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文豪-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凯之抬眸一看,只见曾光贤显得急躁不安的样子。
“殿下,殿下,半个时辰之前,懿旨出来了,不只如此,关中一支先锋军已直抵京郊一带,是两万骑军!”
两万骑军……
陈凯之微微皱眉,一般情况,军队不会单纯骑兵出击的,骑军一般作为先锋,若是来了两万骑军,就意味着后续还会有军马到来。
陈凯之却更关心的乃是懿旨,他忍不住道:“什么懿旨?”
“懿旨之中,说是已寻访到了皇太子,昭告天下,皇太子就在京中。”
果然……
陈凯之心里知道,太皇太后已经急了,这是迫不及待的想反击,想要将他一网打尽了。
因为太皇太后深深的感到威胁,这个女人一直心狠手辣,心思缜密。
因此她非常的不安,他这一边,锦衣卫拿住了王世杰等人,随时可能掌握许多的证据,另一面,陈凯之下诏勤王,各地踊跃,甚至还有知府组织义兵。
北海郡王和东山郡王亦是直接出兵,其他各镇,也有为数不少,派遣出了兵马,人数虽少,却是一种表态,摆出了愿意支持摄政王的架势。
现在的太皇太后,渐渐开始发现时局变得对自己不利起来,时间拖得越久,局势可能更加糟糕,这对她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杨氏越是机关算尽,可这世上,也全不是靠着阴谋诡计,便可以使自己高枕无忧的,毕竟,封疆大吏和宗王们都不是傻子,当初他让陈凯之和与整个宗室作对,而今,当所有人回过味来,当所有人意识到,陈氏在庙堂中的势力已基本铲除,这便使许多人开始焦虑起来。
而正在这时,陈凯之和太皇太后的反目,恰恰是原本焦虑重重的大陈朝文武看到了新的希望。
虽说对他们而言,陈凯之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可现在,却是最不坏的选择,总比让太皇太后掌权来的多。
至少,陈凯之还姓陈,还是宗室,也只有寄望于他,匡扶天下,保护社稷宗庙了。
太皇太后显然感觉得一个新的赵王已经冉冉升起,而且这个赵王,比之从前更加强大,这个从底层爬起来的‘赵王’,行事更加果决,且亲手练出了精兵,拥有一处连户部都妒忌的财源。
太皇太后已经等不及了,要准备动手了,这行动之快。
陈凯之虽然想到太皇太后会反击,可是也没想到她动作快得惊人,他不禁厉声道:“请晏先生,请陈参军,请……”陈凯之眯着眼,厉声道:“请汝阳王,除此之外,勇士营、锦衣卫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俱都来此!”
其他人,还可以接受。
可曾光贤和吴佥事一听到汝阳王三个字,却是一呆,二人面面相觑,汝阳王的事,他们是知道的,毕竟是陈凯之的心腹,这汝阳王近来都被锦衣卫保护,四处修书,为陈凯之联络各镇诸侯。
按理来说,汝阳王的身份极为敏感,若是这身份被人所知……
曾光贤忍不住悻悻然道:“殿下,汝阳王的身份,是否秘而不宣……”
陈凯之抿嘴,笑了,淡淡道:“光明正大,有什么妨碍,现在汝阳王乃是本王上宾,谁敢动他一根毫毛,便是我陈凯之的死敌,请来吧,今日之后,大陈朝,便再容不下二虎了,这数十年来乱政的局面,也该有一个了断!”
说着,他已坐下,一双眼眸依旧微眯着,整个人变得格外的冷静。
与此同时,北镇抚司的快马,已是疯了似得朝着各处而去。
接着,越来越多人到了。
他们不敢急着贸然去见陈凯之,而是先在廊下等候。
数十个勇士营的武官,王府里以晏先生为首的一批门客,锦衣卫千户以上的高层,还有那汝阳王。
汝阳王一到,众人便不免都朝他看去,见他面目全非的样子,有人并不知他的身份,只是觉得奇怪,晏先生似是略知一些,朝汝阳王一笑。
汝阳王的脸,无论是任何的表情,俱是恐怖如斯,他只朝晏先生点点头,不过眼眶却有些微红。
显然,如此大张旗鼓、毫无避讳的将他请来,原因只会有一个,那便是……陈凯之已经决心最后一战了。
接着,有个文吏出来,朝他们行礼:“请进。”
众人鱼贯而入,而陈凯之,却已高坐在了案牍之后。
陈凯之左右四顾,见到了一个个熟悉的人,也不绕弯子了,而是直接开门见山:“太皇太后已下了懿旨,诸公想来,已经得知消息了吧。这些年来,大陈政局紊乱,这是谁之过?”
他笑了笑,知道许多人想跃跃欲试的回答,陈凯之却摇摇头,神色淡淡的说道。
“你们一定会说,这都是太皇太后一介妇人,干预国政的结果,可我并非这样看,在我看来,并非是谁忠谁奸,也并非是谁有什么图谋,其本质,就只有一个,在这大陈的庙堂之上,老虎们太多了,太多了。”
“历来的天下,只有政令如一,只有一言九鼎,何来的这么多所谓摄政?”陈凯之目光幽幽环视了众人一圈,便正色道:“这天下,不需什么摄政,也不需有人干预政事,既然现在出主意的人多,下旨意下诏书的人多,那么为了宗庙社稷,总要分出个你死我活,分出个胜负,留下最后一人。”
陈凯之这话带着几分血淋淋的意味,天下只有一个主人,一山不容二虎,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至于太皇太后如何如何,北静王如何如何,这些,不过是道义上的批判,好教自己站在一个名正言顺的立场而已。
也就是说,接下来,比的只是拳头了,谁更加果断,谁的拳头更硬,谁才可以脱颖而出。
大陈已失其鹿,陈氏和杨氏共逐之!
八百四十九章:必要时格杀勿论
陈凯之深吸一口气,他见众人默然无声。
此时,陈凯之也知道,接下来,便是至关重要的时刻,这一刻,决定了今日在此之人的生死。
陈凯之目光灼灼的环视了众人一眼,随即便开口说道:“事到如今,唯有共同戮力,再无回头路可走了,新皇子,已在路上,懿旨之中,说的也很明白,此人,乃是皇太子。”
“若如此,当今陛下,又成了什么身份?”
陈凯之的反问,道出了许多人的焦虑。
这个懿旨中的皇子若是皇太子,那么,当今皇上,该是皇子。
而另一个皇子,乃是诸子余孽所出,这意味着什么呢?
诸子余孽所生的皇子,怎么可以做天子,而一旦如此,何至于文武百官,便是各国和衍圣公府,都会逼迫皇帝退位,新皇帝登基,那么今日,在场的所有人,又算什么呢?
太皇太后既然敢下这懿旨,那么势必,拥有足够的证据,甚至,已有了完全的准备,她谋定后动,绝不会给陈无极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而一旦新皇登基,对锦衣卫,对勇士营,对北静王府,便是致命的打击。
不仅仅如此,这些曾经拥护过他的人,都将会遭受到打击,这样的局面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想见到的。
陈凯之很清楚,成败就在此举,因此他眯着眼眼眸,郑重的说道:“事已至此,本王心意已决,勇士营……做好准备!”
陈义兴和武先生站了出来。
陈义兴详细的给陈凯之汇报道:“飞鱼峰中,储存的粮食、火药足够维持三个月。”
武先生道:“七千新老勇士营将士,枕戈待旦,在懿旨下达之后,卑下已停止了操练,令将士们随时下山。”
陈凯之颔首点头:“很好,现在这城外,有两万关中骑军,而城内,亦不知有多少明里暗里的敌人,为防反未然,勇士营必须做到随时可以进击。”
说罢,陈凯之变正色吩咐道:“锦衣卫各卫所,亦要如临大敌,稍有风吹草动,要随时来报!”
曾光贤不禁重重点头道:“各位所已监控城内外各处,必要时,只需殿下一声号令,便可行事。”
陈凯之轻轻颔首,目光看向曾光贤,一字一句的说道:“尤其要注意到的,是那皇子的下落,他定不会在宫中,可想来,一定就在京师之内,太皇太后既已做了万全准备,绝不可能让他在京城之外。有他的消息,立即来报。”
“卑下早已吩咐下去了。”曾光贤道。
这‘皇子’,方才是重中之重,曾光贤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同知,如何会不知?若是这个皇子入宫的话,那他们这些人都将完蛋,因此此刻所有人都很关心他的消息,或是下落。
陈凯之随即看向了晏先生,认真的询问道:“晏先生,可有什么可补充的吗?”
晏先生深深看了陈凯之一眼,旋即便正色说道:“而今懿旨已发,宫内宫外,已无退路,陛下处在深宫,生死未卜,事已至此,已不容他想,必要时,需当机立断,立即夺门,城外的关中铁骑,只要敢入城,殿下就该有所动作。”
陈凯之颔首点头。
现在形势极其微妙,一旦关中铁骑有动作,勇士营也必须得有必要的动作。
晏先生看了众人一眼,旋即便格外郑重的说道。
“至于文武百官,眼下形势不明,怕也无法指望的上他们,陛下和殿下,已是危如累卵,老夫以为,必须尽快搜出那皇子的踪迹,必要时……”
陈凯之眼里已掠过了幽光,补充道:“必要时……格杀勿论!”
这个人,可是皇子的身份,即便没有验明正身,也是至关重要的人,可若是擅自格杀勿论……
陈凯之面带笑,和晏先生对视一眼,似乎双方已有了默契,陈凯之笑道:“传诏!”
“锦衣卫悉数出动,将这京师翻个底朝天,挖地三尺,也要找出这个人,若有消息,立即传报!”
“遵命!”
……………………
各卫各百户所的锦衣卫已经出动了。
一个个气势汹汹,他们截住了各处的街道,接着开始一条条街巷搜查宅院,许多人还算配合,因为平日里,锦衣卫还算规矩,因为这些锦衣卫的力士薪俸不低,而且南镇抚司严令禁止扰民,烧杀劫掠之事,锦衣卫却是极少做的,就算有人胆敢如此,南镇抚司亦是严惩不贷。
听说要搜人,大家乖乖开门准他们进去搜,可即便如此,还是鸡飞狗跳。
与此同时,宫中也变得不安生起来。
万寿宫里,这里原有的禁卫居然直接被调走,新换上的禁卫,竟是羽林卫的副将王安亲自带队,这里一下子,变得禁卫森严起来。
显然,羽林卫内部,也开始出现了分歧,只是眼下,形势微妙,这貌合神离,倒还没有引发什么剑拔弩张。
几个杨氏子弟已至万寿宫,除此之外,竟还有内阁首大学士,以及顺国公方吾才等。
太皇太后显得极为冷静,安静的看着众人,她手轻轻搭在扶手旁,慢悠悠的道:“谁曾想到,皇太子竟另有其人呢。真是可怕啊,而今克继大统的,竟是诸子余孽之后,乾宁宫那儿,怎么样了?”
“娘娘,王安已令一队人马,在那‘护卫’陛下了,娘娘勿忧,不过,那慕绪也命人带了一队人去。“
“哦。”太皇太后眉头微微一挑,淡淡问道:“慕太后那儿呢?”
“也是如此,不过慕绪亲自带人镇守在那,王安不敢造次,只让一队人监视着。”
太皇太后嘴角微微抿了抿,旋即便慢悠悠的开口说道:“哀家的兄弟,已从关中带兵而来,两万骑军,就在城外,后续的兵马,怕也是这几日就到了。还有城中京营,神威营那儿如何了?”
回话的乃是杨剑,平时很低调的人,可现在,他似乎对京里的情况如数家珍:“神威营都督也已做好了准备,明镜司那儿,也在监视着城内的一举一动。怕就怕有人想要狗急跳墙。”
“狗急跳墙!”太皇太后冷若寒霜,从鼻孔里出气:“哼,还真以为,可以翻得起浪来吗?天数已变了,大陈的军民百姓,都不是傻子,怎么会容许,一个诸子余孽之后,窃据天子之位,即便哀家在城外,没有关中铁骑,这些乱臣贼子,莫非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吗?实是可笑,哀家看,有人是要慌了,是要急了,呵……”
她一声冷笑,随即又冷静下来,略微的沉吟片刻,便轻轻皱眉,冷声提醒众人:“要小心,无论如何,眼下还是要万事小心为宜。皇太子的身份,很快就可以确认,哀家已布置妥了,就等百官入朝,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至于陛下,让一个人去宣读哀家的懿旨,告诉他,好生在乾宁宫里,安分守己,是他的,便是他的,不该是他的,他也别有非分之想,若是能安分,尚不失一个归命候,可倘若不知好歹,便是刀钺加身了,现在,谁也保不了他,也没人救的了他。”
她眉头皱得越发深了,目光深沉,显然为了今日,她已谋划了许久。
其实,原本她不需用这备用的计划的,原以为只要陈无极登基,便可高枕无忧,只是……她还是万万没想到,这陈无极竟然是如此胆大,一次次的冒犯自己,竟和陈凯之沆瀣一气,这已完全超出了容忍的范畴之内,否则,何至于如此的麻烦。
还有那陈凯之,当初扶持他,是为了让他针对赵王,谁料到,此人现在竟是尾大难掉。
真是很让她头痛,自己扶持起来的人,竟是都和自己作对,真是世事难料呀。
而如今,她也只能用这备用的计划了,将一切的隐患,悉数铲除。
“娘娘……”有人疾步进来,随即拜倒在了太皇太后面前。
“何事?”太皇太后冷着脸,目光幽深的看向来人。
“娘娘,明镜司来报,陈凯之召集了北静王府、锦衣卫、勇士营的所有客卿和武官,其中……其中……还有汝阳王……”
汝阳王……
太皇太后瞳孔微微的收缩,一双目光变得深邃无边,面容微微抽搐了几下,随即便冷哼出声:“果然,哀家便知道,这个小贼,早已和汝阳王沆瀣一气了,汝阳王在十数年前,与诸王谋反,早已被定为了乱臣贼子,朝廷一直都在按图索骥,四处通缉捉拿,而今,这钦犯竟被陈凯之待为了上宾,果然……果然如此,陈凯之的反状已露,今时今日,哀家决不能留他了!”
她大袖一挥,虽是厉声的呵斥。
也可见她心底的愤怒,在她看来,汝阳王一直是自己的死敌,而陈凯之想必,早就和汝阳王狼狈为奸,今日,更是堂而皇之的公布了汝阳王的身份,意欲何为?已是不用想便能知道了。
“陈凯之……这是当真要狗急跳墙了!”
第八百五十章:真假皇太子
这汝阳王,一直都是太皇太后肉中之刺。
而今,终是出现了。
太皇太后目光幽幽,面上带着杀气。
而眼下,似乎陈凯之也在暗示着什么,这分明是告诉太皇太后,而今,陈凯之已决心反击,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那就是他要反,不会在给她留任何的情面了。
“也好。”太皇太后想了一会便笑了笑,一双眼眸微微眯起,看了众人一眼,才慢悠悠的说道:“正好趁此机会,一网打尽,你们看,如何?”
那此前的杨剑不禁道:“娘娘,眼下唯一该防范的是勇士营,原本娘娘想要调虎离山,谁料到这陈凯之……”
太皇太后轻轻摇头:“哀家自然知道,勇士营的厉害,只是,陈凯之当真敢夺门么?他敢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吗?哀家毕竟是太皇太后,他敢这样做,就是自绝于天下,那些勇士营,又当真敢和他这般孤注一掷?再者说,而今,陛下的身份已经有了疑虑,倘若没有疑虑,他还可以以奉皇帝密旨的名义行事,可现在……上下猜疑,关系到了皇帝是否诸子余孽的身份,他难道就一点都不担心,被人也认为是诸子余孽,天下各国共讨之?”
她目光深深眯了起来,露出几缕冷意。
“陈凯之这个人,哀家比你们清楚,此人绝非是鲁莽之人,他凡事,都会留有后路,你们别看他胆大包天,可实则,却是谨慎无比,若是他当真是个莽夫,也不至于到现在让哀家头痛了。”
众人默然,许多人心里倒也认同。
太皇太后说的一点都没有错,现在就在天下人疑虑陛下身份的时候,陈凯之倘若当真敢这样做,就是做好了来做这乱臣贼子的打算了,就算让他杀入了宫中来,又如何?别看外头那些节度使和都督们,倒是支持这陈凯之,竟是驰援济北。
可倘若当真有这么一个皇太子,而陛下果真和诸子余孽有关,陈凯之这般做,必定会被所有人抛弃。
这千年来,独尊儒术,诸子余孽被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何况,还有这么一个皇太子。
若是陈凯之敢支持诸子余孽的后代,他必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太皇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才慢吞吞的道:“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天下人见一见这位皇太子,更是拿出所有的证据,到了那个时候,陈凯之便成了瓮中之鳖,他固然再如何不甘,可事已至此,他也无能为力。除非,他真想要做乱臣贼子!”
太皇太后随即一笑,朝方吾才道:“方先生以为呢?”
方吾才定了定神,便朝他笑道:“娘娘圣明。”
太皇太后目光变得幽深,声音也略微的透着冷意。
“方先生难道没有什么可说的吗,哀家知道,你一向足智多谋的。”
方吾才想了想,道:“诚如娘娘所言,一切至关重要的,便是证明皇太子的身份,只有将此公布于众,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拿出可信服的证据,则一切都水到渠成,陈凯之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太皇太后颔首点头:“方先生与哀家,果然不谋而合。”
说着,她抿嘴轻笑,很是满意的点头。
却在这时,外头又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这一次,却是杨昌亲自跑来,他显得气喘吁吁,一副焦躁不安的样子。
太皇太后见他如此,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整个人很是不安起来。
现在是关键的时刻,杨昌理应在宫外掌管着明镜司,明镜司至关重要,怎么可能在这时入宫来,除非……发生了大事。
太皇太后娥眉深深一皱,直勾勾的看着杨昌,不解的问道:“何事?”
“禀娘娘。”杨昌缓了口气,方才强自镇定,道:“锦衣卫出动了,四处侵门踏户,在搜索……搜索钦犯,虽是口里说是钦犯,可卑下以为,他们是想找到皇太子……”
太皇太后眉稍一挑,面容微微一搐,旋即便厉声道:“哈哈,这陈凯之,还真是急了,他莫非是想在身份确凿之前,找出皇太子,以为如此,便可以平安无事了吗?他以为哀家就这一点能耐?”
太皇太后非但不恼,反而眼里掠过了喜色,有些得意起来。
这并不是坏事,只说明,陈凯之彻底的乱了方寸,寄希望于能够提前找出太子,解决掉这个隐患。
若是皇太子没了,那么,即便太皇太后有再多的证据,又能如何?
可杨昌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顾虑重重的,显得很担忧,咽了一口唾沫,才着急的说道:“陈凯之固然是急了,可是娘娘,无论如何,现在皇太子就在京中,虽是妥善的安置起来,一时半会,锦衣卫也休想得到他的行踪,何况,还有足够的明镜司校尉保护,可迟早,他们会探寻到蛛丝马迹,陈凯之素来胆大包天,若是到时直接强攻,索性来个毁尸灭迹,也难保,不会贻误了娘娘的大事。”
太皇太后收起笑容,也变得谨慎起来,她起身,巍颤颤的在殿中来回的走动,每一个人都大气不敢出,等待着太皇太后的反应。
她走了几步,眉头深深的皱着,似乎在想策略,又似乎只是随意的走动。
太皇太后来回走动着,突的驻足,目光浅浅一眯,环视着众人一眼,最后落在杨昌的身上,才道:“你说的对,夜长梦多,事不宜迟。都到了这个地步,已不能再等了,他要捉拿钦犯是吗?传旨意,召集百官入朝,京中七品以上文武官员,一个都不许落下,除此之外,宫中预备车辇,令王安安排五百羽林禁卫,会同明镜司,前去迎接皇太子大驾。”
太皇太后笑吟吟的道:“大张旗鼓的去接人,今日,就将一切都公布于众吧,那陈凯之现在打着捉拿钦犯的名义,想要借机杀皇太子,那么,就当着天下人的面,告诉陈凯之,皇太子就在这里,宫中派人去相迎,倒要看看,锦衣卫有没有胆,敢将他当做钦犯。”
说着,太皇太后厉声道:“立即传旨,姚卿家……”
姚文治道:“老臣在。”
“你来亲自草诏。”
姚文治颔首点头。
此时,他心里已明白,胜负已分了,今日太皇太后将他也叫来万寿宫,便是向姚文治展示,她已稳操胜券,而姚文治是何等聪明之人,心知当今陛下已和诸子余孽牵扯上了关系,皇太子亦开始彻底表明身份,陈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