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秀懵逼之余,也没含糊。带着人一路追杀,然后稀里糊涂获得了昆阳之战的胜利,成为华夏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案例。

    刘秀更是获得一个‘大魔导师’的称号。

    绿林军趁机攻入长安,在位面之子的开挂下,守卫长安的王莽新军不敌,城门被攻破。王莽终于被位面老天爷借助刘秀之手杀死。

    而此时阻碍刘秀登基为王的另一个阻碍条件也被清除。刘秀大哥刘演被绿林军其他派系的人杀死。

    刘家派系,一下子只剩下了刘秀一个头领。刘秀前进的道路上只剩下了一个绿林军的傀儡皇帝更始帝。

    更始帝害怕刘秀坐大,便假借巡视之名,要求刘秀巡视河北,把河北纳入绿林军势力范围。

    更始帝本意是想借此削弱刘秀,因为当时河北豪强林立,民风彪悍,刘秀去了不死也得残废。

    可更始帝怎么也不会想到,他面对的是一个开了挂的位面之子。

    刘秀拿着一根象征更始帝威仪的木棒子就上了路,大军都没带。然后就发生一个让更始帝大跌眼镜的事情,河北豪强竟然争相投靠!刘秀不光没遇到危险,还一下子多出一块根据地,收编了十多万人马!

    大家说这外挂开的是不是有点丧心病狂?”

    面对王庸询问,观众们笑着点头。

    确实,刘秀的经历实在太让人难以置信,写进小说里都要被喷脱离现实。可事实偏偏比小说还虚幻,还精彩。

    “得到河北地盘后,刘秀胆子也肥了,宣布跟更始帝决裂,自己称帝。刘秀老部下立马带人马投奔,刘秀势力愈加壮大。直到十二年后,东汉政权一统天下,迎来了位面之子最辉煌的治世——光武中兴。

    至于他跟穿越者王莽之间的故事,就注定只能流传在稗官野史里了。又或者某一天哪个闲的蛋疼的人,会以演义故事的形式讲出来,讲给亿万观众们听,当个乐子。”

    哗啦啦!

    观众们掌声雷动,都觉得王庸讲的这个故事精彩极了。比小说还要曲折有趣,还要吸引人。

    不过很快也有观众提出了疑问。

    “王老师,故事固然很精彩,但是我们想不明白的是,这个跟您有什么关系?好像在讲故事之前,说的是您即将东渡的事情吧?”

    王庸从讲桌后面走出,走到舞台中央。

    冲着提问观众一笑,道:“当然有关系了,我不是说了吗?东洋、南韩那些媒体之所以跳的如此厉害,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位面之子啊!”

    “您是说……您也是位面之子?”那观众不信的说。

    而其他观众则齐齐发出一声“噫”,显然认为王庸在强行吹牛皮。

    王庸不好意思的回答:“我当然不是什么位面之子了,这个名号对我来说不适合……”

    观众们见王庸如此谦虚,不由会心一笑。

    看来王老师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嘛!

    但是紧接着王庸一句话,就让所有观众脸色大变,半天回不过神来。

    “你们叫我天命之子好不好?”王庸面带羞涩,轻轻开口。

    噗!

    在家一边吃饭一边收看直播的电视观众,直接喷饭。

    “不要脸!王老师太不要脸了!”

    “哈哈哈,笑死我了。我就喜欢王老师这不要脸的劲儿!”

    “天命之子,感情比位面之子还高一级,代替上帝行使神的旨意啊!要论脸皮厚,王老师说他第二,估计全世界没人敢说第一。”

    节目现场的观众愣了大半晌,终于回过神来,也开始“怒喷”王庸不要脸。

    而王庸就像是没有听见这些言论一样,依旧面色含羞,如三月初开的桃花,央求道:“好不好嘛?”

    距离最近的几排观众,全都忍不住打个冷颤,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第八百三十一章 官方身份

    虽然众人极度恶心,可在王庸不断的填鸭式念叨下,众人还是不得不接受了王庸这个“天命之子”的外号。

    而在网上,人们对于王庸调侃之余,也发现了王庸真正想恶心的人是谁。

    南韩的李在先。

    李在先成名很早,本人也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节的人。他成名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一件事情,那就是南韩语言的去汉字化。

    在他的推动下,南韩政府终于在1968年明文下令严禁政府公文中出现汉字,要求全都使用韩文。而李在先也因此名扬一时,并且开始编纂有关韩文的使用规范书籍,由此奠定了在南韩民众心中的地位。

    当时不少南韩民众都称呼李在先是先哲转世,是来指导南韩走向真正独立自主的。李在先更是多次表示,南韩想要成为当世大国,就必须要摆脱对华夏文化的附庸,去汉字化便是第一步。等到千百年以后,南韩就会拥有不输于华夏的悠久文化历史,而这种文化历史,独属于南韩,是南韩所有人的骄傲。

    王庸故意说自己是“天命之子”,不正是冲着李在先那个“先哲转世”的名头去的吗?

    先哲转世再牛比,也比不过天命之子啊。毕竟一个是老天爷亲儿子,另一个只是扰乱位面秩序的穿越者。

    好比王莽跟刘秀,结果不言而喻。

    “还是王老师稳!就知道王老师不会没来由的给自己贴金。”有网友赞叹。

    “得了吧,王老师不要脸的传统由来已久,这次他只是不要脸之余顺便恶心一下李在先。千万不能单纯的以为他转性了。”

    “楼上+1。相信王老师转性,不如相信太阳会从西边出来。”

    “我觉得咱们应该把这期节目发到南韩论坛,不知道李在先看了之后会什么感觉。”

    “李在先今年六十六了,按照咱们老话说‘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好像正好到了去见阎王爷的年龄啊?会不会王老师这个视频一发过去,他直接嘎嘣一下走了?”

    “可不能这么说,哪里能这么咒人家?兴许是两下呢?”

    网友们讨论的兴高采烈,拿着李在先疯狂调侃。

    这也不怪华夏网友,实在是李在先太招人恨了。这家伙一辈子就没干别的事,净可着“去华夏化”搞了。实在去不掉的,则从犄角旮旯里翻出一本野史,援引一番之后将本属于华夏的东西搬到了南韩。

    也正是这家伙带头,搞得现在南韩学者都落下了发明历史的病根。就差直接说华夏也是南韩发明的了。

    很快,王庸节目视频就被黏贴到了南韩论坛。

    南韩民众怀着好奇心点开一看,当时就气炸了。

    因为视频黏贴者前面大半内容都没有翻译,后面王庸说位面之子杀死穿越者的故事,倒是详细翻译了出来。而且还贴心的指出,王庸其实是借这个故事讽刺李在先,一副生怕南韩民众智商太低看不懂的样子。

    “这个华夏人简直太可恶了!他什么时候来南韩?我要去机场胖揍他!”

    “竟然侮辱我们伟大的李在先老师?这个人疯了吧?不过我想李在先老师应该不会对这种人感兴趣的,毕竟人不可能跟疯狗计较。”

    “可怜的掌柜们,已经沦落到靠着攻击南韩来显示存在感了吗?原本还因为他们当过南韩宗主国而高看他们一眼的,现在看来完全没必要了。南韩反制华夏的那一天马上到来。”

    “我已经转给了李在先老师办公室,不知道李老师会不会回应。我希望还是不要回应的好,因为为了一只小叫虫不值得。”

    南韩庆州。

    这是南韩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城市,文化底蕴远非首尔等新城市可比。这里最为特殊的是随处可见的古墓,跟居民建筑共存,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一座巨大的古书院里,一个身穿南韩传统服饰的老人正独坐院中,悠闲看着一卷古书。

    这个书院叫做玉山书院,是南韩五大书院之一,南韩古代大儒李彦迪曾经隐居于此,将其学说一代代传下。

    玉山书院是南韩藏书最多的书院,即便经过了一次次战争,仍旧有一千多卷的古书存世。被誉为南韩民族的瑰宝,南韩文化史上最璀璨的明珠。

    只可惜,这颗明珠的内部构造直到现在也没人可以完全窥探清楚。成为南韩文化界最大的谜题。

    “先祖之学真的是经天纬地,让人难以窥探其一啊!这一卷册子我都研究半月有余了,竟然还是没法读懂。身为李彦迪后世之孙,实在惭愧……”老人摇着头,叹息道。

    这老人,却就是李在先,同时也是南韩古代大儒李彦迪的后世子孙。

    “老师,有个东西不知道该不该给您看……”这时候,却见一个年轻学生走过来,犹豫道。

    “你都这样说了,分明就是想给我看的。拿来吧。”李在先伸手将学生手里的平板电脑接过来。

    点开页面上的视频,看了起来。

    起初李在先还面色平静,带着七分大儒气质。看到后来,却是已经面色阴郁,大儒气质丢了六分还多。

    “这个华夏人,欺人太甚!”李在先重重将平板拍在石桌上,震的桌上茶水不断荡漾,溅出点滴。

    “老师不要生气,我看这人根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不过是借机炒作。”

    李在先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道:“哼,之前我不愿意搭理他,想他随便闹腾闹腾就算了。没想到他变本加厉,那就不能怪我了!他不是要炒作吗?我偏不让他成功!给我联系南韩所有汉学家,告诉他们,不管这人怎么蹦跶,都不准回应!报纸媒体也一律不得大肆报道!”

    “是,老师。”那学生弯腰道,然后走了。

    剩下李在先一个人坐在院中,看着门外潺潺溪水,不断发出声声冷笑。

    ……

    华夏国内。

    王庸刚刚结束了最后一期的《华夏好先生》,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天泰呢。

    他想在天泰坐飞机直接去首尔,顺便把袁霖跟胡梨儿送回天泰市。

    这时,却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王庸一看号码开头几位,就知道不是普通电话。

    接通后,只听对面传来熟悉的声音,却是曹部长。

    “小王,在忙?”

    “曹部长好,忙谈不上,就是在收拾东西准备回一趟天泰。然后直飞首尔。”王庸回答。

    “嗯,多余的话我不多说,祝你马到成功。稍后会有人给你送去一个东西,算是我动用权利给你申请的。你到了首尔之后,可以联系当地一家华人企业,他们在南韩有些影响力,做起事来比我们官方好用多了。联系人的号码我一会发你手机上。”

    “谢谢曹部长,其实不用的,安全这一块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王庸道。

    这倒不是王庸吹牛,以他现在的战力,南韩能够对他造成威胁的人屈指可数。何况王庸还有一个大靠山呢,南韩跆拳道国技院。

    上次金静茵欠了王庸一个人情,王庸要是在南韩遇难,金静茵没理由见死不救。

    “多一分安全总是好的。行了,我还有事情,就不多说了。”曹部长说完,挂断了电话。

    而王庸正猜测曹部长给自己申请的什么东西时候,却听房门被敲响。

    王庸透过猫眼一看,却是之前被王庸袭击的那个保镖。

    这次保镖聪明了许多,直接站在墙体一侧敲门,离着门口远远的,显然生怕王庸再来一次。

    王庸哑然失笑,赶紧开门。

    保镖见到王庸脑袋露出,才松一口气,将一个信封交给王庸,道:“部长给你的。”

    说完就走,连一句话都不想跟王庸多说。

    王庸拆开信封,从里面掉出一张卡片。

    却是一个证件。

    “华夏文化部名誉顾问”。

    看到这东西,王庸不由嘿嘿一笑。

    这玩意说有用,其实也没用。因为就是一个名誉顾问,实际上不具备什么权利。但是说没用,却又用处极大。因为这头衔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得到的,这代表着一种官方身份,代表着官方认可。

    曹部长这份私人大礼,分量却是不轻。

    如果王庸真的在南韩出事,华夏国家却是也有足够的理由问责。

    “得,摇身一变金装加身了。这玩意要是被人传网上,估计我这被收买的罪名是坐实喽!”

    王庸自嘲的道,将证件贴身放好。

    推动华夏文化走向世界,个人力量显然不够。有国家助力,王庸求之不得,怎么可能会推拒?

    收拾完东西后,王庸跟秦铮、姚星辰、叶玄同、钱小峥等人告别,坐上了凌晨回天泰市的高铁。

    袁霖跟胡梨儿对于王庸将两人凌晨弄醒的行为极为不爽,气嘟嘟跟在身后,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要不是车站执勤民警认识王庸,就将王庸当成人贩子给抓起来了。

    一个半小时,王庸回到了天泰市。

    感受着夜幕下的天泰市,王庸心中蓦然生出许多力量。

    这座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古城,满满散发着厚重的历史力量。

    当年的孔子曾在此游历过,孟子也在此讲学过,一代词人辛弃疾更是出生于此,李清照也曾经在泉水垂柳中吟诵过那首著名的声声慢。

    更重要的是,王庸爷爷王鸿瑾更是在此居住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王庸的童年生活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王庸心中一个个带着光芒的名字闪耀而过,激荡的他心潮澎湃。

    忍不住站在机场之中就放声长啸,惊动当空那一轮明月回应,生出阵阵风晕。

第八百三十二章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本来昏昏欲睡的袁霖听见王庸这一声长啸,不由两眼放光。似乎想起了当年在雨林中称王称霸的日子,也是望着月亮发出一声兴奋的嚎叫。

    这一声嚎叫里,带着满满的凛冽之意,却是袁霖当初用来号令群兽的标志性叫声。

    往往叫完,就会有雨林中各种动物前来朝拜。

    只是这是人类社会,注定不会有人回应袁霖。

    除了身后胡梨儿那一脸的紧张之色。

    “这俩人在干什么?神经病吧。”一起下机的乘客指着王庸跟袁霖,议论纷纷。

    机场人员也被惊动,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恐怖事件。全副武装赶来之后才发现是两个闲的蛋疼的人在学狼叫。

    “都抓起来!”带队的人没好气的挥手道。

    于是著名文化学者王庸就被带到了机场派出所。

    差一点就被扣留72小时,要不是王庸还肩负着“踩南韩灭东洋”的民族重任,怕是就得在拘留所渡过三天了。

    “下次可不能这么乱叫了!听见没,不然没饭吃!”王庸气呼呼敲着袁霖脑袋,训斥道。

    袁霖则一脸的不服气。

    大家都叫了,凭什么把锅都甩到我头上?

    现在的袁霖却是越来越通人性,已经有自己明确想法了。

    估计再系统学习一两年,不说彻底达到正常青少年的智力水平,跟那些脑子笨一些的差生应该差不多。

    吱嘎一声,一辆车子停在王庸三人面前。

    不需要看车子里的人,只看这辆宾利添越,王庸就知道是子玉风晴。

    这是起陆集团用来接待贵宾的车子,现在却用来接王庸了。

    随手拉开车门,王庸坐上了副驾。

    让王庸没想到的是,竟然是子玉风晴开车,没有带一个随从。

    “你还真够胆大的,不怕上次的事情重演?”王庸嘟囔一句。

    子玉风晴看着前方路面,淡淡回应:“那伙人不是早就被你扫除了吗?”

    “你不说我都忘了。看来你嘴上不提,但是心里把我记挂的挺深的嘛!”王庸自我感觉良好道。

    子玉风晴只是“呵呵”一笑,那表情,让王庸差点暴走。

    不知道吊丝最恨女神“呵呵”了吗?!

    “去哪?”

    “我爷爷要见你。”

    “我觉得,虽然我真的很优秀。但是婚姻大事还是要讲究一个自由平等的,现在已经不是旧社会,家长包办那套东西已经过时了……”王庸脸色一怔,然后絮絮叨叨起来。

    子玉风晴则眼中露出一抹杀意,猛然踩下油门,这辆被誉为全球唯一一款超豪华suv的车子,加速性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强烈的推背感瞬间将王庸最后一句话给憋了回去,好半天王庸都没能缓过劲来。

    终于,一路疾驰,车子停在了子玉家族老宅前。

    魏冉早就等在门口,上前拉开车门。

    王庸看一眼这个身材傲人的秘书,心中暗叹这女人不知道吃什么长的,怎么就能这么大。

    “小姐,王先生。”魏冉恭敬喊道。

    王庸纠正她:“不是王先生,是王老师。毕竟我是文化人。”

    “……”饶是魏冉冷如冰山,也被不要脸的话给噎的不知道如何回应。

    反观王庸,自来熟的凑上来,道:“魏冉,问你个事。”

    “王老师请说。”

    “你们家族内部,对我现在的战力评估是多少?”

    王庸这段时间一直忙于做节目讲课,却是有点疏于练拳。不过上次从龙蛇镇鼎中领悟到一门舍身技剑法之后,王庸现在真正实力应该远超表面战力。

    魏冉根本就没有查阅资料,直接就给出了答案:“综合您前段时间在缅境、欧洲的表现,我们对您战力的评估是36万。”

    “才36万?”王庸眉头一皱。

    上回来子玉家族,魏冉告诉王庸他的战力值是29万。这一次,却是涨了7万还多。

    这种上升速度已经非常惊人,换做谁都要大吃一惊。

    可王庸并不满意。

    因为王庸知道战力系统中存在着40万以上的大高手,甚至还有没被纳入战力系统的世外高人。

    比方说叶核桃师父,一直隐居山中,神龙见首不见尾,很难评估出其真正战力。

    王庸距离这些人还很远。

    “唉,武道一途漫漫,无数人穷尽一生在这上面都未必能够堪透。我这双管齐下,怕是更加难了。”王庸心中暗暗感叹,一时间有些黯然神伤。

    不过只是片刻,王庸就回过神来。

    “武道越往前走,比拼的就越不止是功夫。读书对于武道不是拖累,反有裨益。以前的武术宗师到了最后莫不是修心养性,画画写字,就是这个道理。心头的天关堪不透,身体素质再好潜力也有限。”

    这么想着,王庸眼中光彩渐渐变亮,神华内敛。

    读书,提高的是一个人的眼界跟心境。有一张漫画就很形象的表达过这一点。

    漫画里有三个人,最左边的踩在一两本书上,只能看见面前的一张背景板。虽然背景板很美丽,可却是虚假的,不是真实风景。

    第二个踩在一摞书上,他就看到了背景板挡不住的风景。浓烟雾霾,钢铁牢笼。

    第三个人脚下满满都是书,他站的最高,看的也最远。他看见了云层,看见了太阳,看见了太阳底下一切的真相。他没有第一个人那种虚假的快乐,也没有第二个人那种失望的愤懑,他的脸上只有平和的希望。

    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天命”,这个天命不是封建迷信的上苍命运,而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本来规律。

    王庸相信,如果一个武术家的心境到了这一步,他的武功必然也会到达一个难以想象的顶端。

    只可惜古往今来,这种人似乎没有。

    “愣什么?走啊!”子玉风晴见王庸发呆,不由道。

    王庸“啊”一声,这才走进子玉家族老宅。

    宅子里,子玉中霆已经摆好酒席等待。

    一见王庸跟子玉风晴并肩走进来,一张老脸立马笑开花。

    冲王庸一眨眼,然后起身将王庸迎进屋子。

    王庸被老爷子这眼神给弄得浑身不自在。他怎么能不知道老爷子是什么意思?

    上回王庸喝多了跟老爷子打赌,说肯定能追到子玉风晴。结果让子玉风晴给泼了一个透心凉。

    这回千万不能上当喝多了!王庸心里暗暗发誓。

    只是,一入席,王庸好像就失去控制。在老爷子的频频劝酒下,有点醉眼迷蒙。

    本来齐鲁地界的酒文化就深厚,跟齐鲁人喝酒,各种酒桌文化能把人喝死。

    什么“先提三杯”,什么“六六大顺”,什么“十全十美”,什么“门前风”,什么“饭前一杯”……

    王庸都没等到吃饭,就已经醉得一塌糊涂,看向子玉风晴的眼神多出来一丝丝颐指气使,跟古代丈夫看小媳妇的眼神一模一样。

    “喏,风晴,给咱爷爷敬个酒!”王庸醉醺醺挥手。

    子玉风晴手里捏着筷子,筷子弯成了弓形,只差一点就要被捏断了。

    “咦,恁怎么这么不听话?让爷爷笑话!快,给爷爷掀上,四季发财!”

    “咦,你这什么眼神?瞪我?信不信回家收拾你!这也就是新社会,放在以前,女人跟孩子都不能上桌的!没点规矩!”

    咔嚓!

    子玉风晴手里的筷子终于断了。然后就见脸色铁青的子玉风晴站起身,手里提着酒壶走向王庸。

    “我给你掀个酒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