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小姐的贴身家教-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了理论不攻自破。琼斯,你学习成绩好,你想个主意!”加西亚道。

    琼斯低头沉思半天,忽然眼睛一亮,在加西亚耳边耳语几句。

    加西亚也露出一抹笑容,冲琼斯竖起大拇指。

    “老师,我想提问。”

    一个声音响起在台下,打断了王庸的演讲。

    却是加西亚。

    王庸看向台下,见是那个恶作剧的男生,心中微微惊诧,却还是点头道:“请讲。”

    加西亚狡黠一笑,问:“老师你刚才提到东方文化中同样存在着善,我对此表示怀疑。”

    “为什么?”

    “因为如果东方文化中假如真的存在善,那么为何代表着善良的民主却始终未能在华夏得以实行呢?这是不是说明你所宣扬的东西,其实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加西亚眼中闪烁着得意的光芒,道。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前排的名人、记者、学者等朋友,都愕然看向加西亚。

    他们没想到,如此尖锐而又直指要害的问题竟然出自一个学生之口。

    这个问题如果王庸回答不好,王庸之前的几十分钟演讲基本等于全都废弃。王庸此行所宣扬的华夏文化,也立马会变成垃圾。

    毕竟,在西方人眼里,民主跟自由是一个天赋人权式的东西。违背了这两个价值观的文化,西方人会从内心反感。

    恰巧,华夏正是频频被西方国家以此作为攻击目标。也就这些年随着华夏崛起,少了一些而已。

    对王庸有好感的一些学生跟记者,都忍不住为王庸捏了一把汗。

    而几个美国学者,不约而同摇了摇头。

    他们都认为这个问题无解,可以说加西亚的提问就像是一柄尖刀直接刺入了王庸心脏,根本不可能救得活了。

    三一中学的学生先是一阵轰动,随后全都眼巴巴看向王庸。

    目光中既有期待,又有隐隐的幸灾乐祸。

    王庸扫视一圈,目光重新落回加西亚身上,笑了起来:“这位同学的思想敏锐性以及洞察性,让我很惊讶。我觉得你毕业后完全可以直接去n上班,那里的部分人还没有你厉害。”

    “哈哈。”全场哄笑。

    大家都知道王庸跟n之间的恩怨,王庸这个嘲讽恰到好处,缓解了不少现场沉重的气氛。

    只是光缓解气氛没用,真正能够挽回面子还得靠足够完美的回答。

    “老师,你是在转移话题吗?”加西亚目光闪烁,穷追猛打。

    王庸摇摇头:“不,与之相反,我非但不想转移话题,我还想认真的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因为这真的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它在东西方呈现出来的不同面貌,正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华夏有句话叫做‘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就像是把佛罗里达州的柑橘拿到华盛顿州,则不会那么好吃一样。民主在美国跟华夏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是你不能否认它依然叫做民主。

    现代的西式民主起源于英国,这种制度对于a领主或者b领主来说很公平,但是对于平民来说就未必了。因为他们罕有被民主推举的资格。

    华夏直到49年的时候,仍旧存在着巨大的文盲人群,识字率连20%都不到。你让一个普通的华夏人去区别自贸协定跟太平洋协定哪一个对华夏更好,根本不现实。可以说普通人跟专家学者之间存在巨大的知识鸿沟。但是那时候的华夏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抉择,一方面国土遭遇侵略,另一方面人们又遭受着贫穷与死亡的威胁。人们必须做出一个决定,往左还是往右。

    庆幸的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华夏人民深知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明白自己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是他们会让懂的人去带领他们去达成目的。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华夏,有了现在的华夏式民主。

    可能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华夏制度根本不叫民主,也根本起不到民主的作用。那么我举个例子……”

    王庸微微一笑,停顿一下,道。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CNN的邀请

    听到这里,一些平素关注华夏动态的记者跟学生,都纷纷点头。

    “确实,当年华夏大洪水的时候,华夏军队表现出一种让人震惊的力量。我直到现在还记得一条报道,一个叫做李向群的战士,他连续奋战了14个小时之后感染了风寒,只是偷偷吃了两片感冒药就再次投入抢险之中,直到晕倒在河堤之上,才被送入医院。只是在医院里醒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拔掉针管再度奔赴一线,结果又是十几个小时的奋战,疲惫不支晕倒在地。

    两天后他所在的部队紧急出动,李向群挣扎着从病床上爬起,再度来到前线。这次,他没有再能继续坚持下去,在筑堤的过程中李向群口吐鲜血,昏厥不醒。次日,离开人世。

    当时我看到这条新闻真的很震撼,我不断思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念在催使这些人如此牺牲奉献。现在,我终于有了答案——原来这就是华夏特有的民主。”一个美国记者感慨的道。

    “不止那次洪水,时隔不久的那次大地震里,华夏展现出来的救援速度也让人惊讶。地震后的十分钟里,事发当地政府就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一个小时后燕京方面就已经做出了指示,派遣了一位类似于我们副总统级别的官员飞往了地震发生地。要知道,那个时候仍旧存在着余震的可能,飞往那里无异于拿生命在冒险。但是华夏官员还是第一时间就赶了过去。随后当地军区立马派出万名军人投入到抢救之中,而这些仅仅发生在两个小时之内。

    对比另一个我们认为民主的国家——东洋,同样一场大地震中,两个小时内东洋自卫队仅仅是将直升机飞上空中,做了一次影像传播。

    再对比我们美国政府在飓风灾难中的表现,两个小时恐怕那些官员跟大兵们才刚刚得知消息!

    所以我想问,我们的制度就真的是唯一的民主形式吗?为什么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所谓的民主,竟然还比不上我们认为的不民主国家?”又有一名记者站起来,面色严肃的道。

    两个记者的话,当即在人群中引起一阵骚动。

    记者无疑是见多识广之辈,连他们都如此认可王庸的话,显然王庸并不是在蓄意捏造,而是华夏真的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民主形式。

    王庸没有急于讲话,而是等待三一中学的学生们讨论的差不多了,才继续道:“所以说,这位同学的提问本身就不公正。因为真正的民主根本就未曾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实现,现阶段的制度只要适合各自国家的人民,那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制度,哪怕不是你们想象中的民主。

    华夏人反对民主吗?显然不是。拥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华夏人更加明白一个道理——有人比我能力更大,有人比我更能做出正确的决断,有人比我更加专业,那么就让这个人负起责任,而不是一无所知的普通人。这也跟你们好莱坞电影《蜘蛛侠》里那句名言相似,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这是华夏人自己选择的一种制度形式,并且华夏也在此制度下得到了惊人而且高效的发展。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指责华夏的制度不是民主呢?”

    王庸微笑着说完最后一句话,看向加西亚。

    加西亚嘴角抽搐一下,显然没有预料到王庸竟然会把这个棘手的问题回答的如此完美。以至于不少人都对华夏的固有印象动摇了,开始真正对华夏这个神秘国度产生了浓厚兴趣。

    “你……这是诡辩!”加西亚气呼呼道。

    “加西亚,够了!”这时候,却见观众席里忽然又站起一个学生。

    却是杨。

    杨的小脸涨的通红,愤怒的看着加西亚,道:“你口口声声质疑别人,却有想过你自己的所作所为根本不配指责别人吗?从我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经常嘲讽我的父母来自一个落后国度,就阴阳怪气讽刺我的肤色,扬言要将我赶回华夏。是的,整个美国都很在意种族歧视问题,但是那只相对于白与黑两种颜色。黄色,却根本没人关注。哪怕我不止一次向学校领导举报你,可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冷淡的回复。好像我天生就该低人一等一样。

    你说我已经是个美国人了,不,我要大声告诉你:我仍然是华夏人!我从骨子里为它几千年的文化所着迷!

    以前我不敢说,但是现在王老师给了我勇气,我要告诉学校所有人——我叫做杨!我来自华夏!我热爱华夏文化!”

    小女孩倔强而笃定的宣告,像是剖开黑暗的利剑,惊呆了所有人。

    三一中学的校长有些尴尬的看着王庸,夸也不是,斥责也不是。最终只能愤怒的瞪了一眼肇事者加西亚。

    加西亚则一脸的震惊,似乎第一次认识这个饱受他欺负的华夏女孩。

    “杨,加油!”

    “杨,我支持你!不要怕,从此以后我保护你!”

    “从今天起,我也会学习华夏文化!杨,你多了一个伙伴,如果有人再敢欺负你,让他们试试。”

    “我也会学习华夏文化,我们都会学习华夏文化!难道他敢歧视我们所有人吗?”

    三一中学的学生们纷纷道,表达着自己对杨的支持。

    杨感动的看着同学,深恨一鞠躬。

    哗啦啦,掌声四起。却是前排的名人、记者朋友们带头鼓掌。

    直至最后掌声如潮,响遍整个礼堂。

    王庸欣慰的看着这一幕,笑了起来。

    这,正是他所追求的。他不要功名利禄,不要名垂不朽,只要万万华夏人能够挺直腰杆行走在这个世界每一寸土地。

    一小时后,演讲结束。每一个在场人员的脸上都带着欣喜的神色,显然这是一次超出他们预期的演讲。

    而前来旁听的记者们更是目光闪动,觉得不虚此行。

    因为他们心中已然酝酿出一条又一条吸引眼球的新闻。

    三一中学的校长当场邀请王庸在三一中学多逗留几天,最好能够仿照王庸在华夏那样,讲几次面向全校的公开课。

    而三一中学的学生闻讯,当即就有近千人报名。

    王庸已然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

    王庸在三一中学的演讲视频当天就被传上了网络,无数美国人在观看了视频之后,内心涌起对华夏文化强烈的好奇心。

    而有关华夏式民主的论述,则成为媒体宣传的重点。

    有批判的,有赞同的,也有中立的。

    不管怎样,王庸本来就以“我也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保持着相当热度,这下愈加火热。

    以至于不少美国名校都对王庸抛出了橄榄枝,邀请王庸到校演讲。

    王庸对此自然没有异议,本着多多益善的原则,将所有名校邀请全都接了下来。

    短短一个星期里,王庸除了在三一中学开展公开课之外,还去了十一所高校参加演讲。

    其中不乏斯坦福、宾夕法尼亚、普林斯顿、耶鲁这样的世界级名校。

    王庸的名气也像是滚雪球,变得越来越大。

    而这一天,跟王庸有罅隙的n终于坐不住,向王庸发出了节目邀请。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变味的节目(上)

    “专访?”王庸手里拿着n的邀请函,笑了起来。

    要说n这么好心,要给王庸作一次专访,王庸是不信的。

    而且关键一点,此次专访的主持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庸的老熟人。

    艾登。

    艾登可是连番几次被王庸怼的脸面尽失,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当着数亿观众的面,亲吻了驴屁股。

    这一幕直接成为艾登主持生涯的黑点,抹都抹不去。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看见他就会拍屁股,示意艾登亲吻。

    这样的仇恨,不说不共戴天,至少也是誓不两立了。

    如此关系的艾登会好心好意邀请王庸做专访?会心甘情愿当王庸专访的主持人?

    打死王庸都不信!

    n打的什么算盘,王庸随便一猜就知道。无非想要趁着王庸人气正高的时候,来一波抹黑反转,牺牲王庸成全n。

    历来被n这样玩死的明星不在少数,这也是n擅长的招数。

    只是很可惜,这次n把主意打到了王庸的身上。

    最后痛哭流涕的是谁,还未可知。

    “我同意。”王庸直接就对送来邀请函的制片人说道。

    制片人一脸欣喜,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明天,满怀期待的离开了王庸酒店。

    当天晚上,n就放出了王庸参与节目录制的消息。

    不少美国网友则一脸震惊。

    谁都知道王庸跟n之间的那点事,王庸当初可是扬言亲自上门拜访n电视台。没想到n竟然主动邀请王庸。

    “为n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致敬!然后集体默哀三分钟。n这次死定了。”

    “n勇气可嘉啊,连续被王庸打脸,竟然还敢邀请王庸做节目。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信心……”

    “大概n好了伤疤忘了疼,觉得王庸真的如外界所说的一样爱好和平。只是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尤其艾登先生,恐怕还会忍不住颤栗吧?”

    “艾登竟然是这次节目的主持人!艾登这是疯了吧?难道他还想被逼着亲吻一下驴子屁股?或者他已经上瘾了?”

    美国网友们冷嘲热讽。

    此时,艾登坐在自己家中,翻动着网友们的评论满脸冷笑:“这次死的人可不是我!那天亲吻驴屁股之后,我就发誓:这辈子绝对不会再亲吻任何东西的屁股,哪怕是我最爱的女人!相反,我会让王庸把我屈辱的画面重新上演一次,让这个人们眼中的著名学者糗态百出,成为笑柄!”

    艾登关掉电脑,拿起节目台本开始检查流程。

    他时不时在台本上圈圈画画,修改某个他认为不够力度的环节。

    这是他联合n几个著名编导精心设计的节目,却是已经张开了口子,就等王庸钻进来了。

    ………………………………

    翌日,n的访谈节目如期举行。

    本次n大胆的采用了直播的方式,完全不经过剪辑与沟通,扬言要呈现一个最真实的王庸给所有观众。

    有敏锐的网友从n这段介绍词里嗅到了特殊的气味,意识到本次的节目直播很有可能会出现大事件。

    网络的传播性是快速的,越来越多的网友猜到了n可能不怀好意,而网友们偏偏还想看看n到底是怎样的不怀好意,王庸又是怎样被折磨的糗态百出。

    未播先红,节目还没正式开始直播,n官网的在线人数已经达到一个恐怖的数字。

    这还不包括各种转播平台,如果全部加起来,整个世界恐怕至少有十几亿人在盯着n这档节目。

    比华夏春晚的观看人数都要多了!

    n制片人看到这个数字,满意的笑了起来。

    看来他赌对了!节目还没开始就已经如此火爆,如果节目中将王庸弄得糗态百出、丢尽脸面,岂不是观看人数直接创造历史新高?

    要知道,华夏可是有十三亿人!光华夏人的观看**,就能把n捧上神坛!n将创造一档史无前例的节目!而这个节目还是一档访谈节目!

    终于,节目开始。

    “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艾登访谈。相信大家已经听说了今天的来宾是谁,让我们欢迎来自华夏的王庸!”艾登的开场白还算是规规矩矩,看不出任何的不正常。

    王庸一脸微笑的走入直播间。

    “观众朋友们好,我是王庸。”王庸冲镜头打个招呼。

    然后顺势落座。

    只是在他坐下瞬间,艾登嘴角露出一抹难以察觉的笑容。

    此时摄像师早就得到了导演通知,镜头推近,对准了王庸屁股。

    正在观看直播的观众们面对摄像师这个诡异的镜头切换,有些不知所以。

    随后,人们兴奋起来。

    n果然有猫腻!他们在王庸的座位上动了手脚!

    “坐!坐!坐下去!”不少观众在心里叫喊着。

    美国电视节目娱乐化相当高,节目里恶搞各种明星,甚至是政府官员的都不在少数。所以美国观众看到这一幕,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镜头里,王庸似乎全然没有察觉到不对,大大咧咧的就坐了下去。

    随后,就听哗啦一声,王庸屁股下的椅子轰然解体,四分五裂。

    “哈哈,王庸要摔个四脚朝天了!”美国观众们大声叫好。他们喜欢看这种恶搞名人的桥段。

    直播现场也是哄然大笑,艾登更是连连示意摄像师抓拍王庸屁股着地的一刹那。

    那表情一定很精彩!

    可是,下一秒表情很精彩的人就变成了艾登。

    因为王庸竟然屁股悬空,稳稳当当虚坐于空气中!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艾登一定会怀疑王庸屁股下有一个透明椅子!

    “王庸站住了!”

    “怎么可能?这都行?!”

    幸灾乐祸的美国观众全都傻眼。

    “哈哈,一群煞笔。论使坏王老师可是行家!想恶搞王老师,下辈子吧!”

    华夏观众则放声嘲笑n。

    “哦,这个王庸太厉害了!真是一个让人惊讶的家伙!”

    其他国家的观众赞叹不已。

    王庸保持着端坐的姿势,面带微笑,看向艾登:“你们n经费已经短缺到了这种地步吗?连一把结实的椅子都买不起?”

    艾登一脸尴尬,却不动声色的将原本准备拿来嘲笑王庸的话语,稍微改了一下,道:“王老师有所不知,这把椅子是昔年马丁路德金先生的座椅。我们本想给王老师一个惊喜,没想到的是,椅子似乎不想被王老师坐,宁愿解体。这是不是暗示着马丁路德金先生的在天之灵也不想跟王老师相提并论?”

    艾登这话说的无疑相当高明。

    立马就把王庸推到了悬崖边上。连马丁路德金坐过的椅子都不承认你,你凭什么跟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凭什么发表什么《我也有一个梦想》的演讲?

    无论是直播现场,还是场外每一位观众家里,气氛一下凝固。

    不少人都为王庸暗暗捏了一把汗,这个问题王庸回答不好,可是很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笑柄的。

    艾登嘴角微翘,料定王庸会吃瘪。

    可没想到,王庸只是淡淡扫了艾登一眼,忽然俯身,从四分五裂的椅子中间捡起一块木头。

    将木头反面对准了镜头。

    “madechina,没想到马丁路德金先生六十年前就已经使用上华夏的产品了啊!还是说马丁路德金先生未卜先知,早就知道华夏会崛起,所以提前从遥远的东方预定了一把?”王庸哂笑着,问艾登。

    艾登傻眼了。

    他怎么都没想到,这把椅子底下竟然还隐藏着一个华夏制造的标签!

    这椅子当然不是真正马丁路德金坐过的椅子,而是节目组从市场上买回的仿制品。

    没想到,这个仿制品竟然来自华夏!

    艾登仿佛听到自己脸颊被抽响的声音,madechina这几个单词,实实在在打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哈哈哈……”场外其他国家的观众哈哈大笑。

    “艾登这个蠢货,简直丢人!第一次见到嘉宾没有被整蛊到,反而主持人被整的一脸尴尬的节目!n早就该把这个蠢货换掉了!”美国观众破口大骂。

    半晌后,艾登终于调整好心情,道:“刚才跟王老师开个玩笑,也算是一种美式幽默的见面礼。希望王老师不要放在心上。”

    王庸点点头:“我当然不会放在心上。要知道,不是谁都有资格被我放在心上的。”

    艾登脸色一变,气得只想把台本摔在王庸脸上。

    你丫侮辱谁呢?

    换过椅子,这次的椅子再没有什么幺蛾子,节目算是进入访谈正题。

    艾登看王庸一眼,装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问:“我看过王老师的几次演讲,发现王老师口齿异常清晰流利。在你们华夏有个词语叫做‘舌绽莲花’,就是形容王老师这种人的吧?”

    王庸谦虚的摆摆手:“我不算什么,真正厉害的是华夏的一些曲艺大师,他们那才是真正的舌绽莲花。”

    艾登眼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芒,好似一只发现了鸡的狐狸。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变味的节目(中)

    “说到曲艺大师,我记得好像有这么一个故事。你们华夏一位大师小时候口齿不清,拜师学艺被老师拒收。于是这位大师奋发图强,嘴里喊着石头子练习发音,最终成为一代曲艺名家。王老师,有没有这样一个故事?”艾登问。

    王庸呵呵一笑:“故事是有这么一个故事,人也有这么一个人,只不过华夏的那位曲艺大师练的是眼睛,叫梅兰芳。而艾登先生你说的故事却是另外一位雅典演说家德摩斯梯尼,他才是含着石子练习发音的故事原型。作为主持人,艾登先生你的专业课并不及格啊!”

    艾登一滞,他只是想故意找个借口把访谈引向他希望的节奏而已,哪里想到张冠李戴了。还被王庸扣上一顶“专业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