想了这些,心里虽然觉得王保为了仕途做事卑鄙,有些觉得恶心,但他却没露出任何情绪,而是一脸平静地告诉邓健应急办法:“到时都察院的人来,师兄只需一口咬死了便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邓健也想到了这一层,闻言看了陈凯之一眼,便深深的皱起了眉头,依旧很是担忧的样子。
这王保若是真的什么都不顾了,那他们的麻烦就大了,因此邓健神色显然有些难看了。
邓健便不由的带着几分郁郁道“话是这么说,可是……”
还不等邓健说完这话,陈凯之便道:“师兄,稍安勿躁,即便王保发起狠来,我们也是有办法对付他的。你着急什么,在这官场上,本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陈凯之一面说着,一面气定神闲地吃着茶,完全是一副悠然惬意的姿态。
邓健见陈凯之云淡风轻的样子,像个没事的人一样,倒受到了几分感染,自己的情绪也跟着安稳了不少,因此他朝陈凯之重重点了点头。
“师兄明白。”
果然过不了多久,便有人下了帖子来,请陈凯之等人去都察院‘喝茶’。
这帖子只是一张白纸,说是喝茶,实际上却是问话,被查的人多是官员,所以也还算客气,倒不至于明火执仗的来捉人。
得了帖子,师兄弟二人便起来准备前去,那王保似乎也被请去,都察院和翰林院不过是一墙之隔,所以只需步行便可抵达。
随即,他们便到了一处公房,这里分明比翰林院要肃然许多,都是红瓦白墙的建筑,很是平常,却隐隐藏着一股肃杀之气。
陈凯之等人到的时候,便见吴学士和陈学士已来了。
他们乃是高官,受到的待遇不同,不但坐在了上首地位置,而且还为他们准备好了茶水,甚至在案牍上,还摆着几盘果脯。
至于陈凯之、邓健三人的待遇可就显然的不同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乖乖的站着。
御史都是穿红衣的,在大陈,历来有红衣御史的称呼,许多人甚至讥讽御史的官衣乃是用血染出来的,而坐在这里低头看着卷宗的御史,便是那位弹劾上书的御史章宗。
此时,章宗客气地和吴学士、陈学士行了个礼:“二位大人,如今人都已到了,可以开始了吗?”
吴学士显得怒气冲冲,其实他倒不担心,一个御史的弹劾就能扳倒得了他吗?他好歹也是翰林大学士,位列九卿!只是想到自己堂堂翰林大学士,却被请来这里接受盘查,顿感这张老脸都丢尽了。
因此他咬了咬嘴,脸色有点僵硬,捋着须道:“一切凭章御史做主。”
“下官哪里敢。”章宗客客气气地道。
他虽然自称不敢,不过等他转过头,看向陈凯之和邓健二人的时候,脸色却是带着腾腾杀气,这都察院沿袭的乃是汉时的廷尉,汉朝的时候,这廷尉可出了不少的酷吏,多少人因此罢官砍头,而今固然已温和了许多,可即便如此,章宗这样的人对付起犯官来,也足以让人心寒。
他眉色微微一挑,冷冷淡淡地道:“本官接了检举,说是翰林院内部有人买官卖官……”
他刚说了半句,陈凯之就突然惊讶地问道:“不知大人接了谁的检举?”
“……”
一般这个情况,接受督察的官员,大多的反应该是战战兢兢的,可似陈凯之这种贸然顶撞的,却是少之又少。
可只有陈凯之才清楚自己,他来这里,就是抱着撕逼的心思来的。
凡事都有轻重,也都有应对的方法。
倘若这是一个单纯的审查,陈凯之倒是不会做这样失礼的事。
可现在的情况显然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情况是,这御史本就是和人合谋的,人家的目的就是冲着要弄死自己师兄来的,既然是要命的架势,这个时候,自己还有什么客气的?
自然是不能太好说话了,不然都以为他们是好欺负的。
你王保破釜沉舟,我陈凯之不敢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只见章宗顿时露出不悦之色,他冷冷地看了陈凯之一眼,眉色挑得高高的,厉声道:“本官还没有问你话。”
陈凯之知道此时已经不能退让了,因此他直挺着背粱,态度也是很强硬。
“下官并没有犯罪,大人既要彻查此事,那就必须得将前因后果都说出来,如此才可以使人心服口服。下官并非是御史,却也知道,想要事情水落石出,总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就如大人所说的检举,若是大人只轻描淡写一句有人检举,这算什么?这样说来,下官是不是可以说,也有人检举这都察院藏污纳垢,莫非都察院的诸公就要治罪吗?”
“下官等人来此,是为了自证清白,既然牵涉到了下官等人的官声,那么就非得谨慎不可,时间、地点、人物,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下官请教章御史,这检举之人是谁?如何检举,有什么证据?”
陈凯之字字句句说得铿锵有力,章宗的脸色越发铁青,双眸竟是拧在了一起,看着陈凯之的目光变得越发的冷,犹如冰霜一般的,仿若一下就可以将人给冻住。
本来这下马威,该是都察院御史们的拿手好戏,可谁料到这个陈凯之如此借题发挥,自己一句话没说完,他已经说了十句了。
当官的都需要面子,这让章宗觉得颜面无存,他气得猛地拍案,“砰”的一声案几都颤动了,可见他的力气何其的大。
“住口,这里没有你说话的份!来人!”
一声令下,门外早有穿着红衣的捕吏,一个个带着肃杀之气,预备要冲进来。
为了制衡百官,所以都察院的权责不小,其中就有五品以下官员可以随意拘押、扣留的权力。
陈凯之见章宗恼怒,也不慌,而是面无表情的说道。
“大人要动手,悉听尊便,下官斗胆想问,这检举之人,乃是王保王修撰吧,若不是王修撰,其他人的检举,也不至于劳动都察院的大驾。”
章宗怒目而视,觉得自己的威严受到了挑衅。
第四百四十八章:杀人不见血
很显然,陈凯之这是直接摊牌了!
本来直接摊牌,乃是大忌。
因为许多事,就算大家心知肚明,可都只是放在台面底下,而一旦贸然拿出来,这就摆明着大家都得死磕了。
而陈凯之如此一闹,这已不再是一场审问这么简单,双方谁也别想有退路!
此时,只听陈凯之继续道:“而据下官所知,王修撰和大人相交莫逆,这……可是有的吗?”
“你说什么?”
一下子,整个公房里骤然的剑拔弩张起来。
这哪里是审查,这是相互控诉啊。
这边说你们买官卖官,而另一边,则说王保勾结御史,想要栽赃陷害。
角落里,那负责记录的书吏禁不住手一抖,显然也有点给吓住了。
进了都察院还这么嚣张的,尤其还只是个从六品的翰林修撰,这可是头一遭啊。
这个书吏正犹豫着不知该不该如实将这句话也记下来。
谁料这时,陈凯之却突然侧目,朝这书吏道:“今日在这里的所有谈话,都要事无巨细的记录下来,你是书吏,自然清楚,若是遗漏,会是什么下场?这可是大案,少了一个字,也足以掉了你的脑袋!”
书吏心里猛地一挑,手又哆嗦了一下,突然有一种错觉,倒仿佛这位陈修撰才是都察御史似的。
章宗的眼里,已掠过了杀机了。
话都说得这么白了,方才按部就班的手段,显然已经没有了意义。
他与王保互换了一个眼色,双方似乎迅速的有了默契。
此时,章宗当然可以直接下令将陈凯之拿下。
只是他也明白,若是如此,这个案子就太虎头蛇尾,做得太不漂亮了,到时候将案卷送去大理寺,大理寺那儿肯定会发现里头的错漏百出之处,何况两位翰林的学士还在场呢,拿下了陈凯之,他们会怎么说?
于是他竟笑了起来,又飞快的给了王保一个眼色。
王保会意,这时道:“不错,便是我弹劾的,陈凯之,你的师兄偷窃古籍,这可是有的吗?”
邓健连忙正色道:“没有!”
“没有?”王保冷笑道:“若是没有,近日你突然出手如此的阔绰,这银子是哪里来的?”
不等邓健回答,陈凯之便接口道:“我的。”
书吏伏案,飞快地记录。
王保不肯给对方思考的机会,继续问:“你的?你为何给他这么多银子?”
陈凯之淡淡道:“他是我师兄,我想给我师兄银子花,天经地义,没有理由。我在七日之前,叫人给他送去了一万两,今天若是回去,我再送三万,因为我高兴,王修撰有师兄吗?”
王保不禁呆了一下。
陈凯之则是冷笑着继续道:“王修撰若是有师兄,一定是这位章御史吧,否则何至于人家为你出头,竟是为了王修撰,弹劾整个翰林院!”
这就纯属是借题发挥了。
那书吏觉得自己要疯了,好端端的审问,怎么到了这儿,却好像是吵架一般。
他不禁六神无主起来,忙看向章宗,想看看章御史的意思,却见章御史只是冷着脸,不发一言,似乎胸有成竹,早有杀手锏,预备着对付陈凯之等人。
所以这书吏没有犹豫,又继续记录,只是在收回目光的时候,他眼角的余光,却是不经意的掠过了坐在首位上的两个学士,这两位学士各自冷着脸看着王保,现在王保既已撕下了最后的伪装,显然已经不在乎吴学士和陈学士的看法了。
其实王保和陈凯之是一样的心思。
陈凯之既然认定了王保和章宗沆瀣一气,索性就拼了。
而王保既认为邓健已和学士们内定了什么事,那么索性就将这锅砸了,来个鱼死网破!
只是问到了这里,似乎因这银子的出入,陷入了僵局。
王保似乎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既然他决心一告到底,那比如不是贸然而为,肯定是有自己的底气的。
王保冷冷道:“这就是你们的借口?”
陈凯之摇摇头,带着几许嘲弄地道:“是不是借口,一查就知道了,我的银子都在库房,出库入库都有账,大人莫非想要看账本?”
王保笑了笑道:“那么邓健勾搭良家妇女的事如何说?”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却是令邓健和陈凯之都呆了一下。
因为在此之前,那本弹劾奏疏里,根本就没有这个罪状,可现在,这王保突然冒出了这事关道德的事,说的估计就是刘氏和邓健的事,这显然是早有预谋的。
这是打闷棍啊。
本来这件事,其实是极清楚的,根本就没有争议。
不过现在突然抛出……事情就不简单了。
一方面,可能这和王养信有关系,王家就在王保的背后。
而另一方面,这王保的居心叵测,在这买官卖官的事真正开始审查之前,却是突然……直指邓健的道德问题。
脑海里转过这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