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香江-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先生,又来买菜啊。”
“是啊。正好有空。”
“你太太可真幸福,我老公就从来不买菜不煮饭,什么都要我一个人干。”
“呵呵。你先生好福气。”
“李先生,你还没找到工作啊?”
“快了。”
“街头那间福安饭店是我侄子开的,要不我介绍你去做服务员吧。”
“多谢美意,不用了。”
“……”
半个小时后,李安提着一篮子菜走出市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羞愧和气恼。
李安去年在纽约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其毕业作品还获得了纽约大学沃瑟曼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可惜这些荣誉对他并无多少帮助。
硕士毕业后,李安就失业了。他半年前心灰意冷准备回台湾。结果其毕业作品《分界线》居然在电视上播出,李安终于小小地漏了把脸,以导演身份被威廉?莫瑞斯经纪公司签下。
李安本以为自己时来运转,还专门跑去好莱坞混了一段时间。其结果就是花完身上的钱灰溜溜地回到芝加哥。
现在的李安属于无业游民。每天除了看片、看书之外,就是买菜做家务,全靠妻子林慧佳赚钱养家,而林慧佳自己也只是个半工半读的博士生。
李安现在最烦的就是去菜市场买菜,他在附近的华人圈子已经出了名,谁都知道他是个靠老婆养的硕士生。但李安又不得不去菜市场买菜,因为那里的菜要比超市里要便宜许多。
拎着菜步行回到租屋,李安看到门后老婆的鞋子。冲里面说道:“今天这么早回来啊。”
“今天实验室提前收工。”林慧佳躺在沙发上说。
“我买了两条鱼。”李安拎起菜篮子说。
林慧佳起来把菜篮子里的东西滕进冰箱,说道:“今天去外面吃吧。我刚领了一笔奖金,算是庆祝一下,吃完饭再去看一场电影。”
“好吧。”李安勉强笑着答应。他虽然天天看片研究电影,但都是租来的录像带,起码已经一年没陪妻子去过电影院了。
两人选了一家华人小餐馆共进晚餐,之后便散步走向唐人街的一家电影院。
李安仰头看了看影院的排片表,他本来想看《紫日》和《走出非洲》,但在买票的时候莫名其妙地说道:“来两张《蜀山》。”
走进放映厅里,电影只剩下两分钟就要放映,李安抬眼往放映厅四下一扫,发现观众席居然坐了七成左右。不过大多数观众都是华人,使得李安不能靠此评估《蜀山》的受欢迎程度。
说实话,身为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硕士的李安,是颇看不起华语电影的。就算偶尔有一两部出彩的,但华语电影整体上还是落后好莱坞太多太多。
如果是国际知名导演康剑飞的作品,或许李安还会格外重视,但籍籍无名的徐可却不在李安的法眼当中——即便是《蜀山》在威尼斯拿了银狮奖。
抱着挑刺地心态坐到座位上,刚开始还坐姿随意的李安,半个小时后表情严肃地坐直了身体,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大荧幕。
120分钟剧场版《蜀山》,在李安看来节奏还是有些偏快了,但其作为一部商业大片却是够格的,特别能讨好普通观众,这从放映厅里此起彼伏的惊叹和欢笑声就可以知道。
一场电影结束后,李安与林慧佳默默地走回家,半路上李安突然说:“惠佳,我想去香港。”
“去香港?”林慧佳惊讶地说道。
李安点点头:“是的,去香港,我留在美国这边也没什么用,根本没有公司会找我拍电影,还不如去香港发展。这部《蜀山》即便放在好莱坞,也属于一流水准,既然徐可在香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我为什么不能?”
如果不是和经纪公司签约的话,李安在半年前就会台湾了,根本不用当这几个月的家庭主夫。
林慧佳想了想,说道:“既然你想去香港发展,那就去吧,我支持你。”
……
《蜀山》在北美的华人圈子里,引起很大的轰动,好莱坞特效加上祖国大好热山,题材又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剑侠,自然能引起北美华人的追捧。
不过除了华人以外,北美的其他种族却似乎对《蜀山》不怎么感兴趣——圣诞档有那么多好电影可以选择,白人、黑人们又何必去看一部华语片?
凡事都有利有弊,《蜀山》拿到圣诞档来放映,看似是上了黄金档期大占便宜,但却完全被其他圣诞大片的光芒所掩盖,倒不如在淡季放映来得利索。
让我们把视线拉回香港,就在李安夫妇观看《蜀山》的9个小时以前。周惠敏抱着一桶爆米花,眼睛盯着大荧幕,完全无意识地将爆米花一颗颗地往自己嘴里塞。
“哇,那些池水五颜六色的,太阳一照好漂亮啊。”
“不知道是在哪里拍的。”
“电视宣传片里说是九寨沟。”
“有钱了我一定要去九寨沟旅游。”
“……”
影院里响起铮铮地古琴声,大风吹动着竹林形成一片竹浪,竹林里飞剑纵横、法宝交接,那打斗虽然激烈,却显得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整部电影,无时无刻不展现着一种诗情画意,那镜头运用得更像是台湾七十年代的文艺片,而不是快节奏的香港商业片。
随着卢冠庭为《蜀山》创作的主题曲响起,不少观众自发地给予掌声,一直到幕后花絮放完才站起来。
就在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荧幕上又开始放片。只见大战后的草地上突然一滴血开始缓慢流动,那滴血蓦地飞起来,钻入一个路人的体内,路人的脸上随即出现诡异的表情。
“哈哈哈……”那路人开始狂笑,笑声赫然属于被主角们联手干掉的大反派邓引。
“邓引没死。”
“他练成了血神子,当然没那么容易死。”
“肯定还有续集。”
“不知道续集什么时候拍,好想马上就看啊。”
“不愧是投资了8000万的大片,看起来真爽。”
“……”
周惠敏耳边充斥着观众的议论声,她虽然没有加入讨论,但看过电影之后,还是被那华丽的视觉效果给震撼到了。
街对面嘉禾院线那么也刚放完一场《富贵列车》,从影院里走出来的观众,同样聊得是热火朝天。
“哈哈,太搞笑了,曾至伟跳车那一段差点把我笑死。”
“用火车压镣铐那段才好笑。”
“最好笑的是偷情那段,长江一号,长江二号,哈哈哈哈,现在一想起来就笑得肚子痛。”
“幸好《蜀山》那边没票了,不然我还错过了这么好看的电影。”
“是啊,《富贵列车》绝对是最好看的喜剧片。”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看过《蜀山》的影迷向亲友强烈推荐《蜀山》,而《富贵列车》的拥趸则认为《富贵列车》更好看,因此而冲突发生口角打架的都有。
至于圣诞档的另外两部片子《圣诞奇遇结良缘》和《夺宝计上计》,则完全被大家无视了,因为上座率太低而不断地消减场次,而候补上去的普通片子同样属于炮灰角色。
究竟是《蜀山》更好看,还是《富贵列车》更好看,这还真不好说。
因为一部是特效剑侠大片,另外一部是明星云集的喜剧片,各有千秋根本没法比较。
影片的好坏没法比较,但影片的票房却是可以比的。
而两部电影的首周末票房出来以后,洪金保、曾至伟、麦加、邹闻怀、陈容美等人全都傻眼了。两部都如此火热的电影,票房居然拉出了不小的差距,而获胜者自然是《蜀山》,连续数月的宣传真的没有白费功夫。(未完待续。。)
544【票房新纪录】
现实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首公认经典好歌,它在发行的时候唱片销量却没有一首流行口水歌好;一部可以打9分的好电影,其票房往往被一部只能打6分的商业片给碾压。
其实道理很简单,抛开诸如运气之类的因素不讲,最重要的就是流行度问题。流行文化并不需要太过深度的思想,有时太具思考性反而会影响一部作品的流行广度。
康剑飞穿越过来好几年,把电影票价的增长算进去,他拍的电影里票房最低的就是《刀马旦》,可《刀马旦》反而是他获奖最多的一部电影。
那我们来说说《蜀山》这部电影,经过康剑飞的严格把关,以及徐可连同梦工厂编剧们的集体努力,从剧情方面来说是无可挑剔的。特别是120分钟剧场版《蜀山》,去除掉了3小时导演版的文艺范,整部电影的节奏流畅得没话说。
两个小时的电影放映时间里,要么精彩绝伦的特效技术,要么是美如仙境的祖国山水,要么是酣畅淋漓地斗法过招,而中间再以爱情、友情、励志和惩凶除恶来串接,就没有给观众丝毫懈怠、甚至没有思考的时间,你只要坐在电影院里乖乖看电影就可以,时不时地再发出一身惊叹和喝彩,两个小时转眼就过去了。
虽说《富贵列车》那边笑到爆的情节同样很吸引人,而且喜剧片在香港有着天然的优势,但跟《蜀山》一比还是差了太多。
前期铺天盖地的宣传。使得只要看电视的香港人,没完都能看到《蜀山》的片花,再加上威尼斯电影节和东京电影节大奖套上的光环。以及《蜀山》上映之后的好口碑,这一切缔就了《蜀山》在圣诞档的票房神话——说的直接一点,许多香港人都被身边关于《蜀山》的信息给“洗脑”了,这段时间一提起看电影,首选必然就是梦工厂的《蜀山》。
喜剧片在香港年年有,但神级特效大片却很稀罕,《蜀山》的声势和票房如果滚雪球一般大起来。
为了继续给《蜀山》造势。不但把具体票房数据给了《东方日报》,就连凤凰台的新闻节目也在播送:“据东方院线提供的数据,《蜀山》首日票房332万。周票房1736万,是迄今为止香港电影最好的开画纪录。由于《蜀山》在晚上六点到十点的时间段场场爆满,东方娱乐发行公司再度租下银都院线4家戏院,《蜀山》的上映影院数量达到32家之多……”
《富贵列车》败了。败得非常彻底。嘉禾、新宝两条院线27家影院联映,首日票房虽然也达到了274万,但首周票房却只有1291万,上映第一个星期就被《蜀山》甩出去500多万的票房。
至于圣诞档上映的其他港片,以及安乐院线引进的好莱坞片《战火屠城》,其上座率已经无法用一个“惨”字来形容,简直就是惨到家了。
在另一个时空里,《战火屠城》在香港可以拿到接近1300万港币的票房。但因为《蜀山》和《富贵列车》把观众抢走,上映一周票房还不足300万。最终票房能不能破千万都很难说。
“《蜀山》毫无疑问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不敢说它将开启港片的特效大片时代,但《蜀山》绝对会给喜剧片、功夫片泛滥的香港电影市场,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电影双周刊》。
“事实证明,华语电影也可以拍出《星球大战》的水平。”——《文汇报》。
“徐可无疑是最优秀的华人导演,他能把电影的商业和艺术元素完美结合,在全世界票房奖杯双丰收。”——《天天快报》。
“《蜀山》模式无法复制,由于港片过于依赖海外市场,高投资大片具有极大的投资风险,几乎跟炒股没什么两样。”——《香港商报》。
从圣诞节到新年假,香港到处都能看到关于《蜀山》的消息,如同瘟疫一样传播着《蜀山》热潮。
让康剑飞哭笑不得的是,《蜀山》并没有开启香港电影所谓的大片时代,其热卖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在接下来的数年内,诞生了无数跟风“剑侠”电影。有些还打着特效制作的噱头,结果里面的内容就是邵氏布景水平,放几团焰火就算是斗法,反正把观众骗进电影院来就可以。
……
好朋友电影公司,曾至伟正在自己办公室里接待洪金保和麦加。
《富贵列车》这部电影版权属于曾至伟的好朋友电影公司,背后的投资方却颇杂,台湾学者公司与曾至伟、洪金保和麦加各有一份,之后嘉禾又通过宝禾公司追加的一部分投资。
“《蜀山》票房3000万了吧?”洪金保剥着花生壳说道。
“昨天就3000万了,这才上映20天,影迷就跟疯了一样。”麦加感叹道,其实他自己也为《蜀山》贡献了十多块钱的票房,不得不承认别人的电影拍得确实好。
“也差不多该到头了,香港的人口就那么多,该进影院的都进去看了,《蜀山》这几天也在连续消减场次。”曾至伟倒是看得开,他找来洪金保和麦加拍《富贵列车》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赚钱。现在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富贵列车》在香港票房破2000万完全没问题,而南洋和日韩台澳市场还能圈回来一大笔钱,就算是几个人分也能赚得钵满盆满。
曾至伟看得很开,但陈容美和邹闻怀却颇为失望,他们跟康剑飞斗的已经不仅仅是票房,而是一种声望和气势。
“能不能把徐可请来拍电影?”再次亲自跑来香港购片的蔡松林问道。
冯炳仲迟疑地说:“徐可现在的导演片酬涨那么高,一般规模的投资又肯定看不上,请他拍电影恐怕风险不小吧。”
蔡松林说道:“也不真的要徐可亲自导演,出点钱让他挂个监制的头衔就行。”
如果说邹闻怀是真正把电影当成事业来做,那么陈容美、蔡松林这类人,则只是将电影当成赚钱的工具。蔡松林还要好些,毕竟他靠发行电影起家,以后想混得好还得继续做电影,而陈容美、冯炳仲这二位公子哥甚至有着一种捞一笔就扯的心思,香港电影的前途跟他们没多大关系,反正能赚钱就尽量赚钱,赚不到就撤就是。
正因此,陈容美和冯炳仲对于蔡松林的提议都非常赞同,三人合伙商量着投资拍一部“特效剑侠大片”,然后花二三十万请徐可挂个监制的名头做宣传。
……
“20万做监制?”茶餐厅里,徐可怪笑着看向冯炳仲,随即摇头婉拒道,“抱歉,我明年档期很紧,没时间跟冯先生合作。”
冯炳仲将徐可的方向支票一推,说道:“不需要耽误徐导演的时间,只要你同意我们在监制一栏署上你的名字,这20万就是你的。”
“还是算了吧,无功不受禄。”徐可没有丝毫迟疑地拒绝道。
如果冯炳仲拿着一张200万的支票找到徐可,他估计还会认真考虑一下,但20万也实在太廉价了吧。那些劣质跟风片实在坑爹,为了20万损坏自己好不容易攒下的名声,除非徐可脑子坏掉了。
“30万如何?”冯炳仲看出徐可嫌钱少。
徐可直接站起来说道:“抱歉,冯先生,我有事就先告辞了。”
30万对于如今的徐可来说还真不算什么,以《蜀山》目前的全球票房趋势来看,他至少能分到500万港币以上,毕竟他是许可工作室名义上的所有人。
对于香港的导演来说,一部电影500万的收入在此时算是逆天了。在原有的时空里,1992年的时候王经那么红,导演一部电影也才只能拿到400万,而现在能拿100万以上的纯粹导演几乎没有。
像康剑飞、许贯文、麦加、洪金保、程龙等人,导演一部电影肯定不止拿100万,但他们的身份可不仅仅是导演,他们还是电影公司的老板。
元旦过后是长达半个月的新年假,《蜀山》从12月20日一直放映到1月25日,上映时间长达36天。
不过从1月5日开始,随着影迷的观影热情降低,《蜀山》就在逐渐地消减场次。由最高峰时的32家影院每天五场,一直减到8家影院每天两场,空出的影院资源用来放映梦工厂的另一部电影。
一直到《蜀山》完全下片,香港本埠票房狂揽3884万,再次打破香港电影本土票房纪录。
至于《富贵列车》那边,也拿到了2679万的好票房,够投资方赚上一大笔。
不过海外市场的情况则有些差异,《蜀山》在欧美和亚洲上映时,各地的观众也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总的来说,就是北美冷遇、欧洲追捧、亚洲狂热。(未完待续。。)
545【真正的逆天】
当时间的脚步踏入1986年,将军澳影视城的行政楼已经增加到六栋,里面分别入驻有凤凰电视台、东方梦工厂影业公司、东方娱乐经纪公司、东方娱乐发行公司、风行唱片公司、东方影视制作公司、启梦影视特效特技公司、黑马漫画公司,以及还没有正式作品的黑马动画公司。
其中,东方影视制作公司,就是原东方梦工厂的电视制作部,在1985年底正式独立出来,为凤凰电视台和澳门卫星电视台提供电影节目,并通过东方娱乐发行公司,将电视剧、综艺节目卖向东亚地区。
在经过葡澳政府的慎重考虑之后,澳门电视台终于公开表示接受民间资金入股,不过除了康剑飞之外,没有哪个傻瓜会跑去砸钱玩。
新年元旦,葡澳政府及澳门电视台发出公告,宣布澳门电视台将于1986年1月25日更名为澳门卫星电视,并公示了电视台的股份构成。其中葡澳政府持有35%的股份,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剩下的55%电视台股份归康剑飞个人所有。
即便是康剑飞做好了电视台的发展计划,但不管是葡澳政府,还是赌王何宏森,都对澳门电视台的盈利不抱希望。既然康剑飞这个冤大头愿意接手,那葡澳政府和澳门博彩公司就乐意把手里的股份让出来,双方各取所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渣甸山谷柏道18号,赌王在香港的众多房产之一。怀孕六个月的何朝琼就被“软禁”在此。
何宏森有意撮合女儿跟康剑飞成婚,特别是在何朝琼怀孕后更是如此,不管是传统观念还是宗教原因。他都不允许自己的女儿堕胎。不过关于这一点,何宏森最近已经有些后悔了,康剑飞那边对婚事已经松口,偏偏怀孕的何朝琼死活不嫁。
未婚先孕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何朝琼现在已经怀胎六月,就算何宏森同意她堕掉孩子,也已经过了最佳的时期。
好在何朝琼已经情绪安定下来。没有像刚怀孕时那样哭哭闹闹,现在居然非常配合家庭护理,每天坚持做一些孕期锻炼。大有准备做单身妈妈的趋势。
发展到现在这个状况,何宏森对康剑飞的印象颇为复杂,既欣赏康剑飞的才能,又埋怨康剑飞把他女儿肚子给搞大。
至于康剑飞。自从女儿康贞琪出世之后。就对何朝琼肚子里的孩子重视起来,一个月总要来谷柏道18号来拜访一两次。
这一回却是何宏森回香港居住(赌王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呆在香港,给几个太太买的豪宅也都在香港),把康剑飞约来家里吃饭,他准备过完春节再回澳门照看生意。
康剑飞进门之后把外套脱下交给佣人,拿出个小盒子说:“伯父,这是我送给阿琼的小礼物,她始终不愿意见我。麻何烦你转交一下。”
“阿琼也真是,一点都不懂事。”何宏森摇头叹息道。
康剑飞装出一副老实孩子的样子。主动认错道:“都是我不对,不该酒后乱性。”
“唉,不说了,”何宏森摆摆手,让康剑飞随便坐,“你公司的那部《蜀山》卖得很好啊,我回香港这段时间,天天在报纸上都能看到《蜀山》的消息。”
康剑飞笑道:“运气好而已。”
何宏森如同长辈关心晚辈事业一般,问道:“听说《蜀山》投资了8000万港币,现在全球票房多少了,能不能收回投资啊?”
康剑飞这段时间对《蜀山》的上映情况还是很关心的,其票房数据张口就来:“现在《蜀山》已经在法国、西德、意大利、希腊、比利时、冰岛、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上映,三天前统计的全球票房数据是9873万。”
何宏森只知道《蜀山》卖得很火,却从没去关注过拿了多少票房,他一听9573万,下意识地以为其单位是港元,安慰道:“近亿的票房已经不少了,还有不少地区没有上映,应该还是能收回成本的。”
康剑飞不得不补充一句:“我说的是美元。”
“什么?”以何宏森的身家也惊了一下,问道,“你是说《蜀山》的票房是9000多万美元,7亿多港币?”
“对,”康剑飞点头道,“9000多万美元票房有近一半来自于日本,你知道的,最近一年日元升值很快。”
或许是因为北美的圣诞档竞争太过激烈,《蜀山》在北美地区只拿到1294万美元的票房,连曾经的《皇家师姐》系列都不如。(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其实1294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已经不错了,已经能排入去年的北美票房榜前30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