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老师前两期节目刚把庄子夸上天,这一期转头就说他是键盘侠。观众们不会骂咱们哗众取宠,博收视率吧?”有个副导演担心的问冯奎。
冯奎却无比信任王庸,道:“王老师敢这么讲,肯定就有理由。先听王老师讲完再说。”
王庸见众人质疑,也不忙着解释,而是道:“有人不信。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番,假设春秋战国时代有网络,那么当时的故事很可能是这样的。
在春秋年间,有两个最为光明耀眼的网络大神,叫做老子跟孔子。两人是最早的大v,属于创世神级别。他们在春秋末期这个时间段,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言论跟传说。是所有人都崇拜的精神偶像。连诸多国家的国君都对两人礼待有加,两人的弟子随从更是不计其数。可以说,两人就是权威。
而时光荏苒,来到了战国年间。在宋国有一个叫做庄子的无业青年,他什么都不喜欢,就喜欢骂人。尤其是骂孔子这种圣人。但是在现实中骂人容易遭打啊,于是庄子想到了网络。
庄子一进入网络,就跟干涸的鱼儿来到了大海一样,恣意狂放。他骂老子:你丫的无为纯粹扯淡,根本就是披着‘无为’外衣的‘有为’!真正的无为是挣脱所有压制在人性之上的束缚,达到逍遥自在的自由!
他骂孔子:你就是为封建君主站台的老神棍!你提出的礼仪都是枷锁,限制了人类的天性!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连续的骂战中,庄子将自己的言论拔高,变成了‘逍遥游’跟‘齐物论’两种哲学思想。
于是庄子也出名了,也成了新时代的大v。只是他这个大v来的有点不光彩,因为全都是靠着骂战骂出来的。根本没有实践过,也没跟老子、孔子的传人当面对质过。只是逮着孔子这种死了的人骂起来没完。”
王庸讲到这里,台下学生轰然大笑。
“听王老师这么一说,庄子还真是一个标准的键盘侠!”
“庄子老哥稳!不愧是我最喜欢的思想家!靠着骂人流芳百世,就问还有谁?”
“得了吧,你们还真以为庄子是你们这种键盘侠啊?王老师就是打个比喻而已!华夏几千年才出了一个庄子!”
之前质疑王庸的学生,此刻也服了。
尽管王庸说的有点粗浅,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庄子生平。庄子确实是靠着骂人起家的。
战国键盘侠的名号给他一个,不冤!
不过,孟子可是实实在在的亚圣,怎么也成了键盘侠了?
有人疑惑。
王庸不急不躁的继续“故事新编”。
“而跟庄子同时期的战国中期,也有一位郁郁不得志的青年正趴在键盘前,悲愤的打着字。他就是孟子。他住在鲁国,跟庄子的宋国隔着几个地界。两人素不相识,却干着同样的事情。
庄子骂老子、孔子,孟子则盯上了杨子跟墨子。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听见没?禽兽!孟子骂的更狠。
众人一见来了个狠茬,顿时都聚集在孟子微博下面,想听听孟子为什么这么骂人家。人家也没得罪你啊!
孟子接着解释了:杨子那个自私鬼,竟然说什么‘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也’。让他拔下身上一根毛帮助天下,他都不愿意做。不做也就罢了,还沾沾自喜,将这种理念发展成一派学说。大家伙说这种人该不该骂?
而墨子呢?不好好做木匠活,瞎谈什么兼爱!人从出生起,就受到血缘关系羁绊。你让一个人眼中无父无母,直接兼爱天下人,可能吗?无父无母,不就是禽兽吗?
人的爱心,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自然发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天下仁爱,而不是空谈什么兼爱。那不过是道德表而已!
‘有道理呀!’孟子这番言论当时就折服了不少战国吃瓜群众。
于是孟子也迅速在网络上走红起来,成为继庄子之后的又一个大v。”
王庸话音未落,京华学生立马急不可耐的发表起意见来。
“王老师,我要发言!我知道孟子不光骂过杨子跟墨子,还跟告子在人性善恶的问题上互刚过!也跟夷子在父母是否应该厚葬的问题上隔空激辩过!孟子一生就是辩论的一生,称他是古代第一辩士也不为过。”
“《孟子》一书全文里面就充斥满了各种辩论,不光跟名士辩论,还跟各国的君主辩论。把许多国家的君主喷的狗血淋头,瑟瑟发抖。我觉得孟子不但是键盘侠,还是大喷子!”
“喷子,哈哈。这个比喻很形象,孟子在我心中真就是一个言辞尖锐、得理不饶人的家伙。”
“我去,你们对亚圣尊重点好不好?孟子那汪洋恣肆、纵横捭阖的辩论风格可是影响了很多人的。去年我在全国大学辩论会上力挫群雄,为咱们学校争得桂冠,就是学习了孟子的辩论方法。”有人为孟子打抱不平。
到了此时,再没人质疑王庸将庄子、孟子归类为战国键盘侠是错误的。而是全都借此发散开去,开始讨论两人“骂人”风格的不同之处。
连那个说王庸不过如此的京华大学老师,也心悦诚服的竖起大拇指。
“确实有一套。最起码在讲课趣味性上,我跟他没法比。”
“看来咱们这期节目的收视率又有保证啦!尹夏、宁易的表演,加上王老师贴近时代的讲课,绝对低不了!”担心会被观众骂的那个副导演,也长舒一口气。
冯奎则笑眯眯看着讲台上的王庸,愈加觉得自己抱对了大腿。
“方才,有同学说了庄子跟孟子的不同之处。其实在我看来,用一句话就能概括。”王庸道。
“哪句话?”
“关你(我)屁事。”
王庸这话一出,顿时惹来众学生纳闷。
这话真的可以将两个不同风格的人概括进去?
“设想,庄子骂完人,正舒服的躺在床上准备睡觉。这时候忽然有消息弹他,他肯定懒散的扫一眼,看见是骂他的,就回一句——关你屁事?看见是发表不同政论的,则回一句——关我屁事?
这种场景,是不是最合乎庄子性格?”王庸问。
“没错!这就是庄子,一个心有抱负,却又懒惰散漫的隐士!”学生们纷纷点头赞同。
“但是,王老师。这话用在庄子身上合适,用在孟子身上就不合适了吧?孟子可不是一个什么都不care的懒人。”也有人紧接着提出疑问。
王庸轻轻一笑,道:“孟子当然不会这样。孟子的做法肯定是——先说一句关你屁事!注意,是叹号结尾。然后从地上抄起一块搬砖就冲上去。”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所有人哄堂大笑。
讲课氛围一时间被推向高朝。
第七百八十章 国学论剑
“这就是战国键盘双侠。前两期我讲了双侠之一的庄子,那么这一期就讲一讲孟子。
孟子虽然被人尊称为亚圣,是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但是他跟孔子截然不同。
如果孔子是一柄象征性大过实战性的礼仪之剑,那么孟子就是一柄赤果裸出鞘的杀戮之剑。在孟子通往亚圣的道路上,铺满了敌人的尸体。
有杨朱学派的,有墨家的,有告子的,有齐宣王的,有梁惠王的……这些人的尸骨铸就成一条登天路,将孟子送上了亚圣的宝座。
在儒家历代圣人中,就我个人而言其实最欣赏的便是孟子。正是这个咄咄逼人、指点江山的孤胆英雄,说出了千百年来从没人敢说的那几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人皆可以为尧舜。
听听这些言论,君王有过错不知悔改,那么人们就可以取而代之!这放在古代,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之言!可孟子就是这么干脆利落的说了出来。所以孟子身上天生带着一股子杀气,杀政见不同之人,杀不仁不爱之君,杀作恶多端之辈。
如果孟子出现在玄幻影视剧中,那么一定是一位淄服高冠,手执长剑的杀儒!他的使命就是左手持剑,右手持经,为儒教杀出一片朗朗乾坤!”
“杀儒?”一众学生听到王庸对孟子的定义,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这可是完全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孟子的看法,将孟子置于一个杀气凛凛之地啊。
这节目要是播出去,指不定会招来多少非议。堂堂亚圣,被人讲的如此血腥气十足,这还是中庸温和的儒家吗?
节目组几位成员也是有点犹豫,看着冯奎问:“冯导,王老师这样讲没问题吗?”
冯奎摇摇头,指向台下:“有没有问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起码学生们很喜欢听。”
几位成员顺着冯奎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众学生惊讶过后,随即表现出浓厚兴趣。
他们听惯了人们对于孟子的传统定义,听惯了对于孟子的各种吹捧。王庸的说法无疑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大门,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对孟子有了新的认识。
王庸心情激荡,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讲课中。
其实王庸没有说谎,他最喜欢的确实是孟子。历史证明,任何文化学派的传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伴随着重重阻碍跟困难。
有的人选择著书避世,留予后人评说。有的人选择“乘桴浮于海”,等待明君的召唤。
而孟子不同,他就是满怀杀意,用鲜血跟尸骨铺出一条传道之路。
这跟华夏当前面临的情景何其相似!远有西方文化渗透,近有东洋、韩流侵蚀,唯独华夏自己的文化像是一个面积日益减少的沙丘,只剩下小小的一块屹立在汪洋大海的包围中。
这种绝境,靠着闭关锁国没用,指望着其他国家主动学习更没可能。只有学习孟子,用一把长剑硬生生杀破重围,杀出华夏文化的一片万里晴空!
这把剑,王庸之前的几位国学大师已经打磨了很久,到了王庸这辈,却是差不多该见见血了!
京华大学礼堂里节目录制进行时,另一边燕京某处演播厅里,也正进行着一档节目的录制。
吴正权就坐在节目下面的评委席上,对着舞台上的选手点评着什么。
而在选手休息室,张庆之一脸殷勤的端起一杯茶水,递给身边一位闭目养神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微微睁眼,接过张庆之递来的茶水,道:“张桑,你客气了。”
话虽谦逊,脸上却始终带着一抹傲然。显然并不是真的对张庆之道谢,不过是民族习性使然。
这个年轻人,却是来自东洋。
面对年轻人的傲慢,张庆之非但没有一丝不满,反而恬着脸笑起来:“山下君远道而来,我作为东道主理应如此。而且山下君是千叶真昔老师的高徒,我久仰千叶老师已久,只是碍于距离遥远未曾有机会拜见。如今得见其徒弟,也算了却一桩心愿。”
如果王庸在这,一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张庆之话里提到的那位千叶真昔,是东洋国赫赫有名的汉学家。在整个东洋国的学术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称得上泰山北斗。
千叶真昔教出来的徒弟遍布政商两界,虽然千叶真昔本人没有什么官职在身,可他手下徒弟组成的势力网,却让东洋所有人都忌惮不已。
如果说山口组初代目山口春吉是东洋地下势力的教父,那么千叶真昔就是东洋文化界教父级的人物。
他的地位,比王庸爷爷王鸿瑾在世时还要高,还要受人尊崇。
而现如今,他的徒弟却远渡重洋来到了华夏,跟张庆之坐在了一起。
看模样,似乎这个叫做山下智的人也是来参加节目的。
果然,山下智轻轻啜了一口茶水之后,悠悠道:“这次事情如果顺利,我自然会引荐张桑与老师见面。”
“必须顺利!千叶老师这种大师教出来的徒弟,水平肯定弱不了!参加一档综艺节目而已,不说一路横推吧,反正不可能有人阻挡得住你。连我的导师吴正权教授,也对你的国学水平大加赞赏呐!”张庆之拍马屁道。
山下智呵呵一笑,眼中闪烁着淡淡轻蔑之意。
张庆之的话正是他心中所想,他受召于某位神秘人士,前来华夏参加这么一档根本上不得牌面的节目。虽然那位神秘人士并没说用意,不过他也猜出来几分。
接下来的节目他只需做到一件事就行。
那就是——血洗所有参赛选手!
“行了,张桑。差不多到上场时间了,我们不适宜再待在一起,不然被别人看到容易穿帮。等上台后我会适时释放信号,你只需按照信号行动便是。”山下智挥挥手,开始赶人。
张庆之“哎”一声,走出了山下智的房间。
山下智看着张庆之背影消失在门口,嘴角泛起冷笑。然后拿起茶几上一张狰狞面具,戴在了脸上。
面具形象丑恶而恐惧,正是东洋三大妖怪之一的大天狗。
而山下智的右手中,也多出来一把诡异的兵器。
看造型,像极了东洋那把充满诸多梦魇传说的妖刀村正。
装扮好之后,山下智起身离开休息室,走向前场舞台。
而关闭的休息室门上,赫然贴着四个大字。
国学论剑。
……
京华学校里,王庸的讲课也进行到了尾声。
虽然没有上次的全息投影技术,没法营造出华丽的场景。但是在场学生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王庸用他独特的讲课方式,将孟子剖析的无比清晰。
就像是一位最顶尖的生物学家,将孟子整个人切片,放到了显微镜底下呈现给众人。
这种深层次的东西,以浅显直白的面目摆在了所有人眼皮子底下,想看不清都难。
“王老师,时间差不多了,可以收尾了。”冯奎通过耳麦告诉王庸。
王庸将手中粉笔轻轻一丢,道:“最后,我想邀请诸位同学畅想一种场景。”
“什么场景?”学生们询问。
“如果庄子跟孟子相遇,两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两人都生于战国中期,两人去世的时间也非常接近。两人也都喜欢骂人,能言善辩。一个擅长天马行空式的辩证,一个擅长咄咄逼人式的反讽。同样是那年代惊才绝艳的天才,也同样是落寞不得志的悲情英雄。
唯一可惜的是上天好像故意一般,让距离不过几百里的人未曾产生过交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遗憾,也是一处历史的留白。
空出来的那片画纸,可以任由我们去想象。
如果历史进程改变了,他们恰巧相遇了。会怎样呢?”王庸缓缓说道。
台下京华学生们则凝眉思考,显然都对王庸这个畅想产生了兴趣。
是啊,庄子跟孟子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相遇,到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而许多人还没思考出来,就听一个人举手说话了。
却是尹夏。
尹夏虽然年龄小其他人几岁,但是思考问题的速度丝毫不比这些京华学生差。
“荀子曾经这样点评各家学派: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智,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我觉得荀子对庄子的点评极为到位。
庄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浪漫幻想,但是却忽略了人世实际状况的人。
相反孟子,却有着清醒而明确的认知。假如孟子真的遇见了庄子,肯定会大为鄙夷的看庄子一眼,说:明明有满腹才华却只知睡觉做梦,这种人活着简直浪费粮食!
而庄子呢,则会睁开眼懒散看孟子一眼,然后换个方向继续睡觉。两人本就该跟历史安排的一样,不会产生交集。因为两人根本南辕北辙,走不到一块。”
“不错。”王庸赞赏的看尹夏一眼,夸赞道。
“录下来没?千万别漏了!”另一边冯奎兴奋的指挥摄像大哥,生怕漏了这么有话题性的一段。
“尹夏变身学霸,秒杀一众京华高材生”。
光想想这个标题就让人激动!
第七百八十一章 两极分化
“我去,这是尹夏说的?她真的才上高一?”有京华学生难以置信的道。
“我怎么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咱们天天吹自己是京华高材生。结果硬生生被一位高一学生比下去,真是打脸啊!”
“也不能这么说。咱们工科生居多,正儿八经的汉语专业一个没有。不擅长这类问题很正常。”
“你以为人家尹夏就是汉语专业啊?人家还是歌手呢!学习时间比咱们都少!总之这次就是输了。”
京华学生们都觉得脸上无光,同时也对尹夏愈加喜爱。
音乐才女加学霸,谁不喜欢?就像是当年风靡大江南北的小虎队,为什么经纪公司要挑选这样三个人组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三人称的上学霸少年。
尤其是苏有朋,学习成绩最好,更是考上了宝岛排名第一的大学,成为许多人膜拜的学霸偶像。就连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追星的时候,也不会如同以前一般阻拦。因为苏有朋的正面形象对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指引作用。
尹夏就是定位于此,不炒作不攀附,只用硬实力跟完全正面的形象一路走下去。
这些年的华夏娱乐圈,恰恰最缺少的就是这种明星。
“王老师,我不太同意尹夏学妹的观点。我认为庄子跟孟子两人见面绝对不会如此温和。相反,庄子不止一次大骂儒家,孟子著作中干脆提都没提过庄子。这两人一旦见面,绝对是**,控制不住的互相怼起来。
庄子那种清高性格,肯定见面直接给孟子一个大白眼,然后报以一句‘呵呵’。而孟子性格激进,怎么可能忍受的了别人对他‘呵呵’?网上那句话怎么说的来,再好的聊天也会止于‘呵呵’。何况庄子还多次谩骂儒家,相当于骂孟子本人。
孟子绝对会一撸袖子上去甩老庄几个耳光,拔腿就跑。老庄呢,一边摸着肿起来的脸颊一边对着孟子再次发出一声‘呵呵’。他不屑追。”
这时候,一个戴着眼镜的京华女同学站起身,侃侃而谈道。
“好!”话音刚落就赢来京华学生的热烈掌声。
却是终于有个人给他们挣回脸面了!
王庸也是笑着鼓掌,说:“这位同学的回答相当有意思,也很贴近现实。确实激烈如孟子,基本不会忍受别人诋毁他。两人一言不合就开干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还有其他回答吗?”
思路打开后,下面学生的回答明显变得踊跃起来,一时间又有几个人举手回答。
王庸点了几个人之后,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于是停止点名。
“感谢诸位同学精彩的发言。跟大家一样,我也为两个同时代的人竟然没有相遇,竟然没有发生点惊艳的故事而遗憾。我做梦之时,偶然也会梦见自己变成孟子,跟那个鼓盆而歌的老庄相遇。
我兀自记得那个梦境,我变成的孟子站在远处,奇怪而茫然的看着那个疯疯癫癫的庄子。我不懂,这种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却又本能的觉得很奇妙。
就像是恋人之间的心电感应,也像是知音之间的惺惺相惜。
我轻轻走上前,我试探着叫了一声:嗨,庄子!
庄子抬头看我一眼,然后漫不经心的回答:哦,孟子。
之后我们就再没言语。
我从他身上看到一只曳尾于涂中的乌龟,逍遥自在却也狼狈不堪。
他从我身上看到一柄出鞘的剑,锋芒凌厉却只能刺击着空气。
我们都是可怜人。
于是我们相拥而泣,哭世道,哭自己,哭命运无常。
然后分开,转身告别。告别之际,一个词语同时从我们两人嘴里说出。
‘煞笔’!”
“哈哈哈哈……”学生们大笑起来。
“王老师这个梦真逗!老孟跟老庄还真就可能这样,既相惺相惜又互相看不起。一句煞笔包含了多么复杂的基情啊!”
“我觉得王老师这个版本比较好。这才是我想象中的庄子跟孟子。”
“我还是更喜欢尹夏那版。”
“我想到杜甫一首诗: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像极了庄子跟孟子见面的场景。”
……
叮铃铃,下课铃声响起。这也代表着王庸节目录制结束。
这次节目完全仿照了上课情景,并没执意将其打造成演播厅。
原汁原味呈现讲课场景,才是这期节目的卖点。相信能吸引不少对京华大学感兴趣的学生跟家长。
“今天讲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同学的配合。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有一天能以一位真正京华老师的身份,站在这个讲台上。”王庸诚恳的道。
哗啦啦!
台下掌声响成一片,所有学生都站起来,对王庸致以最高的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