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文豪-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成了图谋不轨,可若是我与诸叔伯兄弟们平叛,王大人就哑口无言了吗?”
王馆此时真是词穷了,一句话都不敢说。
毕竟,杀一个陈凯之是一回事,可把宗室都杀干净了,这又是另外一回事。
虽然王馆打算息事宁人,可陈凯之却咽不下这口气,他突然暴喝。
“你竟和我说律令,和我说太祖高皇帝,太祖高皇帝定下金科律令的本意,是怕有人借此生乱,是为了防止有人想要动摇国家的根本;可太祖高皇帝也有言,若贼子乱国,天下宗室共讨之。我陈凯之,便是太祖高皇帝的子孙,护国安民,乃是本份,也是你可以多嘴的?这天下可是姓陈的天下,你一个外姓,胡言乱语,不知所谓,也敢在此挑拨离间,什么时候,你也误以为自己姓陈了?”
王馆面色苍白,他分明看到陈凯之目中的杀气。
这阴森森的目光,令他整个人矮了一截,身子竟是瑟瑟发抖起来。
“好了。”太皇太后这时开口道。
陈凯之才收回了目光,冰冷的目光方才缓和了一些,陈凯之看向太皇太后,他朝太皇太后行了个礼。
“臣闻贼子作乱,于是昨夜当机立断,立即带人前去与赵王殿下会合,本意是想与赵王和诸位宗室共谋讨贼大策,奈何赵王府竟是可疑,于是连夜冲入赵王府,谁料竟不见赵王殿下,倒是见梁王等叔伯兄弟俱都在那里,臣眼看贼势滔天,不敢有误,因此与梁王殿下等人一道,会合锦衣卫、勇士营、赵王府护卫人等讨贼,幸赖诸军用命,总算是将贼子们弹压了下去,今日竟有人口口声声称臣是图谋不轨,欲要作乱,若是如此污蔑臣,倒也罢了……”
陈凯之板着脸,却是一身冷然,目光环视了众人一眼,旋即他便咬牙切齿的开口说道:“可污蔑臣谋反,污蔑臣图谋不轨,不就是要污蔑梁王、郑王以及诸位叔伯兄弟们也谋反吗?这不就是污蔑赵王府里的众将士也跟着臣一道谋反吗?这不是说,那些用命的锦衣卫,那些不辞劳苦的勇士营官兵,俱都是反贼?若是如此,那么千错万错,俱都错在臣一人身上,请朝廷万勿加罪梁王、郑王诸叔伯兄弟,更不必加罪赵王府以及锦衣卫和勇士营官兵,就权当是臣一人有万死之罪,所有罪责,臣一力承担即可。”
“……”
一下子,所有人熄了火,一个个哑口无言。
卧槽,居然还能堂而皇之的喊出不要加罪赵王府以及京中的诸宗室,这怎么可能不加罪呢,既然谁带兵平叛就算是谁图谋不轨,那么赵王府和梁王这些人可一个都跑不掉。
难道还真能只处置你陈凯之一个人,其他人都没事?
陈贽敬现在脑子还是在发懵,他不知昨夜发生了什么事,只是想到昨夜自己跑来宫里告状,这陈凯之现在却在此义正言辞,他忍不住了。
你他妈的陈凯之差点将赵王府夷为平地了,你陈凯之现在还口口声声说什么不要加罪赵王府,倒好似赵王府亏欠了你一般。
陈贽敬快步出来,此时他需要给太皇太后一个交代,同时,也需要给自己那已成为断壁残垣的赵王府一个交代。
陈贽敬深吸一口气,此时却显得冷静,用威严的声音道:“且慢,护国公……”他说到护国公的时候,故意露出不屑的样子,眉宇微微挑了起来,随即便道:“那么本王倒要请教。”
请教二字,自也带着讽刺。
陈凯之目光落在了赵王身上,淡淡开口道:“请。”
此时所有人看着陈贽敬,昨天夜里发生的事,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无所知,现在反而生出了许多的疑惑。
陈贽敬却是一字一句的从牙齿缝里迸出话来:“本王想问问你,你为何要袭击本王的王府!”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陈凯之袭击了赵王殿下的王府?
这家伙,还说不是谋反。
太皇太后饶有兴趣的看着,她眼里似乎看不到怒意,而像是在审视着殿中的每一个人。
陈凯之眼角的余光,其实更关注的是太皇太后的反应,随即,他慢悠悠的道:“我说过,我是连夜想去见赵王殿下,与殿下共商讨贼大计。”
陈贽敬厉声道:“不对,这和袭击本王王府没有任何关系,你炮轰赵王府,便是死罪,你还想狡辩?”
陈贽敬显然怒了,龇牙裂目,似乎从来不曾如此的失态过。
换做是谁,有人将自己的家给炸了,也绝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昨夜所发生的事,已经慢慢的,开始浮出水面。
此时,便是连那王馆,现在也回过了味来,难道方才自己在指责陈凯之擅自调动官兵平叛的时候,赵王和诸位殿下没一个人站出来,原来是他们压根就不屑于在这个事上和陈凯之纠缠。
因为……陈凯之已经犯下了万死之罪了。
当初的时候,陈凯之就趁赵王不在的时候,对赵王殿下动过手,可那时候,毕竟还有理由,而今夜呢,发生了民乱,先去将赵王府给炸一遍,这也叫平叛,这就是谋反,还有什么可说的?
太皇太后抚案,她似乎一丁点都不急,只是冷眼旁观。
慕太后看陈凯之的目光,充满了慈和,她见陈凯之这智珠在握的样子,倒是少了一份担心,她更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姚文治则是面上带着浅笑,还是那老神在在,一切的事都和他无关的样子,只是有时,他察觉到似乎太皇太后的眼眸微微撇向自己时,才摆出那么点儿凝重之色。
面对着气冲冲兴师问罪的陈贽敬,陈凯之抿嘴一笑,他道:“因为我觉得赵王府里有异常。”
“有什么异常,你来说说看?”陈贽敬依旧目中带着严厉,不给陈凯之分毫试图想要诡辩的空间。
陈凯之道:“我带人到了赵王府,竟发现,赵王府里大门紧闭,没有任何声息,仿佛外头发生了民乱,和赵王府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这……也是异常吗?昨天夜里,多少的府邸都是如此,难道他们也异常?”陈贽敬怒道。
陈凯之叹了口气:“这才是不合理的地方,别人可以躲起来,这是因为,天下并不是他们家的啊,这内城的所有府邸,任何一个达官贵人,若是当真让这乱民成了事,他们尚且可以称臣,可是这天底下,唯有赵王殿下,听到了民乱,是绝不可能苟且偷生的。”
“……”陈贽敬目露凶光:“这是什么理由。”
“这当然是理由。”陈凯之正色道:“我乃太祖高皇帝之后,深知乱民要动摇的乃是我大陈的祖宗社稷,尚且心急如焚,连夜赶来与殿下共商讨逆,而赵王殿下,乃当今陛下生父,更是太祖高皇帝嫡系血脉,天下说是赵王殿下的,也没什么错,按理而言,赵王殿下该是忧心如焚,满心的想着戮力讨贼才是,怎么会龟缩起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呢?”
………………
想要月票。
第七百三十七章:殿下疑为乱贼
陈贽敬一呆,脸上的肌肉不由抽了抽。
陈凯之问的义正言辞,可细细一咀嚼,是啊,陈凯之是同宗,尚且知道这是大陈的江山社稷,听到外头到处都是乱民的喊杀,于是心急如焚,立即集结人马,前去赵王府要共商讨逆。
可你陈贽敬就更不同了,你陈贽敬乃是景皇帝的嫡亲血脉,是天潢贵胄中的天潢贵胄,而且坐在帝位的人是你的儿子,这就相当于是你江山呀,乱民要毁你的江山,而你竟龟缩在赵王府,这难道还不足够蹊跷吗?
按道理是不可能的呀,你赵王这么在乎皇帝的人,乱民猖獗之际,怎么能坐视不理?
陈贽敬脸拉了下来:“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凯之直视着他,嘴角微微一勾,竟是笑了:“我想的是,赵王殿下一定会忧心陛下的安危,一定会顾念社稷的存亡,所以绝不可能苟且偷生;更何况……”陈凯之朗声道:“更何况我历来知道,赵王殿下有贤王之名,大陈内外,无不赞誉有加,都说殿下礼贤下士,辅佐社稷,苦民所苦……”
贤王……
陈贽敬确实是贤王。
这一点连陈凯之都不得不承认,因为京师里太多人提到赵王殿下,都会表现出足够的敬意。
便是寻常的百姓,似乎对于陈贽敬的印象都不坏,关于赵王殿下的贤明,也算是朝中的一个共识了。
无论这是陈贽敬惺惺作态也好,是他下头的那些门客、名士为他鼓吹也罢,总之,他名声就在这里。而陈贽敬,显然也很享受这贤王之名,因而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
陈凯之目光掠过一丝狡黠之色,旋即便正色道:“在我心里,殿下就如周公旦一般。”
陈贽敬有一种被讽刺的感觉。
周公旦在周武王病逝之后,而当时的成王年幼,所以他摄政辅佐,此人乃是儒家的先驱,周礼便是由他编著,可谓奠定了周朝数百年的基业。
陈凯之旋即道:“若是周公旦得知有人谋反,会无动于衷吗?会闭门不出?”
陈贽敬顿时像吃了苍蝇一般,整个人被呛得喘不过气来。
不过,仅是一会的事,他嘴角微微勾了勾,忍不住的讽刺起来:“只是民乱而已,不足为患!”
他在找理由,是,按理来说,他是贤王,他是皇帝的父亲,陈凯之尚且急着要弹压民变,何况是他这样的人。
所以他得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才能蒙混过关。
陈凯之叹了口气,却又奇怪的看着陈贽敬:“昨天夜里,天色昏暗,我在北镇抚司当值,只听四面都是喊杀,四处都有火光冒起,黑暗之中,一切都无从分辨,更不知有多少乱臣贼子趁机作乱,也不知,有多少人参与其事,遑论贼人夺取了哪里,占据了哪一处津要之地,甚至……京营之中,是否有人参与了民变,也都一概不知。我是锦衣卫都指挥使,此次民变来得急,乃至于锦衣卫尚且对民变不清不楚,可是……殿下人在王府,闭门不出,如何知道,这一场反叛不足为患呢?”
“……”陈贽敬红着脸,睁大眼睛,一时无言,竟是无法反驳了。
这其实不过是他心里有鬼罢了。
一个心里有鬼的人,为了掩饰一个谎言,就不得不用更多的谎言去掩盖,可谎言越多,便少不得要破绽百出了。
陈凯之目光灼灼的看着陈贽敬,一字一句的道:“除非……赵王殿下对这些乱民知之甚详,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乌合之众,也知道没有京营的人参与,更知道,这只是单纯民乱,更多人,不过是被裹挟,人数虽多,实则却是不堪一击,因此,殿下才安心的在王府之中,大门紧闭,对外头所发生的事,漠不关心,是吗?”
陈贽敬像是被针扎了一般,很是难受,他便像个发狂的狮子,立即反驳陈凯之道:“不,不知。陈凯之,你别含血喷人。”
这是决不能承认的。
乱民在夜间叛乱,赵王怎么能知情呢,若是说知情,这不就是告诉所有人,这件事是他陈贽敬指使的吗?若不是他指使,他怎么可能这么清楚,怎么可能这么镇定。
陈凯之见他面有慌色,不禁眯着眼,淡淡一笑:“真的不是?”
满朝文武此时所有目光俱都落在陈贽敬身上。
太皇太后则似笑非笑的样子,看着陈贽敬。
陈贽敬有点慌了,恶狠狠的瞪着陈凯之,厉声道:“一派胡言,本王对这些乱党,一概不知,陈凯之,你敢污蔑本王?”
陈凯之摇摇头:“不敢。”
陈凯之显得很恭顺,不敢逾越自己的身份,站在面前的,毕竟是赵王殿下,总要给他一点面子。
陈贽敬这才不禁松了口气。
可这时,陈凯之才道:“可正因为如此,我深信赵王殿下一定心忧陛下,心系社稷,乃是大大的贤王,断然不会对外头的民变而无动于衷;更深信,赵王殿下绝不可能煽动民乱,或者和这民变有什么关系。可到了赵王府时,却见赵王府大门紧闭,赵王府竟没有一分半点平叛的征兆,所以,我才意识到,赵王殿下可能已经被乱民所劫持,当时在夜里,到处都是喊杀,想到赵王殿下性命垂危,所以才不得不杀入赵王府,想着拯救赵王殿下,这……有错吗?”
我看你有危险,我才冒死救你,你怎么就不领情呢?
陈贽敬的脸色僵硬下来。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特么的人家给了你一个耳光,还振振有词的说,这是为了你好啊,可不要不识好人心呀。
陈凯之正色道:“我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自民变发生,我立即纠集人马,保护赵王殿下,直到冲入了赵王府,方知一切都是误会,可赵王竟不知所踪,于是,我与诸王会同赵王府护卫连夜平叛,清剿乱民,我陈凯之乃是大陈宗室,这一切,俱都是我应尽的本分,理所应当,昨日到现在,我已二十个时辰不曾睡过,马不停蹄,斩杀乱贼,护国安民,也总算是对得起我这护国公三字,而今,京师大定,固然,我对赵王府可能有不敬的地方,可是赵王殿下行迹过于可疑,而当时四处大乱,我既预备平叛,深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我想……”
陈凯之振振有词,正气凛然的道:“我想若是列祖列宗们在上,知道我昨夜的作为,绝不会见责。反是赵王殿下,当时我带兵至赵王府,可赵王府不只是门窗紧闭,我屡屡求见,可府里只说赵王殿下不见外客,赵王殿下,你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倘若赵王殿下遇到如此可疑之事,倘若,赵王便是我,而赵王却疑心陛下被贼人劫持,会何去何从?”
陈贽敬嘴角微微抽了抽,竟是无法回答。
最重要的是,他心虚了。
尤其是陈凯之说到莫非赵王殿下勾结了乱党的时候,陈贽敬固然知道,这些乱党和自己绝不会有任何勾结的铁证,可陈凯之一语道破了天机,还是让他心乱的厉害。
这个时候无论他说什么,都是不对的,陈凯之明明为了大陈江山着想,你赵王还想说什么呢?
太皇太后面带微笑,这时道:“来人……”
她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方才一场对峙,既使某些想要落井下石的人哑了火,也使不少人心里生出某些不可描述的念头,可无论如何,所有人都明白,陈凯之的一切理由,俱都解释的通。
除非,陈贽敬承认自己勾结了乱党,或者说,他自认为自己压根不关心社稷,更不是什么狗屁贤王,遇到了民乱,只求明哲保身,龟缩在赵王府做了缩头乌龟。
否则,陈贽敬确实没有理由职责什么。
赵王府……赵王府虽是被袭了,据说许多院落夷为了平地,可是……毕竟是非常之时嘛,虽然有所牺牲,可人家也是为了赵王殿下好,更是为了平叛,所以……赵王殿下,这是公义,为了公义牺牲一些,又算的了什么?
而许多人更关心的却是,太皇太后的心思是什么。
这场对质固然精彩,陈凯之可谓是振振有词,完全让人找不到反驳的由头,而至关重要的却是太皇太后的态度。
此时,所有人都已经隐隐有了感觉。
从今日开始,这军政事,似乎已经开始悄然的从慕太后和赵王党手里,悄然的向这位太皇太后手里转移,这是一种潜移默化,并没有什么激烈的斗争手段,却如春风细雨一般,润物无声。
等到所有人蓦然回首时,方才意识到,那坐在小皇帝身边的太皇太后,似乎她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开始主宰着每一个人的命运。
于是,所有人恭顺的微微欠身,预备聆听着太皇太后做出最后的裁决。
太皇太后凤眸扫视了殿中一眼,看了看众人,她显得并不急,而是敛了敛袖,微微抿了抿唇,才轻声细语道:“来人啊,取哀家的披肩来。”
第七百三十八章:有功
太皇太后这番话,却是震惊四座。
倘若这个时候,太皇太后表现出任何的情绪,无论是大喜还是大忧,其实,都可以被人所理解。
毕竟凤心难测。
可是呢,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取……取披肩来……
这不是逗人玩嘛。
可偏偏,越是太皇太后心思难测,越是令人惶恐和紧张。
一个人,你若是能摸到她的脾气,知道她的胃口,晓得她的行为模式,这等人无论身份再如何高贵,终究……也不使人畏惧,因为她是可控的,只要自己不触犯她的逆鳞,心里便有了底。
这样就知道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情不该说。
可似太皇太后这般,实在让人提心吊胆。
众人根本不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他们该注意点什么,这才是最让恐怖的事情。
宦官听罢,快步而去,这里距离万寿宫,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即便是疾步往返,也需小半时辰,于是,这殿中一下子仿佛窒息了,没有人说话,因为太皇太后闭着眼睛,似在养神,而所有人不得不三缄其口。
只有不耐烦的小皇帝,似乎想要乱动,却被一旁的小宦官忙是止住,低声哄着。
小皇帝已经长大了许多,可毕竟还是懵懂,他根本无从知道,在这殿中发生了多险恶的事,更不知道他的父王此刻正忐忑不安,不知自己的祖母,在谋划什么。
他已接近八岁,比寻常的孩子要长得高大不少,可面上的倨傲之色,却从没有变,也只有在太皇太后和慕太后面前,方才会收敛一些,若换做是其他的场合,只怕早已吵闹起来。
良久,那小宦官才去而复返。
小宦官拿着黄绸包着的披肩到了太皇太后面前,太皇太后接过,手轻轻抚着,似是感受到了这丝线的柔感,良久,她吁了口气:“天气啊,愈发的冷了,凛冬将至啊,诸卿家们,想必每日早朝入宫,也都辛苦的很。”
“哀家,虽也出身望族,可家教,倒也还过的去,自小呢,哀家的母亲,便教哀家针线,你知道她怎么说的?她的教诲,至今难忘,她告诉哀家,这女人啊,无论是什么身份,无论是身为人母了,亦或还是待字闺中,是贵是贱,有一样东西不能落下,那便是女红,这女红犹如男子们读书、骑马一般,是不能荒废的。”
太皇太后话里有话,这让人很难捉摸,然而她眼眸微微一抬,环视了众人一眼,笑了,似乎好像没什么话说一样的,轻轻的吞了一口气,才又继续开口道。
“哀家听从了她的教诲,无论是待字闺中,还是入了宫,又或者是成了皇后,成了太后,成了太皇太后,这女红却是不敢落下,因为这便是女人们读书、骑马啊,你们男人,为何要读书,读书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知晓大义,读了书,就晓得义之所在,虽艰必赴。男人们还要学骑马,学了骑马,通晓了骑射,就可以匡扶天下,可以护国安民,否则,留在世上,庸庸碌碌,无论是贵为王侯,也不过是浑浑噩噩罢了。”
“这披肩,是哀家亲自刺绣的,本来是想着,给无极用,无极是哀家的孙儿,他马上就要回京了,他是先帝的血脉,哀家本希望他一辈子都在外头,平平安安即可?为什么,因为难为生在帝王家啊,有些时候,活的简单一些,也无不可。”
她娓娓道来,语气轻柔,众人却认真倾听,一个字都不敢遗漏,拼命的想耗尽自己所有的才智,去挖掘太皇太后这话背后的深意。
太皇太后最后深深叹了口气:“可现在,既然你们非要让他还朝,好,还朝就还朝吧,哀家就织了这么个护肩,陛下那儿织了,无极也织了,噢,还有……”她朝梁王和郑王二人看了一眼:“梁王世子、郑王世子都织了,这是一点心意,论起来,他们都是皇孙。”
太皇太后说着便笑了笑:“哀家不会读书,也不曾学过骑马,想要表达心意,也只有靠这女红了。”
她说着,已是长身而起,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她轻快的步伐移动,徐徐的,太皇太后走到了陈凯之身边,凝视着陈凯之,旋即,目光又落在陈贽敬身上,又道:“你们啊,论起长幼来,也算是叔侄了吧,是同宗,也都是太祖高皇帝之后,更都是男人。”
陈凯之和陈贽敬拜倒:“娘娘……”
太皇太后却是弯下腰,直接将这护肩披在了陈凯之的身后,这用不知何处锦绣再施以金线刺绣的披肩披在陈凯之的身上,给陈凯之带来了一丝冰凉。
众人一看,脸色变了。
太皇太后都说了,这是给皇孙们织的,现如今,却披在陈凯之的身上。
这意思在明显不过了。
太皇太后凤眸微转,看了众人一眼,又笑了起来:“会读书,会骑马,还得有担当,重社稷,昨夜,真是让人心惊肉跳,这满朝文武都在做什么?都躲着,害怕了。害怕什么呢?有的人害怕乱民,这叫做明哲保身;有的呢,害怕若是平叛,引起朝廷的怀疑,遭来弥天大祸,这也是明哲保身。能站在这里的人,要嘛是读书厉害,要嘛是精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