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粪脑袋一进圈,那特战队员当即合拢手臂,收缩绞索。
双臂如绳子,丝丝绞住了牛粪的脖子,借助着牛粪冲击的力道,一下子就勒的牛粪满面通红,呼吸不畅。
“放……放手……”牛粪惊慌失措的大叫着。
“下次还敢不敢再找我们麻烦了?”
“不……不敢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牛粪不想死,只能认栽。
听到牛粪示弱,那队员这才冷哼一声,手臂往后一送,陡然松开,牛粪就踉跄倒地,呼哧呼哧坐在地上喘起了粗气。
牛粪看向四个特战队员的目光,也隐隐多出丝丝惊惧。
显然今天特战队员们的表现震惊了他。他没想到即便是趁人之危,都没能一举拿下特战队员,还被打成了猪头。
“那个王庸这么神?才一天功夫就把这些人训练到了这等程度?真是可怕!”牛粪心惊胆颤的想着。
原本他还准备找个时机折一下王庸的面儿,谁让他当特战队的教官来。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却是纯属找死。
眼见轻而易举就揍得牛粪服服帖帖,四个特战队员别提多高兴了。
王庸训练的成果他们也切切实实感受到,只觉浑身充满了干劲,本来对于明天的训练极为厌恶跟畏惧。可现在却变得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明天王庸还能教给他们点什么。
四个队员依次冲着牛粪做出一个威胁手势,回了营房。
只剩下牛粪怨愤的坐在地上,只觉报仇无门,绝望的快哭了。
而这四个特战队员的遭遇很快就传遍了整个特战队,其他特战队员受到鼓舞,却是也不再抗拒明天的训练,而是期待起来。
一夜很快过去,翌日凌晨五点钟,特战队的营房就被一脚踹开,王庸就像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地主老财,拿着树枝啪啪抽打着睡的正香的队员,喊他们起床干活。
而王庸也由此得到一个外号——王扒皮。如同那个华夏故事里的周扒皮一样,王庸就差学鸡叫了。
第二百九十八章 虎狼之威
本来正沉沉昏睡的特战队员,瞬间惊醒。
一个个惊恐的看着王庸,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庸将十个人抽了一个遍,才停下手,冷笑道:“如果换成敌人摸哨,你们早就死了两回了!说你们跟猪一样,你们是不是还觉得委屈?”
特战队员们纷纷低下头,一时间不敢跟王庸对视。
王庸说的没错,从王庸进来到抽人,整个过程连十秒都不到。如果王庸手里拿的不是树枝,而是匕首。恐怕在场的特战队员至少有一半要牺牲在这里。
而那时,剩下的那一半人多半衣服都没穿上呢。
这群人的反应确实有够迟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不是拿来装比用的。作为一个战士,你们必须永远有这种意识!好了,五分钟整理时间,五分钟之后训练场集合。”王庸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而特战队员们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后才哀嚎一声,一边大叫着悲惨的一天又来临了,一边眼中放着光芒,期待王庸能够教一些新东西。
数分钟后,特战队员们全都集合完毕,彭寅也不例外。
而让所有人诧异的是,今天王庸根本就没有教新东西的打算。一上来做了几组热身训练之后,就再次开始了步伐跟偷袭技术的训练。
只有那个外号白羽毛的队员,被王庸单独叫到一旁,练习狙击技术。
这也看的一干人羡慕不已,只是又有什么办法?谁让人家是队伍里的狙击手来?
一边看着白羽毛队员,王庸一边用闲聊的口吻问道:“你做狙击手多久了?”
白羽毛见识了王庸厉害之后,对于王庸完全就是一副偶像崇拜心情,有些紧张的回答道:“报告教官,我担任狙击手一年零三个月了。”
王庸没说话。
这个时间段不长,加之同盟军的作战方案一直是游击。狙击手的发挥余地不大,所以对战经验应该不会太丰富。
“老家哪的?”
“兴旺区一个小村子。五年前彭司令征兵,我就报名了,后来被选上了。”白羽毛回答。
身世挺简单,没啥值得关注的。
不过王庸却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是因为白羽毛身世简单,而是因为白羽毛出自农村。
一个狙击手的成长环境是很重要的。一般认为,在郊区或农村长大的孩子更适合培养为狙击手。因为他们对于野外自然环境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更透彻的了解,甚至已摸索出一套大自然的生存之道,因此起更有效的学习诸如如何测量风俗,隐蔽,观察等野外生存技能。
还有就是,狙击手这职业本身的性质,导致狙击手要能够适应寂寞的环境。要自我考虑接受离群独居的生活。农村孩子一般很小就开始做农活,玩耍的时间不多,能够习惯那种孤独。还在做农活的过程中养成了孤独的专注。这些都是非常适合当狙击手的条件。
“我看过你的狙击记录,在特战队中你确实是枪法最好的队员。但是一个狙击手只有枪法好是不够的,在队伍协同作战中,狙击手还要肩负起警戒跟掩护的工作。你要第一时间发现队友位置无法发现的危险,还要在队友需要支援的时候给予最及时的支援。这些你明白吗?”王庸讲解道。
白羽毛点点头。
王庸看他一眼,忽然右脚在他脚踝上一点,白羽毛猝不及防一下趴倒在地。
接着一把枪啪嗒一下丢在白羽毛面前,王庸的声音随即而来:“从现在开始保持狙击姿势,不准动。”
说完,王庸背着手在他身边来回踱步,脚步声音干扰着他的注意力。
不止脚步,王庸还开始进行讲解,更是让白羽毛一时间注意力难以集中起来。
因为不光要瞄准,还要听王庸的讲解。一心二用,难上加难。
“在cqb战斗中,狙击手的作用是掩护侦察和攻击小队,消灭指挥官认定的会威胁到攻击小队的敌人。对于狙击手来说,战术通讯电台是必须的。果断和全神贯注是对一个成功狙击手的要求。在一支队伍中,狙击手应该是经验最丰富,受训时间最长的人。”
“一旦狙击手发现敌人的方位,他必须马上向指挥官报告,除非这个敌人已经对狙击手造成直接的威胁。在向指挥官报告的时候,要报告敌人的方位、精确的距离以及射击的难度等等。指挥官会决定由狙击手消灭目标还是由攻击小组来完成这个任务。还有一种情形狙击手可以直接开枪而不用向指挥官汇报的就是他确认攻击小组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他除了开枪以外没有别的选择。这些你都要记清楚。”
cqb战斗就是指狭窄空间内的战斗,对于斩首行动来说,不可避免要接触到。狙击手在cqb中作用却是极为重要。
王庸就像是讲师,滔滔不绝讲着狙击手理论。
足足半个小时,王庸的嘴都没停一下。
而白羽毛也渐渐被王庸讲的吸引住了,一时间忘记了瞄准。
这时,却听王庸陡然大喊一声:“前方七百米!左下绿色啤酒瓶!射击!”
听到指令,白羽毛先是呆愣一下,随即慌乱的扣动扳机,根本就没来得及瞄准。
砰一声,子弹出膛,却是击中了右侧一个酒瓶,迸散一地玻璃渣子。
王庸失望的摇摇头,没发表评价。
不评价本身就是一种评价。白羽毛当即知道了自己犯下的错误。
那就是精神不够集中。
“对不起教官!我保证下次不会再犯错了!”白羽毛大声保证道。
王庸不置可否的看他一眼,随手从地上捡起一颗小石子,摆在了他头上。
“石子掉下来的话,这次行动你就不用参加了。”
听到这话,白羽毛眼中闪过一抹坚定神色,变得愈加认真起来。
而王庸则转向了正在训练的其他队员。
啪啪啪,拍拍手,道:“暂停一下,开始负重训练。”
王庸要求的负重不是背上沙袋,而是按照正常情况将单兵携行具全都装备齐整,仿照战斗情况持枪训练。
而王庸特意交代他们将弹匣卸掉。
队员们穿戴好携行具之后,训练重新开始。
王庸则漫不经心的看着他们,躺在树荫下乘凉。
这一幕也是看的所有队员悲愤不已,却无可奈何,只能将悲愤转化为力量,可劲训练。
太阳渐渐升起,温度也一点点攀升。汗水从特战队员身上滴下,挥汗如雨。
因为负重的原因,今天的训练比昨天累了一倍。没多久,这些队员就觉得身体发酸,一个个动作开始变的机械,好像是牵线木偶。
王庸对此视若无睹,嘴里叼着一根草,悠然自得。
又是一个小时过去,王庸忽然站起身,像是看风景一样看向远处。
紧接着一句短促而严厉的话从他嘴里冒出:“3点钟卡车,射击!”
这一声指令惊得特战队员们一抖,下意识的就转身扣动扳机。
只是他们射击动作做出来了,射击目标却没有一个人找对。
最好的一个也仅仅是瞄准了两点钟方向,没能找到那辆卡车。
王庸又是失望的摇摇头,没说话。
一挥手:“继续。”
然后再次回到树荫底下,才躺下没几分钟,忽然开口:“狙击手!一点钟方向白色酒瓶!”
砰!
枪响,一颗子弹呼啸而出,将七百米外的白色酒瓶轰碎。
时间、准头,拿捏的都很好,完全执行了王庸的命令。
“非常好!继续保持!至于你们,丢人!”王庸夸奖白羽毛,同时训斥另外队员道。
因为王庸在给白羽毛下达指令时,那几个队员也紧张的转向了一点钟方向。
这要是在战斗中,恐怕已经酿成了大错。
训练就在这种精神高度紧张的状况下进行着。
王庸时不时就会下达一个指令。目标充斥整个营房,各个方向、各种物体,都会成为射击目标。
前半个小时内仍然有很多人不适应,半个小时之后,却是基本没有人再犯错了。
而王庸紧接着又提出一个要求,那就是速度要快。在下达指令的一秒内必须要完成转向跟射击两个动作。
也就是说,王庸话音落下一秒钟内,他点名的目标必须已经是死人。
这个难度很高,一时间让所有特战队员叫苦不迭。
只是王庸就像是个铁面判官,丝毫不讲情面。残酷的下达着一个个指令,直言如果有人失误十次以上,将会踢出此次行动。
这对于特战队员们可是极大的侮辱,他们宁愿挨打挨骂,也不想被半路刷下去。
于是一个个卯足了劲,力争不失误。
另一边的白羽毛也展现出来他独有的天赋,认真起来后专注程度之高超出王庸预料。
除了第一次失误,之后他竟然再没失手过。而王庸放在他头上的小石子也是一动不动,从始至终都没有掉落。
这让王庸大为兴奋,感觉自己很有可能教出一个真正的狙击高手。
现在的王庸对于教书育人的乐趣远大于其他,教出一个狙击手,当然也算教书育人的一种。
古代儒家六艺之中就包括“射”跟“御”。君子必须掌握射箭跟骑马这两种技艺。王庸教战斗技艺,也不算逾矩,属于老师教导范围之内的职责。
重复的,大量的,机械式的训练,让所有特战队员都有些吃不消。却没一个人喊累,全都憋着一股气坚持。
等到傍晚来临,一天训练将要过去,这些人虽然看上去疲惫不堪。可熟悉他们的人就会发现,此时这十一个人气质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一个个变得干练刚硬,站在那里就像是一把出鞘的利剑,带着凛凛杀气。
尤其是那一双眼睛,目光如电,一收一放之间如虎狼般闪烁着幽幽光芒,似乎要吃人。
情不自禁让人想到四个字——虎狼之师。
第二百九十九章 彭生真龙?
看着这些队员内在气质的改变,王庸只觉两天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只是他们目前的虎狼气质只算一种表象,还不算真正的永驻体内。
就像是文玩盘玩讲究包浆,用手不断的盘搓之后,文玩的表面就会形成一层贼光。许多人以为这种贼光便是包浆,其实不然,那只是一种磨砺之后的玻璃光泽,一旦跟空气接触几天就会不复之前。
真正的包浆是用数年的岁月盘玩凝结出来的,即便扔在外面十天半月不管不问,也不会丧失其包浆光芒。
这批特战队员的虎狼气质就是贼光跟真正包浆的区别。
可两天功夫能够训练出“贼光”来,也是极为难得了。
趁着这种“贼光”状态立马出任务,也能在任务中爆发出虎狼之威。
“收队!”
这时王庸骤然发出一声喊,让特战队员们全都一愣,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出现了幻觉。
这才几点?刚刚太阳落山而已,就连饭点都没到呢,教官怎么就喊收队了呢?
见队员们诧异看着自己,王庸摆摆手:“别多问,也别多想。所有人即刻回去换洗衣服,吃饭,小憩三个小时。三个小时后有任务。”
听到王庸这话,特战队员们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竟然是要出任务了!
不过之前王庸说是要明天才会执行斩首行动,怎么一下子提前了这么多?
有人想问,可一想到王庸说了不要多问,只能压抑住心中的好奇,解散吃饭去了。
彭寅没走。
他作为特战队长,对于王庸做出的这个决定其实还是有些意见的。认为行动太过仓促,甚至有些鲁莽。
“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缓一缓?我承认之前对你抱有怀疑态度,但是经过训练之后,我发现队员们实力确实都提高了。按照这种情况训练下去,相信很快整个特战队将会成为一流队伍,那时再去执行斩首行动,岂不是更好?”彭寅劝王庸道。
王庸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说:“我们等得了,可坤德等得了吗?果邦百姓等得了吗?那时候果邦被坤德拿下后,政府军必然会派军驻扎。大量的守军占据老街,想要再打回来可就难上加难了!尤其谁都知道你们同盟军擅长游击战,更加不会给你们游击的机会。你以为局势还会跟以前一样那么简单?”
彭寅默然不语了。
王庸说的是事实。之前彭司令靠着游击战术拿下了果邦,占地为王。缅境政府吃过这么一次亏,想必不会再吃第二次。只要这回坤德占据老街,缅境政府必然会派精锐力量防守。
军事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同盟军拿什么去填?何况届时同盟军还是处于攻城方,更是难上加难。
“放心,这次行动保证不会失手。搂草打兔子,即便实现不了第一目标,第二目标能够实现也可以接受。”王庸神秘的一笑,没有细说。转身走了。
剩下彭寅一个人愣在原地,念叨着王庸那句“搂草打兔子”到底是什么意思,第二目标又是什么。
难道不斩首坤德,也能解决果邦困境吗?
咚咚咚,王庸来到指挥所,敲响了彭嘉生的办公室。
彭嘉生开门,见是王庸,点点头称呼了一声:“先生来了。”
桌子上,彭嘉生正铺着一幅地图,看模样是在研究撤退之后的游击方向跟根据地。
呜,这时旁边烧着的电热壶发出一声鸣叫,却是水开了。
彭嘉生顺手提起壶,道:“先生来得巧,正好能喝上一碗茶水。”
茶碗里是一层看上去异常零碎的茶叶,单看卖相就不可能太值钱。
这个果邦领导人却是真正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自己主动杜绝了哪怕奢侈一点的行为。
王庸看着彭嘉生泡上茶,也不接,只是笑吟吟道:“彭生,你可知道经科学家研究及几百万例临床联合实验表明,无论是城里还是农村的,无论是大铁锅还是电水壶烧开的水,都是不能直接喝的?”
彭嘉生一愣,冲泡茶水的手暂时停住了,纳闷的问:“这里面还有学问?”
王庸点点头,却是没说为什么,而是话题陡然一转,道:“今天晚上十点钟,我会带队执行斩首行动。特地告知你一声。”
“这么快?”彭嘉生也被王庸这个仓促的决定给惊到了。“才不过训练了不到两天,行吗?”
“行不行,到时候不就知道了?对了,三角眼带回来的那批美式军械给我用下,成败全在这上面了。”王庸回答。
听王庸要用美式军械,彭嘉生目光一闪,似乎猜到了什么。
他看看王庸,无声的笑了起来,一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模样。
“没问题!我这就让人给你拿过去!还有其他要求吗?”
王庸想了想,摇了摇头:“没了。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赌一赌你彭司令的气数吧!”
王庸就像是一个神棍,眯着眼看着彭嘉生面相,胡言乱语。
只是王庸玩笑之言,却被彭嘉生当了真,他一愣,随即问:“先生还懂天子望气之术?”
古代皇帝在位都有所谓的“气数”,称为龙气、天子气。江湖三教九流中流传着一门神秘术法,便是彭嘉生嘴里的天子望气术。专为皇帝看气数,看王朝运道。
盛世皇帝身上的气为青色,跟天一个颜色。这乃炉火纯青之兆,意味着会出现一个大治之世。次之的为紫色,算是风调雨顺。再差点的为灰色,那就在走下坡路了。最差的则是黑色,意味着王朝离覆灭不远,皇帝也是马上身首异处。
果邦人祖上都是华夏人,对于这类文化颇为迷信。所以彭嘉生听王庸提起,立马就有些期待的问道。
彭嘉生自认身上是有些龙气的,不然也不可能从一个小兵成为一邦之主。可他又怀疑自己不是传说中的“真龙”,否则为什么命运如此坎坷,果邦连年遭受战乱?
彭嘉生抿着嘴看着王庸,眼中闪烁着点点光芒,却是极为希望能从王庸嘴里说出点让他兴奋的话来。
只是,他失望了。
王庸呵呵一笑,说:“我是正经国学老师,那些东西可以当杂学看个乐子,却是不能真的拿来传授,误人子弟。望气?不会。”
说出这话,不知怎的王庸心中蓦然闪过爷爷选择的那个墓穴——麒麟点星。一下子又对自己的话心虚起来。
山医命相卜,真的只是杂学无用之术?
不过现在也不是研究这些玄奥玩意的时候,还有更加重要更加现实的事情等待王庸去做呢。
听王庸说不会,彭嘉生眼中的光芒一下就熄灭了。
显然有些失望。
但是他这个地位的人也不会真的固执于命相学说,不一会就恢复了情绪,刚想跟王庸说点什么。
却听王庸又说话了:“望气之术我不会,可看人之术我略有心得。古代大儒看人,眼睛扫过去一句话不问,就能知道那人如何。这种本事比什么望气卜卦厉害多了吧?彭生你性格坚毅,百折不挠。以前略有刚愎之意,但是现在却是好了许多,知人善用。拿一个人类比的话,我倒是觉得你跟华夏太祖昔年遭遇很相似。都是龙困沙滩,却少不了早晚一场大雨浇下来,重新翱翔九天。”
听到这话,彭嘉生眼睛顿时再次亮了起来。
华夏太祖,那可是极高的褒奖了。华夏这几百年来,历代帝王、名士都没有比太祖更厉害的,那可真是白手起家,硬生生打出一个天下的bug级人物。
彭嘉生也知道当年太祖历经磨难,没少被人追着狗撵兔子一样跑,他用的游击战术还是太祖当年发明的呢。
这么一对比,别说,还真跟当年太祖面对的情况极为类似。都是以弱对强,都是带着一帮泥腿子。
“呵呵,先生你说笑了,我可比不了,比不了。”彭嘉生摇着手,表示谦虚。
可他脸上的笑意出卖了他此时的心境,明显得意的很。
王庸心底暗笑,觉得彭嘉生也未免太好忽悠。不过也不说破,而是用严肃的口吻继续道:“彭生你不必谦虚,你完全有可能成为那样人物的。当然,前提是你能等到一场及时雨。现在看来,你的及时雨恐怕……”
“恐怕什么?”彭嘉生急忙问。
“恐怕要应在某个人身上了。”
“谁?”彭嘉生一愣,有点不理解。
王庸呵呵一笑,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你猜去吧。”
说完, 转身就走。
而彭嘉生则愣愣看着王庸,有些不敢肯定:“你?”
只是王庸早已走出门,没法回答他了。
“哎,不对!先生,之前那个问题你还没回答我呢!为什么刚烧开的水不能喝?”猛然,彭嘉生想到了王庸之前的提问,一下子推开门追了出去。
这个问题如鲠在喉,刺挠的他心痒痒的,得不到答案恐怕今晚都睡不着觉了。
远处王庸头也没回,懒洋洋说出三个字:“因为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