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文豪-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业接过了文章,只略略地扫视了一眼,他所考虑的,自然不是是非对错,面上一冷,便道:“陈凯之,这文章,你如何解释?”

    这番话,实在太有语言艺术了。

    陈凯之不得不佩服起这位杨掌宫,他只问自己如何解释,摆出一副这文章确实有问题的样子,却又不将这文章的问题指出来,留有余地。

    显然,杨掌宫的性子,是个极度稳健之人。

    周壁则在一旁冷笑,在他看来,而今算是大局已定了。

    无论这文章如何,罪肯定是要治的,因为无论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可杨大人说有错,他陈凯之就算有一千张嘴,也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时听杨业轻描淡写地又看了周壁一眼:“周教导,举人入学之后,胡乱写一些禁忌文章,顶撞学官,殴打差役,当如何处置啊。”

    周壁正色道:“大人,这其中哪一条都堪称是恶劣,罪无可恕,若是三罪并罚,理应革除学籍,交京兆府定夺。”

    此言一出,便算是定性了,杨业点了点头,似有认同的意思。

    这一次,显然他是想杀鸡给猴看,免得这学宫里再有什么幺蛾子,至于其他各院的掌院,也都微微点头,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倒是不需表什么态。

    外头的读书人们,有人听得清晰,顿时打了个寒颤,革了功名,这就什么都完了,好不容易才走到今天,这是多不容易的事。

    而更可怕的却是,革了功名之后,若是再交给京兆府,这就成了罪囚,只怕京兆府那里,最轻也要判一个流放,多少人流沛千里之外,甚至中途暴毙而亡。

    杨业目光已如冷锋一般落在陈凯之的身上,而就算到了此时,陈凯之的脸色依旧没有显露出一点的畏惧之色。

    这是最令杨业所震撼的。

    这个家伙,居然表现得很轻松。

    仿佛一切,他都已经掌握了一样。

    难道他一丁点都不害怕,莫非……他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而此时,陈凯之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就像是孩子一般,露出很纯真的笑容。

    可是这深邃的眼眸背后,又像是一个饥渴难耐的野狼,此刻看到了自己的猎物,一步步步入自己的陷阱,现在……

    陈凯之深吸一口气,是时候告诉他们,什么叫做有文化的liumang了。

    陈凯之文质彬彬的,他浑身所散发的,是一股宁静的力量,然后,他很恭敬地朝杨业行了个礼:“可是大人明鉴,这并非是学生的文章啊。”

    看着杨业拧着深眉,陈凯之不紧不慢地道:“学生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这是学生的文章。”

    不是他的文章?

    杨业一呆,然后冷冷地看向周壁。

    周壁也有点发懵了,他看着陈凯之面上的笑意,顿感有一种被人算计的感觉,背脊不由直发凉。

    真是活见鬼了。

    这是怎么回事?

    杨业厉声道:“那么,这是何人的文章?”

    陈凯之慢吞吞地道:“学生才疏学浅,既来学宫,自是来学习的,怎敢轻易下笔撰文?就如这篇文章吧,抄录的乃是文昌院刘梦远刘先生的大作,难道这篇文章……大人不曾读过吗?”

第二百零八章:撕逼小能手(5更求月票)

    乃……是……刘先生的大作?

    周壁的脸,这一刻却是凝固了,整个人都石化了一样。

    这尼玛的什么鬼?

    为何不早说。

    人群又开始骚动起来,至少在这学庙外头,已是无数的惊叹。

    刘先生的文章,居然犯有禁忌吗?

    刘梦远也来了,他一直在杨业的身后,并不起眼,而现在,他却成了众矢之的。

    周壁已经急了,冷汗自额上冒出来:“你既说抄录,可是为何……为何不见原稿?”

    对啊,你既是抄的,当然得有原稿对着抄才是。

    陈凯之一脸无辜的样子看着周壁道:“这篇文章,学生早已烂熟于心了,哪里需要原稿对抄?你看,周先生……”

    陈凯之指着案子一旁另外几篇文章道:“这是学里杨先生的文章,还有这篇……”

    陈凯之亲自到了案头,拿起一篇文章道:“这一篇《劝学》,乃是杨大人的大作,学生对学宫里的诸公,都敬仰得紧,早已将所有的文章都背得滚瓜烂熟,学生很费解,为什么学生照抄了学宫里诸公的文章,居然也算犯了禁忌?周教导,还请指教。”

    这下有点尴尬了。

    周壁做了官,负责的乃是整肃学规,学里这么多文院,这么多大儒,自己哪里有心思将他们的文章一篇篇拿来看,不认得,也是理所当然的。

    即便是杨业,对学宫里的上百大儒,年产数百乃至上千篇的文章,又能记得几篇?

    而周壁陷入了一个误区,他看到陈凯之铺开纸写文章,而没有拿着书本抄写,所以先入为主,便认为这是陈凯之所作,这才想借此机会给陈凯之一点教训。

    可哪里知道……

    陈凯之朝周壁眨眨眼,像个无邪的孩子,满是不解地问道:“周教导,学生觉得刘先生的文章,大气恢弘,正合圣人的道理。怎么,周教导难道觉得这文章如此不堪,甚至犯有禁忌吗?噢,还有这篇杨公的文章,学生觉得文采飞扬,所书的,无一不是圣人的大道理,哪里有什么禁忌?”

    “这一篇……”陈凯之掸了掸手上的文章。

    这一篇文章厉害了,这是杨业的文章啊,哪里有什么错呢?他朝周璧狡黠一笑。

    “学生请教周教导,这篇文章,又错在哪里?”

    周壁瞠目结舌,他觉得这个姓陈的小子坑了自己。

    这下……遭了。

    他说这些文章犯了禁忌,这就是说,杨大人,还有学里的两位掌院文章狗屁不通,还犯有禁忌啊。

    一个文章犯了禁忌的人,可以在学里做学官,可以在学里掌管文院吗?

    那不是会成为天下人的笑话吗?

    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旋即有些尴尬地看着杨业。

    杨业也懵了。

    外头的读书人,已是嘈杂起来,声振屋瓦。

    “呀,想不到掌宫大人居然写了禁文,却不知这文章之中写的是什么。”

    “杨公的文章,竟是狗屁不通?这……”

    每一句话,都像是锥子一般,狠狠地扎进了杨业的心里,一张老脸不自觉地抽动起来。

    而后,他瞥了周壁一眼,心里一股前所未有的厌恶感便升腾出来,火大,火大啊。

    陈凯之皱了皱眉头,旋即脸色一拉。

    “敢问大人,学生在这里抄录大人和学宫中诸先生的文章,有没有错?再问大人,周教导不分青红皂白,就污蔑学生所书的文章,狗屁不通,犯有禁忌。”

    他声音洪亮,一字一句地说道:“学生身为读书人,圣人门下,难道不该坚持己见,据理力争吗?那么……周教导为此恼羞成怒,竟是直接命差役痛殴学生,他们当着孔圣人的面,如此猖狂,学生难道不该反击?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学生所读的书中,无一不是教授读书人,若是为了对的事,便是杀身成仁,亦在所不惜,学生不畏死,所畏惧的,却是学生明明在维护自己该做的事,却不被人所理解,甚至……还被大人见责,若是大人以为,学生错了,那么,学生任大人处置便是,学生无话可说。”

    好一句无话可说。

    这一番话,义正言辞,句句在理,完美到无懈可击。

    陈凯之认为什么是对的事呢,当然是认为杨业还有刘梦远的文章没有错。

    那么……若是杨业认为陈凯之错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自己承认自己的文章,狗屁不通,甚至还犯有禁忌?

    若是如此,只怕杨业明日就得准备着上书请辞了,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还凭什么执掌学宫?

    四周鸦雀无声起来。

    陈凯之方才的话,犹如重锤,捶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上。

    陈凯之没有错,一丁点错都没有。

    甚至……还值得褒奖。

    可是……

    杨业突然有一种撞墙的冲动,一口怒火憋在了心里,他看着这个不顾一切维护自己文章的少年,竟是哭笑不得。

    周壁要吓瘫了,就算他脑子有问题,现在也该知道,自己被人坑了,而且是坑死了。

    他艰难地看着杨业,踟蹰了老半天,方才期期艾艾地道:“大人……下官……”

    他可怜巴巴的样子,早已没了方才的嚣张跋扈。

    而杨业终于有了反应,他脸色铁青,不等周壁说完,便已抡起了手,狠狠一巴掌煽了下去。

    啪!

    耳光很清脆,干脆利落,看来这位杨大人,显然深谙此道。

    这一巴掌,代表了杨业的愤怒。

    他愤怒于周壁有眼不识泰山,愤怒于堂堂教导,居然被一个举人耍的团团转,像个没有脑子的猪。

    更愤怒的是,这件事……要该如何收场?

    身后,可有无数看笑话的读书人呢,今日的事,你堵得住人家的攸攸之口吗?

    最可笑的是,闹出这个天大笑话的人,居然无可指责,他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没有一丁点的漏洞。

    甚至……一个人在学宫里闹出了这样的事,自己竟还要好好褒奖他一番。

    这样丢脸的错误也犯。

    真是该打!

    周壁被打得脸颊高肿起来,却不敢捂脸,他深知,自己完蛋了,从此之后,在学生面前,哪里还有威信可言?而在上官和各院掌院心里,又哪里还有分量?

    他只是战战兢兢的,不敢回嘴,不敢解释,甚至连一点被打之后的愤怒都不曾有。

    他垂着头,呆呆地站着,完全了没了方才的嚣张和气焰,整个人好生狼狈。

    杨业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在了这一巴掌上,而现在,他面临了一个无比头痛的问题。

    这件事,如何收场?

    他心里划过千丝万缕,看着陈凯之道:“你既入了学,为何没有在文院中读书,反而来此抄录文章?”

    大功告成。

    陈凯之没有露出得意的样子,这时候得意洋洋,乃是大忌啊。

    因为双方的身份悬殊,陈凯之固然占着优势,可一旦惹怒了对方,鱼死网破,反而会使陈凯之陷入最糟糕的境地。

    所以陈凯之朝杨业很有礼仪地行了个礼:“学生才刚刚入学,已向各文院投书,等待消息。学生在想,既然已经入了学,暂时却没有进入文院,索性就在文庙之中,抄录学宫之中各位先生们的文章,如此,也可使自己学问长进一些。”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不入文院,我陈凯之以后就待在这里了,别人去书院,我来这文庙。

    现在所有的读书人,都晓得了一个叫陈凯之的金陵解元,每日来这学宫,都在这文庙抄写,你们若是不怕被人笑话,那就继续当做没看见吧。

    可是……你们若是要赶人,也没有这样容易,周壁就是前车之鉴,事实证明给你们看,我陈凯之可是撕逼小能手!

    你们奈我何?

    杨业一时哑然,竟不知该说什么的好。

    你说他恼怒陈凯之嘛,又凭什么恼怒呢?人家为了维护你的文章,还闹出这么大的风波呢。人家陈凯之的所作所为,没有一处不是正当的,现在众目睽睽,还要刁难人家,反而显得学宫小气了。

    杨业乃是学宫之长,他所考虑的事,自然而然都是站在更高的位置来权衡。

    就如方才,他想要息事宁人,就要快刀斩乱麻,而且站在他的立场,他立即杀鸡儆猴。

    可是现在,他的立场就完全转换了,他依然是想息事宁人,可决不能用杀鸡儆猴的方法,就算要杀,也该杀周壁这只鸡,否则非但不能息事宁人,反而会让笑话更大。

    他想都不想,一锤定音,侧目看了文昌院的掌院刘梦远一眼,客气地道:“刘先生,你怎么看?”

    刘梦远也不知道自己今日走了什么运了,我怎么看?我能怎么看?大人都问到了我怎么看,我当然……得……

    刘梦远看了陈凯之一眼,最后道:“前几日,陈解元曾投书老夫,老夫对他,也颇为青睐,只是学务繁忙,竟是一时丢在脑后了,哎……老了啊,你看老夫这记性。”

    杨业满意地点点头,虽是心里恼火,却还是含笑看着陈凯之:“从今日起,你便入文昌院读书吧。”

    杨业这话音落下,陈凯之看了一眼外间依旧沸扬的人群,他的心也同时落了下来。

    终于……马到成功。

第二百零九章:混世魔王入世(1更求月票)

    有了刘梦远和杨业应许他入文昌院读书,陈凯之追求的,不就是这个结果吗?

    若是此时再矫情,就不免会惹来反感了,于是陈凯之连忙朝杨业行礼道:“多谢大人。”又朝刘梦远作揖。

    刘梦远竟是无言,因为此刻,他想起了陈凯之在几日前对自己所说的话。

    “刘先生,我会入院读书的。”

    现在想想,他竟觉得悚然起来。

    看着这个看似温顺的少年解元,刘梦远心里忍不住在想,这一切都是蓄意为之吗?

    这小子的城府,到底有多可怕啊!

    外头的读书人将这一幕看得目瞪口呆,只恨不得大呼过瘾了。

    他们原以为,自己是来看一场周教导碾压一个新举人的好戏的,谁料到,这周教导今日竟是阴沟里翻了船。

    这里不少人从前也受过周教导的气焰的,这个叫陈凯之的解元竟是手撕了周教导,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可真是痛快了。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杨业心里不情愿的,他已不愿久留,便意乱烦躁地匆匆带着人离去。

    其他诸生,也在差人的规劝下不甘愿地一哄而散。

    唯有那周教导,如遭雷击的样子,他心里很清楚,虽然杨大人未下处分,可自己的前途,也就到此为止了。

    陈凯之没有理他,好整以暇地出了文庙,他见到这学宫中无数的亭台楼榭,此时再去看,心情却已和初入学时完全不同了。

    那时候,自己是个好奇的新生,而现在,自己似乎已成了老油条。

    从前,自己是带着敬畏的心情来到这里,如今他却明白,这天下,无一不是江湖,上至庙堂,下至阡陌,甚至是这本该是教书育人的至高学府,亦如是也。

    其实这件事之所以解决,道理很简单。

    陈凯之摸清了这些所谓学官和大儒们的心理,他们奉行和恪守的乃是中庸之道,遇到了麻烦,或者是乱子,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捂盖子。

    就如这王家人闹事一样,这学宫里各院的掌院能对受害者的王家翻脸吗?

    他们知道,一旦翻脸,就不免被人指责薄情寡义了,毕竟那王之政,好歹也是从前的故旧,就算当年有人和王之政关系并不和睦,可是人死为大嘛。

    正因为这些人是这样的心理,所以都将自己的头埋入沙子里,他们倒也未必是真想刁难陈凯之,只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招惹什么是是非非罢了。

    那么对付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闹出更大的乱子,他王家会闹,陈凯之难道就不会闹了?不但要闹,而且还要闹得惊天动地。

    可是粗暴地去闹,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王家之所以敢闹,是因为王之政死了,他们以受害者的姿态,可以得到别人的同情心,难道人家父亲死了,学里还要惩办他的儿子?

    大家当然都得做好人,无论大家认为王家的行为是不是恶劣,却没有人会做恶人。

    而陈凯之不同,他没有这个优势,他唯一的优势,就是要闹得漂亮,闹得人没有脾气。

    所以他选择去文庙,也盯上了历来在学里横着走的周壁,将周壁当做了自己的猎物。

    这个陷阱,本身就是针对这位周教导的,这等刚愎自用,且在读书人面前耍惯了威风的人,一旦踏入了学庙,就会一步步踩进了陈凯之的陷阱。

    陈凯之无可挑剔的回答,一定会激起周壁的巨大敌意,同时,他会千方百计寻找陈凯之的弱点。

    陈凯之给他留了‘弱点’,那便是那几篇抄录的文章,因为这几篇文章,实在不算学里这些学官和大儒的名作,这是陈凯之努力淘来的,甚至有可能,连原作者们都对这些文章,早已忘了。

    于是,周壁华丽丽地上当了,如同陈凯之所设想的那样,引来了这学宫里的所有掌院和掌宫,还引来了那么多学宫里的读书人,这些,都是这场戏所不能缺少的。

    陈凯之顺理成章地据理力争,也顺理成章的动手。

    动手的目的,就是要把事情闹的更大,闹的整个学宫沸腾,甚至不能迅速平抑下去,会给杨业这学宫之长,遭来政敌的攻讦,使学宫成为笑话。

    如此一来,学官和大儒们,又一次习惯性的捂盖子了,他们为了捂住陈凯之这个大盖子,哪里还有心思,去管王家的小打小闹。

    一切……都很完美。

    “如果……”陈凯之心里想:“如果哪里都是江湖,那么在这大大小小的江湖里,我陈凯之,一定是最能撕逼的那个,嗯,这理应算是宏愿了吧!”

    陈凯之当日便进入了文昌院,成为了刘梦远的弟子。

    刘梦远的心情是复杂的,下午的时候,他负责讲授《国史》,却显得心不在焉,目光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坐在角落里面带微笑,却又听得仔细的陈凯之。

    刘梦远觉得,这个家伙,似乎在奚落自己的似的,却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多虑了。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不太愉快的一天,可木已成舟,一旦进入了文昌院,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弟子了,自己不该对他有所成见,师生的关系,乃是有力的同盟,这一点,刘梦远是拎得清的。

    …………

    矗立在学宫最顶峰的那天人阁,这无数人仰望而不可及的高大建筑里。

    此时已到了傍晚,学宫里升腾起了雾气,而这雾气环绕于天人阁脚下山峰上,以至于这天人阁,宛如矗立于云端之上。

    外头的风声呜呜作响。

    而这里,门窗紧闭,无数的灯台上,油灯冉冉,这里是浩瀚如海的书架,每一列书架,上头都堆满了无数的书籍,有的书籍乃是布帛书成,有的是纸张,有的则是简牍。

    这里是书的世界,乃至于每一处书架,都悬着梯子,而这……只是其中一层而已,天人阁十八层,无一不是如此。

    靖王进入这里,已有许多日了。

    他自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虽是回到了京师,这是非之地,可是……他来到了这里,可以每日闭门不出,待在这小天地里,看着这书海,就像能把朝廷的那些阴谋算计都挡得远远地,令他在这不无自得其乐。

    他闻着这书香,翻阅着一本又一本的书册,猛地,他想起了一篇文章,那一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不正是自己现在的写照吗?

    只是……此时,他的心却不禁散了,因为想到了这篇驰名江南的文章,他便想起了在船上的日子,想起那一曲笑傲江湖,那时唱出此曲此词,是何等快意啊,仿佛心里积蓄的一切阴霾,都被一扫而空。

    只可惜……这是自己现在唯一美中不足的事,他已不能再放声高歌了,何况也没有一个拿着古怪口琴的少年,在那小小的舟船上屹立甲板,吹着那熟悉的曲调。

    那真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时光啊。

    他竟发现,自己无心看书了,心里想起了那熟悉的曲子,嘴里忍不住轻轻哼起来,他哼得很有节奏,只是此时他口中的笑傲江湖,没有了那种放荡不羁的笑傲,似乎……总是缺了一点什么。

    这时,身后的书架传来细碎的脚步,陈义兴沉默了下来,一个书童小心翼翼地到了他的身侧,附在他的耳畔,低声说了几句。

    “呀。”听了几句之后,陈义兴显得惊讶。

    居然,有人敢在学宫里造次?

    而且……居然还闹出这么大的乱子,是谁这么大的胆子?

    陈义兴不由淡淡问道。

    “结果如何?”

    “杨大人狠狠责罚了周壁。”

    “呀……”靖王殿下又惊讶了,闹事者居然还占了优势?

    “此人是谁?”

    “叫陈凯之……”

    “呀……”这是第三次惊讶。

    陈义兴的脑中立即浮现了某个形象。

    原来是他!

    陈义兴竟是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才好。

    自己千方百计地想着出世,他倒是好,他这是入世啊,似乎……还像是混世魔王入世,这是要搅弄风云吗?

    陈义兴摇了摇头,只好一笑置之。

    “知道了。”陈义兴依旧淡淡然的样子。

    书童领会了陈义兴的意思,忙告退而出,蹑手蹑脚地离去。

    陈义兴捧起书,却不像他方才面对书童时那淡然的样子,他的心有些乱了。

    他靠在椅上,叹口气,忍不住又低声吟唱:“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