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香江-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百货大楼里没走几步,巩莉就觉得有几百双眼睛在盯着她看,不由地使劲从康剑飞手里抽出了小手。
两人首先走到了卖衣服的柜台,巩莉看着琳琅满目(其实颜色、款式都很少)衣服,顿时就挑花了眼,说道:“这件不错……不过这件更好看……”
那些售货员原本对客人爱理不理的,但康剑飞的着装气质,一看就是海外华侨,让这些售货员稍微显得有点热情。
“这些衣服很贵,不准试穿的,挑好了量尺寸就可以。”售货员“好心”地用不咸不淡地语气提醒巩莉。
这服务态度放10年后,绝对会被经理炒鱿鱼,不过现在还是工人当家作主的时代,主要没有犯严重错误,就算是市长来了也不能撸这个售货员的工作,最多找借口将其调去不好的单位。
巩莉听了售货员那伤人脸面的话,也觉得是理所当然,一点也没有生气,反而在挑衣服时更小心起来。
巩莉在仔细的挑着衣服,两个售货员居然在柜台上磕起了瓜子儿,一边监视巩莉选衣一边聊天。
“娟子,你昨晚看没看《变形记》?”
“没看到开头,后悔死我了,不知道有没有重播。”
“我是从头看到尾的,可惜下个星期才放第二集,真是急死人。”
“电视里那些香港人真有钱,你看他们家里那厕所都豪华得很,大吊灯漂亮得跟水晶宫一样。”
“是啊,那个农村小孩儿真是走了狗屎运,跑去有钱人家白吃白住一个月,还收到好多高档衣裳做礼物。”
“……”
康剑飞在旁边听得哭笑不得,这思维有多奇葩,才会看了《变形记》之后羡慕片中的农村少年。
巩莉还在仔细地挑着衣服,本来看好了一件,一问价格把她吓了一跳,拉着康剑飞说:“康先生……”
“怎么还叫我康先生?”康剑飞看着她笑问。
“飞哥,”巩莉立马改口,说道,“这里的衣服太贵了,我们去别的地方买吧。”
康剑飞直接指向巩莉刚刚称赞过的衣服,说道:“那件、那件……还有那件。选个合适的尺码,全都包起来。”
“全要?”售货员停止了嗑瓜子,惊讶地问道。
康剑飞笑道:“全要,小莉,你再选几条裤子和裙子。”
巩莉本想说不让康剑飞破费,但看到几个售货员羡慕的眼神,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喜滋滋地又选了两条长裤、两条裙子。
“这个香水拿出来看看。”康剑飞指着玻璃柜里的进口香水说。
换成是其他人这么说,售货员肯定是不答应的,但康剑飞刚才格外豪爽。那售货员只笑着提醒了一句:“这香水是进口的,要有华侨券才能买,这位同胞你有没有带华侨券?”
“什么华侨券?”康剑飞依稀记得去年来大陆的时候,港澳办给自己兑换过一些,被他随手一扔不知道放哪儿了。
售货员解释道:“华侨券就是外汇兑换券。进口稀缺商品必须要华侨券才能买……”
售货员讲的也不是很清楚,不过康剑飞总算是从她的话里听明白了。原来此时的人民币是非流通货币。不能够随意兑换。美国佬就算扛一箱子美元来中国大陆旅游,也只能兑换到同等面额的外汇券,然后用这些外汇券在内地购买东西。
当然,外国佬想要使用人民币也行,用手里的外汇券跟内地人换就行,那玩意儿可是紧俏货。
“这位同胞。你不会是没华侨券吧?”售货员警惕地盯着康剑飞,外国人入境中国都是要兑换外汇券的,眼前这个人居然连外汇券都没听过,多半是在伪装海外华侨。这可是违法犯罪行为。
年纪大的售票员已经在给同事打眼色,示意对方去报警。
康剑飞每次来大陆,都是有人在香港就给他把一切事务办好,到了京城就能拿到一堆人民币和外汇券,只不过他只把人民币带在身上而已,这次兑换的外汇券应该还在宾馆的抽屉里。
康剑飞也懒得找麻烦,他说道:“那香水就不买了,先前那几样你算算账吧。”
售货员故意连续算错几次,还没等她把账算出来,几个穿着制服的民警就走进来了,语气严厉地问道:“是你冒充华侨行骗?”
“警察同志,就是他,”售货员指着康剑飞说道,“他身上还带着好多钱,说不定就是他骗来的。”
康剑飞直接傻了眼,看到民警身后的售货员才明白怎么回事,这时代的群众警惕性实在太强了。
巩莉见警察都招来了,连忙解释道:“同志,这位康先生是香港人。”
“你怎么证明他是香港人?”领头地民警问道。
售货员插嘴道:“他如果是香港人,来了京城连华侨券都不知道是什么,他吃的住的能凭空变出来?”
康剑飞默默地摸出自己的身份证:“我的护照放在宾馆里,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康剑飞?”领头的民警看着身份证自言自语,“这名字好熟啊。”
旁边的小民警猛拍脑袋:“头儿,他是那个姓康的导演啊,上次的报纸上还有他的照片!”
领头民警也记起来了,连忙歉意地和康剑飞握手:“康先生,真是对不起,给您添麻烦了。”
“没什么。”康剑飞哭笑不得,只能怪这个时代的宣传还停留在纸面上。在内地提起康剑飞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看见到康剑飞本人,却是个有九个认不出来。
“他就是拍《刀马旦》的康剑飞啊!”
“长得真年轻。”
“听说他在香港好几个公司,肯定很有钱。”
“岂止是很有钱,听说有好几千万。”
“跟他一起那个女的是谁?”
“应该也是香港女人。”
“我看不像,那女人戴的是梅花手表,香港女人会戴内地的牌子?”
“我看啦,多半是这女人傍上款爷了,真是不要脸。”
“就是,一看那模样就是狐狸精,臭不要脸。”
“……”
一群女售货员话里泛着酸气,不过却不敢让还没走远的康剑飞和巩莉二人听见,只叽叽喳喳的嚼着舌头。
巩莉感受着周围灼热的目光,比刚才更加不舒服,她说道:“我们快点回去吧。”
康剑飞点头说:“嗯,回去换换衣服鞋子,中午带你去跟几个电影圈的人吃饭。”(未完待续。。)
521【捡漏】
京城西直门,某私房菜馆。
自从改革开放允许个体户经营以来,京城就有许多人开起了饭馆,而由于资金压力与政治顾虑,这些小饭馆都开在自己家里,员工也都是自己的家人。
康剑飞带着巩莉来的地方,就是一个普通四合院里的私房菜馆。
两人到来的时候,四合院里陈凯哥、张一谋和刘小庆已经坐在那里,正说着什么有趣的事情,不时地哈哈大笑。
“陈导演、刘小姐,还有张摄影师!”巩莉一眼就认出陈凯哥、张一谋,前者因为上半年《黄土地》或国际大奖而成名,后者则是拿到了前些天的金鸡奖最佳摄影。巩莉既然要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自然要对国内的导演、摄影师和演员多加留意,是以一进门就把三人认出来。
这顿饭是刘小庆居中联系的,不外乎是为了借康剑飞的名头,与陈凯哥拉近关系。刘小庆虽然在内地名气大,但也只在北影厂拍电影而已,而且今天只接到一个拍片任务。而陈凯哥在广/西、陕/西电影制片厂都吃得开,如果跟陈凯哥搞好了关系,就能趁机认识其他电影厂的领导,增加接片拍片的机会。
原本刘小庆是准备求康剑飞带她去香港拍片的,但康剑飞一直没松口,反而是给了她一笔钱。以刘小庆的聪明,怎么会不知道康剑飞是在拒绝她,只好退而求其次交好国内导演,顺便把康剑飞请出来吃顿饭增加自己的光环。
前天的时候,康剑飞说要带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刘小庆觉得越多人越好,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满心欢喜地订下一桌饭菜。她哪想到康剑飞带的朋友是个年轻女人。此时一看到巩莉,脸上的笑容立马就僵下来,因为康剑飞和巩莉实在显得太亲密。
刘小庆自然不是吃醋,而是由于巩莉的出现,影响了她今天的女主角身份。
“剑飞,这就是你说要带来的朋友吧,她是哪个单位的?”刘小庆一眼就看出巩莉是大陆人。
巩莉对刘小庆却没任何恶意,反而颇为崇拜,自我介绍道:“刘小姐你好,我叫巩莉。我特别喜欢看你演的《小花》和《三宝闹深/圳》。”
伸手不打笑脸人,特别是巩莉还表现出影迷的姿态,刘小庆总不能跟自己的粉丝翻脸吧,她只能笑道:“呵呵,你好。你好。”
“小莉正准备考中戏,以后陈导演和张摄影可要照顾一二啊。”康剑飞随口说了一句。
巩莉在中戏招考的专业课上表现不俗。有了康剑飞的帮助。即便高考文化课差个几十分,也是完全没有落榜风险的。
如今的艺术类学校的招考,远没有后世那么严格,比如巩莉之前两次报考地方艺术学校落榜,就是因为被人走后门给顶了下去。
“巩莉同志外形很不错,一看就是演电影的好料子。”陈凯哥赞道。
巩莉家里全是教书匠。表演启蒙老师尹大伟只是文工团的导演,她对电影圈子可谓是两眼一抹黑。现在康剑飞将她引荐给陈凯哥,巩莉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同时又因康剑飞的体贴照顾而感到暖心无比。
康剑飞与陈凯哥曾见过面。还在电影局的招待酒宴上一起喝过酒,此时见面各自寒暄一番,又在陈凯哥的引荐下认识张一谋。
张一谋看到巩莉后眼睛一亮,不过瞬间就恢复了正常,把注意力转移到康剑飞身上:“康先生你好,久仰大名!我在《蜀山》剧组的时候,经常听香港的同志提起你,一个个都佩服得不得了。”
康剑飞与他握手道:“哦,原来张先生在《蜀山》剧组帮过忙,感谢你的帮助。”
“帮忙说不上,我在剧组学到了不少东西。”张一谋笑道。
见几人都坐下,刘小庆说道:“人都来齐了,开始上菜吧,这里的私房菜味道不错。”
康剑飞突然说道:“还有几个朋友没来,再等等。”
刘小庆愕然道:“还有人?”
康剑飞笑道:“你也认识。”
“谁啊?”刘小庆问。
康剑飞说:“李翰祥李导。”
“李……呵呵,原来是李老师。”刘小庆的笑容有些尴尬。
对于刘小庆的这种反应,康剑飞十分地好奇,他觉得刘小庆跟李翰祥关系很好,所以才把两顿饭放到一起吃,顺便让李翰祥和陈凯哥、张一谋认识交流一下。
可现在刘小庆的反应,明显是跟李翰祥有矛盾的样子,康剑飞有点搞不清楚状况。
陈凯哥倒是很高兴,说道:“就是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那位啊,我见过他两次,一直没有机会好好认识一下。”
张一谋现在也不过是个刚出头的摄影师而已,能有机会来和康剑飞吃饭,已经是非常难得了,现在有机会见李翰祥,他更是期待不已。
“抱歉,抱歉,有事来晚了!”门口突然传来喊声。几人回头一看,却见李翰祥正快步走进来,身后还带着一个年轻美女。
刘小庆看到那个美女之后,脸上的笑容完全消失。
“额,小庆也在啊?”李翰祥见到刘小庆也很惊讶,同时表情变得尴尬起来。
一年多前,由于中国电影合作公司终止拍摄计划,李翰祥的五部清末大戏,只拍了两部就搁浅了。本来宣布息导的他,听到内地成立电视剧合拍公司,立马又燃起雄心跟内地合作,以拍电视电影的名义筹备《火龙》。
由于台湾的几次封杀令,现在除了左派电影人之外,已经没人愿意投资李翰祥的电影了。在向银都机构拉投资无果之下,李翰祥便找到了梦工厂,即将拍摄的《火龙》,有六成投资来自于梦工厂。
而今天康剑飞把李翰祥、陈凯哥、张一谋拉到一起吃饭的目的,也是为了帮李翰祥的《火龙》剧组找来好帮手,想请陈凯哥担任电影副导演。请张一谋担任电影的摄影指导。
之所以需要康剑飞的联络,主要还是因为李翰祥与中国电影合拍公司闹得不愉快,而现在合作的电视剧合拍公司,又只能找到电视剧方面的导演、摄影师、
当然李翰祥也可以带香港的团队来拍,但《火龙》是新昆仑和梦工厂联合投资的,拍摄预算并不充裕,请香港电影人去大陆拍太贵了。
至于李翰祥与刘小庆的不愉快,则是因为《火龙》选角的原因。刘小庆以为凭自己跟李翰祥的关系、以及她自己在国内的名气,肯定能做电影女主角,结果李翰祥却跑去峨眉电影制片厂找了个潘红来当女主角。
此时李翰祥身后跟着的那个年轻美女。就是峨眉电影厂的潘红。
刘小庆为什么迫切地想接戏?
主要还是内地演员的正式工资太低,而拍戏的时候有补助和奖金,最重要的是可以趁机溜出去走穴赚外快。
而李翰祥舍弃刘小庆转选潘红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以前拍《垂帘听政》时,刘小庆出去走穴赚钱的时间太多。有时还会耽误电影的拍摄,加上刘小庆有点不服管教。李翰祥才想找个听话的女主角。
李翰祥以前拍戏时其实也想管教刘小庆。比如趁刘小庆电影迟到时,好好地训斥敲打一番。可刘小庆实在太聪明了,每次出去接私活之前,都要先找李翰祥拿出勤表,然后照着时间回来,最险的一次在开拍前几分钟赶到。
由于刘小庆拍戏从未迟到过。李翰祥只能忍了一次又一次,心中对其不满可想而知,还说了一句“百万军中藏玉兰”来提醒刘小庆。
当时刘小庆演的角色就叫“玉兰”,李翰祥的意思是。每次电影都要拍的,还得去人堆里找刘小庆这个女主角。
刘小庆当然听得懂,但为了赚外快,还是照旧神出鬼没。
剧组其他演员本来还有些顾忌,一看女主角都这么肆无忌惮地出去接活儿赚钱,于是个个有样学样。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每次要开机拍摄时,大陆的那些主要演员才从外面敢回剧组,急急忙忙地化妆准备,为李翰祥的导演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麻烦。
不仅如此,刘小庆还哭闹着为所有大陆演员改善伙食,这些钱都要李翰祥出,李翰祥对她没意见才怪。
不过李翰祥和刘小庆都是人精,此时有外人在场,在最初的尴尬过后,两人很快就变得有说有笑起来,不知道的都认为他们关系很好。
在彼此问候之后,李翰祥介绍着自己带来的美女:“这位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潘红小姐,她是我的新片女主角。”
陈凯哥笑道:“潘红同志我是知道的,她演的《苦恼人的笑》,拿去戛纳电影节展映过,她主演的那部《寒夜》,还入围过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私房菜一盘一盘端上来,除了刘小庆越吃越郁闷之外,其他人都聊得很高兴。
话题被康剑飞主动转到李翰祥的新片《火龙》上,他问道:“李导,怎么没带家辉一起来?”
“还没那么快拍摄,”李翰祥说道,“前段时间跑去东北一趟,后来又去成/都请小潘,这不刚回京城吗。”
李翰祥跑去东北,是为了见末代皇帝的嫔妃富贵人,而潘红的名气不比刘小庆小多少,也确实需要李翰祥亲自跑一趟才能请来。
说起了电影,陈凯哥和张一谋都很感兴趣,前者问道:“李导的《火龙》准备在哪里拍?”
“就在西直门外搭景拍摄。”李翰祥往外面一指。他倒是想在皇宫实景拍摄,但一时成本太高,二是申请困难,只能搭景凑合着拍。
康剑飞问道:“陈导演和张摄影师最近有没有拍摄任务?”
陈凯哥笑道:“都闲着呢,厂里头资金不足,不然哪有时间在京城瞎混。”
康剑飞趁机说道:“要不两位加入《火龙》剧组吧,李导这边的人手可缺得紧。”
陈凯哥哭笑不得,他之所以请刘小庆约康剑飞出来吃饭,是因为受厂领导所托。想要从康剑飞那里弄点资金,结果还没好意思开口,就被康剑飞请去拍《火龙》。
“《火龙》需要拍多久?”陈凯哥问道。
李翰祥说道:“春节前就能拍完。”
陈凯哥为难道:“实不相瞒,我准备拍一部反映去年国庆大阅兵的电影,这次是来找康先生拉赞助的。”
“赞助?不是投资?”康剑飞稀奇地问道。
“这个嘛,电影制片厂的电影不接受海外投资,但现在厂里的资金又有些困难。”陈凯哥不好意思地说道。
李翰祥对国内影坛还是很了解的,问道:“你们广/西电影制片厂也是大厂吧,怎么会资金困难?而且就算没钱,也可以申请财政支援啊。”
陈凯哥解释道:“现在厂里的资金。都抽调去拍摄《血战台儿庄》了,我说想拍《大阅兵》,结果厂长叫我自己想办法搞钱。”
康剑飞对此是哭笑不得,天底下哪有这么拉赞助的,不让人参与投资。又没有广告等其他收益,所谓的赞助跟捐赠没什么两样。这陈凯哥是把他康剑飞当人傻钱多的冤大头了。
不过广/西电影制片厂的电影资源非常多。能够花点小钱结个善缘也不错,更何况陈凯哥和张一谋两个也值得投资,康剑飞问道:“要多少钱?”
“20万。”陈凯哥小心翼翼地说道,生怕说多了会把康剑飞吓跑。
“20万够吗?”康剑飞问道。
陈凯哥解释道:“够了,厂里也要拨点资金,而且我跟部队联系过了。他们出的人不要片酬,能管饭就行。”
康剑飞点头道:“那算我个人捐赠吧。”
“是赞助,”陈凯哥纠正道,“康先生最好还是能以单位的名义赞助。我会在片尾用字幕鸣谢。”
“随便你吧。”康剑飞无语道,片尾鸣谢有个屁用。他突然想到自己卖的方便面,说道,“那就以康乐食品公司的名义赞助。”
刘小庆突然惊讶地插嘴道:“原来康乐方便面是剑飞你的公司产的啊。”
康乐方便面在大陆已然是家喻户晓了,火腿肠也在去年做出来。不过由于思想的解放,国人的山寨这一隐藏属性开始显露,而方便面、火腿肠这种玩意儿又没技术含量,所以遍地都有人在做。
加上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若非是叶三公子有全国供销社的销售渠道,康乐方便、火腿肠根本不能卖进地方市场。即便如此,康乐食品公司的畅销产品,也只能在全国的省城售卖,市县级的市场全部被当地的产品给抢去。
什么,你想把方便面、火腿肠卖到全国每一个角落?
那抱歉了,我们xx市也有方便面厂,我们的工人要吃饭。所以,你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
不服?那你来卖吧,你的方便面根本运不进市区,半路上就被人给截住了,而且说不定是当地军队或警/察在设卡。
这种情况在南方要好得多,越是内陆城市,地方保护主义越严重。即便如此,康乐方便面也在广/东的部分县市给赶了出来,好在铁路这一渠道一直还存在。
不过由于康乐食品公司的产品基本上省城才有卖,而且包装精美、口味独特,所以自然而然变得高端大气起来,不少人到省城出差还会带几包方便面回去做礼物送人……
闲话扯得远了,一顿饭吃完,康剑飞以康乐食品公司的名义,向陈凯哥的新片《大阅兵》赞助了20万,同时陈凯哥和张一谋答应加入李翰祥的《火龙》剧组,并且帮助《火龙》拉来一些其他电影人员。
离开私房菜馆后,李翰祥高兴地说道:“这次多谢康先生了,不然我跟电影合拍公司闹翻后,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凑拢一个好剧组。”
康剑飞道:“李导说笑了,以你在内地的人脉关系,还愁找不到几个人拍电影?”
“不一样,”李翰祥叹气道,“以前跟电影合拍公司合作的时候,内地所有电影厂的人员都随便供我挑,取景时有人专门负责打理地方上的各种事物,甚至还能找到军队来参与合作。但现在是跟电视剧合拍公司合作。他们的能量就要小得多了,人手是很好找,但像陈凯哥、张一谋这样优秀的,却是非常难请来。我这次去成/都请潘小姐,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一直话不多的潘红说道:“李导可不能乱说,我一看完剧本就跟你来京城了。”
李翰祥叹气道:“我还要多谢潘小姐,她为了跟我拍《火龙》,把娥眉电影厂的领导都得罪了。”
康剑飞帮李翰祥也不过是举手之劳,《火龙》怎么说也是梦工厂占大头投资的,男主角梁嘉辉还是梦工厂准备力捧的演员。
李翰祥住的地方就在西直门附近。他们还在路上聊着,突然有个小伙子跑过来:“李导,古董家具找到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