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是引发了连锁反应,人们道歉的声音潮水一般传来,汇聚成一股洪流。

    “对不起!”

    声音响彻广场,惊的空中那面国旗猎猎作响。

    而几个本想看好戏的老外,都愕然看着这一幕。汉语勉强及格的他们,实在没能听懂王庸那首诗的意思。

    尽管他们已经在天天听周天王的中文歌曲了。

    不过有一点他们弄明白了,那就是眼前这几个盲人都是英雄,是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

    这种人,无论放到哪个国家,都是值得尊重的!

    啪啪啪,几个外国人也鼓起掌来。

    “敬礼!”

    忽然一声嘹亮的口令响起,只听啪一声,仪仗队的所有人都面向没眼人,齐刷刷敬了一个军礼。

    “屎蛋子,你听见了没?他们在跟我们敬礼?”老盒子疑惑的问。

    屎蛋子也不确定:“我也不知道啊。”

    赵雅妮忍住心中激荡的心情,赶紧说:“没错,仪仗队冲你们敬礼呢!你们是真正的英雄!”

    “啊?真的吗?仪仗队都给我们敬礼了?不亏了!我就算明天死了也不亏了!”屎蛋子老泪纵横。

    “赵导演,你没骗我们吧?”老盒子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没有,不信你们自己上前摸摸!”

    “可以吗?”老盒子问。

    赵雅妮看向沈从奇老将军,也在询问。

    沈从奇重重点了点头:“当然可以!”

    于是十一个没眼人在赵雅妮的引领下,一个个上前,把粗糙的手掌摸向敬礼的仪仗队员。

    颤抖的手指依次抚过仪仗队员的帽子、肩章、衣扣,直至摸上仪仗队员年轻的脸庞。

    “这娃娃,是个俊小伙哩!”屎蛋子笑了。

    被夸奖的仪仗队员有些害羞,却还是一动不动,任由屎蛋子的手停留在脸上。

    他知道,这是没眼人们唯一看清他们面容的方法。

    十一个人,一个个摸过去,耗时并不短。

    可没有一个仪仗队员动弹,全都跟中了魔法一样站在原地。

    周围的群众也没有人离开。

    人们静静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情绪涌动。

    终于,最后一个没眼人放下了手掌。

    每个没眼人脸上都闪动着异样的光彩。

    是骄傲。

    是满足。

    他们活在穷困里,生在潦倒中,不奢求荣华富贵,仅此而已,就已经让他们心满意足了。

    “谢谢大家。给大家添麻烦了。”没眼人站成一排,冲仪仗队员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又掉转头,朝着人群鞠了一躬。

    吓得一群人连连摆手,说:“使不得!使不得!”

    “可惜了,没有带摄像机来!不然这绝对是电影里最好的一个情节!”赵雅妮遗憾的想着。

    不过赵雅妮没有带摄像机,现场却有不少年轻人拿着手机全程录制了下来。

    很快,这段视频就被发布到了网上。

    起初人们在看到开头的时候,跟现场人们的反应一样,怒吼“特权狗”等词汇,质问为什么他们当初去的时候不能入内。

    可是当视频进度条缓缓滚动,来到王庸质问众人的那一刻。

    观看视频的观众们都沉默了。

    一直到王庸的诗朗诵结束,中间过程都没有一条弹幕。跟前面密密麻麻的叱骂形成了截然对比,好像观众一下子消失了一样。

    “感动!”

    “致敬!”

    “英雄无敌!”

    “我的心塞塞的,想哭,可我又明明在笑……”

    进度条过去,弹幕再次变多。

    正如王庸所说,如今的90后、00后,对于国家更有信心,爱国情感也更加浓烈。整段视频几乎都没看到什么不和谐的字眼,全都在刷着“感动”“致敬”。

    视频发布不到半小时,点击量跟转发量就过万,很快上了热搜前十名。

    甚至华夏一些官方机构的微博都转发了视频,并且点赞。

    当然,视频火了必然会招致一些心理阴暗之人的非议。有人就说视频是摆拍,是假的。

    不过立马就被一众网友怼的删掉了微博。

    网友们反击的理由很简单,有本事你也让国旗仪仗队给你摆拍一个!

    事件在持续发酵,王庸第一次拥有了广泛的曝光率。

    尤其王庸那掷地有声的连续质问,跟最后那首饱含感情的诗朗诵,让大部分人都对王庸生出好感。

    钱小峥直播间的观众更是聚集在黑屏直播间里,热烈讨论着。

    即便钱小峥没有开播,直播间也涌入了十几万人。

    讨论之余,各种飞机、火箭的虚拟礼物开始刷屏。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闻讯赶来,发现竟然是一个黑屏直播间,不由纷纷质疑。

    而当这些人看过直播间里的讨论后,也选择了留下来,刷起了礼物。

    一时间,钱小峥的黑屏直播间竟然成为一道风景。

    明明没人直播,礼物数量却超越了所有正在直播的主播,跃居整个平台第一。

    钱小峥是在酒店里被粉丝电话叫醒的。

    他因为太累,就没陪着王庸、赵雅妮去看升旗仪式。本以为普普通通的一次升旗仪式,不会有什么节目效果。没想到却“一失足成千古恨”,让钱小峥错过了最佳的一次出名机会。

    如果当时他在全程直播,现在网络上疯转的视频不就是他的直播视频了?

    钱小峥后悔死了。

    更让他郁闷的是,粉丝们刷了这么多礼物,竟然说不是给钱小峥的。而是让钱小峥转交给王庸。

    “老天不公啊!凭什么我的直播间变成了别人的根据地?王庸!你不请我连吃十天沙县大酒店,我跟你没完!”钱小峥悲愤的呐喊。

    而此时王庸刚刚回到酒店,正好听见了钱小峥的呐喊。

    “哟,这是怎么了?跟谁没完?”王庸推门进去,问钱小峥。

    “还说!全都是你,我的直播间粉丝都沦陷了!现在他们眼里只有你这个王老师,没有了我钱老师!”钱小峥拿着手机,恨恨道。

    王庸不好意思挠挠头,说:“这也不是我能控制的啊。大概个人魅力太强大了就这样吧!”

    “呸!”钱小峥报以白眼。

    “对了,我要带雅妮去公司把电影合同签一下,你帮忙照顾一下屎蛋子他们。”

    “没问题!交给我!”钱小峥一听,乐坏了。

    屎蛋子他们现在可是名人啊!现在直播间里有这么多观众,他正好可以开播,采访下屎蛋子等人!

    “天助我也!”钱小峥兴奋的喊一声,疯也似的冲出了房间。

    看的王庸直摇头。钱小峥这家伙真是做直播做疯了,好好的富二代做成了抢新闻的狗仔队。

    片刻后,王庸领着赵雅妮去往寰众大楼。

    即便已经知道王庸是寰众的老板,可赵雅妮在真正走入寰众大楼后,还是按捺不下心中的震撼。

    而且她也在怀疑,寰众真的愿意为了她一部不可能赚钱的电影投资数百万?

    很快赵雅妮就得到了答案。王庸根本没费多少工夫,就将赵雅妮带到了姚星辰的面前。

    姚星辰一听赵雅妮就是没眼人的导演,顿时来了兴趣。

    现在网上那段视频可是非常的火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

    于是姚星辰拉着赵雅妮坐下来,开始了漫长的交谈。

    王庸听得无聊,索性离开姚星辰办公室去找秦铮,看看师兄这段时间工作的怎么样。

    没想到才一进屋,王庸就得知了一个让他又震惊又愤怒的消息。

    秦铮耗费大量心血写成的《学藏》,竟然被人抄袭出版了!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兴?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情?成品书已经上架销售了吗?”王庸难以置信的问。

    抄袭一些畅销书,王庸还能理解。但是《学藏》并不是畅销书啊,甚至跟畅销两个字都沾不上边。

    《学藏》完完全全就是一本专业类的学术书籍,一般情况下没多少读者会喜欢看这种书的。哪怕是冠以“全宇宙最牛逼国学家”的名号也白搭。

    晦涩难懂的内容首先就会淘汰一大批人。

    这样的书都有人抄袭,说出去别人都不会信。

    秦铮点点头:“首印5000册,已经在各大书架上架了。”

    “5000册?”这个数字却是王庸没想到的。

    不多,却也绝对不能说少。这种没市场的书首印能够有2000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能够印到5000。

    “我让秘书买了一本回来,刚在看呢。”秦铮说着,把手里的一本书递给王庸。

    王庸接过一看,给气笑了。

    这抄袭者也够无耻的,书名都没改,就光明正大的叫《学藏》。显然吃准了秦铮的稿子没有出版,取证困难。

    再翻开书的扉页,嗬,竟然是燕京大学的一位中文系教授给写的序。

    里面满满溢美之词,说什么此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什么“作者以天才般的想象力将华夏国学整理成了一部《道藏》”,说什么“作者是他从教三十年以来,教出来的最有天分的一位学生”。

    感情,还是师生。

    再看作者名字,叫做张庆之。跟那个传说中“七千白袍袭杀百万大军”的白马探花陈庆之一个名字。

    只不过人家是白马探花,这个家伙是盗版采花。

    作者介绍里还写这人毕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后致力于国学的研究发展,取得各类奖项无数。并且多次上过报纸、新闻电视台,甚至在燕京卫视还有一档专门讲解传统文化的节目。

    “哟,还是一位名人?”王庸撇撇嘴,说。

    “小有名气吧。”秦铮显然已经调查过这人的背景了。

    “不对啊,师兄你认识他?不然他怎么拿到的你的手稿?”王庸问。

    秦铮《学藏》的原稿已经被王庸上坟的时候烧掉了,秦铮手里现在应该只有一本后来抄写的版本了。

    那个版本就连王庸都没看过,秦铮也没打算出版,按理说不应该流传出去。

    所以王庸很好奇这种情况下《学藏》怎么还会被抄袭。

    “你还记得我当初跟你说,曾经有个燕京的出版商来过,说想要出版这本书吗?”秦铮问。

    王庸细细想了下,好像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难道是那出版商搞的鬼?”

    秦铮点点头:“嗯。华文出版社,就是这家。”

    “那我们完全可以诉诸法律告他们,跟他们打官司啊!咱们公司的法律顾问又不是摆设,好歹也是大公司的大律师。这种小案子不至于打不赢吧?”

    秦铮没有回答,而是示意王庸先看书。

    王庸疑惑的翻了几页书的正文,马上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个陈庆之简直抄袭出了水平,他根本就没有把《学藏》里的原文直接照搬,而是对比着原文重新翻译。内容还是《学藏》的内容,但是语句全都是陈庆之自己的了。

    这就跟现代一些大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从网上找几篇类似的,东拼西凑一番,然后扔进翻译软件里翻译成英语。再将英语翻译回汉语。

    如此一弄,文章彻底改头换面,就算是最专业的检测抄袭的软件也检测不出来!

    只是这种小儿科兼上不得台面的手段,会发生在一个燕京大学的博士生身上,实在让人想不通。

    “这……虽然有难度,可也不应该置之不理啊!”王庸有些不甘心。

    秦铮叹口气,道:“周律师说了,如果是普通的小说类书籍,即便换了语句,但是内容情节高度雷同的话,也有机会打赢官司。但是《学藏》不是小说,也不是白话散文。它是一部专业书籍,内容晦涩。连律师都看不明白,怎么拿来打官司?”

    周律师是寰众传媒的首席顾问律师,在全国都很有名。如果连周律师都这么说,那这个官司就真的很难打了。

    而且,估计开庭法官也未必能够看得懂多少书里内容。

    显然这就是陈庆之有恃无恐的资本了,这个亏,秦铮是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

    “算了,虽然被抄袭,可是书里内容真的被人看到,也算是一件好事。总比稿子扔在家里暗无天日强。”秦铮却是准备妥协了。

    只是,秦铮这样想,王庸可不这样想。

    王庸从来就不是一个吃气的主儿。他的兄弟蒙冤身亡,王庸这么久也没放弃。《学藏》不止是秦铮的心血,更是王庸爷爷的遗愿。

    秦铮之所以写这本书,就是受到了王庸爷爷嘱托。

    这件事,王庸绝对不能忍!

    “我找他们去!”王庸拿起那本书,就往外走。

    这个华文出版社就在燕京,还是一家老牌子出版社。

    “王庸!”秦铮冲王庸喊一声,可才喊出口,门外就已经看不见王庸的身影了。

    “唉!”秦铮摇摇头。心中却也隐隐升起一丝期待。

    他知道他这个小师弟不同于他,他善于布局,善于谋划。但是在细节上就不行了,特别是双腿残废后有些事更是有心无力。

    可王庸不同,王庸是属于那种天生具备颇具能力的异端。如果秦铮跟王庸较量,王庸可能会在大局上被秦铮绕进去。但是王庸最后绝对会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破局出来。

    这件事交给王庸,说不定真的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走廊里,刚刚跟赵雅妮谈成了合作细节的姚星辰,正拿着合同要给王庸看。

    谁知王庸就跟谁欠了他几百亿一样,冷着脸,憋着气,气冲冲就往外走。

    “合同你不看看?!”姚星辰试图喊住王庸。

    “不用看!”王庸冷冷的声音传来,转眼就没了身影。

    “哼,我又没招你,冲我发什么脾气!还不用看,信不信我把投资金额加上一百个0,让你破产?”姚星辰也是气呼呼。

    不过姚星辰没有这么干,而是转而去请示秦铮了。

    燕京,华文出版社楼下。

    上午的出版社并不繁忙,来往的客户很少。偶有几个人行色匆匆拿着样书离开,似乎是刚刚谈成合作。

    “呸!这种垃圾出版社你们也敢合作?真不怕他转头把你卖了?”王庸忿忿的嘟囔一声,然后昂头走进出版社大门。

    华文出版社是80年代就存在的一家老出版社了,虽然一直以来不温不火,都没能进入一流出版社的行列。但是苦熬了这么多年,多年媳妇熬成婆,在如今的出版行业里也有一定地位。

    他们出版社的社长还是全国文协的副主席,门口的照片墙上挂着社长彩色照片,笑得跟猪头一样。

    “这位先生,请问您找谁?”门口传达老头拦住王庸问。

    “哦,我是寰众传媒的,有点业务跟你们出版社谈。”王庸扯虎皮做大旗,先忽悠进去再说。

    传达老头“哦”一声,然后拿起电话跟里面通报一声。应该是获得允许了,对王庸放行了。

    王庸一路疾走,二话不说直冲进去。

    看的后面传达室老头还以为王庸尿急,要进去上厕所。

    “您好您好,您就是寰众传媒的那位先生吧?请问贵姓?”门口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满脸笑容,冲王庸伸出手道。

    王庸没搭理他,而是问:“你们社长呢?”

    这倨傲的态度让中年人有些尴尬,要不是顾忌寰众是大公司,他直接就跟王庸翻脸了。

    不过为了业绩,他只能强忍。现在出版行业整个行情都不好,网络文学跟电子书的发展几乎将传统出版业给冲击的七零八落,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现在许多出版社都在谋求转型,华文出版社也在想办法开拓新业务。比如跟大型娱乐公司合作,专门帮明星们出版传记。

    明星们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脑残粉的可怕现在谁不知道?就算出版一坨屎,脑残粉都会买单。所以这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业务,华文出版社一直在布局争取。

    没想到今天寰众会主动找上门来。

    “我是华文的主编,叫林大兴。社长不在,您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跟我说。我都可以做主。”林大兴一边伸手将王庸往办公室请,一边说。

    王庸冷笑一声,心里暗道:大兴?我看你今天要倒大霉!

    “是这样的,如果您为我们出版社特别推出的明星传记而来,我可以为您介绍下。这个业务只需要贵公司签合同,提供具体明星名单,剩下的全不需要贵公司操劳。我们出版社一步到位,包您满意!”林大兴殷勤介绍道。

    王庸呵呵一笑,嘴里说着:“不错,不错。”

    这态度看的林大兴心中大喜,看来有戏!寰众这么大的单子如果拿下,他能获得的奖金绝对少不了!

    只是,林大兴还没高兴两秒钟。忽然就听砰的一声巨响,王庸抬手将一本书重重的摔在了桌子上。

    吓得林大兴一个趔趄,差点从椅子上翻过去。

第七百一十七章 燕大?我也去!

    寰众传媒。

    秦铮看一眼脸色不好的王庸,知道肯定没能讨回什么说法。

    “先算了吧,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那个张庆之怎么也算是半个娱乐圈的人,寰众这体量的公司对付这么一个n线艺人还是简单的。”秦铮安慰王庸。

    王庸却不甘心的回答:“让他吃几次瘪有什么用?书终究还是被他抄了去。况且这种专家学者类的艺人,砸掉他娱乐圈的饭碗,他还能往学术界发展。不说别的,就凭他抄袭了你的《学藏》,就能在学术界混个响亮名声。坚决不能便宜了他!”

    “那你想怎么办?”面对小师弟的执着,秦铮有些无奈却也十分感动。

    这世界上除了一对儿女之外,对秦铮最好的也就是王庸了。

    王鸿瑾师门一脉本就凋零,随着王鸿瑾去世,原本经常走动的师兄弟也没了联系。倒不是那些弟子薄情寡义,而是都以为王鸿瑾一死,王家就没了人。

    王庸常年在外当兵,许多人都将他忽略了。

    “很简单!面对这种死不要脸的人,就要死缠烂打!法律拿他没办法,但是道德可以制裁他!古语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这次我就当一回传说中的恶人!”王庸看着窗外,目光坚定的道。

    看到王庸这个眼神,秦铮知道这回那个张庆之要倒霉了。任是谁被王庸缠上,不死也得扒层皮。

    而对于王庸采用的对策,秦铮也是十分赞同。法律范畴里管不了的,那就拿到道德范畴里去管。

    很多人提倡依法治国,对于道德指责之类的行为深恶痛绝。觉得那是跟法律相悖的。

    但是那些人没有想过,从来没有一部法律是天衣无缝的。人类的劣行随着社会发展始终在进步,当法律跟不上犯罪的脚步时,道德约束就变得极为重要。

    比如同性犯罪,放在以前是没有任何法律规定的。真的发生了类似的事件,也没有法律依据可以制裁。只能利用道德来进行约束。

    为什么国家强调精神文化的建设?就是为了弥补法律的短板。

    道德大棒也是一种武器,只要用到正确的地方上就没问题。

    “咦?这老小子明天要在燕大举行新书发布会?看不出来挺有本事的,竟然能跑到燕京大学里举行商业发布会。”王庸拿着手机搜索有关张庆之的新闻,立马就看到了这条。

    “他很早以前就拿下了燕大的博士学位,如果不是执意下海,估计现在已经是教授了。他当年的老师、同学,在燕大任职的也不少,能有点关系也不意外。”秦铮说。

    王庸则眯着眼,没说话,只有眼里有光芒不断闪烁。

    燕京大学的教授,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拿到的职称。燕京大学作为华夏仅有的两座世界级名校之一,其地位可想而知。张庆之竟然有希望拿到教授职称,实在出乎王庸预料。

    不过这样更好,王庸还真就怕张庆之分量不够重,那样怼起来就没意思了。舆论的威力也会变得影响很小。

    “燕京大学?呵呵,我连金三角那种龙潭虎穴都闯过了,还会在意一个燕京大学?你能去,我也能去!”王庸自言自语道。

    说完,王庸转身出去打电话了。

    王庸打给的是顾老先生。

    顾衷德。

    当初王庸去钟家当家教老师的时候,钟意没看上王庸,各种找借口赶王庸走。是顾老适时出现,给王庸背书,帮助王庸留下。

    王庸跟顾老关系还是蛮不错的。

    而王庸之所以要找顾老,是因为八年前顾老就在燕京大学当教授,只是现在退休了。

    “喂,王家小子,你怎么会想起来给我老头子打电话了?恐怕无事不登三宝殿吧!”顾老一接通电话,就直接说。

    王庸嘿嘿一笑,道:“顾老真是心思聪敏,不输年轻人。我这点小心思被您一猜就中!”

    “得,你越吹捧我越害怕。先说什么事,我能办到的尽量帮,办不到的我也不会客气。”

    “有您老这句话就够了!先谢谢顾老了!是这样,我想去燕京大学办点事……”王庸细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